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教學與詩歌鑒賞(翟曉周)_第1頁
詩歌教學與詩歌鑒賞(翟曉周)_第2頁
詩歌教學與詩歌鑒賞(翟曉周)_第3頁
詩歌教學與詩歌鑒賞(翟曉周)_第4頁
詩歌教學與詩歌鑒賞(翟曉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詩歌教學與詩歌鑒賞成都 翟曉周實話實說,對于詩歌教學與詩歌鑒賞,我也很迷茫,所以,與其說講座,倒不如說是交流,或者借此機會,拋售給大家一些問題,引起各位的思考,一起來解決好詩歌教學和詩歌鑒賞的問題。首先要界定一下這里談到的兩概念,一個是詩歌教學:主要是高考專題復習前的課本詩歌的教學,詩歌鑒賞,是指考試中的詩歌鑒賞題及其專題復習。(界定僅僅是便于討論,并非學術上嚴謹?shù)慕缍?一、詩歌鑒賞,想說愛你不容易。詩歌鑒賞是語文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一個在教學過程中令教師比較頭疼的教學難題。說它重要,是因為中高考都要考,而且分值不算少,而且它作為文學王冠上的明珠,誰能從心底割舍?說她是難題,是因為其實我

2、們老師有好些在詩歌上的水平并不高,也缺乏一定的研究,這一塊涉及的內容和知識很多,耗時耗力,結果往往不理想,2011-2014年四川高考,8分的詩歌鑒賞題,省平均分在1.6-3.6之間。最低得分率僅僅20%,最高的也就45%。我想說,詩歌鑒賞,想說愛你不容易!讓人這樣丟不得、傷不起、愛不來!二、詩歌鑒賞,把我困在網(wǎng)中央。1、教學與鑒賞分離。平常的詩歌教學缺乏高考意識,缺乏詩歌鑒賞的方法指引意識。教材學完,學生能背一些詩詞,但是做不來詩歌鑒賞題,高三復習,重起爐灶,花大量時間講詩歌鑒賞這個專題,從如何讀懂詩歌到詩歌的相關知識到鑒賞方法到題型模式等等。2、詩歌教學的無序。高一伊始,沒有對高中三年的詩

3、歌教學與復習做系統(tǒng)的安排,課本上有的,在平時教學中就僅僅完成教材內容,沒有,則靠試卷評講來體現(xiàn)對詩歌這一塊的關注。所以,學生在平常詩歌教學的課堂上,收獲不大,考試分數(shù)又上不去,對詩歌的興趣就會降低,高三復習就自然慌亂。3、詩歌教學的無味在平常的詩歌教學中,由于學生的知識積累與情感儲備上的不足,教師沒有向學生展示鑒賞詩歌的一般過程或者說是鑒賞詩歌的通用法則,教學流于表面,學生不能真正感受詩歌的美,不能從中得到美的享受,也不能真正收獲到詩歌鑒賞的津梁。課堂枯燥,教學無味。譬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將教師和教材的既定信息直接教授給學生,完全不顧學生主觀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教學中,多是以教師為主體,從而

4、使學生處于一個知識被動灌輸?shù)牡匚?,自身的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完全得不到開發(fā)和培養(yǎng)。再如教學過程乏味,缺乏靈動。在高中詩歌鑒賞教學過程中,教師大都以“一解題、二釋詞、三解構、四總結”這樣一種模式來組織整個教學活動,使得整個教學過程機械乏味。要知道,很多詩歌中都蘊含著詩人強烈的思想情感,用這種呆板的教學方式來解析,那么學生最多只能感受到教師所表達出來的教學情感,對于詩所傳達的思想,便難以得到深刻的體會,而提高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也就無從談起。再如教學形式單一,創(chuàng)新能力缺乏培養(yǎng)基礎。在高中詩歌鑒賞教學中,我們往往采用理論分析和進行板書(或者多媒體)來達到教學活動的開展。而這種教學方式無法激起學生思考問題

