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下冊課內(nèi)文言文總復習_第1頁
七年級語文下冊課內(nèi)文言文總復習_第2頁
七年級語文下冊課內(nèi)文言文總復習_第3頁
七年級語文下冊課內(nèi)文言文總復習_第4頁
七年級語文下冊課內(nèi)文言文總復習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七年級語文下冊期中課內(nèi)文言文總復習第4課孫權勸學一、全文講解篇本文選自 資治通鑒,這本書是由北宋(朝代)政治 家、 史學 家 司馬光 主持編撰的一部編年體 通史,記載了從 戰(zhàn)國 到 五代 共 1362 年間的史事。學,勸說,鼓勵學習。文題點明了文章所寫的故事的主要市一2、本文僅區(qū)區(qū)129字,以“勸學”為中心事件展開描寫,寫呂蒙在孫權勸說下“乃始就學”,其 才略很快就有驚人的長進的故事,點明了學習的重要性。3-寫作思路:孫權勸學一一呂蒙就學一一魯肅贊學4、人物性格:孫權(嚴格要求下屬、循循善誘)、呂蒙(知錯就改,謙虛好學)、魯肅(敬才愛才)5、文章注重以對話表現(xiàn)人物。對話言簡意豐,生動傳神,富于

2、情味。僅寥寥數(shù)語,就使人感受到 三位人物各自說話時的口吻、神態(tài)和心理。6、魯肅為什么與呂蒙“結友”?7、文章以“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結尾。魯肅之所以主動與呂蒙“結友”,是因為魯肅為呂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與之身教,表明魯肅敬才、愛才,二人情投意合。這最后的一筆,是魯肅“與蒙議論”的余韻,進一步從側面表現(xiàn)了呂蒙才略的驚人長進。8、啟示:人只要肯讀書,就會有所進步(開卷有益)9成語:吳下阿蒙、舌U目相待(解釋)(1)成語:吳下阿蒙。意思是:指沒有學問的人。(2)成語:士別三日二、重點復習篇(一)通假字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通“耶”,語氣詞) (二)詞的積累重點詞語卿今當涂掌事(卿,古代君對臣或朋友

3、之間的 愛稱。.當涂,當?shù)?,當權)但當笆沛(但,只。涉獵,粗略的閱讀)舌U目相待(擦)肅逐拜蒙母(于是,就)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孤,古代君王的自稱, 可譯為“莪”。治,研究)蒙乃始就學(乃,于是,就。就,靠近)及看肅,尋陽(及,到了的時候。過,至IJ) 即更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大兄何見坐之晚丁(見事,認清事物。乎,啊, 表小感嘆語氣)一詞多義當:1.當涂掌事(與“涂”連用譯為“當?shù)?,?權”).2 .但當涉獵(應當)意思是:刮目相待。不能以老觀點來評判人或事物,必須要有發(fā)展的戰(zhàn)略眼光見:1.見往事耳(動詞,知道)3 .見漁人,乃大驚(動詞,看見)4 .大兄何見

4、坐之晚乎(動詞,認清,識別)若:1.孰若孤(動詞,比得上)2.仿佛擰大光(介詞,好像)之:1.大兄何見事之晚乎(助詞,取消句子的獨 立性,不譯)2.于廳室東北角(助詞,的)乃:1.不知有漢(竟)2.蒙乃始就學(于是,就)為:1.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 博士邪(動詞,做)2.不足為外人道也(介詞,對,向)古今異義但當涉獵(古義:只。今義:轉折連詞。) 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古義:研究。今義: 治理。)見往事耳(古義:歷史。今義:過去的事情。)及魯肅過尋陽(古義:至上今義:經(jīng)過。)(三)布式積累1.省略句:“肅遂拜蒙母”中,“拜”后省略 介詞“于",可補充為“肅遂拜于蒙母”。2.倒裝句:“大兄

5、何見事之晚乎”中,“何何之晚乎”。“蒙辭以軍中多務”是倒裝句,見事”是賓語前置,正常語序應為“大兄見事正常語序應為“蒙以軍中多務辭”。(四)朗讀課文,注意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所表示的語氣1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牙回 表反問語氣,嗎2但當涉獵,見往事日表限止語氣,罷了3大兄何見事之晚任表感嘆語氣,?。ㄎ澹┙忉尦烧Z1吳下阿蒙:人沒有學問,現(xiàn)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轉變方面,凡學識大進或地位從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窮困而至富有了 ;2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別人,要估計到別人的進步。(六)問答題1魯肅“大驚”與“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表現(xiàn)了什么神態(tài)?表現(xiàn)十分驚奇的神態(tài)與情不自禁的贊嘆。2呂蒙

