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發(fā)酵菌感染及應對策略_第1頁
非發(fā)酵菌感染及應對策略_第2頁
非發(fā)酵菌感染及應對策略_第3頁
非發(fā)酵菌感染及應對策略_第4頁
非發(fā)酵菌感染及應對策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國細菌耐藥性中國細菌耐藥性CHINETCHINET監(jiān)測與非發(fā)酵監(jiān)測與非發(fā)酵菌感染及應對策略菌感染及應對策略參加單位上海華山醫(yī)院抗生素研究所上海瑞金醫(yī)院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衛(wèi)生部北京醫(yī)院上海兒科醫(yī)院浙醫(yī)一附院廣州醫(yī)學院一附院重慶醫(yī)大一附院湖北同濟醫(yī)院上海市兒童醫(yī)院CHINET耐藥監(jiān)測菌種分布細菌細菌株數(shù)株數(shù)細菌細菌株數(shù)株數(shù)革蘭陰性菌革蘭陰性菌革蘭陽性菌革蘭陽性菌 大腸埃希菌大腸埃希菌6172617217.91 17.91 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2721272110.30 10.30 銅綠假單胞菌銅綠假單胞菌4837483714.03 14.03 金葡菌金葡菌183518359.30 9.

2、30 克雷伯菌屬克雷伯菌屬3526352610.23 10.23 腸球菌屬腸球菌屬133413347.72 7.72 不動桿菌屬不動桿菌屬302630268.78 8.78 溶血性鏈球菌溶血性鏈球菌5995992.07 2.07 嗜麥芽窄食單胞嗜麥芽窄食單胞菌菌120712073.50 3.50 肺炎鏈球菌肺炎鏈球菌5965961.88 1.88 腸桿菌屬腸桿菌屬110511053.21 3.21 草綠色鏈球菌草綠色鏈球菌2172170.77 0.77 流感嗜血桿菌流感嗜血桿菌6096091.77 1.77 奇異變形桿菌奇異變形桿菌4674671.35 1.35 合計合計34468344681

3、00.0 100.0 其中其中20052005年流感年流感0.6%0.6%(139139株),溶血性鏈球菌株),溶血性鏈球菌1.3%1.3%、肺炎鏈球菌、肺炎鏈球菌0.4%0.4%。20062006年均有增加!年均有增加!2006年10家醫(yī)院1279株MSSA耐藥率(%)青霉素、紅霉素、克林霉素耐藥率較高。無萬古霉素、替考拉寧和利奈唑胺耐藥株。耐藥率(%)20062006年1010家醫(yī)院18351835株MRSAMRSA耐藥率(% %)耐藥率(%)2006年10家醫(yī)院830株MSCNS耐藥率(%)耐藥率(%) 2006 2006年1010家醫(yī)院27212721株MRCNSMRCNS耐藥率(%

4、%)耐藥率(%)20062006年1010家醫(yī)院13341334株糞腸球菌的耐藥率(% %)無萬古霉素耐藥株,中介株應重復試驗。耐藥率(%)2006年10家醫(yī)院1145株屎腸球菌的耐藥率(%)耐藥率(%)2006年10家醫(yī)院4837株銅綠假單胞菌耐藥率(%)耐藥率(%)2006年10家醫(yī)院2734株鮑曼不動桿菌的耐藥率(%)耐藥率(%)2006年10家醫(yī)院1861株非產ESBL克雷伯菌屬耐藥率(%)耐藥率(%)2006年10家醫(yī)院1483株產ESBL克雷伯菌屬耐藥率(%)耐藥率(%)2006年10家醫(yī)院3023株非產ESBL大腸桿菌耐藥率(%)耐藥率(%)2006年10家醫(yī)院3149株產ESB

