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簡單機械專題復(fù)習經(jīng)典_第1頁
【物理】簡單機械專題復(fù)習經(jīng)典_第2頁
【物理】簡單機械專題復(fù)習經(jīng)典_第3頁
【物理】簡單機械專題復(fù)習經(jīng)典_第4頁
【物理】簡單機械專題復(fù)習經(jīng)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物理】簡單機械專題復(fù)習經(jīng)典一、簡單機械選擇題1.如圖所示的滑輪組,用F=30N的拉力,拉動水平地面上重為300N的物體,使物體勻速前進了2m.物體和地面之間的摩擦力為45N,在此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拉力做的功是120J繩纖自由端移動的距離是2m骨輪組的機械效率是75%A點受到的拉力為300NA.B.C.D.【答案】C【解析】【詳解】.由圖可知,n=2,則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懶2sw22m=4m;故錯誤;拉力做的功:W 息Fs繩30N4m=120J;故正確;3.克服物體和地面之間的摩擦力做的功為有用功,則有用功:W有=$物=45NX2m=90J,滑輪組的機械效率:W100%-90J-10

2、0%=75%故正確;W120J4.因物體在水平地面上做勻速運動,則此時A處繩子的拉力與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所以,A點受到的拉力:FA=f=45N;故錯誤;故ABD錯誤,C正確。2.如圖是抽水馬桶水箱進水自動控制的結(jié)構(gòu)原理圖,AOB為一可繞固定點。轉(zhuǎn)動的輕質(zhì)杠桿,已知OA:OB1:2,A A端用細線掛一空心鋁球,質(zhì)量為2.7kg.當鋁球一半體積浸在水中,在B端施加3.5N的豎直向下的拉力F時,杠桿恰好在水平位置平一33衡.(鋁2.710kg/m,g10N/kg)下列結(jié)果正確的是A.該鋁球空心部分的體積為1103m3B.該鋁球的體積為3103m3C.該鋁球受到的浮力為20ND.該鋁球受到

3、的浮力為40N【答案】C【解析】【分析】根據(jù)密度的公式得到鋁球?qū)嵭牟糠值捏w積,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得到A端的拉力,鋁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減去A端的拉力,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排開水的體積,從而得出球的體積,球的體積減去實心部分的體積得到空心部分的體積【詳解】-m2.7kgV實332.7103kg/m3OB2由杠桿平衡的條件可得:FAOA=FBOB,FAFB3.5N7N,OA1鋁球受到的浮力:F浮GFmgF2.7kg10N/kg7N20N,本題考查杠桿和浮力的題目,解決本題的關(guān)鍵知道杠桿的平衡條件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公3.如圖所示,用滑輪組在4s內(nèi)將重為140N的物體勻速提升2m,若動滑輪重10N

4、,石計滑輪與軸之間的摩擦及繩重。則在此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拉力F為75NB.繩子自由端向上移動了4mC.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約為93.3%D.提升200N重物時,滑輪組機械效率不變鋁球?qū)嵭牟糠值捏w積:鋁球排開水的體積:鋁球的體積:V球則空心部分的體積:、/F20NV排33水g1103kg/m310N/kg2V排22103m34103m3,_43_332103m3,3103m3.【答案】C【解析】【詳解】A.由圖可知,n=3,不計摩擦及繩重,拉力:F=1(G+G動)=1X(140N+10N)=50N,故A錯誤;33B.則繩端移動的距離:s=3h=3x2m=6m,故B錯誤;C.拉力做功:W總=

5、Fs=50NX6m=300J,有用功:W有用=Gh=140NX2m=280J,滑輪組的機械效率:=W2X100%=”史*100%93.3%,故C正確。W息300JW1用GhGD.提升200N重物時,重物重力增加,據(jù)=TT-=TT=一丁可知滑輪組機W息GhG動hGG動械效率變大,故D錯誤。4.在生產(chǎn)和生活中經(jīng)常使用各種機械,使用機械時A.功率越大,做功越快B.做功越多,機械效率越高G做功越快,機械效率越高D.可以省力、省距離,也可以省功【答案】A【解析】【分析】(1)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即功率越大,做功越快;(2)機械效率是表示有用功所占總功的百分比;即效率越高,有用功所占的比例就越大;

