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波譜分析(北京理工大學)._第1頁
有機波譜分析(北京理工大學)._第2頁
有機波譜分析(北京理工大學)._第3頁
有機波譜分析(北京理工大學)._第4頁
有機波譜分析(北京理工大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第一章 紫外吸收光譜法 (UV)第二章第二章 紅外光譜紅外光譜(IR)第四章核磁共振第四章核磁共振( 1H-NMR)第五章第五章 質(zhì)譜法質(zhì)譜法 (MS)真空紫外區(qū)普通紫外區(qū)可見光區(qū)100nm200nm400nm800nm輻射易為空氣中輻射易為空氣中的氮、氧吸收,的氮、氧吸收,必須在真空中才必須在真空中才可以測定,對儀可以測定,對儀器要求高器要求高空氣無吸收,空氣無吸收,在有機結(jié)構(gòu)在有機結(jié)構(gòu)分析中最為分析中最為有用。有用??諝鉄o吸收,空氣無吸收,在有機結(jié)構(gòu)在有機結(jié)構(gòu)分析中最為分析中最為有用。有用。紫外紫外-可見光的波長范圍可見光的波長范圍紫外-可見光譜的基本原理ABABA B*反鍵分反鍵分子軌道

2、子軌道成鍵分成鍵分子軌道子軌道A、B原子軌道形成原子軌道形成A-B分子分子軌道示意圖軌道示意圖電子光譜的產(chǎn)生電子光譜的產(chǎn)生A原子軌道原子軌道*B原子軌道原子軌道UV光光樣品槽樣品槽基態(tài)基態(tài)激發(fā)態(tài)激發(fā)態(tài)E1-E0=hA、B原子軌道形成原子軌道形成A-B分子分子軌道示意圖軌道示意圖電子光譜的產(chǎn)生電子光譜的產(chǎn)生自旋多重性及電子躍遷選擇定則自旋多重性及電子躍遷選擇定則自旋多重性:根據(jù)Pauli原理,處于分子同一軌道的兩個電子自旋方向相反,用+1/2和-1/2表示,其代數(shù)和S=0。自旋多重性(2S+1)=1 ,稱單重態(tài),用S表示。自旋多重性(2S+1)=3 ,為激發(fā)的三重態(tài),用T表示。第一激發(fā)態(tài)用S1或

3、T1表示。 更高的激發(fā)態(tài)用S2, S3, T2, T3, 表示。以輻射的形式放出能量能量的釋放有兩個過程:以非輻射的形式放出能量碰撞以熱的形式把能量傳給環(huán)境熒光 磷光 激發(fā)態(tài)分子能量的釋放:激發(fā)態(tài)分子在高能態(tài)停留的時間很短, 然后放出能量回到低能態(tài), 重建Boltzman分布。熒光光譜 激發(fā)態(tài)的分子以非輻射的形式激發(fā)態(tài)的分子以非輻射的形式放出部分能量回到放出部分能量回到S1的最低振動能的最低振動能級后,再以輻射的形式放出剩余的級后,再以輻射的形式放出剩余的能量回到基態(tài)能量回到基態(tài)S0 。如此發(fā)射的光的如此發(fā)射的光的能量低于吸收光的能量,這種光稱能量低于吸收光的能量,這種光稱為熒光為熒光(Flu

4、orescence,F)。由發(fā)射熒由發(fā)射熒光得到的光譜稱熒光光譜。非輻射光得到的光譜稱熒光光譜。非輻射的幾率越小,熒光光譜就越強。熒的幾率越小,熒光光譜就越強。熒光光譜適用于研究激發(fā)態(tài)分子的結(jié)光光譜適用于研究激發(fā)態(tài)分子的結(jié)構(gòu)。構(gòu)?;鶓B(tài)基態(tài)S0S1高能態(tài)熒光磷光光譜 激發(fā)態(tài)的分子以非輻射的形式放激發(fā)態(tài)的分子以非輻射的形式放出部分能量回到出部分能量回到S1的最低振動能級,的最低振動能級,并不直接放出熒光回到基態(tài)并不直接放出熒光回到基態(tài)S0 ,而是而是再通過一次非輻射躍遷,轉(zhuǎn)入到三重再通過一次非輻射躍遷,轉(zhuǎn)入到三重激發(fā)態(tài)激發(fā)態(tài)T1 ,電子在電子在T1稍作停留后,再稍作停留后,再發(fā)射出剩余的能量發(fā)射出

5、剩余的能量(對應于磷光對應于磷光),回到,回到S0態(tài)。由發(fā)射磷光態(tài)。由發(fā)射磷光 (Phosphorescence,P)得到的光譜稱磷光光譜。磷光的能量得到的光譜稱磷光光譜。磷光的能量比熒光的能量還要低。比熒光的能量還要低。基態(tài)基態(tài)S0S1T1高能態(tài)選擇定則:在電子光譜中,電子躍遷的幾率有高有低,造成譜帶 有強有弱。允許躍遷允許躍遷,躍遷幾率大,吸收強度大; 電子自旋允許躍遷、對稱性允許躍遷禁阻躍遷禁阻躍遷,躍遷幾率小,吸收強度小,甚至觀測不到。自旋多重性及電子躍遷選擇定則自旋多重性及電子躍遷選擇定則有機分子電子躍遷類型有機分子電子躍遷類型* 飽和烴類化合物飽和烴類化合物 CH4 max 125

6、nm C2H6 max 135nm (150nm) 在遠紫外區(qū)吸收在遠紫外區(qū)吸收n* 含雜原子的飽和烴含雜原子的飽和烴 CH3OH max 183nm CH3NH2 max 213nm CH3Cl max 173nm (200nm) 在遠、近紫外交界處吸收在遠、近紫外交界處吸收 * n* C=C max 162nm C=C-C=O C=C-C=C max 217nm C=C-NO2 苯苯 (200nm) (200400nm) 在近紫外區(qū)吸收在近紫外區(qū)吸收* nE電子躍遷的類型不同,實現(xiàn)躍遷所需的能量不同,躍遷能量越大,則吸收光的波長越短。各種躍遷所需的能量躍遷順序為: *n* n* 有機分子電

7、子躍遷類型有機分子電子躍遷類型紫外光譜的表示方法紫外光譜的表示方法0loglIAc lI 物質(zhì)對電磁輻射的吸收性質(zhì)用吸收曲線來描述。溶液對單色光的吸收程度遵守Lambert-Beer定律:紫外光譜以波長紫外光譜以波長(nm)為橫坐標,以為橫坐標,以吸光系數(shù)吸光系數(shù)或或log 為縱坐標來表示。為縱坐標來表示。A為吸光度為吸光度 I0為入射光強度為入射光強度 Il為透過光的光強度為透過光的光強度 為摩爾吸光系數(shù)為摩爾吸光系數(shù) c為溶液濃度為溶液濃度(mol/L) l為樣品槽厚度為樣品槽厚度的大小表示這個分子在吸收峰的波長可以發(fā)生能量轉(zhuǎn)移(電子從能位低的分子軌道躍遷到能位高的分子軌道)的可能性值大于

