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 錄第一章 流體流動與輸送機械···············································
2、183;·····(2)第二章 非均相物系分離··········································
3、···············(32)第三章 傳熱·································
4、183;·································(42)第四章 蒸發(fā)··············
5、3;·················································
6、3;··(69)第五章 氣體吸收·············································
7、3;·················(73)第六章 蒸餾·······························
8、····································(95)第七章 固體干燥············
9、··················································
10、·(119)第一章 流體流動與輸送機械1. 某煙道氣的組成為CO2 13,N2 76,H2O 11(體積),試求此混合氣體在溫度500、壓力101.3kPa時的密度。解:混合氣體平均摩爾質(zhì)量 混合密度 2已知20時苯和甲苯的密度分別為879 kg/m3和867 kg/m3,試計算含苯40及甲苯60(質(zhì)量)的混合液密度。解: 混合液密度 3某地區(qū)大氣壓力為101.3kPa,一操作中的吸收塔塔內(nèi)表壓為130kPa。若在大氣壓力為75 kPa的高原地區(qū)操作該吸收塔,且保持塔內(nèi)絕壓相同,則此時表壓應為多少?解:題4 附圖4如附圖所示,密閉容器中存有密度為900 kg/m3的液體。容器上方的壓
11、力表讀數(shù)為42kPa,又在液面下裝一壓力表,表中心線在測壓口以上0.55m,其讀數(shù)為58 kPa。試計算液面到下方測壓口的距離。解:液面下測壓口處壓力 BDh1h2AC題5 附圖5. 如附圖所示,敞口容器內(nèi)盛有不互溶的油和水,油層和水層的厚度分別為700mm和600mm。在容器底部開孔與玻璃管相連。已知油與水的密度分別為800 kg/m3和1000 kg/m3。(1)計算玻璃管內(nèi)水柱的高度;(2)判斷A與B、C與D點的壓力是否相等。解:(1)容器底部壓力 題6 附圖12(2) 6為測得某容器內(nèi)的壓力,采用如圖所示的U形壓力計,指示液為水銀。已知該液體密度為900kg/m3,h=0.8m,R=0
12、.45m。試計算容器中液面上方的表壓。解:如圖,1-2為等壓面。 則容器內(nèi)表壓: 7如附圖所示,水在管道中流動。為測得A-A、B-B截面的壓力差,在管路上方安裝一U形壓差計,指示液為水銀。已知壓差計的讀數(shù)R180mm,試計算A-A、B-B截面的壓力差。已知水與水銀的密度分別為1000kg/m3和13600 kg/m3。解:圖中,1-1面與2-2面間為靜止、連續(xù)的同種流體,且處于同一水平面,因此為等壓面,即, 題7 附圖又 所以 整理得 由此可見, U形壓差計所測壓差的大小只與被測流體及指示液的密度、讀數(shù)R有關,而與U形壓差計放置的位置無關。代入數(shù)據(jù) 8用U形壓差計測量某氣體流經(jīng)水平管道兩截面的
13、壓力差,指示液為水,密度為1000kg/m3,讀數(shù)R為12mm。為了提高測量精度,改為雙液體U管壓差計,指示液A為含40乙醇的水溶液,密度為920 kg/m3,指示液C為煤油,密度為850 kg/m3。問讀數(shù)可以放大多少倍此時讀數(shù)為多少解:用U形壓差計測量時,因被測流體為氣體,則有 用雙液體U管壓差計測量時,有 題9 附圖因為所測壓力差相同,聯(lián)立以上二式,可得放大倍數(shù) 此時雙液體U管的讀數(shù)為 9圖示為汽液直接混合式冷凝器,水蒸氣與冷水相遇被冷凝為水,并沿氣壓管流至地溝排出。現(xiàn)已知真空表的讀數(shù)為78kPa,求氣壓管中水上升的高度h。解: 水柱高度 10硫酸流經(jīng)由大小管組成的串聯(lián)管路,其尺寸分別為
14、76×4mm和57×3.5mm。已知硫酸的密度為1830 kg/m3,體積流量為9m3/h,試分別計算硫酸在大管和小管中的(1)質(zhì)量流量;(2)平均流速;(3)質(zhì)量流速。 解: (1) 大管: (2) 小管: 質(zhì)量流量不變 或: 11如附圖所示,用虹吸管從高位槽向反應器加料,高位槽與反應器均與大氣相通,且高位槽中液面恒定?,F(xiàn)要求料液以1m/s的流速在管內(nèi)流動,設料液在管內(nèi)流動時的能量損失為20J/kg(不包括出口),試確定高位槽中的液面應比虹吸管的出口高出的距離。解: 以高位槽液面為1-1面,管出口內(nèi)側(cè)為2-2面,在1-1 2-2間列柏努力方程: 簡化: 12一水平管由內(nèi)徑