5、和解決問題的激情,禁錮了學生的思維。學生在詩歌教學中,從中感受詩歌之美,從思維層面獲得詩歌閱讀鑒賞的思維之路。4、詩歌鑒賞的低效。高三的復習,要么大而全,花大量時間,譬如一個月甚至更多,分別從詩歌的基本知識、分類、意象、意境、形象、專業(yè)術語、藝術手法、題型等方面講習,甚至直接將各種術語、手法、題型進行羅列,然后給學生進行一定量的示范,之后便是用了再用的題海戰(zhàn)術。為了應付高考,各類卷紙,各類題目如潮水般向學生涌來,讓學生不堪重負。要么就題講題(包括高一高二的試題評講),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未能真正讓學生習得詩歌鑒賞的方法,未能讓學生掌握詩歌鑒賞的思路。結果費力不討好,花了時間,學生做題還是懵懵懂懂

6、,效率低下。第一學月考試試卷評講,講到詩歌鑒賞題,問學生初中學過詩歌鑒賞沒有?有些學生說:“我們老師不講,說中考就4分,講要花很多時間。你們能得多少就多少?!蔽疑钪?,學生的話不一定真實,但是這樣的現(xiàn)象還是有的。我也曾看過高三老師的復習計劃,跟蹤聽過高三老師的復習。也曾發(fā)現(xiàn),有老師計劃詩歌鑒賞一個月,面面俱到,無微不至,但是收效不大。5、不同語法的無從。詩歌鑒賞涉及的語法,主要是考題中用到的藝術技巧一類。我們在一些試題中,會遇到“藝術手法、表現(xiàn)手法、描寫手法、抒情手法、修辭手法、結構手法”等容易混淆的術語,根據(jù)自己的知識儲存去解答,一比照參考答案(或者說評分標準),結果不對。這是因為這些術語在不

7、同的語法體系中分類不同讓我們無所適從,或者說命題者本身(尤其是一些復習資料的編訂者)在這一方面認知不準。三、詩歌教學,破繭成蝶舞自美面對眾多問題與困惑,我們想要掙扎,卻發(fā)現(xiàn)很痛苦,好像被一層又一層的絲緊密包裹。我們能做的就是破繭成蝶,重新思考詩歌教學和詩歌鑒賞,構建科學的詩歌教學和詩歌鑒賞的系統(tǒng),從而獲得浴火之后的新生。我的思考、探索與做法:(一)、整合詩歌教學和詩歌鑒賞。將平常的詩歌教學定位于考試中詩歌鑒賞的基礎,將詩歌鑒賞定位于平常詩歌教學的自然升華。做到教學與考試緊密結合,審美熏陶與鑒賞分析高度一體。如果可能,將初高中一體系統(tǒng)化最好。功利的終極目標高考的詩歌鑒賞獲得成功。在此,僅以高中三

8、年為范疇,和大家分享我的粗淺的見識。高一上期:詩歌的基本常識、分類意象形象。教材以課本必修一為中心,拓展相關詩歌文本,包括現(xiàn)代詩、古詩詞甚至外國詩歌,目標:通過大量的閱讀,讓學生從感性層面感知詩歌的魅力,提高學生對詩歌的興趣,學生基本能運用以意象為主的手段讀懂詩歌。高一下期:意境主題藝術手法。教材以課本必修二為中心,拓展相關詩歌文本,主要是古詩詞,目標:了解詩歌的發(fā)展,能較深刻地理解詩歌。高二上期:詩歌鑒賞的思路:教給學生具體的一些梳理詩文的基本途徑,掌握四個基本的鑒賞原則一、察言觀色,即通過關鍵性的詞語分析,把握詩人的行文脈絡,揣摩作者的感情基調;通過景物的狀態(tài)和顏色反射作者的感情色彩;二、

9、循聲辨情,即通過朗讀對詩歌進行動態(tài)還原,從詩歌的韻腳的音高、音域、音調上去體會作者的情感;三、由物及人,即詩人筆下的景物所具有的狀態(tài)、性質往往都是作者的心情、感受和品質的映射。四、知人論世(事),通過對作者創(chuàng)作背景的感知與分析,可以從深層上理解作品?!罢撌馈奔词顷P注于社會環(huán)境的普遍分析,而“論事”則偏重對特定事件(包含典故的運用)的特殊性的分析。教材:必修3的詩歌單元、選修教材唐宋詩詞,并可以適當拓展。目標:學生能感受詩歌之美,真正讀懂詩歌。高二下期:詩歌鑒賞的題型。一是基本的題型,二是從詩歌的三個“意(藝、義)”入手,整體把握詩歌鑒賞試題。三是,答題格式和語言表述的準確。教材:必修4的詩歌單

