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文學中國古代文學史表格_第1頁
魏晉南北朝文學中國古代文學史表格_第2頁
魏晉南北朝文學中國古代文學史表格_第3頁
魏晉南北朝文學中國古代文學史表格_第4頁
魏晉南北朝文學中國古代文學史表格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詩 歌賦散 文分類特點代表作家分類特點及代表作家魏 朝建安風骨慷慨任氣悲涼為美曹操建 安 賦1、有一個作者群。如三曹、七子等。2、思想較為自由,其賦作的題材更為廣泛,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3、抒情性進一步加強;4、在藝術上也有新的發(fā)展,成為漢賦向南北朝駢賦變化的開端。曹操:風格清峻;力倡通脫;多政治性應用性很強的令、表;善于破除公文的虛語舊格阮籍:大人先生傳 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都是“師心以遣論”,或直言指斥,言辭激烈而擲地有聲;或反語譏諷??盀榇淼木褪侨罴拇笕讼壬鷤髋c嵇康的與山巨源絕交書。但兩者在藝術上也有異同:1、大人先生傳中,作者對那些虛偽的名教人進行了繪聲繪色的描寫。針對這種規(guī)行

2、矩步以謀私利的“君子”,大人先生予以有力的駁斥。達到一種酣暢淋漓,具有震撼心魂的藝術效果。2、與山巨源絕交書則是另一番風貌。他拒絕山濤的舉薦,不肯與司馬氏合作,卻以幽默嘲諷出之。貌似平易之言,將其高潔不污之志盡顯,且將官場之俗惡揭露得淋漓盡致。嵇康、阮籍的散文,既繼承建安散文重抒情重文采重個性的特點,又有鮮明獨特的現(xiàn)實內容,是散文在重藝術特質方向上發(fā)展的重要一環(huán)。曹丕 七言去“兮” 燕歌行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詩曹植“骨氣奇高,詞采華茂”王粲抒情深切,慷慨悲涼,文辭秀麗,局面闊大劉楨贈從弟,陳琳飲馬長城窟行,阮詠史(燕丹喜勇士),蔡琰悲憤詩。正始之音(魏齊王曹芳的年號)玄風大暢阮籍詠懷詩意蘊深沉、清

3、逸玄遠嵇康詩化了的人生理想境界;四言頂峰,情調高遠,語言流暢;峻切之語。對險惡的世道人心發(fā)出一種憤激的批判兩晉時期詩 歌賦散 文分類特點代表作家分類特點及代表作家太康文風(西晉皇帝晉武帝司馬炎的第三個年號)繁縟陸機用事陸機文賦靈感論南朝駢文先驅豪士賦序嘆逝賦序、吊魏武帝文潘岳悼亡詩潘岳 既仕宦不達,乃作閑居賦哀永逝文情深辭茂 尤善為哀誄之文剛健文風剛健左思左思三都賦一內容豐富,詳盡細致描寫了蜀吳魏三國的山川城邑、鳥獸草木、風謠歌舞、重要人物。二精心錘煉語言,辭藻壯麗,下筆琳瑯。三以求實的精神去創(chuàng)作。兩晉散文特點:西晉文壇也是注重形式技巧的講究,以繁縟綺麗為特征,也不乏情文兼善之作。李密陳情表陸

4、機、潘岳。東晉則受玄方詩影響,文采趨于平淡,有王羲之蘭亭序,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劉琨游仙詩求仙長生郭璞憤世嫉俗東晉玄言詩山水陶淵明(田園詩)韻文5篇:扇上畫贊詠史述祭文3篇:自祭文物我合一、心與道冥親切自然地描繪出田園風光、自己的躬耕生活、與農夫野老、素心摯友的往還歸去來兮辭、感士不遇賦、閑情賦五柳先生傳、桃花源記、與子儼等疏、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2詩 歌賦散 文分類特點代表作家特點代表作家特點代表作家南北朝時期南朝(宋,齊,梁,陳)承魏晉詩風趨勢:重藝術重抒情重娛樂元嘉(劉宋劉義隆年號)斷限:上起晉宋之交的謝靈運,下迄大明、泰始的鮑照山水詩代替玄言詩,注意詩歌的藝術形式技巧謝靈運