5、L大腸桿菌耐藥率(%)耐藥率(%)2006年10家醫(yī)院泛耐藥菌株的發(fā)生率(%)菌株百分比(株數(shù)/總株數(shù))銅綠假單胞菌3.0%(146/4837)鮑曼不動桿菌1.4%(38/2734)肺炎克雷伯菌0.2%(6/3107)弗勞地檸檬酸桿菌4.9%(9/182)非發(fā)酵菌感染及應對策略非發(fā)酵菌感染及應對策略 葡萄糖非發(fā)酵性GNB(簡稱非發(fā)酵菌),一大群屬不同科、屬,不能以發(fā)酵形式分解碳水化合物作為能源的GNB GNB中所占比例已從2030年前的10%上升至目前的三分之一,在醫(yī)院內肺炎中甚至超過50% 與人類感染有關的約20余個屬,至少有97個菌種及未定名細菌。臨床常見56個屬,約20個菌種 主要分布于

6、自然界,如水、土壤、植物、動物和醫(yī)院環(huán)境中,可污染醫(yī)療器械甚至消毒液體引起醫(yī)院感染 耐藥性總體超過腸桿菌科細菌。由于經(jīng)濟和醫(yī)療發(fā)展水平不平衡,耐藥性存在較大地區(qū)差異 許多菌種生化反應不夠活潑,加上菌種分類仍在完善之中,非發(fā)酵菌鑒定的正確性遜于腸桿菌科非發(fā)酵菌nonfermenter糖非發(fā)酵菌糖非發(fā)酵菌 Non-fermenters 假單胞菌屬假單胞菌屬 銅綠假單胞菌銅綠假單胞菌 Pseudomonas aeruginosa 不動桿菌屬不動桿菌屬 鮑曼不動桿菌鮑曼不動桿菌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窄食單胞菌屬窄食單胞菌屬 嗜麥芽窄食單胞菌嗜麥芽窄食單胞菌Stenotrop

7、homonas maltophilia 產堿桿菌屬產堿桿菌屬 糞產堿桿菌糞產堿桿菌 Alcaligenes faecalis 伯克霍爾德菌屬伯克霍爾德菌屬 洋蔥伯克霍爾德菌洋蔥伯克霍爾德菌 Burkholderia cepacia 黃桿菌屬黃桿菌屬(金黃桿菌屬金黃桿菌屬) 腦膜敗血黃桿菌腦膜敗血黃桿菌 Flavobacterium meningosepticum (腦膜敗血金黃桿菌腦膜敗血金黃桿菌 Chryseobacterium meningosepticum )Importance of non-fermenters 糖非發(fā)酵菌的臨床分離率上升明顯糖非發(fā)酵菌的臨床分離率上升明顯糖非發(fā)酵菌耐

8、藥性上升快糖非發(fā)酵菌耐藥性上升快 對許多抗菌藥物天然耐藥對許多抗菌藥物天然耐藥 對原有效藥物的耐藥性上升迅速對原有效藥物的耐藥性上升迅速 出現(xiàn)泛耐藥菌株出現(xiàn)泛耐藥菌株 Pan-resistant臨床治療困難、病死率高臨床治療困難、病死率高非發(fā)酵菌肺部感染的臨床特點1. 易感人群 老年 住院病人, 嚴重基礎疾病: COPD,心衰,慢性肝、腎疾病、腫瘤, 免疫抑制患者 使用廣譜抗生素 人工氣道/機械通氣,外科手術2. 臨床表現(xiàn)3. 實驗室與X線檢查易感人群臨床表現(xiàn) 發(fā)熱 咳嗽 咳痰 氣急 羅音(濕性與干性)實驗室與X線檢查易感人群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與X線檢查 白細胞總數(shù)和中性粒細胞升高 X線: 部位:

9、單側與雙側,一葉與多葉,下與上 性質:炎性浸潤,膿腫,胸腔積液,其他非發(fā)酵菌肺部感染的病原學診斷診斷線索:發(fā)現(xiàn)疑似病例 易感因素 GNB感染臨床表現(xiàn)病原學診斷 合格的痰標本 選擇培養(yǎng)基 定量/半定量培養(yǎng)標本的質與量感染菌與污染菌的區(qū)分下呼吸道感染:確定診斷初步診斷基礎上,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 1.經(jīng)篩選痰液(鱗狀上皮細胞 25個/LF或二者比 1:2.5)連續(xù)兩次分離出相同病原體 2.痰定量培養(yǎng)分離到病原菌濃度106cfu/ml 3.血培養(yǎng)或并發(fā)胸腔積液者的胸液分離到病原體 4.經(jīng)纖支鏡或人工氣道吸引的下呼吸道分泌物分離到濃度 105cfu/ml病原菌、BAL分離到濃度104 cfu/ml病原