15、分別為33mm及47mm的兩段直管組成,水在小管內(nèi)以2.5m/s的速度流向大管,在接頭兩側(cè)相距1m的1、2兩截面處各接一測壓管,已知兩截面間的壓頭損失為70mmH2O,問兩測壓管中的水位哪一個高,相差多少?并作分析。解:1、2兩截面間列柏努利方程: 21其中: 說明2截面處測壓管中水位高。這是因為該處動能小,因而靜壓能高。 13題13 附圖10m如附圖所示,用高位槽向一密閉容器送水,容器中的表壓為80kPa。已知輸送管路為mm的鋼管,管路系統(tǒng)的能量損失與流速的關系為(不包括出口能量損失),試求:(1) 水的流量;(2) 若需將流量增加20,高位槽應提高多少m?解:(1)如圖在高位槽液面1-1與
16、管出口內(nèi)側(cè)2-2間列柏努利方程 簡化: (1)即 解得 流量 (2)流量增加20,則此時有 即高位槽需提升0.78m。題14 附圖14附圖所示的是丙烯精餾塔的回流系統(tǒng),丙烯由貯槽回流至塔頂。丙烯貯槽液面恒定,其液面上方的壓力為2.0MPa(表壓),精餾塔內(nèi)操作壓力為1.3MPa(表壓)。塔內(nèi)丙烯管出口處高出貯槽內(nèi)液面30m,管內(nèi)徑為140mm,丙烯密度為600kg/m3?,F(xiàn)要求輸送量為40×103kg/h,管路的全部能量損失為150J/kg(不包括出口能量損失),試核算該過程是否需要泵。 解:在貯槽液面1-1與回流管出口外側(cè)2-2間列柏努利方程:簡化: 題15 附圖不需要泵,液體在壓
17、力差的作用下可自動回流至塔中15用壓縮空氣將密閉容器中的硫酸壓送至敞口高位槽,如附圖所示。輸送量為2m3/h,輸送管路為37×3.5mm的無縫鋼管。兩槽中液位恒定。設管路的總壓頭損失為1m(不包括出口),硫酸的密度為1830 kg/m3。試計算壓縮空氣的壓力。解: 以容器中液面為1-1面,管出口內(nèi)側(cè)為2-2面,且以1-1面為基準,在1-12-2間列柏努力方程: 簡化: 其中: 代入: 1h題16 附圖16某一高位槽供水系統(tǒng)如附圖所示,管子規(guī)格為45×2.5mm。當閥門全關時,壓力表的讀數(shù)為78kPa。當閥門全開時,壓力表的讀數(shù)為75 kPa,且此時水槽液面至壓力表處的能量損
18、失可以表示為J/kg(u為水在管內(nèi)的流速)。試求:(1)高位槽的液面高度;(2)閥門全開時水在管內(nèi)的流量(m3/h)。解: (1) 閥門全關,水靜止 (2) 閥門全開: 在水槽1-1面與壓力表2-2面間列柏努力方程: 簡化: 解之: 流量: 題17 附圖17用泵將常壓貯槽中的稀堿液送至蒸發(fā)器中濃縮,如附圖所示。泵進口管為89×3.5mm,堿液在其中的流速為1.5m/s;泵出口管為76×3mm。貯槽中堿液的液面距蒸發(fā)器入口處的垂直距離為7m。堿液在管路中的能量損失為40J/kg(不包括出口)蒸發(fā)器內(nèi)堿液蒸發(fā)壓力保持在20kPa(表壓),堿液的密度為1100kg/m3。設泵的效
19、率為58,試求該泵的軸功率。解:取貯槽液面為1-1截面,蒸發(fā)器進料口管內(nèi)側(cè)為2-2截面,且以1-1截面為基準面。在1-1與2-2間列柏努利方程: (a) 或 (b) 其中: z1=0; p1=0(表壓); u10 z2=7m; p2=20×103 Pa(表壓) 已知泵入口管的尺寸及堿液流速,可根據(jù)連續(xù)性方程計算泵出口管中堿液的流速: m/s =1100 kg/m3, Wf=40 J/kg將以上各值代入(b)式,可求得輸送堿液所需的外加能量 J/kg堿液的質(zhì)量流量 kg/s泵的有效功率 泵的效率為58%,則泵的軸功率 kW18如附圖所示,水以15m3/h的流量在傾斜管中流過,管內(nèi)徑由1
20、00mm縮小到50mm。A、B兩點的垂直距離為0.1m。在兩點間連接一U形壓差計,指示劑為四氯化碳,其密度為1590 kg/m3。若忽略流動阻力,試求:(1) U形管中兩側(cè)的指示劑液面哪側(cè)高,相差多少mm?(2) 若保持流量及其他條件不變,而將管路改為水平放置,則壓差計的讀數(shù)有何變化?解:在1-1與2-2截面間列柏努利方程題18 附圖 其中: (1)由靜力學基本方程: (2)故U形壓差計兩側(cè)為左低右高。 (2)當管路水平放置時:由柏努利方程 由靜力學方程 兩式聯(lián)立: 可見,流量不變時,不變,即U形壓差計讀數(shù)不變。題19 附圖19附圖所示的是冷凍鹽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鹽水的密度為1100 kg/m3,循
21、環(huán)量為45 m3/h。管路的內(nèi)徑相同,鹽水從A流經(jīng)兩個換熱器至B的壓頭損失為9m,由B流至A的壓頭損失為12m,問:(1)若泵的效率為70,則泵的軸功率為多少?(2)若A處壓力表的讀數(shù)為153kPa,則B處壓力表的讀數(shù)為多少? 解: (1) 對于循環(huán)系統(tǒng): (2) 列柏努力方程: 簡化: B處真空度為19656 Pa。20用離心泵將20水從貯槽送至水洗塔頂部,槽內(nèi)水位維持恒定。泵吸入與壓出管路直徑相同,均為76×2.5mm。水流經(jīng)吸入與壓出管路(不包括噴頭)的能量損失分別為及(J/kg),式中,u為水在管內(nèi)的流速。在操作條件下,泵入口真空表的讀數(shù)為26.6kPa,噴頭處的壓力為98.