8、值大于104:完全允許的躍遷:完全允許的躍遷 值小于值小于103:躍遷幾率較低:躍遷幾率較低 值小于幾十:躍遷是禁阻的值小于幾十:躍遷是禁阻的紫外光譜的表示方法紫外光譜的表示方法基本術(shù)語基本術(shù)語生色團:產(chǎn)生紫外或可見吸收的不飽和基團,如C=C、C=O、NO2等。 助色團其本身是飽和基團(常含雜原子),它連到生色團上時,能使后者吸收波長變長或(和)吸收強度增加,如-OH、-NH2、Cl等。藍移藍移(blue shift) 吸收峰向短波長方向移動吸收峰向短波長方向移動紅移紅移(red shift) 吸收峰向長波長方向移動吸收峰向長波長方向移動增色效應增色效應 使吸收強度增加的效應使吸收強度增加的效

9、應減色效應減色效應 使吸收強度減小的效應使吸收強度減小的效應各類化合物的紫外吸收 1.飽和的碳氫化合物:唯一可發(fā)生的躍遷為*,能級差很大,紫外吸收的波長很短,屬遠紫外范圍,不能用一般的紫外分光光度計進行測定。 2.含飽和雜原子的化合物:含飽和雜原子的基團一般為助色團。這樣的化合物有n*躍遷,但一般在近紫外區(qū)仍無明顯吸收。一般的飽和有機化合物在近紫外區(qū)無明顯吸收,一般的飽和有機化合物在近紫外區(qū)無明顯吸收,不能用于紫外光譜鑒定,它們在近紫外區(qū)對紫外不能用于紫外光譜鑒定,它們在近紫外區(qū)對紫外線是透明的,故??捎米髯贤鉁y定的良好溶劑。線是透明的,故??捎米髯贤鉁y定的良好溶劑。飽和的有機化合物飽和的有機

10、化合物這些化合物都含有電子,可以發(fā)*的躍遷,但若無助色團的作用。在近紫外區(qū)仍無明顯吸收。 含非共軛烯、炔基團的化合物含非共軛烯、炔基團的化合物這些化合物的n*躍遷(R 吸收帶)在紫外區(qū),但n*躍遷為禁阻躍遷,吸收強度低,在紫外鑒定中有一定的作用。含含OH,NH2和不飽和基等基團的化合物和不飽和基等基團的化合物 (1) 共軛雙烯 一般把共軛體系的*吸收帶稱為K帶。K帶對近紫外吸收是重要的,因其出現(xiàn)在近紫外范圍,且摩爾吸光系數(shù)也高一般max10000。 共軛體系越長,其最大吸收越移往長波方向,甚至到可見光部分。隨著吸收移向長波方向,吸收強度也增大。*2*12*1乙烯丁二烯含共軛體系的分子含共軛體系

11、的分子母體基本值母體基本值 max /nm 開鏈共軛雙烯開鏈共軛雙烯 217 異環(huán)共軛雙烯異環(huán)共軛雙烯 214 同環(huán)共軛雙烯同環(huán)共軛雙烯 253官能團對官能團對max的影響的影響共軛體系每增加一個雙鍵共軛體系每增加一個雙鍵 30 共軛體系每增加一個環(huán)外雙鍵共軛體系每增加一個環(huán)外雙鍵 5 共軛體系每增加一個烷基共軛體系每增加一個烷基R 5 助色團助色團 -Cl, -Br 5 -OR 6 -SR 30 -NR2 60 -OCOR 0 溶劑校正溶劑校正 0Woodwards 規(guī)則規(guī)則*Woodwards 規(guī)則應用實例規(guī)則應用實例max=253+45 +25 =283nm (實測值實測值=282)OH

12、OHmax=214+25+45=244nm (實測值實測值=248)Woodwards 規(guī)則應用實例規(guī)則應用實例Amax=253+45 +30 =303nm B max=214+45 +5 =239nm C max=214+35 =229nmABC(2) 共軛醛、酮 有n*和*躍遷,即具有兩個吸收峰,二者波長范圍均在紫外區(qū)內(nèi)。OCCCCCHCH3CH3OCH3CCCK帶帶 * max=237nm =104 R帶帶 n* max=325nm =102 母體基本值母體基本值 max /nm 醛類醛類 207 五元環(huán)烯酮五元環(huán)烯酮 202 開鏈或大于五元環(huán)烯酮開鏈或大于五元環(huán)烯酮 215 羧酸或酯類

13、羧酸或酯類 193 或或位單烷基取代位單烷基取代 208 , 或或, 位雙烷基取代位雙烷基取代 217 , 位三烷基取代位三烷基取代 225Woodwards 規(guī)則規(guī)則OCCCCC官能團對官能團對max的影響的影響 /nm 同環(huán)共軛雙烯同環(huán)共軛雙烯 39 擴展共軛雙烯擴展共軛雙烯 30 環(huán)外雙鍵環(huán)外雙鍵 5 取代基取代基 烷基烷基 10 12 以上,以上, 18 -OH 35 30 以上,以上, 50Woodwards 規(guī)則規(guī)則OCCCCC官能團對官能團對max的影響的影響 /nm -OR 35 30 17 31 -SR 85 -OAC 、 、 6 -NRR, 95 -Cl 15 12 -Br

14、 25 30Woodwards 規(guī)則規(guī)則OCCCCCWoodwards 規(guī)則應用實例規(guī)則應用實例OAAmax=215+30+39+35+10+12+18+18=357nmB max=215+30+10+12+18+39=324nmOBOAOBWoodwards 規(guī)則應用實例規(guī)則應用實例Amax=215+30+39+18+18+18=338nmB max=215+30+5+18+18=286nmWoodwards 規(guī)則應用實例規(guī)則應用實例OOOAmax=215+10+212+ 25=254nmAC max=215+5+10+12=242nmB max=215+5+10+ 212 =286nmCB

15、 (1)苯 苯環(huán)顯示三個吸收帶,它們均起源于苯環(huán)*躍遷。 吸收帶編號吸收帶編號吸收帶位置吸收帶位置184204256600007900250吸收帶命名吸收帶命名E1帶 ethylenic band second primary -E2帶 ethylenic band first primary KB帶 Benzenoid bands Secondary B芳香族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2)烷基苯 烷基無孤對電子,但它的超共軛效應使苯環(huán)B吸收帶略有紅移,對E帶效應不明顯。 苯環(huán)上有-CH2OH等取代時,助色團被一個或多個CH2與苯環(huán)隔離開了,因些它們的紫外吸收光譜與甲苯相近。 苯環(huán)上有-CH2CHO