10、菌或PSB、PBAL分離到病原菌(對于原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包括支氣管擴張者細菌濃度必須103cfu/ml)。 5.痰或下呼吸道采樣標本中分離到通常非呼吸道定植的細菌或其它特殊病原體 6.免疫血清學、組織病理學的病原學診斷證據(jù)High incidence of non-fermenters in Gram-negative bacilli 41% (9644/23637) of GNB were non-fermenters in CHINET (Resistance surveillance network in China) surveillance program in China in 2

11、007 (汪復等汪復等. 中國感染與化療雜志中國感染與化療雜志 2008; 8: 321) Non-fermenters increased from 41% in 1999 to 48% in 2001 in ICU clinical isolates of GNB in NPRS (Nosocomial Pathogens Resistance Surveillance) study program in China (王輝王輝, 陳民鈞陳民鈞. 中華醫(yī)學雜志中華醫(yī)學雜志 2003; 83:385)08年度廣州地區(qū)細菌耐藥監(jiān)測12217株細菌分布情況92.17.968.231.852.64

12、3.53.914.81.421.633.826.8大腸埃希菌對抗菌藥物的耐藥率(%)產ESBL大腸桿屬對抗菌藥物的耐藥率(%)48.7%(990/2034)大腸埃希菌產ESBLS。 除亞胺培南、美羅培南外,ESBL(+)株對各類抗菌藥物的耐藥率高于ESBL()株ESBL(+)株對亞胺培南美羅培南和頭孢哌酮/舒巴坦耐藥率低。克雷伯菌屬對抗菌藥物的耐藥率(%)產ESBL克雷伯菌屬對抗菌藥物的耐藥率46.1%(587/1273)的克雷伯菌產ESBLS。 除亞胺培南、美羅培南外,ESBL(+)株對各類抗菌藥物的耐藥率高于ESBL()株ESBL(+)株對亞胺培南美羅培南和頭孢哌酮/舒巴坦耐藥率低。腸桿菌

13、屬對抗菌藥物的耐藥率(%) 1740株銅綠假單胞菌的耐藥率(%) 只有頭孢哌酮/舒巴坦20922株不動桿菌屬的耐藥率(%)對頭孢哌酮/舒巴坦、亞胺培南、美羅培南耐藥率低對多數(shù)藥物的耐藥率在40%以上,457株嗜麥芽窄食單胞菌的耐藥率(%) 亞胺培南、美羅培南天然耐藥對米諾環(huán)素、SMZCO、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的耐藥率20舒普深是2008年廣州地區(qū)耐藥監(jiān)測報告中唯一對所有常見的革蘭陰性(G-)菌對其耐藥率均低于30%的抗生素 舒普深亞胺培能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頭孢吡肟大腸埃希菌7.61.44.734.5肺炎克雷伯菌11.82.615.428.2銅綠假單胞菌19.131.425.428.5鮑曼不動桿

14、菌7.413.327.838.3嗜麥芽窄食單胞菌26.998.1沒有數(shù)據(jù)沒有數(shù)據(jù)綠色表示耐藥率30%2008年12家醫(yī)院10017株非發(fā)酵菌耐藥率(%) (08CHINET結果。結果。 汪復等汪復等. )抗菌藥物耐藥敏感頭孢哌酮頭孢哌酮/ /舒巴坦舒巴坦16.162.3美羅培南39.757.6阿米卡星40.056.6頭孢他啶37.956.1頭孢吡肟38.653.9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1.553.8亞胺培南44.453.7環(huán)丙沙星41.152.1中國感染與化療雜志 2008; 8: 321銅綠假單孢菌的耐藥性及其感染抗菌治療 2007年中國銅綠假單胞菌對抗菌藥的耐藥性年中國銅綠假單胞菌對抗菌藥的