6、(3)功率和效率是無必然聯(lián)系的;(4)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詳解】A.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故做功越快功率一定越大,故A正確;B.機械效率是表示有用功所占總功的百分比,故做功多,而不知道是額外功還是有用功,所以無法判斷機械效率,故B錯誤;C.由于功率和效率沒有直接關(guān)系,所以功越快,機械效率不一定越高,故C錯誤;D.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故D錯誤.故選A.5 .如圖用同一滑輪,沿同一水平面拉同一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所用的拉力分別為F1、F2、F3,下列關(guān)系中正確的是A,F1F2F3B.FIF2VF3C. F2FlF3D. F2VF1VF3【答案】D【解析】【詳解】第一個圖中滑輪為定滑輪,

7、因為定滑輪相當于一個等臂杠桿,不能省力,所以根據(jù)二力平衡,此時拉力Fi=f;第二個圖中滑輪為動滑輪,因為動滑輪可省一半的力,所以根據(jù)二力平衡,此時拉力F2=1f;2第三個圖中滑輪為動滑輪,由二力平衡可知此時的拉力等于兩股繩子向右的拉力,即F3=2f;由此可得F2FIb),先稱得的白糖的實際質(zhì)量為mi,后稱得的白糖的實際質(zhì)量為m2ab由杠桿的平衡原理:bmi=aM,am2=bM,解得mi=,m2a-Elab口-b2+ +- -+-2=-+-2=00則mi+m2=”因為(mi+m2)2=1因為a、所以(m1+m2)-20,即mi+m22這樣可知稱出的白糖質(zhì)量大于2kg.故選C.點睛:此題要根據(jù)天平

8、的有關(guān)知識來解答,即在此題中天平的臂長不等,這是此題的關(guān)鍵.7 .如圖所示,一均勻木板AB,B端固定在墻壁的轉(zhuǎn)軸上,木板可在豎直面內(nèi)轉(zhuǎn)動,木板下墊有長方形木塊C,恰好使木板水平放置.現(xiàn)有水平拉力F拉木塊C,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由B向A緩慢運動過程中,拉力F將B.不變A.變小C.逐漸增大【答案】A【解析】【詳解】以桿為研究對象,桿受重力G和C對它的支持力F支,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可得:F支?1支=G?G,水平力F由B向A緩慢勻速推動木塊,F(xiàn)支的力臂在增大,重力G及其力臂1G均不變,所以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可知,在整個過程中支持力在逐漸減?。挥捎谥С至χ饾u減小,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可知桿對物體C的壓力也逐

9、漸減小,根據(jù)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知,C和木板間、C和地面間的摩擦力逐漸減小,拉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由力的平衡條件可知,水平拉力F也逐漸減小.8 .將一個重為4.5N的物體沿斜面從底端勻速拉到頂端(如圖所示),斜面長1.2m,高0.4m,斜面對物體的摩擦力為0.3N(物體大小可忽略).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沿斜面向上的拉力0.3NB.有用功0.36J,機械效率20%C.有用功1.8J,機械效率20%D.總功2.16J,機械效率83.3%【答案】D【解析】試題分析:由題意知:物重G=4.5N,高h=0.4m,斜面長L=1.2m,受到的摩擦力f=0.3N,則所做的有用功W*Gh=4.5NX0.4m

