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清熱方藥_第1頁
第五章 清熱方藥_第2頁
第五章 清熱方藥_第3頁
第五章 清熱方藥_第4頁
第五章 清熱方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清熱方藥清熱方藥 【學習目標】 掌握解清熱方藥的概念、分類及使用注意事項。掌握常用的清熱方劑的功能主治、臨床應(yīng)用,理解其組方分析。熟悉常用的清熱方藥。清熱解毒清熱解毒 ?清熱解毒清熱解毒“清熱解毒”這個詞,自從中國古代就出現(xiàn)了。用在什么地方呢?用在某些外科疾病方面。古人認為,有些癰疽瘡瘍發(fā)病迅猛,是由于“火毒”為患所致。因此就出現(xiàn)了“解毒”這個詞。再加上這些疾病需要用涼藥,吃肉食會發(fā)作,因此判斷是屬于熱性,所以又出現(xiàn)“清熱”這個詞,這就是“清熱解毒”的由來。清熱解毒清熱解毒概念1:既清熱又解毒概念2:清熱用來解毒清熱解毒清熱解毒本質(zhì)探討本質(zhì)探討由于時代認識所限,古人不知道有病原體,不知道病菌病

2、毒微生物之類的致病因素,因此將癰疽瘡瘍等疾病的致病病因歸咎于“火毒”?!盎鸲尽?? 是指“火患”“火害”的意思。中醫(yī)認為火為外感六淫之一,火邪是致病因素。中醫(yī)講究的是病原入侵人體之后,所引起的病理變化,是人體對疾病的反應(yīng),以及怎樣阻斷病勢的發(fā)展。概念概念適應(yīng)病證適應(yīng)病證里熱證:里實熱證里實熱證炎癥炎癥里熱證里熱證高熱高熱適應(yīng)病證適應(yīng)病證里熱證:里熱證成因里熱證成因溫熱火毒四者異名質(zhì)同,溫盛為熱,熱極為火,火熾為毒。里熱證成因里熱證成因里熱形成的包括內(nèi)傷、外感兩類。里熱證成因里熱證成因根據(jù)里熱證臨床表現(xiàn)之不同,又熱在氣分、血分之分;實熱虛熱之異;臟腑偏盛、輕重緩急之殊。使用注意使用注意 概說概說

3、主治:熱在主治:熱在氣氣分證。分證。 有發(fā)熱、有發(fā)熱、不惡寒反惡熱不惡寒反惡熱、多汗多汗、口渴口渴、脈洪大脈洪大等證,實即等證,實即傷寒論傷寒論的陽明經(jīng)證。的陽明經(jīng)證。 治法:清熱保津。治法:清熱保津。 對于熱病之后,氣分余熱不清、氣陰對于熱病之后,氣分余熱不清、氣陰兩傷者,與益氣養(yǎng)陰藥配伍。兩傷者,與益氣養(yǎng)陰藥配伍。 傷寒論傷寒論 【組成】石膏【組成】石膏 知母知母 炙甘草炙甘草 粳米粳米 【主治】陽明【主治】陽明氣分熱盛氣分熱盛證。證。 【病機】熱邪內(nèi)傳氣分,氣分熱盛津液損傷【病機】熱邪內(nèi)傳氣分,氣分熱盛津液損傷 【治則】清熱除煩,生津止渴【治則】清熱除煩,生津止渴白白虎虎湯湯組組成成趣趣

4、記記主證病機分析主證病機分析 溫病熱邪內(nèi)傳溫病熱邪內(nèi)傳氣分氣分,傷寒化熱內(nèi)傳,傷寒化熱內(nèi)傳陽明經(jīng)陽明經(jīng) 充斥內(nèi)外充斥內(nèi)外壯熱,心壯熱,心 煩煩 熱邪傷津熱邪傷津煩渴引飲煩渴引飲 熱邪迫津外泄熱邪迫津外泄大汗大汗 熱盛于脈熱盛于脈脈洪大有力脈洪大有力 氣分熱盛氣分熱盛方解方解 君:君:石膏石膏辛甘寒,清熱瀉火,除煩生辛甘寒,清熱瀉火,除煩生津津 臣:臣:知母知母苦寒質(zhì)潤,清熱除煩,潤燥苦寒質(zhì)潤,清熱除煩,潤燥生津生津 石膏、知母石膏、知母相須為用,加強清熱除煩,相須為用,加強清熱除煩,生津止渴的作用。生津止渴的作用。 佐、使:佐、使:粳米粳米 和中益胃,和中益胃, 生津止渴;生津止渴; 炙甘草炙