5、劉宋時用寒門,(客兒)一生不得志因寄情山水山水詩模式;局部描寫;光,聲,色描繪在意象創(chuàng)造上頗多著意, 較多客觀描寫。精致駢賦鮑照蕪城賦憑吊廣陵駢文成熟南朝文人創(chuàng)造出一種新的美言文體駢文。在對偶、用事、辭采、聲韻都已成熟。三個時期:1、劉宋形成期(顏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詩序、鮑照登大雷岸與妹書、范曄后漢書)2、齊梁成熟期(寫景:孔稚珪北山移文吳均與宋元思書陶宏景答謝中書書;理論:文心雕龍、丘遲與陳伯之書)3、至徐陵庾信達高峰。特點:全篇駢偶,四六隔句,上下聯(lián)相粘,全篇平仄和諧。代表徐陵的哀江南賦序丘遲與陳伯之書特點:義正詞嚴,先責大義又曉以至理,又動以真情,終使陳伯率八千叛軍歸降。鮑照對門閥制度的黑

6、暗和不公,對高門世族壓抑人才憤慨不平,的不滿與抨擊。如擬行路難其四;邊塞題材,描寫邊塞的艱苦及將士衛(wèi)國的決心,如代出自薊北門行;描寫婦女題材,如寫相思的擬行路難其三??傊?,鮑照詩歌內容豐富,能廣闊地反映現(xiàn)實生活,表現(xiàn)了對士族門閥制度的不滿與抨擊。出身寒微 七言隔句壓韻藝術上成熟永明(武帝蕭賾年號)漸向娛樂發(fā)展新詩體重個人抒情,清麗“竟陵八友”謝朓,小謝感情單純,感發(fā)明朗外露;革除山水詩的玄理;在意象創(chuàng)造上頗多著意,較多心象的性質;語言流暢明白,甚至完全接近口語。宮體(主流):以寫閨閣情懷為主要內容的重聲律、詞采麗靡輕艷的文風題材處理上的娛樂性質;追求寫實技巧陳后主蕭綱徐陵玉臺新詠民歌(清商曲辭

7、)西洲曲語言清新流麗、多用雙關比喻;形制多為五言四句,語短情長。北朝(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承漢詩之風趨勢:重政教重寫實崇樸野散文繁榮儒家占絕對地位,佛教興盛;皇室少數(shù)民族質木無文;北方的自然景觀。北地三才子溫子升質真樸野北魏文學成就最高庾信是南北朝駢賦、駢文成就最高的作家哀江南賦敘事體,追敘他的家世和前半生的經(jīng)歷。北朝在漢化以后的道路上邁進。同時保持自己特色,經(jīng)世致用且文采斐然。好勒石,碑文多為散體。酈道元 水經(jīng)注兼有敘事文和山水文的綜合特點,記敘真實,語言準確邢劭 魏晉之風崇沈約北間第一才子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歷史筆記,也是寫景狀物的散文魏收南北詩風交融(江陵失陷)庾信 用典較多王褒

8、 民歌(梁鼓角橫吹曲)木蘭詩抒情率真,語言質樸有力,格調蒼勁豪邁,顯示出北方民族獨有的特色,代表作敕勒川3u 社會政治狀況 時間范圍:從東漢獻帝建安年代(公元196)到隋統(tǒng)一(589),約四百年的時間。這四百年間,一、社會狀況:是中國古代社會長期動亂、分裂的時期。在此期間,除西晉取得了短暫的統(tǒng)一(277滅吳,到313年晉愍帝被殺,計36年,實際上晉武帝一死290,便發(fā)生了“八王之亂”,西晉真正和平的時間只有十三年左右),四百年間的中國社會,基本上處在分裂、戰(zhàn)亂之中。其過程又可分為魏晉和南北朝兩個時期 。分別概述如下:魏晉時代,又可分為四段:(1)漢末至天下三分(184208)從漢末農民大起義(

9、184)到208年赤壁之戰(zhàn),是中原地區(qū)極度混亂,天下大亂,群雄蜂起的時期。這一時期,是文學史上的“建安文學”時期。(2)正始文學時期后段隨著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在各國統(tǒng)治區(qū)內出現(xiàn)了相對的和平,而各政治集團為奪取最高政治權力進行的爭斗,演變成殘酷血腥的政治屠殺,尤其是司馬氏集團為篡奪曹魏政權進行的屠殺,造成了嚴重的政治恐怖。    和這個歷史時期相對應的文學史分期,稱作“正始文學”。(正始是魏齊王曹芳年號。)(3)西晉時期(177313)司馬氏攻滅蜀漢和東吳,實現(xiàn)了國家的統(tǒng)一。西晉王朝建立后,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社會安定和發(fā)展生產(chǎn)的措施,使社會在短時期內出現(xiàn)了繁榮的景象

