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講 昆蟲分類-2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0/6569f36a-26a3-4259-aa58-4a78f38caa69/6569f36a-26a3-4259-aa58-4a78f38caa691.gif)
![第七講 昆蟲分類-2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0/6569f36a-26a3-4259-aa58-4a78f38caa69/6569f36a-26a3-4259-aa58-4a78f38caa692.gif)
![第七講 昆蟲分類-2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0/6569f36a-26a3-4259-aa58-4a78f38caa69/6569f36a-26a3-4259-aa58-4a78f38caa693.gif)
![第七講 昆蟲分類-2_第4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0/6569f36a-26a3-4259-aa58-4a78f38caa69/6569f36a-26a3-4259-aa58-4a78f38caa694.gif)
![第七講 昆蟲分類-2_第5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0/6569f36a-26a3-4259-aa58-4a78f38caa69/6569f36a-26a3-4259-aa58-4a78f38caa69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四章 昆蟲分類學 本章介紹昆蟲分類的基本原理與方法,昆蟲的分本章介紹昆蟲分類的基本原理與方法,昆蟲的分目,與農(nóng)業(yè)有關的九個目(直翅目、等翅目、半翅目、目,與農(nóng)業(yè)有關的九個目(直翅目、等翅目、半翅目、纓翅目、脈翅目、鱗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和雙翅目)纓翅目、脈翅目、鱗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和雙翅目)及常見的科。及常見的科。第四章 昆蟲分類學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昆蟲分類的意義昆蟲分類的意義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昆蟲分類的基本原理昆蟲分類的基本原理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昆蟲綱的分目昆蟲綱的分目第四節(jié)第四節(jié) 農(nóng)業(yè)昆蟲重要目、科農(nóng)業(yè)昆蟲重要目、科第四節(jié) 農(nóng)業(yè)昆蟲重要目、科直翅目直翅目 纓翅目纓翅目 等翅目等翅目 半翅目半翅目鞘
2、翅目鞘翅目 鱗翅目鱗翅目 脈翅目脈翅目 雙翅目雙翅目 膜翅目膜翅目蜱螨目蜱螨目昆蟲綱昆蟲綱蛛形綱蛛形綱一、直翅目 Orthoptera常見的包括蝗蟲、螽斯、蟋蟀、螻蛄等。常見的包括蝗蟲、螽斯、蟋蟀、螻蛄等。 后足善跳直翅目,后足善跳直翅目, 前胸發(fā)達前翅覆;前胸發(fā)達前翅覆; 雄鳴雌具產(chǎn)卵器,雄鳴雌具產(chǎn)卵器, 蝗蟲、螽斯、蟋蟀譜?;认x、螽斯、蟋蟀譜。(一)經(jīng)濟意義 (1 1)農(nóng)、林、園藝等的重要害蟲)農(nóng)、林、園藝等的重要害蟲 (2 2)重要的觀賞娛樂資源昆蟲)重要的觀賞娛樂資源昆蟲 體中到大型。頭多呈下口式,觸角多為絲狀,口體中到大型。頭多呈下口式,觸角多為絲狀,口器標準咀嚼式。前翅革質(zhì),為覆翅
3、;后翅膜質(zhì),扇狀器標準咀嚼式。前翅革質(zhì),為覆翅;后翅膜質(zhì),扇狀折疊,翅脈多為直脈,后足多為跳躍足。折疊,翅脈多為直脈,后足多為跳躍足。 產(chǎn)卵器發(fā)達,劍狀、刀狀、矛狀或鑿狀。常具聽產(chǎn)卵器發(fā)達,劍狀、刀狀、矛狀或鑿狀。常具聽器及發(fā)音器。器及發(fā)音器。(二)形態(tài)特征(三)分類系統(tǒng)與常見科介紹(三)分類系統(tǒng)與常見科介紹 本目分為本目分為2 2個亞目個亞目1、螽亞目、螽亞目Ensifera2、蝗亞目、蝗亞目Caelifera1、螽亞目 觸角絲狀,超過觸角絲狀,超過3030節(jié),觸角的長度大于或等于身體節(jié),觸角的長度大于或等于身體的長度,聽器位于前足脛節(jié)基部。產(chǎn)卵器長而軟。的長度,聽器位于前足脛節(jié)基部。產(chǎn)卵器
4、長而軟。(三)分類系統(tǒng)與常見科介紹(三)分類系統(tǒng)與常見科介紹 A. 螽斯科螽斯科Tettigoniidae 跗節(jié)跗節(jié)4-4-4;產(chǎn)卵器劍狀或鐮刀狀,尾須短。;產(chǎn)卵器劍狀或鐮刀狀,尾須短。(三)分類系統(tǒng)與常見科介紹(三)分類系統(tǒng)與常見科介紹 B. 蟋蟀科蟋蟀科Gryllidae 跗節(jié)跗節(jié)3-3-3;產(chǎn)卵器針狀或矛狀,尾須長。;產(chǎn)卵器針狀或矛狀,尾須長。(三)分類系統(tǒng)與常見科介紹(三)分類系統(tǒng)與常見科介紹 蟋蟀蟋蟀 C. C. 螻蛄科螻蛄科GryllotalpidaeGryllotalpidae 觸角短;前足開掘式;后翅伸出腹末如尾狀觸角短;前足開掘式;后翅伸出腹末如尾狀;聽器在前足脛節(jié)上,狀如裂
5、縫;產(chǎn)卵器退化;聽器在前足脛節(jié)上,狀如裂縫;產(chǎn)卵器退化;尾須不分節(jié)。尾須不分節(jié)。 (三)分類系統(tǒng)與常見科介紹(三)分類系統(tǒng)與常見科介紹 2、蝗亞目 Acridodea (Locustodea) 觸角一般為絲狀,觸角一般為絲狀,3030節(jié)以下,觸角比身體短,聽器節(jié)以下,觸角比身體短,聽器位于第位于第1 1腹節(jié)兩側(cè)。產(chǎn)卵器短,瓣狀。腹節(jié)兩側(cè)。產(chǎn)卵器短,瓣狀。(三)分類系統(tǒng)與常見科介紹(三)分類系統(tǒng)與常見科介紹 A. 蝗科蝗科 Acridiidae (Locustidae) 跗節(jié)跗節(jié)3-3-3;觸角長于身體長度的;觸角長于身體長度的 2/3;產(chǎn)卵器;產(chǎn)卵器短,鑿狀。短,鑿狀。 (三)分類系統(tǒng)與常見科