5、甘草 調(diào)和藥物。調(diào)和藥物。 配伍要點配伍要點: 1. 辛甘大寒之石膏與苦寒質(zhì)潤之知母,君辛甘大寒之石膏與苦寒質(zhì)潤之知母,君臣相須而用,清熱之力倍增;臣相須而用,清熱之力倍增; 2. 寒涼的石膏、知母配伍益胃護津的粳米寒涼的石膏、知母配伍益胃護津的粳米和甘草,防寒涼傷胃,祛邪不傷正和甘草,防寒涼傷胃,祛邪不傷正. 運用運用 辨證要點:辨證要點: 身大熱,汗大出,口大渴,脈洪大。身大熱,汗大出,口大渴,脈洪大。 應(yīng)用注意應(yīng)用注意 1、關(guān)于用法米熟湯成;溫服、關(guān)于用法米熟湯成;溫服 2、關(guān)于石膏用量、關(guān)于石膏用量3060g 傷寒論傷寒論 【組成】竹葉【組成】竹葉 石膏石膏 半夏半夏 麥門冬麥門冬 人

6、參人參 粳米粳米 炙甘草炙甘草 【主治】傷寒、溫病、暑病余熱末清,氣【主治】傷寒、溫病、暑病余熱末清,氣 津兩傷證。津兩傷證。 【病機】余熱未清,氣津兩傷【病機】余熱未清,氣津兩傷 【治則】清熱生津,益氣和胃【治則】清熱生津,益氣和胃 主證病機分析主證病機分析 薰蒸于內(nèi):身熱多汗、虛煩不寐薰蒸于內(nèi):身熱多汗、虛煩不寐 犯胃,胃氣不和:心胸煩悶,氣犯胃,胃氣不和:心胸煩悶,氣 逆欲嘔。逆欲嘔。 氣津兩傷:口干喜飲,舌紅少氣津兩傷:口干喜飲,舌紅少 苔脈虛苔脈虛 余熱末清余熱末清 方解方解 君:石膏君:石膏清熱生津,除煩止渴清熱生津,除煩止渴 竹葉竹葉清熱除煩清熱除煩 臣:人參臣:人參益氣生津益氣

7、生津 麥冬麥冬養(yǎng)陰生津養(yǎng)陰生津 佐:佐:半夏半夏降逆止嘔降逆止嘔 粳米粳米養(yǎng)胃和中養(yǎng)胃和中 使(兼):炙甘草使(兼):炙甘草益氣和中益氣和中 調(diào)和藥性調(diào)和藥性 辨證要點:辨證要點: 身熱多汗,氣逆欲嘔,煩渴喜飲,口身熱多汗,氣逆欲嘔,煩渴喜飲,口干,舌紅少苔,脈虛數(shù)。干,舌紅少苔,脈虛數(shù)。 概說概說 功效功效:清營透熱,涼血散瘀,清熱解毒。:清營透熱,涼血散瘀,清熱解毒。 主治主治:適用于邪熱傳營,熱入血分諸證。:適用于邪熱傳營,熱入血分諸證。 入營之證見有身熱夜甚,神煩少寐,時有譫入營之證見有身熱夜甚,神煩少寐,時有譫語,或外布隱隱斑疹等;語,或外布隱隱斑疹等; 入血之證見有出血、發(fā)斑、如狂

8、、譫語、舌入血之證見有出血、發(fā)斑、如狂、譫語、舌絳起刺等。絳起刺等。 治法治法: 入營、入血以清營涼血為主,其中由于入營入營、入血以清營涼血為主,其中由于入營邪熱多由氣分傳來,故促其透熱轉(zhuǎn)氣。邪熱多由氣分傳來,故促其透熱轉(zhuǎn)氣。 入血邪熱每多迫血妄行,故配用活血化瘀藥。入血邪熱每多迫血妄行,故配用活血化瘀藥。 溫病條辨溫病條辨 【組成】犀角【組成】犀角 生地黃生地黃 元參元參 竹葉心竹葉心 麥冬麥冬 丹參丹參 銀花銀花 黃連黃連 連翹連翹 【主治】熱入營分證【主治】熱入營分證 【病機】熱邪內(nèi)傳營分,營陰損傷【病機】熱邪內(nèi)傳營分,營陰損傷 【治則】清營解毒,透熱養(yǎng)陰【治則】清營解毒,透熱養(yǎng)陰 主證

9、病機分析主證病機分析營分屬陰營分屬陰, ,營陰受傷營陰受傷: : 身熱夜甚,口不渴身熱夜甚,口不渴或口渴舌或口渴舌絳絳而干,脈細數(shù)而干,脈細數(shù) 營氣通心,熱擾心營營氣通心,熱擾心營: :心煩不眠,時有譫語心煩不眠,時有譫語 迫近血分:斑疹隱隱迫近血分:斑疹隱隱 熱傳營分 透熱養(yǎng)陰透熱養(yǎng)陰 清熱解毒清熱解毒方解方解 君:犀角君:犀角清營解毒清營解毒 臣:臣: 清營解毒,助君清解營分熱毒,清營解毒,助君清解營分熱毒, 養(yǎng)陰生津,以治營熱傷陰。養(yǎng)陰生津,以治營熱傷陰。 玄參玄參滋陰清熱解毒滋陰清熱解毒 麥冬麥冬清熱養(yǎng)陰生津清熱養(yǎng)陰生津 佐:佐:銀花、連翹銀花、連翹清熱解毒,輕宣透邪清熱解毒,輕宣透邪

