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安全專項風險評估報告_第1頁
施工安全專項風險評估報告_第2頁
施工安全專項風險評估報告_第3頁
施工安全專項風險評估報告_第4頁
施工安全專項風險評估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G25 長深(杭新景)高速公路靈橋互通改建工程施工安全專項風險評估報告 委托單位:G25 長深(杭新景)高速公路靈橋互通改建工程 TJ01 項目經理部編制單位:xxx建設管理有限公司二 O 二一 年 一 月G25 長深(杭新景)高速公路靈橋互通改建工程施工安全專項風險評估報告編 制 單 位:xxx建設管理有限公司評估小組負責人:日期:2021 年 1 月施工安全專項風險評估小組名單人員類別姓名職稱簽字項目負責人葉海航高工編制小組成員黃國樟高工劉艷高工董盈高工邱偉工程師趙翀工程師董徐龍助理工程師報告審核人祁志剛高工目錄第一章 概述11.1 評估目的.21.2 評估過程.21.3 評估依據.31.

2、4 評估范圍.51.5 評估方法.61.6 評估原則.6第二章 工程概況.72.1 工程項目簡介7 22.2 設計情況及主要工程數量102.3 建設條件182.4 主要施工方案和工藝簡介222.5 工程特點與重點、難點902.6 工程施工關鍵節(jié)點安排93第三章 施工安全總體風險評估結論94第四章 專項風險評估964.1 專項風險評估思路964.2 施工作業(yè)程序分解984.3 風險辨識1024.4 風險分析1034.5 風險估測1514.6 估測結論157第五章 重大風險源估測1605.1 橋梁工程重大風險源估測1605.2 其他高風險關鍵作業(yè)施工風險估測188第六章 風險控制措施2006.1

3、風險接受準則2006.2 一般風險源控制措施2006.3 重大風險源控制措施207第七章評估結論及建議2177.1 專項風險評估結論2177.2 安全管理工作建議2227.3 評估說明227附件 1:項目部施工信息調查表229附件 2:評估小組主要成員履歷表231附件 3:主要橋型布置圖238附件 4:總體施工計劃表252附件 5:風險分布示意圖254附件 6:相關批復文件255附件 7:專家意見及回復257G25 長深(杭新景)高速公路靈橋互通改建工程施工安全專項風險評估第一章 概述G25 長深(杭新景)高速公路靈橋互通改建工程施工環(huán)境條件復雜,施工組織困難,作業(yè)安全風險較高,其施工安全一直

4、是交通行業(yè)監(jiān)管部門的管理工作重點。在工程實施前,開展定性或定量的施工安全風險評估,能夠增強安全風險意識,改進施工措施,規(guī)范預案預警預控管理,有效降低施工風險,嚴防施工較大事故發(fā)生。根據交通運輸部關于開展公路橋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風險評估試行工作的通知(交質監(jiān)發(fā)2011217 號)、公路水運工程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辦法(交通部令2017第 25 號)、浙江省交通建設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管理條例(浙人大公告20184 號)、關于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加強安全生產促進安全發(fā)展意見的通知(浙交安20141 號)、關于印發(fā)<浙江省公路工程施工安全風險評估管理辦法>的通知(浙交201558 號)、關于進

5、一步加強浙江省交通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浙交201559 號)和省交通運輸廳關于印發(fā)浙江省交通建設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監(jiān)督工作實施辦法浙江省交通建設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專項施工方案管理辦法和浙江省交通建設工程平安工地建設管理實施辦法的通知(浙交2019197 號)等有關規(guī)定,受 G25 長深(杭新景)高速公路靈橋互通改建工程 TJ01 項目經理部委托,xxx建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對 TJ01 標段進行開工前的施工安全專項風險評估工作。根據浙江省公路工程施工安全風險評估管理辦法(浙交201558 號) 要求,本評估報告主要分以下八部分內容。一、概 述;五、重大風險源估測;二、工程概

6、況;六、風險防控措施; 三、總體風險評估結論;七、評估結論與建議; 四、專項風險分析;八、附 件。71.1 評估目的為了加 G25 長深(杭新景)高速公路靈橋互通改建工程的安全管理,盡早辨識潛在風險,優(yōu)化工程建設方案,完善風險控制措施,提高工程建設和運行的安全性,根據項目施工安全總體風險評估中風險評估等級為級(高度風險) 及以上的工程,進行安全專項風險評估,查找、分析和預測工程中各項作業(yè)活動、作業(yè)環(huán)境、施工設備、危險物品等存在的危險因素及可能導致的事故嚴重程度,確定風險等級,針對其中的重大風險源進行量化估測,提出相應的、合理的風險控制措施。指導危險源監(jiān)控和事故預防,合理使用多種管理方法和技術手

7、段對項目風險實行有效控制,將各類風險降到可接受水平達到最低事故 率、最小損失和最優(yōu)的安全投資效益。評估的主要目的為:(1) 對 G25 長深(杭新景)高速公路靈橋互通改建工程實施風險進行評估, 實現(xiàn)項目安全生產。(2) 通過對工程施工風險進行評估,為工程下一步施工管理提供重要的技術參考,實現(xiàn)全過程安全控制。(3) 對項目安全風險管理提出建議,建立系統(tǒng)安全的最優(yōu)方案,為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參考。(4) 為實現(xiàn)安全技術、安全管理的標準化和科學化創(chuàng)造條件,有效的防范、遏制重特大施工安全事故。1.2 評估過程本次施工安全風險評估按照“成立評估小組制定評估計劃選擇評估方法開展風險分析確定風險等級編制評估報告