22、1kPa(表壓)。試求泵的有效功率。題20 附圖解:以水槽液面為1-1截面,泵入口處為2-2截面,且以1-1面為基準面。在兩截面間列柏努利方程 簡化為 即 解得 在水槽1-1截面與噴頭處3-3截面間列柏努利方程簡化為 即 其中 則 水的流量: 泵有效功率 2125水以35m3/h的流量在76×3mm的管道中流動,試判斷水在管內(nèi)的流動類型。解: 查附錄25水物性: 為湍流22運動黏度為3.2×105m2/s的有機液體在76×3.5mm的管內(nèi)流動,試確定保持管內(nèi)層流流動的最大流量。解: 23計算10水以2.7×103m3/s的流量流過57×3.5m
23、m、長20m水平鋼管的能量損失、壓頭損失及壓力損失。(設管壁的粗糙度為0.5mm)解: 10水物性: 查得 24. 如附圖所示,水從高位槽流向低位貯槽,管路系統(tǒng)中有兩個90º標準彎頭及一個截止閥,管內(nèi)徑為100mm,管長為20m。設摩擦系數(shù),試求:(1) 截止閥全開時水的流量;(2) 將閥門關小至半開,水流量減少的百分數(shù)。解:如圖取高位槽中液面為1-1面,低位貯槽液面為2-2截面,且以2-2面為基準面。在1-1與2-2截面間列柏努利方程:11224m題24 附圖 其中: z1=4; u10; p1=0(表壓); z2=0; u20; p2=0(表壓) 簡化得 各管件的局部阻力系數(shù):進
24、口突然縮小 90º標準彎頭2個 截止閥(全開) 出口突然擴大 水流量 (2)截止閥關小至半開時:截止閥半開的局部阻力系數(shù) 此時總阻力閥門關小后,局部阻力發(fā)生變化,但由于高位槽高度不變,所以管路總阻力不變,即 即流量減少10。25如附圖所示,用泵將貯槽中20的水以40m3/h的流量輸送至高位槽。兩槽的液位恒定,且相差20m,輸送管內(nèi)徑為100mm,管子總長為80m(包括所有局部阻力的當量長度)。試計算泵所需的有效功率。(設管壁的粗糙度為0.2mm)題25 附圖解: 20水物性: 根據(jù) ,查得在貯槽1截面到高位槽2截面間列柏努力方程: 簡化: 而: 題26 附圖26有一等徑管路如圖所示,
25、從A至B的總能量損失為。若壓差計的讀數(shù)為R,指示液的密度為,管路中流體的密度為,試推導的計算式。解:在A-B截面間列柏努利方程,有等徑直管,故上式簡化為 (1)對于U形壓差計,由靜力學方程得 (2)(1)、(2)聯(lián)立,得27求常壓下35的空氣以12m/s的速度流經(jīng)120m長的水平通風管的能量損失和壓力損失。管道截面為長方形,長為300mm,寬為200mm。(設0.0005) 解: 當量直徑: 35空氣物性: 由 ,查得 題28 附圖28如附圖所示,密度為800 kg/m3、黏度為1.5 mPa·s 的液體,由敞口高位槽經(jīng)114×4mm的鋼管流入一密閉容器中,其壓力為0.16
26、MPa(表壓),兩槽的液位恒定。液體在管內(nèi)的流速為1.5m/s,管路中閘閥為半開,管壁的相對粗糙度0.002,試計算兩槽液面的垂直距離。 解: 在高位槽1截面到容器2截面間列柏努力方程: 簡化: 由 ,查得 管路中: 進口 90彎頭 2個 半開閘閥 出口 29從設備排出的廢氣在放空前通過一個洗滌塔,以除去其中的有害物質(zhì),流程如附圖所示。氣體流量為3600m3/h,廢氣的物理性質(zhì)與50的空氣相近,在鼓風機吸入管路上裝有U形壓差計,指示液為水,其讀數(shù)為60mm。輸氣管與放空管的內(nèi)徑均為250mm,管長與管件、閥門的當量長度之和為55m(不包括進、出塔及管出口阻力),放空口與鼓風機進口管水平面的垂直
27、距離為15m,已估計氣體通過洗滌塔填料層的壓力降為2.45kPa。管壁的絕對粗糙度取為0.15mm,大氣壓力為101.3 kPa。試求鼓風機的有效功率。題29 附圖解: 以吸入管測壓處為1-1面,洗滌塔管出口內(nèi)側(cè)為2-2面,列柏努力方程: 簡化: 其中: 50空氣物性: 又 查得 30. 密度為850kg/m3的溶液,在內(nèi)徑為0.1m的管路中流動。當流量為4.2´10-3m3/s時,溶液在6m長的水平管段上產(chǎn)生450Pa的壓力損失,試求該溶液的黏度。解:流速 設液體在管內(nèi)為層流流動,則 黏度 校核Re:<2000流動為層流,以上計算正確。該液體的黏度為0.0438Pa·
