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名勝風景介紹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7/4/c2ecdb3b-7376-4bf7-a578-298c10cd88b8/c2ecdb3b-7376-4bf7-a578-298c10cd88b81.gif)
![安徽名勝風景介紹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7/4/c2ecdb3b-7376-4bf7-a578-298c10cd88b8/c2ecdb3b-7376-4bf7-a578-298c10cd88b82.gif)
![安徽名勝風景介紹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7/4/c2ecdb3b-7376-4bf7-a578-298c10cd88b8/c2ecdb3b-7376-4bf7-a578-298c10cd88b83.gif)
![安徽名勝風景介紹_第4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7/4/c2ecdb3b-7376-4bf7-a578-298c10cd88b8/c2ecdb3b-7376-4bf7-a578-298c10cd88b84.gif)
![安徽名勝風景介紹_第5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7/4/c2ecdb3b-7376-4bf7-a578-298c10cd88b8/c2ecdb3b-7376-4bf7-a578-298c10cd88b8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走走進進安安徽徽山山水水人人文文安徽位安徽位 于于 華華 東東 西西 北北 部部 、 橫橫 跨跨 長長 江江 、 淮淮 河河 流流 域域 , 舊舊 以以 安安 慶慶 、 徽徽 州州 兩兩 府府 首首 字字 而而 名名 安安 徽徽 、 清清 代代 始始 置置 安安 徽徽 省省 。 安安 慶慶 地地 區(qū)區(qū) 古古 有有 皖皖 國國 之之 稱稱 , 因因 此此 安安 徽徽 又又 簡簡 稱稱“ 皖皖 ” 。 全全 省省 人人 口口 5469 萬萬 , 以以 漢漢 族族 為為 主主 , 另另 有有 回回 、 滿滿 等等 民民 族族 。 全全 省省 面面 積積 13 萬萬 多多 平平 方方 公公 里里 ,
2、省省 轄轄 地地 級級 市市 9 個,個, 在在 7 個個 地地 區(qū)區(qū) 設設 行行 政政 公公 署署 , 省省 會會 為為 合合 肥肥 。 簡簡介介中 國 著 名 旅 游 風 景 區(qū) , 聯(lián) 合 國 公 布 的 自 然 保 護 區(qū) 之 一 。 位 于 本 省 東 南 部 , 范 圍 包 括 歙 、 太 平 、 黟 、 休 寧 四 縣 。 目 前 引 入 風 景 區(qū) 域 面 積 為 154 平 方 公 里 , 環(huán) 行 一 周 為 120 公 里 。 進 入 黃 山 主 要 入 口 是 南 面 湯 口 向 北 行 , 此 外 , 還 有 從 北 面 太 平 縣 鋪 村 、 東 面 歙 縣 苦 竹
3、溪 、 西 南 太 平 縣 焦 村 等 三 條 上 山 之 道 。 黃 山主要景點有:溫泉、慈光閣、蓮花峰、獅子樓、三十六小峰、人字瀑、鯽魚背、光明頂、云谷寺、文殊院、天都峰、九龍瀑、松谷庵等。地 理位 置黃山市是一個“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區(qū)。境內(nèi)群峰參天,山丘屏列,嶺谷交錯,有深山、山谷,也有盆地、平原,波流清沏,溪水迥環(huán),到處清榮峻茂,水秀山靈,猶如一幅風景優(yōu)美的畫圖。黃山市地處北亞熱帶,屬于濕潤性季風氣候,具有溫和多雨,四季分明的特征黃山市中低山地大部分為黃壤,山地黃棕壤,土層較厚,石礫含量較高,透水透氣性能良好,肥力較高,有利于木、茶、桑和藥材生長。 自件條然黃山歷史悠久,遠在六、七千