10、元,并適當拓展一些高考試題。目標:做詩歌鑒賞題能入格。為高三復習奠基。高三:高考實戰(zhàn)演練。主要規(guī)范學生的答題步驟、格式,提高語言表述的準確度,強化得分意識。教材:在高一高二所有教材中挑選一部分,加上歷年高考試題和一些復習檢測試題。上期:以詩歌的藝術技巧為主做適當?shù)膶n}復習,時間一周。下期,查漏補缺。目標:能較好完成詩歌鑒賞。注:每學期的考試,尤其是我們自己能左右的考試,在詩歌鑒賞這個題目上,一定要緊緊結合所教所學。而真正有水平的期末統(tǒng)考試題,命題者也會考慮教材的系統(tǒng)系在這個階段的要求。我們的系統(tǒng)化計劃安排也要和教材緊密結合。(二)、改變課堂教學的形式,提升學生興趣和課堂效率。1、以趣味詩歌入課

11、。1)激趣類激發(fā)學生對詩歌的興趣。如數(shù)字詩、回文詩、打油詩、拆字詩、逆轉詩、同音詩、疊字詩、謎語詩、神智體詩、朦朧詩、剝皮詩、方言詩、藏頭詩、十七字詩(三句半)、一七體詩(寶塔詩)、酒令詩在詩歌教學中加入這些妙趣橫生的詩歌,學生定然會沉迷于詩歌的天地里,盡情領略詩歌的無窮魅力。(1)、夸張的打油詩 詠雪大雪洋洋下,柴米都漲價。板凳當柴燒,嚇得床兒怕。(2)、逆轉詩起句平常,甚至讓人感到十分粗俗,可后半部分語意陡轉,別開生面,讓人耳目一新。有人把這類詩叫陡轉詩。還珠格格“送別詩”電視連續(xù)劇還珠格格有這樣一個情節(jié):乾隆皇帝帶小燕子、紫微江南出巡,在江邊見一群儒生搖頭晃腦作詩贈別朋友“老鐵”。乾隆見

12、詩后便說:“我家丫頭也會作這樣的詩?!庇谑墙凶衔⒙兑皇?。紫微便吟道:你作詩來送老鐵,我也作詩送老鐵。眾人一聽,哈哈大笑:這能叫詩嗎?誰知紫微筆鋒一轉,又續(xù)詩道:江南江北蓼花紅,都是離人眼中血。(3)、拆字組字詩在詩歌園地里,有以一字為主體,將一字拆開,通過增損偏旁吟詠而成的詩,這就是拆字組字詩。這種詩多為六句,前面組字而成,后兩句是全詩詩旨所在?!拔易類郯伞币还痈鐑?,曾詠吟過這么一首組字詩調戲娘家婦女:有木便為橋,無木也念喬;去木添個女,添女便為嬌。阿嬌休避我,我最愛阿嬌。被調戲的娘家婦女靈機一動,立即回敬一首組字詩:有米便為糧,無米仍讀良;去米添個女,添女便為娘。老娘雖愛子,子不敬老娘。

13、(4)、回文詩所謂回文詩,通常是指既可順讀,也可倒讀的詩。其一、晚秋即景煙霞映水碧迢迢,暮色秋色一雁遙。前嶺落暉殘照晚,邊城古樹冷蕭蕭。把詩倒過來從最后一字開始,倒著往回念也是一首行云流水、順理成章、意境深遠、趣味盎然的小詩:蕭蕭冷樹古城邊,晚照殘暉落嶺前。遙雁一色秋色暮,迢迢碧水映霞煙。(5)、藏 頭 詩藏頭詩的特點是將不便明言的本意藏于詩句之首,解讀時只需把每一詩句之首的字串讀,即可明白作者寫作本詩的真實用意。 如水滸傳藏頭詩?!皡怯弥琴嵱聍梓搿币换刂?,由吳用口述,盧俊義曾在墻上題下這樣一首詩:蘆花灘上一扁舟,俊杰黃昏獨自游;義到盡頭原是命,反躬逃難必無憂。盧俊義書下此詩時不明其意,卻被心

