瘧疾-教學課件_第1頁
瘧疾-教學課件_第2頁
瘧疾-教學課件_第3頁
瘧疾-教學課件_第4頁
瘧疾-教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Company logo瘧瘧 疾疾 河南中醫(yī)學院第一臨床醫(yī)學院河南中醫(yī)學院第一臨床醫(yī)學院 中醫(yī)內科中醫(yī)內科 劉軻劉軻【概概 述述】 二、文獻摘要二、文獻摘要 1.內經 2.金匱 3. 后 世 【概概 述述】 素問瘧論指出瘧疾的病因是“瘧氣”;“夫瘧氣者,并于陽則陽勝,并于陰則陰勝,陰勝則寒,陽勝則熱”。瘧病脈證治仲景柴胡湯,白虎加桂枝湯、鱉甲煎丸等方藥一直沿用至今。提出截瘧的方法。用藥如常山、蜀漆、馬鞭草、青蒿等。三、分類及有關病名2.2.類瘧:類瘧:發(fā)作不典型的瘧疾?!靖鸥?述述】【概概 述述】2.類 瘧四、范圍四、范圍 【概概 述述】以瘧疾為主一、病一、病 因因1.感受瘧邪 2.正虛邪乘

2、【病因病機病因病機】 1.感受瘧邪 【病因病機病因病機】【病因病機病因病機】 2.2.正虛邪乘 【病因病機病因病機】二、病二、病 機機 病 位:病理性質:病機關鍵:瘧邪侵入人體后,伏于半表半里 【病因病機病因病機】一、診斷依據一、診斷依據 【診查要點診查要點 】 二、病證鑒別二、病證鑒別1.與風溫發(fā)熱、淋證發(fā)熱鑒別 2.與寒瘧、溫瘧和瘴瘧的鑒別 【診查要點診查要點 】瘧疾風溫發(fā)熱 淋證發(fā)熱 病機風溫初起, 邪在肺衛(wèi)。證初起,濕熱蘊蒸,邪正相搏 寒熱特點寒熱往來,汗出熱退,休作有時。寒戰(zhàn)發(fā)熱寒戰(zhàn)發(fā)熱 發(fā)病季節(jié)多見于冬春 與季節(jié)無關1.與風溫發(fā)熱、淋證發(fā)熱鑒別【診查要點診查要點 】寒熱特點苔脈寒瘧

3、寒重熱輕,或但寒不熱者 舌苔白膩,脈弦溫瘧熱重寒輕,或但熱不寒者 舌紅,苔黃,脈弦滑瘴瘧 如高熱不退 舌質紅降,苔白膩或黃膩,脈洪數(shù)2、與寒瘧、溫瘧和瘴瘧的鑒別 【診查要點診查要點 】三、三、 相關檢查相關檢查 典型瘧疾發(fā)作時,血液涂片或骨髓片可找到瘧原蟲,血白細胞總數(shù)正?;蚱??!驹\查要點診查要點 】一、辨證要點 【辨證論治辨證論治 】二、治療原則【辨證論治辨證論治 】三、三、 證治分類證治分類 1. 1. 正正 瘧瘧2. 2. 溫溫 瘧瘧3. 3. 寒寒 虐虐4. 4. 瘴瘴 瘧瘧5. 5. 勞勞 瘧瘧【辨證論治辨證論治 】1. 1.正正 瘧瘧 【辨證論治辨證論治 】【辨證論治辨證論治 】

4、1正瘧正瘧 常用藥及加減n常常 用用 藥:藥: 柴胡、黃芩和解少陽; 常山、草果、檳榔、半夏化痰截瘧; 生姜、紅棗調和營衛(wèi),兼顧胃氣。n加加 減:減: 痰濕偏重,胸悶腹脹,舌苔白膩,加厚樸、蒼術、陳皮; 煩渴、苔黃、脈弦數(shù)者,去生姜、大棗,加石膏、花粉清熱生律。 2.溫 瘧 【辨證論治辨證論治 】【辨證論治辨證論治 】2溫瘧 常用藥及加減常用藥及加減 n常常 用用 藥:藥: 生石膏、知母、黃芩清泄邪熱; 柴胡、青蒿、桂枝和解疏表; 常山截瘧祛邪。n加加 減:減: 3. 3.寒寒 瘧瘧 發(fā)作時熱少寒多,口不渴,胸悶脘痞,神疲體倦。 舌苔白膩,脈弦。 素體陽盛,瘧邪入侵,寒濕內盛。 和解表里,溫陽

