浙教七年級科學力學復習_第1頁
浙教七年級科學力學復習_第2頁
浙教七年級科學力學復習_第3頁
浙教七年級科學力學復習_第4頁
浙教七年級科學力學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第三章1、一物體只受到一對平衡力的作用而做勻速直線運動,如果這對平衡力突然消失,那么這個物體( )A. 立即停止 B. 仍做勻速直線運動C. 做無規(guī)則運動 D. 慢慢停下來 2、吊在天花板上的電燈靜止不動時,下列是平衡力的是()A. 電線對電燈的拉力和電燈對電線的拉力B. 電線對天花板的拉力和電燈的重力C. 電線對電燈的拉力和電燈的重力D. 電線對天花板的拉力和電線對電燈的拉力3、起重機的鋼絲繩吊著重物,比較在重物靜止時,重物勻速上升時,重物勻速下降時鋼絲繩對重物的拉力大小,則( )A. 重物勻速上升時,拉力最大 B. 重物靜止時,拉力最大C. 重物勻速下降時,拉力最大 D. 上述三種情況,拉

2、力一樣大4、跳傘運動員在空中張開降落傘后,跳傘運動員勻速下降,這是因為跳傘運動員()A. 沒有受到力的作用 B. 受到的重力小于阻力C. 受到的重力等于阻力 D. 受到的重力大于阻力5、某校實驗小組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中,提出了下列假設(shè):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接觸面積的大小有關(guān);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guān);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接觸面之間的壓力大小有關(guān);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運動速度大小有關(guān)。然后該實驗小組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以驗證提出的假設(shè)。則這個實驗驗證的假設(shè)是( )A. B. C. 和 D. 、和6、頻閃攝影”是研究物體運動時常用的一種實驗方法。攝影

3、在暗室中進行,快門是常開的,但是由于沒有光照亮物體,底片并不感光。光源是一只閃光燈,它每隔一定時間閃亮一次,物體就被照亮,底片就記錄下這時物體的位置。光源不斷閃亮,底片就記錄下物體每相隔同樣時間的不同位置。兩個質(zhì)量相同的如甲、乙小球,均從位置a豎直下落到位置b,其各自的頻閃照片如圖所示,試根據(jù)照片分析:(1)甲球做_直線運動,乙球做_直線運動(填“勻速”或“變速”);(2)_球受到的重力和阻力是一對平衡力;甲球受到的阻力_乙球受到的阻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若光源每隔0.02s閃亮一次,則從位置a豎直下落到位置b甲球所用時間為_s.甲球所用時間_乙球所用時間(填“大于”“小于

4、”或“等于”).7、如圖示為研究二力平衡條件的實驗裝置,下列關(guān)于這個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 )A為了減小摩擦,應(yīng)選用盡量光滑的水平桌面B為使實驗效果明顯,應(yīng)選用質(zhì)量較大的小車C調(diào)整兩邊的托盤所放的鉤碼數(shù)量,可以改變力的大小D將小車扭轉(zhuǎn)一個角度,是為了改變力的作用線的位置8、小明同學用一塊各個側(cè)面光滑程度完全相同的木塊,在同一水平桌面上進行了三次實驗。如圖所示,當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彈簧測力計三次示數(shù)F1_F2_F3(  填“>”“=”“<”).9、如圖A、B、C、D分別是用照相機拍攝(每0.1S拍攝一次)的小球在四種不同運動狀態(tài)下的照片,其中受

5、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10、如圖所示,一小鬧鐘靜止在水平桌面上,則()A. 鬧鐘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對鬧鐘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B. 鬧鐘受到的重力和鬧鐘對桌面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C. 桌面受到的支持力和鬧鐘對桌面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D. 桌面受到的重力和鬧鐘對桌面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11、如圖所示,“奔馬”模型的后蹄能穩(wěn)穩(wěn)地站立在手指上,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 “奔馬”受到的重力與手指對它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B. “奔馬”受到的重力與它對手指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C. “奔馬”對手指的壓力與手指對它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D. “奔馬”受到的重力與它對手指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12、2008年2月,我國南方

