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宋元文學史習題集第五編宋代文學基本知識1宋初最早起來反對五代體,并以恢復韓愈、柳宗元古文傳統(tǒng)為己任的人是柳開。2田錫的主要功績是在文論中發(fā)揚了韓愈、柳宗元求通變的文學精神。3穆修在宋初的主要功績就是搜集??添n愈和柳宗元的文集,對古文的承傳起了積極作用。4王禹脩是宋初文學創(chuàng)作成績最為突出的人物,其自編文集名小畜集。5宋初詩歌“三體”是指:白體、昆體、晚唐體。6王禹脩屬于宋初的“白體”詩派。7“白體”詩派的代表人物有:李昉、徐鉉、王禹脩。8宋詩中學習杜甫的風氣是王禹脩開創(chuàng)的。9晚唐體詩人以晚唐詩人賈島、姚合為師法對象,晚唐體的代表人物是林逋,他被稱為“梅妻鶴子”,他的代表作是山園小梅,其中“疏影橫
2、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一聯(lián)為世所稱。10、王禹脩散文的代表作有唐河店嫗傳和黃州新建小樓記。11、王禹脩在文論方面的主要貢獻在于提出了文章“傳道而明心”的主張。12、宋初影響最大的文學流派是西昆體,代表人物為:楊億、錢惟演和劉筠。“西昆”之名是因創(chuàng)始人在秘閣唱和的詩集稱西昆酬唱集,取玉山、冊府之意,即指帝王藏書的秘閣。13、西昆體與晚唐體的繁盛,均在宋真宗一朝。14、西昆體詩人師法的對象是晚唐的李商隱(近體律詩)。15、昆體功夫是指講究修辭和資書以為詩。16、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是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領袖人物。他確立了散體文的正宗地位和詩文平易自然
3、的風格。17、歐陽修散文的基本風格是平易流暢中富于曲折變化。他議論文的代表作有與高司諫書和朋黨論等,記事文和抒情文的代表作有醉翁亭記和秋聲賦等。18、歐陽修散文的美學風格被稱為“六一風神”。19、歐陽修的詩歌學習韓愈的“以文為詩”,長于七言古體,可稱之為古文詩體。他詩歌的代表作有戲答元珍等。20、葉燮原詩認為,開宋詩一代之面目者是梅堯臣、蘇舜欽二人。21、梅堯臣詩歌的風格可稱之為“古淡”,是一種老樹著花的美?!耙傍D眠岸有閑意,老樹著花無丑枝”出自他的東溪詩。22、蘇舜欽的詩風以豪獷雄放而超邁橫絕為主要特色。其奉酬公素學士見招之作即為其代表。23、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是宋代“熙寧變法”的主將。
4、論文以適用為本,長于議論說理。24、王安石的詩歌被稱作“王荊公體”、“半山詩”、“半山絕句”,王安石題張司業(yè)詩說不:“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笨梢浦哉撏醢彩约涸姼璧奶攸c。25、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懷古(登臨送目)以金陵為描寫對象,感懷六朝盛衰興亡,是懷古詞的名作。26、王令被王安石稱之為“奇才”,他的詩歌具有闊大而雄健的特色。27、“唐宋八大家”中的宋代六家是:歐陽修、王安石、曾鞏、蘇洵、蘇軾、蘇轍。28、曾鞏的文章以“古雅”、“平正”著稱,章法謹嚴,為明代的唐宋派和清代的桐城派所效仿,代表作有墨池記、寄歐陽舍人書等,文集名元豐類稿。29、蘇洵的文集名嘉祐集,散文長于議論,代表作有
5、六國論等。30、蘇轍的文集名欒城集,代表作有黃州快哉亭記、上樞密韓太尉書等。31、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著有東坡全集。32、蘇軾在嘉祐二年(1057)考中進士,時主考官為歐陽修。33、蘇軾在“烏臺詩案”后,以水部員外郎黃州團練副使本州安置的名義貶謫黃州(今湖北黃岡)。因在城東開荒種地,號東坡居士。34、蘇軾在自題金山畫像說:“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僧州?!笔菍λ蟀肷目偨Y之語。35、蘇軾的思想和創(chuàng)作個性是在貶謫黃州之后才真正樹立起來的。36、蘇軾的散文主要分:議論文、記敘文、小品文三類。他的議論文分政論文、史論兩種,記敘文以山水游記和亭
6、臺堂閣為代表。山水游記的代表作有前赤壁賦、后赤壁賦等,亭臺堂閣記的代表作有喜雨亭記放鶴亭記等,小品文的代表作有記承天寺夜游、書臨皋亭等。37、蘇軾詩歌按題材內(nèi)容可分為:社會政事詩、山水景物詩、和陶詩、題畫詩四類。38、蘇軾在書摩詰藍田煙雨圖中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钡谝淮蚊鞔_提出了詩畫相通的看法。39、蘇軾豪放詞的代表作有江城子獵詞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40、蘇軾的詞集名東坡樂府,其詞最大的特色是“以詩為詞”。41、蘇式與黃庭堅并稱“蘇黃”,同為宋詩的代表人物。42、黃庭堅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是江西詩派的宗主。他在詩歌理論上提出了“點鐵成金”和“奪胎換骨”等說。他的詩
7、被成為“山谷體”。43、黃庭堅、秦觀、張耒、晁補之均出蘇軾門下,稱“蘇門四學士”。44、黃庭堅的詩歌創(chuàng)作以學杜甫為宗旨,尤其是觀摩杜甫到夔州以后所作的詩篇。他的代表作有登快閣等。45、山谷詩的基本特征是求生避熟和求雅脫俗。46、黃庭堅的詞與秦觀并稱為“秦七黃九”。47、方回在瀛奎律髓中提出江西詩派的“一祖三宗”之說,一祖為杜甫,三宗為黃庭堅、陳師道、陳與義。48、陳師道的詩歌被稱為“后山體”,與黃庭堅的“山谷體”并稱,是典型的宋詩。他的代表作有春懷示鄰里等。49、歐陽修在梅圣俞詩集序里提出“詩窮而后工”之說。50、嚴羽滄浪詩話在“以人而論”詩體時,南宋時期僅列“陳簡齋體”和“楊誠齋體”兩家。5