6、介紹(三)分類系統(tǒng)與常見科介紹 二、纓翅目Thysanoptera體長較短,一般0.5-5 mm;顏色較單一,黃色、褐色等1. 概述Introduction1. 概述Introduction釋義:釋義:Thysanoptera左上顎左上顎左下顎左下顎右下顎右下顎1. 概述Introduction釋義:釋義:thrips; 薊馬薊馬 食性:食性: fungus-feeding (50%); herbivorous (40%); predacious棲境一:森林凋落物層forest litter棲境二:花flowers棲境三:蔬菜vegetables棲境四:行道樹street tree1. 概述I
7、ntroduction 變態(tài)類型:變態(tài)類型: hyperpaurometamorphosis 生殖方式:生殖方式: sexual reproduction; constant parthenogenesis-hyperpaurometamorphosis采集工具Collecting toolslitter inhabiting thripsflower & leaf inhabiting采集方法 Collecting methods制作玻片標本 Mounting 2. 分類特征Identification characterhead thoraxabdomenhead復眼復眼單眼間鬃單
8、眼間鬃單眼單眼小眼小眼復眼后鬃復眼后鬃antenna感覺錐感覺錐pronotumpteronotumwing上脈鬃上脈鬃梳梳abdomen承翅鬃承翅鬃3.分類Taxonomy世界上已經(jīng)描述纓翅目世界上已經(jīng)描述纓翅目昆蟲昆蟲9 9科約科約60006000種;種;Dr. Laurence Mound Physapus ater Geer 17443.分類Taxonomy世界上已經(jīng)描述纓翅目世界上已經(jīng)描述纓翅目昆蟲昆蟲9 9科約科約60006000種;種;Dr. Laurence Mound 大約大約100100多種可以危害多種可以危害農(nóng)作物,其中約農(nóng)作物,其中約6060種是種是重要的農(nóng)業(yè)害蟲重要的
9、農(nóng)業(yè)害蟲http:/www.ento.csiro.au/thysanoptera/index.htmlPhysapus ater Geer 1744Dr. Laurence Mound 4. 中國常見薊馬的科和種類紋薊馬科Aeolothripidae薊馬科Thripidae管薊馬科Phlaeothripidae1913年法國學者Karny中國已知薊馬約350種其中經(jīng)濟昆蟲19種隸屬于3科產(chǎn)卵器(背向)產(chǎn)卵器(背向)尾管尾管產(chǎn)卵器(腹向)產(chǎn)卵器(腹向)17 橫紋薊馬橫紋薊馬 Aeolothrips fasciatus1 西花薊馬西花薊馬 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2
10、花薊馬花薊馬 Frankliniella intonsa3 禾花薊馬禾花薊馬 Frankliniella tenuicornis4 端大薊馬端大薊馬 Megalurothrips distalis 5 豆大薊馬豆大薊馬 Megalurothrips usitatus 6 小頭薊馬小頭薊馬 Microcephalothrips abdominalis 7 茶黃薊馬茶黃薊馬 Scirtothrips dorsalis 8 塔六點薊馬塔六點薊馬 Scolothrips takahashi9 玖紅帶薊馬玖紅帶薊馬 Taeniothrips eucharii 10 日本薊馬日本薊馬 Thrips col
11、oratus 11 黃薊馬黃薊馬 Thrips flavidulus 12 黃胸薊馬黃胸薊馬 Thrips hawaiiensis 14 節(jié)瓜薊馬節(jié)瓜薊馬 Thrips palmi Karny 15 煙薊馬煙薊馬 Thrips tabaci 16 紅帶月薊馬紅帶月薊馬 Selenothrips rubrocinctus管管薊馬科薊馬科Thripidae紋薊馬科紋薊馬科 Aeolothripidae薊馬科薊馬科 Phloeothripidae18 中華簡管薊馬中華簡管薊馬 Haplothrips chinensis 19 稻簡管薊馬稻簡管薊馬 Haplothrips aculeatus中國農(nóng)業(yè)常
12、見薊馬種類中國農(nóng)業(yè)常見薊馬種類5. 西花薊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World distribution of Western Flower Thrips (In red area)2.4 西花薊馬電鏡照片西花薊馬形態(tài)電鏡圖三、半翅目三、半翅目 HemipteraHemiptera 常見的包括蟬、葉蟬、飛虱、木虱、粉常見的包括蟬、葉蟬、飛虱、木虱、粉虱、蚜蟲和介殼蟲等。虱、蚜蟲和介殼蟲等。 (一)經(jīng)濟意義(一)經(jīng)濟意義 以刺吸式口器刺吸植物汁液,其中許多種類可以以刺吸式口器刺吸植物汁液,其中許多種類可以傳播植物病毒病,是重要的農(nóng)業(yè)害蟲;有些種類是重傳播植物病毒病,是
13、重要的農(nóng)業(yè)害蟲;有些種類是重要的工業(yè)資源昆蟲;蟬的鳴聲悅耳動聽,蠟蟬、角蟬要的工業(yè)資源昆蟲;蟬的鳴聲悅耳動聽,蠟蟬、角蟬的形態(tài)特異,是人們喜聞樂見的觀賞昆蟲。的形態(tài)特異,是人們喜聞樂見的觀賞昆蟲。(一)經(jīng)濟意義(一)經(jīng)濟意義 體小到大型,刺吸式口器從頭部腹面后方生出。觸體小到大型,刺吸式口器從頭部腹面后方生出。觸角短,剛毛狀、線狀或念珠狀。前翅質(zhì)地均勻,膜質(zhì)或角短,剛毛狀、線狀或念珠狀。前翅質(zhì)地均勻,膜質(zhì)或革質(zhì),休息時常呈屋脊狀放置,有些蚜蟲和雌性介殼蟲革質(zhì),休息時常呈屋脊狀放置,有些蚜蟲和雌性介殼蟲無翅,雄性介殼蟲后翅退化呈平衡棍。雌蟲常有發(fā)達的無翅,雄性介殼蟲后翅退化呈平衡棍。雌蟲常有發(fā)達
