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第四單元課內檢測_第1頁
九上第四單元課內檢測_第2頁
九上第四單元課內檢測_第3頁
九上第四單元課內檢測_第4頁
九上第四單元課內檢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博雅學校九年級第四單元課內檢測(一)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17分) 四川省儀隴縣博雅學校 級班姓名學號“正確答案只有一個”這種思維模式,在我們頭腦中已不知不覺地根深蒂固。事實上,若是某種數(shù)學問題的話,說正確答案只有一個是對的。麻煩的是,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種數(shù)學問題那樣。生活中解決問題的方法并非只有一個,而是多種多樣。由于情況的變化,原來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現(xiàn)在往往不靈了。正因為如此,如果你認為正確答案只有一個的話,當你找到某個答案以后,就會止步不前。因此,不滿足于一個答案,不放棄探求,這一點非常重要。我對此完全贊同。知識是形成新創(chuàng)意的素材。但這并不是說,光憑知識就能擁有創(chuàng)造性。發(fā)揮創(chuàng)造

2、力的真正關鍵,在于如何運用知識。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必須有探求新事物,并為此而活用知識的態(tài)度和意識,在此基礎上,持之以恒地進行各種嘗試。1給下列加粗詞語注音(2分)模式( ) 關鍵( )2解釋詞語(2分)根深蒂固:_ _持之以恒:_ _3為什么說“不滿足于一個答案,不放棄探求,這一點非常重要?”(2分)_ _ _ 4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有哪些必需的要素(3分)_ _ _ _ 5你覺得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還需要那些條件?(2分)_ _6第六段“我對此完全贊同。”這句話中的“此”具體指代什么?(2分)_ _ _7解釋詞語。(2分)滿腹經(jīng)綸:_ _奧妙:_ _8請你舉一個生活中運用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解決問題的例子。(2分) (

3、二)應有格物致知的精神(15分)1解釋下列詞語。(3分)格物致知: 袖手旁觀: 一帆風順: 2下列句子是單句的一項是 (2分)A科學進展的歷史告訴我們,新的知識只能通過實地實驗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檢討或哲理的清談就可求到的。B實驗的過程不是消極的觀察,而是積極的、有計劃的探測。C因為這個文化背景,中國學生大都偏向于理論而輕視實驗,偏向于抽象的思維而不愿動手。D我覺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學術中不可缺少,而且在應付今天的世界環(huán)境中也是不可少的。4下列短語結構類型相同的一項是 (2分)A中國學生 自然科學 傳統(tǒng)教育 社會環(huán)境B抽象思維 輕視實驗 一帆風順 沒有準備C做研究 作主張 出主意 顯

4、微鏡D經(jīng)書里說 盲目接受 栽種竹子 袖手旁觀閱讀文段,回答問題。但是傳統(tǒng)的中國教育并不重視真正的格物和致知。這可能是因為傳統(tǒng)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尋求新知識,而是適應一個固定的社會制度。大學本身就說,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達到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的田地,從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為這樣,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便被埋沒了。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論家王陽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傳統(tǒng)儒家對實驗的態(tài)度。有一天王陽明依照大學的指示,先從“格物”做起。他決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條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對著竹子硬想了七天,結果因為頭痛而宣告失敗。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誤認為探討自己。王陽明的觀點

5、,在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儒家傳統(tǒng)的看法認為天下有不變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從內心領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傳給一般人。所以經(jīng)書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傳之于萬世”的。這種觀點,經(jīng)驗告訴我們,是不能適用于現(xiàn)在的世界的。5這幾段文字的論點是什么?選擇正確的一項 (2分)A傳統(tǒng)的中國教育并不重視真正的格物和致知。B王陽明的思想可以代表傳統(tǒng)儒家對實驗的態(tài)度。C儒家認為天下有不變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從內心領悟的。D這種觀點,經(jīng)驗告訴我們,是不能適用于現(xiàn)在的世界的。6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樣的論證方法證明論點?(2分) 7這三段論述文字是如何緊扣全文的中心論點的?(2分) 8從這幾段中