8、”的程序進行。業(yè)主已于 2020 年 11 月委托第三方對整個項目進行了施工安全總體風險評估,確定了 G25 長深(杭新景)高速公路靈橋互通改建工程風險等級為級(高度風險)及以上的重大風險源工程,根據關于印發(fā)<浙江省公路工程施工安全風險評估管理辦法>的通知(浙交 201558 號)、公路橋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風險評估指南(試行)的要求,風險等級在級(高度風險)及以上的公路工程應納入專項風險評估范圍。鑒于此,xxx建設管理有限公司受 G25 長深(杭新景)高速公路靈橋互通改建工程 TJ01 項目經理部委托,成立了 G25 長深(杭新景)高速公路靈橋互通改建工程安全風險評估小組,對 G

9、25 長深(杭新景)高速公路靈橋互通改建工程進行施工安全專項風險評估,對本項目進行了仔細研究討論并多次對現(xiàn)場實地踏勘,期間和業(yè)主、設計、施工就施工安全方面內容多次溝通協(xié)商,于 2020 年12 月初完成了本項目的施工安全專項風險評估報告(初稿)。圖 1.4-1 現(xiàn)場調查照片主線橋現(xiàn)狀通航孔圖 1.4-2 主線橋現(xiàn)狀圖 1.4-3 主線橋航拍圖圖 1.4-1 南岸現(xiàn)狀航拍圖1.3 評估依據1.3.1 有關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章(1)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2014 年 8 月 31 日修正)(2)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2008 年 10 月 28 日修訂)(3)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主

10、席令【2011】第 8 號)(4)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2017 年 11 月 4 日第五次修正)(5)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huán)境保護法(主席令2014第 9 號)(6) 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國務院令【2003】第 393 號)(7) 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國務院令2019第 714 號)(8)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國務院令2019第 708 號)(9) 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2007】第 493 號)(10) 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察條例(2009 年 1 月 24 日修訂)(11) 建設起重機械安全監(jiān)督管理規(guī)定(建設部令【2008】第 166 號)(12) 公路水運工程安全

11、生產監(jiān)督管理辦法(交通部令2017第 25 號)(13) 浙江省安全生產條例(浙人大公告2016第 45 號)(14) 浙江省交通建設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管理條例(浙人大公告20184號)等。1.3.2 評估采用的主要規(guī)范和標準(1)企業(yè)職工傷亡事故分類(GB 6441) (2)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 B01-2014)(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guī)范(JTG F90-2015) (4)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 F10-2006)(5) 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T 3650-2020)(6) 建筑施工承插型盤扣式鋼管支架安全技術規(guī)程(JGJ231-2010) (7)建筑施工高處作業(yè)安全

12、技術規(guī)程(JGJ 80-2016)(8)施工現(xiàn)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 46-2005) (9)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guī)程(JGJ 33-2012) (10)起重機械安全規(guī)程(GB/T 6067-2010)(11) 用人單位勞動防護用品管理規(guī)范(國家安監(jiān)總局令2018第 3 號)(12)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演練指南(AQ/T9007-2011)(13) 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GB/T 29639-2013)及其他有關規(guī)范、規(guī)程、標準和技術規(guī)定。1.3.3 評估采用的相關文件及技術資料(1) 交通運輸部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風險管理工作的意見(交安監(jiān)發(fā)2014第120 號);(2

13、) 關于開展公路橋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風險評估試行工作的通知(交質監(jiān)發(fā)2011第 217 號);(3) 公路橋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風險評估指南(試行)交通運輸部; (4)浙江省公路工程施工安全風險評估管理辦法(浙交201558 號); (5)關于進一步加強浙江省交通建設工程施工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浙交201559 號);(6) 浙江省交通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實施細則(浙交20135 號);(7) 關于印發(fā)浙江省突發(fā)事件應急演練組織與實施指南的通知(浙應急辦函201025 號);(8) 浙江省交通建設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專項施工方案管理辦法(浙交2019197 號);(9) 浙江省交通建

14、設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監(jiān)督工作實施辦法(浙交2019197 號);(10) 浙江省交通建設工程平安工地建設管理實施辦法(浙交2019197號);(11) 關于發(fā)布浙江省公路水運工程落后施工工藝、設備和材料的淘汰目錄(第一批)的通知(浙交201935 號);(12) 浙江省公路水運工程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實施辦法(浙交監(jiān)201884 號);(13) 省交通運輸廳關于印發(fā)關于進一步加強全省交通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若干規(guī)定的通知(浙交2020104 號);(14) G25 長深(杭新景)高速公路靈橋互通改建工程施工圖設計(變更設計)(蘇交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20 年 11 月);(15) G