6、許多地區(qū)遭遇了嚴重的雪災(zāi),人們采取了許多防滑措施。下列各項中不是增大摩擦措施的是( )A. 在汽車輪胎上裝上防滑鏈 B. 增加車輪與地面的接觸面積C. 路面撒鹽 D. 在結(jié)冰的路面上鋪上稻草13、根據(jù)實驗事實和一定的理論推理,揭示自然規(guī)律是研究科學的重要方法。如圖所示,從同一斜面上同一高度下滑的小車。在鋪有毛巾的水平面上,運動路程很短;如果在沒有摩擦的水平面上,將做勻速直線運動;如果在較光滑的水平面上,運動路程很長;在鋪有棉布的水平面上,運動路程較短;在水平平整的木板表面上,運動路程較長。則下面的判斷和排列次序正確的是( )A. 事實,推論 B. 事實,推論C. 事實,推論 D. 事實,推論1

7、4、關(guān)于力與運動的關(guān)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靜止的物體不受力的作用 B. 運動的物體一定受到力的作用C. 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D. 沒有力的作用運動物體會慢慢停下來15、如圖AOB是光滑軌道,A點的高度H大于B點的高度,讓小球由A點靜止開始自由落下,沿軌道AOB到達B點后離開(不計空氣阻力),則小球離開B點后的運動軌跡最符合實際的是( ) A. A B. b C.c D.d16、一個物體在三要素完全相同的兩個力的作用下,則物體將()A. 一定作勻速直線運動 B. 一定靜止狀態(tài)C. 不可能做勻速直線運動 D. 無法判斷17、下列措施中,為了減小摩擦的是 ( ) A、下雪天

8、汽車輪胎纏上鐵鏈 B、拔河比賽中,用力握緊繩子C、氣墊船行駛時,在水面和船體之間形成高壓空氣層D、皮帶打滑,可以把皮帶拉的緊一點18、下列有關(guān)牛頓第一定律的敘述正確的是( )A. 牛頓笫一定律是直接由實驗得出的B. 牛頓第一定律是沒有事實依據(jù)憑空想象的C. 牛頓第一定律是牛頓總結(jié)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槪括出來的一條重要規(guī)律D. 牛頓笫一定律認為物體沒有慣性19、一重物懸于氫氣球下勻速上升,當繩子突然斷裂后,物體的運動情況為 重物最終為掉落在地面上,原因是物體受到了 的作用20、用大小不變的水平力,拉木塊在水平桌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如圖所示。木塊在運動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木塊對

9、桌面的壓力和木塊受到的重力是相互作用力B. 木塊運動速度越大,受到的滑動摩擦力越大C. 繩對木塊的拉力大于桌面對木塊的摩擦力D. 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保持不變21、在學習牛頓第一定律,我們做了如圖所示實驗。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每次實驗時,小車可以從斜面上的任何位置開始下滑B. 實驗中運動的小車會停下來,說明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C. 實驗表明,小車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運動的距離越近D. 根據(jù)甲、乙、丙的實驗現(xiàn)象可以直接得出牛頓第一定律22、2016年4月14日,NBA巨星科比布萊恩特迎來職業(yè)生涯的最后一場比賽,如圖是科比在比賽中的一次投球過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 )A. 他用力蹬地身

10、體卻向上躍起,是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 他在起跳后的上升過程中,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C. 球離開手后能繼續(xù)往前飛行,是因為物體具有慣性D. 球撞擊籃板后反彈,是因為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23、隨著“足球進校園”活動的開展,同學們的體育活動日益豐富,踢球時,腳踢球的力( )A. 改變了足球的運動狀態(tài) B. 比足球撞擊腳的力先產(chǎn)生C. 大于足球撞擊腳的力 D. 與足球撞擊腳的力是平衡力24、為研究物體不受力時,將怎樣運動,老師設(shè)計了如下圖實驗,為了得出探究結(jié)果,必須進行的實驗步驟是( )A將小車從高于h 的地方釋放再做幾次實驗 B、改變斜面的傾角,再做幾次試驗C、改變小車的質(zhì)量,從h處高處釋放,再做幾

