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詩詞三首最新教學設計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上冊_第1頁
13詩詞三首最新教學設計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上冊_第2頁
13詩詞三首最新教學設計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上冊_第3頁
13詩詞三首最新教學設計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上冊_第4頁
13詩詞三首最新教學設計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上冊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jié)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13詩詞三首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反復朗讀并背誦詩歌,理解詩歌的內(nèi)涵。2、品味詩歌的語言,了解其詩歌的藝術(shù)特色。3、結(jié)合詩人的生平和寫作背景,理解詩歌蘊含的情感。教學重點1、品味詩歌的語言,了解其詩歌的藝術(shù)特色。2、結(jié)合詩人的生平和寫作背景,理解詩歌蘊含的情感。教學難點品味詩歌的語言,了解其詩歌的藝術(shù)特色。教學安排2課時教學過程行路難(其一)一、導入新課我國是詩的國度,尤其唐朝最盛。在唐朝有這樣一個詩人,他二十四歲離開蜀地,“仗劍去國,辭親遠游”,漂泊大半生,直到四十二歲才奉詔供奉翰林,兩年以后又不容于朝,被迫出京。他就是被譽為“詩仙”的李白。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他的代表作行路難(其一),感受他

2、詩歌的浪漫主義風格。二、了解作者作品1、作者簡介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年輕時漫游全國各地,曾經(jīng)至長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讒去職。晚年漂泊東南一帶,最后病死于當涂。其詩多強烈抨擊當時的黑暗現(xiàn)實,深切關(guān)懷時局安危,熱愛祖國山河,同情下層人民,鄙夷世俗,蔑視權(quán)貴;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飲酒求仙、放縱享樂的思想。他善于從民間吸取營養(yǎng),想象豐富奇特,風格雄健奔放,色調(diào)瑰奇絢麗,是中國文學史上繼屈原之后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2、詩歌背景行路難是李白在天寶三載(744年)遭受讒毀初離長安南下時所作,共三首,本文是第一首?!靶新冯y”是樂府雜曲歌辭舊題。三、朗讀詩歌1、聽詩歌示范朗讀2、

3、學生自由朗讀2分鐘3、齊讀詩歌四、賞析詩歌1、本詩的前四句寫出了作者怎樣的狀態(tài)?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作者是如何表現(xiàn)他的感情的?前四句寫出“嗜酒見天真”的作者竟然在朋友的踐行宴上,“停杯投箸不能食”,并“拔劍四顧心茫然”,寫出了他內(nèi)心的苦悶抑郁。為了表現(xiàn)這種苦悶,作者用“?!薄巴丁薄鞍巍薄邦櫋彼膫€連續(xù)動作與“金”“清”“玉”“珍”形成鮮明的對比。這就更能讓我們感受到詩人極度憤懣、抑郁不舒的心情。2、在“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這一句中,作者并未渡河登山,那他這么說的用意是什么呢?這兩句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說明了他苦悶的原因。“冰塞川”“雪滿山”象征了人生道路艱難險阻。李白本是個積極

4、處世的人,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張良、諸葛亮等歷史上的杰出人物一樣,干一番宏大的事業(yè)??墒撬茉t入京后,卻沒有被皇帝重用,而且受到權(quán)臣的讒毀排擠,被“賜金放還”,變相攆出了長安,這不正像遇到冰塞黃河,雪擁太行嗎?3、“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边@兩句化用了什么典故?用意何在?前一句化用了姜尚九十歲在脩溪釣魚,得遇周文王的典故;后一句化用了伊尹受商湯聘用前曾夢見自己乘舟經(jīng)過太陽旁邊典故。作者在此化用這兩個典故,表明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樣,為統(tǒng)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偉業(yè)的信心。4、“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作者化用典故剛剛有了信心,為何又開始感嘆行路難?當作者的思緒再次回到現(xiàn)

5、實中來的時候,仍然感到了生活的艱難。展望未來,只覺前路崎嶇,歧路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這四句節(jié)奏短促,反復感嘆過去自己那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同時也表現(xiàn)出進退失據(jù)而又不甘自棄,繼續(xù)探索尋求出路的復雜心理。5、最后“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兩句,說明作者最終擁有了怎樣的心境?說明了作者又對前路充滿信心,哪怕面前的道路險峻而多歧,作者卻相信終有一天將乘長風破萬里浪,渡過大海,直達理想彼岸。突出表現(xiàn)了他準備沖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抱負的豪邁氣概和樂觀精神。這是他唱出的最強音。五、分析藝術(shù)手法這首詩一共十四句,八十二個字,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但它跳蕩縱橫,具有長篇的氣勢格局,其原因

