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編教材七年級上冊《陳太丘與友期行》對比閱讀_第1頁
最新部編教材七年級上冊《陳太丘與友期行》對比閱讀_第2頁
最新部編教材七年級上冊《陳太丘與友期行》對比閱讀_第3頁
最新部編教材七年級上冊《陳太丘與友期行》對比閱讀_第4頁
最新部編教材七年級上冊《陳太丘與友期行》對比閱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部編教材七年級上冊?陳太丘與友期行?比照閱讀】一陳太丘與友期行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那么是無信;對子罵父,那么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管寧割席管寧、華歆xi»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選自?世說新語箋疏?.軒冕:軒,車子.指古代士大夫所乘的華貴車輛.冕,帽子.古代大夫以

2、上的官乘軒服冕,此處指貴官.廢書:放下書.席:坐席.古人席地而坐.1 .解釋以下各項中加點詞的含義.1陳太丘與友期,行2華捉而擲去.之2 .用現(xiàn)代漢語譯下面兩個句子.1與人期行,相委而去.2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3 .?陳太丘與友期行?出自?方正?篇.方正,指人行為、品性正直,符合道義.請你結合原文,說說文中哪些地方能表達出陳元方的“方正?4 .?管寧割席?中,管寧身上具有什么優(yōu)秀的品質?請你用一個四字短語概括【答案】1. 1期:約定2去:離開2. 1和別人相約同行,卻丟下我舍棄我離開了.2管寧像往常一樣的讀書,華歆丟下書出去看.3. “方正一詞指的是品格、性情好,文章這里指的是有禮貌,守信用

3、的好品格.文章當中陳元方面對父親友人失禮失信后,依然禮貌地用“君這一敬詞來稱呼對方,指出對方的錯誤可以看出元方是個有禮方正之人.第一,元方懂得“信的重要;第二,他懂得“禮的重要;第三,他的辯駁有理有據(jù),落落大方;第四,他以“入門不顧的行為,維護了父親和自己的尊嚴.4. 不慕名利不慕榮華、專注讀書、熱愛學習均可以給分,但品質高尚不給.【乙文譯】管寧和華歆同在園中鋤草,看見地上有一片金,管寧仍依舊揮動著鋤頭,和看到瓦片石頭一樣,沒有區(qū)別.華歆快樂地拾起金片,而后又扔了它.曾經(jīng),他們同坐在同一張席子上讀書,有個坐著有圍棚的車,穿著禮服的人,剛好從門前經(jīng)過,管寧還像原來一樣讀書,華歆卻放下書出去觀看.

4、管寧就割斷席子和華歆分開坐,說:“你不是我的朋友了.二【甲】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日:“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那么是無信;對子罵父,那么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乙】郭代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兒數(shù)百,各騎竹馬,道次迎拜.代問:“兒曹何自遠來?對日:“聞使君到,喜,故來奉迎.代辭謝之.及事訖,諸兒復送至郭外,問“使君何日當還.代請別駕從事,計日告之.行部既還,先期一日,代恐違信于諸兒,遂止于野亭,須期乃入.其為人假

5、設此.選自?后漢書郭代傳?【注釋】郭代j始至行部郭代剛擔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西河美稷地名.別駕從事部下官吏.野亭郊野外的亭子.1 .解釋以下加點詞語太丘舍,去下車引.之及事訖須期乃入2 .用現(xiàn)代漢語譯以下句子與人期行,相委而去.代恐違信于諸兒,遂止于野亭.3 .甲、乙兩文告訴了我們一個同樣的道理:.但從選材角度看,甲文選取的是友人“無信“無禮的反面例子,乙文選取的是的正面例子;從表達方式看,甲文側重,乙文側重表達.4 .從甲、乙兩文的故事中,你還得到了哪些新的啟示?1 .舍:舍棄.弓I:拉,牽拉.訖:完畢.乃:才.2 .(1)和別人相約同行,丟下我走了.(2)郭代不想失信于孩子們,于是

6、在郊野外的亭子旁留宿.3 .(1).做人要講誠信.(2).郭代守信(郭代不違信于兒童)(3).描寫(語言描寫)4 .要有禮貌;要勇于改正錯誤;要容許別人犯錯誤;成人要做兒童的表率;對兒童也要說話算數(shù);做人要言行一致.【乙文譯】郭代剛到任時巡行部署,到西河郡美稷縣,有幾百兒童,各騎著竹馬,在道旁拜迎.郭代問:“孩子們?yōu)槭裁醋约哼h來.孩子們答復說:“聽說使君來到,很快樂,所以來歡送.郭代辭讓致謝.等到事情辦完,孩子們又送到城郭外,問“使君哪一天能回來.郭代叫別駕從事計算日程,告訴了他們.巡視回來,比原定日期早一天.郭代怕失信于孩子們,于是在野外亭中歇宿,等到預定日期才進城.要做一個有信有禮的人.(

7、三)【甲】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那么是無信;對子罵父,那么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乙】客有問陳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日:“吾家君譬如桂樹生泰山之阿,上有萬仞之高,下有不測之深;上為甘露所沾,下為淵泉所潤.當斯之時,桂樹焉知泰山之高、淵泉之深?不知有功德與無也!【注】阿:山腳.沾:浸潤.1 .解釋以下句中加點的詞.(1)陳太丘與友期,行(2)尊君在不.(3)元方入門