10、=1.8J所做的額外功W額=fL=0.3NX1.2m=0.36J故總功為W總=W;f+W額=1.8J+0.36J=2.16J機械效率Y=Wr/W總=1.8J216J=83.3%.故選項D是正確的.【考點定位】功、機械效率的相關(guān)計算.9 .甲乙兩個滑輪組如圖所示,其中的每一個滑輪都相同,用它們分別將重物Gi、G2提高相同的高度,不計滑輪組的摩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若Gi=G2,拉力做的額外功相同B.若Gi=G2,拉力做的總功相同C.若Gi=Q,甲的機械效率大于乙的機械效率D.用甲乙其中的任何一個滑輪組提起不同的重物,機械效率不變【答案】C【解析】【詳解】D.先減小后增大有用功為GH,若G

11、iG2則有用功相等.對動滑輪做的功為額外功W額G動H,乙的動滑輪質(zhì)量大額外功多,因此乙的總功多,機械效率低.答案AB錯,C對.同一個滑輪組提起不同的重物,有用功不同,額外功相同,機械效率不同,提升重物越重機械效率越高.D錯.10.如圖所示,斜面長3m,高0.6m,建筑工人用繩子在6s內(nèi)將重500N的物體從其底端沿斜面向上勻速拉到頂端,拉力是150N(忽略繩子的重力).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斜面上的摩擦力是50NB.拉力的功率是50WC.拉力所做的功是300JD,斜面的機械效率是80%【答案】A【解析】【分析】(1)利用W=Fs計算該過程拉力F做的功;利用W;t=Gh求出有用功,利用W額=W 總

12、、-W有求出額外功,然后利用W額=$計算貨物箱在斜面上受的摩擦力大??;(2)利用PW.、,W=一求拉力做功功率;(3)由刀=求斜面的機械效率.tW【詳解】AC.拉力F做的功:川總=5$=15。砧3m=450J;有用功:W有用=Gh=500NX0.6m=300J,額外功:W額=亞總-W有用=450J-300J=150J,由W額=$可得, 物體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f=W女=150J=50N,故A正確、C錯誤;B.拉力的功率:P=W=450J-s3mt6s-W300J=75W,故B錯;D.斜面的機械效率:r=TTT=T7TTM00%66.7%,故D錯誤.故W、450J選A.11.如圖所示,用完全相

13、同的四個滑輪和兩根相同的細繩組成甲、乙兩個滑輪組,在各自的自由端施加大小分別為口和F2的拉力,將相同的重物緩慢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計繩重和一切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拉力Fi小于拉力F2B.甲、乙兩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相同C.甲、乙兩滑輪組中的動滑輪都是費力機械D.甲、乙兩滑輪組中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相等【答案】B【解析】同,故B正確;使用動滑輪能夠省力,動滑輪為省力杠桿,故因為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nh,ni=2,n2=3,提升物體的高度h相同,所以si=2h,S2=3h,貝Usw2,故D錯誤;12.輕質(zhì)杠桿AB可繞中點。自由轉(zhuǎn)動,現(xiàn)在其A端和B端分別施以大小相等的力Fi和F2,它們的方

14、向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杠桿會沿順時針方向轉(zhuǎn)動B.杠桿會沿逆時針方向轉(zhuǎn)動C.杠桿會保持平衡D.無法判讀杠桿轉(zhuǎn)動方向【答案】A【解析】【詳解】由圖知道,。為杠桿的支點,分別從。點向兩力的作用線作垂線交兩力的作用線于點C、D,則力Fi和F2的力臂分別為OC、OD,如下圖所示:AOBAOB不計繩重及摩擦,因為拉力F(G物+G動),ni=2,n2=3,所以繩端的拉力:L L1 1. .F1=2(G物+G動),F(xiàn)2=(G物+G動),所以FIF2,故A錯誤;因為動滑輪重相同,提升的物體重和高度相同,W額=G動h,W有用二G物h,所以利用滑輪組做的有用功相同、額外功相同,則總功相同;因為,所以兩