28、;s。題31 附圖31黏度為30cP、密度為900kg/m3的某油品自容器A流過內(nèi)徑40mm的管路進入容器B 。兩容器均為敞口,液面視為不變。管路中有一閥門,閥前管長50m,閥后管長20m(均包括所有局部阻力的當量長度)。當閥門全關時,閥前后的壓力表讀數(shù)分別為88.3kPa和44.2kPa。現(xiàn)將閥門打開至1/4開度,閥門阻力的當量長度為30m。試求:(1) 管路中油品的流量;(2) 定性分析閥前、閥后壓力表讀數(shù)的變化。 解:(1)閥關閉時流體靜止,由靜力學基本方程可得:mm當閥打開開度時,在A與B截面間列柏努利方程: 其中: (表壓),則有 (a)由于該油品的黏度較大,可設其流動為層流,則 代
29、入式(a),有 m/s校核: 假設成立。油品的流量: (2)閥打開后:在A與1截面間列柏努利方程:簡化得 或 顯然,閥打開后u1 ,p1,即閥前壓力表讀數(shù)減小。在2與B截面間列柏努利方程:簡化得 因為閥后的當量長度l2中已包括突然擴大損失,也即,故閥打開后u2 ,p2,即閥后壓力表讀數(shù)增加。3220苯由高位槽流入貯槽中,兩槽均為敞口,兩槽液面恒定且相差5m。輸送管為38×3mm的鋼管(0.05mm)總長為100m(包括所有局部阻力的當量長度),求苯的流量。 解: 在兩槽間列柏努力方程,并簡化: 即: 代入數(shù)據(jù): 化簡得: 查完全湍流區(qū) 設 , 由(1)式得 由附錄查得20苯物性: 查
30、圖,再設 ,由(1)得 查得 假設正確 流量: 33某輸水并聯(lián)管路,由兩個支路組成,其管長與內(nèi)徑分別為:,;,。已知總管中水的流量為2.2m3/s,水溫為20,試求各支路中水的流量。(設管子的粗糙度為0.3mm)解:設兩支路中的流動均進入阻力平方區(qū),由及,查得,又 校核Re: 支管1: 流動接近阻力平方區(qū),。支管2: 流動接近阻力平方區(qū),。故以上計算有效。兩支管的流量分別為、題34 附圖1034如附圖所示,高位槽中水分別從BC與BD兩支路排出,其中水面維持恒定。高位槽液面與兩支管出口間的距離為10m。AB管段的內(nèi)徑為38mm、長為28m;BC與BD支管的內(nèi)徑相同,均為32mm,長度分別為12m
31、、 15m(以上各長度均包括管件及閥門全開時的當量長度)。各段摩擦系數(shù)均可取為0.03。試求:(1)BC支路閥門全關而BD支路閥門全開時的流量;(2)BC支路與BD支路閥門均全開時各支路的流量及總流量。 解:(1)在高位槽液面與BD管出口外側(cè)列柏努利方程: 簡化 : 而 有: 化簡 又由連續(xù)性方程: 代入上式: 解得: 流量: (2)當 BD,BC支路閥均全開時: C ,D出口狀態(tài)完全相同,分支管路形如并聯(lián)管路, (1)又 = (2)在高位槽液面與BD出口列柏努利方程: (3)將(2)代入(3)式中: 解得:流量: 35在內(nèi)徑為80mm的管道上安裝一標準孔板流量計,孔徑為40mm,U形壓差計的
32、讀數(shù)為350mmHg。管內(nèi)液體的密度為1050kg/m3,黏度為0.5cP,試計算液體的體積流量。解: 設,查得 而 假設正確,以上計算有效。題36 附圖121.5m36用離心泵將20水從水池送至敞口高位槽中,流程如附圖所示,兩槽液面差為12m。輸送管為57×3.5mm的鋼管,吸入管路總長為20m,壓出管路總長為155m(均包括所有局部阻力的當量長度)。用孔板流量計測量水流量,孔徑為20mm,流量系數(shù)為0.61,U形壓差計的讀數(shù)為600mmHg。摩擦系數(shù)可取為0.02。試求:(1)水流量,m3/h;(2)每kg水經(jīng)過泵所獲得的機械能;(3)泵入口處真空表的讀數(shù)。 解:(1) (2)以
