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10個虛詞用法_第1頁
高中文言文10個虛詞用法_第2頁
高中文言文10個虛詞用法_第3頁
高中文言文10個虛詞用法_第4頁
高中文言文10個虛詞用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1而表示轉(zhuǎn)折關(guān)系,相當于“然而”、“可是”、“卻”。例: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天下有公利而莫或興之。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表示偏正關(guān)系,連接狀語和中心詞,相當于“著”、“地”等,或不譯。例:一絲而累,以至于寸。嘩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則熙熙而樂。朝而往,暮而歸。掩口胡盧而笑。表示假設(shè)關(guān)系,連接主語和謂語,相當于“如果”、“假使”。例:人而無信,不知其可。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表示并列,相當于“而且”、“又”、“和”或不譯。例: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永州之野產(chǎn)異蛇,黑質(zhì)而白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者。秦師輕而無禮。表示承遞關(guān)

2、系,相當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譯。例: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余聞而愈悲。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滅滑而還。通“如”:好像,如同。例:軍驚而壞都舍。通“爾”,你,你的。例:而翁歸。若欲死而父。而母立于茲。(而已)罷了。例: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如是而已。俟封奏時潛易之而已。此其心以為天下之知戰(zhàn)得惟我而已。比諸大江,不啻小支而已。而后才,方才。例:賴膚覺之助,而后見為體。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三月而后成。說書雖小技,然必句性情,習方俗。如優(yōu)孟搖頭而歌,而后可以得志。假諸人而后見也。而況即“何況”,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更進一層的意思。例: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

3、不能鳴也。而況石乎!技經(jīng)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2何什么。例:子何而往?(何:憑什么。)大鐵椎,不知何許人。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怎么樣。例:如太行、王屋何?其如土石何?哪里。例: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也哉?(何往:到哪里。)卻看妻子悉何在。豫州今欲何至?何由知吾可也。多么。例:水何澹澹,山島竦峙。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作計何不量!為什么。例: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者二者之為,何哉?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安陵群不聽寡人,何也?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鐘名,何哉?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怎么。例:若為傭耕,何富貴也?徐公何能及君也?作語助詞相當于“啊”。例:新婦

4、車在后,隱隱何甸甸。8何:通“呵”,喝問。例: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誰何:呵問他是誰何意思是檢查盤問。)何如怎么樣,怎樣。例:吾欲之南海,何如?今日之事何如?君謂皇上何如人也?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求,爾何如?何消哪用得著。例:這自然,何消吩附。何若如何。怎樣。例:此為何若人。何嘗并非。例:你說的何嘗不是。何為什么是。例:何為“護官符”?怎么會?例:則眾何為而不洶洶?作什么。例:客何為者?敬杰多而財有余,何為而不成?何意什么意思。例:卻不害我,倒與我好差使正不如何意?豈料,哪里料到。例:女行無偏斜,何意致不厚?何由如何。例:長夜沾濕何由徹。什么原因。例:致之何由?由于疾病。從什么地方。例:何由

5、知吾可也?何乃怎么能。例:何乃太區(qū)區(qū)!何得怎么能。例: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財產(chǎn)何得不蹶?何加有什么益處。例:萬鐘于我何加焉!何曾有什么益處。例:可又是胡說,你又何曾見過他?何其多么。例:何其衰也!3乎表示疑問語氣,相當于“嗎”、“呢”。例:天下事有難易乎?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將以實籩豆奉祭祀,供賓客乎?然,胡不己乎?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若毒之乎?君將哀而生之乎?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齊人固盜乎?然豫州新敗之后,安能抗此難乎?(11)壯士,能復飲乎?(12)技蓋至此乎?(13)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14)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表示反問語氣,相當于“嗎”、“呢”。例:孰為汝多知乎

6、!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人取之,未嘗有言而獨不足子所乎?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求劍若此,不亦惑乎?而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在國乎?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至廢孟子而不立,非導源于小儒乎?非仁木乎?技經(jīng)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觚乎?形容詞詞尾,有時相當于“地”。例: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乎干城之具也。故今之墓中全乎為五人也。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忽乎吾將行兮。表示測度語氣,相當于“吧”。例:日食飲得無衰乎?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同“于”。例: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今雖死乎此,比吾鄉(xiāng)鄰之死則已后矣

