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考物理專題物理方法知識點難題匯編及解析一、選擇題1 .如圖,彈簧秤外殼質量為 mO,彈簧及掛鉤質量忽略不計,掛鉤拖一重物質量為m,現(xiàn)9的斜面向上做勻加速直用一方向沿斜面向上的外力F拉著彈簧秤,使其沿光滑的傾角為線運動,則彈簧秤讀數(shù)為()C - Fm0mD.?mg sin2 .在物理學的重大發(fā)現(xiàn)中科學家們創(chuàng)造出了許多物理學研究方法,如理想實驗法、控制變 量法、極限思維法、類比法和科學假說法、建立理想模型法、微元法等等.以下關于所用 物理學研究方法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牛頓用微元法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并計算出了太陽和地球之間的引力x xb.根據(jù)速度定義式 v ,當at非常非常小時, 一就可以表
2、布物體在 t時刻的瞬時速 度,該定義應用了極限思維法C.將插有細長玻璃管的玻璃瓶內(nèi)裝滿水.用力捏玻璃瓶,通過細管內(nèi)液面高度的變化,來反映玻璃瓶發(fā)生形變,該實驗采用了放大的思想D.在推導勻變速運動位移公式時,把整個運動過程劃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勻速直線運動,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這里采用了微元法3 .如圖所示,質量為 M半彳仝為R的半球形勻質物體 A放在水平地面上,通過最高點處的 釘子用水平細線拉住一質量為 m半彳至為r的光滑勻質球 B,則A. A對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RrB. B對A的壓力大小為mgRj?-I-rC. B對A的壓力大小為mgD.細線對小球的拉力大小為mg4.如圖所示
3、,粗糙程度均勻的絕緣空心斜面ABC放置在水平面上,/ CAB=30°,斜面內(nèi)部。點(與斜面無任何連接)固定有一正點電荷,一帶負電的小物體(可視為質點)可以分別靜止在 M、N、MN的中點P上,OM = ON, OM / AB,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 .小物體分別在三處靜止時所受力的個數(shù)一定都是4個B.小物體靜止在 P點時受到的支持力最大,靜止在 M、N點時受到的支持力相等C.小物體靜止在 P點時受到的摩擦力最大D.當小物體靜止在 N點時,地面給斜面的摩擦力為零5 .在物理學的重大發(fā)現(xiàn)中科學家們創(chuàng)造出了許多物理學方法,如理想實驗法、控制變量 法、極限思想法、類比法和科學假說法、建立物理
4、模型法等等.以下關于所用物理學研究方法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在不需要考慮物體本身的大小和形狀時,用質點來代替物體的方法叫假設法xxB,根據(jù)速度定義式 V ,當t非常非常小時, 一就可以表布物體在 t時刻的瞬時速 度,該定義應用了極限思想法C.引入重心、合力與分力的概念時運用了等效替代法D.在推導勻變速運動位移公式時,把整個運動過程劃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勻速直線運動,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這里采用了微元法6 .如圖所示,在水平粗糙橫桿上,有一質量為m的小圓環(huán) A,用一細線懸吊一個質量為m的球Bo現(xiàn)用一水平力 F緩慢地拉起B(yǎng),在此過程中 A一直保持靜止不動,設圓環(huán) A受到的支持力為Fn
5、,摩擦力為f,此過程中:()A. Fn增大,f增大B. Fn減小,f增大C. Fn不變,f減小D. Fn不變,f增大7.如圖所示,相互垂直的固定絕緣光滑擋板PO、QO豎直放置在重力場中,a、b為兩個帶有同種電荷的小球(可以近似看成點電荷),當用水平向左的作用力 F作用于b時,a、b 緊靠擋板處于靜止狀態(tài).現(xiàn)若稍改變F的大小,使b稍向左移動一段小距離,則當 a、b重新處于靜止狀態(tài)后()A. a、b間電場力增大B.作用力F將減小C.地面對b的支持力變大D.地面對b的支持力變小8.許多科學家為物理學的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也創(chuàng)造出了許多物理學方法,如理想實驗 法、等效代換法、控制變量法、微元法、建立物
