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屆高三語文復習之詩歌鑒賞1_第1頁
2013屆高三語文復習之詩歌鑒賞1_第2頁
2013屆高三語文復習之詩歌鑒賞1_第3頁
2013屆高三語文復習之詩歌鑒賞1_第4頁
2013屆高三語文復習之詩歌鑒賞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文檔供參考,可復制、編制,期待您的好評與關注! 2013屆同安一中高三復習之詩歌鑒賞一專題: 形象 意象 意境 班級 姓名 座號 1.(2012年、山東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回答問題。吳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補之曉路雨蕭蕭, 江鄉(xiāng)葉正飄。天寒雁聲急, 歲晚客程遙。鳥避征帆卻, 魚驚蕩槳跳。孤舟宿何許? 霜月系楓橋。 注:吳松:即吳淞,江名。 (1)開頭兩句描寫了怎樣的景色? 營造了怎樣的氛圍?(3分) (2)請結合全詩分析“孤舟”這一意象的作用。(5分) 2.(2012年、江西卷)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完成后面的題目。江城子 秦觀 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碧野朱橋當日事

2、,人不見,水空流。 韶華不為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 注韶華:青春年華,又指美好的春光。變做:縱使。 (1)概括“楊柳”“飛絮”意象的內(nèi)涵,并分析這首詞表達的情感。(4分) 3.(2012年、天津卷)閱讀下面這首律詩,按要求作答。野菊 【宋】楊萬里未與騷人當糗糧, 況隨流俗作重陽。政緣在野有幽色,肯為無人減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 便忙也折一枝黃。 花應冷笑東籬族, 猶向陶翁覓寵光。 【注】糗糧:干糧。首句典出屈原離騷“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政:通“正” (1)頷聯(lián)描繪了怎樣的野菊形象?(2分) (2)尾聯(lián)化用了陶淵明那句詩?表達了整理怎樣的

3、志趣?(3分) 4(2012年、湖南卷)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題目。度破訥沙(其二)李益 破訥沙頭雁正飛, 鸊鵜泉上戰(zhàn)初歸。 平明日出東南地, 滿磧寒光生鐵衣。 【注】破訥沙:沙漠名。鸊鵜泉:泉水名。 (1)從題材來看,這首詩屬于 詩。(2分) (2)請從意境營造的角度,賞析全詩。(6分) 5(2012年、江蘇卷)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后回答問題。夢江南 溫庭筠 千萬恨,恨極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搖曳碧云斜。 詞中“恨極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2分) 詞中三、四兩句刻畫了一位什么樣的主人公形象?請簡要分析。(4分) 請簡要賞析這首詞的結句。(4分) 6(2011年、四川卷)閱讀

4、下面的宋詩,然后回答問題。懷天經(jīng)、智老,因訪之 陳與義今年二月凍初融,睡起苕溪綠向東。客子光陰詩卷里,杏花消息雨聲中。西庵禪伯還多病,北柵儒先只固窮。忽憶輕舟尋二子,綸巾鶴氅試春風。(選自陳與義集校箋)【注】天經(jīng),姓葉,名德;智老,即大圓洪智和尚。詩中“禪伯”指大圓洪智,“儒先”指葉天經(jīng)請簡要概括詩中詩人的形象特點。(3分) 7(2012年、安徽卷)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題目。 最愛東山晴后雪 宋楊萬里 只知逐勝忽忘寒,小立春風夕照間。 只愛東山晴后雪,軟紅光里涌銀山。注本詩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東山全白,賦<最愛東山晴后雪>二絕句中的一首。 (1)請簡要分析這首詩中詩人的形象。(

5、4分) 8(2012年、湖北卷)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后面的題目。 送鄒明府游靈武 唐 賈島曾宰西畿縣,三年馬不肥。債多憑劍與,官滿載書歸。邊雪藏行徑,林風透臥衣。靈州聽曉角,客館未開扉。 【注】明府:對縣令的尊稱。靈武:即靈州(治所在今寧夏靈武縣)。 (1)請概括鄒明府這個人物形象的主要特點,并作簡要分析。(4分) (2)賈島注重用字推敲,請對第三聯(lián)中的“藏”“透”二字作簡要賞析。(4分) 附:虛詞的趣味習題一、判斷“而”在文段中的意義。 兵者,危道也。須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而二螯,否則,何以勝?故馮婉貞曰:“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瘪T氏雖小,然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更勝其父。婉貞博學而