10、 透熱轉(zhuǎn)氣透熱轉(zhuǎn)氣 竹葉、黃連竹葉、黃連清心除煩清心除煩 清心除煩,活血散瘀清心除煩,活血散瘀 防熱與血結(jié),引藥入心防熱與血結(jié),引藥入心 丹參丹參生地生地 辨證要點:辨證要點: 身熱夜甚,神煩少寐,斑疹隱隱,舌降身熱夜甚,神煩少寐,斑疹隱隱,舌降而干,脈數(shù)。而干,脈數(shù)。 【組成】犀角【組成】犀角 生地黃生地黃 芍藥芍藥 牡丹皮牡丹皮 【主治【主治】 1. 熱灼心營證熱灼心營證 2. 熱傷血絡(luò)證熱傷血絡(luò)證 3. 蓄血瘀熱證蓄血瘀熱證 【病機】熱毒深陷血分,耗血、動血【病機】熱毒深陷血分,耗血、動血 【治則】【治則】 清熱解毒,涼血散瘀清熱解毒,涼血散瘀主證病機分析主證病機分析 血分屬陰,陰血受損

11、血分屬陰,陰血受損身熱夜甚身熱夜甚 舌絳舌絳 熱擾心神熱擾心神神昏譫語神昏譫語 迫血妄行迫血妄行吐血、衄血、斑疹吐血、衄血、斑疹熱入血分熱入血分方解方解 君:犀角君:犀角清心涼血,清熱解毒。清心涼血,清熱解毒。 臣:生地臣:生地清熱涼血,滋陰養(yǎng)血。清熱涼血,滋陰養(yǎng)血。 佐:芍藥佐:芍藥養(yǎng)血斂陰養(yǎng)血斂陰 丹皮丹皮清熱涼血,活血散瘀。清熱涼血,活血散瘀。 芍藥多用赤芍芍藥多用赤芍, ,亦有用白芍者亦有用白芍者。 配伍要點:配伍要點: 葉天士:葉天士:“入血就恐耗血動血,直須涼血入血就恐耗血動血,直須涼血散血。散血?!睕鲅c活血散瘀并用。涼血與活血散瘀并用。 不能透熱轉(zhuǎn)氣,只宜涼血解毒,散血化斑。不

12、能透熱轉(zhuǎn)氣,只宜涼血解毒,散血化斑。 運用運用 辨證要點:辨證要點: 各種失血,斑疹紫黑,神昏譫語,身各種失血,斑疹紫黑,神昏譫語,身熱,舌絳。熱,舌絳。 類方比較類方比較 清營湯清營湯 犀角地黃湯犀角地黃湯 均能清營涼血,用治熱入營血之身熱,均能清營涼血,用治熱入營血之身熱, 心煩,譫語,舌絳等。心煩,譫語,舌絳等。以涼血藥配清氣藥組成,以涼血藥配清氣藥組成,重在清營解毒并能透熱轉(zhuǎn)重在清營解毒并能透熱轉(zhuǎn)氣,用治溫熱病熱初入營氣,用治溫熱病熱初入營分尚未動血之身熱夜甚,分尚未動血之身熱夜甚,心煩不眠,斑疹隱隱,舌心煩不眠,斑疹隱隱,舌絳,脈細。為清營透熱之絳,脈細。為清營透熱之劑劑由涼血藥組成

13、。重在涼血由涼血藥組成。重在涼血止血,兼能活血散瘀。用止血,兼能活血散瘀。用治熱毒身入血分,血熱妄治熱毒身入血分,血熱妄行之吐衄、尿血、便血、行之吐衄、尿血、便血、斑色紫黑,舌深絳等。為斑色紫黑,舌深絳等。為涼血散血之劑涼血散血之劑 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清熱解毒清熱解毒概說概說 功效:清熱、瀉火、解毒,功效:清熱、瀉火、解毒, 主治:適用于溫疫、溫毒或瘡瘍疔毒等證。主治:適用于溫疫、溫毒或瘡瘍疔毒等證。 配伍:配伍: 本類方劑常以清熱解毒瀉火藥物為主組本類方劑常以清熱解毒瀉火藥物為主組成。成。 配伍辛涼疏散藥;瀉下藥;瀉火藥;配伍辛涼疏散藥;瀉下藥;瀉火藥;涼血藥。涼血藥。 黃連解毒湯黃連解毒湯 肘后