6、的答話以“士別三日” “刮目相待”顯示出他怎樣的神態(tài)?既顯示了他頗為自得的神態(tài)、又巧妙地接應了魯肅的贊嘆,表現(xiàn)出一種當之無愧的坦然態(tài)度。3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文的主要事情孫權勸學與魯肅與蒙論議后贊嘆非復吳下阿蒙兩件事。4孫權與呂蒙對話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孫權終于成功地勸呂蒙學習。5課文怎樣表現(xiàn)呂蒙的學習效果的?通過呂蒙與魯肅的論議來表現(xiàn)的。6孫權如何勸呂蒙學習的?交代呂蒙的身份“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說明學習的必要性 用限止語氣“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來克服呂蒙畏難的心理現(xiàn)身說法“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書,自以為大有所益”指出其可行性。7呂蒙讀書后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通過誰的所

7、見所語來表現(xiàn)的?“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通過魯肅的所見所語來寫。8為什么“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因為情況是在不斷的變化,人也在不斷的變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9魯肅為什么與呂蒙結友?魯肅為呂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與之深交,表明魯肅敬才、愛才;二人 情投意合、從側面表現(xiàn)了呂蒙才略的驚人長進。10本文通過什么方法表現(xiàn)人物性格的?文章注重以對話表現(xiàn)人物。對話言簡意豐、生動傳神、富于情味。僅寥寥數(shù)語、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說話時的口吻、神態(tài)和心理。11有個成語是說讀書對人們大有益處,它能概括本文的內(nèi)容,這個成語是 開卷有益12文中的“卿言多務、 孰若孤? 孤常書、自以為

8、大有所益 ”是孫權入情人理現(xiàn)身說法 地勸呂蒙學習,而“ 蒙乃始就學 ”說明呂蒙是一個一點就破的人、“ 卿今者才略,非復吳 下阿蒙”是魯肅贊美呂蒙學有成效的話,這是一種 側面描寫 的手法。13孫權勸呂蒙學習,為呂蒙確定的學習目的是什么?學習方法是什么?見往事耳一倡.當涉獵14呂蒙由不學到學有所成,這個過程給你什么啟發(fā)?啟示:人只要肯讀書,就會有所進步(開卷有益)望詩句是: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xiāng)。第8課木蘭詩一、全文講解篇詩歌對木蘭代父從軍的緣由、離別、辭官還鄉(xiāng)、家人團聚的內(nèi)容寫得詳細。對出征前的準備 及十年的征戰(zhàn)內(nèi)容則寫得簡略。這樣處理詳略,不只為了求得行文的變化,使結構疏密有致,主 要是為了

9、更好地刻畫人物。以細膩的心理刻畫來塑造人物形象。第二段中對木蘭心理刻畫是全文最精彩的部分:“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 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這段描寫展示了木蘭豐富多彩的內(nèi)心世界,表現(xiàn)木蘭那少年纏綿的情懷。思念之情與愛國之情交織在一起,刻畫出木蘭毅然離家保國,不畏艱難險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和剛強的性格。用詞精當。如木蘭辭官還鄉(xiāng),同親人合家歡聚一節(jié),文中用一系列動詞:“開”、“坐”、“脫”、“著”、“理”、“鐵”,含蓄地展示了木蘭此時的心理急于恢復女兒裝,表現(xiàn)了木蘭對和平生活的向往和歸來后喜不自禁的心情,刻畫出了木蘭天真

10、活潑、淳樸可愛的性格。二、重點復習篇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機杼zhu 可k6汗hm 鞍僻ji m 轡p(l頭 濺jim濺 啾jiu啾 柝tu 02解釋下面加點的詞語。(1)木蘭當戶織當:對著。(2)惟聞女嘆息惟:只。(3)愿為市鞍馬市: 買。 (4)賞賜百千強強: 有余。 (5)出郭相扶將郭: 外城。(6)著我舊時裳著: 穿。 (7)雙兔傍地走傍:靠近,貼近。(8)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但:只。(9)萬里赴戎機戎機:戰(zhàn)爭。(10)旦辭爺娘去旦:早晨。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對鏡帖花黃帖通貼,貼上二、重點句子1、木蘭替父從軍的原因是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2、表現(xiàn)將士苦寒生活的句子是朔氣傳金柝,寒光