6、,可以看出作者對王陽明的態(tài)度嗎?(2分) (三)談讀書不求甚解(25分)1給下列詞中加粗字注音。(3分)狡黯( )詰難( )滯礙( )闡證( )勸誡( )死摳( )2根據(jù)下列詞中的注音寫漢字(3分)。統(tǒng)chu( )藻sh( )ln加( )味同jio蠟( )吹毛求( )hu然貫通( )3解釋下列句中加粗的詞。(4分)(1)其怡情也,最見于獨處幽居之時。怡情:_(2)不可盡信書上所言,亦不可尋章摘句,而應推敲細思。尋章摘句:_(3)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誰也不敢這樣自信??裢源螅篲(4)不要固執(zhí)一點,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貫通,了解大意。咬文嚼字:_ _4仿句練習:(2分)原句:天生才干猶如自然花

7、草,讀書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仿句:天生才干猶如_ _,讀書然后_ _。5語言積累。(2分)從培根論讀書中摘錄你最喜愛的格言警句,然后談談你的理解。_一般人常常以為,對任何問題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實也不盡然。我們雖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態(tài)度,但是,盲目地反對不求甚解的態(tài)度同樣沒有充分的理由。經(jīng)驗證明,有許多書看一遍兩遍還不懂得,讀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書讀了前面有許多不懂的地方,讀到后面才豁然貫通;有的書昨天看不懂,過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經(jīng)看懂了,其實不大懂,后來有了一些實際知識,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書必須常常反復閱讀,每讀一次都會覺得開卷有益。6作者是如何理解“不求甚

8、解”的含義的?(2分)_7圍繞如何讀書,作者主要談了哪些觀點?(4分) _ _ 8文章開頭和結尾兩段中的兩處加粗成分叫插入語,它們有什么作用?(2分)_9有關讀書,你還知道哪些名言,試寫出一則并結合自己的經(jīng)歷談談體會。(3分)_(四)中國失掉自信力了嗎(23分)1解釋下列詞語。(4分)玄虛: 渺茫: 誆騙: 懷古傷今: 2填空。(4分)議論有兩種方式,它們是_和_。前者是_ _,后者是_ _。駁論文章圍繞批判對方片面的、錯誤的甚至反動的論點,常采用三種方法,它們是 _ _、_ _、_ _。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一文中,作者所批駁的敵論點是_ _。作者所采取的批駁方法是 _ _。3將下面的復句改成

9、一個單句并回答問題(2分)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單句: 魯迅先生一向主張將可有可無的字刪去,為什么這里不用單句這種更簡練的句式? 4魯迅先生說:“要論中國人,必須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誆騙,卻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無,狀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為據(jù)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文中的:(4分)“脂粉”是指: “筋骨和脊梁”是指: “狀元宰相”是指: “中國人”是指: 閱讀文段,回答問題。從公開的文字上看起來:兩年以前,我們總是自夸著“地大物博”,是事實;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著國聯(lián),也是事實;現(xiàn)在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國聯(lián),改為一味求

10、神拜佛,懷古傷今了卻也是事實。于是有人慨嘆曰: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5閱讀全篇,用最簡明扼要的話歸納第一段話的三個方面的內容。(3分)_ _ _ _6第一段的兩個分號可否改成句號?請說明理由。(2分) 7“用事實”“也是事實”“卻也是事實”;第三句為什么加一個“卻”字?(2分) 8“于是”的意思是 (2分)因此 接著 就9第一段與第二段關系是 (2分)第一段是作者概寫敵論論據(jù),為第二段歸納敵論論點提供依據(jù)。第一段寫御用文人的行為,第二段寫他人的言論,揭露他們可恥的言行。第一段分別從三個方面揭露,第二段從一個方面揭露,作者從四個方面揭露御用文人的丑惡嘴臉。第一段是敵論論據(jù),第二段是敵論論點,作者準