6、日參省乎己,非只效書生終日而思也。三思而后行,故有抗敵之大捷。非而所謂小女子也,乃巾幗英杰而。二、判斷“何”在文段中的意義。 “徐公何能及君也”本謬也,懂其理者,何可勝道也哉?然其妻如此言者,何也?其所據(jù)何為?原其理,當為愛之深也??梢?,情之誤,何其大也!然何人能忘情耶?何以除此弊,望君以良策教我,何如?三、判斷“乃”在文段中的意義。 嘗聞放翁志節(jié),畢現(xiàn)示兒,乃讀之。至“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一句,大為感佩,其真乃忠貞之士也!然亦有人不齒,乃曰:“此徒沽名耳。”眾人質(zhì)之以理,其辭窮,乃不得已而謝。2013屆同安一中高三復習之詩歌鑒賞(20121020)專題練習一 形象 意象 意境 班

7、級 姓名 座號 1.(2012年、山東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回答問題。(8分)吳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補之曉路雨蕭蕭, 江鄉(xiāng)葉正飄。天寒雁聲急, 歲晚客程遙。鳥避征帆卻, 魚驚蕩槳跳。孤舟宿何許? 霜月系楓橋。 注:吳松:即吳淞,江名。 (1)開頭兩句描寫了怎樣的景色? 營造了怎樣的氛圍?(3分) (2)請結合全詩分析“孤舟”這一意象的作用。(5分) 【答案】描寫了清晨起航時,江南水鄉(xiāng)風聲蕭蕭,落葉飄飛的深秋景色。營造了凄冷、感傷的氛圍。 【答案】孤舟聯(lián)結者雁、鳥、魚、霜月、楓橋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見所聞所想貫穿在一起,是全詩的線索;整理融情于景,表達了漂泊、思鄉(xiāng)、孤寂之感。 【賞析】 吳松道中

8、共有兩首,是詩人行船在吳淞江上時所寫。詩人寫這兩首詩,原本無一定題旨,他在吳淞道上一路行來,身與境遇,便隨興而發(fā),隨感而詠,或?qū)懢盎驊压?,富有當時當?shù)厣?。遣詞用語,不事雕飾,淺近自然,與詩人隨意揮灑的詩情相合。這里選的是第二首。吳松,即“吳淞”,江名,太湖最大的支流。 這一首寫泊舟后第二天的行程。詩中的“天寒”、“葉飄”、“雁聲急”、“歲晚”、“霜月”諸語,點明季節(jié)已是晚秋。前三聯(lián)描寫了由盤門到楓橋的一路景色,兼及詩人自己的心情。天剛破曉,船又啟航。頭天傍晚下了一場大雨,這一天清晨依舊是秋雨霏霏,兼以風聲蕭蕭,江南水鄉(xiāng)便滿天飄舞著木葉。深秋天寒,時時聽到空中大雁,鳴聲惶急,向著南方飛去而無留

9、意。詩人不由得又低頭思量自己:“大雁急急歸去,頃刻使能回到南方,可我自己呢?一年將盡,旅程卻還遙遠著呢?!睘榱伺徘侧l(xiāng)思,詩人便留心觀看船的四周,發(fā)現(xiàn)了兩個極有意思的景象,其一是“鳥避征帆卻”:他所乘坐的這艘遠行之船,在湖面上一搖一晃地前進著,水鳥們“啾啾”鳴叫著隨在后面,有時船身猛一倒退,鳥兒們便急急地避了開去;其一是“魚驚蕩槳跳”:魚兒們聚游在船的兩側,船家一起一落地搖動著雙槳,偶爾聲音響了一些,便驚得魚兒慌不迭地散了開去??粗腥?,不知不覺間,夜已來臨,尾聯(lián)便寫夜宿楓橋。楓橋在蘇州城聞門外十里楓橋鎮(zhèn),原本稱“封橋”,因唐代張繼楓橋夜泊詩而得此名。天既已黑盡,詩人便盤算著:今夜,這艘孤舟該宿

10、于何處(何許)呢?放眼望去,一輪霜月下,他看見了那久負盛名的楓橋。南宋詩人范成大編纂的吳郡志說,楓橋“自古有名,南北客經(jīng)由未有不憩此橋而題詠者”。因此,詩人一見到楓橋,便興致勃勃地囑咐船家將船系在橋下,決定這天晚上夜宿于此處,以一抒幽思。 2.(2012年、江西卷)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完成后面的題目。(8分)江城子秦觀 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 韶華不為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 注韶華:青春年華,又指美好的春光。變做:縱使。 (1)概括“楊柳”“飛絮”意象的內(nèi)涵,并分析這首詞表達的

11、情感。(4分) 答:_ 答:“楊柳”“飛絮” 意象的內(nèi)涵有二:既表春景逝去,又表漂泊無依、離愁別緒。(2分)這首詞抒發(fā)了抒發(fā)暮春傷別之情,也抒發(fā)了愁情別恨。(2分)3.(2012年、天津卷)閱讀下面這首律詩,按要求作答。(8分)野菊 【宋】楊萬里未與騷人當糗糧, 況隨流俗作重陽。政緣在野有幽色,肯為無人減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 便忙也折一枝黃。 花應冷笑東籬族, 猶向陶翁覓寵光。 【注】糗糧:干糧。首句典出屈原離騷“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政:通“正” (1)頷聯(lián)描繪了怎樣的野菊形象?(2分)(2)請自選角度賞析頸聯(lián)。(3分) (3)尾聯(lián)化用了陶淵明那句詩?表達了整理怎樣的志趣?(3分) 【解析