14、懷鬼胎的管家看出端倪而告知 了官府:每句詩的第一個字連起來卻是“蘆(盧)俊義反”。盧俊義因此遭受牢獄之災,而被逼上了梁山。(6)、剝 皮 詩古往今來,不少人常把前人有影響的詩篇拿來,改動某些字句,賦予新的內容,這種詩謂之“剝皮詩”。這也是學生仿寫的絕妙形式。如,劉禹錫的陋室銘寫得精彩絕倫,后世仿作甚多。如 教室銘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學不在深,作弊則靈。斯是教室,惟吾閑情。小說傳得快,雜志翻得勤。琢磨下象棋,尋思看電影??梢源蝾瑢憰拧o書聲之亂耳,無復習之苦心。雖非跳舞場,堪比游樂廳。心里曰:混張文憑。2)妙語類精美的語言、和諧的韻律。在學詩歌的語言美時可以用來激趣。如鄭板橋改師詩一個夏日

15、的午后,鄭板橋和老師在暴雨后出來散步,走到橋上,老師見山洪中有一妙齡女郎尸身,有感而作詩:二八女多嬌,風吹落小橋。三魂隨浪轉,七魄泛波濤。鄭板橋問老師:是否認識女孩?怎么知道女孩16歲?是否親眼看見女孩落水?老師被問了個啞口無言。鄭板橋又問,老師怎么知道是“三魂隨浪轉,七魄泛波濤”?老師驚訝鄭板橋的才思,便讓他改詩,于是改出了下面這首詩:誰家女多嬌,何故落小橋?青絲隨浪轉,粉面泛波濤。這首詩,前兩句詢問,后兩句描寫所見情形,在語言、意境上自然高出原詩一籌。3)妙法類巧妙的手法與技巧。在學詩歌的藝術手法時可以用來激趣。如:在修辭手法的運用上,可以采用的妙趣詩歌人生四樂詩作典型的例子。久旱逢甘霖,

16、他鄉(xiāng)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如果在每句開頭加兩個字,運用夸張手法,那么,“樂”則更突出。千年久旱逢甘霖,萬里他鄉(xiāng)遇故知。和尚洞房花燭夜,狀元金榜題名時。同時,在此詩末尾加兩個字,把它改成了人生四悲詩:千年久旱逢甘雨,一滴;萬里他鄉(xiāng)遇故知,債主;和尚洞房花燭夜,隔壁;金狀元榜題名時,夢里。這首詩運用“逆轉”表現(xiàn)手法,突出了人生四“大” 悲。再如:在學精巧的構思的時候可以采用上世紀90年代川北第一詩人呂賓的和平橋斷想他在國際和平年寫的一首小詩,獲得國際金獎。當時在下午步行到郊外一處地方,那里有一座橋,名為和平橋,然后寫下這首詩:沒有妻子的丈夫來了沒有丈夫的妻子來了沒有父母的兒子來了沒有妻子

17、的丈夫站成了橋頭沒有丈夫的妻子站成了橋尾而兒子就是中間的路精巧的構思,比喻的手法,表達了對戰(zhàn)爭聲討和對和平的向往。4)妙理類蘊含著深刻哲理的詩歌。在學習詩歌主題時可以用來激趣。如短詩:生活 網(wǎng)。這首詩,內容僅一個字,卻能讓人沉思:生活圈子是一張網(wǎng),人與人的關系是一張網(wǎng),人的一輩子也是一張網(wǎng);關系網(wǎng),人情網(wǎng);陷入情網(wǎng),迷戀上網(wǎng)這生活,實實在在就是一張“網(wǎng)”多讓人沉思的詩啊!再如夢 夢再美,也只能做到醒時。這首詩也傳達出一個哲理:人不能生活在夢中。雖然夢很美,很讓人迷戀,但,它只能做到醒時!我們畢竟只能生活在現(xiàn)實中,現(xiàn)實的一切我們必須面對!2、豐富詩歌教學課堂形式改變板著面孔的傳統(tǒng)課堂形式,變?yōu)榛?/p>