4、年前,即公元前51世紀,我國母系氏族社會的后期,人類就已經(jīng)在這片美麗富饒的山區(qū)勞動生息了。在距今三、四千年的殷商時期,這里就居住著一支叫山越的先民。山越乃百越中的一支。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這里先屬吳,吳亡屬越,越亡屬楚。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之后,實行郡縣制,這里為會稽郡屬地。南朝時開始設置新安郡,郡府搬遷又始終未離開新安江上游,徽州古稱新安,其源蓋出于此。宋代徽宗宣和三年五月廿四日(公元1121年),歙州被詔改為徽州。關于徽州名稱的起源,一說因其境內(nèi)有徽嶺、徽水、大徽村等,州則因地得名;另一說趙宋王朝是取“徽者、美善也”之意,炫耀他對這一地區(qū)的失而復得。此二說并存了八百多年,州名亦被歷代沿用至今,清康熙
5、六年(公元1667年)建省的時候,就是摘取安慶、徽州二府首字作為省名的。歷化文史黃仙山景黃山仙景黃黃 山山 風風 景景 名名 勝勝 - 文文 殊殊 院院 又 名 玉 屏 樓 , 地 處 黃 山 腹 心 地 帶 , 近 處 景 點 有 蓮 花 峰 、 天 都 峰 。 原 有 廟 宇 已 不 存 , 現(xiàn) 為 玉 屏賓館,后即玉屏峰,左有迎客松、 右 有 送 客 松 、 立 雪 臺 。 前 有 文 殊 臺 、 耕 云 峰 上 “ 松 鼠 跳 天 都 ” 景 以 此 觀 賞 為 最 佳。黃黃 山山 風風 景景 名名 勝勝 - 慈慈 光光 閣閣 原 為 法 海 寺 , 明 代 更 為 慈 光 寺 , 原
6、 建 筑 已 不 存 , 現(xiàn) 為 慈 光 閣 賓 館 , 其 上 有 含 沙 嶺 , 嶺 上 有 妙 之 亭 。 金 沙 嶺后 是 立 馬 亭 , 立 馬 亭 上 可 見 立 馬 峰 摩 崖 大 字 : “ 立 馬 空 東 海 , 登 高 望 太 平 ” 十 字 。 黃黃 山山 風風 景景 名名 勝勝 - 人人 字字 瀑瀑 在 紫 云 峰 與 朱 砂 峰 兩 峰 夾 峙 處 , 水 流 從 上 而 下 分 左 右 兩 股 下 瀉 , 形 如 漢 字 “ 人 ” 字 , 故 名 。 人 字 瀑 飛 流 直 下 , 聲響如雷 , 氣 勢 頗 為 壯 觀 。 觀 賞 該 瀑 除 觀 瀑 樓 外 ,
7、還 可 在 回 龍 橋 北 眺 , 亦 盡 收 眼 底 。 黃黃 山山 風風 景景 名名 勝勝 - 天天 都都 峰峰 黃 山 最 險 峻 的 奇 峰 之 一 , 海 拔 1810 米 , 山 頂 有 石刻 “ 登 峰 造 極 ” 四 字 , 因 該 峰 周 圍 群 山 環(huán) 繞 , 獨 此 最 崇 , 故 有 此 語 。 黃黃 山山 風風 景景 名名 勝勝 北海景區(qū)北海景區(qū)北 海 景 區(qū) 北 海 景 區(qū) 位 于 光 明 頂 與 始 信 峰、獅 子 峰、白 鵝 峰 之 間,是 一 片 海 拔1600 米 左 右 的 高 山 開 闊地 帶。景 區(qū) 以 北 海 賓 館 為中 心,招 攬 四 方 游 客
8、。以偉、奇、險、幻為特色,集峰、石、塢、臺、松、云 于一身,布 局 巧 成,妙 筆 天 然。明代旅行家、地理學家, 徐霞客兩游黃山,贊嘆說:“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又留“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美譽。1985年入選全國十大風景名勝,1990年12月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chǎn)名錄,是中國第一個同時作為文化、自然雙重遺產(chǎn)列入名錄的。2004年2月入選世界地質公園。蜚聲中外,令世人難忘。古今有很多黃山詩詞流傳于世。 2007年5月8日,黃山市黃山風景區(qū)經(jīng)國家旅游局正式批準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九華圣境 九華山位于安徽省長江南岸池州市,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國家重點風景名