12、】第(1)題考查對詩歌中形象的把握情況。賞析詩歌中的形象,首先要立足詩歌內(nèi)容,然后再結合詩中的文字。第(2)題考查詩句的賞析。其實對詩句的賞析,也要體現(xiàn)在對詩句中具體的字賞析。第(3)題是分析詩歌的思想感情和內(nèi)容的理解與把握。答案參考:(1)野菊生長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氣清馨。不因無人欣賞而減其香,不為外部環(huán)境而改變內(nèi)心的高潔。 (2)修辭:對偶、借代 煉字:“逢”“忙” 色彩:“碧”“黃” 情感:喜愛之情 (3)采菊東籬下 率性自然 超凡脫俗4(2012年、湖南卷)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題目。(8分)度破訥沙(其二)李益 破訥沙頭雁正飛, 鸊鵜泉上戰(zhàn)初歸。 平明日出東南地, 滿磧寒光生鐵衣。

13、【注】破訥沙:沙漠名。鸊鵜泉:泉水名。 (1)從題材來看,這首詩屬于 詩。(2分) (2)請從意境營造的角度,賞析全詩。(6分) 【答案】(1)邊塞(2)全詩描繪了戍邊將士戰(zhàn)罷歸來的圖景。前兩句寫大漠遼遠、大雁高飛,既有勝利者的喜悅,也有征人的鄉(xiāng)思;后兩句寫日出東南、鐵衣生寒,既表現(xiàn)了壯闊背景上軍容的整肅,也暗含了軍旅生活的艱辛。詩歌擷取極具邊塞特色的含蘊豐富的意象,通過喜憂、暖冷、聲色等的比照映襯,營造出雄健、壯美的意境,抒寫了征人慷慨悲壯的情懷。 【解析】詩題一作“塞北行次度破訥沙”。據(jù)說唐代豐州有九十九泉,在西受降城北三百里的鸊鵜泉號稱最大。唐憲宗元和初,回鶻曾以騎兵進犯,與鎮(zhèn)武節(jié)度使駐

14、兵在此交戰(zhàn),詩應是概括了這段歷史?!捌圃G沙”系沙漠譯名,亦作“普納沙”。這首詩主要贊頌邊塞將士的英雄氣概,不寫戰(zhàn)斗而寫戰(zhàn)歸。取材上即以偏師取勝,發(fā)揮了絕句特長。通篇造境獨到,聲情激越雄健,頗得盛唐神韻。 詩的頭兩句寫部隊凱旋越過破訥沙的情景。從三句才寫“平明日出”可知,這時黎明還沒有到來。軍隊夜行,“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時而兵戈相撥,時而錚鏦之鳴響。棲息在沙磧上的雁群,卻早已警覺,相呼騰空飛去?!皯?zhàn)初歸”是正面寫“度破訥沙”之事,“雁正飛”則是寫其影響所及。首句先寫飛雁,未見其形先聞其聲,造成先聲奪人的效果。三句寫一輪紅日從東南方的地平線上噴薄而出,在廣袤的平沙之上,行進的部隊蜿如游龍

15、,戰(zhàn)士的盔甲銀鱗一般,在日照下寒光閃閃,而整個沙原上,沙礫與霜華也閃爍光芒,鮮明奪目。這是一幅極有生氣的壯觀景象。風沙迷漫的大漠上,本來很難見到天清日麗的美景,而此時這樣的美景竟出現(xiàn)在戰(zhàn)士的眼前。同時,戰(zhàn)士的歸來也使沙原增色;仿佛整個沙漠耀眼的光芒,都自他們的甲胄發(fā)出。這里,境與意,客觀的美景與主觀的情感渾然一體,物我不分。清人吳喬曾在圍爐詩話里對這首詩解讀說:“七絕乃偏師,非必堂堂之陣,正正之旗,有或斗山上,或斗地下者。” 【考點定位】本題考查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與評價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和整理的觀點態(tài)度,能力層級為D。第一次考專題考意境。5(2012年、江蘇卷)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后

16、回答問題。夢江南 溫庭筠 千萬恨,恨極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搖曳碧云斜。 詞中“恨極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2分) 答案:“恨”是指思婦對于遠在天涯的丈夫的思念。由于丈夫久遠不歸,思婦這思念便上升為一種怨恨,越怨恨,越見思婦思念之深之切。 標準答案:思念遠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悵恨之情。 詞中三、四兩句刻畫了一位什么樣的主人公形象?請簡要分析。(4分) 答案:悲戚哀傷、愁思難遣、孤獨寂寞、青春流逝的主人公形象。主人公夜深望月寄相思,而山月無情,全然不懂主人公一腔心事,自然也就無從傳遞相思情了;眼前百花白白飄落,水風全然不知也不覺更無憐,卻依然催落一地華英,暗喻主人公的青春消逝卻

