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基礎課程設計_第1頁
機械基礎課程設計_第2頁
機械基礎課程設計_第3頁
機械基礎課程設計_第4頁
機械基礎課程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課程設計實訓報告課程名稱: 機械基礎 設計題目: 齒輪傳動的設計 系 別: 機電工程系 專業(yè)班級: 機電應用2班 學生姓名: 魏巖 學 號: 0208110222 指導老師: 隋冬杰 設計時間: 2012年12月 河南質量工程職業(yè)學院河南質量工程職業(yè)學院機械基礎課程設計任務書班級09機電3班學生姓名 邢志遠指導教師魏波課程設計題目齒輪傳動的設計主要設計內容1、設計計算主動輪、從動輪結構及尺寸。2、繪制主動輪圖并標注主要尺寸及參數(shù)。3、設計計算主動輪軸鍵聯(lián)接。主要技術指標和設計要求1設計指標 齒輪的傳遞功率為20kw,低速軸轉速為200r/min,傳動比為i=3.5; 單向傳動,一天工作20小時

2、,一年工作300天,工作二十五年,齒輪和軸的材料均為45鋼。 選擇齒輪精度等級。輸送機是一般工作機械,考慮次對齒輪的傳遞的功率不大,速度不高,故大小齒輪都選用8級精度。要求齒輪面粗糙度Ra1.63.2um.2設計要求 畫出齒輪的結構設計圖; 齒輪的主要參數(shù); 校核齒輪的強度; 軸的結構設計于計算;主要參考資料及文獻1張曉坤.隋曉朋.Autocad中文版實用教程.北京: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2008.92徐錦康.機械設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3唐金松.簡明機械設計手冊(第二版).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0.54黃祖德.機械設計.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7.95 岳優(yōu)蘭

3、,馬文鎖.機械設計基礎.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9.5目 錄1 方案的選擇與確定31.1 齒輪參數(shù)的選擇31.2設計和計算及說明32軸的設計82.1選擇軸的材料82.2軸的最小直徑的估算:82.3軸的結構設計82.4軸的結構工藝性92.5提高軸疲勞強度的結構措施113小結134參考文獻131 方案的選擇與確定根據任務要求,選擇齒輪傳動設計,設計帶式輸送機的一級直齒圓柱齒輪減速器中的齒輪傳動,該減速器由電動機驅動,齒輪傳遞的功率為20 KW,低速軸轉速n2=200r/min,傳動比i = 3.5,單向傳動,長期使用,齒輪與軸的材料均為45鋼。1.1 齒輪參數(shù)的選擇1.1.1 齒數(shù)z對于軟齒面

4、的閉式傳動,在滿足彎曲疲勞強度的條件下,宜采用較多齒數(shù),一般取Z1 =2040。因為當中心距確定后,齒數(shù)多,則重合度大,可提高傳動的平穩(wěn)性。對于硬齒面的閉式傳動,首先應具有足夠大的模數(shù)以保持齒根彎曲強度,為減小傳動尺寸,宜取較少齒數(shù),但要避免發(fā)生根切,一般取Z1 =1720。1.1.2、模數(shù)m模數(shù)影響齒輪的抗彎強度,一般在滿足齒輪彎曲疲勞強度的條件下,一去較小模數(shù),以增大齒數(shù),減小切齒量。1.1.3 齒寬系數(shù)d 齒寬系數(shù)是大齒輪齒寬b和小齒輪分度圓直徑d1 之比,增大齒寬系數(shù),可減小齒輪傳動裝置的徑向尺寸,降低齒輪的圓周速度。但是齒輪越大,載荷分布越不均勻。為便于裝配和調整,常將小齒輪寬加大5

5、10 mm ,但設計計算時按大齒輪齒寬計算。1.2設計和計算及說明1.2.1.選擇齒輪精度等級。表1.1齒輪傳動常用精度等級及其應用精度 等級圓周速度v/m·s-1應 用 舉 例直齒圓柱斜齒圓柱直齒錐齒輪615309要求運轉精確或在高速重載下工作的齒輪傳動;精密儀器和飛機、汽車、機床中重要齒輪710206一般機械中的重要齒輪;標準系列減速器齒輪;飛機、汽車和機床中的齒輪8593一般機械中的重要齒輪;飛機、汽車和機床中的不重要齒輪;紡織機械中的齒輪;農業(yè)機械中的重要齒輪9362.5工作要求不高的齒輪;農業(yè)機械中的齒輪由表1.1可知精度等級可選八級。1.2.2.選材與熱處理該齒輪傳動無特