16、等取代時,生色團被CH2與苯環(huán)隔離開,不能和苯環(huán)形成共軛體系,因此紫外吸收不能往長波移動,其紫外吸收是苯環(huán)與另外的生色團吸收的疊加。 芳香族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 一個分子中的兩個發(fā)色團A、B被一個或更多個隔離原子(如CH2)分開,這個分子的吸收光譜很近似于A、B生色團紫外吸收光譜之加合,稱加合原則。 由加合原則可知,一個化合物紫外吸收為該分子中幾個相互不共軛部分的結(jié)構(gòu)單元的紫外吸收的加合。加合原則芳香族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3.助色團在苯環(huán)上取代的衍生物 助色團有孤對電子,它能與苯環(huán)電子共軛,所以助色團在苯環(huán)上的取代使B帶、E帶均向長波方向移動,B帶被強化,同時精細結(jié)構(gòu)常消失。 若按對E2帶深色位移

17、的大小,助色團排列的順序為 N(CH3)2NHCOCH3O-NH2OCH3BrClCH3 上述助色團都是苯環(huán)的鄰、對位定位基。苯酚有不同介質(zhì)中的紫外吸收苯酚有不同介質(zhì)中的紫外吸收孤對電孤對電子增加子增加,紅移,紅移增加增加苯酚加堿苯酚加堿后,非共后,非共用電子增用電子增加使加使n-共共軛加強,軛加強,發(fā)生紅移發(fā)生紅移287270236含孤對含孤對電子,電子,紅移紅移多取代苯環(huán) 1)對位取代 當兩個取代基相同類型時,雙取代的最長吸收波長近似為兩者單取代時的最長波長。當兩取代基類型不同時,兩個取代所產(chǎn)生的深色位移大于單個取代基產(chǎn)生的深色位移之和。 NH2NOONH2NOO+芳香族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

18、多取代苯環(huán) 2)鄰位或間位取代 兩個取代基產(chǎn)生的深色位移近似等于單個取代基產(chǎn)生的深色位移之和 。 芳香族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雜芳環(huán)化合物 五員雜芳環(huán)按照呋喃、吡咯、噻吩的順序增強芳香性,其紫外吸收也沿此順序逐漸接近于苯的吸收。 吡啶的共軛體系和苯環(huán)相類似,故吡啶的紫外吸收類似于苯的吸收,吡啶在251nm處的吸收強,=2000,也顯示精細結(jié)構(gòu)。1.2.5 芳香族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溶劑效應溶劑效應極性溶劑使n*吸收帶吸收帶(R帶帶)藍藍移移*吸收帶吸收帶(K帶帶)紅紅移移溶劑與羰基形成氫鍵n*吸收帶吸收帶(R帶帶)藍藍移移影響紫外光譜吸收峰位置的因素*nEEpC=OC=O+ -極性低的溶劑極性高的溶

19、劑Ep E 吸收帶吸收帶(R帶帶)藍藍移移n*躍遷的溶劑效應躍遷的溶劑效應第二章第二章 紅外光譜紅外光譜引言引言紅外光譜的發(fā)展紅外光譜的發(fā)展兩者得到的信息可以互補。兩者得到的信息可以互補。 紅外光譜(Infrared Spectroscopy,簡稱IR) 拉曼光譜(Raman)紅外光譜譜圖紅外光譜譜圖鄰二甲苯的紅外光譜圖鄰二甲苯的紅外光譜圖 縱坐標縱坐標是是百分透過率百分透過率T%。百分透過率的定義是幅射光透過樣品物質(zhì)的百分率,百分透過率的定義是幅射光透過樣品物質(zhì)的百分率,即即 T%= I/I0100%, I是透過強度,是透過強度,Io為入射強度。為入射強度。 橫坐標橫坐標:上方的橫坐標是波長

20、:上方的橫坐標是波長,單位,單位m;下方的橫坐下方的橫坐標是標是波數(shù)波數(shù)(用(用 表示,波數(shù)大,頻率也大),表示,波數(shù)大,頻率也大),單位是單位是cm-1。_在在2.5m處,對應的波數(shù)值為:處,對應的波數(shù)值為: = 104/2.5 (cm-1)=4000cm-1 ( cm-1)=1/(cm)=104/(m) 波數(shù)即波長的倒數(shù),表示單位波數(shù)即波長的倒數(shù),表示單位(cm)長度光中所含光波的長度光中所含光波的數(shù)目。數(shù)目。 波長或波數(shù)可以按下式互換:波長或波數(shù)可以按下式互換:_一般掃描范圍在一般掃描范圍在4000400 cm-1。 波長在波長在2.525m,叫中紅外區(qū)。,叫中紅外區(qū)。 波長波長0752

21、5m 叫近紅外區(qū)。叫近紅外區(qū)。 波長在波長在25100m 叫遠紅外區(qū)。叫遠紅外區(qū)。紅外光譜基本原理紅外光譜基本原理化學鍵的振動與頻率化學鍵的振動與頻率 雙原子分子雙原子分子中化學鍵的振動可按中化學鍵的振動可按諧振子諧振子處理。處理。 = 12 K為為鍵力常數(shù)鍵力常數(shù); 為為折合質(zhì)量折合質(zhì)量;m1m2 用虎克定律來表示振動頻率、原子質(zhì)量和鍵力常數(shù)之間用虎克定律來表示振動頻率、原子質(zhì)量和鍵力常數(shù)之間的關(guān)系:的關(guān)系: 化學鍵的力常數(shù)化學鍵的力常數(shù)鍵鍵分子分子K K(10105 5dyn/cmdyn/cm)鍵鍵分子分子K K(10105 5dyn/cmdyn/cm)H-FH-FHFHF9.79.7H-

22、CH-CCHCH2 2=CH=CH2 25.15.1H-H-ClCl HClHCl4.84.8H-CH-CCHCHCHCH5.95.9H-BrH-Br HBrHBr4.14.1C-CC-C4.5-5.64.5-5.6H-IH-IHIHI3.23.2C=CC=C9.5-9.99.5-9.9H-OH-OH H2 2O O7.87.8CCCC15-1715-17H-OH-O游離游離7.127.12C-OC-O5.0-5.85.0-5.8H-SH-SH H2 2S S4.34.3C=OC=O12-1312-13H-NH-NNHNH3 36.56.5C-C-ClClCHCH3 3ClCl3.43.4H-