15、耐藥性 (07CHINET結果。結果。 汪復等汪復等. 中國感染與化療雜志中國感染與化療雜志 2008; 8: 321)2008年12家醫(yī)院4034株銅綠假單胞菌耐藥率(%) (08CHINET結果。 汪復等. )對多數(shù)測試藥的耐藥率在1532,近年來較穩(wěn)定。碳青霉烯類耐藥率增高顯著,美羅培南亞胺培南耐藥率分別為25、30,較2007年略低銅綠假單胞菌感染的抗菌藥物選銅綠假單胞菌感染的抗菌藥物選擇擇 青霉素類:青霉素類: 哌拉西林、美洛西林、阿洛西林哌拉西林、美洛西林、阿洛西林 頭孢菌素類:頭孢他啶、頭孢哌酮、頭孢吡肟頭孢菌素類:頭孢他啶、頭孢哌酮、頭孢吡肟 酶抑制劑合劑:頭孢哌酮酶抑制劑合劑

16、:頭孢哌酮-舒巴坦舒巴坦 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三唑巴坦 替卡西林替卡西林-克拉維酸克拉維酸 碳青霉烯類:亞胺培南、美羅培南、帕尼培南碳青霉烯類:亞胺培南、美羅培南、帕尼培南 氟喹諾酮類:環(huán)丙沙星氟喹諾酮類:環(huán)丙沙星 氨基糖苷類:阿米卡星、慶大霉素氨基糖苷類:阿米卡星、慶大霉素銅綠假單胞菌感染治療原則銅綠假單胞菌感染治療原則 劑量足劑量足 high dosage 療程足療程足 long treatment course 聯(lián)合聯(lián)合 combination-內酰胺藥物內酰胺藥物+氨基糖苷類:氨基糖苷類:協(xié)同,后者不良反應大協(xié)同,后者不良反應大-內酰胺藥物內酰胺藥物+環(huán)丙沙星:環(huán)丙沙星:無協(xié)同,

17、后者組織濃度高,無協(xié)同,后者組織濃度高, 抑制抑制biofilmMulti-Drug Resistance(MDR)multi-drug resistant organism (MDRO) 多重耐藥菌醫(yī)院感染MDR(多重耐藥) 5/7指細菌對包括頭孢菌素類、青霉素類、喹諾酮類、氨基糖甙類、碳青霉烯類、單環(huán)類、其它類(如四環(huán)素、氯霉素、利福平)等在內的7類抗生素中的至少5類耐藥。PDR(泛耐藥) 7/7指細菌除對粘菌素、舒巴坦可能敏感外,對臨床上常見的7類抗生素均不同程度耐藥,PDR是MDR中的特殊類型。什么是MDR? 哪些細菌容易發(fā)生MDR?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

18、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5; 171: 388-416.非發(fā)酵菌銅綠假單胞菌不動桿菌屬 產ESBLs菌 肺炎克雷伯菌大腸埃希菌MRSA非發(fā)酵菌產生發(fā)生MDR的主要機制賈文祥,主編。醫(yī)學微生物學,人名衛(wèi)生出版社,2005年1、產生鈍化酶,破壞抗菌藥物化學結構: ESBLs AmpC酶 非金屬碳青酶烯酶 金屬酶2、降低抗菌藥物菌體內濃度: 孔蛋白缺失:抗菌藥物難以進入菌體內 主動外排:抗菌藥物被外排泵排出菌體外 泛耐藥銅綠假單胞菌的耐藥機制泛耐藥銅綠假單胞菌的耐藥機制 多種耐藥機制共

19、同參與 產酶 碳青霉烯酶(Carbapenemase) ESBL,AmpC 膜蛋白丟失(porin loss) 主動外排(active efflux) 靶位改變 PBPsTarget modificationEfflux 泛耐藥銅綠假單胞菌感染泛耐藥銅綠假單胞菌感染 常見感染常見感染 VAP:ventilation-associated pneumonia 術后腹腔感染術后腹腔感染 ICU重癥病人等重癥病人等 治療治療 多粘菌素多粘菌素B、多粘菌素、多粘菌素E(colistin):): 腎毒性、神經(jīng)系統(tǒng)不良反應腎毒性、神經(jīng)系統(tǒng)不良反應 下述抗菌藥大劑量聯(lián)合?下述抗菌藥大劑量聯(lián)合? 頭孢哌酮舒巴