14、備急方肘后備急方 【組成】黃連【組成】黃連 黃芩黃芩 黃柏梔子黃柏梔子 【主治】三焦火毒熱盛證?!局髦巍咳够鸲緹崾⒆C。 【病機】火毒充斥三焦【病機】火毒充斥三焦 【治則】瀉火解毒【治則】瀉火解毒 黃黃連連解解毒毒湯湯組組成成趣趣記記主證病機分析主證病機分析 火毒熱盛,充斥三焦火毒熱盛,充斥三焦大熱煩躁大熱煩躁 火毒內(nèi)盛,表里皆熱,神明被擾火毒內(nèi)盛,表里皆熱,神明被擾錯語,不眠錯語,不眠 血為熱迫,隨火上逆血為熱迫,隨火上逆吐血、吐血、衄血、發(fā)斑衄血、發(fā)斑 瘀熱蒸薰外越瘀熱蒸薰外越黃疸黃疸 熱壅肌肉熱壅肌肉癰腫疔毒癰腫疔毒 方解方解 君:黃連君:黃連瀉中焦之火,清心經(jīng)之熱。瀉中焦之火,清心經(jīng)之

15、熱。 臣:黃芩臣:黃芩 瀉上焦之火,清肺熱。瀉上焦之火,清肺熱。 佐:黃柏佐:黃柏 瀉下焦之火,清腎經(jīng)虛熱。瀉下焦之火,清腎經(jīng)虛熱。 使:梔子使:梔子 通瀉三焦之火,導火下行通瀉三焦之火,導火下行 配伍特點:四味苦寒藥物合用,使火邪去配伍特點:四味苦寒藥物合用,使火邪去而熱毒解。而熱毒解。 運用運用 辨證要點:煩熱,津液受損,舌紅苔黃,辨證要點:煩熱,津液受損,舌紅苔黃,脈數(shù)有力。脈數(shù)有力。 名詞解釋:名詞解釋: 以瀉代清以瀉代清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大黃【組成】大黃 樸硝樸硝 甘草甘草 山梔子仁山梔子仁 薄荷薄荷 黃芩黃芩 連翹連翹 【主治】上中二焦大熱證【主治】上中二

16、焦大熱證 【病機】熱聚上中二焦【病機】熱聚上中二焦 【治法】清上泄下,瀉熱通便【治法】清上泄下,瀉熱通便主證病機分析主證病機分析 熱積于中熱積于中 燥實內(nèi)結(jié):便秘,溺赤燥實內(nèi)結(jié):便秘,溺赤 舌紅、苔黃脈數(shù)。舌紅、苔黃脈數(shù)。上焦熱甚上焦熱甚 熱聚胸膈熱聚胸膈胸膈煩熱。胸膈煩熱。 火熱上沖火熱上沖面赤唇焦,口舌生面赤唇焦,口舌生 瘡,咽痛吐衄。瘡,咽痛吐衄。 熱灼傷津熱灼傷津身熱口渴身熱口渴 方解方解 君:連翹君:連翹清熱解毒,去上焦熱清熱解毒,去上焦熱 臣:黃芩臣:黃芩清胸膈郁熱清胸膈郁熱 梔子梔子瀉三焦之火,導熱下行瀉三焦之火,導熱下行 佐:佐:薄荷、竹葉薄荷、竹葉輕清疏散,解熱于上輕清疏散,

17、解熱于上 大黃、芒硝大黃、芒硝瀉火通便,導熱于下瀉火通便,導熱于下 佐使:白蜜、甘草佐使:白蜜、甘草益胃護中,緩和藥益胃護中,緩和藥 性。性。 配伍要點:清上瀉下,配伍要點:清上瀉下,以瀉代清以瀉代清 辨證要點:辨證要點: 胸膈煩熱,面赤唇焦,便秘溲胸膈煩熱,面赤唇焦,便秘溲赤,舌紅苔黃,脈滑數(shù)。赤,舌紅苔黃,脈滑數(shù)。 仙方活命飲仙方活命飲 校注婦人良方校注婦人良方 【組成】白芷【組成】白芷 貝母貝母 防風防風 赤芍藥赤芍藥 當歸尾當歸尾 甘草甘草 皂角刺皂角刺 穿山甲穿山甲 天花粉天花粉 乳香乳香 沒藥沒藥金銀花陳皮金銀花陳皮 【主治】癰瘍腫毒【主治】癰瘍腫毒初起初起。 【病機】熱毒壅結(jié),氣

18、滯血瘀。【病機】熱毒壅結(jié),氣滯血瘀。 【治則】清熱解毒,消腫潰堅,活血止痛?!局蝿t】清熱解毒,消腫潰堅,活血止痛。 主證病機分析主證病機分析熱毒內(nèi)壅熱毒內(nèi)壅 氣滯血瘀氣滯血瘀 瘡瘍陽癥初起瘡瘍陽癥初起 局部局部紅、紅、腫、熱、痛腫、熱、痛全身全身身熱、身熱、惡寒、舌苔薄黃、惡寒、舌苔薄黃、脈浮數(shù)脈浮數(shù)。 方解方解 君:金銀花君:金銀花清熱解毒、消癰腫。清熱解毒、消癰腫。 臣:當歸尾、赤芍、乳香、沒藥、陳皮臣:當歸尾、赤芍、乳香、沒藥、陳皮 活血止痛,消腫散結(jié)?;钛雇?,消腫散結(jié)。 佐:白芷、防風佐:白芷、防風 疏風解表,消腫散結(jié)。疏風解表,消腫散結(jié)。 穿山甲、皂角刺穿山甲、皂角刺活血化瘀消腫;