23、CH-CCHCH3 3X X4.7-5.04.7-5.0CNCN16-1816-18例例:已知羰基已知羰基C=O的鍵力常數(shù)的鍵力常數(shù)K=l2l05dyn/cm,求,求 C=O解解: =1307 =1725 (cm-1) 1212161216 例如例如CO2分子是分子是N=3的直線型分子,有的直線型分子,有3N-5個基本振個基本振動,即動,即3 3-5=4個振動。個振動。OOOOOOCCCCOOO不 對 稱 伸 縮 振 動 2349cm -1對 稱 伸 縮 振 動 無 紅 外 吸 收 , 有 拉 曼 吸 收彎 曲 振 動另 一 個 平 面 上 的 彎 曲 振 動能 量 相 同 , 兼 并667c

24、m-1 分子的振動分為分子的振動分為伸縮振動伸縮振動和和變形振動變形振動兩類。兩類。 伸縮振動是沿原子核之間的軸線作振動,伸縮振動是沿原子核之間的軸線作振動,鍵長有變化鍵長有變化而鍵角不變而鍵角不變,用字母,用字母來表示。來表示。 變形振動是變形振動是鍵長不變而鍵角改變鍵長不變而鍵角改變的振動方式,用字母的振動方式,用字母表示。表示。 伸縮振動分為不對稱伸縮振動伸縮振動分為不對稱伸縮振動as和對稱伸縮振動和對稱伸縮振動s。 亞甲基的振動伸縮振動對稱伸縮振動不對稱伸縮振動變形振動面內(nèi)變形振動面外變形振動面內(nèi)搖擺剪式振動面外搖擺扭曲振動Sass面內(nèi)面外 躍遷時能級變化的大小為:躍遷時能級變化的大小

25、為: 。 能級變化大的出峰在高頻區(qū),即波數(shù)值大;能級變化小能級變化大的出峰在高頻區(qū),即波數(shù)值大;能級變化小的出峰在低頻區(qū),即波數(shù)值小。的出峰在低頻區(qū),即波數(shù)值小。ass 譜帶的譜帶的位置位置(波數(shù)波數(shù))由由能級變化能級變化的大小確定。的大小確定。 譜帶的譜帶的位置位置(波數(shù)波數(shù))也就是振動時吸收紅外線的波數(shù)。也就是振動時吸收紅外線的波數(shù)。譜帶的譜帶的強度強度主要由兩個因素決定:主要由兩個因素決定: 一是一是躍遷的幾率躍遷的幾率,躍遷的幾率大,吸收峰也就強。,躍遷的幾率大,吸收峰也就強。 二是振動中二是振動中偶極矩變化的程度偶極矩變化的程度。瞬間偶極矩變化越大,。瞬間偶極矩變化越大,吸收峰越強。

26、吸收峰越強。 躍遷的幾率與振動方式有關(guān)躍遷的幾率與振動方式有關(guān): 基頻基頻(V0V1)躍遷幾率大,所以吸收較強;躍遷幾率大,所以吸收較強; 倍頻倍頻(V0V2)雖然偶極矩變化大,但躍率幾率很低,使雖然偶極矩變化大,但躍率幾率很低,使峰強反而很弱。峰強反而很弱。偶極矩變化的大小與以下四個因素有關(guān):偶極矩變化的大小與以下四個因素有關(guān): (1)化學鍵兩端化學鍵兩端原子的原子的電負性差電負性差越大,引起的紅外吸收越大,引起的紅外吸收 越強。越強。故吸收峰強度為故吸收峰強度為OHC-HC-C。 (2)振動方式振動方式。相同基團的振動方式不同,分子的電。相同基團的振動方式不同,分子的電 荷分布也不同,偶極

27、矩變化也不同。荷分布也不同,偶極矩變化也不同。 反對稱伸縮振動比對稱伸縮振動的吸收強度大;反對稱伸縮振動比對稱伸縮振動的吸收強度大; 伸縮振動的吸收強度比變形振動的吸收強度大。伸縮振動的吸收強度比變形振動的吸收強度大。(4)其他因素)其他因素: (a)氫鍵氫鍵的形成使有關(guān)的吸收峰變寬變強。的形成使有關(guān)的吸收峰變寬變強。 (b)與極性基團與極性基團共軛共軛使吸收峰增強。如使吸收峰增強。如C=C、CC等等 基團的伸縮振動吸收很弱。但是,如果它們與基團的伸縮振動吸收很弱。但是,如果它們與 C=O或或CN共軛,吸收強度會大大增強。共軛,吸收強度會大大增強。 (3)分子的)分子的對稱性對稱性。 結(jié)構(gòu)為中

28、心對稱的分子,若其振動也中心對稱,則此結(jié)構(gòu)為中心對稱的分子,若其振動也中心對稱,則此振動的偶極矩變化為零。如振動的偶極矩變化為零。如CO2的對稱伸縮振動沒有紅外的對稱伸縮振動沒有紅外活性?;钚?。 對稱性差的振動偶極矩變化大,吸收峰強。對稱性差的振動偶極矩變化大,吸收峰強。 (c)費米共振費米共振: 紅外吸收有基頻和倍頻,還有組合頻。紅外吸收有基頻和倍頻,還有組合頻。 組合頻為基頻及倍頻的和或差。組合頻為基頻及倍頻的和或差。 即即1+2、21+2、1-2等。等。 費米共振:當一個振動的倍頻或組合頻與某一個強的費米共振:當一個振動的倍頻或組合頻與某一個強的基頻基頻有接近的頻率時,這兩個振動相互作用

29、發(fā)生偶合,弱有接近的頻率時,這兩個振動相互作用發(fā)生偶合,弱的倍頻或組合頻被強化,振動偶合后出現(xiàn)兩個譜帶。的倍頻或組合頻被強化,振動偶合后出現(xiàn)兩個譜帶。 兩譜帶中均含有基頻和倍頻的成份,倍頻和組合頻明顯兩譜帶中均含有基頻和倍頻的成份,倍頻和組合頻明顯被加強,這種現(xiàn)象叫費米共振。被加強,這種現(xiàn)象叫費米共振。紅外光譜的峰強可以用摩爾吸收系數(shù)紅外光譜的峰強可以用摩爾吸收系數(shù) 表示表示: = Lg (4) 式中:式中: 為摩爾吸收系數(shù);為摩爾吸收系數(shù); C為樣品濃度,為樣品濃度,mol/L; L為吸收池厚度,為吸收池厚度,cm; T0為入射光強度;為入射光強度;T為出射光強度。為出射光強度。 當當l00