33、水池液面為面,高位槽液面為面,在面間列柏努利方程: 簡化: 而 其中: (3)在水池液面面與泵入口真空表處面間列柏努利方程:簡化為 其中 即泵入口處真空表的讀數(shù)為21.1kPa。37水在某管路中流動。管線上裝有一只孔板流量計,其流量系數(shù)為0.61,U形壓差計讀數(shù)為200mm。若用一只喉徑相同的文丘里流量計替代孔板流量計,其流量系數(shù)為0.98,且U形壓差計中的指示液相同。問此時文丘里流量計的U形壓差計讀數(shù)為若干?解:由流量公式: 流量相同時, 故文丘里流量計的讀數(shù) 38某氣體轉(zhuǎn)子流量計的量程范圍為460m3/h。現(xiàn)用來測量壓力為60kPa(表壓)、溫度為50的氨氣,轉(zhuǎn)子流量計的讀數(shù)應如何校正此時
34、流量量程的范圍又為多少(設流量系數(shù)CR為常數(shù),當?shù)卮髿鈮簽?01.3 kPa)解:操作條件下氨氣的密度: 即同一刻度下,氨氣的流量應是空氣流量的1.084倍。此時轉(zhuǎn)子流量計的流量范圍為4×1.08460×1.084m3/h,即4.3465.0 m3/h。39在一定轉(zhuǎn)速下測定某離心泵的性能,吸入管與壓出管的內(nèi)徑分別為70mm和50mm。當流量為30 m3/h時,泵入口處真空表與出口處壓力表的讀數(shù)分別為40kPa和215kPa,兩測壓口間的垂直距離為0.4m,軸功率為3.45kW。試計算泵的壓頭與效率。 解: 在泵進出口處列柏努力方程,忽略能量損失; =27.07m 40在一化
35、工生產(chǎn)車間,要求用離心泵將冷卻水從貯水池經(jīng)換熱器送到一敞口高位槽中。已知高位槽中液面比貯水池中液面高出10m,管路總長為400m(包括所有局部阻力的當量長度)。管內(nèi)徑為75mm,換熱器的壓頭損失為,摩擦系數(shù)可取為0.03。此離心泵在轉(zhuǎn)速為2900rpm時的性能如下表所示:Q/(m3/s)0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H/m2625.524.5232118.515.5128.5 試求:(1)管路特性方程; (2)泵工作點的流量與壓頭。 解:(1)管路特性曲線方程: (2)在坐標紙中繪出泵的特性曲線及管路特性曲線的工作點: 41用離心泵將水從貯槽
36、輸送至高位槽中,兩槽均為敞口,且液面恒定?,F(xiàn)改為輸送密度為1200 kg/m3的某水溶液,其他物性與水相近。若管路狀況不變,試說明:(1)輸送量有無變化?(2)壓頭有無變化?(3)泵的軸功率有無變化?(4)泵出口處壓力有無變化?解:變化時,泵特性曲線不變。 管路特性曲線 不變(1) 輸送量不變; (2)壓頭不變;(3) 軸功率: 增加 (4)在貯槽液面1-1和泵出口2-2間列柏努力方程: 簡化:工作點Q,不變,不變即隨的增加而增加。 42用離心泵將水從敞口貯槽送至密閉高位槽。高位槽中的氣相表壓為98.1kPa,兩槽液位相差10m,且維持恒定。已知該泵的特性方程為(單位:Hm,Qm3/s),當管
37、路中閥門全開時,輸水量為0.01 m3/s,且流動已進入阻力平方區(qū)。試求:(1)管路特性方程;(2)若閥門開度及管路其他條件等均不變,而改為輸送密度為1200 kg/m3的堿液,求堿液的輸送量。解:(1)設輸送水時管路特性方程為 其中,當輸水量為0.01 m3/s時,由泵特性方程與管路特性方程聯(lián)立: 得 即此時管路特性方程為 (2)當改送密度為1200 kg/m3的堿液時,泵特性方程不變,此時管路特性方程 流動進入阻力平方區(qū),且閥門開度不變,則B不變。因此管路特性方程變?yōu)閷⒃摲匠膛c泵特性方程聯(lián)立, 可得堿液輸送量 43用離心泵向設備送水。已知泵特性方程為,管路特性方程為,兩式中Q的單位均為m3
38、/h,H的單位為m。試求:(1)泵的輸送量;(2)若有兩臺相同的泵串聯(lián)操作,則泵的輸送量為多少若并聯(lián)操作,輸送量又為多少 解:(1) 聯(lián)立: 解得:(2) 兩泵串聯(lián)后: 泵的特性: 與管路特性聯(lián)立: 解得:(3) 兩泵并聯(lián)后: 泵的特性: 與管路特性聯(lián)立: 解得: 44用型號為IS65-50-125的離心泵將敞口貯槽中80的水送出,吸入管路的壓頭損失為4m,當?shù)卮髿鈮簽?8kPa。試確定此泵的安裝高度。 解:查附錄:水, 在附錄中查得IS65-50-125泵的必需氣蝕余量 (NPSH)r=2.0m 泵允許安裝高度: = = 為安全起見,再降低,即 即泵需要安裝在水槽液面以下或更低位置。45用離