9、勝區(qū),規(guī)劃面積120平方公里,保護面積174平方公里。 九華山原名九子山,因唐代大詩人李白見此山“高數(shù)千丈,上有九峰如蓮花”,賦詩更名為九華山。唐開元年間,新羅國(今韓國境內(nèi))國王近親金喬覺卓錫九華,潛心修持75年, 99歲圓寂,佛門認證他是地藏菩薩化身,九華山由此被辟為地藏道場,明、清鼎盛時期,寺院多達360余座,僧尼四、五千人?!皠倬硨訉觿e,高僧院院逢”,香火之盛甲于天下?,F(xiàn)存古寺廟99座,佛像1萬余尊,文物2000余件,僧尼700余人。 九華山山勢雄偉,群峰競秀,植被繁茂,瀑飛泉涌;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佛教氣氛融為一體,素有“東南第一山”之稱,自古就是我國著名的旅
10、游勝地。 九九 華華 山山 風風 景景 名名 勝勝 ( 肉肉 身身 殿殿 )在 化 城 寺 西 側 神 光 嶺 上 , 又 稱 金 地 藏 肉 身 殿 , 系 唐 代 末 年 新 羅 國 王 子 金 喬 覺 出 家 并 圓 寂 之 地 。 肉 身 殿 地 勢 甚 高 , 殿 內(nèi) 現(xiàn) 有 佛 教 文 物 展 覽 室 。 殿 前 石 梯 十 分 陡 峭 , 共 八 十 四 級 , 兩 旁 安 有 鐵 鍵 , 供 游 人 上 下 扶 助 。 九九 華華 山山 風風 景名景名 勝勝 ( 百百 歲歲 宮宮 )位 于 九 華 街 東 北 , 宮 內(nèi) 供 奉 一 具 真 身 菩 薩 相 傳 是 明 代 僧
11、人 于 萬 歷 年 來 此 , 120 歲 時 圓 寂 , 圓 寂 前 三 個 月 不 食 , 圓 寂 后 置 缸 內(nèi) , 用 石 灰 封 口 , 缸 外 用 文 火 烘 烤 數(shù) 十 日 , 啟 缸 后 貼 金 , 至 今 有 三 百 五 十 年 歷 史 , 成 為 木 乃 伊 式 真 身 菩 薩 。 九華概況天柱風光安徽之源安徽之源天柱山,又名皖山。位于安徽省的西南部潛山縣境內(nèi),因其主峰“一柱擎天”而得名。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南巡時封其為“南岳”,后為隋文帝詔廢,故被人們尊為“古南岳”。 又因春秋時為皖國封地,山名皖山,水名皖水,安徽省簡稱“皖”即源于此, 天柱山主景區(qū)面積82.46平方公里
12、,分八個景區(qū)。景區(qū)內(nèi)“峰雄、石奇、洞幽、水秀”,兼有豐富的人文景觀,集北山之雄,南山之秀于一身。1982年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區(qū)勝區(qū),92年又被批為國家級森林公園。這里有號稱“花崗巖第一秘府”的神秘谷;有中華禪宗第三代祖庭三祖禪寺;有天下奇觀石牛古洞摩崖石刻;還有人稱“江淮第一漂”的潛河漂流。 天柱概況蓬萊峰蓬萊峰主峰區(qū),南眺天池峰,北依天柱峰,海拔1350米。西、南、北三面岸陡壁削,巨壑萬仞,峰頂狹長絕險,縱長百余米,寬僅二、三米。古木護石,葛蔓繞膝,躋身往來,險象從生。今已修建石級和護欄。峰下時常云掩霧繞,峰頂在云海中若隱若顯。拾級而上,一步一層天,古人云:“登臨猶未半,
13、身已在蓬島。 青龍背青龍背主峰區(qū),天柱峰東約500余米,北望皖伯峰,南連蓮花峰,海拔1370米。峰頂東側是一巨大岸石脊崗,狹長險陡,俗稱青龍背,亦稱鯽魚背。峰頂西巔,危石高聳,似石龍昂首。 瑯琊山位于安徽省東部滁州市境內(nèi),古名摩陀嶺,系大別山向東延伸的一支余脈。東晉元帝司馬睿在稱帝前也是瑯琊王,曾在此避亂,故后人改名為“瑯琊山”。整山高200300米,山峰俊秀,古樹參天,環(huán)境幽雅。這里還有唐朝興建的瑯琊寺、宋朝興建的醉翁亭和豐樂亭等古建筑群,以及唐、宋以來摩崖碑刻幾百處,其中唐代吳道子繪觀自在(即觀音)菩薩石雕像和宋代蘇東坡書醉翁亭記碑刻,被人們視為絕世珍寶。這里自然風光秀美,人文景觀豐富,自