18、潑的多姿多彩的課堂。(1)詩而歌之一是可以將一些詞曲皆美的歌曲引入課堂,甚至可以唱一下。這些歌曲的歌詞本身就是不錯的現(xiàn)代詩歌,有的語言和意境很美,有的蘊含深刻哲理,有的給人鼓舞。比如許嵩的斷橋殘雪:“斷橋是否下過雪?我望著湖面,水中寒月如雪,指尖輕點融解。斷橋是否下過雪?又想起你的臉,若是無緣再見,白堤柳簾垂淚好幾遍?!闭Z言和意境很美。如步步高:“世間自有公道,付出總有回報。說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步步高?!惫奈枞诵?。 又如真心英雄:“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鐘,全力以赴我們心中的夢。不經(jīng)歷風雨,怎么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闭芾韯钪?。二是找一些適合所學詩歌的音樂,讓大家合樂而誦。有的詩

19、詞本來就被譜曲了,直接拿來唱。如再別康橋丁香花、毛澤東七律 長征李清照的一剪梅、李煜的虞美人、蘇軾的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我凡是學到這些詩詞或者與某歌曲相關的詩詞的時候,我就會唱,或者和學生一起唱,讓課堂嗨起來。課堂氣氛就活躍了,學生的興趣就高了。(2)詩而詠之詩詞也應該感情投入地吟誦。無論是高一高二還是高三,無論是現(xiàn)代詩還是古詩詞,都應該感情投入地誦讀,讀出抑揚頓挫,讀得身心投入,甚至搖頭晃腦。老師自己范讀,對比其他版本的朗讀,帶著學生一起讀,多讀幾遍,文本熟悉了,對詩歌也基本有了一定整體感受甚至是感悟。這個時候學起來就容易。我記憶中印象深刻的我自己一些課堂不多,有一節(jié)最清晰。那是1997年

20、愚人節(jié)那天,還是我走上講臺的第一個學年,帶的是年級最差的班,學再別康橋,那節(jié)課基本上沒有講,主要是教學生誦讀,帶著學生誦讀,學生也非常投入,那節(jié)課后,語文課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去年一個當時的學生還和我說起這節(jié)課。(3)情景體驗體驗得到的收獲比較大,不能僅僅靠講和讀。情景體驗的形式很多:分角色朗讀、課本短劇表演、詩詞變劇本腳本的改寫、配樂朗誦閉目想象、相關視頻展示(4)生生研討可以讓學生提前查找資料,網(wǎng)上、詞典、書籍都行,課堂上老師引導學生圍繞這幾設置的主要問題展開討論、展示和辯論。(三)、功夫在課外根據(jù)學年學期詩歌教學的計劃,系統(tǒng)安排課外活動。比如:高一上期:詩歌朗誦大賽高一下期:原創(chuàng)詩歌大賽高

21、二上期:詩歌改編(成劇本、散文,古詩成現(xiàn)代詩)大賽高二下期:讀詩講壇、優(yōu)秀詩歌鑒賞推薦、名家鑒賞質疑高三上期:詩歌品鑒小作文(任選或者規(guī)定角度的鑒賞文字,200字左右)(四)、抓住關鍵做鑒賞其實,我們只要高一高二扎扎實實進行了有效的詩歌教學,高三面對高考的詩歌鑒賞也就水到渠成,在復習的時候也會很輕松,只需要重點點撥一些技巧方法。因此在這里就比較粗略地交流幾個問題,這是我在處理詩歌鑒賞這個板塊時的重點。這些方法在平時詩歌教學中也會穿插去取。1、用以關注意象為主的六關注打開讀懂詩歌的大門我參照了很多老師和學校的做法,比較好的就是以意象為主的“六關注”。1)關注標題。標題可能指出詩歌題材的分類所屬和