6、理模型法、放大法等等.以下關于物理學 史和所用物理學方法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伽利略為了說明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用了理想實驗法8 .牛頓巧妙地運用扭秤測出引力常量,采用了放大法C.在探究加速度與力和質量關系的實驗中采用了控制變量法D.在推導勻變速直線運動位移公式時,把整個運動過程劃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 看做勻速直線運動,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其和代表物體的位移,這里采用了微元法9 .如圖所示,兩個質量都是 m的小球A和B用輕桿連接,斜靠在墻上處于平衡狀態(tài)。已 知墻面光滑,水平地面粗糙?,F(xiàn)使A球向下移動一點,B球離墻再稍遠一些,兩球再次達B的支持力N和輕桿C. N不變,T變小B. N變
7、小,T變大D. N變大,T變小到平衡狀態(tài)。移動后的平衡狀態(tài)與原來的平衡狀態(tài)相比較,地面對球 )10 .如圖所示,在傾角為 45。的斜面頂端,用線沿平行斜面方向系一個質量是m的小球,若不計一切磨擦,當斜面體以a=2g的加速度向左運動,穩(wěn)定后,線上的張力為A 0 B L8避mg CD11 .如圖所示,三個木塊 A、B、C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靠在豎直墻上,且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I LI產(chǎn)A. A與墻的接觸面可能是光滑的B. B受到A作用的摩擦力,方向可能豎直向下C. B受到A作用的靜摩擦力,方向與 C作用的靜摩擦力方向一定相同D.當力F增大時,A受到墻作用的靜摩擦力不變12 .如圖
8、所示,重為 G的光滑球在傾角為 。的斜面和豎直墻壁之間處于靜止狀態(tài).若將此 斜面換成材料和質量相同,但傾角。稍小一些的斜面,以下判斷正確的是()B.球對斜面的壓力減小C.斜面可能向左滑動D.地面受到的壓力變小13 .如圖所示,一夾子夾住木塊,在力F作用下向上提升.夾子和木塊的質量分別為m、M,夾子與木塊兩側間的最大靜摩擦力均為f,當一起向上做加速運動時,若木塊不滑動,力F的最大值是()+ m)C2/(M + m)D.,如圖所示,0是一個帶電的物體14 .用控制變量法,可以研究影響電荷間相互作用力的因素若把系在絲線上的帶電小球先后掛在橫桿上的Pl ,P2,P3等位置,可以比較小球在不同位置所受帶
9、電物體的作用力的大小 ,這個力的大小可以通過絲線偏離豎直方向的角度。顯示出來。若物體。的電荷量用Q表不,小球的電荷量用q表布,物體與小球間距離用 d表不,物體和小 球之間的作用力大小用F表示。則以下對該實驗現(xiàn)象的判斷正確的是A.保持Q,q不變,增大d,則。變大,說明F與d有關B.保持Q,d不變,減小q,則。變小,說明F與q有關C.保持Q,q不變,減小d,則。變大,說明F與d成反比D.保持q,d不變,減小Q,則。變小,說明F與Q成正比15.如圖所示,豎直放置在水平面上的輕質彈簧上疊放著兩物塊A、B,相互絕緣且質量均為2kg, A帶正電,電荷量為 0.1C, B不帶電,開始處于靜止狀態(tài).若突然加上
10、沿豎直 方向的勻強電場,此瞬間 A對B的壓力大小變?yōu)?5N. g=10m/s2,則()A.電場強度為50N/CB.電場強度為 100N/CC.電場弓雖度為150N/CD.電場強度為200N/C16 .如圖所示,OA OB是兩根輕繩,AB是輕桿,它們構成一個正三角形。在 A、B處分別 固定著質量均為 m的小球,此裝置懸掛在 。點?,F(xiàn)對B處小球施加水平外力 F,讓繩OA位于豎直位置。設此狀態(tài)下 OB繩中張力大小為 T,已知當?shù)刂亓铀俣葹?g,則()A. T=2mgBC. Tv 2mgD.T>2mg.三種情況皆有可能17 .如圖所示,在高度不同的兩水平臺階上放有質量分別為mi、m2的兩物體,