15、25 長深(杭新景)高速公路靈橋互通改建工程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16) G25 長深(杭新景)高速公路靈橋互通改建工程施工安全總體風險評估報告;(17) 工程地質勘察報告、交通組織設計方案、杭州富春江大橋拼寬工程施工通航保障方案等。1.4 評估范圍根據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guī)范(JTG F90-2015)、公路橋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風險評估指南和浙江省公路工程施工安全風險評估管理辦法(浙交201558 號)等規(guī)定,結合G25 長深(杭新景)高速公路靈橋互通改建工程施工安全總體風險評估報告的結論,確定 G25 長深(杭新景)高速公路靈橋互通改建工程,具體施工安全專項風險評估對象為級以上(包括級)

16、或風險較高的單位工程。1.5 評估方法參照公路橋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風險評估指南、高速公路路塹高邊坡工程施工安全風險評估指南中的方法,結合設計文件、施工組織等,綜合運用定性與定量結合的方法進行評估。具體采用作業(yè)條件危險性評價法(LEC 法)、矩陣法(ESC 法)、事故案例類比法、預先危險性分析法、指標體系法及專家調查法等對本項目工程進行施工安全專項風險評估。1.6 評估原則本次評估以按國家現(xiàn)行的有關勞動安全衛(wèi)生的法律、法規(guī)和標準的要求,對本項目進行評價,同時遵循下列原則:(1) 嚴格執(zhí)行國家、地方與行業(yè)現(xiàn)行有關勞動安全衛(wèi)生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和標準,保證評價的科學性與公正性。(2) 采用可靠、先進

17、適用的評價技術,確保評價質量,突出重點。(3) 以認真、嚴肅、實事求是的工作態(tài)度,做到客觀公正。第二章 工程概況2.1 工程項目簡介G25 長深(杭新景)高速公路靈橋互通改建工程,有利于推動杭州富春灣新城及杭州高新區(qū)(濱江)富陽特別合作區(qū)建設發(fā)展,有利于構筑內暢外聯(lián)的交通路網體系,提升富陽高速入城口形象,提高富陽區(qū)都市交通一體化水平。本項目將現(xiàn)狀靈橋互通遷建至杭新景高速與富春灣大道(春永線)交叉處,主體設置于G25 長深(杭新景)高速公路 MK13+625.595 處,互通位于富春江南側,互通采用三岔 T 形互通式立體交叉(梨形),匝道上跨擬建富春灣大道并下穿現(xiàn)狀 G25 長深(杭新景)高速公

18、路下穿主線,在富春灣大道兩側布置收費站與地面路銜接。主線起終點樁號為 MK12+392MK14+260,主線全長 1.868km,互通匝道全長4.346 公里。新建橋梁 2827.55/5 座,其中主線拼寬橋 625m/2 座、匝道橋2202.55m/3 座;設收費站一處。G25 長深(杭新景)高速公路靈橋互通改建工程施工安全專項風險評估圖2.1-1 地理位置示意圖9圖2.1-2工程平面示意圖G25 長深(杭新景)高速公路靈橋互通改建工程施工安全專項風險評估2.2 設計情況及主要工程數量主要結構物包括主線拼寬橋 625.0m/2 座(左幅 350m/右幅 275m);匝道橋 3 2202.55

19、m/座,其中左幅跨富春江 A 匝道橋全長 902.46m,右幅跨富春江 B 匝道橋全長 994.53m,C 匝道橋全長 305.56m;設置涵洞 82.64m/6 道。其中圓管涵 37.74m/4 道,蓋板涵 26.7m/1 道,箱涵 18.2m/道。表2.2-1橋梁工程設置一覽表2.2.1 主要技術標準本項目互通主線按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 B01-2014) 中的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速度 120 公里/小時,整體式路基寬 33.5m;A、B 匝道設計速度 60 公里/小時, C、D 匝道設計速度 50 公里/小時,單向單車道匝道路基寬度 9.0m,單向雙車道匝道路基寬度10.

20、5m。橋梁設計汽車荷載等級為公路-I 級,路面標準軸載采用 BZZ-100,其它技術指標按有關現(xiàn)行標準、規(guī)范執(zhí)行。其主要標準確定如下:1) 、主線技術指標主要技術標準指標表(現(xiàn)狀 G25 長深(杭新景)高速公路) 表 5-1設計指標規(guī)范值釆用值1設計速度(Km/h)1201202橫斷面組成路基寬度33.533.5行車道寬度(m)2X3X3.752X3X3.75中央分隔帶(m)2.02.026左側路緣帶(m)2X0.752X0.75硬路肩(m)2X3. 0(包括右側路緣帶 2X0. 5)2X3.0土路肩(m)2X0.752X0.753路面寬度30.030.04橋梁、涵洞寬度(m)橋梁寬 33.5

21、、涵洞與路基同寬橋梁寬 33.5、 涵洞與路基同寬5線形要素停車視距(m)>210>210平 曲線 半徑一般最小半徑(m)20002000極限最小半徑(m)1500不設緩和曲線和超高最小半徑(m)5500/最大超高(%)84.5縱 坡最大縱坡()2最大瞬時縱坡1. 71最小坡長(m)300693. 513豎 曲線 要素凸 型一般最小值(m)4500029583. 980極限最小值(m)23000 (29000)凹 型般最小值(m)1600012908. 752極限最小值(m)12000圣曲線最小長度(m)100475. 176路面設計標準軸載BZZ-100BZZ-1007汽車荷載等