7、。吾嘗疑乎是。(乎:對。)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頹然乎其間。先王之法,經(jīng)乎上世而來者也。良劍期乎斷,不期乎莫铘。(乎:引進動作的對象。)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亦無怪乎其私之也。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乎:對。)(11)子言未發(fā)而哀樂具乎其前。(12)蓋進乎技矣。(13)王變乎色曰。(14)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15)依乎天理,批大,導大。(16)以吾一日長乎爾。(爾:比。)(17)攝乎大國這間。(18)異乎三子者之撰。(19)浴乎沂。(20)幽獨處乎山中。表示感嘆語氣,相當于“啊”、“呀”。例: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天乎,人乎,而竟已

8、乎!表示商量語氣,相當于“嗎”,“吧”。例: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無以,則王乎?用在句中,表示停頓語氣。例:于是乎書4乃于是,就。例:乃取一葫蘆置于地。乃入見。陳涉乃立為王號為張楚。曰:“諸將吏敢復有言當迎操者,與此案同!”乃罷會。良乃入,具告沛公。懷王乃悉發(fā)國中兵。才,這才。例:雖理想派之作,亦先有所本,乃增損而潤色之。(乃:然后才。)設(shè)九賓于廷,臣乃敢上璧。悉使蠃兵負草填之,騎乃得過。度我至軍中,公乃入。泛彭蠡口,四望無際,乃知太白“開帆入天境”之句為妙。卻。例:丞相非在夢中,君乃在夢中耳!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強步。今君乃亡趙走燕。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是,就是,原來是。

9、例:視之,乃龐德也,當立者乃公子扶蘇。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乃:一說這里有“在”的意思)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諸葛亮真乃神人。路旁一歧東上,乃昔所未至者。嬴乃夷門抱關(guān)者也。謂獄中語乃親得之于史公云。是乃仁術(shù)也。竟然。例:問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漢。今其智乃反不能及。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他的。例:是芋視乃婦也。乃至,甚至。例:蒙沖斗艦乃以千數(shù)。(乃:一說竟然。)可是。例:零落難堪,似成棄物;乃摘而藏之,雙備經(jīng)年裹物之用。時夫仆俱陰險行后,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覺引余獨往。(乃:一說只是,表示輕微的轉(zhuǎn)折。)而,又。例: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經(jīng)首之會。這樣。例:夫我乃行之。11你,你的

10、。例:爾其無忘乃父之志。5其用作第三人稱,表示領(lǐng)屬關(guān)系,相當于“他、她、它(們)的。”例:其子曰:“不筑,必將有益?!保ㄆ洌核?。)恐前后受其敵。(其:它們的。)其夫囈語。(其:她的。)吾有卿之名,而無其實。(其:它的)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其:他們的。)其釵環(huán)裙襖,三人皆是一樣的妝飾。(他:她們的。)其中,其中的。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其不率教者常有一二。活用作第一人稱。相當于“我(的)”、“自己(的)?!崩翰⒆詾槠涿?。舍其文軒。既其出。(其:我們)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其:我的)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不敢以其富貴

11、驕士。遂前其足。廬陵文天祥自序其詩,名曰指南錄。亦各言其志也!用作第三人稱,相當于“他、她、它(們)?!崩浩薰騿柶涔?。?念悲其遠也。(其:她)向其先表之時可導也。(其:他們)望請其指教。(其:她們)成以其小,劣之。(其:它)矗不知其幾千萬落。(其:它們)在句中表示反問語氣,相當于“難道”、"怎么"。例: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其如土石何:又能拿這些泥士石頭怎么樣。)其孰能譏之乎?且行千里,其誰不知?其為死君乎?指示人、事、物,多表示遠指,相當于“那”之類的詞。例:其不設(shè)色者:曰水墨。(其:那。)懷其璧。(其:那塊)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本義項指后一

12、個“其”:那個。)其極刑,曰:“順我,即先刺心;事則四肢解盡,心猶不死?!保ㄆ洌阂徽f如果。)不嫁義郎體,其往欲何云?(其往:其后,將來)未必有其實。(其:那樣。)表示選擇關(guān)系,相當于"是.還是.".例: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指示人、事、物,有時表示近指,相當于“這”之類的詞。例: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其:這種)今存其本不忍廢。(其:這)此其患不見於今,而將見於他日。(此其:這種。此、其同義連用。)在句中表示祈使語氣,相當于“可”、“還是”。例: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其:可要)依新已五歲,轉(zhuǎn)眼成人。汝其善撫之。(其:可要。一說表示期望。)攻之不克