6、殊要求,為制造方便采用軟齒面,大小齒輪均用45號鋼,小齒輪調質處理,齒面硬度:229286HBS,大齒輪正火處理,齒面硬度:169217HBS.1.2.3按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設計該傳動為閉式軟齒面,主要失效形式為疲勞點蝕,故按齒面解除疲勞強度設計,再按齒根彎曲疲勞強度校核。設計公式: 查表1.2 表1.2載荷系數(shù)k原動機工作機的載荷特性均勻、輕微沖擊中等沖擊大沖擊電動機多缸內燃機單缸內燃機11.21.21.61.61.81.21.61.61.81.82.01.61.81.92.12.22.41載荷系數(shù)K,取K=1.22由n2=n1/i得n1=n2 x i=200x3.5=700 r/min轉矩T

7、1=9.55x106x p1/n1=9.55x106x20/700=272857.1N.mm 3接觸疲勞許用應力 H= HlimZN/SH按齒面硬度中間值查 圖1.2 得Hlim1=600MPa, Hlim2=550MPa 圖1.2HBS硬度按一年工作300天,一天20小時工作;25年則應力循環(huán)次數(shù)N1=60njln=60x700x1x20x300x25=6.3x109N2=N1/i=1.8x 109接觸疲勞強度壽命系數(shù)表1.3得接觸疲勞壽命系數(shù)ZN1=1 ZN2=1 (N1 N1 N0 , N0=109)按一般可靠性要求,取SH=1 則H1=600x1/1=600MPa H2=550x1/1

8、=550MPa取H=550MPa圖1.3接觸疲勞強度壽命系數(shù)4計算小齒輪分度圓直徑d1查表1.4按齒輪相對軸承對稱布置取d=1.04 ZH=2.5表1.4齒寬系數(shù)d=bd齒相對軸承位置齒 面 硬 度350HBS350HBS對稱布置0.81.40.40.9非對稱布置0.61.20.30.6懸 臂 布 置0.30.40.20.25表1.5齒輪材料彈性系數(shù)Z()大齒輪材料小齒輪材料鋼鑄鋼鑄鐵球墨鑄鐵鋼189.8188.9165.4181.4鑄鋼188.9188.0161.4180.5因為材料為45號鋼,故取ZE=189.8 。 將以上參數(shù)代入下式得: = =84.46 mm取 d1=90 mm5計算

9、圓周速度 V=n1d1/(60x1000)=700x3.14x90/(60x1000)=3.297m/s1.2.4.確定主要參數(shù)表1.6漸開線標準直齒圓柱齒輪幾何尺寸公式表注:式中上面的符號用于外齒輪或外嚙合傳動,下面的符號用于內齒輪或內嚙合傳動。(1)齒數(shù) 取Z1=20 則Z2=Z1i=20x3.5=70(2) 模數(shù) m=d1/Z1=90/20=4.5 mm (正好是標準模數(shù)第二系列上的數(shù)值)(3)分度圓直徑 d1=Z1m=20x4.5=90 mm d2=Z2m=70x4.5=315 mm (4) 中心距 a=(d1+d2)/2=(90+315)/2=202.5 mm(5) 齒寬 b=dxd

10、1=1.04x90=93.6 mm 取b2=100 mm b1=b2+5=105 mm1.2.5.校核彎曲疲勞強度表1.7齒形系數(shù)YFa及應力校正系數(shù)z(zv)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YFa2.972.912.852.802.762.722.692.652.622.602.572.552.53YSa1.521.531.541.551.561.571.5751.581.591.5951.601.611.62z(zv)303540455060708090100150200注:1)基準齒形的參數(shù)為=20°、=0.38m(m為齒輪模數(shù));2)對內齒輪:當=20&#