11、物體間用輕彈簧相連,彈簧與豎直方向夾角為.在mi左端施加水平拉力 F,使mi、m2均處于靜止狀態(tài),已知mi表面光滑,重力加速度為g,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彈簧可能處于原長狀態(tài)B.彈簧彈力的大小為 mi gcosfJC.地面對m2的摩擦力大小為 FD.地面對m2的支持力可能為零i8.在物理學的重大發(fā)現(xiàn)中科學家們創(chuàng)造出了許多物理學方法,如理想實驗法、控制變量 法、極限思想法、類比法和科學假說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等。以下關于物理學家及其所 用物理學研究方法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牛頓認為自由落體運動就是物體在傾角為90。的斜面上的運動,再根據(jù)銅球在斜面上的運動規(guī)律得出自由落體運動的規(guī)律,這是采用了實驗和
12、邏輯推理相結合的方法x x 一B.根據(jù)速度定義式 v C當t非常非常小時,z就可以表本物體在 t時刻的瞬時速 度,該定義應用了極限思想方法C.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質量三者之間的關系時,先保持質量不變研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 再保持力不變研究加速度與質量的關系,該實驗應用了控制變量法D.在推導勻變速運動位移公式時,把整個運動過程劃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勻速直線運動,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這里采用了微元法19 .如圖所示,三角形劈塊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劈塊上放一個質量為m的物塊,物塊和劈塊均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粗糙水平面對三角形劈塊()A.有摩擦力作用,方向向左;B.有摩擦力作用,方向向右;C.
13、沒有摩擦力作用;D.條件不足,無法判定.20 .在物理學的重大發(fā)現(xiàn)中,科學家總結出了許多物理學方法,如理想實驗法、控制變量法、極限思維法、類比法、科學假說法和建立物理模型法等,以下關于物理學研究方法的 敘述正確的是()A.在不需要考慮物體本身的大小和形狀時,用質點來代替物體的方法叫假設法B.根據(jù)速度的定義式,當 非常小時,就可以表示物體在 t時刻的瞬時速度,該定義運用 了控制變量法C.伽利略為了探究自由落體的規(guī)律,將落體實驗轉化為著名的斜面實驗”,這里運用了類比法D.在推導勻變速直線運動位移公式時,把整個運動過程等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 看做勻速直線運動,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這里運用了
14、微元法21 .有三個相同的物體疊放在一起,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物體之間不光滑,如圖所示?,F(xiàn)用一水平力 F作用在B物體上,三個物體仍然保持靜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A的下表面受到向右的摩擦力B. B的上表面受到向右的摩擦力C. B的下表面受到向右的摩擦力D. C的上表面受到向右的摩擦力22 .關于物理學的研究方法,以下說法錯誤的是A.伽利略開創(chuàng)了運用邏輯推理和實驗相結合進行科學研究的方法B.卡文迪許在利用扭秤實驗裝置測量萬有引力常量時,應用了 放大法”C.電場強度是用比值法定義的,因而電場強度與電場力成正比,與試探電荷的電荷量成反 比D.探究合力與分力的關系,用的是等效替代”的方法23
15、.物體b在力F作用下將物體a壓向光滑的豎直墻壁,a始終處于靜止狀態(tài).如圖所 示,當F逐漸增大時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a受的摩擦力有兩個B. a與b間的摩擦力大小隨 F的增大而增大C. a受的摩擦力大小不隨 F的增大而變化D. b相對a的運動趨勢方向豎直向下24 .如圖所示,一質量為 M的楔形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它的頂角為 90°,兩底角為a和3; a、b為兩個位于斜面上質量均為 m的小木塊,已知所有接觸面都是光滑的.現(xiàn)發(fā)現(xiàn)a、b沿斜面下滑,而楔形木塊靜止不動,這時楔形木塊對水平桌面的壓力等于()A. Mg+mgB. Mg+2mgC. Mg+mg (sin +sin £