13、,圍之不繼,吾其還也。(其:還是)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ㄆ洌嚎?,一定。這里有命令的意味。)在句中表示揣測語氣,相當于“恐怕”、“或許”、“不概”、“可能”。例: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賜。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則齊國其庶幾乎?(11)表示假設(shè)關(guān)系,相當于“如果”。例:其業(yè)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zhì)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其若是,孰能御之?6且暫且,姑且。例:你兩個且在這里,等灑家去打死了那廝便來!存者且偷生。這個,你且收著。別君去兮何時還?卿但暫還家,吾今且報府。誓不相隔卿,且暫還家去。將,將要。例:以為且噬己也。今且九十。久居,禍且及汝。不出,火且盡。且為之奈何

14、。若屬皆且為所虜。民且狼顧。旦暮且下。人且死見鬼,宜見數(shù)百千萬。旦夕且死。(11)范君知其必且西奔。而且,并且。例:且人之患志之不立。余悲之,且曰。且以一譬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肅宣權(quán)旨。論天下事勢,致殷勤之意,且問備曰。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戰(zhàn)。(且:一說況且。)且將軍大勢可以拒操者,長江也。彼所將中國人不過十五六萬,且己久疲。且立石于其墓之門。且矯詔紛出。是立法以警其余,且懲后也。(11)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12)可使有勇,且知方也。(13)且使遽告于鄭。況且,再說。例:且焉置土石?(且:一說而且。)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且秦強而趙弱。且相如素賤人。且遷我如振落葉耳。且行千里,其

15、誰不知?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尚且,還。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連接兩個形容詞,表示關(guān)系:又,又.又.。例:而向之香且甘者,非調(diào)和之有異,時、位移人也。河水清且漣漪。示趙弱且怯也。三軍既惑且疑。磐石方且厚。四體康且直。同“夫”,句首助詞。例:且庸人尚羞之,況于將相乎!連接兩個動詞表示并列關(guān)系:一面.,一面.;一邊.,一邊.。例: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無有不過而拜且泣者。如果。例:明復妄言,我當焚汝廬。還有,那末。例:聞姊家有閣子,且何謂閣子也。且住即“且慢”,暫時慢著,常含阻止之意。例:且住,再要十斤都是肥的。且住,你聽我說!瑜又曰:“子翼,且??!.教你看曹賊之首!

16、.”且夫句首助詞,表示下文是更進一步的議論。例:且夫天下非小弱也。且夫天下固有意外之患也。且如就像。例:且如今年冬,未休關(guān)西卒。7若如果,假如。例:今若斷斯織也,則捐失成功。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允等之慢,以彰其咎。若據(jù)而有之,此帝王之資也。若備與彼協(xié)心,上下齊同,則宜撫安,與結(jié)盟好。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若有宿根,須取無莖葉時采。若有所教,仆固愿聞也。像,好像。例:萬里赴戎機,關(guān)山度若飛。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細若蚊足。仿佛若有光。視其中,則干若敗絮。貌若甚戚者。唐雌對曰:“否,非若是也?!?/p>

17、意色揚揚,若自矜詡。形若土狗。呆若木雞。(11)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12)若無罪而就死地。(13)若是其甚與?(14)其若是,孰有御之。你(的),你們(的)。例:若所市于人者。若毒之乎?更若役,何富貴也。若為傭耕,何富貴。若翁廉。(若你們)若何為生我家?若入前為壽。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若屬:你們這些。)予我千金,吾生若。(若:你們)若素名勇。此,如此,這樣。例:以若所為,求若所欲。至于。例:若民,則無恒產(chǎn),因無恒心。若此如此,這樣。例:何以自繪敗狀,令人喪氣若此?求劍若此,不亦惑乎?若夫是用在一段話的開頭、引起論述的詞。近似“要說那”、“像那”的意思。例: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若定

18、心中有數(shù),從容不迫。例:指揮若定。若何怎么樣。例:以閑敝邑,若何?若干約計之詞,相當于“幾許”、“多少”。例:車后若干遞送夫。8所處所,地方。例:持童抵主人所。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必能使行陣和睦,優(yōu)劣得所。樂土樂土,愛得我所!成反復自念,得無教我獵蟲所耶?某所,而母立于茲。此何所也?用在動詞或者“介詞動詞”之前,組成名詞性詞組,相當于“.的事、物”?“.的地方”、“.的人”等。例:漁人一一為具言所聞。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荊柯有所待,欲與俱。此疾之所由生也。(所由生:產(chǎn)生的緣由。)所以表示行為所憑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據(jù),相當于"用來.的方法"