14、的產(chǎn)卵器。產(chǎn)卵器。(二)形態(tài)特征(二)形態(tài)特征(三)分類系統(tǒng)與常見科(三)分類系統(tǒng)與常見科 本目分本目分5 5 個亞目個亞目1. 1. 胸喙亞目胸喙亞目2. 2. 蟬亞目蟬亞目3. 3. 蠟蟬亞目蠟蟬亞目4. 4. 鞘鞘喙喙亞目亞目5. 5. 異翅亞目異翅亞目A. A. 蠟蟬科蠟蟬科 FulgoridaeFulgoridae 中至大形。頭圓形或有象鼻等形狀突中至大形。頭圓形或有象鼻等形狀突出;翅膜或革質(zhì),翅端部翅脈呈網(wǎng)狀,后出;翅膜或革質(zhì),翅端部翅脈呈網(wǎng)狀,后翅臀區(qū)翅脈亦呈網(wǎng)狀。翅臀區(qū)翅脈亦呈網(wǎng)狀。1.1.蠟蟬蠟蟬亞目亞目斑衣蠟蟬斑衣蠟蟬B.B.飛虱科 Delphacidae 小型種類,與葉蟬
15、相似,其后脛節(jié)末端具一大而能動的距。小型種類,與葉蟬相似,其后脛節(jié)末端具一大而能動的距。雌蟲具發(fā)達的產(chǎn)卵瓣。本科昆蟲有長、短翅兩個類型,主要為雌蟲具發(fā)達的產(chǎn)卵瓣。本科昆蟲有長、短翅兩個類型,主要為害水稻和其他禾本科植物,如褐飛虱害水稻和其他禾本科植物,如褐飛虱Nilaparvata lugensNilaparvata lugens 、白背飛虱白背飛虱Sogatella furciferaSogatella furcifera 、灰飛虱、灰飛虱Laodelphax Laodelphax striatellastriatella 等。等。 褐飛虱褐飛虱 Nilaparvata lugens成蟲和若
16、蟲成蟲和若蟲飛虱科 Delphacidae灰飛虱灰飛虱 Laodelphax striatellaLaodelphax striatella飛虱科 DelphacidaeA. A. 蟬科蟬科 CicadidaeCicadidae 中至大型。頭大,單眼中至大型。頭大,單眼3 個,觸角著生個,觸角著生于復眼前方。翅寬大,膜質(zhì);前足腿節(jié)膨大。于復眼前方。翅寬大,膜質(zhì);前足腿節(jié)膨大。雄蟲腹部第一節(jié)有發(fā)音器,雌蟲有聽器。雄蟲腹部第一節(jié)有發(fā)音器,雌蟲有聽器。2. 2. 蟬亞目蟬亞目黑蚱蟬黑蚱蟬 Cryptotympana atrataCryptotympana atrata蟬科蟬科 CicadidaeCi
17、cadidaeB. B. 沫蟬科沫蟬科 CercopidaeCercopidae 小至中型。單眼小至中型。單眼2 2個。前翅革個。前翅革質(zhì);后足脛節(jié)具質(zhì);后足脛節(jié)具1 12 2個粗刺;若個粗刺;若蟲常由腹節(jié)兩側(cè)排出白色泡沫,蟲常由腹節(jié)兩側(cè)排出白色泡沫,蟲體隱藏其中。蟲體隱藏其中。黑斑麗沫蟬黑斑麗沫蟬 C. C. 葉蟬科葉蟬科 CicadellidaeCicadellidae 體小形,一般細長。前翅革質(zhì);后足脛節(jié)有體小形,一般細長。前翅革質(zhì);后足脛節(jié)有1-2列刺列刺狀毛。產(chǎn)卵器鋸齒狀。葉蟬善跳,且有橫走習性,狀毛。產(chǎn)卵器鋸齒狀。葉蟬善跳,且有橫走習性,1年發(fā)年發(fā)生多代。生多代。黑尾葉蟬黑尾葉蟬
18、3、胸喙亞目 小型,外形略似蟬,活潑善跳。跗節(jié)小型,外形略似蟬,活潑善跳。跗節(jié)2 2節(jié)。節(jié)。前翅基部生出前翅基部生出1 1條脈紋,中途條脈紋,中途3 3分支,每支再分支,每支再2 2分支。分支。 A. A. 木虱科木虱科 PsyllidaePsyllidae 體小形似蟬,多數(shù)危害木本植物。體小形似蟬,多數(shù)危害木本植物。C.蚜科 Aphididae 腹部在第腹部在第6 6或第或第7 7節(jié)背兩側(cè)具一對腹管,腹管具瓦紋或節(jié)背兩側(cè)具一對腹管,腹管具瓦紋或無,其形狀和長度是分類的重要依據(jù)。腹部末端突出的部無,其形狀和長度是分類的重要依據(jù)。腹部末端突出的部分叫尾片,尾片的形狀呈圓錐型、圓筒型或其他形狀,在
19、分叫尾片,尾片的形狀呈圓錐型、圓筒型或其他形狀,在尾片上著生剛毛,剛毛的形狀為直或彎型,其形狀和數(shù)量尾片上著生剛毛,剛毛的形狀為直或彎型,其形狀和數(shù)量是分種的重要依據(jù)。是分種的重要依據(jù)。 蚜科 Aphididae 原生感覺孔原生感覺孔 次生感覺孔次生感覺孔 桃蚜桃蚜蚜科 AphididaeD.D.粉虱科粉虱科 是溫室中栽培植物的主要害蟲。如溫室白粉是溫室中栽培植物的主要害蟲。如溫室白粉虱等。虱等。 E、蚧 一般稱為介殼蟲,雌雄異形。雄蟲有一般稱為介殼蟲,雌雄異形。雄蟲有1 對膜翅,后翅對膜翅,后翅退化為平衡棍,跗節(jié)退化為平衡棍,跗節(jié)1節(jié)。雌蟲無翅,跗節(jié)節(jié)。雌蟲無翅,跗節(jié)1-2節(jié)。常被節(jié)。常被有
20、蠟質(zhì)、膠質(zhì)的分泌物,或有特殊的介殼保護。多寄生有蠟質(zhì)、膠質(zhì)的分泌物,或有特殊的介殼保護。多寄生于植物,是重要的園藝和林木害蟲。于植物,是重要的園藝和林木害蟲。4.異翅亞目 小型至大型。觸角小型至大型。觸角5節(jié),極少數(shù)節(jié),極少數(shù)4節(jié)。有單節(jié)。有單眼,中胸小盾片發(fā)達。喙眼,中胸小盾片發(fā)達。喙4節(jié),后足脛節(jié)無刺節(jié),后足脛節(jié)無刺或有小刺,臭腺發(fā)達。或有小刺,臭腺發(fā)達。1. 1. 蝽科蝽科 PentatomidaePentatomidae菜蝽菜蝽 1. 1. 蝽科蝽科 PentatomidaePentatomidae 中到大型。體呈黃、褐、黑褐或鮮綠色,個中到大型。體呈黃、褐、黑褐或鮮綠色,個別種類有鮮
21、艷的花斑。觸角別種類有鮮艷的花斑。觸角4節(jié),喙節(jié),喙4 節(jié),有單眼,節(jié),有單眼,翅的膜片上有翅的膜片上有8-9 條脈。常分泌強烈的臭味。條脈。常分泌強烈的臭味。2. 2. 緣蝽科緣蝽科 CoreidaeCoreidae稻棘緣蝽稻棘緣蝽 2. 2. 緣蝽科緣蝽科 CoreidaeCoreidae 中到大型。橢圓形,多為鮮紅色而有黑斑。觸角中到大型。橢圓形,多為鮮紅色而有黑斑。觸角4節(jié),節(jié),喙喙4節(jié)。無單眼。節(jié)。無單眼。 3.3.紅蝽科紅蝽科 PyrrhocoridaePyrrhocoridae聯(lián)斑棉紅蝽聯(lián)斑棉紅蝽 小至中型。大多數(shù)無單眼,身體相對柔弱,足常易小至中型。大多數(shù)無單眼,身體相對柔弱,