20、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頭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磷霉素、環(huán)丙沙星、阿米卡星、利福平磷霉素、環(huán)丙沙星、阿米卡星、利福平 新藥研發(fā)?新藥研發(fā)? 合用丙球?合用丙球?多粘菌素類多粘菌素類 Polymyxins 主要品種:多粘菌素主要品種:多粘菌素B(polymyxin B) 多粘菌素多粘菌素E(粘菌素,(粘菌素,colistin) 藥效學藥效學 對對GNB包括非發(fā)酵菌具良好抗菌活性,包括非發(fā)酵菌具良好抗菌活性,GPC對其耐藥對其耐藥 多粘菌素多粘菌素B優(yōu)于多粘菌素優(yōu)于多粘菌素E 藥動學:藥動學: 主要由腎臟排出,主要由腎臟排出,t1/2 6h 不良反應:不良反應:腎毒性腎毒性22 (多粘菌素(

21、多粘菌素B較較E明顯),明顯), 神經(jīng)毒性神經(jīng)毒性 用法:每日多粘菌素用法:每日多粘菌素B 1.52.5 mg/kg, 多粘菌素多粘菌素E 2.55 mg/kg(每日(每日100150mg),靜脈滴),靜脈滴注注治療過程中銅綠假單胞產生耐藥-病死率明顯增加N=489 pats with NP耐藥:對PIP, CFZ, IMP, CIP至少1個耐藥入組時耐藥 n=144治療過程中(14d)出現(xiàn)耐藥 n=30Mortality:敏感組 7.5% vs 耐藥組 7.6% (p=0.96, RR0.94)治療過程持續(xù)敏感組 6.3% vs 新耐藥組 26.6% (p=0.03, RR 2.9)繼發(fā)性菌

22、血癥治療過程持續(xù)敏感組 1.4% vs 新耐藥組 14% (p0.001, RR 9)Arch Intern Med, 1999, 159: 1127對感染與炎性反應關系認識的反思與深化強調 3 個問題: 1. 感染(Infection) 炎性反應(SIRS) 2. 定植(Colonization) 感染(Infection) 3. 清除病原體 控制炎癥 病原體不致命 失控的炎性反應 器官損傷 “ 附加損害 指的是抗生素治療造成的生態(tài)學負面作用,即選擇出耐藥菌以及發(fā)生多重耐藥細菌的感染或定殖?!?抗生素治療的計劃外結果Paterson DL. Clin Infect Dis 2004;38(S

23、uppl 4):S341-S345Chow JW et al. Ann Intern Med 1991;115:585-590起始陽性血培養(yǎng)中出現(xiàn)多重耐藥腸桿菌屬的相關因素(P0.001)有3rdGC治療史 22/32 (69%)無3rdGC治療史 14/71 (20%)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耐藥3rdGC 6/31 (19%)氨基糖甙類 1/89 (P=.001)其它-內酰胺類 0/50 (P=.002)Cheol-In K et al. Clin Infect Dis 2004;39:812-818喹諾酮類與碳青霉烯類交叉耐藥的機制由氟喹諾酮類選擇 (而不是由碳青霉烯類選擇)產生的銅綠假單胞菌 n

24、fxc (mexT) 變異株: (1) mexEF-oprN泵(外排泵)上調和(2) oprD (滲透性降低)下調 結果銅綠假單胞菌 對氟喹諾酮類和碳青霉烯類的敏感率都發(fā)生了改變Livermore DM. Clin Infect Dis 2002;34:634-640對多重耐藥菌的監(jiān)測 實施目標性監(jiān)測 發(fā)現(xiàn)、診斷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 定植患者 加強對多重耐藥菌的檢測 對抗菌藥物敏感性、耐藥模式的監(jiān)測 根據(jù)監(jiān)測結果指導臨床對MDRO的控制 加強醫(yī)務人員的手衛(wèi)生 醫(yī)務人員對患者實施診療護理活動過程中,應當嚴格遵循手衛(wèi)生規(guī)范。 醫(yī)務人員在直接接觸患者前后、對患者實施診療護理操作前后、接觸患者體液或者分