39、心泵從真空度為360mmHg的容器中輸送液體,所用泵的必需汽蝕余量為3m。該液體在輸送溫度下的飽和蒸汽壓為200mmHg,密度為900kg/m3,吸入管路的壓頭損失為0.5m,試確定泵的安裝位置。若將容器改為敞口,該泵又應如何安裝(當?shù)卮髿鈮簽?00kPa)解:(1)當容器內(nèi)真空度為360mmHg時,故泵宜安裝在液面以下(0.630.5)1.13m更低的位置。(2)當容器敞口時,故泵宜安裝在液面以上低于(4.80.5)4.3m的位置。題46 附圖46如附圖所示,用離心泵將某減壓精餾塔塔底的釜液送至貯槽,泵位于貯槽液面以下2m處。已知塔內(nèi)液面上方的真空度為500mmHg,且液體處于沸騰狀態(tài)。吸入
40、管路全部壓頭損失為0.8m,釜液的密度為890kg/m3,所用泵的必需汽蝕余量為2.0m,問此泵能否正常操作? 解:因塔內(nèi)液體處于沸騰狀態(tài),則液面上方的壓力即為溶液的飽和蒸汽壓,即該泵的允許安裝高度: 而實際安裝高度,說明此泵安裝不當,泵不能正常操作,會發(fā)生氣蝕現(xiàn)象。 47用內(nèi)徑為120mm的鋼管將河水送至一蓄水池中,要求輸送量為60100m3/h。水由池底部進入,池中水面高出河面25m。管路的總長度為80m,其中吸入管路為24m(均包括所有局部阻力的當量長度),設摩擦系數(shù)為0.028。,試選用一臺合適的泵,并計算安裝高度。設水溫為20,大氣壓力為101.3kPa。解:以大流量Q100m3/h
41、計。在河水與蓄水池面間列柏努力方程,并簡化: 由 選泵IS100-80-160,其性能為: 確定安裝高度:水, 減去安全余量,實為以下。即泵可安裝在河水面上不超過的地方。48 常壓貯槽內(nèi)裝有某石油產(chǎn)品,在貯存條件下其密度為760 kg/m3?,F(xiàn)將該油品送入反應釜中,輸送管路為57×2mm,由液面到設備入口的升揚高度為5m,流量為15m3/h。釜內(nèi)壓力為148kPa(表壓),管路的壓頭損失為5m(不包括出口阻力)。試選擇一臺合適的油泵。解: 在水槽液面與輸送管內(nèi)側(cè)面間列柏努力方程,簡化有: 由Q= ,查油泵樣本,選泵60Y-60B其性能為: 流量 49現(xiàn)從一氣柜向某設備輸送密度為1.3
42、6kg/m3的氣體,氣柜內(nèi)的壓力為650Pa(表壓),設備內(nèi)的壓力為102.1kPa(絕壓)。通風機輸出管路的流速為12.5m/s,管路中的壓力損失為500Pa。試計算管路中所需的全風壓。(設大氣壓力為101.3kPa) 解: 第二章 非均相物系分離1、試計算直徑為30m的球形石英顆粒(其密度為2650kg/ m3),在20水中和20常壓空氣中的自由沉降速度。解:已知d=30m、s=2650kg/m3(1)20水 =1.01×10-3Pa·s =998kg/m3 設沉降在滯流區(qū),根據(jù)式(2-15)校核流型假設成立, ut=8.02×10-4m/s為所求(2)20常
43、壓空氣 =1.81×10-5Pa·s =1.21kg/m3設沉降在滯流區(qū)校核流型:假設成立,ut=7.18×10-2m/s為所求。2、密度為2150kg/ m3的煙灰球形顆粒在20空氣中在滯流沉降的最大顆粒直徑是多少? 解:已知s=2150kg/m3 查20空氣 =1.81×10-5Pa.s =1.21kg/m3當時是顆粒在空氣中滯流沉降的最大粒徑,根據(jù)式(2-15)并整理 所以3、直徑為10m的石英顆粒隨20的水作旋轉(zhuǎn)運動,在旋轉(zhuǎn)半徑R0.05m處的切向速度為12m/s,求該處的離心沉降速度和離心分離因數(shù)。 解:已知d=10m、 R=0.05m 、 u