22、足常易斷落。前翅常折疊,膜片上只有斷落。前翅常折疊,膜片上只有1 大大1 小兩個翅室,其小兩個翅室,其余翅脈均失。余翅脈均失。4.4.盲蝽科盲蝽科 MiridaeMiridae4.4.盲蝽科盲蝽科 MiridaeMiridae4.4.盲蝽科盲蝽科 MiridaeMiridae綠盲蝽綠盲蝽 小到中型。體多扁平,有相對寬平小到中型。體多扁平,有相對寬平的前翅。前胸背板及前翅遍布網(wǎng)格狀的前翅。前胸背板及前翅遍布網(wǎng)格狀棱起所組成的花紋,極易識別。棱起所組成的花紋,極易識別。 5. 5. 網(wǎng)蝽科網(wǎng)蝽科 TingididaeTingididae5. 5. 網(wǎng)蝽科網(wǎng)蝽科 TingididaeTingidid
23、ae懸鈴木方翅網(wǎng)蝽懸鈴木方翅網(wǎng)蝽 小型至大型,體長最大可達小型至大型,體長最大可達40毫米。頭部常在毫米。頭部常在眼后變細伸長。觸角眼后變細伸長。觸角4節(jié),喙節(jié),喙3節(jié),喙不伸達中足基節(jié),喙不伸達中足基部。許多種類的前足特化為捕捉足。部。許多種類的前足特化為捕捉足。 6.6.獵蝽科獵蝽科 ReduviidaeReduviidae6.6.獵蝽科獵蝽科 ReduviidaeReduviidae二色赤獵蝽二色赤獵蝽 7.7.花蝽科花蝽科 AnthocoridaeAnthocoridae 小型。觸角小型。觸角4 4節(jié)。喙節(jié)。喙4 4節(jié),第節(jié),第2 2節(jié)極短小,喙節(jié)極短小,喙伸達中足基部。前翅膜伸達中足
24、基部。前翅膜片上無封閉的翅室,翅片上無封閉的翅室,翅脈很少。脈很少。 五、脈翅目 Neuroptera 脈翅目昆蟲包括草蛉、蟻蛉、螳蛉、粉脈翅目昆蟲包括草蛉、蟻蛉、螳蛉、粉蛉、水蛉等。蛉、水蛉等。(一)經(jīng)濟意義 成蟲和幼蟲均為捕食性,捕食蚜蟲、螞蟻、成蟲和幼蟲均為捕食性,捕食蚜蟲、螞蟻、葉螨、介殼蟲等昆蟲。近幾十年來,一些脈翅目葉螨、介殼蟲等昆蟲。近幾十年來,一些脈翅目昆蟲已成功地應用于害蟲的生物防治。昆蟲已成功地應用于害蟲的生物防治。 草蛉蟻蛉脈翅目,外緣分叉脈特殊;草蛉蟻蛉脈翅目,外緣分叉脈特殊; 咀嚼口器下口式,捕食蚜蚧紅蜘蛛。咀嚼口器下口式,捕食蚜蚧紅蜘蛛。 (二)形態(tài)特征(二)形態(tài)特
25、征 頭下口式,咀嚼式口器。前胸常短小。兩對膜翅頭下口式,咀嚼式口器。前胸常短小。兩對膜翅的形狀、大小和脈相都很相似。翅脈密而多,呈網(wǎng)狀,的形狀、大小和脈相都很相似。翅脈密而多,呈網(wǎng)狀,邊緣多分叉。少數(shù)種類翅脈少而簡單。幼蟲邊緣多分叉。少數(shù)種類翅脈少而簡單。幼蟲3 3對胸足對胸足發(fā)達,跗節(jié)發(fā)達,跗節(jié)1 1節(jié)。為雙刺吸式口器。節(jié)。為雙刺吸式口器。(二)形態(tài)特征(二)形態(tài)特征 草蛉科草蛉科ChrysopidaeChrysopidae 多數(shù)種類綠色,具金屬或銅色復眼。觸角長絲狀。多數(shù)種類綠色,具金屬或銅色復眼。觸角長絲狀。翅的前緣區(qū)有翅的前緣區(qū)有3030條以下的橫脈,不分叉。幼蟲體長形,條以下的橫脈,
26、不分叉。幼蟲體長形,兩頭尖削,胸部與腹部兩側(cè)有毛瘤,捕食蚜蟲,稱為蚜兩頭尖削,胸部與腹部兩側(cè)有毛瘤,捕食蚜蟲,稱為蚜獅。獅。(三)分類系統(tǒng)與常見科(三)分類系統(tǒng)與常見科草蛉科 Chrysopidae中華草蛉中華草蛉草蛉科 ChrysopidaeMyrmeleontidae-Myrmeleontidae-蟻蛉科昆蟲蟻蛉科昆蟲蟻蛉科蟻蛉科 MyrmeleontidaeMyrmeleontidae蝶角蛉科 AscalaphidaeAscalaphidae-Ascalaphidae-蝶角蛉科昆蟲蝶角蛉科昆蟲六、鞘翅目 Coleoptera 鞘翅目已知鞘翅目已知35萬種,是動物界中萬種,是動物界中最大的
27、目,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最大的目,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國已記載約國已記載約10000種。種。 裝甲護體鞘翅目,觸角多變單眼無;裝甲護體鞘翅目,觸角多變單眼無; 前胸發(fā)達小盾露,幼蟲寡足或無足。前胸發(fā)達小盾露,幼蟲寡足或無足。 (一)形態(tài)特征(一)形態(tài)特征 體小至大形。體壁堅硬,前翅質(zhì)地堅硬,角質(zhì)化,形體小至大形。體壁堅硬,前翅質(zhì)地堅硬,角質(zhì)化,形成鞘翅,靜止時在背中央相遇成一直線,后翅膜質(zhì),通常成鞘翅,靜止時在背中央相遇成一直線,后翅膜質(zhì),通??v橫疊于鞘翅下。成、幼蟲均為咀嚼式口器??v橫疊于鞘翅下。成、幼蟲均為咀嚼式口器。(一)形態(tài)特征(一)形態(tài)特征(二)生物學特性 多為全變態(tài),少數(shù)為復變
28、多為全變態(tài),少數(shù)為復變態(tài)。分布甚廣;幼蟲體型差異態(tài)。分布甚廣;幼蟲體型差異大,有蛃型、蠐螬型等;成、大,有蛃型、蠐螬型等;成、幼蟲的食性復雜。幼蟲的食性復雜。 植食性種類有很多是農(nóng)林作物重要害蟲,有的生活植食性種類有很多是農(nóng)林作物重要害蟲,有的生活于土中為害種子、塊根和幼苗;有的蛀莖或蛀干為害林于土中為害種子、塊根和幼苗;有的蛀莖或蛀干為害林木、果樹和甘蔗等經(jīng)濟作物;有的取食葉片;有的是重木、果樹和甘蔗等經(jīng)濟作物;有的取食葉片;有的是重要的貯糧害蟲。要的貯糧害蟲。(二)生物學特性 捕食性申蟲中有很多是害蟲天捕食性申蟲中有很多是害蟲天敵,如瓢甲科的大多數(shù)種類捕食蚜敵,如瓢甲科的大多數(shù)種類捕食蚜蟲
29、、粉虱、介殼蟲等害蟲,步甲和蟲、粉虱、介殼蟲等害蟲,步甲和虎甲能捕食多種小形昆蟲,尤其是虎甲能捕食多種小形昆蟲,尤其是對鱗翅目幼蟲等有很強的捕食能力。對鱗翅目幼蟲等有很強的捕食能力。(二)生物學特性 腐食性、糞食性和尸食性甲蟲,如埋葬蟲科、蜣螂科腐食性、糞食性和尸食性甲蟲,如埋葬蟲科、蜣螂科中的許多種類,可為人類清潔環(huán)境。還有一些甲蟲具有醫(yī)中的許多種類,可為人類清潔環(huán)境。還有一些甲蟲具有醫(yī)藥價值。藥價值。 (二)生物學特性(三)重要性多為農(nóng)、林重要害蟲,有一些為益蟲。多為農(nóng)、林重要害蟲,有一些為益蟲。 為昆蟲綱第為昆蟲綱第1 1大目,分為四個亞目:大目,分為四個亞目: (一)原鞘亞目(一)原鞘