25、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觸患者使用過的物品后以及從患者的污染部位轉到清潔部位實施操作時,都應當實施手衛(wèi)生。 手上有明顯污染時,應當洗手;無明顯污染時,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劑進行手部消毒。嚴格實施隔離措施應當對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實施隔離措施 首選單間隔離,也可以將同類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間 不能將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與氣管插管、深靜脈留置導管、有開放傷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間。嚴格實施隔離措施 醫(yī)務人員實施診療護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觸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傷口、潰爛面、粘膜、血液和體液、引流液、分泌物、痰液、糞便時,應當使用手套 必要時使

26、用隔離衣。 完成對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診療護理操作后,必須及時脫去手套和隔離衣。切實遵守無菌技術操作規(guī)程醫(yī)務人員應當嚴格遵守無菌技術操作規(guī)程,特別是實施中心靜脈置管、氣管切開、氣管插管、留置尿管、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時,應當避免污染,減少感染的危險因素。 加強醫(yī)院環(huán)境衛(wèi)生管理醫(yī)療機構應當加強診療環(huán)境的衛(wèi)生管理,對收治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應當使用專用的物品進行清潔和消毒,對患者經(jīng)常接觸的物體表面、設備設施表面,應當每天進行清潔和擦拭消毒。出現(xiàn)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藥菌感染暴發(fā)時,應當增加清潔和消毒頻次。 醫(yī)務人員手與醫(yī)療設備污染的關系加強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 醫(yī)療機構應當認真落實

27、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和衛(wèi)生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的通知(衛(wèi)辦醫(yī)發(fā)200848號)要求,嚴格執(zhí)行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的基本原則,正確、合理地實施抗菌藥物給藥方案,加強抗菌藥物臨床合理應用的管理,減少或者延緩多重耐藥菌的產生。(一)對細菌耐藥率超過30%的抗菌藥物,應將預警信息及時通報有關醫(yī)療機構和醫(yī)務人員。(二)對細菌耐藥率超過40%的抗菌藥物,應該慎重經(jīng)驗用藥。(三)對細菌耐藥率超過50%的抗菌藥物,應該參照藥敏試驗結果用藥。(四)對細菌耐藥率超過75%的抗菌藥物,應該暫停該類抗菌藥物的臨床應用,根據(jù)細菌耐藥監(jiān)測結果再決定是否恢復臨床應用??咕幬镱A警機制與干預措施衛(wèi)生部辦

28、公廳關于加強多重耐藥菌醫(yī)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衛(wèi)辦醫(yī)發(fā)2008130號一、重視和加強多重耐藥菌(MDRO)的醫(yī)院感染管理二、建立和完善對多重耐藥菌的監(jiān)測MRSA、VRE、ESBLs、多重耐藥的鮑曼不動桿菌三、預防和控制多重耐藥菌的傳播(一)加強醫(yī)務人員的手衛(wèi)生(二)嚴格實施隔離措施(三)切實遵守無菌技術操作規(guī)程(四)加強醫(yī)院環(huán)境衛(wèi)生管理四、加強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五、加強對醫(yī)務人員的教育和培訓六、加強對醫(yī)療機構的監(jiān)管二八年六月二十七日不動桿菌屬細菌的耐藥性及其感染的抗菌治療不動桿菌(Acinetobacter) 院內肺炎常見病因 環(huán)境中普遍存在 對抗菌素耐藥嚴重 耐受肥皂 醫(yī)務工作者手上最常分離到

29、的G不動桿菌感染 不動桿菌是一群不發(fā)酵糖類,氧化酶陰性的革蘭陰性桿菌,廣泛存在與自然界。 作為條件致病菌,是引起醫(yī)院感染的常見病原菌之一。 不動桿菌可在醫(yī)院環(huán)境中長期存在,特別是機體抵抗力下降或免疫功能受損時更易出現(xiàn)相關院內感染,如菌血癥、尿道感染、傷口感染、繼發(fā)性腦膜炎、肺炎,特別是呼吸機相關肺炎(VAP),麻疹肺炎等。 鮑曼不動桿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在不動桿菌屬中,臨床分離率和耐藥率最高,用藥最棘手的是鮑曼不動桿菌,又被稱為“革蘭氏陰性桿菌的MRSA”。 922株不動桿菌屬的耐藥率(%)對頭孢哌酮/舒巴坦、亞胺培南、美羅培南耐藥率低對多數(shù)藥物的耐藥率在40%