22、內容,一定程度上揭示主題。比如標題“春夜喜雨”,詩歌分類借景抒情類,內容春夜雨景,主題高興(喜悅)。2)關注作者。一般而言同一個詩人詩歌風格相對固定,比如杜甫的沉郁頓挫,表現(xiàn)憂國憂民的情懷。3)關注背景?!爸苏撌馈笔墙庾x詩歌的一個重要途徑。知人就是上面的關注作者,論世就是關注背景。同一個詩人,雖然風格相對固定,但是他不同時期不同境遇下所寫的詩歌可能風格迥異,比如杜甫,游歷長安、在安史之亂前、安史之亂中、定居成都草堂和離開草堂這幾個階段,其詩歌作品所寫的內容題材、風格主題就不同。尤其是定居成都草堂期間,生活穩(wěn)定而相對愜意,所寫的詩歌就接近田園詩歌的風格,充滿了閑適、自在、愉悅、滿足的意味,迥異

23、于他更多的憂國憂民情懷的作品。4)關注注釋。注釋一般是對標題、作者、背景或者詩中疑難處進行注解。很重要。5)關注意象。意象構成詩歌內容,是表現(xiàn)主題的依托。我們既要關注意象,還要關注意象的修飾語和陳述語,即關注意象及其特點。在這個過程中,要能準確運用意象的作用來解讀詩歌。意象的作用有兩個方面:一是象征寓意,二是繪畫構境。一般而言,托物言志的類的詩歌,就考意象的象征寓意的作用即可完全讀懂,而借景抒情的詩歌往往需要講意象象征寓意和繪畫構境這兩個作用結合起來,才能真正讀懂一首詩。這個問題我前段時間在群里發(fā)了一個微課,以柳宗元的江雪為例,有較詳細的講述。這里不再累述。6)關注情思語。情思語即直接表現(xiàn)情感

24、思想的詞句。抓住這些詞句,往往就能把握住詩歌情感思想的方向。在這六關注中,特別要重點引導學生掌握對意象的關注,運用意象來解讀詩歌是非常重要的。對于上午李老師提出的“對于一些寫景的詩歌,學生體會不到感情,尤其是情景交融的”這個問題,實際上除了多讀一些詩歌之外,就可以用這個六關注,尤其是利用意象繪畫構境的作用來解讀。寫景詩的關鍵在于,意象要組合構成畫面(景象或者說景),景,我們可以從色彩、動靜、明暗等方面進行解讀。這個景的特點和詩歌表達的情感之間的關系其實就兩種:正相關,如以樂景寫樂情;反相關,如以樂景寫哀情。這需要結合背景、情思語來解讀。綿陽向老師提出的“語言障礙,情感與思想障礙,古詩兩大攔路虎

25、”這個問題,還是感悟不夠,積累少的原因。靠積累是可以解決的,比如用典的問題,這樣的詩歌學生讀起來費力。一是多積累多感悟,多讀一些詩歌鑒賞方面的短文,二是就一首詩而言,也需要多讀幾次,反復咀嚼,利用恰當?shù)募记煞椒?,就會有所改善?、以“藝術手法”為線,串起詩歌鑒賞的珍珠項鏈。1)關于藝術手法的分類問題。詩歌的藝術手法的分類,有不同觀點,在這里我僅僅將我選擇的這一種觀點之下的相關內容和大家分享。藝術手法分為結構藝術、表現(xiàn)手法和修辭手法。結構藝術或者叫謀篇布局,著眼于詩文整體上內容或者內容與主題之間的安排。表現(xiàn)手法重在增加或者突出文章內容,或者表達文章或者語段思想感情。修辭手法重在優(yōu)化語句語言。()

26、表現(xiàn)手法表現(xiàn)手法有抒情手法和描寫手法兩大類。1抒情手法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兩種。直抒胸臆:直接表達作者的情感思想的抒情方式。間接抒情:A、借景抒情,一般是抒情詩的表現(xiàn)手法。B、托物言志,一般是詠物詩的表現(xiàn)手法。C、托物寓理,一般是哲理詩的表現(xiàn)手法。D、反襯:以樂景寫哀情。2描寫手法A、襯托,分正襯和反襯。利用事物間近似性或對立性,以一些事物為陪襯來突出某些事物的藝術手法。利用事物的近似條件來襯托一事物,稱正襯或者烘托(烘云托月)。利用事物的對立條件來襯托一事物,稱反襯。動靜襯;聲寂襯;明襯暗。B、聯(lián)想和想像。也是一種思維方式。實際上是一種虛寫。C、 虛實結合在詩歌欣賞中,虛與實是相對的