30、亞目 ArchostemataArchostemata (二)菌食亞目(二)菌食亞目 MyxophagaMyxophaga (三)肉食亞目(三)肉食亞目 AdephagaAdephaga (四)多食亞目(四)多食亞目 PolyphagaPolyphaga (四)分類慨況(四)分類慨況 成蟲觸角絲狀,成蟲觸角絲狀,11節(jié)。跗節(jié)節(jié)。跗節(jié)5-5-5,第一腹板,第一腹板不完全被后足基節(jié)分開。不完全被后足基節(jié)分開。1 1、原鞘亞目、原鞘亞目 ArchostemataArchostemata 小至微型。觸角棒狀。后翅頂端常卷起。跗節(jié)小至微型。觸角棒狀。后翅頂端常卷起。跗節(jié)4節(jié)或更少。節(jié)或更少。2.2.菌食
31、亞目(藻食亞目)菌食亞目(藻食亞目) MexophagaMexophaga 前胸有背側(cè)縫;后足基節(jié)固定在后胸腹板上,前胸有背側(cè)縫;后足基節(jié)固定在后胸腹板上,不能活動,并將第不能活動,并將第1腹板完全劃分開。觸角多為絲腹板完全劃分開。觸角多為絲狀。跗節(jié)狀。跗節(jié)5-5-5。絕大多數(shù)種類捕食性。絕大多數(shù)種類捕食性。 3 3、肉食亞目、肉食亞目 AdephagaAdephaga(1)虎甲科 Cicindelidae 中型,具金屬光澤和鮮艷中型,具金屬光澤和鮮艷的斑紋。頭大,復眼發(fā)達,胸的斑紋。頭大,復眼發(fā)達,胸不寬于頭。觸角間距小于上唇不寬于頭。觸角間距小于上唇的寬度。成、幼蟲捕食性。的寬度。成、幼蟲
32、捕食性。金斑虎甲金斑虎甲( (八星虎甲八星虎甲) ) (1)虎甲科 Cicindelidae中華虎甲中華虎甲 (2)步甲科 Carabidaae 體小到大型,黑、褐色有光澤。頭小于前體小到大型,黑、褐色有光澤。頭小于前胸部,前口式。復眼大,觸角胸部,前口式。復眼大,觸角1111節(jié),觸角間距節(jié),觸角間距大于上唇的寬度。成、幼蟲以昆蟲、蝸牛為食。大于上唇的寬度。成、幼蟲以昆蟲、蝸牛為食。麻步甲麻步甲 (2)步甲科 Carabidaae碩步甲碩步甲 4 4、多食亞目、多食亞目 PolyphagaPolyphaga 腹部第腹部第1 1節(jié)腹板不被后足基節(jié)分割開,節(jié)腹板不被后足基節(jié)分割開,后足基節(jié)不固定在
33、后胸腹板上。觸角與跗后足基節(jié)不固定在后胸腹板上。觸角與跗節(jié)有多種變化。節(jié)有多種變化。 觸角通常觸角通常10節(jié),鰓葉狀。前足開掘式,跗節(jié)節(jié),鰓葉狀。前足開掘式,跗節(jié)5節(jié)。節(jié)。幼蟲稱蠐螬。幼蟲稱蠐螬。(1 1)鰓角金龜科)鰓角金龜科 MelonnthidaeMelonnthidae暗黑鰓金龜暗黑鰓金龜 小至大形,體色多暗淡。觸角小至大形,體色多暗淡。觸角8-108-10節(jié),鰓葉部常發(fā)達,節(jié),鰓葉部常發(fā)達,由由3-73-7節(jié)組成。上唇外露骨化。各足節(jié)組成。上唇外露骨化。各足2 2爪通常大小相等。幼蟲爪通常大小相等。幼蟲上唇心圓形,肛門上唇心圓形,肛門3 3裂狀。裂狀。 (1 1)鰓角金龜科)鰓角金龜
34、科 MelonnthidaeMelonnthidae大黑鰓金龜大黑鰓金龜 體具金屬光澤。足的爪不對稱,尤其是后爪更為明體具金屬光澤。足的爪不對稱,尤其是后爪更為明顯。鞘翅往往顯。鞘翅往往 有膜質(zhì)的邊緣。多食性,常為害森林、果有膜質(zhì)的邊緣。多食性,常為害森林、果樹。常見的有銅綠麗金龜樹。常見的有銅綠麗金龜Anomala corpulenta Motsch。(2 2)麗金龜科)麗金龜科 RutelidaeRutelidae銅綠麗金龜銅綠麗金龜 身體扁寬,體色美麗。鞘翅身體扁寬,體色美麗。鞘翅外緣凹入,中胸腹板有圓形向前外緣凹入,中胸腹板有圓形向前的突出物。成蟲白天活動,常鉆的突出物。成蟲白天活動,
35、常鉆入花朵取食花粉、花蜜,咬壞花入花朵取食花粉、花蜜,咬壞花瓣和子房,故有瓣和子房,故有“花潛花潛”之稱。之稱。常見的有白星花金龜常見的有白星花金龜Liocola brevitarsus Lewis。(3 3)花金龜科)花金龜科 CetoniidaeCetoniidae(3 3)花金龜科)花金龜科 CetoniidaeCetoniidae 小到中型,體色鮮艷或有金屬光澤。復眼圓形,小到中型,體色鮮艷或有金屬光澤。復眼圓形,觸角線狀。跗節(jié)隱觸角線狀。跗節(jié)隱5節(jié)。成、幼蟲均植食性也有一節(jié)。成、幼蟲均植食性也有一些蛀莖或取食根部。些蛀莖或取食根部。(4 4)葉甲科)葉甲科 Chrysomelidae
36、Chrysomelidae榆綠毛螢葉甲榆綠毛螢葉甲 (4 4)葉甲科)葉甲科 ChrysomelidaeChrysomelidae黃曲條跳甲黃曲條跳甲 (4 4)葉甲科)葉甲科 ChrysomelidaeChrysomelidae黃色凹緣跳甲黃色凹緣跳甲 (5)叩頭甲科 Elateridae 小至中型,觸角小至中型,觸角11111212節(jié),鋸齒狀、櫛齒狀或絲狀。節(jié),鋸齒狀、櫛齒狀或絲狀。前胸背板后緣角突出成銳刺,前胸與鞘翅相接處明顯凹陷,前胸背板后緣角突出成銳刺,前胸與鞘翅相接處明顯凹陷,前胸腹板具有向后延伸的刺狀突,插入中胸腹板的凹溝內(nèi),前胸腹板具有向后延伸的刺狀突,插入中胸腹板的凹溝內(nèi),能
37、作有力的叩頭狀活動。足較短,跗節(jié)能作有力的叩頭狀活動。足較短,跗節(jié)5 5節(jié)。腹部可見節(jié)。腹部可見5 5節(jié)。節(jié)。 幼蟲通稱金針蟲,體細長,體壁光滑堅韌,頭和末節(jié)幼蟲通稱金針蟲,體細長,體壁光滑堅韌,頭和末節(jié)特別堅硬,生活在土中,取食植物的根、塊莖和地下的種子,特別堅硬,生活在土中,取食植物的根、塊莖和地下的種子,是重要的地下害蟲是重要的地下害蟲。 (5)叩頭甲科 Elateridae 溝金針溝金針蟲蟲(5)叩頭甲科 Elateridae(6)吉丁甲科 Buprestidae 體形與叩頭甲相似,但前胸后側(cè)角無刺,前胸與鞘體形與叩頭甲相似,但前胸后側(cè)角無刺,前胸與鞘翅相接處不凹入,前胸腹板突扁平狀,