17、無人憐的哀怨。情景交融,委婉含蓄。 標準答案:主人公滿腹哀怨,對月懷遠,月卻不解;臨水看花,花自飄零,無人憐惜??坍嬃艘晃还陋毤拍肿园ё詰z的主人公形象。 請簡要賞析這首詞的結句。(4分) 答案:碧云在空中飄忽不定,最終消沉在天邊,結句利用象征的手法,用“碧云斜”象征人的心情消沉;用碧云的飄忽不定象征人的心神不寧。以景結詞,委婉含蓄,蘊味悠長,而又情景交融。 標準答案:借景抒情。把天涯之思投向無邊天際,以碧云搖曳表現(xiàn)心緒的不寧,以碧云斜落表現(xiàn)心情的低沉。 解析此詞屬于小令,短小精悍,完全解讀得細細品味其中每個字。同時得注意其中的中學課本常遇見的“天涯”(“天涯共此時”)“山月”(“不知乘月幾人

18、歸”)“落花”(“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碧云”(“碧云天,黃葉地”)等意象以及情景交融的詩句、詞句。 評點此詩鑒出得好,節(jié)省閱讀時間,又包羅選修所學,學以致用,命題者實為有心人!6(2011年、四川卷)閱讀下面的宋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懷天經(jīng)、智老,因訪之陳與義今年二月凍初融,睡起苕溪綠向東??妥庸怅幵娋砝铮踊ㄏ⒂曷曋?。西庵禪伯還多病,北柵儒先只固窮。忽憶輕舟尋二子,綸巾鶴氅試春風。(選自陳與義集校箋)【注】天經(jīng),姓葉,名德;智老,即大圓洪智和尚。詩中“禪伯”指大圓洪智,“儒先”指葉天經(jīng)請簡要概括詩中詩人的形象特點。(3分)答案:詩人形象情趣高雅,珍視友情,風流飄逸。請對

19、這首詩第二聯(lián)進行賞析。(5分)答案:詩人客居外地,以詩自娛,觀賞杏花,此種生活是苦是樂,是喜是悲,詩中并未直接道出,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空間?!翱妥印睂Α靶踊ā?,“詩卷”對“雨聲”,融情于景,以自然清新的筆調(diào)表達了詩人了平淡閑適之情。7(2012年、安徽卷)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89題。 最愛東山晴后雪 宋楊萬里 只知逐勝忽忘寒,小立春風夕照間。 只愛東山晴后雪,軟紅光里涌銀山。 注本詩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東山全白,賦<最愛東山晴后雪>二絕句中的一 首。 8.請簡要分析這首詩中詩人的形象。(4分) 答:_ 9請賞析“軟紅光里涌銀山”中“軟”、“涌”二字的妙處。(4分) 答:_ 8.【

20、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形象的能力。從詩句描寫上看詩人的性格,從詩歌的氛圍上品讀詩人的心境和情懷,詩人陶醉于東山晴后山上雪景,面對如此美麗的大自然,詩人怎能不陶醉,怎能不忘懷!答案示例:詩人只顧尋勝景而不覺春寒,駐足春風夕陽中凝望東山,對東山雪景充滿喜愛之情。從這些動作與心理的描寫中,可以看到一個心境悠閑、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往我的詩人形象。 9【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語言煉字,以及鑒賞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修辭作用。解答這兩字,要立足詩歌,從修辭角度以及表達效果上回答。答案示例:“軟”字以觸覺寫視覺,生動地寫出了夕陽余暉可感可觸、柔和溫暖的獨特美感;“涌”字運用比擬的修辭手法,形象的描繪出在夕陽紅光映照之下,白雪覆蓋的東山如銀濤涌出的奇麗景象。8(湖北卷)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后面的題目。(8分) 送鄒明府游靈武 唐 賈島曾宰西畿縣,三年馬不肥。債多憑劍與,官滿載書歸。邊雪藏行徑,林風透臥衣。靈州聽曉角,客館未開扉。 【注】明府:對縣令的尊稱。靈武:即靈州(治所在今寧夏靈武縣)。 (1)請概括鄒明府這個人物形象的主要特點,并作簡要分析。(4分) (2)賈島注重用字推敲,請對第三聯(lián)中的“藏”“透”二字作簡要賞析。(4分) 【答案】(1)(4分) 詩中鄒明府形象的主要特點是: 清正廉潔。三年縣令任滿離去,馬依舊瘦弱,隨身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