27、。有者為實,無者為虛;有據(jù)為實,假托為虛;客觀為實,主觀為虛;具體為實,隱者為虛;有行為實,徒言為虛;當前為實,未來是虛;已知為實,未知為虛等等?!皩崱笔侵缚陀^世界中存在的實象、實事、實境,“虛”是想象的情景。D、對比。正反兩個方面放在一起進行對比(要找到對比點)想象與聯(lián)想、虛實結合、對比往往是相互聯(lián)系的。E、白描。中國畫技法名。用墨線勾描物象,不著顏色的畫法。也有略施淡墨渲染。多數(shù)指人物和花卉畫。也泛指文學創(chuàng)作上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即使用簡練的筆墨,不加烘托,刻畫出鮮明生動的形象。F、抑揚。把要貶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時說出來,只突出強調其中一個方面以達到抑此揚彼或抑彼揚此的目的。有先揚后

28、抑和先抑后揚之分。G、側面烘托。是指通過側面描寫,使所要表現(xiàn)的對象鮮明突出的表現(xiàn)手法H、從對方著筆。這是古代詩詞常用的一種表達技巧,也叫曲筆。I、濃墨重彩、繪聲繪色繪形。()、修辭手法修辭手法在古詩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有:1比興。如“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薄板\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先言它物引起所詠之辭。2比喻。如“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賀的馬詩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3擬人。如“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薄爸豢忠股罨ㄋ?,故燒高燭照紅妝。”“好是春風湖上亭,柳條藤蔓系別情。黃鶯久住渾相識,欲別頻啼四

29、五聲。”4夸張?!帮w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望廬山瀑布)“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5雙關。如“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薄扒纭卑抵父星榈摹扒椤?。6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薄跋氘斈?,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保ㄐ翖壖灿烙鰳?京口北固亭懷古)7對偶。用結構相同、字數(shù)相同的一對句子或短語來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的意思。從形式看,語言簡練,整齊對稱;從內容看,意義集中含蓄。如“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8設問,如“問人間誰是英雄?有釃酒臨江,橫槊曹公?!?9反問,如“江東弟子今雖在,肯為君王卷土來?”10反語 (3)、篇章結構:開門見山、曲筆入題

30、、卒章顯志、以景結情、層層深入、伏筆鋪墊等。2)以藝術技巧為絲線,串起詩歌鑒賞的珍珠項鏈高三的專題復習,不允許用大把的時間來做詩歌鑒賞的專題復習,畢竟試卷上呈現(xiàn)出來的試題只有8分。那么抓什么呢,我的觀點和做法就是抓藝術手法,兩層意思:一是以藝術手法為線,可以串聯(lián)起詩歌鑒賞中的絕大部分知識點,也能較好貫通詩歌鑒賞的題型。二是一箭雙雕,除了詩歌鑒賞,還有助于現(xiàn)代文(文學作品)閱讀的復習。掌握了描寫手法,就能弄懂詩歌的內容(景、物、人),掌握了抒情手法就弄懂了詩歌的主題,弄懂了內容和主題的關系,掌握了修辭手法,就弄懂了詩歌的語言。不管考題是什么題型,歸結到底,就是圍繞詩歌的內容、主題、語言和藝術來考查。同時現(xiàn)在的高考詩歌鑒賞題,已經(jīng)不是完全按照標準的基本題型來設問的。因此我們可以把所有的基本題型歸結為三個字:意、義、藝。意,就是基本意思,代表詩歌的內容;義,就是內蘊或者意義,就代表詩歌的情思主題;藝,就是藝術手法,代表詩歌的藝術手法(包括語言),我們始終圍繞這三個方面及其之間的關系來答題,根據(jù)題目要求和賦分多少來取舍,就不會有大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