11、照鐵衣。3、表明木蘭功勞之大、賞賜之多的句子是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 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聽不見爹娘呼喚女兒的聲音,只聽見燕山胡人戰(zhàn)馬的嘶鳴聲。點撥:重點理解“但”“聞”“濺濺”等詞語。2)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不遠萬里,奔赴戰(zhàn)場,像飛一樣地跨過一道道的關,越過一座座的山。點撥: 重點理解 “戎機” “度”等詞語。3)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雌雄兩兔一起并排著跑,怎能辨別哪個是雄兔,哪個是雌兔呢?點撥:重點理解“傍地走”“安”等詞語。4)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珊箚柲咎m想要什么,木蘭回答不想做官。點撥: 重點理解 “問所欲”“不用”等

12、詞語。四、文學(文體)常識背記知識清單木蘭詩選自宋代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這是南北朝時北方的一首樂府民歌。通假字:“帖”通“貼”,“火”通“伙”修辭手法:頂針、互文、對偶、反復(P68練習二、三)重點難點句子1、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解析 : 這一句寫木蘭停機嘆息,設置了懸念,使讀者產(chǎn)生疑問,自然引出下文?!安宦劇?“惟 聞”兩句對偶。2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解析 : 反復寫“無所思”、“無所憶”,反映了木蘭從軍前復雜的心理活動及嚴肅認真的態(tài)度?!芭唷眱删涫菑晚尘?。復沓與疊句的區(qū)別是,復沓可以更換少數(shù)詞語,而疊句的詞語完全相同?!芭唷眱删?/p>

13、,以及“旦辭爺娘去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兩節(jié)八旬,也是復沓。3 .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解析:一方面寫征途的遙遠、行軍的神速和軍情的緊急,大刀闊斧地表現(xiàn)出出征健兒的豪邁氣概; 一方面以宿營地的空寂荒涼的夜景烘托木蘭離家愈遠思親愈切,細針密線地刻畫年輕女子的細膩 情懷,從而揭示出生活的驟然變化在木蘭性格中引起的特殊矛盾。這兩句寫出了兒女情深和英雄 氣概。4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解析:這句話緊承第三自然段,是對上段描寫的奔馳征途情景高度、 形象的概括,表明馳抵戰(zhàn)場。 也把行文引到描寫戰(zhàn)場上的生活和

14、戰(zhàn)斗上來,在詩篇前后段落上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5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解析:此六句寫了家人的不同舉動,符合每個人的身份、性格、年齡特點,描寫出家中的歡樂氣 氛,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親切意味。重點段落6、對最后一自然段的理解.解析:最后一自然段是個生動的比喻,以此比喻表現(xiàn)木蘭的機智聰慧,和伙伴們的驚訝;也是吟 唱者對木蘭的贊頌之詞。止匕外,以雄兔雌兔比喻人之男女,恰恰是民歌語言運用的特點。疑難解惑1 .如何理解木蘭這一人物形象?解析:木蘭是中國文學史上一個不朽的人物形象。她是一個少女,又是一個金戈鐵馬的英雄。在 國家需要的時候,她挺身而出

15、,馳騁沙場,立下汗馬功勞;勝利歸來以后又謝絕高官,返回家園, 重新從事和平勞動。她愛親人也愛國家,把對國家對親人理責任感融合到了一起。木蘭的形象, 集中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勤勞、善良、機智、勇敢剛毅淳樸的優(yōu)秀品質(zhì)。2 .作者為什么對木蘭詩進行這樣的繁簡處理?解析:這首詩所要突出的正是木蘭孝敬父母、勇于擔當重任的性格,所以對殘酷的戰(zhàn)爭一筆帶過, 而對能夠反映美好心靈的內(nèi)容則不惜筆墨。另外,這種繁簡安排似乎還隱含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 向往祝福,對戰(zhàn)爭的冷淡和遠離。木蘭詩(南北朝樂府北方民歌)1 .木蘭詩中寫木蘭從軍的原因是的詩句是: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 爺名。2 .木蘭詩中面對可汗大