38、嵌入中胸腹板,不翅相接處不凹入,前胸腹板突扁平狀,嵌入中胸腹板,不能活動。體常有鮮艷的金屬光澤。觸角鋸齒狀。腹部第能活動。體常有鮮艷的金屬光澤。觸角鋸齒狀。腹部第1 1、2 2節(jié)腹板愈合。節(jié)腹板愈合。 幼蟲俗稱幼蟲俗稱“串皮蟲串皮蟲”,體細長,前胸常扁平而膨大,體細長,前胸常扁平而膨大,無足,腹部無足,腹部9 9節(jié),柔軟,在樹木的形成層中串成曲折的隧道,節(jié),柔軟,在樹木的形成層中串成曲折的隧道,取食為害,是果樹和林木的重要害蟲。取食為害,是果樹和林木的重要害蟲。 (6)吉丁甲科 Buprestidae(6)吉丁甲科 Buprestidae梨金緣吉丁蟲梨金緣吉丁蟲 體中等,背面拱起,常具鮮艷色斑
39、。觸角棒狀。跗體中等,背面拱起,常具鮮艷色斑。觸角棒狀。跗節(jié)隱節(jié)隱4節(jié)。幼蟲有節(jié)。幼蟲有3對胸足,很活潑,體上常有枝刺、毛對胸足,很活潑,體上常有枝刺、毛疣或蠟質(zhì)絲狀分泌物。多為捕食性,少數(shù)植食性。疣或蠟質(zhì)絲狀分泌物。多為捕食性,少數(shù)植食性。(7 7)瓢甲科)瓢甲科 CoccinellidaeCoccinellidae(7 7)瓢甲科)瓢甲科 CoccinellidaeCoccinellidae(7 7)瓢甲科)瓢甲科 CoccinellidaeCoccinellidae澳洲瓢蟲澳洲瓢蟲(8)天???Cerambycidae 中至大形。體長形,略扁。觸角長,而后伸,多數(shù)種中至大形。體長形,略扁
40、。觸角長,而后伸,多數(shù)種類常長于身體。復眼腎形,圍繞觸角基部,有時斷裂成兩部類常長于身體。復眼腎形,圍繞觸角基部,有時斷裂成兩部分。跗節(jié)為隱分。跗節(jié)為隱5 5節(jié)節(jié)( (偽偽4 4節(jié)節(jié)) )。腹部可見。腹部可見5 5節(jié)或節(jié)或6 6節(jié)。節(jié)。桃紅頸天牛桃紅頸天牛 幼蟲乳白色或黃白色、圓柱形而扁;前胸背板發(fā)達,幼蟲乳白色或黃白色、圓柱形而扁;前胸背板發(fā)達,扁平;胸、腹節(jié)背面具骨化區(qū)或突起;胸足退化。成蟲多在扁平;胸、腹節(jié)背面具骨化區(qū)或突起;胸足退化。成蟲多在白天活動,產(chǎn)卵于樹縫,或以其強大的上顎咬破植物表皮,白天活動,產(chǎn)卵于樹縫,或以其強大的上顎咬破植物表皮,產(chǎn)卵于組織內(nèi)。幼蟲多鉆蛀樹木的莖或根,深入
41、到木質(zhì)部,產(chǎn)卵于組織內(nèi)。幼蟲多鉆蛀樹木的莖或根,深入到木質(zhì)部,作不規(guī)則的隧道,嚴重影響樹勢,甚至造成植株死亡。作不規(guī)則的隧道,嚴重影響樹勢,甚至造成植株死亡。 (8)天???Cerambycidae(8)天???Cerambycidae栗山天牛栗山天牛 星天牛星天牛 體小,卵圓形。額延長成短喙狀;復眼大,前緣凹體小,卵圓形。額延長成短喙狀;復眼大,前緣凹入成入成“U”U”形。觸角鋸齒狀、梳狀或棒狀,可與觸角膝形。觸角鋸齒狀、梳狀或棒狀,可與觸角膝狀的象鼻蟲相區(qū)別。鞘翅短,腹部末端外露。狀的象鼻蟲相區(qū)別。鞘翅短,腹部末端外露。(9 9)豆象科)豆象科 BruchidaeBruchidae蠶豆象蠶
42、豆象 成蟲有訪花習性。本科昆蟲危害豆科植物,幼蟲以成蟲有訪花習性。本科昆蟲危害豆科植物,幼蟲以種子為食。種子為食。(9 9)豆象科)豆象科 BruchidaeBruchidae豌豆象豌豆象 成蟲頭部延伸為喙狀或象鼻狀。觸角膝狀,成蟲頭部延伸為喙狀或象鼻狀。觸角膝狀,末端膨大為錘狀。成幼蟲植食性。鞘翅目中最大末端膨大為錘狀。成幼蟲植食性。鞘翅目中最大的一個科。的一個科。 (1010)象甲科)象甲科 CurculionidaeCurculionidae(1010)象甲科)象甲科 CurculionidaeCurculionidae米象米象(1010)象甲科)象甲科 CurculionidaeCur
43、culionidae稻水象甲稻水象甲七、鱗翅目 Lepidoptera 包括所有的蝶類和蛾類。包括所有的蝶類和蛾類。 體小至大型,口器體小至大型,口器虹吸式,身體及翅面上覆有鱗片,幼蟲多足型,蛹虹吸式,身體及翅面上覆有鱗片,幼蟲多足型,蛹為被蛹,屬完全變態(tài)類型。為被蛹,屬完全變態(tài)類型。(一)形態(tài)特征 體小至大形。成蟲翅、體體小至大形。成蟲翅、體及附肢上布滿鱗片,口器虹吸及附肢上布滿鱗片,口器虹吸式或退化。幼蟲蠋形,口器咀式或退化。幼蟲蠋形,口器咀嚼式,身體各節(jié)密布分散的剛嚼式,身體各節(jié)密布分散的剛毛或毛瘤、毛簇、枝刺等,有毛或毛瘤、毛簇、枝刺等,有腹足腹足2 25 5對,以對,以5 5對者居多
44、,具對者居多,具趾鉤。卵多為圓形、半球形或趾鉤。卵多為圓形、半球形或扁圓形等。扁圓形等。 (二)生物學特性 成蟲取食花蜜,對植物的授成蟲取食花蜜,對植物的授粉有所助益。但吸果夜蛾類成蟲粉有所助益。但吸果夜蛾類成蟲能刺破果實;吸食果汁,導致落能刺破果實;吸食果汁,導致落果。果。 蝶類白天活動。蛾類多在蝶類白天活動。蛾類多在夜間活動,常有趨光性。成蟲活夜間活動,常有趨光性。成蟲活動主要是飛翔、覓食、交配和尋動主要是飛翔、覓食、交配和尋找適宜的產(chǎn)卵場所。有些成蟲有找適宜的產(chǎn)卵場所。有些成蟲有季節(jié)性遠距離遷飛的習性。季節(jié)性遠距離遷飛的習性。(二)生物學特性 成蟲取食花蜜成蟲取食花蜜 幼蟲絕大多數(shù)植食性
45、,是農(nóng)林作物、果樹、茶葉、蔬菜、花卉幼蟲絕大多數(shù)植食性,是農(nóng)林作物、果樹、茶葉、蔬菜、花卉等的重要害蟲。幼蟲的生活方式和取食方式很不相同。很多種類有等的重要害蟲。幼蟲的生活方式和取食方式很不相同。很多種類有隱棲的習性,如卷葉、折葉和綴葉成巢等。有的種類還會結(jié)鞘或吐隱棲的習性,如卷葉、折葉和綴葉成巢等。有的種類還會結(jié)鞘或吐絲結(jié)網(wǎng)等。有的鉆入植物組織為害,潛食葉肉,鉆蛀莖干;有的侵絲結(jié)網(wǎng)等。有的鉆入植物組織為害,潛食葉肉,鉆蛀莖干;有的侵蛀芽、花、種子等組織中,有時還能引致蟲癭。生活于土壤中的幼蛀芽、花、種子等組織中,有時還能引致蟲癭。生活于土壤中的幼蟲咬食植物根部,成為重要的地下害蟲。為害倉儲糧