15、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相C錯誤;因OA=OB,由幾何知識知道,故OCvOD又因為Fi和F2的大小相等,由平衡條件知道,力與力臂乘積的大小關(guān)系是:FiXOCvF2XOD,所以,杠桿不能平衡,杠桿會沿順時針方向轉(zhuǎn)動,即只有A正確。13.同一滑輪用如圖甲、乙兩種方式勻速提升重為100N的物體,已知滑輪重20N、繩重和滑輪的摩擦力不計.則()甲乙IA.手的拉力:5甲5乙;機械效率:刀甲 V刀乙B.手的拉力:F甲=F乙;機械效率:刀甲二刀乙C.手的拉力:F甲F乙;機械效率:刀甲刀乙D.手的拉力:F甲 vF乙;機械效率:刀甲 V刀乙【答案】C【解析】【詳解】甲為定滑輪,由定滑輪的使用特點可知:繩重和摩擦力不計,

16、F甲G,并且可以改變力的方向。1,乙為動滑輪,F(xiàn)乙一(G動G),由題知,G動=20NvG,因此F甲F乙。2如圖所示,用定滑輪和動滑輪分別將質(zhì)量相同的甲、乙兩物體勻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計繩重與摩擦,則所做的有用功W有用一樣大,由于要克服動滑輪重力的作用,所以使用動滑WT用輪做的總功多,由4可知,定滑輪的機械效率高,所以甲乙,故C正確為答案,選項ABD錯誤。14.質(zhì)量為60kg的工人用如圖甲所示的滑輪組運送貨物上樓.已知工人在imin內(nèi)將貨物勻速提高6m,作用在鋼繩的拉力為400N,滑輪組的機械效率隨貨物重力的變化如圖乙所示(機械中摩擦和繩重均不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拉力的功率:Pt(2)由圖乙可

17、知,物重7200J7200J120W,故A錯;60sG=300N寸,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根據(jù)W有Gh=W總FsGhG口可得:拉力FF3h3FY=60%300N360%500N3167N,甲zA.作用在鋼繩上的拉力的功率為400WB.動滑輪的重力為200NC.人對繩子的最大拉力為1000ND.該滑輪組的最大機械效率為83.3%【答案】B【解析】【分析】(1)由圖可知,n=3,則繩端移動的距離snh,利用WFs求拉力做的功,再利用WP求拉力的功率;t(2)由圖乙可知,物重W_Gh_Gh_W、-FsF3h1,、一一,一一F1(GG動),據(jù)此求動滑輪重力;3(3)該工人豎直向下拉繩子自由端運送貨物時,繩子

18、的最大拉力等于工人的重力;1(4)利用F1(GG動)求提升的最大物重,滑輪組的最大機械效率3W有G最大hG最大大.WfeG最大G動hG最大G動【詳解】(1)由圖可知,n=3,則繩端移動的距離:snh36m18m,G=300N寸,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刀=60%利用G求拉力;因機械中摩擦力及繩重忽略不計,拉力3F拉力做的功:W總Fs400N18m7200J,一,一一=、,1因機械中摩擦力及繩重忽略不計,則F-GG動,3500所以,G 動nFG3N200N300N,故B正確;3(3)該工人豎直向下拉繩子自由端運送貨物時,繩子的最大拉力:F大G人mg60kg10N/kg600N,故C錯;,1,一(4)由F

19、GG動可得,提升的最大物重:3G大nF大G動3600N200N1600N,機械中摩擦和繩重均不計,則滑輪組的最大機械效率:15.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實驗中,杠桿在力F作用下水平平衡,如圖所示,現(xiàn)將彈簧測力計繞B點從a位置轉(zhuǎn)動到b位置過程中,杠桿始終保持水平平衡,則拉力F與其力臂的乘積變化情況是()A.一直變小B.一直變大C.一直不變D.先變小后變大【答案】C【解析】【詳解】將測力計繞B點從a位置轉(zhuǎn)動到b位置過程中,鉤碼的重力不變,其力臂OA不變,即阻力與阻力臂的乘積不變;由于杠桿始終保持水平平衡,所以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FJ1F2l2可知,拉力F與其力臂的乘積也是不變的.【點睛】重點是杠桿平衡條件