16、點兵,木蘭作出的決定是 :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 從此替爺征。3 .木蘭詩中寫木蘭出征前緊張準備的句子是: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僻,南市買轡頭,北市 買長鞭。4 .木蘭詩中寫木蘭奔赴前線思念親人的句子是: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 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日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5 .木蘭詩中的“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這兩句詩,通過環(huán)境描寫,渲染出十年軍旅生 活悲壯.嚴酷的氣氛,烘托出木蘭勇敢、堅強的性格。6 .木蘭詩中描寫木蘭戰(zhàn)功顯赫的句子是: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7 .木蘭詩中從“歸來見天子” 一段里你揣摩一下木蘭希望過什么樣

17、的生活?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xiāng)。8 .木蘭詩中概括木蘭十年征戰(zhàn)生活的句子是: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 十年歸。9 .出自木蘭詩的成語“撲朔迷離”比喻事情錯綜復雜,不易辨清真相 ,其原話是:“雄兔腳 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0 .木蘭詩中描寫邊塞軍營夜景,借星夜哨兵為戰(zhàn)場上的木蘭做了一幅剪影式勾勒的詩句是: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11 .木蘭詩中描寫木蘭萬里迢迢,奔赴戰(zhàn)場的詩句是: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12 .木蘭詩中與成語“撲朔迷離”有關且用生動而通俗的比喻,道出全詩主旨的詩句是: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8、13 .木蘭詩中說明戰(zhàn)爭曠日持久,戰(zhàn)斗激烈且概括了木蘭多年征戰(zhàn)經(jīng)歷的名句是: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14 .木蘭詩中表現(xiàn)木蘭凱旋而歸后的強烈愿望詩句是: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xiāng)。還故鄉(xiāng)。第12課賣油翁一、賣油翁作者:歐陽修,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北宋時期文學家,唐宋八大家 之一。唐宋八大家是:韓愈、柳宗元、蘇洵、蘇軾、蘇轍、歐陽修、王安石、曾鞏。二、1、重點字詞:自矜:自夸。矜,夸耀。釋擔:放下?lián)?。釋,放下。睨:斜著眼睛看?發(fā)矢:放箭。矢,箭。但微頷之:只是微微地點點頭。但,只是。頷,點頭。但手熟爾:不過手法 熟練罷了。爾,罷了。忿然:惱怒的樣子。爾安敢輕吾射:你怎么敢輕視我的射技?爾,

19、你。輕, 輕視。以我酌油知之:憑我倒油(的經(jīng)驗)懂得這個道理。乃取一萌產(chǎn)置于地:就取來一個萌產(chǎn)放 在地上。乃,就,于是。置,放。以錢覆其口:用一枚銅錢蓋住的產(chǎn)的口。以,用。覆,蓋。徐以 杓酌油瀝之: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過銅錢方孔)注到的產(chǎn)里。徐,慢慢地。杓,現(xiàn)在寫作“勺”。 瀝,注入。因:接著。康肅笑而遣之:陳堯咨笑著將他(賣油翁)打發(fā)走了。2、通假字:但手熟爾:同“耳”,罷了。3、一詞多義( 但微頷之(代詞,指陳堯咨射箭十中八九這一情況)之J以我酌油知之(代詞,指射箭也是憑手熟的道理)一|以杓酌油瀝之(代詞,指的產(chǎn))、笑而遣之(代詞,指賣油翁) 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代詞,代陳堯咨)旦以我酌油知

20、之(介詞,憑)其d工 以錢覆其口(代詞,代的產(chǎn))以錢覆其口(介詞,用)城 嘗射于家圃(動詞,射箭)但手熟戀(同“耳”,罷了)一吾射不亦精乎(名詞,射箭的技藝)爾安敢輕吾射(代詞,你)(釋擔而立(連詞,表順承)而1自錢孔入,而錢不濕(連詞,表轉折)康肅笑而遣之(連詞,表修飾)4、古今異義:但手熟爾(古義:只,不過;今義:表示轉折的連詞)爾安敢輕吾射(古義:怎么;今義:平安,安全)三、文章主旨:本文通過陳堯咨與賣油翁問的問答小故事,告訴人們“熟能生巧”的道理, 告誡人們“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即使有長處也沒有驕傲自滿的必要。文章結構:第一段開端:善射、以此矜賣油徐發(fā)展:吾射不亦精叱第十高潮:忿然1結局:笑而遣之 J四、思考與練習:但微頷之但熟爾熟能酌,知之生巧惟手熟爾 (1)陳堯咨對待賣油翁的態(tài)度前后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原因是什么?由“忿然”到“笑而遣之”。其變化的原因,是他看到了賣油翁的技術很純熟,去口并不“以此 自矜”,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明白了技藝是無止境的。(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