22、級公路一 I 級公路一 I 級現(xiàn)狀 G25 長深(杭新景)高速路段雙向六車道,路基寬度為 33.5m,橫斷面布置為: 0.75m( 土路肩)+3.0m( 硬路肩)+3x3.75m( 行車道)+0.75m( 路緣帶)+1.0m( 中央分隔帶)x2=33.5m。互通區(qū)主線平曲線最小半徑 2000m,最大瞬時縱坡 1.71%,凸形豎曲線最小半徑29583.980m,凹形豎曲線最小半徑 12908.752m。2) 、匝道技術指標主要技術標準指標表(互通匝道)表 5-2項目單位指標采用值指標采用值設計速度km/h50506060匝道路基寬度m9. 0/10. 59.0/10.59. 0/10. 59.

23、0/10. 5中央分隔帶寬度m/行車道寬度m3.53. 53.53.5路緣帶或左側硬路肩寬度m2X0. 5/1. 02X0. 5/1. 02X0.5/1.02X0.5/1.0右側硬路肩寬度m1.0/3.01.0/3.01.0/3.01.0/3.0土路肩寬度m0.750.750.750.75停車視距m>57.5>57.5>75>75平面線形極限最小半徑m8090120120一般最小半徑m100150不設超高最小半徑m10002798.2515002800回旋線最小長度m4054.4445050.42縱斷面線形最大縱坡%3(4)3.43(4)3.2最小坡長m135135.5

24、98150168.963最小縱坡%不宜小于0.30.9不宜小于0.31凸型最小半徑一般值m1600200020003500最小半徑極限值m8001400凹型最小半徑一般值m1400200015001500最小半徑極限值m7001000豎曲線最小長度一般值m6063.67078豎曲線最小長度極限值m4050減速車道長m145153.412145147.742加速車道長m230230230241.516出口角度1/251/251/251/25入口角度1/45/1/45/變速車道單向單車道變速車道的減速車道采用直接式:減速車道+漸變段長度;加速車道釆用平行式:加速車道+漸變段長度。收費站和收費車道數

25、收費站原則上設置在直線段,如不得已設置在曲線上時,平曲線半徑不小于 200m;收費站廣場的縱坡控制在 2%以內;收費站在收費廣場范圍內采用水泥後路面,收費廣場范圍為收費站中心線兩側各 50m(岀口側)和 50m(進口側),路面變寬過渡段漸變率不應大于 1/3; 收費站中心線至匝道分岔最小距離不宜小于 100m,至外側平面交叉口道路中心距離不宜小于150m。收費站的收費車道數根據工可報告預測交通量、服務時間和服務水平等因素綜合確定。本項目匝道收費站釆用“4 入 6 出”。收費站范圍內除最外側加寬車道寬度為 4.5m 外,其余車道寬度均為 3.5m 的 ETC 車道;收費島寬 2.2m,單向收費入

26、口島長度統(tǒng)一為 28m,單向收費岀口島長度統(tǒng)一為 40m,收費島布設以島頭齊平為原則。3) 、橋涵技術指標設計荷載:公路-I 級汽車荷載;設計洪水頻率:特大橋 1/300,大、中、小橋 1/100;橋梁寬度:橋面凈寬與路面寬度相同;橋面橫坡:2.0%;環(huán)境類別:環(huán)境類別為 I 類;地震作用:基本烈度 6 度,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系數 0.05。2.2.2 主要斷面設計互通匝道路基分單向單車道、單向雙車道兩種類型,路基標準橫斷面布置為: 單向單車道匝道:9m=0.75m(土路肩)+1.0m(左側硬路肩)+ 3.5m(行車道)+3.0m(右側硬路肩)+0.75m(土路肩)。單向雙車道匝道:10.5m=

27、0.75m(土路肩)+1.0m(左側硬路肩)+23.5m(行車道)1、現(xiàn)有高速公路道路圖 2.2.2-1現(xiàn)有高速公路橫斷面圖2、高速公路拼寬道路圖 2.2.2-2 主線拼寬道路斷面圖3、橋梁拼寬道路圖 2.2.2-3 主線橋梁加寬斷面圖4、匝道路基2.2.3 主要結構型式圖 2.2.2-4 單、雙向匝道路基斷面圖2.2.3.1 主線拼寬橋左幅拼寬橋梁中心樁號 K12+567.00,橋梁跨徑配置為(2×25+5×25)+(3×25+2×25+2×25)m;右幅拼寬橋梁中心樁號 K12+604.50,橋梁跨徑配置為(2×25+2×

28、; 25)+(3×25+2×25+2×25)m。上部結構采用裝配式預應力砼(后張)T 梁,先結構連續(xù)再橋面連續(xù);下部結構采用柱式墩,橋墩基礎均采用鉆孔灌注樁。圖 2.2.3-1 主線拼寬橋橋型布置圖2.2.3.2 A 匝道橋橋梁中心樁號 AK1+340.231,橋跨布置為:(17+25+17)+3×25 + 2×25 +3×30(68+120+120+68)+ 3×50+ 2×50m??绺淮航降捞幹鳂蛏喜拷Y構采用變截面預應力混凝土現(xiàn)澆箱梁,為單箱室變梁高預應力砼箱梁,采用懸臂澆筑,共 3 個懸澆 T 構,每個 1