8、不顧(4)河天下重名2 .譯.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3 .甲文中元方“入門不顧的原因是友人的(用文中的四個字答復);乙文中陳季方用“的比喻來評價自己的父親.4 .俗話說,虎父無犬子.請結合兩文來談談陳太丘兒子們的聰明之處.【答案】1 .1約定2通“否3回頭看4擔負2 .友人于是生氣地說:“不是人啊,和人約定同行,卻丟下我先走了.3 .無信無禮桂樹4 .元方從“禮和“信的角度反駁客人,言之有據(jù),條理清楚,可見其聰明善辯,反應敏捷.季方?jīng)]有答復客人的問題,而是用生長在泰山的桂樹來比喻父親,既回避了兒子評價父親的約理之嫌,又表現(xiàn)了父親的學問和德行,可見他是一個敬重父親且機智的人.【

9、乙文譯】有客人問陳季方陳謨:“您的父親太丘先生,有何功德而負天下盛名?季方答復說:“我父親就像生在泰山角落的桂樹,上有萬仞頂峰,下有萬丈深淵;上承甘露浸濕,下被淵泉滋潤.這時候桂樹哪知道泰山有多高,淵泉有多深呢!所以我不知道我父親有什么功德.四【甲】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日:“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那么是無信;對子罵父,那么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乙】賓客詣陳太丘宿,太丘使元方、李方炊.客與太丘論議,二人進火,俱委

10、而竊聽.炊忘著算,飯落釜中.太丘問:“炊何不儲?元方,李方長跪日:“大人與客語,乃俱竊聽,炊忘著算,飯今成糜.太丘日:“爾頗有所識不?對日:“仿佛志之.二子俱說,更相易奪,言無遺失.太丘日: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飯也!注釋1算b:蒸飯用的算子.2福:把半熟的食物蒸熱.3糜:稀粥.4志:記住.5更:交替.易奪:改正補充.1 .解釋以下加點實詞.1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門外:2元方入門而不顧,顧:3賓客詣陳太丘宿詣:4飯落釜中2 .理解以下加點虛詞的意義.之:之:D友人慚,下車引之2仿佛志之3 .句子譯.1與人期行,相委而去.2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飯也!4 .以下對甲乙兩段文本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

11、為哪一項A.甲文中朋友未能如期赴約,陳太丘決定先行一步并囑咐元方在家等朋友.B.甲文中元方盡管年幼,但是面對友人的冒犯,當面毫不客氣地斥責了友人.C.乙文中太丘和朋友談話的內容深深吸引了兄弟二人,結果煮飯時忘了放算子.D.乙文中兄弟二人把偷聽到的談話內容完整復述了一遍,太丘便沒有懲罰他們.【答案】1 .在門外看,回頭看到鍋煮飯的炊具2 .1.之:代元方2.之:代太丘和客人的談話3 .和別人約好一起走,拋下別人就離開了.既然這樣,只吃粥也行,何必一定要干飯呢!4 .A錯在“囑咐元方在家等朋友,從“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可以作出判斷.【乙文譯】有客人在陳太丘陳富家留宿,太丘讓元方陳紀、季方陳謨兄弟二

12、人做飯.兄弟二人正在燒火,聽見太丘和客人在談論,都停下來偷聽.做飯時忘了放草子,米都落進鍋里.太丘問:“為什么沒蒸飯呢?元方、季方跪在地上說:“您和客人談話,我們倆都在偷聽,結果忘了放革子,飯都成了粥了.太丘說:“你們還記得我們說了什么嗎?兄弟答復道:“大概還記得.于是兄弟二人跪在地上一塊兒敘說,互相補充,大人說的話一點都沒有遺漏.太丘說:“既然這樣,喝粥就行了,何必做飯呢?五【甲】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日:“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那么是無信;

13、對子罵父,那么是無禮.友人漸,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乙】昔吳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諾,期返而食.起日:“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來,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來,方與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為信假設此,宜其能服三軍歟!欲服三軍,非信不可也!注吳起:戰(zhàn)國時著名的軍事家.俟:等待.歟:句末語氣詞.1.以下句中加點字解釋不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A.期日中約定B.相查而去舍棄C.方與之食方向,方位D.恐其自食其言也害怕,擔憂2.根據(jù)句意,以下句子朗讀停頓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A.下車/引之B.X口子罵父C.期日/中D.故人至/暮不來3 .把古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

14、代漢語.1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2故人至暮不來,起不食待之.4 .甲、乙兩文折射出什么樣的共同的人生哲理?【答案】1. C方:才2. A3. 1過了正午友人還沒有到,太丘丟下他而離開,太丘離開后友人才到.2老友到了夜晚還沒有來,吳起不吃等著他.4. 人與人交往要講誠信,誠信是做人之本.【乙文譯】從前吳起外出遇到了老朋友,就留他吃飯.老朋友說:“好啊,等我回來就到你家吃飯.吳起說:“我在家里等待您一起進餐.可是老朋友到了黃昏還沒有來,吳起不吃飯而等候他.第二天早晨,吳起派人去找老朋友,老朋友來了,才同他一起進餐.吳起不吃飯而等候老朋友的原因是怕自己說了話不算數(shù).他堅守信用到如此程度,這是

15、能使軍隊信服的緣由吧!要想使軍隊信服,作為將領不守信用是不行的.六【甲】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日:“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那么是無信;對子罵父,那么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陳太丘與友期行?【乙】魏文侯與虞人期獵.是日,飲酒樂,天雨.文侯將出,左右日:“今日飲酒樂,天又雨,公將焉之?文侯日:“吾與虞人期獵,雖樂,豈可不一會期哉?乃往,身自罷之.?資治通鑒.魏文侯書?【注釋】虞y.人:侍衛(wèi).焉之:到哪里.1 .解釋以下句中加點的詞.陳太丘與友期.行期:去后乃.至乃:天又雨,公將焉之雨:是日,飲酒樂是:2 .用現(xiàn)代漢語譯以下句子.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雖樂,豈可不一會期哉.3 .【甲】【乙】兩文在為人處世方面給了你什么啟示?【答案】1. 1約定2才3下雨4這2. 1友人感到慚愧,下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