6、在哪里?(1)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詩人感情的激蕩起伏、復雜變化。(2)展現(xiàn)了詩人的浪漫主義氣質(zhì),以及不畏前途艱險的豪邁。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了解作者,導入新課教師提問:詩歌題目是什么意思?酬,即酬答,在這里是以詩相答的意思;樂天,即白樂天,也就是白居易。這首詩選自劉禹錫集,作者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洛陽(現(xiàn)河南省洛陽)人,唐代詩人。他曾參加王叔文領(lǐng)導的政治改革,失敗后,一再遭貶。唐敬宗寶歷二年(826年),劉禹錫被罷去和州刺史,北歸京師,途經(jīng)揚州,遇到剛離任蘇州刺史的白居易。在酒宴上白居易寫了醉贈劉二十八使君,對劉長期遭受貶謫表示同情。劉禹錫寫了這首詩答謝他。醉贈劉二十八使君白居易

7、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蹈。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譯文:你為我舉杯滿酒同飲共醉,我為你拿起筷子擊盤吟詩。你寫詩才華堪稱國手也是徒然無用,命運不由人出不了頭誰都無可奈何。放眼望去別人風風光光,你卻長守寂寞,滿朝文武個個升官,你卻獨自蹉蹈。你的才名太高,按理說遭受點挫折也正常,但是遭遇二十三年的曲折,這磨難也太多了。面對同病相憐的好友的憐惜,劉禹錫是怎樣答謝的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二、朗讀詩歌1、自由朗讀詩歌2、請同學們結(jié)合注釋,理解本詩內(nèi)容。在巴山楚水這些凄涼的地方,度過了二十三年淪落的光陰。懷念故友徒然吟誦聞笛小賦

8、,久謫歸來感到已非舊時光景。沉船的旁邊正有千艘船駛過,病樹的前頭卻也是萬木爭春。今天聽了你為我吟誦的詩篇,暫且借這一杯美酒振奮精神。3、再讀詩歌,揣摩詩歌的情感。4、學生展示讀及教師范讀。三、賞析詩歌1、首聯(lián)“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承接白詩的哪句話?寫出了什么內(nèi)容?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承接白詩“二十三年折太多”?!鞍蜕匠贝副毁H謫之地,“凄涼地”三個字舉重若輕,一語帶過多少艱辛?!岸辍备艑懽约罕毁H的遭遇,“棄置身”三個字,點明被放逐。寫出了長期遭貶被朝廷冷落的坎坷遭遇,表達了無限的辛酸和悲涼。2、頷聯(lián)運用了哪兩個典故?請結(jié)合注釋把它們概括出來,并說說所表達的感情。向秀作賦

9、的典故和王質(zhì)爛柯的典故?!皯雅f”句表達了對受迫害的故友王叔文、柳宗元等人的悼念和對統(tǒng)治者的不滿;“到鄉(xiāng)”句抒發(fā)了詩人對歲月流逝、人事變遷的感慨。既暗示了自己貶謫時間的長久,又表現(xiàn)了世態(tài)的變遷以及回歸之后悲痛悵惘的心情。3、如何理解“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1)此聯(lián)針對白詩的哪兩句話而言?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蹈。(2)“沉舟”和“病樹”指什么呢?比喻久遭貶謫的詩人自己。(3)這一聯(lián)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白詩的意思是你長守寂寞獨自蹉蹈,真令人悲嘆不已;而劉詩的意思是反過來勸慰白居易不必為自己的寂寞蹉蹈而憂傷;對世事的變遷和仕宦的升沉,作者表達了樂觀進取、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

10、表現(xiàn)出開朗、豁達、樂觀、坦蕩的氣魄和襟懷。(4)此聯(lián)被后人賦予的哲理意義是什么?坎坷是暫時的,光明和希望必將到來,新的事物必將取代舊的事物。4、尾聯(lián)“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有什么作用?點明酬答之意,回應白詩首聯(lián)“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扣住詩題,既有對友人的感謝之情,也表達了共勉之意,突出了作者豪邁奔放的氣概。四、詩歌小結(jié)這首詩既表現(xiàn)了詩人對自己被貶謫、遭棄置的無限辛酸和憤懣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時也表現(xiàn)了詩人的堅定信念和對生活的樂觀態(tài)度和進取精神。水調(diào)歌頭一、導入新課自古以來,月亮是許多詩人吟詩賦詞的題材,你能背一些關(guān)于月亮的詩詞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