19、;"是用來.的"等。例:吾知所以人距子矣,吾不言。故釋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為法。表示原因。相當于“.的原因(緣故)”。例: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之所以興隆也。荊人尚猶循表而導之,此其所以敗也。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所以遣將守關(guān)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所謂所說的。例:酈道元所謂環(huán)水也。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漢高帝所謂“某業(yè)所就,孰與仲多”者,其逐利之情,不覺溢之于辭矣。所在到處。例:石之鏗然有聲音者,所在皆是也。所在之處,處所。例:尋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急趨之,折過墻隅,迷其所在。宮闕山陵之所在,去之茫茫。9為成為,變成。例:此何遽

20、不為福乎?處遂改勵,終為忠臣。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然則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漢之為漢,幾四十年矣。因而化怒為悲。有鬼,非人死精神為之也。寧知此為歸骨所耶?做。例:為之,則難者亦易矣。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寄偽兒啼,恐栗,為兒恒狀。李李忠義其城為坎以先登。板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有布衣畢升,又為活板。公輸盤為我為云梯。故為之說。然得而臘之以為餌。(11)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12)為壇而盟。(13)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14)相如度秦王特以詐佯為予趙城。(15)趙

21、王竊聞秦王善為秦聲。(16)誰為大王為此計者。(17)唐僧貫休為諾矩羅贊。(18)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19)使齊軍入魏地為十萬灶。(20)今日嬴之為公子亦足矣!(21)今為宮室之美為之。(22)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23)為民誣太守者視此!(24)愿為小相焉。(25)莫不欲求忠以自為,舉賢以自佐。作為,當作。例: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xiāng)秀才觀之。何以為計?子墨子解帶為城。此可以人為援而不可圖也。相傳以為雁蕩。量其家之所有以為劑。霓為衣兮風為馬。斬木為兵,揭竿為旗。然后以六合為家,函為宮。是。例: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迨以手捫之,始知其為壁也。賴膚覺之助,而后見為體。中峨

22、冠而多髯者為東城。五代時始印五經(jīng),已后典籍皆為板本。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此為何若人?必為有竊疾矣。項燕為楚將。為天下理財,不為征利。(11)在藥則未為良時也。(12)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13)非為織作遲,群家婦難為。(14)乃知太白“開風言風語入天鏡”之句為妙。以為,認為。例:孰為汝多知乎!驟視之,無不驚為生人者。竊為大王不取也!被。例:周年處少時,兇強俠氣,為鄉(xiāng)里所患。升死,其印為予群從所得。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譃椴偎?。行將為人所并,豈足托乎!羸兵為人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眾。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吾屬今為之虜矣。則為深谷林莽所蔽。(11)當是為

23、谷中大水沖激。(12)為仲卿母所遣。(13)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14)為國者無使為積之所劫域!(15)遂為猾胥報充里正役。(16)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17)身死國滅,為天下笑,(18)竟為秦所滅。(19)若是物特為天之所厚而擇焉以存也者。句末語氣詞,表示疑問或反詰。例:夫子何命焉為?何辭為?秦則無禮,何施之為?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指心理活動。例: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有。例: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敢用是為怨望。未報秦施而伐其師,其為死君乎?頑童之為是心也。將來,將。例: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眾謂予一行為可以紓禍。(11)治理。例:安有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下驚者

24、?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動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曬之。(12)裝作。例:為除不潔者,引入。(13)為了。例: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凡君之所畢世而經(jīng)營者,為天下也。慎勿為婦死。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歟?今為宮室之美為之。(14)給,替。例: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公輸盤為我為云梯。于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為天下理財,不為征利。于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缶。請以趙十五城為秦王壽。今為君計,菲若遣腹心自結(jié)于東,以共濟世業(yè)。為漢家除殘去穢。請為籌之。保為將軍破之!(11)我固為子孫創(chuàng)業(yè)也。(12)誰為大王為此計者?(13)君為我呼入。(14)公為我獻之。(15)為君翻作琵琶行。(16)而為之記,亦以明生死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17)阿母為汝求。(18)臣請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