8、1、江西詩派之名起于呂本中的江西詩社宗派圖。呂本中也是第一個用宗派觀念來論詩人群體的人。52、呂本中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提出“活法”,目的是“以蘇濟黃”,代表了宋代詩學的精神。53、晏殊是詞從晚唐五代過渡到北宋的關鍵人物,也是北宋時期以專工令詞而且以詞名世的第一人。其詞集名珠玉詞54、歐陽修的詞風可分為深婉含蓄和清新疏雋兩類。55、柳永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字耆卿,世稱柳屯田。著有樂章集。他是慢詞體制的開創(chuàng)者。56、柳永雅詞的代表作是雨霖鈴(寒蟬凄切)和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等?!耙再x為詞”是他慢詞重要的創(chuàng)作特點。57、秦觀字少游,一字太虛,自號邛溝居士。著有淮海集。明代張詩余圖譜把詞體分
9、別為婉約與豪放二類,并別以秦觀和蘇軾為代表。58、晏黑道世稱“小晏”,著有小山詞。59、賀鑄著有東山詞,其數(shù)量在北宋僅次于蘇軾。他的壓卷之作為六州歌頭(少年俠氣)。60、周邦彥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他曾因獻汴都賦而為宋神宗賞識,他的詞被陳廷焯、王國維稱為是北宋詞的集大成者。61、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其詞被稱為“易安體”。62、朱敦儒字希真,著有樵歌。63、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歷城(今山東濟南)人。22歲聚兵兩千加入耿京領導的抗金義軍,任掌書記。其鵬鴿天(壯歲旌旗擁萬夫)即是對這段生活的追憶。64、辛棄疾中年以后基本上是在帶湖和瓢泉兩個地方隱居。65、辛棄疾在生前由其門
10、人范開編輯的詞集名稼軒詞甲集,今人鄧廣銘編注有稼軒詞編年箋注。他的詞被稱為“稼軒體"。66、辛派詞人包括張元干、張孝祥、陳亮、劉過等人。張元干著有蘆川詞,張孝祥著有于湖詞,陳亮著有龍川詞,劉過著有龍洲詞。67、陸游字務觀,號放翁,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年輕時曾從曾黑學詩。約20歲時與唐琬結婚,后因母親干涉而離異。陸游曾在當時的軍事前線漢中過了八個月的軍旅生活,故其詩集名為劍南詩稿。今存詩9200多首,陸游也因此成為古代作家中最多產(chǎn)的詩人。68、陸游的絕筆詩是示兒。69、陸游詩歌創(chuàng)作的中期是從他到達夔州以后開始的。而后期則是從他罷官山陰開始。70、陸游還著有渭南文集和老學庵筆記、入蜀記
11、等。71、中興四大詩人是指:陸游、楊萬里、范成大、尤袤。72、張浚勉勵楊萬里要“正心誠意”,楊萬里因此自號“誠齋”,他的詩也因此被稱為“誠齋體”,以絕句為主,講究“活法”。73、楊萬里曾出使金國,著有使金記事詩一卷,共72首絕句。另著有四時田園雜興六十首,是古代田園詩的名作。74、朱熹著有四書章句集注、楚辭集注、詩集傳等。75、最能體現(xiàn)南宋散文繁榮狀況的是筆記文,類似今之小品文。主要有洪邁的容齋隨筆、羅大經(jīng)的鶴林玉露等。76、清雅詞派崛起于南宋中后期,開山人物為姜夔。77、姜夔字堯章,自號白石道人,饒州鄱陽(今江西波陽)人。著有白石道人歌曲,夏承素有姜白石詞編年箋校。78、張炎詞源評論姜夔詞的
12、特色是“清空”、“騷雅”。79、吳文英號夢窗,其詞集名夢窗詞,存詞340多首,其數(shù)量在兩宋詞人中僅次于辛棄疾。張炎詞源稱他的詞如“七寶樓臺”。80、史達祖的詞集名梅溪詞,周密的詞集名蘋洲漁笛譜(一名草窗詞),王沂孫的詞集名碧山樂府(一名花外集)。81、張炎的詞集名山中白云詞,并著有總結南宋清雅詞派創(chuàng)作經(jīng)驗的理論著作詞源。82、張炎、王沂孫、周密、蔣捷被清人稱為宋末元初四大家。83、“永嘉四靈”和“江湖詩派”是南宋后期詩風的主要代表。他們都師法晚唐。84、“永嘉四靈”指的是永嘉的四位詩人:徐磯、徐照、趙師秀、翁卷。85、劉克莊是南宋末年的文壇領袖,在詩歌方面是江湖派的宗師。86、江湖詩派因陳起刊
13、刻江湖集而得名。其主要成員除劉克莊外,還有戴復古、方岳等。87、宋代理論性最強、影響最大的一部詩話是嚴羽的滄浪詩話。嚴羽以禪喻詩,強調“別材別趣”,批評以蘇軾、黃庭堅為代表的宋詩,倡導“以盛唐為法”,對宋以后詩歌創(chuàng)作的宗唐之風產(chǎn)生了較大的影響。88、文天祥是著名的民族英雄,曾以過零丁洋詩表明自己拒絕投降的態(tài)度,并編有指南錄,作有正氣歌。宋末的遺民作家另有汪元量、劉辰翁和鄭思肖等簡單解釋題1、西昆詩派宋初詩壇的主要流派之一。其重要標志為西昆酬唱集的編撰結集。楊億、劉筠、錢惟寅三人作品居多,為其主要代表。其共同創(chuàng)作特色是學李商隱的近體律詩,講究聲律文采,修辭重用典。2、昆體功夫指昆體詩在創(chuàng)作上講究
14、修辭的特點對創(chuàng)作主體提出的一種技能要求。表現(xiàn)為昆體詩人作詩時注意修辭、重格律和借代,音節(jié)鏗鏘,屬對工整,設色濃麗而富有感性,資書以為詩,在詩中大量用典,等等。3、六一風神指歐陽修散文的美學風格。要之,其特點是:偏于陰柔之美,纖余委備而婉曲有致,詩味醇濃而情韻綿邈,含蓄蘊藉而平易自然。4、王荊公體即“半山詩”或“半山絕句”,指王安石晚年的詩歌創(chuàng)作而言。其特點是重煉意、又重修辭,在用事、造語、煉字等方面煞費苦心,即新奇工巧又含蓄深婉,主要載體是其晚期雅麗精絕的絕句。5、以詩為詞即將做詩的本領用于作詞。它是蘇軾革新詞體的關鍵。其主要特點,在于把詞與詩看成同等地位的文學樣式,有意識地以詩的意境、詩的創(chuàng)