29、5 個梁段;其余上部結構采用等截面預應力混凝土現(xiàn)澆箱梁。主橋下部結構固結墩采用雙肢薄壁墩、連續(xù)墩和過渡墩采用薄壁空心墩,其余橋墩均采用花瓶墩, 橋臺采用柱式臺,墩、臺基礎均采用鉆孔灌注樁。 圖 2.2.3-2A 匝道橋型布置圖2.2.3.3 B 匝道橋橋梁中心樁號 BK0+658.555,橋跨布置為:2×50+ 3×50+(68+120+120+68)+4×30+(2×23+2×25)+3×25+3×25 m。主橋上部結構采用變截面預應力混凝土現(xiàn)澆箱梁,箱梁構造與 A 匝道橋主橋相同,其余上部結構采用等截面預應力混凝土現(xiàn)澆箱

30、梁。主橋下部結構固結墩采用雙肢薄壁墩、連續(xù)墩和過渡墩采用薄壁空心墩,其余橋墩均采用花瓶墩,橋臺采用座板臺,墩、臺基礎均采用鉆孔灌注樁。圖 2.2.3-3 B 匝道橋型布置圖2.2.3.4 C 匝道橋橋梁中心樁號 CK0+395.00,橋梁跨徑配置為 3×30+3×25+3×25+3×20m。上部結構除第四聯(lián) 3×20m 采用等截面普通鋼筋砼現(xiàn)澆箱梁外,其余均采用等截面預應力砼現(xiàn)澆箱梁;下部結構橋墩采用花瓶墩,橋臺采用柱式臺,墩、臺基礎均采用鉆孔灌注樁圖 2.2.3-4C 匝道橋型布置圖2.2.4 主要施工內容及工程量本標段范圍內的路基、路面、橋

31、涵、交叉等的施工完成、缺陷責任期缺陷修復及保修期保修責任。主要工程內容如下:表 2.2.4-1 主要施工內容工程名稱主要施工內容1路基路基挖方、填方、涵洞、防護、排水等工。2橋梁主線拼寬橋左幅全長 350m,中心樁號 K12+567.00,配跨為:(2×25+5×25)+(3×25+2×25+2×25)m右幅全長 300m,中心樁號 K12+604.50,配跨為:(2×25+2×25)+(3×25+2×25+2×25)m匝道橋A 匝道全長 902.46m,中心樁號 AK1+340.231,配跨為

32、:(17+25+17+3×25 + 2×25 +3×30+(68+120+120+68)+ 3×50+ 2×50mB 匝道全長 994.53m,中心樁號 BK0+658.555,配跨為:2×50+ 3×50+(68+120+120+68)+(2×23+2×25)+3×25+3×25 mC 匝道全 長305.56m , 中 心 樁 號CK0+395.00 , 配 跨 為 :3×30+3×25+3×25+3×20 m3路面底基層、基層、瀝青砼面層、水

33、泥路面。2.3 建設條件2.3.1 地形地貌富春江特大橋左右幅位于沖海積、海積平原區(qū)。橋址地基土淺部為沖海積粉質黏土、淤泥質粉質黏土夾粉土等軟土層,厚度 2.124.0m,工程力學性質差;灰色軟塑-可塑狀粉質黏土,厚度 0.95.4m,工程力學性質差;沖海積粉質黏土夾粉砂,軟塑-稍密,厚度 0.56.0m, 工程力學性質一般;中部主要為沖海積成因的卵石、圓礫、粉質黏土,厚度 1320m,工程力學性質一般-較好;下部分部殘坡積成因的含碎石粉質黏土和含黏性土碎(塊)石,稍密- 中密,厚度一般 0.55.3m,工程力學性質一般-較好;下伏全-中風化泥質粉砂巖、砂礫巖、凝灰?guī)r、花崗巖,中風化層工程力學

34、性質好。根據地質調繪成果,橋址區(qū)不良地質不發(fā)育, 構造不發(fā)育。項目區(qū)填方路基主要工程地質區(qū)主要為沖海積平原、坡洪積傾斜平原。坡洪積平原區(qū), 地形較平坦,局部地段稍有起伏,自然坡度一般為 0-5°,地表主要為耕 地、旱地等。表層粉質黏土呈灰黃,黃褐色,可塑,工程力學性質一般,其容許承載力約在 100kPa 左右,其下為沖積的卵石、坡洪積的含碎石粉質黏土,工程力學性質一般較好,屬 于正常路段,一般可清除表層浮土碾壓密實后直接回填至設計標高。 沖海積平原區(qū)屬軟土路基,地勢平坦開闊。地層表部為粉質黏土(俗稱硬殼層),厚 0.5-4.0m,局部由于河流、河溝分布硬殼層缺失,可塑狀,具中壓縮性,