16、;D. Mg+mg (cos +cos 625.如圖所示,質量為 m的物體A放在傾角為。=37的斜面上時,恰好能勻速下滑,現(xiàn)用 細線系住物體A,并平行于斜面向上繞過光滑的定滑輪,另一端系住物體B,物體A恰好能沿斜面勻速上滑,(g 取 10m/s2, sin37°=0.6, cos37°=0.8)則()A.=0.65 B,=0.5 C. mB=1.2mD. mB=1.6m【參考答案】*試卷處理標記,請不要刪除、選擇題解析:C【解析】【分析】先對彈簧秤和物體整體受力分析,運用牛頓第二定律列式求解加速度;再對重物受力分 析,運用牛頓第二定律列式求解拉力大小.【詳解】»
17、-F m m0 gsin對整體分析,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a=T=m- F ,故C正確, m0 mm m0隔離對物體分析,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T-mgsin 0 =m<a解得ABD音誤.故選C.2. A解析:A【解析】x試題分析:萬有引力定律的提出沒有應用到微元法,A錯誤;公式中v 當t 0時x 就可以表布物體在t時刻的瞬時速度,應用了極限法,B正確;玻璃瓶內(nèi)裝滿水,用穿t有透明細管的橡皮泥封口.手捏玻璃瓶,細管內(nèi)液面高度變化,說明玻璃瓶發(fā)生形變.該實驗采用放大的思想,故 C正確;在探究勻變速運動的位移公式時,采用了微元法將變速運動無限微分后變成了一段段的勻速運動,即采用了微元法;故 D正
18、確;考點:考查了物理研究方法【名師點睛】在高中物理學習中,我們會遇到多種不同的物理分析方法,這些方法對我們理解物理有很大的幫助;故在理解概念和規(guī)律的基礎上,更要注意科學方法的積累與學習.3. B解析:B【解析】A、把AB看成一個整體,對整體受力分析得整體受重力和地面對整體的支持力,整體對地面的壓力即是 A對地面的壓力等于(M+m) g,故地面對整體沒有摩擦力,即 A對地面沒有摩擦力,否則不能平衡,故 A錯誤;B、C、D、對小球受力分析,如圖所示:根據(jù)平衡條件,有 F mg , T mgtan , 其中 cos cosR r,R r 2 R2 ” R丁R r 2 R2 的”tan ,故得 F m
19、g , T mg ,;故 B 正確,RR rRC、D錯誤;故選B.【點睛】本題關鍵是采用整體法和隔離法,受力分析后根據(jù)平衡條件列式分析.通常在分析外力對系統(tǒng)作用時,用整體法;在分析系統(tǒng)內(nèi)各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時,用隔 離法.有時在解答一個問題時要多次選取研究對象,需要整體法與隔離法交叉使用.4. B解析:B【解析】試題分析:根據(jù)共點力的平衡可知在M點小物體可以受三個力的作用,所以 A錯誤;根據(jù)幾何關系小物體在 M、N兩點時,庫侖力咋垂直于 AC方向的分立相同,支持力等于重力 的分立加上庫侖力的分力,所以靜止在M、N點時受到的支持力相等,OP垂直與AC,故支持力等重力的分力加上庫侖力,所以小物體靜
20、止在P點時受到的支持力最大,故 B正確;在P點小物體受靜摩擦力等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在 N點小物體受靜摩擦力等于 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加庫侖力的分力,大于在P點受摩擦力,所以 C錯誤;因正點電荷與斜面無任何連接,小物體靜止在N點時,地面給斜面的向右的靜摩擦力,所以 D錯誤.考點:本題考查庫侖力,物體的平衡5. A解析:A 【解析】試題分析:在不需要考慮物體本身的大小和形狀時,用質點來代替物體的方法叫理想模型 x x 法,A錯誤;速度定義式 V x,當t非常非常小時, 一x就可以表布物體在t時刻的瞬 時速度,這是用了應用了極限思想的方法,B正確;重心就是從效果上相當于重力作用在那個點上、是采