15、作方法入詞,突破音樂對詞體的約束,把依賴于音樂傳播的歌辭變?yōu)橐环N獨立的抒情詩體,促成了詞體的解放。6、山谷體是對黃庭堅詩總體風格一種概括。黃庭堅傾畢生精力于詩歌創(chuàng)作,工于煉字和用典,并整故為新,講究語意老重和規(guī)模宏遠,筆勢奇縱,句法尤高,于蘇詩之外獨樹一幟,自成一家,為宋詩創(chuàng)作的一大變局,為后世稱為“山谷體”。7、點鐵成金黃庭堅論詩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落實于具體的詩歌創(chuàng)作,即強調用典要以故為新,援用前人之語而另立新意,從陳熟的意象中翻新出奇。8、蘇門四學士元祐詩人以蘇軾享名最盛,秦觀、張耒、晁補之均出其門,時稱“蘇門四學士”。9、后山體乃是對陳師道詩的一種稱謂。陳作詩全憑學力專精,講苦吟,求奇拙,
16、其錘煉辛苦處與黃庭堅無異。被稱為“后山體”,常與“山谷體”并稱,作為宋詩的典型代表。10、簡齋體嚴羽在滄浪詩話中對陳與義詩的一種歸納和概括。認為“簡齋體”“亦江西之派而小異”。實則陳與義才情頗高,作詩并不株守江西詩派的成規(guī),而能參透各家,融會貫通,創(chuàng)造出自己的風格。其以直致、淺語入詩的做法,以及其詩重意境、重白描的特點已有別于江西詩派。11、江西詩派因呂本中江西詩社宗派圖而得名的一個宋代詩歌流派。其人物主要是黃庭堅的追隨者和與呂本中關系較為密切的人。其性質特色有三:一是此詩派為觀念性的社集;二是以風格和師承為判斷的根據(jù);三是作為元祐學術的一部分,盛衰與政局密切相關。12、一祖三宗江西詩的鼓吹者
17、方回,在瀛奎律髓中倡導江西詩派的一祖三宗之說,一祖為杜甫,三宗是黃庭堅、陳師道和陳與義。并以“一祖三宗”之說來演繹江西詩派的家數(shù)源流。13、“活法”說呂本中所倡導的詩學理論。是在有意識地“以蘇濟黃”,實現(xiàn)兩者的辯證統(tǒng)一。比較全面地反映了以蘇、黃為代表的宋代詩學的精神,能消除江西詩派末流的生硬造作之弊,為宋詩發(fā)展開拓出“流轉圓美”的新途徑。14、易安體李清照詞的藝術成就很高,當時就廣為流傳,被稱為“易安體”。所謂“易安體”,表現(xiàn)為三個特點:一是用通俗易懂的文學語言和明白曉暢的音律聲調作詞;二是融入家國興亡的深悲劇痛,同時又不失婉約詞的本色,具有凄婉悲愴的格調;三是倜儻有丈夫氣。15、朱希真體指朱
18、敦儒晚年的隱逸詞,約占其樵歌總數(shù)的五分之三。曠逸俊邁,多歌唱看透塵世后的隨緣自適、逍遙行樂,但又深藏憂怨,有不少虛無思想較濃厚的篇章。尤其風格飄逸者,在詞中能自成一格,遂形成了“朱希真體”或“樵歌體”。16、稼軒體辛棄詞的稱謂。稼軒詞具有形式解放、內(nèi)容廣泛、品格多樣化的特點,所寫題材和藝術風格豐富多彩,為兩宋詞人所無法比擬。辛詞既以豪放氣質開拓了詞的意境風格,又不失詞的含蓄蘊藉之長,這種相反相成的現(xiàn)象,是其最值得注意的特色。17、辛派詞人指的是南渡前后詞風與辛棄疾相似或相近的作家,包括張元乾、張孝祥、陳亮和劉過等人,他們南渡后的創(chuàng)作,以其濃郁的愛國激情和慷慨悲壯的風格,成為詞史上的一筆寶貴的精
19、神財富。18、誠齋體楊萬里創(chuàng)作的詩歌,被稱為“誠齋體”,在當時的影響很大,成為南宋詩風轉變的一個關鍵?!罢\齋體”詩,以師法自然的白描手法作詩,具有想象奇特風趣、語言通俗明快、風格流轉圓活的特點,創(chuàng)造出一種新鮮活潑的寫法,改變了以往宋詩瘦硬生澀的舊格,開辟了新的詩風。19、永嘉四靈指的是當時永嘉的四位詩人,即:徐磯(靈淵)、徐照(靈暉)、翁卷(靈舒)、趙師秀(靈秀)。由于四位作家的字號中都有一個“靈”字,故謂之“四靈”。四人同為永嘉人,詩風相近,且都由于葉適的鼓吹而聞名于世,所以被視為同一詩派。、江20、湖詩派江湖詩派是繼永嘉四靈而興起的一個詩派,因陳起刊刻的江湖集而得名。江湖詩人多羅第的布衣文
20、士,或不得志的末宦。進退無據(jù),流落江湖,獻詩賣藝,結社推盟,相互酬唱,久之形成相近的作詩習氣。時有書商陳起與之友善,刊售江湖集、續(xù)集、后集等書,后人以江湖集內(nèi)詩氣味皆相似,故稱之曰"江湖派”。思考題1、為什么說北宋初期的復古思潮在文壇并未成為主流?復古守正以求出新,是宋初文學發(fā)展的一種趨勢。從學韓到棄韓是宋代許多古文家所走過的道路,但不同的作家對這一時代課題的認識、接受和參與的途徑是不一樣的。(1)柳開是北宋復古革新思潮中最初覺醒的儒者代表,在他身上既顯示了“文”“道”之間與生俱來的聯(lián)系,同時也預示了兩者本質上的某些對立和最終的必然分裂。(2)與柳開不同,田錫更具備文人氣質,他在文學
21、思想上接受韓、柳的影響,代表了五代文氣習染較深的文學之士對改革文風的自覺。(3)穆修則在搜求校刻韓、柳文集方面功不可沒,于古文的承傳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北宋初期的文學基本上處于沿襲晚唐五代文風的過渡階段,復古思潮并未成為主流,僅表現(xiàn)為特定社會條件下少數(shù)幾個作家先驅的自覺。2、王禹脩在促進宋初詩風和文風的變革中起了什么作用?(1)王禹脩由學白居易晚年的唱和詩,進而學其早年的諷喻詩,更進而學習杜甫。他很重視和推崇杜甫的詩歌。學杜是宋詩別開生面的一條重要途徑,在這方面,王禹脩可謂得風氣之先,在文學史上有積極、深遠的影響。(2)王禹脩既能寫古文,又是宋初四六文的高手,還擅長寫詞賦駢文。不過他尤致力于倡
22、導古文,改變五代以來的雕繪之習,始為古雅簡淡之作。其文章不僅多有現(xiàn)實政治內(nèi)容和鮮明的思想傾向,而且繼承了韓愈古文“文從字順”的一面,以表達恰當、明白易懂為基本準則。在追求平易自然的文風方面,他的古文有開創(chuàng)之功,使中唐韓、柳切近現(xiàn)實的平易古文在宋初重現(xiàn),成為歐陽修改革文風的先聲。3、西昆體有哪些特點?與宋初的白體、晚唐體相比,西昆體詩具有堂尻大、氣象寬、思致深的特點,往往能就一事一題兼虛實而涵古今,講究措辭寓意之深妙和清峭感愴。西昆體詩人作詩時注意修辭,重格律和借代,音節(jié)鏗鏘,屬對工整,設色濃麗而富有感性,頗具李商隱的“沉博絕麗”之風。再就是資書以為詩,主要表現(xiàn)為詩中大量用典。西昆體流行后的弊端