46、食、物品或皮蟲咬食植物根部,成為重要的地下害蟲。為害倉儲糧食、物品或皮毛的種類,是重要的倉庫害蟲。毛的種類,是重要的倉庫害蟲。蘋小卷葉蛾幼蟲蘋小卷葉蛾幼蟲(二)生物學特性 少數(shù)種類為捕食性,捕食蚜蟲或介殼蟲等,如食蚜少數(shù)種類為捕食性,捕食蚜蟲或介殼蟲等,如食蚜灰蝶是甘蔗綿蚜的天敵。常見的資源昆蟲有家蠶、柞蠶、灰蝶是甘蔗綿蚜的天敵。常見的資源昆蟲有家蠶、柞蠶、蓖麻蠶等。蟲草蝙蝠蛾幼蟲被真菌寄生而形成的冬蟲夏蓖麻蠶等。蟲草蝙蝠蛾幼蟲被真菌寄生而形成的冬蟲夏草,是名貴的中草藥。草,是名貴的中草藥。 冬蟲夏草(二)生物學特性西南農(nóng)業(yè)大學,中國家蠶基因組計劃單位西南農(nóng)業(yè)大學,中國家蠶基因組計劃單位 (二
47、)生物學特性(三)重要性 多數(shù)為害蟲,少數(shù)為益蟲。多數(shù)為害蟲,少數(shù)為益蟲。 蠶絲、藥材及觀賞。蠶絲、藥材及觀賞。(四)分類慨況 已知已知2020萬,我國已知萬,我國已知80008000種。包括四個亞目:種。包括四個亞目: 1 1、軛翅亞目、軛翅亞目(Zeugloptera(Zeugloptera) ) 2 2、無喙亞目(、無喙亞目(AglossataAglossata) 3 3、異翅亞目(、異翅亞目(HeterobathmiinaHeterobathmiina) 4 4、有喙亞目(、有喙亞目(GlossataGlossata) 1、軛翅亞目(Zeugloptera) 上顎發(fā)達,口氣咀嚼式;下顎
48、外顎葉短,不形成喙。上顎發(fā)達,口氣咀嚼式;下顎外顎葉短,不形成喙。前后翅脈序相似,多數(shù)種類在前翅后緣基部有前后翅脈序相似,多數(shù)種類在前翅后緣基部有1 1指狀的指狀的翅軛,飛行時前后翅以翅軛連鎖,所以稱為軛翅亞目。翅軛,飛行時前后翅以翅軛連鎖,所以稱為軛翅亞目。本亞目僅一個科本亞目僅一個科小翅蛾科小翅蛾科MicropterigidaeMicropterigidae。井岡小翅蛾井岡小翅蛾2、無喙亞目(Aglossata) 成蟲無單眼,上顎發(fā)達,分節(jié),有咀嚼功能;下成蟲無單眼,上顎發(fā)達,分節(jié),有咀嚼功能;下顎內(nèi)顎葉發(fā)達,下顎葉短且不特化成喙狀。前后翅極顎內(nèi)顎葉發(fā)達,下顎葉短且不特化成喙狀。前后翅極相
49、似。幼蟲既無胸足,又無腹足。僅包括一個科相似。幼蟲既無胸足,又無腹足。僅包括一個科顎蛾科顎蛾科AgathiphagidaeAgathiphagidae。3、異翅亞目(Heterobathmiina) 成蟲有單眼,口氣類似小翅蛾科。幼蟲胸足成蟲有單眼,口氣類似小翅蛾科。幼蟲胸足3 3 對,對,無腹足。僅包括一科無腹足。僅包括一科異蛾科異蛾科 HeterobathmiidaeHeterobathmiidae,分,分布于南美洲。布于南美洲。4、有喙亞目(Glossata) 成蟲上顎退化,下顎特化形成喙管,為典型的虹吸式成蟲上顎退化,下顎特化形成喙管,為典型的虹吸式口器。是鱗翅目中最大的一個亞目,該亞
50、目分為口器。是鱗翅目中最大的一個亞目,該亞目分為6 6個次目,個次目,分別是:毛頂蛾次目分別是:毛頂蛾次目DacnonyphaDacnonypha、新毛頂蛾次目、新毛頂蛾次目NeopseustinaNeopseustina、冠頂蛾次目、冠頂蛾次目LophocoroninaLophocoronina、外孔次目、外孔次目ExoporiaExoporia、異脈次目、異脈次目HeteroneuraHeteroneura和雙孔次目和雙孔次目DitrysiaDitrysia。 (1)木蠹蛾科 Cossidae 體中形,觸角羽狀,下顎須及喙管均缺,下唇須短小。體中形,觸角羽狀,下顎須及喙管均缺,下唇須短小。
51、體一般具淺灰色斑紋。前、后翅中室保留有體一般具淺灰色斑紋。前、后翅中室保留有M脈基部,前脈基部,前翅有副室及翅有副室及Cu2,后翅,后翅Rs與與Ml接近,或在中室頂角外側(cè)接近,或在中室頂角外側(cè)出自同一主干。出自同一主干。芳香木蠹蛾成蟲芳香木蠹蛾成蟲 幼蟲略扁,頭及前胸盾硬化,上顎強大,傍額片伸達幼蟲略扁,頭及前胸盾硬化,上顎強大,傍額片伸達頭頂,趾鉤雙序或三序,環(huán)式。多蛀食樹木。如常見的柳頭頂,趾鉤雙序或三序,環(huán)式。多蛀食樹木。如常見的柳木蠹蛾、芳香木蠹蛾,是果樹和行道樹的重要害蟲。木蠹蛾、芳香木蠹蛾,是果樹和行道樹的重要害蟲。 芳香木蠹蛾幼蟲芳香木蠹蛾幼蟲(1)木蠹蛾科 Cossidae(2
52、)麥蛾科 Gelechiidae 體小形。色暗淡。頭部的鱗片平貼。觸角第體小形。色暗淡。頭部的鱗片平貼。觸角第1節(jié)上有節(jié)上有刺毛排成梳狀。下唇須向上彎曲,伸過頭頂,末端尖細,刺毛排成梳狀。下唇須向上彎曲,伸過頭頂,末端尖細,呈象鼻狀。前翅披針形,端部尖銳;呈象鼻狀。前翅披針形,端部尖銳;A脈脈1支,基部分叉;支,基部分叉;R4、R5與與Ml共柄。后翅頂角尖突,后緣傾斜或凹入,菜共柄。后翅頂角尖突,后緣傾斜或凹入,菜刀狀,刀狀,Rs與與Ml共柄或基部接近,后緣具長緣毛。共柄或基部接近,后緣具長緣毛。麥蛾頭部麥蛾頭部 幼蟲圓柱形,白色或紅色,趾鉤環(huán)式或二橫帶式,雙序。幼蟲圓柱形,白色或紅色,趾鉤環(huán)
53、式或二橫帶式,雙序。但潛葉的種類腹足和胸足退化。通常具臀櫛。幼蟲卷葉、潛但潛葉的種類腹足和胸足退化。通常具臀櫛。幼蟲卷葉、潛葉或鉆蛀為害。常見種如甘薯麥蛾葉或鉆蛀為害。常見種如甘薯麥蛾(Brachmia macrascopa Meyrick)主要取食甘薯葉片,棉紅鈴蟲為害棉花。主要取食甘薯葉片,棉紅鈴蟲為害棉花。 甘薯麥蛾幼蟲甘薯麥蛾幼蟲(2)麥蛾科 Gelechiidae (3) 菜蛾科 P1utellidae 體小形細狹,色暗;成蟲在停息時觸角伸向前方。下體小形細狹,色暗;成蟲在停息時觸角伸向前方。下唇須短,向前突出。翅狹,前翅披針狀,后翅菜刀形,后唇須短,向前突出。翅狹,前翅披針狀,后翅
54、菜刀形,后翅翅Ml與與M2常共柄。常共柄。 幼蟲細長,通常綠色。腹足細長,趾鉤單序或雙序,幼蟲細長,通常綠色。腹足細長,趾鉤單序或雙序,環(huán)式,行動活潑。常取食植物葉肉,使被害葉呈網(wǎng)狀花紋,環(huán)式,行動活潑。常取食植物葉肉,使被害葉呈網(wǎng)狀花紋,如小菜蛾如小菜蛾(Plutulla xylostella L.)為害十字花科蔬菜等。為害十字花科蔬菜等。 (3) 菜蛾科 P1utellidae (4)小卷蛾科 Olethreutidae 與卷蛾科很相似,但體型較小。前翅前緣無褶疊,與卷蛾科很相似,但體型較小。前翅前緣無褶疊,R1R1與與RsRs分離,分離,M2M2、M3M3與與CulCul在邊緣互相接近,