21、用等效的思想,同樣合力與分力,也是從作用效果相同,同樣是采用等效 的思想,C正確;在勻變速運動時,把整個運動過程劃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 勻速直線運動,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就是整體位移,這樣分的越細,值越接近真實 值,這是采用了微元法, D正確,由于選不正確的,因此只能選A考點:物理的思想方法6. D解析:D【解析】對B受力分析,則B受重力、繩子的拉力及 F;三力滿足應始終處于平衡狀態(tài); 受力分析如圖所示:在B上升的過程中繩子與豎直方向的夾角增大,而重力不變,F(xiàn)=Gtan。,故拉力F應增大;以AB為整體受力分析,整體在水平方向受拉力、摩擦力;豎直方向上受重力、支持力;因整體處于平衡
22、狀態(tài),故水平方向f=F,因F增大,故摩擦力f增大;豎直方向重力不變,則壓力Fn不變;故D正確,A、B、C錯誤;故選D.【點睛】本題也可以由隔離法求解,但是解答過程較為麻煩;因此在解題時要特別注意整 體法的應用.7. B解析:B【解析】【分析】以a球為研究對象,分析受力情況,根據(jù)平衡條件分析a、b間電場力和擋板對小球的彈力如何變化,由庫侖定律分析兩間距離的變化情況,根據(jù)電場力做功正負判斷系統(tǒng)電勢能的變化.對整體研究,分析作用力F如何變化。【詳解】以a球為研究對象,分析受力情況如圖所示:根據(jù)平衡條件得:電場力mgCOS a增大,則電場力F電減小。擋板對a的彈力 N=mgtana, a減小,cosN
23、減小。對整體研究:水平方向:F=N,則作用力F將減小。故AB錯誤;對整體研究:豎直方向:FN=mAg + mBg,則b受的支持力Fn不變,故C正確,D錯誤。所以B正確,ACD錯誤?!军c睛】本題是動態(tài)平衡問題,關鍵要靈活選擇研究對象,先對 a研究,再對b研究,比較簡便。8. B解析:B【解析】A項正確.A:伽利略為了說明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用了理想實驗法.故B:卡文迪許巧妙地運用扭秤測出引力常量,采用了放大法.故B項錯誤.C:在探究加速度與力和質量關系的實驗中采用了控制變量法.故C項正確.D:在推導勻變速直線運動位移公式時,把整個運動過程劃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 做勻速直線運動,然后把
24、各小段的位移相加,其和代表物體的位移,這里采用了微元 法.故D項正確.本題選敘述不正確的,故選 B.點睛:物理學的發(fā)展離不開科學的思維方法,要明確各種科學方法在物理中的應用,如控 制變量法、理想實驗、理想化模型、極限思想等.9. A解析:A【解析】A的彈力,地面對B的靜摩擦【分析】先對整體受力分析,整體受總重力、地面的支持力、墻壁對力,整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從而可知N的大小變化。再隔離對 A球進行受力分析,A球受重力,墻壁的彈力和輕桿的彈力,三個力處于平衡狀態(tài),通過夾角的變化,判斷輕桿彈力的 變化?!驹斀狻繉φw進行受力分析知,地面對球B的支持力N=2mg,移動兩球后,仍然平衡,則 N仍然等于2m
25、g,所以N不變;再隔離對 A進行受力分析如下圖,設輕桿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8變小,sin 變小,B的支持力不變,再9,輕桿對A球的弓t力T= mg,當A球向一T移動一小段距離,夾角D錯誤。故選:A【點睛】在該題中運用了整體法和隔離法,先對整體受力分析,確定地面對球 隔離分析,判斷輕桿對球彈力的變化.10. D解析:D【解析】小球對滑塊的壓力等于零時,對小球進行受力分析,如圖所示: 由 圖知, F 合=mgcot45 =ma,故a=g,由上圖得,當a=2g時,小球將離開滑塊,F(xiàn)合=ma=2mg由勾股定理得:=+,故選D.【點睛】該題是牛頓第二定律的直接應用,解題的關鍵是正確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判斷
26、 出小球離開斜面的條件.11. D解析:D【解析】 【分析】 【詳解】對ABC整體受力分析,受重力、推力、支持力和靜摩擦力,根據(jù)平衡條件可知,墻壁對整 體的靜摩擦力豎直向上,與整體的重力平衡,即墻對A的靜摩擦力豎直向上,所以 A與墻的接觸面一定是粗糙的,故 A錯誤;對BC整體分析受力:豎直方向受到豎直向下的重 力,根據(jù)平衡條件可知,A對B的靜摩擦力豎直向上,故 B錯誤;對C受力分析,受重力、推力F,向右的支持力和 B對C向上的靜摩擦力,靜摩擦力與重力平衡;根據(jù)牛頓第 三定律,C對B的靜摩擦力一定向下;有選項B分析可知,A對B的靜摩擦力一定向上;故B受到A和C的靜摩擦力方向一定相反,故 C正確;