20、的應(yīng)用,要理解當力與杠桿垂直時,力臂是最長的,傾斜后力臂會變短,正是由于杠桿保持平衡,所以力臂減小的同時,拉力要增大.W有G最大hG最大大W總G最大G動hG最大G動錯.故選B.1600N100%88.9%,故D1600N200N16.如圖所示,用同一滑輪組分別將物體A和物體B勻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與提升B相比,提升A的過程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較大,若不計繩重與摩擦的影響,則提升A的過程A.額外功較小B.額外功較大C.總功較小D.總功較大【答案】D【解析】解:AB.由題知,提起兩物體所用的滑輪組相同,將物體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計繩重和摩擦,克服動滑輪重力所做的功是額外功,由W額=G動h可知,提升A和B所

21、做額外功相同,故AB錯誤;WWCD.不計繩重和摩擦的影響,滑輪組的機械效率”,額外功相同,提W總WW升A的過程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較大,所以提升A物體所做的有用功較大,其總功較大,故C錯誤,D正確.答案為D.點睛:本題考查對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以及機械效率的認識和理解,注意同一滑輪組提升物體高度相同時額外功是相同的.17.如圖所示,物理興趣小組分別用甲、乙兩個滑輪組勻速提起質(zhì)量相同的物體,不計繩重及摩擦.若每個滑輪質(zhì)量相同,對比兩個滑輪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甲乙A.甲更省力,甲機械效率大B.乙更省力,機械效率一樣大C.乙更省力,乙機械效率大D.甲更省力,機械效率一樣大【答案】B【解析】【詳解】由圖可

22、知,作用在乙上繩子的股數(shù)是3,更省力些;用甲、乙兩個滑輪組勻速提起質(zhì)量相同的物體,不計繩重及摩擦,只克服動滑輪重做額外功,若每個滑輪質(zhì)量相同,則提升相同高度時,甲乙所做的有用功和額外功均相同,故機械效率一樣大.故本題正確選項是B.18 .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時候,小明在均勻木板中間挖孔,孔中插一金屬桿,固定在鐵架臺上,木板可以圍繞中間自由轉(zhuǎn)動.每個鉤碼的質(zhì)量為200g,A、RC、D、E、F為質(zhì)量不計的掛鉤,己知AB=BO=OC=CD,ABOCD的連線與EDF的連線垂直.現(xiàn)在B處掛兩個鉤碼,D處掛一個鉤碼,木板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圖所示).下列做法能使木板仍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是Q Q0*A.在B、D

23、兩處各加掛一個鉤碼19在B處加掛1個鉤碼,D處加掛2個鉤碼C.B處掛兩個鉤碼不變,把D處的一個鉤碼掛在F處D.把B處兩個鉤碼掛在A處,把D處的一個鉤碼掛在C處【答案】C【解析】【分析】(1)符合杠桿平衡條件FI1I=F212,杠桿平衡,不符合杠桿平衡條件,力和力臂乘積大的一端下沉.(2)力臂是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把鉤碼掛在E處、F處杠桿水平平衡時,力臂均和鉤碼掛在D處的力臂相等.【詳解】設(shè)AB=BO=OC=CD=海個鉤碼的重力為GA.在B、D兩處各加掛一個鉤碼時,杠桿左側(cè)力與力臂的積為3GxL,右側(cè)力與力臂的積為2Gx2L,因3GxLw2Gx2L,所以木板不會平衡,故A錯誤;B.在B處加