30、時,峰很強,用時,峰很強,用Vs表示。表示。 在在20100,為強峰,用,為強峰,用S表示。表示。 在在l020,為中強峰,用,為中強峰,用m表示。表示。 在在ll0,為弱峰,用,為弱峰,用w表示。表示。 另外,用另外,用b表示寬峰,用表示寬峰,用Sh表示大峰邊的小肩峰。表示大峰邊的小肩峰。1CLTT0液體樣品的制樣法液體樣品的制樣法(1)溶液法:)溶液法: (2)液膜法:在兩個窗片之間,滴上)液膜法:在兩個窗片之間,滴上12滴液體試樣,形滴液體試樣,形成一層薄的液膜用于測定。此方法只適用于高沸點液體化成一層薄的液膜用于測定。此方法只適用于高沸點液體化合物。合物。2.4.4氣體樣品:氣體樣品:

31、 氣體樣品一般使用氣體池進行測定。氣體樣品一般使用氣體池進行測定。有機化合物基團的特征吸收有機化合物基團的特征吸收 化合物紅外光譜是化合物紅外光譜是各種基團各種基團紅外吸收的紅外吸收的疊加疊加 。 各種基團在紅外光譜的各種基團在紅外光譜的特定區(qū)域特定區(qū)域會出現(xiàn)對應的吸收帶,會出現(xiàn)對應的吸收帶,其位置其位置大致固定大致固定。 受化學結(jié)構(gòu)和外部條件的影響,吸收帶會發(fā)生受化學結(jié)構(gòu)和外部條件的影響,吸收帶會發(fā)生位移位移,但,但綜合吸收綜合吸收峰位置峰位置、譜帶強度、譜帶形狀及相關(guān)峰的譜帶強度、譜帶形狀及相關(guān)峰的存在,存在,可以從譜帶信息中反映出各種基團的存在與否??梢詮淖V帶信息中反映出各種基團的存在與

32、否。 中紅外區(qū)中紅外區(qū)(4000400cm-1)分成兩部分分成兩部分: 官能團區(qū)官能團區(qū)(37001333cm-1); 指紋區(qū)指紋區(qū)(1333650cm-1)。 官能團的特征吸收大多出現(xiàn)在官能團區(qū)。官能團的特征吸收大多出現(xiàn)在官能團區(qū)。 而有關(guān)的分子精細結(jié)構(gòu)特征,如取代類型、幾何異而有關(guān)的分子精細結(jié)構(gòu)特征,如取代類型、幾何異構(gòu)、同分異構(gòu)在指紋區(qū)可以觀察到。構(gòu)、同分異構(gòu)在指紋區(qū)可以觀察到。烷烴烷烴 (a)CH的伸縮振動:基本在的伸縮振動:基本在29752845cm-1之間,包括甲之間,包括甲基、亞甲基和次甲基的對稱及不對稱伸縮振動。基、亞甲基和次甲基的對稱及不對稱伸縮振動。 (b)CH的變形振動:

33、在的變形振動:在1460附近、附近、1380附近及附近及 720810cm-1會出現(xiàn)有關(guān)吸收。會出現(xiàn)有關(guān)吸收。 (c)C-C環(huán)的骨架振動環(huán)的骨架振動,在在7201250cm-1。(1)甲基甲基(CH3): (a)甲基主要具有下列吸收甲基主要具有下列吸收 2960士士15cm-1 (s), 2870士士l0cm-1 (sm) 1465士士l0cm-1 (m), 1380cm-1左右左右 CHasCHsCHasCHs(b)當當CH3連接于不同基團上后,其吸收帶發(fā)生位移,強度連接于不同基團上后,其吸收帶發(fā)生位移,強度也會有變化。也會有變化。(c)CH3的的 隨著結(jié)構(gòu)變化也有變化。隨著結(jié)構(gòu)變化也有變化

34、。 (d)當甲基與雜原子相連時,當甲基與雜原子相連時, 的吸收位置為:的吸收位置為:P-CH3 1300cm-1,Si-CH3 1255cm-1, S-CH3 1312cm-1。 C(CH3)3 : 1380cm-1左右分裂成強度不等的兩個峰左右分裂成強度不等的兩個峰: 1395cm-1(m),1365cm-1(S)。 CHsCHs CH(CH3)2 (即偕二甲基即偕二甲基) : 1380cm-1左右左右 分裂成二分裂成二個強度大體相等的吸收,一個在個強度大體相等的吸收,一個在1385cm-1附近,一個在附近,一個在1375cm-1附近。附近。CHs(2)亞甲基亞甲基(CH2)(a)亞甲基主要

35、有如下吸收亞甲基主要有如下吸收 2925士士10cm-1 (s), 2850士士10cm-1 (s), CH 1465士士20cm-1 (b) -(CH2)n-結(jié)構(gòu)中,結(jié)構(gòu)中,CH2的面內(nèi)搖擺在的面內(nèi)搖擺在720810 cm-1之間之間變化,其數(shù)值與變化,其數(shù)值與n的數(shù)值有關(guān)。的數(shù)值有關(guān)。CHasCHs(c)無)無1380的峰。的峰。(3) 次甲基次甲基(CH) 次甲基在兩處有弱的吸收,并常被其他吸收所掩蓋。次甲基在兩處有弱的吸收,并常被其他吸收所掩蓋。 2890士士l0 cm-1 (w), 1340cm-1 CH (w)CHs(CH2)n 結(jié)構(gòu)中亞甲基面內(nèi)搖擺振動結(jié)構(gòu)中亞甲基面內(nèi)搖擺振動 結(jié)

36、構(gòu)結(jié)構(gòu) 譜帶譜帶 (cm-1) 結(jié)構(gòu)結(jié)構(gòu) 譜帶譜帶 (cm-1)C- CH2-CH3 770 C- CH2-C 810C-( CH2)2-CH3 750-740 C-( CH2)2-C 754C-( CH2)3-CH3 740-730 C-( CH2)3-C 740C-( CH2)4-CH3 730-725 C-( CH2)4-C 725C-(CH2)n-CH3(n 4) 722 C-(CH2)n-C(n 4) 722 庚烷庚烷CH3(CH2)5CH3的紅外光譜圖的紅外光譜圖CH3CHCH2CHCH3CH3CH3的紅外光譜的紅外光譜烯烴烯烴(1)烯烴有三個特征吸)烯烴有三個特征吸 區(qū)區(qū) (a)

37、31003000cm-1 , =CH (b)16801620cm-1 , C=C (a) 、(b)用于判斷烯鍵的存在用于判斷烯鍵的存在與否。與否。 (c)l000650cm-1,烯碳上質(zhì)子的面外搖擺振動,烯碳上質(zhì)子的面外搖擺振動 =CH,用于判斷烯碳上取代類型及順反異構(gòu)。用于判斷烯碳上取代類型及順反異構(gòu)。 =CH 3000cm-1,這是不飽和碳上質(zhì)子與飽和碳上質(zhì)子,這是不飽和碳上質(zhì)子與飽和碳上質(zhì)子的的重要區(qū)別重要區(qū)別,飽和碳上質(zhì)子,飽和碳上質(zhì)子 CH 3000cm-1。 在在6501000cm-1區(qū)域,根據(jù)烯氫被取代的個數(shù)、取代位區(qū)域,根據(jù)烯氫被取代的個數(shù)、取代位置及順反異構(gòu)的不同,出峰個數(shù)、