27、由上分析可知:墻壁對A的靜摩擦力豎直向上,與整體的重力平衡,故當力F增大時,A受到墻作用的靜摩擦力一定不變,故D正確.所以D正確,ABC錯誤.12. B解析:B【解析】A、B、以球為研究對象,它受到重力 mg,斜面對它的支持力 Ni,墻壁對它的彈力 F的作 用而處于平衡狀態(tài),如圖所示:屆1 =二根據(jù)平衡條件有:Ni cos 0=mg, Nisin 0F=,解彳導:F = mgtan 0,傾角。減小時,Ni變小,F(xiàn)變小,由牛頓第三定律知球對斜面的壓力變小,墻受到的壓力變小,故A錯誤,B正確.C、D、選取球(m)和斜面(M)這個整體為研究對象,受到重力( M + m) g,地面支持力N,墻壁的彈力
28、F和地面的靜摩擦力f的作用而處于平衡狀態(tài).如圖所示.根據(jù)平衡條件有:N-(M+m)g=0,故地面受到的壓力大小不變,水平方向F=f.傾角0減小時,靜摩擦力f減小,斜面仍將保持靜止,故C錯誤,D錯誤.故選B.【點睛】正確選擇研究對象,對其受力分析,運用平衡條件列出平衡等式解題.要注意多 個物體在一起時,研究對象的選取.13. A解析:A【解析】 【詳解】對木塊分析得:2f-Mg = Ma,解得木塊的最大加速度為:_V_"二一,對整體分析得:F-(M+m) g= (M + m) a,將 a代入解得:14. B2f(M + m)M,故A正確,BCD錯誤。解析:B【解析】【分析】根據(jù)庫侖定律
29、公式判斷物體與小球之間的作用力角度0越大,則作用力越大.【詳解】物體在庫侖力、繩的拉力、重力的共同作用下平衡:F與什么因素有關.絲線偏離豎直方向的明F與d有關。故A錯誤;kQq ,增大d,庫侖力變小,則 d0變小,說B.保持Q d不變,根據(jù)庫侖定律公式等,減小q,則庫侖力變小,e變小,知與q有關。故B正確;C.保持Q q不變,減小d,庫侖力變大,則0變大,根據(jù)庫侖定律公式 FkQq 斤口一2-,知d2與d2成反比。故C錯誤;D.保持q、d不變,減小Q,則庫侖力變小,0變小,根據(jù)庫侖定律公式 F與兩電荷的乘積成正比。故 故選:B.D錯誤。15. B解析:B【解析】試題分析:設所加的電場方向向下,
30、大小為E,對A、B整體原來處于平衡狀態(tài),說加的電場力為整體的合外力,由牛頓第二定律有Eq=2ma,再分析A物體的受力,有向下的重力mg,向下的電場力 Eq,向上的彈力 N,有題意知 N=15N,由mg+Eq-N= ma,與上式聯(lián)立解 得E=-100N/C,故所加的電場方向向上,大小為100N/C, B選項正確.考點:牛頓第二定律整體法與隔離法16. A解析:A【解析】試題分析:根據(jù)題意可知A、B處的小球均處于平衡狀態(tài),由于繩OA位于豎直位置,因此,A處小球僅受重力 mg和繩OA的拉力T1作用,此時AB繩中無張力,再對 B處小球受力 分析,小球受重力 mg OB繩的拉力T和水平外力F作用,其受力
31、示意圖如下圖所示,根據(jù) 共點力平衡條件可知 mg與F的合力F合必與T等值、反向,根據(jù)圖中幾何關系可以解得T= mg/sin30 ° = 2mg 故選項 A 正確。除丁 丁考點:本題主要考查了物體的受力分析、共點力平衡條件的應用,以及整體法與隔離法的 靈活運用問題,屬于中檔偏低題。17. C解析:C【解析】 【詳解】A.對mi隔離分析,在水平方向上合力為零,拉力F等于彈簧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力,可知彈簧處于伸長狀態(tài),A錯誤;B,對mi在水平方向上有F彈sinF ,則彈簧彈彈力為F彈,故選項B錯誤;C.把mi和m2看成一個整體分析,地面對m2的摩擦力大小等于 F,故選項C正確;D.物體m2在
32、水平方向上平衡,可知 m2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摩擦力,則支持力不為零,D錯誤。18. A解析:A【解析】 【詳解】A.伽利略認為自由落體運動就是物體在傾角為90。的斜面上的運動,再根據(jù)銅球在斜面上的運動規(guī)律得出自由落體運動的規(guī)律,這是采用了實驗和邏輯推理相結合的方法,選項A錯誤,符合題意;xXB.根據(jù)速度定義式 V 1,當t非常非常小時, 一就可以表本物體在 t時刻的瞬時速 度,該定義應用了極限思想方法,選項 B正確,不符合題意;C.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質量三者之間的關系時,先保持質量不變研究加速度與力的關 系,再保持力不變研究加速度與質量的關系,該實驗應用了控制變量法,選項C正確,不符合題意;D
