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體轉動慣量的測定_第1頁
剛體轉動慣量的測定_第2頁
剛體轉動慣量的測定_第3頁
剛體轉動慣量的測定_第4頁
剛體轉動慣量的測定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請同學們注意請同學們注意n 請到講臺處按編號簽到;n 檢查預習報告(A1、A2)和數(shù)據(jù)記錄表;n 上午8:00和下午2:00以后才到實驗室按遲到處理。武漢理工大學 楊耀輝一一. .用扭擺測剛體的轉動慣量用扭擺測剛體的轉動慣量實驗目的l 用扭擺測定剛體的轉動慣量l 學習幾種常用測量工具的使用方法l 學習一種比較測量法實驗原理 轉動慣量I是剛體轉動時慣性大小的量度,是表征剛體特性的一個物理量。轉動慣量與物體的質量有關,還與質量的分布以及轉軸的位置有關。轉動慣量的計算公式為:dmrI2 扭轉彈性系數(shù)為k的鋼絲上端固定,下端與一圓盤固連就構成了扭擺。當圓盤從平衡位置轉動一角度時,懸絲作用在圓盤上的恢復

2、力矩M與成正比,方向與相反:根據(jù)轉動定律M= I則: 令2 = k/I則可得二階常微分方程:解得:22dtdIkMk 2220dd t)cos(0tAkIT22 可見此解是角諧振動,它的振動周期為: 周期容易測出,但k為一未知數(shù),本實驗中用比較法消去k,在圓盤上同軸的加上一個圓環(huán),其振動周期變?yōu)?)(41221IIkTIkT224 若環(huán)的質量為m,內外直徑分別為d1和d2,則環(huán)的轉動慣量I1可按理論公式計算出:消去k ,得圓盤的轉動慣量:絲切變模量為:(參考教材本實驗的附錄1相關公式))(81)(21222122211ddmrrmI22212221()8()mTddITT)()(1622142

3、221TTdddLmN試中d為鋼絲的直徑, L為鋼絲的長度測量工具測量工具1.1.游標卡尺游標卡尺 它是比鋼尺精密的長度測量工具,它能把鋼尺上估讀的那位數(shù)值準確的讀出來。游標卡尺的示值誤差限與分度值相同。 先讀主尺 “0” 線到游標 “0” 線之間的距離L0,游標分50格,每格0.02 mm,游標上有一刻線與主尺上的某一根刻線對齊,mm以下的部分從游標上讀出。讀出游標上的格子數(shù),游標卡尺的讀數(shù)公式為: 但實際讀數(shù)時不是必須數(shù)出格子數(shù),因為游標上每5格標上了一個數(shù),用以直接表示讀數(shù)值。)(02. 00mmLL格子數(shù)0 1 2 3 4 5 6 7 8 9 00123456789游標尺游標尺cm 主

4、尺主尺125 4.120 cm (漏掉末位有效數(shù)字(漏掉末位有效數(shù)字“0”0”扣分扣分)請讀數(shù)3.364cm012345678900123456789游標尺游標尺cm游標尺讀數(shù)時就當主尺不存在,如普通游標尺讀數(shù)時就當主尺不存在,如普通尺一樣讀數(shù)尺一樣讀數(shù)主主 尺尺n使用方法:左手握絕熱板,右手握棘輪,旋轉棘輪,觸到被測物時聽到 “咔嗒”聲時讀數(shù)。2.2.螺旋測微器螺旋測微器 螺旋測微計是比游標卡尺更精密的長度測量工具,它的分度值是0.01mm,儀器的示值誤差限0.004mm,主尺上有兩排刻線,上面是毫米刻線,下面是半毫米刻線,先讀主尺上的讀數(shù),0.5mm以下由微分套筒讀出。微分套筒上有50格,

5、每格0.01mm,要進行估讀。測量前先校零,記下零讀數(shù)。以便對測量值進行修正,順微分套筒刻度序列方向的值記為正值,反之為負值。 零位讀數(shù)為 - 0.002mm; 讀數(shù)為6.672mm注意事項:不能用手旋微分套筒,否則容易引起損壞;不要用手接觸被測工件,以免熱脹影響測量精度;放盒時要留有空隙。3.3.秒表秒表 用較硬的拇指按壓,避免較軟處按壓引起時間延遲帶來誤差。讀取秒表上數(shù)據(jù), 例如: 034665 應換算為秒:180s+46.65s=226.65s實驗內容 1. T、T1的測量u 使圓盤做角諧振動,最大扭轉角度在3060之間為宜。圓盤平面要水平,轉動時不能有擺動。u 30個振動周期的測量:圓

6、盤靜止時標記一個點,測量圓盤上此點同方向30次經過鐵桿上固定指針所花的時間。共測5次。加上圓環(huán)后重復其上步驟。 2. 用游標卡尺測量環(huán)的內徑d1、外徑d2,注意過中心測準(d1 、d2均只測一次)。 3. 用鋼卷尺測鋼絲長度L(兩固定點之間的距離)。測量結果記入表格中。 4. 用千分尺測鋼絲的直徑d = zd - z0 (zd、z0均測六次)。實驗目的實驗目的l 學習用恒力矩轉動法測定剛體轉動慣量的原理和 方法。l 觀測剛體的轉動慣量隨其質量,質量分布及轉軸不同而改變的情況,驗證平行軸定理。l 學會使用智能計數(shù)計時器測量時間。實驗原理實驗原理1、轉動慣量I的測量根據(jù)剛體的定軸轉動定律:MI二二