11、次試驗。D、用表面光滑程度不同的材料取代毛巾,再做幾次試驗。25、如圖是足球運動員踢足球時的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球被腳踢出去,說明只有球才受到力的作用B. 腳踢球使球飛出去,說明力是物體運動的原因C. 足球在空中飛行過程中,運動狀態(tài)一定發(fā)生改變D. 足球在空中飛行過程中,受到的力一定是平衡力26、如圖所示,有兩本完全相同的書A. B,書重均為5N,若將兩本書等分成若干份后交叉地疊放在一起置于光滑桌面上,并將書A固定不動,用水平向右的力F把書B勻速抽出,現(xiàn)測得一組數(shù)據(jù)如下: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試求:(1)若將書分成32份,力F應(yīng)為多大?(2)該書的總張數(shù)。(3)如果我們把紙與紙之間的滑動

12、摩擦力f和壓力N的比值叫做滑動摩擦系數(shù),即,且是定值,求為多少?27、一顆正在豎直向上飛行的子彈,如果它受到的一切外力同時消失,那么它將()A. 立刻停在空中 B. 立刻向下加速運動C. 沿豎直方向做勻速運動 D. 先減速上升,后加速下降28、一輛小車,總質(zhì)量為50kg,在水平路面上運動的過程中,受到的阻力是車重的0.05倍。問:(1)小車受到的重力為多大?(2)當水平拉力為多大時,小車恰能做勻速直線運動?(3)小車靜止時,用20N水平拉力拉小車,此時小車受到的阻力為多大?29、如果你來到一個沒有摩擦的地方,不可能發(fā)生的現(xiàn)象是()A. 人站在空曠的地面上無論怎樣努力,都無法前進一步B. 寫字時

13、無法握住筆C. 你可以悠然的站在一個斜坡上,欣賞周圍的景物D. 靜止在水平面上的汽車無法開動30、從漢口開往北京的列車,晚上21:11開車,第二天早上7:21到達北京,兩地間鐵路線長1205km,列車全程運行的平均速度是_km/h(取整數(shù)).為慶祝這次提速,某乘務(wù)員買了一只繡球掛在正常行駛的車廂頂棚上,一乘客看見繡球突然向前方擺動,說明列車正在_;若繡球突然向右側(cè)擺動,說明列車正在_;高速列車設(shè)計成子彈頭形,主要目的是為了_.31、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10kg的物體在水平力F作用下,靜止在豎直的墻上,當力F逐漸減小的過程中,物體靜止一段時間后,向下運動,則在這過程中,摩擦力f與時間t的關(guān)系,可能符

14、合下列圖中的( )32、如圖所示,甲、乙兩隊正在進行拔河比賽。經(jīng)過激烈比拼,甲隊獲勝,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隊對乙隊的拉力大于乙隊對甲隊的拉力B甲隊對乙隊的拉力小于乙隊對甲隊的拉力C甲隊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小于乙隊受到地面的摩擦力D甲隊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于乙隊受到地面的摩擦力33、如圖所示,小球沿弧形斜槽從A點運動到水平軌道的B點時,如果小球受到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那么小球的運動狀態(tài)將是( )A. 勻速直線運動 B. 立即停止運動C. 速度越來越快 D. 速度越來越慢34、摩擦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guān),假如沒有摩擦,下列現(xiàn)象不可能發(fā)生的是()A. 老師仍能用粉筆在黑板上寫字

15、B. 人無法走路C. 火柴頭難以劃燃 D. 自行車剎車失靈35、如圖所示,第一次甲單獨用50N的力推墻,第二次甲推墻的力不變,乙用30N的力向左推甲,前后兩次,人均未運動,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在兩幅圖中,墻壁都受到50N的推力 B. 乙受到地面30N的摩擦力,方向向左C. 第二次推時,甲受到地面20N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D. 第二次推時,墻壁受到80N的推力36、小剛同學放學回家的路上,腳被石塊絆了一下,身子向前跌倒(圖甲)繼續(xù)行走一會,不小心腳踩到一塊西瓜皮,身子向后摔倒(圖乙).對這兩種情景,下列解釋合理的是( )A. 圖甲、乙兩種情景中。小剛腳的運動狀態(tài)改變,而上身由于慣性仍保持