11、故鄉(xiāng)。一一李白靜夜思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張繼楓橋夜泊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一一王安石泊船瓜洲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一一李煜虞美人除了這些詩人,宋朝的大文豪蘇軾也在中秋明月下對酒當歌,寫下了千古傳誦的詠月名篇一一水調(diào)歌頭。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近蘇軾,一起走進他的詞。二、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1、作者簡介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他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shù)表現(xiàn)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

12、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2、寫作背景這首詞是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時所作。詞前的小序交代了寫詞的過程:“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碧K軾因為與當權(quán)的變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見不同,自求外放,輾轉(zhuǎn)在各地為官。他曾經(jīng)要求調(diào)任到離蘇轍較近的地方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會。熙寧七年(1074年)蘇軾差知密州,到密州后,這一愿望仍無法實現(xiàn)。熙寧九年的中秋,皓月當空,銀輝遍地,詞人與弟弟蘇轍分別之后,已七年未得團聚。此刻,詞人面對一輪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興正酣,揮筆寫下了這首名篇。3、知識補充詞:是一種新體詩歌,盛行于宋代的一種文學體裁,標志宋代文學的最高成

13、就。詞按字數(shù)的多少大致可以分為小令、中調(diào)和長調(diào)。詞有詞牌,每一種詞牌都代表一支曲子,有嚴格的字數(shù)和平仄要求,一般的詞人只負責“填詞”就行了。詞的內(nèi)容一般分為上、下片。詞基本分為婉約派、豪放派兩大類。婉約派代表:柳永、李清照。豪放派代表:蘇軾、辛棄疾。三、朗讀詩詞1、教師范讀或播放范讀音頻。2、學生自由朗讀,并在朗讀中把握朗讀節(jié)奏。節(jié)奏劃分: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

14、久,千里/共嬋娟。3、齊讀詩歌4、結(jié)合注釋,把握詩歌內(nèi)容四、賞析詩詞1、小序交代了哪些內(nèi)容?交代了寫這首詞的時間和原因。時值中秋佳節(jié),月圓之夜,因此寫月,古人見月思鄉(xiāng)思親,蘇軾亦然,因此寫此作來懷念自己的弟弟。2、詞的上、下兩闋主要寫的是什么?上闋:寫月下飲酒(寫景),由幻想超脫塵世,轉(zhuǎn)化為喜愛人間生活。下闋:寫對月懷人(抒情),由感傷離別轉(zhuǎn)化為對離人的祝福。3、上闋寫到月宮境界,表現(xiàn)了詞人對天上宮闕的向往,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態(tài)呢?請結(jié)合下面提示做簡要分析。(提示:寫作該詞時,蘇軾正被貶密州任知州。當時他在政治上不得志,一再遭貶。其時,他和弟弟蘇轍(即子由)已經(jīng)七年沒有團聚了。)他寫這首詞時

15、正政治失意,思想的矛盾、對現(xiàn)實不滿充塞胸懷,由此,才寫出幻想中的天上宮闕,幻想超脫塵世。4、“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反映了作者怎樣的心理?他最終做了怎樣的選擇?天上和人間,幻想和現(xiàn)實,出世與入世兩方面都吸引著他,顯現(xiàn)出了他的矛盾心理。但矛盾的最終結(jié)果是回到現(xiàn)實,“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便說明他最終選擇了入世。5、下闋寫月光引起作者的無眠,作者為什么會“無眠”?作者在此處的“無眠”是否還有深刻含義?文章在小序中便說“懷子由”,這“無眠”正是因懷念親人而起。而“無眠”一詞在此還有更深刻的含義,即泛指那些中秋佳節(jié)因不能與親人團圓以至難以入眠的一切離人。6、請賞析“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三句。人固然有悲歡離合,月也有陰晴圓缺,自古以來世上就難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為暫時的離別而感到憂傷呢?詞人畢竟是曠達的,以最開放的心胸慨然面對一切,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7、朗讀本詞,要求字正腔圓、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