23、也是明顯的,詩人作詩過分依賴修辭而缺乏感覺,甚至產(chǎn)生以文字為消遣而毫無內(nèi)容的應酬之作。4 .歐陽修在北宋詩文革新運動中起了什么作用?歐陽修在北宋的詩文革新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成為北宋中葉文壇的領袖。(1)歐陽修作為宋代古文運動的領袖人物,他的文論和創(chuàng)作實踐,對當時以及后代的影響卻是不容低估的,足可與韓愈相媲美。為糾正雕刻過甚的昆體偶麗之文的流弊,他身體力行地實踐了自己“其道易知而可法,其言易明而可行”的主張,撰寫了大量平易生動的古文,成為人們學習的典范;在知貢舉時,利用政治手段,極力排抑險惡奇澀的“太學體”,擢拔文章曉暢的二蘇、曾鞏等英才,將建立流暢自然、平易婉轉的風格作為宋代古文運動的基本目
24、標。由此開創(chuàng)了一代文風,使宋代古文創(chuàng)作在克服了浮靡文風的同時,又避免了宗經(jīng)復古的弊端,形成了一種平易自然、流暢條達的成熟風格,扭轉了古文復興之后脫離社會現(xiàn)實的傾向。這就確立了散體文的正宗地位,不但后繼有人,而且更加發(fā)揚光大,避免了重蹈中唐古文運動后繼乏人的復轍。(2)從宋詩發(fā)展的角度看,當時不少詩人團結在歐陽修的周圍,朋輩如梅堯臣、蘇舜欽,后學如曾鞏、王安石、蘇軾等,繼承和發(fā)展詩歌創(chuàng)作的創(chuàng)新精神,樹立起一代新風,開始了宋詩自具面目而有別于唐詩的時代。5 .歐陽修散文有什么特點?在歐陽修的文學創(chuàng)作中,以散文所取得的成就最高,影響也最大。(1)他的散文雖以學習韓愈相標榜,風格實不相同,蓋學韓愈而能
25、自出變化。(2)在與古文發(fā)展過程中的怪癖、艱澀的不良文風的斗爭中,歐陽修摒棄了韓愈文章艱澀怪奇的一面,發(fā)展了其“文從字順”的一面,建立了平易流暢、委曲婉轉的風格。這是他對宋代散文發(fā)展的最大貢獻。(3)其文章敘事簡括有法,議論纖徐有致,多用語助詞,不用冷僻怪異的字,大量化用駢文語句;注意語氣的輕重和聲調的諧和,善于利用文句的長短變化、語氣的停頓轉換,以加強文句間的聯(lián)系,使語句圓融輕快,文氣流轉條達,無滯澀窘迫之感。6 .何謂“六一風神”?六一風神是歐陽修散文的美學風格,他的散文措辭平易,用當時通行的語言寫,不用古奧的文字,但用詞造句精練而有變化,顯得條達疏暢、切近自然。他并不刻意地選擇人物、場景
26、以及按照某種寓意的邏輯來組織內(nèi)容,只是自然地敘事、自然地抒懷,在看似散漫不經(jīng)的行文中,使讀者慢慢地從尋常的敘說中體悟出難以言傳的高遠境界。這標志著他的散文創(chuàng)作從崇尚骨力到傾心于風神姿態(tài)、從陽剛到陰柔的轉變,其本質是散文的詩化和情感的外顯。歐文一般都有筆觸多情的特點,常著眼于感情的抒發(fā),其文字一遇感慨便覺精神,情意深至而韻味緬邈,富有醇厚的詩意。文章結構層次上的極吞吐往復、參差離合之致,語言層次上的平易自然,都是“六一風神”的構成要素。這種絕世風神的特點是:偏于陰柔之美,纖余委備而婉曲有致,詩味醇濃而情韻綿邈,含蓄蘊藉而平易自然。12、談談歐陽修詩的散文化傾向歐陽修詩歌創(chuàng)作的散文化傾向表現(xiàn)為:用
27、古文的章法寫詩,講究轉折頓挫、虛實反正;句子徹底散行,長短句雜出,少用偶句,故意做得似對非對,造成散文調而非詩調;再就是詩中常用語助詞,或散文式的介詞。他不僅利用詩歌議論時政、評說歷史,而且在詩歌中歌詠和表現(xiàn)日常生活中習見的事物,在命意上則追求深刻創(chuàng)新。歐陽修的詩,開創(chuàng)了取材廣泛、命意新穎、以文為詩、以議論為詩的一代詩風,這是對傳統(tǒng)詩歌意緒表現(xiàn)范圍的解放,代表著當時詩歌發(fā)展的新方向,體現(xiàn)了宋代詩人的創(chuàng)造精神。14、試以歐陽修戲答元珍一詩為例,談談宋詩注重理趣的革新特征。歐陽修的律詩頗多寫得清新自然的平易之作,如戲答元珍。該詩藉寫景抒發(fā)自己謫居山鄉(xiāng)的寂寞愁悶,期盼春天在時光流逝中早日到來,能狀難
28、寫之景在目前,伴之以感慨議論,寫得清楚明白。歐詩的這種平易風格,核心是追求表達上的深入淺出和明白易懂,在構思上能立足人情物理寫景議論敘事,不以感情鮮明熱烈取勝,而以思致的寬和通達見長,從而為說理的內(nèi)容融入詩歌創(chuàng)造了新的表現(xiàn)形式。由此形成的新的詩風,在藝術上比較全面地反映了宋詩注重理趣的革新要求。15、梅堯成的詩歌風格有何特色?作為宋調的開創(chuàng)者之一,梅堯臣的詩歌創(chuàng)作經(jīng)歷了由前期“本人情、狀風物”的清麗平淡,到后期追求古樸深遠的轉變。梅堯臣作詩要求平淡其表,深邃其里的,其內(nèi)核是“深遠”,淡而屢深。梅詩的“平淡”具備這樣的特點:構思奇巧而取材平平,用意深遠而出之淡然,感情深厚而語句平淡,寓奇峭于樸素
29、,外枯中膏,淡而有味。這不僅是梅堯臣的創(chuàng)作追求,也是宋詩的一種審美取向。17、蘇舜欽的詩歌風格有何特點?蘇舜欽詩歌的主要風格特色是豪獷雄放而超邁橫絕。其前期詩歌,揭露與抨擊時弊,充滿著一種奮不顧身的氣概,落筆快,吐語直,難免有粗糙、生硬之弊,缺乏蘊藉雋永的韻味。他被貶,生活閑居后,寄情山水自然景物的詩作多了起來,不乏情景交融、精練含蓄的佳作。其富有幽獨閑放趣味的作品,說明其后期詩風與前期顯然有別。20、王安石的散文有何特點?王安石文論重在致用,但他本人獨具風格的文章在宋代仍不失為第一流的作品。其議論文字,無論是長篇短說,都結構謹嚴,析理透辟,概括性強。其敘事抒情之作,能隨筆揮灑,曲盡其妙,如意