35、物理力學性質一般; 下部為厚 2.1-24.1m 的淤泥質粉質黏土夾粉土,飽和,流塑狀,具高壓縮性和高靈敏度,固 結時間長,穩(wěn)定性差,力學強度和承載力低。軟土路基穩(wěn)定性主要取決于路基填土高度,超過此高度路基不穩(wěn)定,需對地基土進行處理。本工程線路路塹邊坡主要分布在 AK0+665 AK0+833.5 、CK0+167.2 CK0+440 、DK0+374DK0+431.4 段,總長約 498.7m,線路中心開挖最大高度 10.5m。組成邊坡的巖土體為第四系殘坡積松散土層和風化基巖。其中含碎石粉質黏土,厚 0.5-7.5m 不等,可塑狀; 全風化巖呈砂土狀,可塑或中密,厚 0.5-5.0m;強風化

36、巖厚 0.8-5.4m,巖體破碎,完整性差; 中等風化巖較破碎-較完整。本工程路塹邊坡均以土巖混合邊坡為主。土巖混合邊坡現(xiàn)狀天然邊坡坡面較緩,現(xiàn)狀穩(wěn) 定性較好。路塹開挖須分級開挖,中風化巖取 1:0.51: 0.75,強風化巖取 1:0.751:1.0, 全風化巖及殘坡積土取 1:1.01:1.25。級間設置碎落臺。塹頂外 5m 設截水溝,坡腳設排水溝。項目區(qū)位于地震動峰值加速度 0.05g 范圍, 無影響穩(wěn)定性的斷裂破碎帶通過,區(qū)域穩(wěn)定 性較好;線路區(qū)未發(fā)現(xiàn)不良地質,對項目影響較小,特殊性巖土為軟土層及填土,無其他特 殊性巖土分布及不良地質作用存在。綜上所述, 本場地在采取適當措施的情況下基

37、本適宜工程建設。2.3.2 氣象、水文特征富春江特大橋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四季交替顯著:春季陰雨連綿,冷暖反復無常;夏季前期雨量多、濕度大、氣溫低,后期為盛夏季節(jié),氣溫高,多雷陣雨;秋季較涼爽,雨量偏少; 冬季氣溫較低、干燥,有時會出現(xiàn)霜凍,雨量最少。年平均氣溫 16,極端最高氣溫為 39.7,極端最低氣溫為-9.6,年均降水量 13001400mm,年平均蒸發(fā)量 1250mm, 其中 8 月份蒸發(fā)量大于降水量。雷雨為本區(qū)降雨主要類型,約占全年降水量的 1/3。在 78 月間易受臺風影響,臺風過境中心風力達 10 級,基本風壓 0.35KN/m²,并夾帶大量降水。冬季為寒冷季節(jié), 土

38、層凍結深度約 2030cm,基本雪壓 0.42KN/m²。富春江大橋處于海積平原區(qū),地形平坦,岸坡穩(wěn)定。據富春江水文站資料,富春江最大流量 6850m³/s,最小流量 141m³/s,平均流量 1020m³/s,年流量 320 億m³,水質渾濁。漲大潮時,水下流速較急,具較強的沖刷作用。據富陽水文站潮汐特征值資料統(tǒng)計,多年平均高潮位為 4.52m,多年平均低潮位 4.14m,平均潮差為 0.41m。河水對混凝土結構具有微蝕性,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具微腐蝕性、干濕交替具微腐蝕性。2.3.3 周邊環(huán)境本項目靈橋互通位于富春江南岸,匝道上跨擬建富春

39、灣大道并下穿現(xiàn)狀 G25 長深(杭新景)高速公路,在富春灣大道兩側布置收費站與地面路銜接。靈橋互通主體設置于G25 長深(杭新景)高速公路MK13+625.595 處,互通位于富春江南側,屬于洪積平原,線路前半段原始微地貌以農田、道路、民房為主,地形較為平坦。后半段原始微地貌以農田、道路、民房、山地為主,地形略有起伏?;ネㄖ饕刂泣c為:現(xiàn)狀 G25 長深(杭新景)高速公路、現(xiàn)狀富春江特大橋、擬建富春灣大道、片區(qū)規(guī)劃用地及永久農田。沿線主要城鎮(zhèn):靈橋鎮(zhèn);主要河流水系:富春江、觀塢溪;主要交叉公路:G25 長深(杭新景)高速公路、春永線、規(guī)劃富春灣大道等;主要交叉鐵路:無。水運:富春灣航道作為整個

40、錢塘江航道的一部分, 現(xiàn)狀為四級航道,現(xiàn)狀在江南新城靈橋有 部分散貨碼頭,隨著新城產業(yè)轉型,貨運碼頭將搬遷。2.3.4 管線調查根據現(xiàn)場調查及施工圖設計文件,本項目周邊管線情況較為簡單,不存在高壓鐵塔,主要涉及到遷改電力根線116 根,變壓器2 座。其中,10KV 電桿23 根,低壓線桿25 根,電訊桿68 根,均位于主線上。根據已有資料(施工圖設計文件),結合評估小組現(xiàn)場調查情況對沿線主要管線進行了梳理并分析如下:表 2.3.4-1涉及管線統(tǒng)計表圖 2.3.4-1MK14+260 處 10KV 電纜及通信電纜2.3.5 參建單位1) G25 長深(杭新景)高速公路靈橋互通改建工程第 TJ01