55、在邊緣互相接近,Cu2Cu2約從中室下約從中室下緣近中部處分出。后翅緣近中部處分出。后翅CuCu脈上有長的梳狀毛。脈上有長的梳狀毛。大豆食心蟲大豆食心蟲 幼蟲多為蛀果的種類,卷葉的種類較少。趾鉤單序或雙幼蟲多為蛀果的種類,卷葉的種類較少。趾鉤單序或雙序,環(huán)形。如蛀食梨果的梨小食心蟲序,環(huán)形。如蛀食梨果的梨小食心蟲(Grapholitha molesta Busck)、大豆食心蟲等。、大豆食心蟲等。 大豆食心蟲幼蟲大豆食心蟲幼蟲(4)小卷蛾科 Olethreutidae(5)斑蛾科 zygaenidae 體小型至中型,身體光滑,有單眼,喙發(fā)達,雄蟲體小型至中型,身體光滑,有單眼,喙發(fā)達,雄蟲觸角
56、多為羽狀。翅面鱗片稀薄,呈半透明狀。前、后翅中觸角多為羽狀。翅面鱗片稀薄,呈半透明狀。前、后翅中室內(nèi)有室內(nèi)有M M脈主干,后翅脈主干,后翅ScSc十十RlRl與與RsRs接觸或連有橫脈。接觸或連有橫脈。梨星毛蟲梨星毛蟲 幼蟲頭部小,縮入前胸內(nèi),體具扁毛瘤,上生短剛毛。幼蟲頭部小,縮入前胸內(nèi),體具扁毛瘤,上生短剛毛。趾鉤單序中帶式。幼蟲為害果樹和林木。如梨星毛蟲趾鉤單序中帶式。幼蟲為害果樹和林木。如梨星毛蟲(Illiberis pruni Dyar)等。等。 梨星毛蟲幼蟲梨星毛蟲幼蟲(5)斑蛾科 zygaenidae (6)螟蛾科 Pyralididae 成蟲小形至中等大小,身體成蟲小形至中等大
57、小,身體細長,脆弱,腹部末端尖削。有細長,脆弱,腹部末端尖削。有單眼,觸角細長,下唇須伸出很單眼,觸角細長,下唇須伸出很長,如同鳥喙。足通常細長。前長,如同鳥喙。足通常細長。前翅呈長三角形。翅呈長三角形。豇豆野螟豇豆野螟 幼蟲體細長,前胸氣門前片幼蟲體細長,前胸氣門前片有有2 2根毛,趾鉤單序或三序,缺根毛,趾鉤單序或三序,缺環(huán)式,少數(shù)水棲幼蟲趾鉤為單序環(huán)式,少數(shù)水棲幼蟲趾鉤為單序環(huán)式。為鱗翅目中的一個大科,環(huán)式。為鱗翅目中的一個大科,全世界已記載約全世界已記載約1 1萬種。萬種。豇豆野螟幼蟲豇豆野螟幼蟲 (6)螟蛾科 Pyralididae (6)螟蛾科 Pyralididae 草地螟的發(fā)生
58、草地螟的發(fā)生 (7)枯葉蛾科 Lasiocampidae 體中形或大形,粗壯而多毛,靜止時形似枯葉。單眼體中形或大形,粗壯而多毛,靜止時形似枯葉。單眼和喙管均退化,觸角羽狀。前翅和喙管均退化,觸角羽狀。前翅R4R4長而游離,長而游離,RsRs與與MlMl共柄,共柄,M2M2基部與基部與M3M3接近,或缺接近,或缺M2M2。后翅無翅韁,肩區(qū)擴大,有。后翅無翅韁,肩區(qū)擴大,有l(wèi)-2l-2條肩脈,靜止時常突出在前翅前緣外方。條肩脈,靜止時常突出在前翅前緣外方。天幕毛蟲天幕毛蟲 幼蟲體粗壯,多長毛,前胸在足的上方有幼蟲體粗壯,多長毛,前胸在足的上方有1 1或或2 2對突起,腹足趾鉤雙序,中帶或缺環(huán)式。
59、幼蟲是森對突起,腹足趾鉤雙序,中帶或缺環(huán)式。幼蟲是森林、果樹的重要害蟲。林、果樹的重要害蟲。(7)枯葉蛾科 Lasiocampidae 天幕毛蟲卵和幼蟲天幕毛蟲卵和幼蟲(7)枯葉蛾科 Lasiocampidae(8)天蛾科 Sphingidae 體大形,少數(shù)中形,行動活潑,飛翔力很強。身體粗體大形,少數(shù)中形,行動活潑,飛翔力很強。身體粗壯,末端尖削,紡錘形。頭大,復眼突出,觸角棍棒狀,壯,末端尖削,紡錘形。頭大,復眼突出,觸角棍棒狀,端部彎曲成鉤狀,喙發(fā)達,有時長過身體。前翅大而狹,端部彎曲成鉤狀,喙發(fā)達,有時長過身體。前翅大而狹,頂角尖而外緣傾斜;后翅較小,在中室中部有頂角尖而外緣傾斜;后翅
60、較小,在中室中部有1 1小橫脈與中小橫脈與中室相連。室相連。 鬼臉天蛾鬼臉天蛾 幼蟲身體粗壯,表面光滑,腹部第幼蟲身體粗壯,表面光滑,腹部第8 8節(jié)背面有節(jié)背面有1 1個尾個尾狀突狀突( (或稱尾角或稱尾角) ),胸部各體節(jié)分為,胸部各體節(jié)分為6 68 8個小環(huán),趾鉤雙序個小環(huán),趾鉤雙序中帶式。靜息時常將體前部舉起,頭部縮起向下。中帶式。靜息時常將體前部舉起,頭部縮起向下。 鬼臉天蛾幼蟲鬼臉天蛾幼蟲 (8)天蛾科 Sphingidae(9)夜蛾科 Noctuidae 體中至大形,粗壯多毛,體色灰暗。觸角絲狀,少數(shù)種體中至大形,粗壯多毛,體色灰暗。觸角絲狀,少數(shù)種類的雄性觸角羽狀。單眼類的雄性觸角羽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殺蟲殺螨混劑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消霧塔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谷物生產(chǎn)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平板型太陽熱水器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企業(yè)合同信用管理工作個人總結(jié)(三篇)
- 2025年個人項目投資合同(2篇)
- 2025年五年級下冊班主任工作總結(jié)(二篇)
- 2025年五年級語文上教學工作總結(jié)(二篇)
- 2025年五金建材購銷合同參考樣本(五篇)
- 2025年二手房購買協(xié)議標準版本(三篇)
- 麻風病防治知識培訓課件
- 化工企業(yè)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培訓考試卷(后附答案)
- 工傷賠償授權(quán)委托書范例
- 食堂餐具炊具供貨服務方案
- 員工安全健康手冊
- 自然科學基礎(小學教育專業(yè))全套教學課件
- 華為客服制度
- 醫(yī)美面部抗衰老注射項目培訓課件
-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落實學生核心素養(yǎng)方法的研究-中期報告
- 電梯使用轉(zhuǎn)讓協(xié)議書范文
- 工程變更履歷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