14、古有“皖東第一名勝”之贊譽,成為歷代達官顯貴、文人名士旅游之地,是中國二十四座文化名山之一?,樼瘥愑褒R云秀色齊云山位于黃山腳下,皖贛鐵路穿越齊云山腳。距黃山市(屯溪)西33公里,因其“一石插天,與云并齊”,故名齊云山。它是一處以道教文化和丹霞地貌為特色的山岳風景名勝區(qū),歷史上有“黃山白岳甲江南”之稱 ,1981年列為省重點保護單位,1994年國務院公布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 醉翁亭瑯琊寺安徽 域 本 省 河 湖 絕 大 部 分 屬 長 江 、 淮 河 兩 大 水 系 、 東 南 部 分 則 屬 于 新 安 江 的 錢 塘 江 流 域 。 長 江 自 西 南 貫 穿 東 北 , 支 流 主 要
15、有 青 弋 江 、 秋 浦 河 、 裕 溪 河 、 皖 河 等 , 太 湖 河 、 潛 水 河 、 淮 河 則 與 長 江 幾 乎 平 行 橫 貫 本 省 而 位 于 長 江 以 北 , 淮 河 北 側 地 勢 較 平 緩 , 支 流 均 順 地 勢 自 西 北 向 東 南 注 入 淮 河 。 本 省 淮 河 每 年 約 有 十 五 天 左 右 封 凍 期 外 , 淮 河 以 南 各 河 湖 均 不 封 凍 , 是 中 國 河 流 封 凍 的 南 界 , 淮 河 干 流 也 是 中 國 南 、 北 方 的 地 理 分 界 線 。 本 省 以 淮 河 為 界 , 淮 北 地 區(qū) 屬 暖 溫 帶
16、半 溫 潤 季 風 氣 候 , 淮 南 地 亞 熱 帶 濕 潤 季 風 氣 候 , 年 平 均 氣 溫 為 14 至 17 , 一 月 為 -1 至 -4 。 0 等 濕 線 基 本 與 淮 河 流 相 近 。 蕪湖長江大橋是國家“九五”期間重點交通項目,工程規(guī)模居中國長江大橋之首。大橋采用低塔斜拉橋橋型,主跨米,是中國迄今為止公、鐵兩用橋跨度最大的橋梁。大橋工程采用了多項新技術、新結構、新材料、新工藝,大大提高了中國公、鐵兩用橋梁設計、制造、安裝水平,有項刷新了全國建橋記錄,榮獲2001年度中國建筑工程最高榮譽魯班獎。 該橋的科技含量、工程規(guī)模和建造質量,居國際一流,國內(nèi)領先安慶長江公路大橋
17、是國家“十五”重點工程,也是我省“861”行動計劃通達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省連接大江南北的第三條通道。大橋于2001年11月18日正式動工,建設過程中實現(xiàn)安全事故零紀錄,并提前近1年建成通車。長長江江大大橋橋本 省 最 大 湖 泊 為 巢 湖 , 位 于 本 省 中 部 地 區(qū) , 面 積 800 平 方 公 里 , 湖 中 有 姥 山 小 島 , 是 本 省 旅 游 風 景 地 之 一 。 巢 湖 有 裕 溪 河 和 長 江 相 接 , 是 長 江 水 域 在 本 省 最 大 之 湖 泊 , 此 外 , 同 屬 長 江 水 域 的 湖 泊 還 有 南 漪 湖 、 白 蕩 湖 、 生 金
18、湖 、 武 昌 湖 、 泊 湖 、 黃 湖 、 大 官 湖 、 龍 威 湖 、 菜 子 湖 、 白 湖 等 。 淮 河 流 域 的 湖 泊 大 都 是 因 洼 地 積 水 而 形 成 , 主 要 有 城 東 湖 、 城 西 湖 、 瓦 埠 湖 等 。巢湖是全國五大淡水湖之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大自然的神功造化了這塊山青水秀之寶地,歷史的煙云在此留存了豐富而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自然風光鐘云毓秀,攬湖光、山色、林海、江濤為一體,集山、水、島、林、洞、祠、墓、塔于一身。人文景觀底蘊深厚,有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100多處,其中國家級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多處,特別是800多平方公里的巢湖青山環(huán)繞,島