30、暢達爾氣雄詞峻,表現(xiàn)出駕馭語言高超能力。21、王安石的“荊公體”詩有何特點?“王荊公體”的特點是重煉意、又重修辭,既新奇工巧又含蓄深婉,主要載體是其晚年時期雅麗精絕的絕句。其長處是下字工、用事切、對偶精,短處在于作詩主意流為議論,求工而傷于巧;故“王荊公體”有深婉不迫處,也有生硬奇絕處。23、略析王安石詞桂枝香?金陵懷古的思想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該詞上片寫金陵空闊蕭瑟的秋景,下片感懷六朝盛衰興亡的舊事,立意高遠,用字精審,格調蒼涼悲壯,為懷古作品的優(yōu)秀之作。本著表達思想意趣的需要,王安石把詞當作詩來寫,盡情地描述,自由地抒發(fā),不為傳統(tǒng)的做法所拘束,豐富和提高了詞的表現(xiàn)功能及藝術境界,為后來的蘇、辛
31、開了路。24、略析曾鞏文章的藝術風格。曾鞏的文章一般多引經(jīng)據(jù)古、明白詳盡之作,素以“古雅”、“平正”見稱。在寫作上,曾鞏強調以六經(jīng)為本源,借圣人之學加強文章底蘊,追求一種雍容典雅的風格,無論敘事、議論都沖和平淡、委曲周詳,布局完整謹嚴,節(jié)奏舒緩不迫,語言干凈,思致明晰。在唐宋“八大家”中是最便于學習的。曾鞏的文章道學氣、經(jīng)生氣比較重,缺乏形象性、抒情性、新奇感,但在寫作手法和技巧風格方面卻有自己的特長。25、蘇洵文章的主要特點有哪些?蘇洵作文以學養(yǎng)為基礎而重氣勢,文字雄奇堅勁,喜議政議軍,帶有戰(zhàn)國縱橫家的色彩。其文章以議論文為主,具有結構謹嚴、說理周詳、氣勢磅礴而曲折多變的寫作特點。26、略談
32、蘇轍文章的風格特點。蘇轍的文章,在接受父兄疏放灑脫文風影響的同時,以歐文為學習的楷模,把委婉纖徐、一唱三嘆的藝術情趣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尤近于歐文之神韻。其代表作品皆論事詳贍工穩(wěn),文風淡泊平和,以穩(wěn)健見長,而其秀杰之氣終不可沒。28、蘇軾的散文有何藝術特色?一、“辭達”、“通脫”,有圓活流利、錯綜變化和自然真率之美。二、善于用比喻,多形象思維。三、有詩化傾向,情感和才氣為文,富于想象。蘇軾寫文章善于從虛處入手,采用詩家手法翻空出奇,講究渲染氣氛和營造意境,令人體會到處處有一種真氣內(nèi)充的蓬勃詩意。30、蘇軾的記敘文有何寫作特點?蘇軾的記敘文包括碑傳文、記體文及文賦等,而以其中的山水游記和亭臺堂閣記
33、為代表,是蘇軾散文中文學價值最高、最具獨創(chuàng)性的作品。他的游記,不僅記敘、描寫、議論并重,而且議論成分占的比重較大,尤其善于表現(xiàn)對自然景物的賞會與人生哲理領悟之間的融合。蘇文里的亭臺記也很有特色,融記事、抒情與思辨為一體。蘇軾的記敘文多數(shù)是文學性散文,將敘述、描寫、抒情錯雜并用,有魏晉文風的自由通脫,又有宋文的簡練和平易曉暢。33、試談談蘇軾詩歌創(chuàng)作的分期問題。蘇軾的詩歌創(chuàng)作大致可以貶謫黃州為界,分為前、后兩期。蘇軾在創(chuàng)作前期,懷著宏大的政治抱負,本著儒家經(jīng)世致用的思想,寫出了一批富有批評精神的社會政治詩,其中有一部分是針泛時弊和諷刺新法的作品。蘇詩創(chuàng)作的后期,也是蘇詩的變化期、豐收期,主要是抒
34、寫貶謫時期復雜矛盾的人生感慨,以超然物外、隨緣自適的佛老思想為基調,創(chuàng)作風格由豪健清雄,向清曠簡遠、平淡自然轉變。蘇詩分期的根據(jù),在于思想上有儒家與佛老影響因素的消長變化,藝術上由豪健清雄和清曠簡遠、平淡自然之別;盡管后期蘇詩在追求新的平淡風格的同時,還常保持固有的清雄風格和本色,但已失去了嬉笑怒罵的特點,鋒芒也大為收斂,似乎是成熟了。34、蘇軾在宋詩發(fā)展中占有何種地位?宋詩能于唐詩之后別開生面,蘇軾起了關鍵性的作用,他才力大,學問高,可完全不受成規(guī)的束縛,將作文的方法用之于作詩而獲得成功。他的詩有東坡體之稱,于情無所不暢,于景無所不取,加之以論博辯,滔滔莽莽而才氣縱橫,既有出于法度之中的新意
35、和豪放之外的妙理,又有新鮮的比喻、多樣化的風格和磅礴的氣勢。蘇軾在宋代詩歌發(fā)展中所占的地位,實不亞于唐代的李白、杜甫,盡管蘇軾也接受李、杜和其他唐代詩人的影響,但在開拓詩境和詩的表現(xiàn)手法方面卻能與唐人爭勝,開辟出宋詩的新園地,造就宋詩的新生命。35、略析蘇軾詩歌的藝術特色?!耙晕臑樵姟薄LK軾的“以文為詩”,實際上是靠以才氣為詩而獲得的成功。由博喻體現(xiàn)的生動豐富的想象力,是蘇軾以“才氣”為詩的重要方面。此外,敏銳細致的觀察力與出色的文字表現(xiàn)力,也是其才氣的表征。以才學為詩。體現(xiàn)為好議論、善于使事用典,使宋詩增加了耐人咀嚼的理趣。蘇詩在宋代即被稱為“東坡體”,成為宋詩的一種風格范式。蘇詩的基本風格
36、有二,一是剛健含婀娜的清麗雄健,二是豪放加平淡的清曠閑逸;就體現(xiàn)蘇軾“坡仙”的曠達品格而言,高風絕塵才是其詩風的主導傾向,即一種超越世俗塵慮羈絆的的風神韻致和審美境界。36、略談蘇軾詞在宋詞發(fā)展中的重要地位和貢獻。蘇軾的詞在宋詞的發(fā)展變革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突破了傳統(tǒng)詞作的題材限制,擴大了詞境。他的以詩為詞,指出作詞的向上一路,促進了詞體的變革。相比于他的散文、詩歌,蘇軾在詞的創(chuàng)作方面取得的成就更大。蘇軾對詞體的全面革新,提高了詞體的地位,使宋詞能與唐詩并列而無愧色,以至被人們視為有宋一代文學的代表,這是他對宋代文學發(fā)展的大貢獻。37、蘇軾詞對詞境作了怎樣的開拓?詞至蘇軾為之一大變。蘇軾藉詞發(fā)抒