19、直活血化瘀消腫;直達病所,促其破潰。達病所,促其破潰。 花粉、貝母花粉、貝母清熱散結(jié)排膿,使未潰清熱散結(jié)排膿,使未潰之膿速消。之膿速消。 使:甘草使:甘草清熱解毒,調(diào)和諸藥,用節(jié)者,清熱解毒,調(diào)和諸藥,用節(jié)者,以以“節(jié)節(jié)”散結(jié)散結(jié) 酒酒活血消腫,助藥力達病所。活血消腫,助藥力達病所。 運用運用 一、本方前人稱之為一、本方前人稱之為“瘡瘍之圣藥,外科瘡瘍之圣藥,外科之首方。之首方。”適用于陽證而體實的各類瘡瘍適用于陽證而體實的各類瘡瘍腫痛。腫痛。 二、辨證要點:二、辨證要點: 局部紅腫焮痛,伴有身熱凜寒,脈數(shù)局部紅腫焮痛,伴有身熱凜寒,脈數(shù)有力。有力。 本方除煮取汁內(nèi)服外,其藥渣可搗爛本方除煮取

20、汁內(nèi)服外,其藥渣可搗爛外敷外敷。第四節(jié)第四節(jié)清臟腑熱清臟腑熱概說概說 功效:清解臟腑、經(jīng)絡(luò)邪熱功效:清解臟腑、經(jīng)絡(luò)邪熱 主治:適用于邪熱偏盛某一臟腑所產(chǎn)生的主治:適用于邪熱偏盛某一臟腑所產(chǎn)生的火熱證候。火熱證候。 用藥特點:用藥特點: 本類方劑是按所治臟腑火熱證候不同,本類方劑是按所治臟腑火熱證候不同,分別使用不同的清熱方藥。分別使用不同的清熱方藥。 小兒藥證直訣小兒藥證直訣 【組成】生地黃【組成】生地黃 木通木通 生甘草生甘草 竹葉竹葉 【主治】心經(jīng)熱盛證;心熱移于小腸證?!局髦巍啃慕?jīng)熱盛證;心熱移于小腸證。 【病機】心經(jīng)蘊熱,熱擾心胸或心熱移【病機】心經(jīng)蘊熱,熱擾心胸或心熱移 于小腸所致。

21、于小腸所致。 【治則】【治則】 養(yǎng)陰清心,利水通淋養(yǎng)陰清心,利水通淋主證病機分析主證病機分析 心經(jīng)蘊熱,熱擾心胸心經(jīng)蘊熱,熱擾心胸心胸煩熱,口心胸煩熱,口 渴,口舌生瘡,渴,口舌生瘡, 舌紅脈數(shù)。舌紅脈數(shù)。 移熱于小腸:小便赤澀。移熱于小腸:小便赤澀。 君:生地君:生地甘涼而潤,清心涼血,養(yǎng)陰甘涼而潤,清心涼血,養(yǎng)陰增液增液 臣:木通臣:木通苦寒,清心降火,利水通淋苦寒,清心降火,利水通淋 木通配生地,利水而不傷陰,養(yǎng)陰而不戀木通配生地,利水而不傷陰,養(yǎng)陰而不戀邪,共用清心泄熱邪,共用清心泄熱 佐:竹葉佐:竹葉清心除煩,通利小便。清心除煩,通利小便。 佐、使:甘草梢佐、使:甘草梢直達莖中而止淋

22、痛;直達莖中而止淋痛;調(diào)和諸藥。調(diào)和諸藥。配伍要點配伍要點 清熱、養(yǎng)陰、利水清熱、養(yǎng)陰、利水之品配伍,利水不傷陰,之品配伍,利水不傷陰,瀉火不伐胃,養(yǎng)陰不戀邪瀉火不伐胃,養(yǎng)陰不戀邪 辨證要點:辨證要點: 心胸煩熱,口渴,口舌生瘡或小便赤心胸煩熱,口渴,口舌生瘡或小便赤澀,舌紅脈數(shù)。澀,舌紅脈數(shù)。 醫(yī)方集解醫(yī)方集解 【組成】【組成】 龍膽草龍膽草 黃芩黃芩 梔子梔子 澤瀉澤瀉 木通木通 當歸當歸 生地生地 車前子車前子 柴胡柴胡 生甘草生甘草 【主治】【主治】1、肝膽實火上炎證;、肝膽實火上炎證; 2、肝經(jīng)濕熱下注證、肝經(jīng)濕熱下注證 。 【病機】肝膽實火上炎或濕熱循經(jīng)下注【病機】肝膽實火上炎或濕