41、 標段的相關參建單位詳見下表:表 2.3-1 相關參建單位一覽表參建單位單位名稱建設單位杭州富春灣新城基礎設施建設有限公司設計單位蘇交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監(jiān)理單位寧波交通工程咨詢監(jiān)理有限公司施工單位杭州市交通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浙江華新交通工程有限公司聯(lián)合體2) 聯(lián)合體單位基本情況(1) 杭州市交通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杭州市交通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是經杭州市人民政府批準成立,浙江省首批獲得公路工程壹級總承包資質的骨干施工企業(yè)。公司創(chuàng)建于 1960 年,1973 年 10 月更名為杭州市公路工程處。根據浙江省交通體制改革和工程建設市場的要求與企業(yè)發(fā)展的需要,1990 年 5 月、1996 年 3 月,杭州市

42、交通局將隸屬的杭州地區(qū)公路總段工程隊、浙江省航道工程處,先后成建制地并入xxx工程集團公司。2002 年整體改制后更名為“杭州市交通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公司現(xiàn)有資質情況:公路工程施工總承包壹級;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壹級;橋梁、隧道、路面、路基工程專業(yè)承包壹級;港口和航道工程施工總承包貳級;公路交通工程(公路安全設施)專業(yè)承包貳級;公路養(yǎng)護工程施工二類(甲級),三類(甲級)資質證書; 施工勞務資質(不分等級);爆破作業(yè)(設計施工)四級。截止 2019 年年底,集團下屬 3 家全資及控股公司(xxx建設管理有限公司、xxx高等級公路養(yǎng)護有限公司、浙江盛天電子商務管理有限公司)、3 家參股公司(x

43、xx工程檢測中心有限公司、西湖昆侖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杭州周浦老年公寓有限公司),總資產達 20 余億元,注冊資金 100100 萬元人民幣。企業(yè)管理人員達 403 人(不含下屬企業(yè)),其中各類中高級技術人員 161 人,教授級高工 4 人,一級、二級建造師 73 人。擁有各類大型施工機械設備 800 多臺套,市值 1.60 億元。公司以交通工程建設施工為主業(yè),近年來,平均年完成主營業(yè)務產值 30 億元,近三年實現(xiàn)利稅 2.5 億元,合同履約率達 100%。(2) 浙江華新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 1969 年,經過五十余年的不斷發(fā)展,由初建時期的小型橋梁隊,發(fā)展成為道路、橋梁、隧道、勞務、設

44、備租賃為主的,涉及公路工程所有專業(yè)的大型綜合性民營企業(yè)。具有公路工程施工總承包壹級、公路路面工程專業(yè)承包壹級、公路路基工程專業(yè)承包壹級、橋梁工程專業(yè)承包貳級、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三級等施工資質。公司擁有完善的標準化管理體系,通過了 IS0 9001:2015 質量、GB/T 14001:2015 環(huán)境、GB/T 18001:2007 職業(yè)健康安全等三位一體化管理體系認證證書,并取得交通運輸企業(yè)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一級達標證書。2.4 主要施工方案和工藝簡介施工安全專項風險評估主要依據G25 長深(杭新景)高速公路靈橋互通改建工程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等有關資料,現(xiàn)將路基工程、橋梁工程、路面工程的主

45、要施工方案和工藝情況等簡介如下:2.4.1 施工總體布置由于施工需求,需在富陽江兩岸設置臨時借地,據工程情況在兩處借地:北岸130 米×200 米計 39 畝,南岸 425 米×100 米計 64 畝。其中設置項目部辦公生活區(qū)1 處,攪拌站、加工場、預制場 2 處,試驗室 1 處。跟據現(xiàn)場實際情況及工程機械用電使用情況, 南北兩岸各安裝三臺 400KVA 變壓器,電線約 2.4km,用于預制場龍門架、混凝土拌和站、生活用電、現(xiàn)場施工用電等。北岸拌合樓鋼筋加工拌 合 樓鋼筋加工場項目部試驗室圖 2.4.1-1施工總體布置圖2.4.2 路基路面工程主要施工方案和工藝簡介本項目路

46、基工程主要包括路基土石方工程、排水工程、涵洞工程、砌筑防護工程等內容,路面工程采用瀝青混凝土,本節(jié)主要從路基土方路塹開挖、路堤填筑、特殊路基處理、軟土路基處理、擋墻施工、箱涵施工等方面進行施工風險分析。A 匝道路基下穿高速C 匝道路基下穿高速圖 3.1-1 A、C 匝道路基下穿現(xiàn)狀 G25 長深(杭新景)高速示意圖2.4.2.1 土方路塹開挖對路基土方采用“自上而下分級開挖、逐級防護,上一級邊坡防護成型后再續(xù)挖下一級邊坡”的方法進行施工。土方路塹開挖施工工藝流程見下圖。圖 2.4.2.1-1 路塹開挖施工工藝流程2.4.2.2 土石路堤填筑圖 2.4.1.2-1 路堤填筑施工工藝流程2.4.2

