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化學《23鹵代烴》教學設計_第1頁
2019-2020年高二化學《23鹵代烴》教學設計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2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 原理: :H-CH+KOH 12 2 卜1E 醇H節(jié)Hf+KBr+HO 注意: 例如: 鹵代烴要發(fā)生消去反應,必須是在強堿的醇溶液醇溶液中加熱才能進行 鹵代烴的消去反應屬于 B 消去,因此,必須有 BH才能發(fā)生該消除反應1 CH3 CHCCHBr 能發(fā)生消去反應生成烯烴嗎?為什么?3 CH 3 Br CH3CH2CCH2CH2CH3 CH3 20192019- -20202020 年高二化學年高二化學2323 鹵代烴教學設計鹵代烴教學設計 一。內容與解析一。內容與解析 內容:溴乙烷的結構性質及有關注意事項。鹵代烴性質及變化規(guī)律。氟氯代烴及環(huán)境保護的密切關系。官能團及消去反應概念。鹵代烴中鹵

2、元素的檢驗。 解析: 本節(jié)內容的重點是溴乙烷的水解反應和消去反應及反應條件, 鹵代烴中鹵原子的鑒別,學會分析鹵代烴的綜合性質。 二。目標與解析二。目標與解析 教學目標:1.了解鹵代烴的基本分類。2.掌握鹵代烴的一般通性和用途。3.掌握溴乙烷的水解反應和消去反應。4.了解氟里昂對環(huán)境的作用,增強環(huán)保意識。 解析:比較烷烴、烯烴、炔烴、芳香烴、鹵代烴的熔沸點,了解它們在通常狀況下的狀態(tài)復習甲烷的四種氯代產物。能熟練判斷有機反應類型取代反應和消去反應。 三。問題診斷分析三。問題診斷分析 教師首先做好溴乙烷水解反應的實驗,在此基礎上講透鹵代烴進行水解反應的條件。根據碳四價原則,會分析鹵代烴分子結構與消

3、去反應的關系。 四。教學支持條件四。教學支持條件 實驗儀器和藥品 五。教學過程五。教學過程 (一)鹵代烴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1. 鹵代烴的結構 烴分子中的 H 原子被鹵素原子取代后形成的化合物一一鹵代烴結構通式:R-X(R 為烴基)根據烴基結構的不同,鹵代烴可以分為鹵代烷烴、鹵代烯烴及鹵代芳香烴 2 鹵代烴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1) 合成各種高聚物如:聚氯乙稀、聚四氟乙烯等 2) DDT 的“功與過” (3)鹵代烴在環(huán)境中很穩(wěn)定,不易降解,有些鹵代烴還能破壞大氣臭氧層(氟利昂)。 (二)鹵代烴的性質 1 物理性質 (1)常溫下大部分為液體,除 CHCl.CHCHCl.CH=CHCl 常溫下是氣體,且

4、密度比水大。 (2)難溶于水,易溶于乙醚、苯、環(huán)己烷等有機溶劑。 (3)互為同系物的鹵代烴沸點隨碳原子數增多而升高。 2 化學性質 (1)消去反應在一定條件下從一個有機物分子中脫去一個或幾個小分子生成不飽和化合物的反應 新的格氏試劑,很有用 4 鹵代烴的檢驗 鹵代烴+NaOH 水溶液量硝酸酸化加入 AgNO溶 3 白色沉淀(AgCl)淺黃色沉淀(AgBr)-黃色沉淀(AgI) 六。目標檢測六。目標檢測 閱讀優(yōu)化設計P3235 的內容;完成 P35 的隨堂練習。 七。配餐作業(yè)七。配餐作業(yè) 完成優(yōu)化設計P96 的習題。 20192019- -20202020 年高二化學年高二化學3.33.3 羧酸

5、酯教案羧酸酯教案 2 你能寫出 3溴3甲基己烷( )發(fā)生消去反應的產物嗎? (2)取代反應 原理:CHCHBr+KOH 32 水CCHOH+KBr 注意:在水溶液水溶液中,鹵代烴與強堿共熱會發(fā)生取代反應,又稱為水解反應。 一般情況下,若烴基為苯環(huán),則該水解反應較難進行。 3 鹵代烴在有機合成中的應用(拓展視野) R-X+Mg 無水乙醚 ”RMgX X=Cl、 格林尼亞(Grignard)試劑 簡稱格氏試劑,1900 年發(fā)現(29 歲) HOH RMgX+ R OH RCOOH HX R_C=CH R-H + Mgrx R-H + ”O(jiān)R Mgrx R-H + qcoR, Mgx R-H + X

6、 7 R-H + MgX C=CR/ 說明原鹵代烴中含有 Cl 原子說明原鹵代烴中含有 Br 原子 說明原鹵代烴中含有 I 原子 ”O(jiān)H 【教學重點】乙酸的化學性質。 【教學難點】乙酸的結構對性質的影響。 【教學手段】教學中應充分利用演示實驗、學生設計實驗、實物感知和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等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共同創(chuàng)設一種民主、和諧、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動腦想”“動手做”“動口說”的機會,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教學過程設計】 一、大力復習鞏固乙酸的性質,方程式練習 重點:酯化反應 酯化反應 CHCOOH+HOCHCH=CHCOOCHCH+HO 3233232

7、乙酸乙酯 思考 1:化學平衡移動原理,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提高乙酸乙酯的產率?方法: 1. 加熱; 2. 用無水乙酸與無水乙醇做實驗; 3. 加入濃硫酸做吸水劑 二、實驗設計: 藥品Na2CO3粉末、乙酸、石蕊、苯酚、氫氧化鈉 利用講臺上提供的儀器與藥品,設計一個簡單的一次性完成的實驗裝置,驗證乙酸、碳酸和 苯酚溶液的酸性強弱:結論:酸性:乙酸碳酸苯酚討論: 1、原理: 2、藥品及用品 3、實驗步驟 4、實驗記錄 5、實驗討論 6、實驗結果分析 總結與鈉的相關實驗 醇、酚、羧酸中羥基的比較 反應物 反應物 f、 Na NaOH NaCO 23 NaHCO” CHCHOH 32 CHOH 65 CHCOOH 3、【科學探究】乙酸乙酯在中性、酸性、堿性溶液中以及不同溫度下的水解速率學生討論:實驗探究方案設計 1、原理:乙酸乙酯在 H+、OH-催化下,均能發(fā)生水解反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