23、熱循經(jīng)下注 【治法】瀉肝膽實火、清下焦?jié)駸帷局畏ā繛a肝膽實火、清下焦?jié)駸嶂髯C病機分析主證病機分析 實火上炎實火上炎頭痛,目赤腫痛,口苦,耳鳴頭痛,目赤腫痛,口苦,耳鳴 耳腫,暴躁易怒;耳腫,暴躁易怒; 經(jīng)氣不利經(jīng)氣不利脅痛;脅痛; 濕熱下注(濕熱俱重)濕熱下注(濕熱俱重)睪丸腫睪丸腫 痛重墜,痛重墜, 小便短赤,或不定期帶下黃臭,舌紅苔小便短赤,或不定期帶下黃臭,舌紅苔 黃或黃膩。黃或黃膩。 君:龍膽草君:龍膽草大苦大寒,清肝膽實火,瀉肝膽大苦大寒,清肝膽實火,瀉肝膽濕熱濕熱 臣:黃芩、山梔臣:黃芩、山梔瀉火解毒,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清熱燥濕 三藥相須,清肝瀉火,燥濕清熱三藥相須,清肝瀉火,燥濕

24、清熱 佐:澤瀉、木通、車前子佐:澤瀉、木通、車前子清熱利濕清熱利濕 導濕熱之邪下行,從水道而去導濕熱之邪下行,從水道而去。 生地、當歸生地、當歸補血養(yǎng)陰,防肝熱傷陰血;補血養(yǎng)陰,防肝熱傷陰血; 瀉中兼補又防苦燥滲利傷陰。瀉中兼補又防苦燥滲利傷陰。 柴胡柴胡疏肝清熱,使氣疏而熱郁解;疏肝清熱,使氣疏而熱郁解; 引藥歸入肝膽(兼使藥)。引藥歸入肝膽(兼使藥)。 使:甘草使:甘草調(diào)和諸藥調(diào)和諸藥配伍要點配伍要點 1、清瀉清瀉與與滲利滲利并用,上瀉肝火,下利濕熱。并用,上瀉肝火,下利濕熱。 2、瀉中有補瀉中有補,祛邪不傷正。,祛邪不傷正。 3、照顧、照顧肝肝之生理特點,配用柴胡疏肝氣,之生理特點,配用

25、柴胡疏肝氣,使肝氣條達。使肝氣條達。運用運用 一、一、 辨證要點:辨證要點: 脅痛目赤,耳聾耳腫,口苦溲赤,舌脅痛目赤,耳聾耳腫,口苦溲赤,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有力。紅苔黃,脈弦數(shù)有力。 本方藥多苦寒,易傷脾胃,非肝膽實火之本方藥多苦寒,易傷脾胃,非肝膽實火之證不宜用之。證不宜用之。 葦莖湯葦莖湯 外臺秘要外臺秘要 【組成】葦莖【組成】葦莖 薏苡仁薏苡仁 瓜瓣瓜瓣 桃仁桃仁 【主治】肺癰(【主治】肺癰(初期初期)。)。 【病機】痰熱瘀血阻滯于胸中?!静C】痰熱瘀血阻滯于胸中。 【治則】清熱化痰,活血化瘀。【治則】清熱化痰,活血化瘀。主證病機分析主證病機分析 外感風熱之邪,痰熱內(nèi)盛,痰熱瘀血壅肺外感

26、風熱之邪,痰熱內(nèi)盛,痰熱瘀血壅肺(熱痰瘀)而致,故咳嗽,咳吐腥臭痰,(熱痰瘀)而致,故咳嗽,咳吐腥臭痰,甚則膿血樣,胸中隱隱作痛;舌紅,苔黃甚則膿血樣,胸中隱隱作痛;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膩,脈滑數(shù)。 方解方解 君:葦莖君:葦莖 清瀉肺熱,養(yǎng)陰。清瀉肺熱,養(yǎng)陰。 臣:冬瓜子臣:冬瓜子清熱化痰,排膿、利濕。清熱化痰,排膿、利濕。 薏苡仁薏苡仁 排膿、利濕。排膿、利濕。 佐使:桃仁佐使:桃仁活血化瘀活血化瘀運用運用 辨證要點:辨證要點: 胸痛,咳嗽,吐腥臭痰或吐膿血,舌胸痛,咳嗽,吐腥臭痰或吐膿血,舌紅苔黃膩,脈數(shù)。紅苔黃膩,脈數(shù)。不論肺癰之將成或已成,均可使用本方。不論肺癰之將成或已成,均可使用