7、. .用用ZKY-ZS轉動慣量儀轉動慣量儀測轉動慣量測轉動慣量轉動慣量實驗組合儀lZKY-ZS轉動慣量實驗儀塔輪(即繞線輪)半徑為1.5、2.0、2.5、3.0、3.5cm共5擋 ,可與砝碼組合產生大小不同的力矩,另配有1個圓盤,1個圓環(huán)和兩個圓柱體等被測試樣。 設空轉臺(轉動慣量為 I1),只在阻力矩M作用下,以角加速度1作勻減速轉動,則有: 將質量為m的砝碼用細線繞在半徑為R的轉臺塔輪上,并讓砝碼下落,系統(tǒng)將作勻加速運動。若此時砝碼加速度為a,轉臺角加速度為2,則有a = R2 ,且細線施加給轉臺的力矩為MT = m (g -R2)R,則有:可得:11MI12TMMI2121()m RgR

8、I 同理,若在轉臺上加上被測物體(圓盤、圓環(huán)或圓柱體)后系統(tǒng)的轉動慣量為I2,加砝碼前后的角加速度分別為3與4,則有: 由轉動慣量的迭加原理可知,被測物體的轉動慣量I為: 測得R、m及1、2、3、4,由上述各式即可計算被測物體的轉動慣量。4243()mR gRI21III2 ()nmmnmnnmk tk tt ttt2、角加速度的測量 實驗中采用智能計數(shù)計時器智能計數(shù)計時器計錄光電門被遮擋次數(shù)和相應時間。若從第一次擋光(k=0,t=0)開始計數(shù)、計時,且初始角速度為0,則對于勻變速運動中測量得到的任意兩組數(shù)據(jù)(km,tm)、(kn,tn),相應的角位移m、n分別為:從上述兩式中消去0 ,可得角

9、加速度 :2021mmmmttk2021nnnnttk3、平行軸定理 理論分析表明,質量為m的物體(圓柱體試樣)圍繞通過質心O的轉軸轉動時的轉動慣量I0最小。當轉軸平行移動距離d后,繞新轉軸轉動的轉動慣量為:注明:l上式中R為圓柱體試樣的半徑;l圓柱體試樣可插入載物臺上的不同孔,這些孔離中心的距離分別為4.5、6.0、7.5、9.0、10.5cm,便于驗證平行軸定理。222012IImdmRmd測量工具測量工具智能計數(shù)計時器(TD)面板模式選擇查詢下翻按鈕一項目選擇/查詢上翻按鈕二確定暫停按鈕三LCD顯示屏智能計數(shù)計時器(TD)操作 通電開機后LCD顯示“成都世紀中科 智能計數(shù)計時器”畫面后,

10、顯示操作界面,操作說明如下:n 下行為測試模式:用按鈕一選擇測試模式。本實驗只用到計時測試模式即“1 計時” ;n 上行為測試項目:用按鈕二選擇測試項目。本實驗選用的測試項目為多脈沖即“12多脈沖”;n 測量操作和步驟:選好測試項目,按下按鈕三, 再利用按鈕一或按鈕二選定通道A或B。再次按下按鈕三開始測量。測量完成后再按下按鈕三,LCD將顯示測量值。n 數(shù)據(jù)查閱和記錄:該項目有多組數(shù)據(jù),可按按鈕一或按鈕二進行查閱和記錄。再次按按鈕三退回到項目選擇界面。注意:注意:此時回到“12多脈沖”狀態(tài),可直接重復“測量操作和步驟”進行實驗!實驗內容1.利用水平泡調節(jié)轉臺水平。按要求調節(jié)定滑輪高度;2.用數(shù)

11、據(jù)線連接一組計數(shù)器通道與轉臺光電門;3.測量空轉臺的轉動慣量I臺:(1)用手撥動轉臺,使之在摩擦力矩作用下做勻減速轉動,計數(shù)完畢后查閱并記錄數(shù)據(jù)于表1中;(2)選擇塔輪半徑R及砝碼質量m。繞好細線后,讓砝碼由靜止開始下落,計數(shù)完畢查閱并記錄數(shù)據(jù)于表1中。4. 將圓盤置于空臺上,按照測I臺的方法測I臺+盤,數(shù)據(jù)填入表1;5. 將盤換環(huán)置于空臺上,按照測I臺的方法測I臺+環(huán),數(shù)據(jù)填入表1;6. 將兩個小圓柱對稱地放在空臺上離轉軸6cm或 9cm處, 按照測I臺方法測量I1臺+柱或I2臺+柱,數(shù)據(jù)填入表1;注意事項:n圓環(huán)用完后及時掛起,避免傾斜造成鋼絲彎曲;n水平泡容易損壞,注意不要摔壞;n必須使滑輪的凹槽和繞線輪盤在同一水平面上;n釋放砝碼時,必須使砝碼處于基本靜止的鉛直狀態(tài);n釋放砝碼時,遮光桿必須在光電門內,當系統(tǒng)轉動時,不能有磕碰現(xiàn)象;n測量時要在釋放砝碼后,再按“確定/暫?!卑粹o進行測量,不能過早按下。剛體轉動慣量的測定實驗報告評分標準1.1.預習報告:預習報告:( (占本次實驗總分的占本次實驗總分的20%20%,按百分制,按百分制打分打分) )要求:實驗目的要明確;實驗原理要清楚;實驗內容與步驟要明析;要畫出數(shù)據(jù)記錄表格,同時完成預習思考題。2.2.實驗數(sh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 (占本次實驗總分的占本次實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