19、屹湖中,煙波浩渺,水天一色,似一面寶境鑲嵌在江淮大地上。大詩人郭沫若曾在此揮毫留下“遙看巢湖金浪里,愛她姑姥發(fā)如油”的墨寶。巢湖作為省城合肥和周邊大中城市“后花園”的旅游格局正逐步形成。 徽湖 名名 人人 館館 老子老子 生卒年不詳。名耳,字伯陽,謚號 聃。生活于春秋后期,楚國相縣曲仁里人(今渦陽人,是中國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中國道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老子曾任周朝守藏史(為管理藏書的史官)。后辭官返里,修道德經(jīng),提出無為、公平、簡政、反戰(zhàn)的政治主張。由于他學識淵博,孔子曾向他問禮。后老子周游至函谷關,關令尹喜留其著書,遂著道德經(jīng)上下篇,其后不知所終。老子的思想對中國哲學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極其重
20、要的影響。 曹操曹操(155220),字孟德, 三國時沛國譙(今亳州市)人。古代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黃巾起義爆發(fā)后,曹操以騎都尉參與鎮(zhèn)壓,遷為濟南相。建安元年(196年),迎漢獻帝都許縣(今河南許縣東),被封為大將軍、武平侯。從此曹操大權在握,號令四方,滅呂布,破袁紹,征烏桓,統(tǒng)一了中國北方。建安十三年(208年),進位為丞相,率軍南下,被孫權和劉備的聯(lián)軍擊敗于赤壁,遂同孫、劉形成三國鼎立之勢。建安二十一年進位魏王。與其子曹丕、曹植皆為先秦文學之后又一個輝煌期建安文學時期。曹操的遺著有魏武帝集。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 老子老子朱元
21、璋朱元璋 (13281398) 濠州鐘離(今鳳陽)人。明朝開國皇帝。又名興宗,字國瑞。死后謚號高皇帝,廟號太祖。出身貧苦,少年時在皇覺寺為僧。元至正十二年(1352),參加郭子興部紅巾軍,韓林兒稱帝時任左副元帥。至正十六年攻占集慶(今南京),自稱吳國公。后接受朱升“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壯大軍力。至正二十八年建都應天(今南京),定國號為明。年號洪武。同年攻克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統(tǒng)治,以后逐步統(tǒng)一全國。他普查戶口,丈量土地,均平賦役;興修水利,推行屯田,并減輕對工匠的奴役;抑制豪強貪吏,制訂大明律,廢中書省及左右丞相,加強皇權。 名名 人人 館館包拯包拯 (9991062) 字希仁
22、,天圣進士,北宋廬州合肥人。歷任廣東端州知郡事,西北轉運使、江寧廬州知府,開封府尹,監(jiān)察御史,大理寺評事,天章閣侍制,龍圖閣學士,大學士,樞密副使等職。死后謚為孝肅,人稱包公。他任開封府尹時,以廉潔著稱,執(zhí)法嚴峻,不畏權貴,時稱“關節(jié)不到,有閻羅包老”,開一代清官之風范。遺著有包孝肅奏議10卷。事跡長期流傳民間,多作為小說、戲劇題材。元雜劇有陳州糶米等劇目。今合肥有包公祠、包公墓園。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壯心不已。- 曹操曹操陶行知陶行知 (18911946) 原名文浚,歙縣人。民國3年(1914)南京金陵大學畢業(yè)后,赴美國留學。三年后回國,積極
23、推行平民教育和鄉(xiāng)村教育,先后創(chuàng)辦南京曉莊師范、生活教育社、育才學校和社會大學等學校,積極宣傳抗日,參加民主運動,是偉大的人民教育家。著有中國教育改造、行知書信集、行知詩歌集、古廟敲鐘錄等。 名名 人人 館館鄧稼先鄧稼先 (19241986)懷寧人。民國37年(1948)留美,獲物理學博士,曾任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員會副主任、核工業(yè)部科技委員會副主任、第九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學院物理學、數(shù)學學部委員,是中國核武器理論研究工作的奠基者和開拓者,研制和發(fā)射核武器的主要技術領導人之一,被譽為中國“兩彈元勛”。 陳獨秀陳獨秀(18791942),安慶人。早年留學日本,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在安慶組織愛國會