37、磊落縱橫豪放之襟懷,始擺脫花間詞婉轉綢繆之態(tài),創(chuàng)為激越聲調,昂首高歌。采集新的題材,開拓新的詞境。蘇軾用詞展示自己的政治抱負,吐訴了自己的人生感慨,抒寫其多種多樣的生活情趣和生活感受,敘述生活中的事件,表現(xiàn)了親人師友之間的深厚情誼,描繪山川景色和農(nóng)村生活場景,創(chuàng)作出技巧高度成熟的詠物詞等等。在這些方面,他擴大了詞境,把詞家“緣情”與詩人“言志”結合起來,詞品與人品得到了高度的統(tǒng)一和融合。38、蘇軾以詩為詞的貢獻何在?蘇軾以詩為詞的積極意義,在于改變了詞的舊傳統(tǒng),增加了詞的內(nèi)容,豐富了詞的體式,促使詞發(fā)展成為獨立的抒情詩樣式。以詩為詞只是打破了詞不能描寫廣闊題材的限制,即由比較狹窄地反映花間酒下
38、的男歡女愛,擴大到比較廣泛地反映士大夫的其他方面的生活。這并不意味著可忽視詩與詞這兩種形式的差別。蘇詞與蘇詩,不僅體調有異,其情致風味也多有不同。蘇軾一面革新詞體,一面又維護與保持詞的特點,注意發(fā)揮詞體聲調協(xié)律、句式參差和用韻錯落等長處,創(chuàng)造了他的古近體詩所未有的獨特的詞境。蘇軾既“以詩為詞”,正其本源;又“以詞還詞”,完其本色,因而他的詞體革新才會取得驚人的成功。40、略談蘇軾詞的多樣化風格。蘇軾的詞作不僅“橫放杰出”,也盡有許多極清空幽秀的作品,風格是多樣化的。由于他在創(chuàng)作中自覺地、經(jīng)常地轉換詞的風格,也由于他廣泛的藝術興趣,因而他的詞不能以豪放囊括,也不能以婉約標稱,而是豪爽曠放者有之,
39、婉約蘊藉者有之,清秀淡逸者有之,古雅峭拔者有之,清麗圓轉者有之,奇艷絕麗者有之。在蘇軾的詞中,豪放與婉約兩種風格并不相互排斥,他的一些名作,倒是剛柔相濟的,可以用蘇軾自評其書的話“剛健含婀娜”來概括。41、試談蘇軾詞對后世詞創(chuàng)作的影響。蘇軾是詞史上一個詞派的開創(chuàng)者,一個新的歷史階段的揭幕人,蘇詞創(chuàng)作所產(chǎn)生的影響是巨大而深遠的,其最主要的是為詞這種文學樣式品位的提高開辟了道路,準備了條件。蘇軾詞格既高,故為當世學人所崇尚北宋滅亡后,蘇軾詞派分為南、北兩個支派。一派因學蘇行于北,而東坡樂府乃盛行于中州,大家如蔡松年、吳激,以及元好問中州集之所搜集,幾無不以蘇軾為依歸。另一派傳于南,則為張元韓、張孝
40、祥、陸游、辛棄疾、陳亮等南宋詞人,在南渡后的詞壇一時成為主流,其中辛棄疾稼軒詞成就最高,于南宋別開宗派,遂與蘇軾并稱蘇、辛派。直至金元與南宋滅亡,蘇軾詞的影響始終不曾衰落。43、何謂“點鐵成金”和“奪胎換骨”?黃庭堅論詩喜言“無一字無來處”,講“點鐵成金”和“奪胎換骨”,落實于具體詩歌創(chuàng)作,主要就是一個用典的問題。所謂“奪胎換骨”,是“點鐵成金”的具體化,是一種使古人的意象和用語產(chǎn)生質的變化,化平凡為奇趣的語言煉金術;從本質上看,它是對前人用典法的一個發(fā)展,目的在于“以故為新”援用前人之語而另立新意,從陳熟的意象中翻新出奇。45、黃庭堅“山谷體”詩有什么樣的藝術特點?黃庭堅的山谷體在藝術上對杜
41、甫、陶淵明、韓愈、李商隱及西昆體詩派都有所繼承,但以學杜為宗旨,尤其是觀摩杜甫到夔州以后所作的詩篇。黃庭堅作詩喜歡用拗句,且專意于此,形成山谷體生新瘦硬的風格。黃庭堅作詩力避常規(guī)用濫了的俗典,注重對典故的改造和發(fā)揮,營造新的意境。山谷體的好事用典,也有語僻難曉之弊。但他能用昆體功夫造老杜渾成之境,自然要更勝一籌。47、試談談黃庭堅登快閣一詩對典故的點化和意境的營造。該詩用典精妙隱密,反映了詩人思力的深微,往往于一事中可令讀者聯(lián)想許多。如“癡兒”句用晉書?付咸傳上的典故,包括了自嘲、自許、自放、自快等數(shù)重意思?!爸煜摇?、“青眼”一聯(lián),活用伯牙、子期和阮籍的歷史典故,造成了詩的頓挫和語意的沉郁?!?/p>
42、佳人”指知音,非謂婦人。又由于追求不俗“故不惟凡近淺俗氣骨輕浮不涉豪端句下,凡前人勝境,世所程式效慕者,尤不許一毫近似之,所以避陳言,羞雷同也。而與音節(jié),尤別創(chuàng)一種兀傲奇倔之響,其神氣即隨此以見"(方東樹語)。56、如何理解和看待呂本中的江西詩社宗派圖?江西詩派之名起于呂本中的江西詩社宗派圖。一般認為此圖不過是呂本中早年的一時興到之作。列入圖中的人物,人物主要是黃庭堅的追隨者和與呂本中關系較為密切的人,認識較早且關系密切的放在前面,認識較晚且關系較疏的放在后面,主觀色彩很明顯。宗派圖所顯示的江西詩派的性質特色有三:一是此詩派為觀念性的社集,而非實際之聚會;二是以風格和師承為判斷的根據(jù)
43、,而非地域之劃分,入詩派的并非都是江西人;三是江西詩派作為元祐學術的一部分,是作為“紹述”政治的對立物而發(fā)展起來的,其盛衰與政局有密切的關系。江西詩社宗派圖率先提出江西詩派之稱,對宋詩的發(fā)展是有貢獻的,以它所提供的線索,可將江西詩派的發(fā)展分為三期:一、發(fā)展期:北宋后期,在黃庭堅的周圍和身后形成了一個追隨他的人品和創(chuàng)作風格的詩人群,其中兩個主要的文人團體被宗派圖收錄,這是江西詩派的第一期;二、全盛期:南宋初期,由于最高統(tǒng)治者的提倡,出現(xiàn)“學者率宗江西”的局面,宗派圖顯示了影響,這是江西詩派的第二期;三、衰落期:南宋中期以后,陸游、楊萬里等人先后突破江西詩派的范圍,各自走上了新的創(chuàng)作道路,江西詩派
44、逐漸分化,這是江西詩派的第三期。61、略析珠玉詞的藝術特色。晏殊的珠玉詞確有一些如祝壽詞、詠物詞和歌頌升平的詞,這類詞往往是晚會宴游之余的消遣之作,在過分滿足的生活里找出一點春花雪月的閑愁來吟詠一下,但仍然掩蓋不了骨子里的富貴氣味,沒有擺脫五代綺麗詞風的窠臼,故晏殊有“富貴詞人”之稱。但是,珠玉詞中有著為數(shù)不少的感傷之作,感慨人生的無常,哀嘆光陰的流逝,表現(xiàn)了一種似含人生哲理的無端的傷感。這種傷感雖只是為一時一事而發(fā),可總是充盈著一種較深刻的體驗,因而帶有相當?shù)钠毡樾?。這類感觸人生的詞作,酒間花下,一往情深,凄迷要眇而婉麗雋永,充分發(fā)揮了令詞這種收斂濃縮的抒情藝術形式的優(yōu)長。詞中營造一種情中有