11、176;、=0.15m時,齒形系數(shù)YFa2.65,YSa2.65。(1)齒形系數(shù)YFS,查得 YFS1=4.25 YFS2=4.1(2)彎曲疲勞許用應力 F= FlimYN/SF 按齒面硬度中間值查圖一得:Flim1=250 MPa Flim2=210 Mpa由圖1.8 得彎曲疲勞壽命系數(shù);圖1.8彎曲疲勞壽命系數(shù)YN1=1 (N0=3x106,N1>N0) 得:Flim1=250 MPa Flim2=210 Mpa F1=250 MPaYN2=1 (N0=3x106,N2>N0) F2=210 MPa按一般可靠性要求,取彎曲疲勞安全系數(shù)SF=1,則F1= Flim1Y N1/SF

12、=250 MPaF2= Flim2 YN2/SF=210 Mpa(3)校核計算 F1=2kT1YFS1/bmd1=2x1.2x272857.1x4.25/(100x4.5x90)=68.7MPaF1 F2=F1YFS2/YFS1=68.7x4.1/4.25=66.3 MPa F21.2.6. 結構設計 漸開線齒輪有五個基本參數(shù) 名稱符號意義標準化數(shù)值齒數(shù)(teeth number)  Z在齒輪整個圓周上輪齒的總數(shù)稱為齒數(shù)模數(shù)(module)m齒距分度圓齒距p與的比值模數(shù)決定了齒輪的大小及齒輪的承載能力。我國規(guī)定標準化模數(shù)壓力角(特指分度圓壓力角)(pressure angle)決定漸

13、開線齒形和齒輪嚙合性能的重要參數(shù)我國規(guī)定標準化壓力角為20度齒頂高系數(shù)齒頂高計算系數(shù):我國規(guī)定標準化齒頂高系數(shù)為1頂隙系數(shù)頂隙(clearance)計算系數(shù)我國規(guī)定標準化頂隙系數(shù)為0.25da=d+2ha=90+9=99 mmdf=d+2df=d-2x1.25m=90-11.25=78.75 mm2軸的設計2.1選擇軸的材料該軸沒有特殊的要求,因而選用調質處理的45號鋼,可以查的其強度極限650MPa。2.2軸的最小直徑的估算: 表2.1軸常用材料的值和C值軸的材料Q235,20354540Cr,35SiMn/MPA1220203030404052C1601351351181181061079

14、7查表2.1得C取118因此 取d=40 mm由機械制圖手冊查得 公稱直徑d公稱尺寸b×h長度L384412×8281402.3軸的結構設計根據齒輪減速器的簡圖確定軸上主要零件的布置圖(如圖)和軸的初步估算定出軸徑進行軸的結構設計。圖2.12.3.1軸上零件的軸向定位齒輪的一端靠軸肩定位,另一端靠套筒定位,裝拆、傳力均較為方便;兩段端承常用同一尺寸,以便于購買、加工、安裝和維修;為了便于拆裝軸承,軸承處軸肩不宜過高(其高度最大值可從軸承標準中查得),故左端軸承與齒輪間設置兩個軸肩。2.3.2軸上零件得周向定位齒輪與軸、半聯(lián)軸器與軸得周向定位均采用平鍵聯(lián)接及過盈配合。根據設計

15、手冊,并考慮便于加工,取在齒輪、半聯(lián)軸器處得鍵剖面尺寸為b×h=18×11,配合均采用H7/k6;滾動軸承內圈與軸的配合采用基孔制,軸得尺寸公差為k6。2.3.3確定各段軸徑直徑和長度軸長:取決于軸上零件得寬度及他們得相對位置。具體工作時,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軸上與零件向配合的直徑應取成標準值,非配合軸段允許為非標準值,但最好取為整數(shù)。2)與滾動軸承相配合的直徑,必須符合滾動軸承的內徑標準。3)安裝聯(lián)軸器的軸徑應與聯(lián)軸器的孔徑范圍相適應。4)軸上的螺紋直徑應符合標準。5)軸上與零件相配合部分的軸段長度,應比輪轂長度略短23mm,以保證零件軸向定位可靠。6)若在軸上裝又