30、以上,08廣州地區(qū)藥敏不動桿菌的危險因素Acinetobacter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AVAP)住過神經(jīng)外科住過神經(jīng)外科顱腦外科顱腦外科吸入肺炎吸入肺炎先前用藥先前用藥 :亞胺培南,氟喹諾酮類(:亞胺培南,氟喹諾酮類(OR, 14OR, 14,95% CI, 95% CI, 4.14.191; 91; P P .0001 .0001);亞胺培南耐藥);亞胺培南耐藥 (OR, 4; CI, (OR, 4; CI, 1.11.12 9.8; 2 9.8; P P .005) .005) 導管導管機械通氣機械通氣長期住院長期住院 * Garnacho-M

31、ontero J. et Intensive Care Med. 2005;31:64965575鮑曼不動桿菌流行期間污染環(huán)境 吸引器具導管 床欄桿加濕器 枕頭尿杯 通風設備靜脈營養(yǎng) 輸液泵藥瓶 繃帶手機 洗手盆領帶 病人桌子 不銹鋼手推車 坐墊 淋浴器76Pierre EF et al. CID, 2006; 42:6929Paterson DL,et al. CID; 2006; 43:S438耐碳青霉烯類鮑曼不動桿菌 Landman D et al. Arch Intern Med 2002;162:1515-1520*Quale J et al. Clin Infect Dis 200

32、3;37:214-230在15家布魯克林醫(yī)院的數(shù)據(jù)中,耐碳青霉烯類鮑曼不動桿菌的流行與頭孢菌素的使用相互關聯(lián)核糖體生物分型顯示一種單克隆株占樣本總數(shù)的62%,并且在所有15家為本研究提供數(shù)據(jù)的醫(yī)院患者身上都分離到頭孢菌素酶對細胞外膜的滲透性降低*781. 氨芐西林-舒巴坦:2. 舒巴坦 :部分有效3. 氟喹諾酮類+氨基糖苷類:部分多重耐藥株有效4. 抗假單胞藥或抗假單胞3代頭孢+氨基糖苷類:5. 多粘菌素E6. 美洛培南+舒巴坦7. 粘菌素+亞胺培南+利福平8. 替加環(huán)素 熱病 20071. 頭孢哌酮-舒巴坦2. 替加環(huán)素 3. 米諾環(huán)粘菌素 多粘菌素B4. 素 多西環(huán)素5. *頭孢哌酮-舒巴

33、坦+米諾環(huán)素:有效率 68%*石巖,等。中國感染與化療雜志,2007,7(1):34資料來源: 2005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住院患者的痰液細菌培養(yǎng)標本, , 同時回顧性分析患者的相關臨床資料。 標本來源 主要來自下呼吸道,占79.2%,傷口分泌物7.6,血液標本2.7%。20052007年分離的751株鮑曼不動桿菌的標本來源 595結果:下呼吸道分離的鮑曼不動桿菌占臨床分離的G G- -菌的百分比逐年升高 3年來鮑曼不動桿菌在G-菌中百分比的比較 120201274595595株下呼吸道標本的感染狀況鮑曼不動桿菌下呼吸道感染的現(xiàn)狀:多重耐藥嚴重35623927581356株下呼吸道

34、感染標本的多重耐藥狀況科室分布:主要分布于主要分布于ICUICU病房病房 ICUICU病房病房菌株菌株構成比構成比(%)(%) 普通科室普通科室菌株菌株構成比構成比(%)(%)神內科神內科ICUICU8824.7神內科神內科318.7腦外科腦外科ICUICU7521.1呼吸科呼吸科215.9外科外科ICUICU6217.4腦外科腦外科123.4呼吸科呼吸科ICUICU133.7感染科感染科82.2胸外科胸外科ICUICU82.2康復科康復科61.7CCUCCU61.7其他科其他科267.3合計25270.870.8合計10429.229.2人群分布 年齡和性別的分布:感染平均年齡49.449.