11、備從駁論據(jù)入手進而駁倒敵論論點,所以將其論據(jù)和論點一起端出。(一)1m jin 2比喻基礎穩(wěn)固,不容易動搖。 長久地堅持下去。 3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 實業(yè)家 羅迦費因格 踢醒沉睡之心 4如果你認為正確答案只有一個的話,當你找到某個答案以后,就會止步不前。 5必須有探求新事物,并為此而活用知識的態(tài)度和意識。持之以恒地進行各種嘗試。 6比如豐富的想像力、細致的觀察等,言之有理即可。 7如果你認為正確答案只有一個的話,當你找到某個答案以后,就會止步不前。因此,不滿足于一個答案,不放棄探求,這一點非常重要。 8比喻人很有才學。(道理、內容)深奧微妙。 9略。1窮究事物的原理法則而總結為理性知識。比

12、喻置身事外或不協(xié)助別人。比喻非常順利,毫無挫折。 2B 3A 4A 5D 6A 7采用了講道理和舉例子的論證方法 8作者提倡格物致知精神。首先論證在中國傳統(tǒng)意義上的格物致知并不是作者所倡導的“格物致知”即實驗,這一點必須講明白,不然會引起人們的誤會,以為作者老調重彈。為了把這點論述清楚,作者除了分析“格物致知”在中國的起源以論證它的真實目的外,還舉了大學問家王陽明的例子,這就非常富有代表性,很有說明力。 9作者對王陽明先生的行為并不持批判態(tài)度,而只是以他的行為為例來證明自己的觀點,相反他認為王陽明的觀點在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參考答案【達標訓練】1(1)y (2)ji nn (3)zh

13、 (4)c2(1)英 作 隨筆新工具(2)鄧拓燕山夜話3觀點是:讀書能夠塑造人的性格。論證方法:采用歸納法證明觀點先分別列舉六門學科的作用,最后加以歸納。(一)6有兩層:一是表示虛心,目的在于勸誡學者不要驕傲自負,以為什么書一讀就懂,實際上不一定真正體會得了書中的真意,還是老老實實承認自己只是不求甚解為好;二是說明讀書的方法,不要固執(zhí)一點,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貫通,了解大意。7好讀書這個習慣的養(yǎng)成是很重要的;讀書的要訣全在于會意;要學習得好,就不能死讀,而必須活讀;重要的書必須反復閱讀,每讀一次都會覺得開卷有益。8開頭的插入成分表明下面的觀點是引用別人的,不代表自己的意見;結尾處表明下面的結論是

14、自己通過實踐而得出的,不是無中生有,空穴來風。9此為開放題,言之有理即可。示例:“同意。因為讀書的目的就在于領會書中的真意,形成人生的感悟?!?0先由列寧對普列漢諾夫的批評引出自己的觀點,接著舉三國諸葛亮觀其大略的讀書方法為例證明這一觀點,最后又補充說明“活讀”并不是不認真讀,而是著眼于全局。11此為開放題。言之有理即可。示例:“我贊同博覽,因為只有博,才能見多識廣,才能知識更廣泛,了解問題更全面?!?2書猶藥也,善讀可以醫(yī)愚。體會略?!灸芰μ岣摺?(1)讀萬卷書,行萬里路。(2)書讀百遍,其義自見。2略1用使人迷惑的形式來掩蓋真相的欺騙手段。因遙遠而模糊不清;因沒有把握而難以預期。說謊話騙人。追念古代的事情,感傷現(xiàn)在的事情 2立論;駁論,正面提出自己的主張,用事實和道理加以論證,說明它是正確的;駁斥對方錯誤的論點,在駁斥中樹立起自己正確的觀點。駁論點;駁論據(jù);駁論證。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先駁論據(jù),后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