16、滑移的零件,應該考慮零件的滑移距離。7)軸上各零件之間應該留有適當?shù)拈g隙,以防止運轉時相碰。2.4軸的結構工藝性軸的形狀,從滿足強度和節(jié)省材料考慮,最好是等強度的拋物線回轉體。但是這種形狀的軸既不便于加工,也不便于軸上零件的固定;從加工考慮,最好是直徑不變的光軸,但光軸不利于零件的拆裝和定位。由于階梯軸接近于等強度,而且便于加工和軸上零件的定位和拆裝,所以實際上的軸多為階梯形。為了能選用合適的圓鋼和減少切削用量,階梯軸各軸段的直徑不宜相差過大,一般取為510MM。為了便于切削加工,一根軸上的圓角應盡可能取相同的半徑,退刀槽取相同的寬度,倒角尺寸相同;一根軸上各鍵槽應開在同一母線上,若揩油鍵槽的

17、軸段圖2.2直徑相差不大時,應盡可能采用相同寬度的鍵槽(如圖2.2),以減少換刀次數(shù)。需要磨削的軸段,應該留有砂輪越程槽,以便磨削時砂輪可以磨削到軸肩的端部;需要切制螺紋的軸段,應留有退刀槽,以保證螺紋牙均能達到與其期的高度(如圖)。圖2.3為了便于加工和檢驗,軸的直徑應取為圓整值;與滾動軸承相配合的軸頸直徑應符合滾動軸承內徑標準;有螺紋的軸段直徑應符合螺紋標準直徑。為了便于裝配,軸端應加工出倒角(一般為45º),以免裝配時把軸上零件的孔壁擦傷(如圖);過盈配合零件的裝入端應加工出導向錐面(如圖),以便零件能順利地壓入。圖2.4制造工藝性往往是評價設計優(yōu)劣的一個重要方面,為了便于制造

18、、降低成本,一根軸上的具體結構都必須認真考慮。如圖2.4所示軸結構:1)螺紋段留有退刀槽(圖a中的),磨削段要留越程槽(圖b中的);同一軸上的圓角、倒角應盡可量相同;同一軸上的幾個鍵槽應開在同一母線上(圖b中的);螺紋前導段(圖a中的)直徑應該小于螺紋小徑;軸上零件(如齒輪、帶輪、聯(lián)軸器)的輪轂寬度大于與其配合的軸段長度;軸上各段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不同。2.5提高軸疲勞強度的結構措施軸的基本形狀確定之后,換需要按照工藝的要求,對軸的結構細節(jié)進行合理設計,從而提高軸的加工和裝配工藝性,改善軸的疲勞強度。2.5.1減小應力集中軸上的應力集中會嚴重削弱軸的疲勞強度,因此軸的結構應盡量避免和減小應力集

19、中。為了減小應力集中,應該在軸剖面發(fā)生突變的地方制成適當?shù)倪^渡圓角;由于軸肩定位面要與零件接觸,加大圓角半徑經常受到限制,這時可以采用凹切圓角或肩環(huán)結構等。常見的減小應力集中的方法如表2.2所示。2.5.2改善軸的表面質量表面粗糙度對軸的疲勞強度也有顯著的影響。實踐表明,疲勞裂紋常發(fā)生在表面粗糙的部位。設計時應十分注意軸的表面粗糙度的參數(shù)值,即使是不與其它零件向配合的自由表面也不應該忽視。采用輾壓、噴丸、滲碳淬火、氮化、高頻淬火等表面強化的方法可以顯著提高軸的疲勞強度。表2.2減小應力集中的方法2.5.3改善軸的受力情況改進軸上零件的結構,減小軸上載荷或改善其應力特征,也可以提高軸的強度和剛度,如圖2.5所示。如果把軸轂配合面分成兩段(圖b),可以顯著減小軸的彎矩,從而提高軸的強度和剛度。把轉動的心軸(圖a)改成不轉的心軸(圖b),可使軸不承受交變應力的作用。圖2.53小結通過這次對直齒圓柱齒輪的設計,讓我知道了工程設計的重要性與設計時應考慮多方面因素,也讓我了解了關于設計直齒圓柱齒輪的關鍵因素,設計齒輪傳動時,各個齒輪的硬度要達到一定的強度才可以滿足使用要求。但是最后的成品卻不一定與設計時完全一樣,因為,再實際生產設計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條件制約。而且,在現(xiàn)實設計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誤差。所以,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