35、4歲,以45歲最多,約占53.5%,男女致病率之比為2.0:1。 疾病的分布:大部分入院診斷為腦血管意外,其次為顱腦損傷、呼吸道疾病等 。結果:每年的月致病率有三個高峰,分別位于4 4、7 7、9 9月,前后相差不超過1 1月高峰月份2005年2006年2007年3年總的467910 * 致病率致病菌株/分離的菌株100 時間分布 20052007年鮑曼不動桿菌下呼吸道月致病率的比較 敏感率:頭孢哌酮舒巴坦 美羅培南 亞胺培南耐藥率:頭孢哌酮舒巴坦 美羅培南 美羅培南 亞胺培南356株鮑曼對14種抗菌藥物的耐藥性比較ICUICU與非ICUICU病房感染的鮑曼對1414種抗菌藥物的耐藥率比較 0

36、%10%20%30%40%50%60%70%80%90%100%頭孢哌酮/舒巴坦美羅培南亞胺培南頭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左氧沙星環(huán)丙沙星四環(huán)素頭孢他啶頭孢噻肟新諾明慶大霉素哌拉西林ICU非ICU除頭孢哌酮舒巴坦耐藥率相似外,其他13種抗菌藥物ICU耐藥率高于非ICU 11.131.2( P 0.05) 亞胺培南與美羅培南抑菌環(huán)直徑的正相關及線性回歸關系 30. 020. 010. 00. 0 30. 025. 020. 015. 010. 05. 00. 0ImipenemMeropenem(mm)(mm)縱坐標:美羅培南的抑菌環(huán)直徑橫坐標:亞胺培南的抑菌環(huán)直徑回歸方程為:Y = 0

37、.934X + 1.239,兩者存在正相關關系( r = 0.895,P 0.05)和線性回歸關系(b =0.934,P 48%,高于2007年。不動桿菌感染的抗菌藥物選擇不動桿菌感染的抗菌藥物選擇 青霉素類:青霉素類: 哌拉西林哌拉西林 頭孢菌素類:頭孢他啶、頭孢哌酮頭孢菌素類:頭孢他啶、頭孢哌酮 頭孢吡肟頭孢吡肟 酶抑制劑合劑:酶抑制劑合劑:頭孢哌酮頭孢哌酮- -舒巴坦舒巴坦 氨芐西林氨芐西林- -舒巴坦舒巴坦 哌拉西林哌拉西林- -三唑巴坦三唑巴坦 碳青霉烯類:碳青霉烯類:亞胺培南、美羅培南亞胺培南、美羅培南 帕尼培南等帕尼培南等 氟喹諾酮類:氟喹諾酮類:環(huán)丙沙星環(huán)丙沙星 氨基糖苷類:阿

38、米卡星、慶大霉素氨基糖苷類:阿米卡星、慶大霉素泛耐藥不動桿菌感染泛耐藥不動桿菌感染 常見感染及治療常見感染及治療 與泛耐藥銅綠假單胞菌相仿與泛耐藥銅綠假單胞菌相仿 不同之處不同之處 四環(huán)素類如多西環(huán)素、米諾環(huán)素四環(huán)素類如多西環(huán)素、米諾環(huán)素有良好作用,可與有良好作用,可與其他抗菌藥合用其他抗菌藥合用 甘氨酰環(huán)素類甘氨酰環(huán)素類(glycylclines)藥物藥物替加環(huán)素替加環(huán)素tigecycline作用強于四環(huán)素類作用強于四環(huán)素類鮑曼不動桿菌的鮑曼不動桿菌的MIC比較比較楊啟文,中國感染與化療雜志楊啟文,中國感染與化療雜志 2007; 7(3): 199抗菌藥抗菌藥MICRMIC50MIC90RS米諾環(huán)素米諾環(huán)素0.125-6448669亞胺培南亞胺培南0.125-512 12562275頭孢哌酮頭孢哌酮/舒巴坦舒巴坦 0.125-641632752左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0.032-324164740莫西沙星莫西沙星0.002-328165338米諾環(huán)素對鮑曼不動桿菌具良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