44、i=12m/s設沉降在滯流區(qū),根據(jù)式(2-15)g改為ui/ R 即校核流型ur=0.0262m/s為所求。所以 4、用一降塵室處理含塵氣體,假設塵粒作滯流沉降。下列情況下,降塵室的最大生產(chǎn)能力如何變化?(1) 要完全分離的最小粒徑由60m降至30m;(2) 空氣溫度由10升至200;(3) 增加水平隔板數(shù)目,使沉降面積由10m2增至30 m2。 解: 根據(jù) 及VS=blutc(1)(2)查10空氣 =1.76×10-5Pa·s 200空氣 =2.60×10-5Pa·s (3)5、已知含塵氣體中塵粒的密度為2300kg/ m3。氣體流量為1000 m3/
45、h、黏度為3.6×105Pa.s、密度為0.674kg/ m3,若用如圖2-6所示的標準旋風分離器進行除塵,分離器圓筒直徑為400mm,試估算其臨界粒徑及氣體壓強降。 解:已知s=2300kg/m3 、Vh=1000m3/h 、=3.6×10-5Pa.s 、 =0.674 kg/m3、 D=400mm=0.4m,根據(jù)標準旋風分離器 h=D/2 、B=D/4 故該分離器進口截面積 A=hB=D2/8 所以 根據(jù)式(2-26) 取標準旋風分離器N=5 則根據(jù)式(2-30) 取=8.06、有一過濾面積為0.093m2的小型板框壓濾機,恒壓過濾含有碳酸鈣顆粒的水懸浮液。過濾時間為5
46、0秒時,共得到2.27×10-3 m3的濾液;過濾時間為100秒時。共得到3.35×10-3 m3的濾液。試求當過濾時間為200秒時,可得到多少濾液? 解:已知A=0.093m2 、t1=50s 、V1=2.27×10-3m3 、t2=100s 、V2=3.35×10-3m3 、t3=200s 由于 根據(jù)式(2-38a) 聯(lián)立解之:qe=4.14×10-3 K=1.596×10-5因此 q3=0.0525所以 V3=q3A=0.0525×0.093=4.88×10-3m37、某生產(chǎn)過程每年須生產(chǎn)濾液3800 m3,
47、年工作時間5000h,采用間歇式過濾機,在恒壓下每一操作周期為2.5h,其中過濾時間為1.5h,將懸浮液在同樣操作條件下測得過濾常數(shù)為K=4×10-6m2/s; qe=2.5×10-2m3/m2。濾餅不洗滌,試求:(1) 所需過濾面積,(2) 今有過濾面積8m2的過濾機,需要幾臺? 解:已知生產(chǎn)能力為3800m3濾液/年,年工作日5000h, T=2.5h ,t=1.5h ,K=4×10-6m2/s ,qe=2.5×10-2m3/m2 ,(1) 因為 Q=3800/5000=0.76m3濾液/h 由式(2-42) 所以 V=2.5×0.76=1
48、.9 m3 由式(2-38a)解之 A=14.7 m215 m2(2) 因為過濾機為8 m2/臺, 所以需2臺過濾機。8、BMS50/810-25型板框壓濾機,濾框尺寸為810×810×25mm,共36個框,現(xiàn)用來恒壓過濾某懸浮液。操作條件下的過濾常數(shù)為K=2.72×10-5 m2/s;qe=3.45×10-3m3/m2。每濾出1 m3濾液的同時,生成0.148 m3的濾渣。求濾框充滿濾渣所需時間。若洗滌時間為過濾時間的2倍,輔助時間15min,其生產(chǎn)能力為多少? 解:濾框總?cè)莘eV0=0.812×0.025×36=0.590 m3 過
49、濾面積 A=0.812×2×36=47.2 m2生產(chǎn)總周期為T=283+2×283+15×60=1749s由 得一個周期濾液量為 所以生產(chǎn)能力為9、有一直徑為1.75m,長0.9m的轉(zhuǎn)筒真空過濾機。操作條件下浸沒度為126o,轉(zhuǎn)速為1r/min,濾布阻力可以忽略,過濾常數(shù)K為5.15×10-6m2/s,求其生產(chǎn)能力。 解:因為過濾面積 A=DL=3.14×1.75×0.9=4.95m2浸沒度=126°/360°=0.35由式(2-45a)10、某轉(zhuǎn)筒真空過濾機每分鐘轉(zhuǎn)2轉(zhuǎn),每小時可得濾液4 m3。若過濾介