45、思的意境,一份閑雅的無可奈何情調,些許敏感而曠達的惆悵。其精美圓熟的藝術表現(xiàn)和雅致含蓄的傾向,展示出宋詞風格的新特色,堪稱典范作品。63、試談歐陽修詞藝術多樣化的特點。歐陽修的詞大體呈現(xiàn)兩種風格,一是深婉含蓄,一是清新疏雋。他除了寫適于歌者演唱的艷詞外,還把坎坷仕途的人生感受寄寓于詞中,在題材和格調方面較晏殊有所拓展,在藝術手法上也有更多的創(chuàng)造性歐陽修的這類抒情詞兼?zhèn)浼毮伋林c豪放曠達的特殊風格,使詞風向清空疏雋方面發(fā)展。在歐陽修的詞中,情詞艷曲占的比例較大。他的一些很婉約的情詞,將景物的描寫和心理刻畫融為一體,能在短小的篇幅中表現(xiàn)生活的某一片段,塑造出鮮明生動的多情女子形象。歐陽修的艷曲,體
46、現(xiàn)了其詞創(chuàng)作的另一種現(xiàn)象,那就是寫離別相思、男女戀情時,比較通俗、潑辣和直露,多采用慢詞長調的形式,且稍涉淫媒。綜觀歐陽修詞,既有精致的小令,又有新興的慢詞;既有士大夫文學“雅”的一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宦途風波和地方風情,也有吸收民間文學風味,寫女子相思和艷情的隨“俗”的一面,藝術風格和表現(xiàn)方式是多種多樣的。64、試談柳永對慢詞發(fā)展的開創(chuàng)及貢獻。從宋仁宗天圣年間起,因柳永大量地創(chuàng)作慢詞,宋詞乃始由小令階段進入慢詞時期。盡管從唐代以來民間就有長調慢曲,并逐漸為士大夫所注意,但真能放下士大夫的架子,和樂工歌女們進行密切合作,為長調慢曲作詞,柳永實屬第一人。在慢詞體制形成過程中,柳永起了關鍵的作用
47、。他大量填寫慢詞,奠定了長調的形式和體制,就這點而言,他是慢詞體制的開創(chuàng)者。創(chuàng)體和創(chuàng)調是有關聯(lián)的。柳永慢詞多用新調,即使他所用的詞牌與唐五代的名稱相同,在詞的長短與分句形式上卻相異。柳永的創(chuàng)體之功基于他的創(chuàng)調,據(jù)今人統(tǒng)計,在宋詞880多個詞調中,有100多個調是柳永首創(chuàng)或首次使用,詞的體制至柳永而始備。柳永在詞體和詞調方面的開創(chuàng),為宋詞在表現(xiàn)功能和藝術風格的拓展奠定了基礎。65、略談柳永詞的俚俗特點他能夠將有趣的白話加到詞中,構成一種很平民化的表述風格。柳詞的“俗”還表現(xiàn)在題材內(nèi)容方面,他寫了許多描寫城市生活的詞和歌妓詞。66、略談柳永雅詞的藝術特點以賦為詞,善于融合曲詞和辭賦的長處。他把賦體
48、筆法引進到詞里來,增加了詞的敘事因素,將鋪排式的敘事與白描式的寫景抒情結合起來,層層鋪敘,情景兼融,一筆到底,傳達出作者復雜的內(nèi)心情感和心理流程。他的羈旅行役詞不減唐人高處。他創(chuàng)造性地將賦法移植于長調慢詞后,便可用鋪敘遞進的方式,對事情發(fā)生場面和過程進行逐層描繪,展現(xiàn)不同時空場景中人物的不同的情感心態(tài),從而大大地擴展了詞的敘事言情空間。這在柳永的羈旅行役詞里體現(xiàn)得很充分。就意境而言,柳永的這類羈旅行役詞直接以男性口吻寫離愁,所寫背景為其行蹤所及的關塞山河,當然多了一分自然雄渾的力量,擴大了詞境的容量。創(chuàng)制和推動慢詞藝術的發(fā)展是柳永對詞的特殊貢獻,他將賦體的鋪敘手法運用到體式開拓的長調慢詞上來,
49、音律協(xié)婉、敘事詳盡,繪景必工,而又有一二警策語,為全詞生色。柳詞雅、俗并陳,敢用俚俗的語句直露地表現(xiàn)艷情,或抒發(fā)詩人漂泊的情緒,除了寫都市詞、歌妓詞外,尤以善寫羈旅行役詞著稱。68、秦觀婉約詞具有怎樣的藝術特點?北宋詞自晏殊至歐陽修,已形成一種婉約的風格,至秦觀則登峰造極,使此種詞風煥發(fā)出異彩,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秦詞的婉約,多于融合情景處得之,講究含蓄蘊藉,饒有情致,力求維護詞體的本色。秦詞以抒情為主,較少敘事,能化景物為情思,顯得空靈婉轉而富有情致,具有情、辭兼勝的藝術特色。它清麗典雅,婉曲蘊藉,但于婉約含蓄里有凄苦的纏綿,輕描淡寫中云涵凄厲的情感。秦詞的深婉,在于能掌握詞體要眇宜修的
50、特質,能言其所欲言,將身世之感寓于艷情中,表達幽微豐美的意蘊,以情韻取勝。70、晏黑道詞具有怎樣的藝術風格?晏黑道小山詞里的作品,一洗珠玉詞那種雍容典雅的氣度,形成極度凄楚哀怨的感傷情調。但他僅停留在對以往歌舞愛情的追懷思念之中,是一種情緒性的感傷,且較重修飾之美,又多了一層美感的間隔和點綴。工于言情是小山詞的特色,但往往局限于愛情的回憶,尤其是對相見無緣的萍、蓮、鴻、云四位歌女的苦戀,處處流露出惆悵傷感的情調。小山詞常借夢境抒情,在縹緲幽微的夢境里,捕捉那更深、更細、更微妙的心靈顫動。小山詞善于運用不同的構思方式表現(xiàn)相似的題材,多用情景互襯的手法,造語曲折深婉,淺處皆深。不過,這也使小山詞的
51、題材內(nèi)容十分狹窄,大部分作品均未離戀情相思與別恨離愁的范圍。晏黑道善于吸取慢詞的藝術經(jīng)驗運用于令詞創(chuàng)作,言情委婉細膩而清新俊逸,有豐富的層次感和清剛頓挫之美。小山詞還善于化用前人詩句。72、略析賀鑄六州歌頭的風格特征。賀鑄作詞很注重音律,善于驅使古人的辭句,風格上幽雅、盛麗、奇崛、悲壯,兼而有之。他的詞有的近于張籍、王建樂府,有的則吸收了李賀、盧仝的詩句入詞,有的以豪放詞筆抒懷古幽情,體勢開張,差與李杜歌行相近。其獨標一格的,則是悲憤壯烈的六州歌頭。該詞為賀鑄的壓卷之作,筆力奇橫,聲調激越,用邊塞激越蒼涼的歌曲,表現(xiàn)他有心報國而無路請纓的郁郁不平之氣。南宋張孝祥、辛棄疾、劉過等人都有繼作,可見