38、吸收峰波數(shù)及強度有區(qū)置及順反異構(gòu)的不同,出峰個數(shù)、吸收峰波數(shù)及強度有區(qū)別,可用于判別烯碳上的取代情況及順反異構(gòu)。別,可用于判別烯碳上的取代情況及順反異構(gòu)。(2)不同類型烯烴的特征頻率見下表)不同類型烯烴的特征頻率見下表3-5。不同類型烯烴特征頻率表不同類型烯烴特征頻率表(cm-1)取代烯烴取代烯烴RCH=CH2 3095 2975 3040 1645 915 995 1840 3075 3010 1640 905(s) 985 1805(w)R1R2C=CH2 3095 2975 / 1660 895 / 1800 3050 1640 885(s) 1780(w)R1R2C=CR3H 3040

39、 1690 830 3020 1670 810(s)R1HC=CR2H 3040 1665 730(順式)(順式) 3010 1635 665(s)R1HC=CR2H(反式)(反式) 3040 1675 980 3010 1665 960(s)R1R2C=CR3R4 w或無或無asCH 2sCH 2CHC C2CHCH2=CH2(3) C=C的位置及的位置及強度強度與烯碳的取代情況及分子與烯碳的取代情況及分子對稱性對稱性密密切相關(guān)。切相關(guān)。 乙烯基型的乙烯基型的 C=C出現(xiàn)在出現(xiàn)在1640cm-1附近。附近。 有對稱中心時,有對稱中心時, C=C看不到??床坏健?烯鍵與烯鍵與C=C、C=O、C

40、 N及芳環(huán)等共軛時,強度及芳環(huán)等共軛時,強度大大加強。大大加強。(4)環(huán)狀烯烴中環(huán)狀烯烴中, 環(huán)變小時,環(huán)變小時, C=C向低頻移動,而烯碳上質(zhì)子的向低頻移動,而烯碳上質(zhì)子的 =CH則則向高頻移動。向高頻移動。 C=C(cm-1) 1646 1611 1566 1641 =CH(cm-1) 3017 3045 3060 30761-己烯的紅外光譜圖己烯的紅外光譜圖1642 cm-1是是 C=C ,910cm-1 =CH2,993cm-1是是 =CH,820cm-1的小峰為的小峰為910cm-1的倍頻。的倍頻。 =CH在在3083cm-1。 C=CC=C在在1666 1666 cmcm-1-1。

41、808cmcm-1-1 = =CHCH,30333033cmcm-1-1為為 = =CHCH,小于小于30003000cmcm-1-1那一組峰為那一組峰為 CHCH。13841384和和13731373cmcm-1-1是偕二甲基是偕二甲基 。14601460cmcm-1-1吸收為甲基和亞甲基的吸收為甲基和亞甲基的 。CHasCHs炔烴炔烴(1)炔烴有三個特征吸收帶:)炔烴有三個特征吸收帶: CH 33403260cm-1(S,尖,尖) C C 22602100cm-1(mW) 700610cm-1(S、寬、寬)面外三CH(2) CH與與 OH及及 NH有重疊,有重疊, CH 比后兩者尖。比后兩

42、者尖。 (3) C C與與 C=C類似,類似,強度隨分子對稱性及共軛情況強度隨分子對稱性及共軛情況的不同的不同而變化。分子有中心對稱時,而變化。分子有中心對稱時, C C看不到。分子與其他基看不到。分子與其他基團共軛時,團共軛時, C C 強度大大增強強度大大增強 。(4)X Y,X=Y=Z類化合物與類化合物與 C C有重疊的吸收。如:有重疊的吸收。如: C N 22602210cm-1 (s), C=C=C 19501930cm-1(s) N=C=O 22802260cm-1(s), C=C=O 2150cm-1(s),芳香烴芳香烴(1)苯環(huán)在四個區(qū)有其特征吸收:苯環(huán)在四個區(qū)有其特征吸收:3

43、1003000、20001650、16251450及及900650cm-1.(2) =CH出現(xiàn)在出現(xiàn)在31003000cm-1,常常在,常常在3030cm-1附近。附近。 (3)苯環(huán)的骨架振動:在苯環(huán)的骨架振動:在16251450cm-1之間,可能有幾個之間,可能有幾個吸收,強弱及個數(shù)皆與結(jié)構(gòu)有關(guān)。吸收,強弱及個數(shù)皆與結(jié)構(gòu)有關(guān)。 其中以其中以1600cm-1和和1500cm-1兩個吸收為主。兩個吸收為主。 苯環(huán)與其他基團苯環(huán)與其他基團共軛共軛時,時,1600cm-1峰分裂為二,在峰分裂為二,在1580cm-1處又出現(xiàn)一個吸收。處又出現(xiàn)一個吸收。 1450cm-1也會有一吸收。也會有一吸收。(4

44、)面外變形振動)面外變形振動 =CH在在900650cm-1,按其位置、吸收,按其位置、吸收峰個數(shù)及強度可以用來判斷苯環(huán)上峰個數(shù)及強度可以用來判斷苯環(huán)上取代基個數(shù)及取代模式。取代基個數(shù)及取代模式。 苯環(huán)的鄰接氫有下列五種情況,一般情況是鄰接氫的苯環(huán)的鄰接氫有下列五種情況,一般情況是鄰接氫的數(shù)目越少,芳環(huán)質(zhì)子頻率越高。數(shù)目越少,芳環(huán)質(zhì)子頻率越高。 苯環(huán)上有五個鄰接氫:苯環(huán)上有五個鄰接氫:770730cm-1(VS),710690cm-1(S) 苯環(huán)上有四個鄰接氫:苯環(huán)上有四個鄰接氫:770735cm-1(VS) 苯環(huán)上有三個鄰接氫:苯環(huán)上有三個鄰接氫:810750cm-1(VS), 苯環(huán)上有二個

45、鄰接氫:苯環(huán)上有二個鄰接氫:860800cm-1(VS) 苯環(huán)上有孤立的氫:苯環(huán)上有孤立的氫:900860cm-1(S) (5)苯環(huán)質(zhì)子的面外變形振動的倍頻及組合頻在)苯環(huán)質(zhì)子的面外變形振動的倍頻及組合頻在20001650cm-1。也可以用于確定苯環(huán)取代類型。也可以用于確定苯環(huán)取代類型。 (6)其他)其他 除了上述按鄰接氫判斷在除了上述按鄰接氫判斷在900650cm-1的譜帶外,在這區(qū)的譜帶外,在這區(qū)域可能還會有另外的吸收出現(xiàn)。域可能還會有另外的吸收出現(xiàn)。 (a)間位二取代在)間位二取代在725680cm-1有強吸收。有強吸收。 (b)1、2、3-三取代化合物另外在三取代化合物另外在74570