47、.3 特殊路基處理1、低填淺挖路基處理當路基填土高度小于路面和路床總厚度時,將該深度范圍內的地基表層土進行超挖換填,換填厚度土質挖方區(qū) 80cm,軟石挖方區(qū) 50cm;填料采用清宕渣,分層回填壓實。圖 2.4.2.3-1 低填淺挖路基處理示意圖施工放樣基底開挖基底檢驗基底處理填料運輸控制粒徑、含泥量推土機分層攤鋪控制分層厚度挖掘機分層整平壓實度檢測振動壓路機分層碾壓控制橫坡度進行下一層填筑圖 2.4.2.3-2 低填淺挖路基處理施工工藝流程圖2、沿塘(河)路段清淤換填在路基清表過程中,對于水田、池塘淤泥要先抽水后挖淤泥,然后根據設計要求換填宕渣。沿池塘、山坳水田地段填方施工宜在干燥和雨量較少的

48、季節(jié)進行。施工準備抽、 排水清淤和外運基底檢驗基底處理填料運輸控制粒徑、含泥量推土機分層攤鋪控制分層厚度挖掘機分層整平壓實度檢測振動壓路機分層碾壓控制橫坡度進行下一層填筑圖 2.4.1.3-3 沿塘(河)路段清淤換填施工工藝流程圖3、填挖交界路基處理對縱、橫向填挖交界處,在天然地面橫坡坡度陡于 15 的路堤地段,將原地表從填方坡腳向上開挖成向內傾斜臺階,寬度不小于 2m;在坡度陡于 12.5 的路堤地段,除開挖臺階外,對路床范圍挖除換填 80cm 厚清宕渣,換填寬度土質挖方區(qū)全部,石質挖方區(qū)為 8m,同時在上、下路床底部各鋪設一層土工格柵高強經編,鋪設至坡腳處并向上層填料回折不小于 2m。G2

49、5 長深(杭新景)高速公路靈橋互通改建工程施工安全專項風險評估圖 2.4.2.3-4 填挖交界路基處理示意圖29施工準備測量放線反向臺階開挖鋪設土工格柵挖方區(qū)換填開挖設置截水盲溝填料運輸推土機分層攤鋪挖掘機分層整平控制粒徑、含泥量控制分層厚度壓實度檢測振動壓路機分層碾壓控制橫坡度進行下一層填筑圖 2.4.2.3-5 填挖交界路基處理施工工藝流程圖2.4.2.4 軟土地基施工按照施工圖設計要求,對填土高度3m 的一般路段采用等載預壓處理,對于 3m填高6m 的一般路段采用超載預壓處理;橋頭路段 30m 范圍內采用泡沫砼處理, 為保證不同工后沉降要求路段間的平順過渡,泡沫砼采用階梯式過渡,過渡段長

50、為10m。1、堆載預壓本工程互通區(qū)匝道路基在軟土地基地段采用堆載預壓處理,處理總長度為 1151m, 預壓期 12 個月,等載預壓填高為:路面結構層厚度 64cm,超載預壓填高為:路面結構層厚度(64cm)+超載高度(50cm)=114cm,合計堆、卸載土方 26215m3,設計沉降方 9822m3。圖 2.4.2.4-1 軟基堆載預壓處理橫斷面圖圖 2.4.2.4-1 軟基堆載預壓處理施工工藝流程圖2、泡沫混凝土輕質路堤本項目匝道橋橋頭的軟土地基路段 30m 范圍內采用泡沫砼輕質路堤填筑,階梯式過渡,過渡段長為 10m;合計澆筑泡沫砼 7150m3。圖 2.4.2.4-3 橋頭泡沫砼路基處理

51、縱斷面圖G25 長深(杭新景)高速公路靈橋互通改建工程施工安全專項風險評估圖 2.4.2.4-4 泡沫混凝土施工工藝流程30G25 長深(杭新景)高速公路靈橋互通改建工程施工安全專項風險評估2.4.2.5 擋土墻施工本項目主要采用擋墻進行防護,擋墻的形式主要有路肩式擋土墻和懸臂式擋土墻兩種,具體數量如下表所示:表 2.4.2.5-1 擋土墻數量簡表序號起訖樁號位置擋墻形式長度(m)高度(m)備注左右1MK13+986.664MK13+996.664左型路肩墻10.137主線2MK13+996.664MK14+006.664左型路肩墻10.126主線3MK14+006.664MK14+066.6

52、64左型路肩墻60.705主線4MK14+066.644MK14+110.664左型路肩墻44.474主線5MK14+110.664MK14+134.664左型路肩墻24.243主線6MK14+134.664MK14+145.000左型路肩墻10.342主線7BK1+154.575BK1+174.575左懸臂式鋼筋砼擋墻20.23.5B 匝道8BK1+174.575BK1+184.575左懸臂式鋼筋砼擋墻10.13.0B 匝道9BK1+184.575BK1+214.575左懸臂式鋼筋砼擋墻30.02.5B 匝道10BK1+214.575BK1+246.575左懸臂式鋼筋砼擋墻32.02.0B 匝道11BK1+246.575BK1+270.000左懸臂式鋼筋砼擋墻23.41.5B 匝道圖 2.4.2.5-1 型、型路肩墻橫斷面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