52、其影響。73、試談周邦彥蘇幕遮7M涉詞的藝術風格。周邦彥發(fā)展了柳永以賦為詞的鋪敘手法,兼取秦觀的柔婉、賀詞的艷麗,綜合形成自己善于勾勒,妙于剪裁,精工巧麗的典雅作風,如蘇幕遮,殳涉。該詞寫羈旅過程中的感受,言情體物融為一體,清麗渾厚,深美閔約;詞中的“午陰嘉樹清圓”和“一一風荷舉”等句,體物之工巧細致,用筆之縝密典麗,已開南宋雅派詞的先河。但周邦彥詞是一種修琢完美的人工詞,創(chuàng)調之才多,而創(chuàng)意之才少,工于造語,而未融于造境;雖然博大精工卻終乏高遠之致。74、周邦彥詞的“集大成”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從詞調搜求、審定和考證方面說,他有集成和創(chuàng)制的功勞;就其寫作功力之成就而言,他善于體物言情,描繪工巧周至
53、,又善于融化前人詩句,煉字妥帖工穩(wěn);從創(chuàng)作風格方面說,清真詞能集北宋詞自柳永到秦觀、賀鑄等人之成就而獨具特色。75、談談周邦彥蘭陵王觀調?柳、六丑?中呂摘花詞的思想內(nèi)容與藝術風格。最能代表清真詞藝術特點的,是他的詠物詞和羈旅行役詞,這兩種題材的詞寄寓了身世之感,內(nèi)容是相通的,在藝術上將賦的體物描寫技巧與詞的寫景言情結合起來。如其蘭陵王誕調?柳一詞,名為詠柳之作,實際上就惜別寫身世之感,對“柳”的物態(tài)描寫,緊扣著“京華倦客”的思緒來寫,每一筆景物勾勒的作用,可以令讀者于思索后體會出一種雄渾之意味,所以能淺薄重復,這實在是清真詞的一種特長。與柳永的鋪敘多用直筆不同,周邦彥好用曲筆,并習慣于倒敘,在
54、敘述中穿插片段的情節(jié),將過去的前事與現(xiàn)在的處境作時空交錯的敘說,表現(xiàn)方式曲折含蓄;又以層層鋪排的方式摹寫物態(tài),體物入微,工巧細致,開創(chuàng)了一種慢詞鋪陳敘寫的新方法。周邦彥的詞以寫羈旅行役為主,反映其宦游漂泊的心路歷程。他一方面以深契微茫的筆觸體物言情,表達曲折深細,心理情感內(nèi)容得到多層次的展開;另一方面又很講究辭章和結構,使豐富曲折的內(nèi)容歸于和諧統(tǒng)一。在反復的鋪敘、勾勒中,清真詞達到了情與景諧、思與筆合、意與境共,通篇渾然一體。六丑?中呂摘花是一首做客他鄉(xiāng)時寫的羈旅詞,看似詠落花,實為自嘆身世之作。在敘事抒情中,不說花落春去,卻說有花惜春,不說人惜花,卻說花戀人;又忽然離開人事而插入景語,實寫與
55、虛擬縱橫交錯,呈現(xiàn)回環(huán)往復、纖徐復雜的格局。作者將情節(jié)化的趨向引入慢詞之中,展現(xiàn)的是一種復雜的感情歷程,在結構上花了很大功夫,章法上的復雜變化,包括不同時間中情事的轉換、不同空間的轉換、此事與彼事的轉換、寫景語敘事言情的轉換,都很見匠心,錯綜中有條貫,豐富中見渾融。76、試述周邦彥詞的藝術特色。周邦彥早年的艷情詞無淫詞蕩語,格調之高,非柳詞所能比。最能代表清真詞藝術特點的,是他的詠物詞和羈旅行役詞,這兩種題材的詞寄寓了身世之感,內(nèi)容是相通的,在藝術上將賦的體物描寫技巧與詞的寫景言情結合起來。周邦彥作詞已不復以自然感發(fā)為主,而是以思力安排取勝,呈現(xiàn)出“沉郁頓挫”的藝術風格。清真詞還具有語言流暢精
56、美、聲韻協(xié)律的長處。首先,周邦彥繼承了柳永用俗語入詞而通暢明白的優(yōu)點,作到了能雅能俗,亦清亦麗。其次,他善于化用前人詩句入詞。再次,周邦彥妙解音律,工于倚聲填詞,用歌詞自身的節(jié)奏變化體現(xiàn)燕樂樂音運動的旋律,以文字之聲律應和樂曲的音調,達到了詞與樂的完美結合。77、略談李清照聲聲慢的情調。南渡后,李清照用詞訴說迭遭喪亂、受盡磨難以后的凄苦心境,傾吐哀愁凄苦的內(nèi)心感受,帶有深沉的感傷情緒,如聲聲慢即是。國破家散,孤獨寂寞,充滿了悲傷和憂郁,于是與“酒”與“淚”結下了不解之緣,淚是傷心的外露,酒是消愁的方式。這從一個側面表現(xiàn)了作者的故國之思和家亡之恨,是苦難時代的靈魂絕唱。78、李清照的“易安體”有什么藝術特點?用通俗易懂的文學語言和明白流暢的音律聲調作詞。以尋常語度入音律是易安體最突出的特點。李清照的“尋常語”,乃是從口語中提煉的、明白省凈、富有表現(xiàn)力的詩的語言。“易安體”的特征,就是運用淺近易懂、近于白話的尋常語表達清新的情思?!耙装搀w”融入了家國興亡的深悲劇痛,同時又不失婉約詞的本色,具有凄婉悲愴的格調。“易安體”倜儻有丈夫氣,她不同于一般婉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建筑工程鋼筋焊接協(xié)議書
- 股東合作協(xié)議與章程制定指南
- 家電維修合同協(xié)議書
- 飯店經(jīng)營承包合同
- 建材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合同
- 圍墻施工合同圍墻合同
- 小區(qū)廣告牌合同書
- 金融中介服務費合同年
- 防盜門銷售合同協(xié)議書
- 交通運輸行業(yè)智能航運與港口方案
- 中國教育公益領域發(fā)展報告
- 第2章第1節(jié)有機化學反應類型課件高二下學期化學魯科版選擇性必修3
- 綠化工程承包合同 綠化工程承包合同范本(二篇)
- 建筑財務出納年終總結PPT模板下載
- GB/T 9574-2001橡膠和塑料軟管及軟管組合件試驗壓力、爆破壓力與設計工作壓力的比率
- 跨文化溝通技巧課件
- 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練習題(300道)
- 校本課程《竹之匠藝》
- 死因監(jiān)測(20141.3)課件
- 栽植土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
- 肢體、視力、聽力、精神、智力、篩查表定稿陜西省殘疾人家庭醫(yī)生簽約服務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