50、質(zhì)阻力可以忽略,每小時獲得6 m3濾液時轉(zhuǎn)鼓轉(zhuǎn)速應為多少此時轉(zhuǎn)鼓表面濾餅的厚度為原來的多少倍操作中所用的真空度維持不變。解:已知 Q1=4m3/h ,n1=2r/min ,Q2=6m3/h ,Ve=0 由式(2-45a)兩邊平方,得 / 所以 由式(2-35)得 而v1=v2 又A不變,以1小時為計算基準, 則Q1=V1 Q2=V2故 第三章 傳熱1、某加熱器外面包了一層厚為300mm的絕緣材料,該材料的導熱系數(shù)為0.16W/(m×),已測得該絕緣層外緣溫度為30,距加熱器外壁250mm處為75,試求加熱器外壁面溫度為多少?解:2、某燃燒爐的平壁由下列三種磚依次砌成;耐火磚 b1=2
51、30mm, l1=1.05 W/(m·)絕熱磚 b2=230mm, l2=0.151W/(m·)建筑磚 b3=240mm, l3=0.93W/(m·) 已知耐火磚內(nèi)側(cè)溫度為1000,耐火磚與絕熱磚界面處的溫度為940,要求絕熱磚與建筑磚界面處的溫度不得超過138,試求:(1) 絕熱層需幾塊絕熱磚; (2) 普通磚外側(cè)溫度為多少?解:(1)b2=?230mm<b2=442mm<230×2mm則:絕熱層需兩塊絕熱磚。校核t2=?(2)t4=習題3-3 附圖3、50×5的不銹鋼管,導熱系數(shù)116(·),外面包裹厚度為30mm導熱
52、系數(shù)0.2W/(·)的石棉保溫層。若鋼管的內(nèi)表面溫度為623,保溫層外表面溫度為373,試求每米管長的熱損失及鋼管外表面的溫度。解:已知鋼管的內(nèi)半徑鋼管的外半徑保溫層的外半徑根據(jù)式(3-12a),每米管長的熱損失 由于是定態(tài)熱傳導,故各層傳導的熱量應該相等,可得到鋼管外表面的溫度t2。4、60×3的鋁合金管(導熱系數(shù)近似按鋼管選?。?,外面依次包有一層30mm的石棉和30mm的軟木。石棉和軟木的導熱系數(shù)分別為0.16(·)和0.04(·)(管外涂防水膠,以免水汽滲入后發(fā)生冷凝及凍結(jié))。(1)已知管內(nèi)壁溫度為-110,軟木外側(cè)溫度為10,求每米管長上損失的冷量; (2)計算出鋼、石棉及軟木層各層熱阻在總熱阻中所占的百分數(shù); (3)若將兩層保溫材料互換(各層厚度仍為30mm),鋼管內(nèi)壁面溫度仍為 -110,作為近似計算,假設最外層的石棉層表面溫度仍為10。求此時每米管長損失的冷量。 提示:保溫層互換后,保溫層外壁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餐飲合作協(xié)議合同
- 2025屋面瓦施工合同
- 2025建設施工項目預拌混凝土銷售合同
- 課題申報參考:跨文化主義范式下的19世紀中法藝術交流研究
- 歷史地質(zhì)資料對現(xiàn)代山區(qū)橋梁設計的借鑒價值
- 校園內(nèi)消防安全培訓與應急救援隊伍建設
- 如何以醫(yī)療技術提升患者滿意度與就醫(yī)體驗
- 酒店健康養(yǎng)生主題的營銷活動策劃建議
- 小學科學課程中跨學科學習的實施策略
- 【研報】“雙碳”政策持續(xù)發(fā)力綠電主題現(xiàn)投資機會-興業(yè)證券
- 安徽省蚌埠市2025屆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教學質(zhì)量檢查考試(1月)數(shù)學試題(蚌埠一模)(含答案)
- 【探跡科技】2024知識產(chǎn)權行業(yè)發(fā)展趨勢報告-從工業(yè)轟鳴到數(shù)智浪潮知識產(chǎn)權成為競爭市場的“矛與盾”
- 《中國政法大學》課件
- GB/T 35270-2024嬰幼兒背帶(袋)
- 遼寧省沈陽名校2025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英語試卷含解析
- 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數(shù)學試卷(新題型:19題)(基礎篇)(含答案)
- 2022版藝術新課標解讀心得(課件)小學美術
- Profinet(S523-FANUC)發(fā)那科通訊設置
- 第三章-自然語言的處理(共152張課件)
- 醫(yī)學教程 常見化療藥物歸納
- 行政事業(yè)單位國有資產(chǎn)管理辦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