24、,次年在蕪湖創(chuàng)辦安徽俗話報。民國4年(1915)主編新青年雜志,次年任北大教授。民國7年與李大釗創(chuàng)辦每周評論,倡導新文化,是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民國9年在上海組織第一個共產(chǎn)主義小組,并發(fā)起成立中國共產(chǎn)黨。民國10年7月在中共一大會上,被選為中央局書記,并連任兩任。 名名 人人 館館胡適胡適 (18911962)績溪人。早在民國6年(1917)就積極提倡白話文,主張文學改革,參與編輯新青年,是新文化運動的主要代表人物。后提倡“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主張改良主義,反對馬列主義。民國27年出任駐美國大使。民國31年任行政院最高顧問。民國35年任北京大學校長。1949年后僑居美國。一生曾
25、獲得35個榮譽博士學位,著作等身。 楊振寧楊振寧 (1922)合肥人。民國33年(1944)獲西南聯(lián)大碩士,次年留美。民國37年獲美國芝加哥大學物理學博士,后歷任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教授、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教授、理論物理研究所所長、“愛因斯坦”物理講座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兼任多所國際著名大學教授,長期從事理論物理的粒子理論、統(tǒng)計力學及場論等方面的教學和研究。1956年與李政道合作提出弱作用宇稱不守恒理論,獲得1957年諾貝爾物理獎。后又開創(chuàng)規(guī)范場理論的研究。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人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陳獨秀陳獨秀 名名 人人 館館黃黃梅梅戲戲 原名黃梅調(diào)、采茶戲,是在皖、鄂、
26、贛三省毗鄰地區(qū)以黃梅采茶調(diào)為主的民間歌舞基礎上發(fā)展而成。其中一支東移到以安徽懷寧為中心的安慶地區(qū),用當?shù)卣Z音歌唱,被稱為懷腔或懷調(diào),這就是今日黃梅戲的前身。 黃梅戲唱腔委婉清新,表演細膩動人,現(xiàn)已成為頗受全國廣大觀眾歡迎的劇種之一。早期的黃梅戲多是把當?shù)氐拿窀栊≌{(diào)直接搬上舞臺,表現(xiàn)當?shù)厣钣绕涫寝r(nóng)村生活的故事。 從20世紀20年代起,黃梅戲日趨成型,也逐漸走上了職業(yè)演出的道路,其重要標志之一即是演出地點從農(nóng)村走上了城市舞臺。先是在安徽懷寧一帶出現(xiàn)了專業(yè)班社。懷寧素有戲鄉(xiāng)的稱號。黃梅戲的更大發(fā)展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后。由于國家對地方戲曲給予足夠的重視,為加強藝術力量,安徽省陸續(xù)選派一些文學、
27、戲劇、音樂、美術方面的專門人才參加了黃梅戲的改革工作。新老文藝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使黃梅戲的整體面貌煥然一新。黃梅戲從安慶小戲一躍而成為安徽省最大的劇種。至今,黃梅戲與黃山一起,并稱安徽二黃,成為安徽省的驕傲。 主要曲目有:打豬草、夫妻觀燈、推車趕會、天仙配、女駙馬、羅帕記、趙桂英、三搜國舅府等傳統(tǒng)劇目。編演了神話劇牛郎織女和現(xiàn)代戲春暖花開、小店春早等。其中天仙配、女駙馬、牛郎織女、小店春早已攝制成影片 劇目精粹徽徽 州州 文文 化化徽州文化徽州文化內(nèi)涵豐富,特色鮮明,在各個層面,各個領域都形成了獨特的流派和風格。它涵蓋了哲、經(jīng)、史、醫(yī)、科、藝諸領域。如新安理學、徽派樸學、徽商、新安醫(yī)學、新安畫