27、本方。清胃散清胃散 脾胃論脾胃論【組成】生地黃【組成】生地黃 當歸身當歸身 牡丹皮牡丹皮 黃連黃連 升麻升麻【主治】胃火上攻證【主治】胃火上攻證 【病機】胃有積熱,循陽明經(jīng)脈上攻?!静C】胃有積熱,循陽明經(jīng)脈上攻?!局蝿t】清胃、涼血【治則】清胃、涼血清清胃胃散散組組成成趣趣記記主證病機分析主證病機分析 胃火上攻胃火上攻牙痛頭痛,面頰發(fā)熱,牙痛頭痛,面頰發(fā)熱, 口氣熱臭,唇舌頰腮腫痛口氣熱臭,唇舌頰腮腫痛 胃有積熱胃有積熱 ,熱邪傷津,熱邪傷津口干舌燥口干舌燥 熱蒸肉腐熱蒸肉腐牙齦腫爛牙齦腫爛 熱傷血絡(luò)熱傷血絡(luò)牙宣出血牙宣出血 君:君:黃連黃連苦寒,直瀉胃中實火??嗪睘a胃中實火。 臣:臣:升

28、麻升麻辛甘微寒,清熱解毒,宣達郁火;辛甘微寒,清熱解毒,宣達郁火; 升散上行。(升散上行。(火郁發(fā)之火郁發(fā)之) 黃連得升麻,瀉火而無涼遏之弊;升麻得黃連,黃連得升麻,瀉火而無涼遏之弊;升麻得黃連,散火而無升焰之虞。散火而無升焰之虞。 佐:佐: 生地生地清熱涼血滋陰,兼止血。清熱涼血滋陰,兼止血。 牡丹皮牡丹皮清熱涼血,消腫止痛。清熱涼血,消腫止痛。 當歸身當歸身養(yǎng)血和血,消腫止痛,并防養(yǎng)血和血,消腫止痛,并防 胃熱及苦寒之品傷及陰血。胃熱及苦寒之品傷及陰血。 使:使:升麻升麻(兼)(兼)引藥入陽明引藥入陽明配伍要點配伍要點 (1)氣血兩清)氣血兩清 (2)升降并用)升降并用 (3)瀉中寓補)瀉

29、中寓補運用運用 辨證要點:辨證要點: 牙痛牽引頭痛,口氣熱臭,舌紅苔黃,牙痛牽引頭痛,口氣熱臭,舌紅苔黃,脈滑數(shù)。脈滑數(shù)。 本方對風寒或虛火牙痛不宜使用。本方對風寒或虛火牙痛不宜使用。 葛根黃芩黃連湯葛根黃芩黃連湯 傷寒論傷寒論 【組成】葛根甘草黃芩黃連【組成】葛根甘草黃芩黃連 【主治】協(xié)熱下利?!局髦巍繀f(xié)熱下利。 【病機】表邪未解,邪已入里【病機】表邪未解,邪已入里 【治則】解表清里【治則】解表清里主證病機分析主證病機分析傷寒表證未解,誤下傷寒表證未解,誤下,邪陷陽明(遂致協(xié)熱下邪陷陽明(遂致協(xié)熱下利利 )熱利熱利表證未解里熱已熾表證未解里熱已熾口渴,胸脘煩熱,身熱口渴,胸脘煩熱,身熱上蒸于

30、肺上蒸于肺喘喘里熱里熱 外蒸肌表外蒸肌表汗汗方解方解 發(fā)表解肌發(fā)表解肌君葛根(量重)君葛根(量重) 升發(fā)脾胃清陽之氣而止瀉升發(fā)脾胃清陽之氣而止瀉黃芩黃芩 清熱燥濕清熱燥濕臣臣黃連黃連厚腸止利厚腸止利和中和中佐使甘草調(diào)和諸藥佐使甘草調(diào)和諸藥協(xié)調(diào)表里協(xié)調(diào)表里運用運用 辨證要點:身熱下利,苔黃脈數(shù)。辨證要點:身熱下利,苔黃脈數(shù)。 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組成】芍藥【組成】芍藥 當歸當歸 黃連黃連 檳榔檳榔 木香木香 甘草甘草 大黃大黃 黃芩黃芩 官桂官桂【主治】濕熱痢疾【主治】濕熱痢疾 【病機】濕熱疫毒下注大腸,壅滯氣機,氣【病機】濕熱疫毒下注大腸,壅滯氣機,氣血不和血不和【治則】清熱

31、燥濕,調(diào)氣和血【治則】清熱燥濕,調(diào)氣和血 主證病機分析主證病機分析 氣機郁滯氣機郁滯 腹痛,里急后重腹痛,里急后重 濕熱壅滯濕熱壅滯 氣滯血瘀,醞釀成膿氣滯血瘀,醞釀成膿便膿血,便膿血,赤赤于腸中于腸中 白相兼白相兼。 濕熱下迫濕熱下迫 肛門灼熱,小便短赤,苔黃膩,肛門灼熱,小便短赤,苔黃膩,脈滑數(shù)。脈滑數(shù)。方解方解 君:白芍君:白芍緩急止痛,斂陰養(yǎng)血緩急止痛,斂陰養(yǎng)血 臣:黃芩、黃連臣:黃芩、黃連清熱燥濕,厚腸止痢清熱燥濕,厚腸止痢 大黃大黃泄熱去積,泄熱去積,“通因通用通因通用” 佐:木香、檳榔佐:木香、檳榔行氣導滯,消積止痛。行氣導滯,消積止痛。 “調(diào)氣則后重自除調(diào)氣則后重自除”。 當歸