33、在推導勻變速運動位移公式時,把整個運動過程劃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勻速直線運動,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這里采用了微元法,選項D 正確,不符合題意。19 C解析: C【解析】試題分析:此題用“整體法 ”(把整個系統(tǒng)當做一個研究對象來分析的方法)分析因為物塊和劈塊均處于靜止狀態(tài),因此把物塊和劈塊看作是一個整體,由于劈塊對地面無相對運動趨勢,故沒有摩擦力存在,C 正確20 D解析: D【解析】【詳解】A 在不需要考慮物體本身的大小和形狀時,用質點來代替物體的方法叫建立物理模型法,故 A 錯誤;B 通過?t 非常小可知應用了極限思想,故B 錯誤;C.將自由落體轉化為 斜面實驗”,將落體運動轉
34、化至斜面上,來延長運動的時間,再通過斜面傾角的逐步抬高,得出相同結論,從而合理外推至落體運動(即斜面傾角為90° )的情況,實現(xiàn)了把實驗和邏輯推理(包括數(shù)學演算)和諧的結合,應用了轉化法,故C 錯誤。D 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勻速直線運動,應用了微元法,故D 正確。21 D解析: D【解析】A、由于A相對于B沒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的趨勢,故A只受重力和支持力,不受到摩擦力作用,故AB 錯誤;C、對AB整體受力分析,AB整體相對于C有向右的運動趨勢,故 B的下表面受到向左的靜摩擦力作用,根據(jù)牛頓第三定律可以知道C 的上表面受到向右的摩擦力,故C 錯誤, D正確。點睛: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有相對
35、運動趨勢時,在接觸面間便產(chǎn)生阻礙相對運動趨勢的力,這種力叫靜摩擦力,靜摩擦力是被動性質的力,其方向與相對運動的趨勢方向相反。22 C解析: C【解析】【詳解】A 伽利略開創(chuàng)了運用邏輯推理和實驗相結合進行科學研究的方法,即理想實驗,故A 正確,不符合題意;B 卡文迪許在利用扭秤實驗裝置測量萬有引力常量時,應用了放大法,故B 正確,不符合題意;C.在定義電場強度時應用了比值法,因而電場強度與電場力和試探電荷的電量無關,故C錯誤,符合題意;D.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證某種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將實際的、復雜的物理問題和物理過程轉化為等效的、簡單的、易于研究的物理問題和物理過程來研究和處理的方法.平均速度”總電阻”交流電的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原地產(chǎn)手房買賣合同
- 學校采購校服合同
- 工地門窗安裝合同
- 建設工程勞務分包合同
- 場地汽車租賃合同
- 污水處理廠施工合同
- 漳州理工職業(yè)學院《飛機液壓與燃油系統(tǒng)》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漳州理工職業(yè)學院《室內(nèi)模型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水利職業(yè)學院《現(xiàn)代儀器分析綜合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北京郵電大學世紀學院《物流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病理檢驗技術》課程標準
- 立式加工中心說明書
- NcStudio-V15-激光平面切割控制系統(tǒng)用戶手冊(LS1500)
- 氮氣窒息事故案例經(jīng)驗分享
- 國家安全人人有責國家安全主題教育PPT模板
- BowTieXP風險與管理軟件介紹
- 污水管網(wǎng)計算說明書
- 原子雜化軌道理論
- 文化產(chǎn)業(yè)園項目建議書范文
- 互聯(lián)網(wǎng)銷售卷煙(煙草)案件的分析
- 公務員考察政審表樣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