5、達邪。 柴胡桂枝干姜湯加減。【辨證論治辨證論治 】【辨證論治辨證論治 】3 3寒瘧寒瘧 常用藥常用藥及加減加減 n常常 用用 藥:藥: 柴胡、黃芩和解少陽; 桂枝、干姜、甘草溫陽達邪; 常山、草果、厚樸、青皮、陳皮散寒燥濕,化痰截瘧。n加加 減:減: 但寒不熱者,去黃芩苦寒之品; 寒郁日久化熱,心煩口干,去桂枝、草果,加石膏、知母。4. 4.瘴瘴 瘧瘧 熱熱 瘴瘴 熱甚寒微,或壯熱不寒。 舌質紅絳,苔黃膩或垢黑,脈洪數(shù)或弦數(shù)。 熱邪瘴毒內盛,邪陷心包。 解毒除瘴,清熱保津。 清瘴湯加減。 【辨證論治辨證論治 】【辨證論治辨證論治 】 4瘴瘧(熱瘴熱瘴 )常用藥常用藥及加減加減n常 用 藥: 黃

6、芩、黃連、知母、銀花、柴胡清熱解毒除瘴; 常山、青蒿截瘧祛邪; 半夏、竹茹和胃化痰; 碧玉散清利濕熱。n加加 減減: 壯熱煩渴者去半夏,加生石膏清熱瀉火。 熱盛津傷,口渴心煩,舌干紅少津者,酌加生地、玄參、石斛、玉竹。 神昏痙厥,高熱不退者,急用紫雪丹清心開竅。 4 4、瘴、瘴 瘧瘧 冷瘴冷瘴寒甚熱微,或但寒不熱,甚者嗜睡不語,神志昏蒙。 舌苔厚膩色白,脈弦。 寒濕瘴毒內盛,蒙蔽心竅。 解毒除瘴,芳化濕濁。 加味不換金正氣散?!颈孀C論治辨證論治 】【辨證論治辨證論治 】 4瘴瘧(冷瘴(冷瘴 )常用藥常用藥及加減加減n常常 用用 藥:藥: 蒼術、厚樸、陳皮、藿香、半夏、佩蘭、荷葉燥濕化濁,健脾理

7、氣; 檳榔、草果截瘧除濕; 菖蒲豁痰宣竅。n加加 減:減: 嗜睡昏蒙者,可加服蘇合香丸芳香開竅。 若嘔吐較著,可吞服玉樞丹以辟穢和中止嘔。5.勞 瘧 瘧疾遷延日久,每遇勞累輒易發(fā)作,發(fā)時寒熱較輕,面色萎黃,倦怠乏力,短氣懶言。 瘧邪久留,氣血耗傷。 益氣養(yǎng)血,扶正祛邪。 何人飲加減?!颈孀C論治辨證論治 】舌質淡,脈細弱?!颈孀C論治辨證論治 】 5勞瘧勞瘧 常用藥及加減常用藥及加減n常常 用用 藥:藥: 何首烏、人參、白術、當歸、白芍補益氣血; 陳皮理氣和中; 生姜、紅棗調和營衛(wèi); 青蒿、常山祛邪截瘧。n加加 減:減: 氣虛較著,倦怠自汗者,可加黃芪、浮小麥;偏于陰虛,下午或夜晚兼見低熱,舌質紅絳者,加生地、鱉甲、白薇; 如胸悶脘痞,大便稀溏,舌苔濁膩者,去首烏,加姜半夏、草果芳化濕濁。 1.本病為蚊蟲傳播,故應加強滅蚊、防蚊 措施 。 2.瘧疾發(fā)作期應臥床休息 。 3.服藥宜在瘧發(fā)前2小時,發(fā)作時不宜服藥或進食。飲食以易于消化,富有營養(yǎng)之流質或半流質為宜。 4.久瘧要注意休息,加強飲食調補,如多進食瘦肉、豬肝、桂元、紅棗等。有瘧母者,可食用甲魚滋陰軟堅,有助于痞塊的消散?!绢A防調護預防調護 】n臨床表現(xiàn):臨床表現(xiàn):n病病 因:因: n病病 位:位: n基本病機:基本病機:n病病 性:性: n治治 療:療: 【結語結語 】寒戰(zhàn)、壯熱、頭痛、汗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