16、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B. 圖甲、乙兩種情景中,小剛上身的運動狀態(tài)改變,而腳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C. 圖甲情景中,小剛上身的運動狀態(tài)改變,而腳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圖乙情景中,小剛腳的運動狀態(tài)改變,而上身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D. 圖甲情景中。小剛腳的運動狀態(tài)改變,而上身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圖乙情景中,小剛上身的運動狀態(tài)改變,而腳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37、如圖所示,一個木塊在光滑水平面上以v0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沖上粗糙斜面后最終靜止在A點以下關(guān)于木塊在斜面上受到摩擦力的說法正確的是()A. 木塊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始終不變B. 木塊在A點時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

17、木塊的重力C. 木塊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始終沿斜面向下D. 木塊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會發(fā)生改變38、大家在投擲實心球的時候,都有一個感覺,人如果不加以控制,會隨著實心球一起越過線,從而造成犯規(guī),這是因為( )A. 人受到向前的力的作用 B. 人受到向前的慣性的作用C. 人具有慣性,要保持向前的運動狀態(tài) D. 球具有慣性,將人帶了過去39、將彈簧測力計右端固定,左端與木塊相連,木塊放在上表面水平的小車上,彈簧測力計保持水平,現(xiàn)拉動小車沿水平方向左運動,穩(wěn)定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如圖所示。則木塊所受摩擦力的方向與大小分別是( )A.水平向右,3.4NB.水平向左,3.4NC.水平向左

18、,2.6ND.水平向右,2.6N40、.在一艘勻速直線運動的輪船上,假如有一人在船尾處向上躍起,那么當他向下落回時,將 ( )A.落在原地 B.落在水中C.落在跳起的前方 D.無法確定41.人要從行駛的車中跳到地面上,為了避免摔倒,跳車人應(yīng)該 ( )A.向車行的反方向跳 B.向上跳C.向與車行駛的垂直方向跳 D.向車行的方向跳,著地后立即向車行的方向跑幾步42、在探究滑動摩擦力與滾動摩擦力大小的實驗中,小明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著同一木塊,使它分別在水平桌面上和同一桌面上的幾根圓木棍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如圖所示。下列對此實驗分析錯誤的是( )A. 實驗可以比較滑動摩擦力和滾動摩擦力的大小B. 實驗研

19、究中用到二力平衡的知識C. 實驗可以得出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大小的結(jié)論D. 彈簧測力計勻速拉動木塊的速度大小對實驗結(jié)果無影響43、運輸液體貨車的槽車,液體上有氣泡,如圖,當車向右開動時,氣泡將向_運動;剎車時,氣泡將向_運動,其原因是_具有慣性。44、關(guān)于物體的慣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屬性 B. 物體只有靜止時才有慣性C. 物體只有受力作用時才具有慣性 D. 物體只有運動時才具有慣性45、如圖所示,用水平拉力F拉動物體A在水平地面上勻速運動,物體B靜止不動,下列關(guān)于A對B的摩擦力及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情況說法正確的是(不計繩和彈簧測力計重)( )A. A對B的摩擦力的方向水

20、平向左B. 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大于A對B的摩擦力C. 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等于A對B的摩擦力D. 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小于A對B的摩擦力46、如圖所示,在一輛表面光滑的小車上,放有質(zhì)量分別為m1、m2的兩個小球,隨車一起作勻速直線運動.當車突然停止運動,則兩小球(設(shè)車無限長,其他阻力不計)( )A. 一定相碰 B. 一定不相碰C. 若m1m2,則肯定相碰D. 無法確定是否相碰47、關(guān)于慣性,下列說法正確的( )A. 只有不受任何力的物體才有慣性 B. 汽車的運動速度越大慣性也越大C. 汽車只有在緊急剎車時才有慣性 D. 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慣性48、關(guān)于慣性現(xiàn)象的解釋:行駛的汽車關(guān)閉發(fā)動機后還能行駛一段距離是因為汽車受到慣性力作用;跳遠運動員助跑起跳是為了增大慣性;小汽車配置安全帶可以減小慣性帶來的危害;拋出去的實心球還會在空中運行一段距離是因為實心球具有慣性。以上說法正確的是( )A  B  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