46、5cm-1有強吸收。有強吸收。 (c)1、3、5 - 三取代化合物另外在三取代化合物另外在755675cm-1有強吸收。有強吸收。 =CH在在3018cm-1,骨架振動在,骨架振動在1606、1495及及1466cm-1,四,四個鄰接氫的吸收在個鄰接氫的吸收在742cm-1。醇和酚醇和酚(1)醇和酚都含有羥基,有三個特征吸收帶:)醇和酚都含有羥基,有三個特征吸收帶: OH, OH和和 C-O。 (2)羥基的伸縮振動)羥基的伸縮振動 OH在在36703230cm-1(S)。 游離的羥基游離的羥基 OH尖尖,且大于且大于3600cm-1; 締合羥基移向低波數(shù),峰加寬,小于締合羥基移向低波數(shù),峰加寬

47、,小于3600cm-1。 締合程度越大,峰越寬,越移向低波數(shù)處。締合程度越大,峰越寬,越移向低波數(shù)處。 水和水和NH在此有吸收。在此有吸收。 (3) 在在14201260cm-1。 C-O在在12501000cm-1。 吸收位置與伯、仲、叔醇和酚的類別有關(guān)。吸收位置與伯、仲、叔醇和酚的類別有關(guān)。 OH面內(nèi) 表表3-6 醇酚的醇酚的 OH和和 C-O吸收帶吸收帶 化合物化合物 C-O 伯醇伯醇 13501260 10701000 仲醇仲醇 13501260 11201030 叔醇叔醇 14101310 11701100 酚酚 14101310 12301140OH面內(nèi) 1-辛醇的紅外光譜圖 OH

48、在在3338cm-1 , C-O在在1059cm-1,醚醚(1)醚的特征吸收為碳氧碳鍵的伸縮振動)醚的特征吸收為碳氧碳鍵的伸縮振動 和和 。 C O CasC O Cs (a)脂肪族醚脂肪族醚(R-O-R): 脂肪族醚中脂肪族醚中 弱。弱。 在在 11501050cm-1(S)C O CasC O Cs (b)芳香族醚和乙烯基醚:芳香族醚和乙烯基醚: Ph-O-R、Ph-O-Ph和和R-C=C-O-R 13101020cm-1為為 的強吸收,的強吸收,10751020cm-1處為處為 強度較弱。強度較弱。 C O CasC O Cs(2)一般情況下,只用)一般情況下,只用IR來判別醚是困難的。

49、因其他一來判別醚是困難的。因其他一些含氧化合物,如醇、羧酸、酯類都會在些含氧化合物,如醇、羧酸、酯類都會在11001250cm-1范圍有強的范圍有強的 C-O吸收。吸收。(c) 環(huán)氧化合物環(huán)氧化合物 環(huán)氧化合物有三個特征吸收帶,即所謂的環(huán)氧化合物有三個特征吸收帶,即所謂的8 峰、峰、11 峰、峰、12 峰。峰。 8 峰峰 12801240cm-1(Sm) 11 峰峰 950810cm-1(Sm) 12 峰峰 840750cm-1(Sm)酮酮 基本上在基本上在19001650cm-1范圍內(nèi),常常是第一強峰。范圍內(nèi),常常是第一強峰。 C=O對化學環(huán)境比較敏感。對化學環(huán)境比較敏感。(1)酮的特征吸收

50、為)酮的特征吸收為 C=O,常是第一強峰。飽和脂肪酮,常是第一強峰。飽和脂肪酮的的 C=O在在17251705cm-1。 (2) -C上有吸電子基團將使上有吸電子基團將使 C=O升高。升高。 R-CO-R, (R,R,為烷基為烷基) C=O 17251705cm-1 R-CHCl-CO-R, C=O 17451725cm-1 R-CHCl-CO-CHCl-R, C=O 17651745cm-1(3)羰基與苯環(huán)、烯鍵或炔鍵共軛后,使羰基的雙鍵性減羰基與苯環(huán)、烯鍵或炔鍵共軛后,使羰基的雙鍵性減小小,力常數(shù)減小,使力常數(shù)減小,使 C=O移向低波數(shù)移向低波數(shù) 。R-CO-CH=CH-R, C=O169

51、51665cm-1 Ph-CO-R, C=O 16801665cm-1(4)環(huán)酮中環(huán)酮中 C=O隨張力的增大波數(shù)增大。隨張力的增大波數(shù)增大。 環(huán)己酮中環(huán)己酮中 C=O1718cm-1; 環(huán)戊酮中環(huán)戊酮中 C=O1751cm-1; 環(huán)丁酮中環(huán)丁酮中 C=O1775cm-1。(5)二酮的二酮的 C=O吸收吸收 -二酮二酮R-CO-CO-R,在,在17301710cm-1有一強吸收。有一強吸收。 -二酮二酮R-CO-CH2CO-R,有酮式和烯醇式互變異構(gòu)體。,有酮式和烯醇式互變異構(gòu)體。RCOOOHCH2CRRCCHCRO 酮式酮式 烯醇式烯醇式在在17301690cm-1有兩個強有兩個強 C=O吸收

52、吸收烯醇式在烯醇式在16401540cm-1有一有一個寬而很強的個寬而很強的 C=O吸收。吸收。 3-戊酮的紅外光譜圖戊酮的紅外光譜圖 苯乙酮的紅外光譜圖苯乙酮的紅外光譜圖在苯乙酮中羰基因為與苯環(huán)共軛,所以在苯乙酮中羰基因為與苯環(huán)共軛,所以 C=O在在1680cm-1。 醛醛 (R-CHO)(1)醛有)醛有 C=O和醛基質(zhì)子的和醛基質(zhì)子的 CH兩個特征吸收帶。兩個特征吸收帶。 (2)醛的醛的 C=O高于酮。高于酮。 飽和脂肪醛飽和脂肪醛(R-CHO) C=O :17401715cm-1 -不飽和脂肪醛不飽和脂肪醛 C=O : l7051685cm-1 芳香醛芳香醛 C=O : 17101695