24、掛1個鉤碼、D處加掛2個鉤碼時,杠桿左側(cè)力與力臂的積為3GxL,右側(cè)力與力臂的積為3Gx2L,因3GxLw3Gx2L,所以木板不會平衡,故B錯誤;C.把D處的一個鉤碼掛在E處或F處,杠桿右側(cè)的力臂不變,仍為OD長,杠桿左右兩側(cè)力與力臂的乘積相等,所以木板會平衡,故C正確.D.把B處兩個鉤碼掛在A處,把D處的一個鉤碼掛在C處,杠桿左側(cè)力與力臂的積為2Gx2L,右側(cè)力與力臂的積為GXL,因2Gx2LGXL,所以木板不會平衡,故D錯誤;故選C.19 .如圖所示的是工人在平臺上通過滑輪組向上拉起重物G的情景.已知重物G所受的重力為700N,當他沿水平方向用400N的力拉重物G時,重物G恰好做勻速直線運

25、動.不計繩重及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滑輪組的動滑輪所受的重力為100NB.若工人拉動繩子的速度為0.5m/s,則4s后,繩子的拉力所做的功為1400JC.當工人用等大的力使繩子以不同速度勻速運動,且繩端運動相同的距離時,工人所做的功大小不同D.若將重物G換為質(zhì)量更大的物體,則在不改變其他條件的情況下,工人將更省力【答案】A【解析】,一一,一一一1/、A不計繩重及摩擦,動滑輪組進行受力分析,F(xiàn)(G物G動),2滑輪組的動滑輪所受的重力:G動=2F-G物=2X400N-700N=100N,故A正確;B繩子移動的距離,s=vt=0.5m/sX4s=2m繩子的拉力所做的功:V=Fs=400NX2m

26、=800J故B錯誤;C工人所做的功,等于繩子的拉力與繩子移動距離的乘積,與繩子的不同速度無關(guān),大小W=Fs,工人所做的功相同,故C錯誤;,一一,一一,一1/、,一,一D不計繩重及摩擦,動滑輪組進行受力分析,F(xiàn)(G物G動),當重物G換為質(zhì)量更2大的物體時,F(xiàn)將變大,更費力,故D錯誤.故選A.20 .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在10s內(nèi)將300N的重物勻速提升3m,已知動滑輪重30N,不計繩重與摩擦,則A.利用滑輪組所做的有用功是450JB.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是0.9m/sC.拉力的功率是99WD.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80%【答案】C【解析】利用滑輪組所做的有用功:W*Gh=300NX3m=900J,故A

27、錯誤;拉力做的功:W總=(G+G動)h=(300N+30N)X3m=990J拉力的功率:P=W/t=990W10s=99W,故C正確;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刀二貼/W總X100%=900J/990JX100險90.9%故口錯誤; 由圖可知,n=2,則繩端移動的距離:s=nh=2X3m=6m,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v=s/t=6m/10s=0.6m/s,故B錯誤,故選Co21.如圖所示,杠桿上分別放著質(zhì)量不相等的兩個球,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兩球以相同速度同時勻速向支點移動,則杠桿B.不能平衡,大球那端下沉C.不能平衡,小球那端下沉D.無法判斷【答案】C【解析】【詳解】開始時兩球平衡,即力矩相等

28、;當運動時,兩球速度相同,則在相同時間內(nèi)移動的距離相同,大球的力矩減少的快,則大球力矩會小于小球力矩,杠桿向小球那端下沉.22 .如圖所示,杠桿處于平衡狀態(tài),如果將物體A和B同時向靠近支點的方向移動相同的距離,下列判斷正確的是()(3(3JLJLA.杠桿仍能平衡B.杠桿不能平衡,左端下沉C.杠桿不能平衡,右端下沉D.無法判斷【答案】C【解析】原來杠桿在水平位置處于平衡狀態(tài),此時作用在杠桿上的力分別為物體A、B的重力,其對應(yīng)的力臂分別為OC、OD,c-c-0 0D D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可得:mAgOC=mBgOD,由圖知OCvOD.所以mAmB,當向支點移動相同的距離L時,兩邊的力臂都減小L,此時左邊的力矩為:mAg(OC-AL)=mAgOC-mAgAL,右邊的力矩為:mBg(OD-AL)=mBgOD-mBgAL,由于mAm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