10、。    西晉時期,出現(xiàn)了以“太康文學”為代表的文化上的繁榮。而“永嘉時期”則是詩歌向玄言詩變化的開始。(4)東晉十六國時期(317420)    西晉王朝的統(tǒng)一安定,并沒有持續(xù)多久, “八王之亂”引發(fā)了空前的民族大沖突。漢族政權被迫退避到長江流域,建立了東晉王朝。中國再次走向分裂。中國文化的發(fā)展,又形成了兩線并行的狀態(tài)。東晉社會相對安定,南方的經(jīng)濟得到發(fā)展。北方則是“五胡十六國”的空前混亂局面,先后有五個少數(shù)民族在北方建立政權:    西、東晉之交的劉琨、郭璞和晉、宋之交的陶淵明、謝靈運,是這個時期有成

11、就的作家,尤其是陶淵明,他不僅是這個時代最杰出的詩人,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的偉大文學家之一。南北朝時期(400581)(1)魏宋對峙    公元399年,鮮卑拓跋部建立的元魏攻滅后燕,占領整個黃河流域,成為雄踞北方的大國。420年,東晉名將劉裕建立宋朝。北魏和劉宋形成了南北對峙的局面。    北方在實現(xiàn)相對的安定之后,社會生產(chǎn)恢復并發(fā)展,文學藝術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而南方承孫吳與東晉的發(fā)展,形成了繁榮富裕的南方社會。(2)宋齊梁陳的更迭,北魏的衰落與分裂。    劉宋文帝(劉裕之子)之后,從明帝開始,內部紛

12、爭,國勢衰微。宋之后,先后有齊(479502)、梁(502557)、陳(557589)三個小朝庭。而北魏在孝文帝之后,也進入衰落期。后來北魏分裂為東西兩部分,先后出現(xiàn)東魏與西魏、北齊和北周對立的局面。    南北朝時期的文學,主流是南朝文學,但北朝文學也有不可忽視的成就。南朝文學從總的發(fā)展趨勢上可看作是一個整體,但其中也有頗有變化轉折,宋齊梁陳各有自己的特點。南朝文學的成就是多方面的,而北朝文學主要成就是在酈道元、楊炫之的散文創(chuàng)作上。    魏晉南北朝時代的總體特點,可概括為四個方面:1,全國長期分裂;2,政權更迭頻繁;3,社會動亂;

13、4,民族矛盾尖銳。二、政治制度這一時期最重要的社會政治現(xiàn)象,是士族門閥制度的存在。門閥制度下的社會問題及其對文學的影響。    在動蕩的社會中,士族的存在可保證一定程度的局部穩(wěn)定,這是士族制度的積極作用。其消極作用則表現(xiàn)為:統(tǒng)治的黑暗,殘酷卑鄙的爭權奪利,政治經(jīng)濟利益的不平衡,造成社會矛盾的尖銳化。人才的浪費和壓抑。出身寒門的士子,很難有展示政治才能的機會。反映在文學中:    士族階層特有的精神風貌對文學的影響。如對個性的張揚,風度神韻的追求,對形式美的講求,詩與酒的結合,詩與哲理的結合等,品評等第也影響到文學批評。 &#

14、160;  寒門士子的不平之聲。如左思、鮑照的憤世嫉俗,陶淵明的鄙棄榮華,追求自然,都反映了出身中小地主的士子對門閥制度的反抗。u 社會思想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古代思想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是先秦之后又一次思想解放時期。這一解放運動促進了學術文化和文學藝術的空前繁榮。一、魏晉南北朝的主要思潮:    這一時期各種思想紛紛涌出,如法家思想,名家思想,墨家思想,當然儒家思想也仍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在眾多思潮中,占主導地位的是老莊思想,其次是道教思想和佛教思想。1,老莊思想的盛行與玄學的興起。2,道教思想。3,佛教。二、魏晉

15、社會思潮對文學的影響玄學中崇尚自然的思想,其影響所及就是進一步確立了以“自然”與“真”為上的審美理想。陶淵明的出現(xiàn),以及嵇康、阮籍、鍾嶸、劉勰、蕭統(tǒng)等人關于“自 然”和“真”的論述,對此后整個中國文學產(chǎn)生了極極深遠的影響。    玄學中言意之辯討論的內容是言辭和意旨之間的關系,其中言不盡意論和得意忘言論對文學創(chuàng)作和文學鑒賞產(chǎn)生了重大的影響。言有盡而意無窮,這個道理對詩人和讀者都很重要。中國詩歌的藝術精髓說到底就在于此。而這正是受了魏晉玄學的啟發(fā)而得到的。     佛教的傳入不僅豐富了古代的思想文化,并且以它三世 (前世、今世、來世)、因果輪回以及三界、五道的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