28、派、徽派版畫、徽派盆景、徽派篆刻、微雕、徽墨歙硯、徽派教育、徽劇、徽菜、徽派建筑等等。正是在這種文化背景下,徽州涌現(xiàn)出了中華民族歷史上燦若繁星的杰出人物和著名學者,如宋代理學家朱熹、史志學家羅愿;明代著名學者朱升、潘之恒,醫(yī)學家汪機,戲劇家王道昆,新安畫派創(chuàng)始人漸江,數(shù)學家程大位;清代理財家江茂蔭(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唯一提到的中國人),哲學家戴震,物理學家鄭光復,著名徽商鮑漱芳、胡雪巖,“揚州八怪”中的羅聘和汪士慎;近代鐵路專家詹天佑,畫家黃賓虹,經(jīng)學大師吳承仕,人民教育家陶行知,革命音樂家張曙,著名學者胡適,著名作家蘇雪林,戲劇表演藝術家舒繡文等。 徽商徽商 即徽州商人,通常指明清時期徽州府(轄歙、休寧、祁門、黟、績溪和婺源六縣)商人集團。明代中葉至清乾隆末年的300余年,是徽商發(fā)展的黃金時期,無論營業(yè)人數(shù)、活動范圍、經(jīng)營行業(yè)、商業(yè)資本,均居全國各商人集團之首。徽商以經(jīng)營鹽、典、茶、木為主,活動范圍十分廣闊,足跡遍及天涯海角,尤其在長江流域有“無徽不成鎮(zhèn)”之說。同時,徽商又是徽州文化的“酵母”,在徽商資金的扶持下,徽州文風興盛,形成了新安理學、新安醫(y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3八年級歷史上冊 第五單元 從國共合作到國共對立第17課 中國工農(nóng)紅軍長征說課稿 新人教版
- 3 歡歡喜喜慶國慶(說課稿)-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上冊
- Module 3 Unit 1 What are you doing?(說課稿)-2024-2025學年外研版(三起)英語四年級上冊
- 11《趙州橋》說課稿-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
- 1學會尊重(說課稿)-2023-2024學年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下冊統(tǒng)編版001
- Unit 3 Festivals and Customs Extended reading 說課稿-2024-2025學年高中英語譯林版(2020)必修第二冊
- 2023九年級物理下冊 專題六 材料、信息和能源B 能源學說課稿 (新版)新人教版
- 2023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 六 田園小衛(wèi)士-萬以內(nèi)的加減法(二)我學會了嗎說課稿 青島版六三制
- 2024-2025學年高中化學 專題五 電化學問題研究 5.1 原電池說課稿 蘇教版選修6
- 《10 身邊的新聞調(diào)查》(說課稿)-2023-2024學年三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活動吉美版
- 父母贈與協(xié)議書
- 員工之愛崗敬業(yè)培訓課件1
- 高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路徑研究
- 醫(yī)療機構依法執(zhí)業(yè)自查管理辦法
- 《個人所得稅征管問題及對策研究》
- JGJT46-2024《施工現(xiàn)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標準》條文解讀
- 2022年云南省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真題(縣鄉(xiāng)卷)及答案解析
- 大學輔導員崗位考核參考指標
- 隱名股東協(xié)議股權代持的協(xié)議書(范本)
- 駕照體檢表完整版本
- 效率提升和品質改善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