53、cm-1(3)醛基質(zhì)子的伸縮振動)醛基質(zhì)子的伸縮振動 醛基的醛基的 CH在在28802650cm-1出現(xiàn)兩個強度相近的中強吸出現(xiàn)兩個強度相近的中強吸收峰收峰,一般這兩個峰在,一般這兩個峰在2820cm-1和和27402720cm-1出現(xiàn),出現(xiàn),后者較尖。后者較尖。 這兩個吸收是由于醛基質(zhì)子的這兩個吸收是由于醛基質(zhì)子的 CH與與 CH的倍頻的費米的倍頻的費米共振產(chǎn)生。共振產(chǎn)生。 苯甲醛的紅外光譜圖苯甲醛的紅外光譜圖2820、2738cm-1為醛基的為醛基的C-H伸縮振動,伸縮振動,1703cm-1是是 C=O羧酸羧酸(RCOOH) 羧酸在液體和固體狀態(tài),一般以羧酸在液體和固體狀態(tài),一般以二聚二聚

54、體形式存在:體形式存在: 羧酸分子中既有羥基又有羰基,兩者的吸收皆有。羧酸分子中既有羥基又有羰基,兩者的吸收皆有。 R-COHOOHOC-R(1)羧酸)羧酸 C=O高于酮的高于酮的 C=O。 這是這是OH的作用結(jié)果。的作用結(jié)果。 單體脂肪酸單體脂肪酸 C=O 1760cm-1; 單體芳香酸單體芳香酸 C=O 1745cm-1 二聚脂肪酸二聚脂肪酸 C=O 17251700cm-1; 二聚芳香酸二聚芳香酸 C=O 17051685cm-1(2) OH 二聚體二聚體 OH在在32002500cm-1一個較大的范圍內(nèi),以一個較大的范圍內(nèi),以 3000cm-1為中心有一個寬而散的峰。為中心有一個寬而散

55、的峰。 此吸收在此吸收在27002500cm-1常有幾個小峰。常有幾個小峰。(3)CH2的面外搖擺吸收:的面外搖擺吸收: 晶態(tài)的長鏈羧酸及其鹽在晶態(tài)的長鏈羧酸及其鹽在13501180cm-1出現(xiàn)峰間距出現(xiàn)峰間距相等的特征吸收峰組,峰的個數(shù)與亞甲基個數(shù)有關(guān)。相等的特征吸收峰組,峰的個數(shù)與亞甲基個數(shù)有關(guān)。 當鏈中不含不飽和鍵時,若含有當鏈中不含不飽和鍵時,若含有n個亞甲基,個亞甲基, n l0時時,n若為偶數(shù),譜帶數(shù)為若為偶數(shù),譜帶數(shù)為n/2個;若個;若n為奇數(shù),譜帶數(shù)為奇數(shù),譜帶數(shù)為(為(n+1)/2個。個。(4)在)在955915cm-1有一特征性寬峰,有一特征性寬峰, 是酸的二聚體中是酸的二

56、聚體中OHO=的面外變形振動引起。的面外變形振動引起。COO(5)羧酸鹽)羧酸鹽 羧酸根羧酸根-COO-無無 C=O吸收。吸收。 COO-是一個共軛體系是一個共軛體系,兩個兩個 振動偶合,在兩個地振動偶合,在兩個地方出現(xiàn)其強吸收,反對稱伸縮振動在方出現(xiàn)其強吸收,反對稱伸縮振動在16101560cm-1;對;對稱伸縮振動在稱伸縮振動在14401360cm-1,強度弱于反對稱伸縮振動,強度弱于反對稱伸縮振動吸收,并且常是二個或三個較寬的峰。吸收,并且常是二個或三個較寬的峰。C O 苯甲酸的紅外光譜圖苯甲酸的紅外光譜圖 25003300cm-1為為 OH,1689cm-1為為 C=O,1294cm-

57、1為為 C-O943為為OHO=O=, ,苯甲酸鈉的苯甲酸鈉的IR譜圖譜圖COO在在1563、1413cm-1酯酯(RCOOR)(1)酯有兩個特征吸收,即)酯有兩個特征吸收,即C=O和和C-O-C。(2)酯羰基的伸縮振動)酯羰基的伸縮振動C=O: R-CO-OR (RR為烷基為烷基) 17501735cm-1(S) Ph-CO-OR 、C=C-CO-OR 17301717cm-1(S) R-CO-O-C=C 、R-CO-OPh 18001770cm-1(S)(3)C-O-C 在在13301050cm-1有兩個吸收帶,即有兩個吸收帶,即 和和 。 其中其中 在在13301150cm-1,峰強度大

58、而且寬,常為第,峰強度大而且寬,常為第一強峰。一強峰。cocascocscocas 酯酯 酯酯 譜帶位置(譜帶位置(cm-1) HCOOR 12001180 、不飽和酸酯不飽和酸酯 13301160 CH3COOR 12301200 Ph-COOR 13301230 CH3CH2COOR 11971190 內(nèi)酯內(nèi)酯 12501370 CH3CH2CH2COOR 12651262,11941189 碳酸二烷基酯碳酸二烷基酯 12901265 高級脂肪酸酯高級脂肪酸酯 12001180*液態(tài)或液態(tài)或CHCl3溶液中測定溶液中測定cocas(4)內(nèi)酯的內(nèi)酯的C=O與環(huán)的大小及共軛基團和吸電子取代基團

59、的與環(huán)的大小及共軛基團和吸電子取代基團的連接位置有關(guān)。連接位置有關(guān)。 C=O (cm-1) 1818 1770 1735 1727OOOOOOOO 乙酸乙酯的紅外光譜圖乙酸乙酯的紅外光譜圖 1743為為 C=O, 1243為為 是第一強峰。是第一強峰。cocas酸酐酸酐(R-CO-O-CO-R)(1)酸酐的特征吸收為酸酐的特征吸收為C=O和和C-O。 (2) C=O 有有兩個兩個C=O吸收,相差約幾十吸收,相差約幾十cm-1, 兩個兩個C=O分別在分別在18601800cm-1和和18001750cm-1。 開鏈酸酐的開鏈酸酐的C=O中高波數(shù)吸收帶強,而環(huán)狀酸酐中低中高波數(shù)吸收帶強,而環(huán)狀酸酐

60、中低波數(shù)的波數(shù)的C=O強。強。(3)C-O吸收吸收 飽和的脂肪酸酐在飽和的脂肪酸酐在11801045Cm-1有一強吸收,環(huán)狀酸有一強吸收,環(huán)狀酸酐在酐在13001200cm-1,有一強吸收。各類酸酐在,有一強吸收。各類酸酐在1250cm-1都有一中強吸收都有一中強吸收。 乙酸酐的紅外光譜圖乙酸酐的紅外光譜圖 1827、1755為為 C=O,1825強;強;1124為為 C-OCCOOO的紅外光譜的紅外光譜 酰鹵酰鹵(R-CO-X)(l) C=O 鹵素原子的吸電子效應,使鹵素原子的吸電子效應,使C=O移向高波數(shù)。移向高波數(shù)。 液體脂肪族酰鹵在液體脂肪族酰鹵在18101795cm-1有一強吸收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