32、當歸補血行血補血行血 “行血則便膿自愈行血則便膿自愈” 肉桂肉桂助當歸以行血;反佐之以制芩、黃助當歸以行血;反佐之以制芩、黃 苦寒傷陽??嗪畟?。 使:炒甘草使:炒甘草調(diào)和諸藥,配白芍緩急止痛。調(diào)和諸藥,配白芍緩急止痛。 配伍要點配伍要點 (1)以清熱燥濕為本,兼以氣血并治)以清熱燥濕為本,兼以氣血并治 (2)寓有)寓有“通因通用通因通用”之法之法 (3)寒熱并用,以寒為主)寒熱并用,以寒為主 大黃配黃連、黃芩,清中有瀉,導熱大黃配黃連、黃芩,清中有瀉,導熱下行;大黃配當歸活血行滯,以除下行;大黃配當歸活血行滯,以除“便便膿膿”;大黃配檳榔,消積導滯,使積滯去;大黃配檳榔,消積導滯,使積滯去而

33、痢止。而痢止。辨證要點:辨證要點: 痢下痢下赤白相兼赤白相兼,腹痛里急,苔膩微黃。,腹痛里急,苔膩微黃。 傷寒論傷寒論 【組成】白頭翁【組成】白頭翁 黃連黃連 黃柏黃柏 秦皮秦皮 【主治】熱毒痢疾【主治】熱毒痢疾 【病機】熱毒壅滯腸中,深陷血分【病機】熱毒壅滯腸中,深陷血分 【治則】清熱解毒【治則】清熱解毒 、涼血止痢、涼血止痢 主證病機分析主證病機分析 疫毒邪熱,蘊積腸中疫毒邪熱,蘊積腸中 氣機郁滯:腹痛,里急后重氣機郁滯:腹痛,里急后重 深陷血分,灼血成膿:瀉下膿血,赤多白深陷血分,灼血成膿:瀉下膿血,赤多白少少 下迫大腸:肛門灼熱下迫大腸:肛門灼熱 君:白頭翁君:白頭翁苦寒,入大腸經(jīng),清

34、熱解苦寒,入大腸經(jīng),清熱解毒,涼血止痢。毒,涼血止痢。 臣:黃連、黃柏臣:黃連、黃柏苦寒,入大腸經(jīng),清苦寒,入大腸經(jīng),清熱燥濕,厚腸止痢。熱燥濕,厚腸止痢。 佐使:秦皮佐使:秦皮苦寒,有收斂作用。入大苦寒,有收斂作用。入大腸經(jīng)清熱燥濕,收澀止痢。腸經(jīng)清熱燥濕,收澀止痢。 配伍要點:集配伍要點:集苦寒清熱解毒苦寒清熱解毒藥于本方,清藥于本方,清解中兼以解中兼以涼血、收澀涼血、收澀。臨床運用臨床運用 辨證要點:辨證要點: 下痢下痢赤多白少赤多白少,腹痛,里急,腹痛,里急后重,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后重,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 第五節(jié)第五節(jié)清虛熱清虛熱概說概說 功效:養(yǎng)陰透熱,清熱除蒸。功效:養(yǎng)陰透熱,清熱

35、除蒸。 主治:適用于熱病后期,邪留未盡,陰液主治:適用于熱病后期,邪留未盡,陰液已傷的虛熱證。已傷的虛熱證。 配伍:本類方劑常以滋陰清熱藥與清透伏配伍:本類方劑常以滋陰清熱藥與清透伏熱藥等配合成方。若兼氣虛應(yīng)合益氣藥,熱藥等配合成方。若兼氣虛應(yīng)合益氣藥,熱甚佐以苦寒瀉火藥。熱甚佐以苦寒瀉火藥。溫病條辨溫病條辨 【組成】青蒿【組成】青蒿 鱉甲鱉甲 生地生地 知母知母 丹皮丹皮 【主治】溫病后期,邪伏陰分證?!局髦巍繙夭『笃冢胺幏肿C。 【病機】溫病后期,熱伏陰分,耗傷陰液【病機】溫病后期,熱伏陰分,耗傷陰液 【治則】養(yǎng)陰透熱【治則】養(yǎng)陰透熱 主證病機分析主證病機分析 余熱未清,內(nèi)伏陰分余熱未清,內(nèi)伏陰分夜熱早涼;夜熱早涼; 溫病后期,陰液耗傷溫病后期,陰液耗傷熱退無汗,舌紅熱退無汗,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