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景臺施工測量方案21P_第1頁
御景臺施工測量方案21P_第2頁
御景臺施工測量方案21P_第3頁
御景臺施工測量方案21P_第4頁
御景臺施工測量方案21P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PAGE 211測量依據1.1御景臺施工設計圖紙;1.2重慶市勘測院提供的控制測量成果(11-1號地塊) ;2執(zhí)行的技術標準2.1工程測量規(guī)范(GB50026-2007);2.2重慶市基礎測繪技術規(guī)程;2.3平面采用重慶獨立坐標系;高程采用1956年黃海高程系。3建筑物控制測量規(guī)劃部署3.1工程概況3.1.1御景臺位于重慶市渝北區(qū)迎賓大道210國道,總建筑面積60935.91平方米。建筑結構的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工期為425天(不包括4號樓及其車庫)。1、2、3號樓分別為26、25、28層高層住宅,另含一棟2層幼兒園及地下2層車庫。3.1.2該工程建設單位為重慶中渝物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監(jiān)理單

2、位為中煤科工集團重慶設計研究院,設計單位為中機中聯(lián)工程有限公司,地勘單位為重慶川東南地質工程勘察設計院,總承包施工單位為中興建設有限公司。3.2控制測量規(guī)劃3.2.1根據場地情況、設計與施工的要求,按照便于控制全面又能長期保留的原則,擬采用布置三級控制測量網,首級為重慶市勘察測繪院提供的測量控制網,二級為布置在基坑周邊的測量控制網,三級為施工場地內依據建筑物形狀和輪廓建立的軸線內控網。3.2.2高程控制統(tǒng)一以首級測量控制點OB1446為基點,通過高程傳遞法的方法向上傳遞3.3測量管理3.3.1測量工作內容1)維護業(yè)主提供的首級控制網;2)測設場地內的次級控制網;3)負責建筑物內首層及轉換層的三

3、級控制網主軸線的測設工作;4)負責場地內基準標高的測設工作;5)樓板平整度測量。各層板澆混凝土前必須在柱筋上測兩點(對角)500線,墻筋每約5米及陰角、陽角必須測一點500線,同時對模板面根據標高實測模板平整度,誤差不得大于5否則整改。當樓板進行砼澆注時應對砼面標高派人全程監(jiān)控。澆注完畢初凝后,即對板面測量標高每約10平方測一點,其誤差不能大于8MM。6)負責測量資料的整理歸檔工作。3.3.2控制點及控制網定義一級控制點:規(guī)劃部門放設的原始用地紅線點、建筑紅線點及參照控制點等,具有書面權威報告。用于校核一級控制網及基準高程。一級控制網:按照測量方案參考一級控制點所建立的可靠參照網點及備用網點及

4、形成的控制網,用于二級控制線投測及校核。二級控制網:按照測量方案依據一級控制網所建立的基本建筑控制點網及樓層主控制網。三級(軸線)控制網:按照施工圖依據二級控制網所建立的軸線及主要放線控制點等控制網。墻柱控制線:按照施工圖依據三級(軸線)控制網彈出墻、柱、梁等構件的控制線。放樣線:按照墻柱梁(異形構件)控制線彈出實際模板線。1米標高控制線:參考可靠標高引測點在混凝土拆模后及砌筑墻體完成抹灰后在墻柱上彈出樓面標高+1米高程線。4. 控制網的建立4.1平面控制網的建立4.1.1 首級控制網的建立首級控制網由業(yè)主委托重慶市勘測院建立,控制點布設在被工程南側道路兩側。4.1.2 二級控制網的建立二級控

5、制網布設在基坑周邊,并與首級控制網進行聯(lián)測,精度為二級導線并布置成環(huán)型網,觀測一測回,距離往返觀測,聯(lián)測精度導線全長相對閉合差小于1/10000,測距相對中誤差小于1/14000。在地下室完成后,將主要采用三級控制軸線網進行主體結構的控制測量工作。4.1.3 三級平面控制軸線網的建立三級主軸線根據二級控制網使用南方測繪NTS310全站儀進行準確定位,做好標記。然后與周圍導線點聯(lián)測,進行平差,實測值與理論值小于3mm時,即可進行三級主控制線的彈線工作。三級主控制軸線點與二級控制導線點聯(lián)測時應對周圍導線點進行檢測復核,二級控制點的復核工作利用首級控制網進行,確定導線點精確無誤后,方可聯(lián)測。三級主控

6、制線聯(lián)測時使用全站儀,觀測一測回,距離往返觀測,聯(lián)測精度導線全長相對閉合差小于1/15000,如果平差后坐標改正較大,可按平差后坐標與理論坐標的差值進行現(xiàn)場改正,并重復以上步驟,直到滿足上述要求時為止。本工程采用“內控”法,在首層樓板埋設永久控制點,為以后內部施工和主控線提供坐標依據。內控主軸線可以根據外控線采用極坐標進行準確定位,做好標記。然后與周圍導線點聯(lián)測,進行平差,實測值與理論值小于5mm時,對點位做為永久標志。主控軸線精度為二級導線。為保證精度必須主意幾點:軸線的延長控制點要準確,標志要明顯,并要保護好;盡量選用望遠鏡放大倍率大于25倍,2級以上經緯儀施測為宜。儀器要進行嚴格的檢校和

7、校正。測量時盡量選在早晨、傍晚、陰天、無風的氣候條件下進行,以減少旁折光的影響。4.1.4主軸線點的傳遞:利用主軸線點,按照建筑物柱列線與主軸線的關系逐一定出建筑物的墻柱位置。建筑物下層的施工完畢,造成通視阻斷,利用已有主控點,采用蘇州一光DZJ2激光垂直儀直接把主控點往上層投點,在上層樓板相應位置留有200200mm觀測洞口(以后封閉),具體位置參考建筑物主控軸線及內控點平面布置圖,在上一層建立主控點,利用主控點,在樓層表面上作出精確測定的軸線。這樣就完全保證在規(guī)定的精度范圍內進行精確定線工作。在樓面上放線,應根據實際情況接收靶激光鉛垂儀通光管150*150埋件0.000 激光投測示意圖采取

8、切實可行的方法進行,同時經過校對和復核,以確保無誤。4.1.5 軸線加密:主軸線測定后,還不能滿足定線需要,并經復核無誤后,必須對軸線進行加密,在加密中,先建立邊長較長的方格網,然后再加密中間的方格網點,加密后構成的矩形,須進行調整,調整改正數(shù)按下試計算:s=求出改正數(shù)后,在標板上圖解出方向線,作出四邊形,其對角線另一端點,即為改正后的正確點位。方格網的精度要求必須滿足:方格網的精度mu+0.45m0(m0=0.1m),邊長1:50000、直線角誤差+5、主軸線交角或直角誤差+3,方格網平差方法與導線網平差法一致,I級方格網采用嚴密平差法。4.2高程控制4.2.1為了滿足施工需要,建筑物高程控

9、制應在首層建立水準網點,水準點必須滿足整個面積之用,采用二等水準測量,才能確保高精度的絕對標高。在整個建筑面積內根據需要,水準網的主要技術要求按工程測量規(guī)范,前后視距盡量相等,II等水準前后視距差不得超過1m,累積差不得超過2m,如只采用塔尺測量,應三絲法施測,這種方法不需要水準氣泡兩端的讀數(shù)。整個水準網必須附合在穩(wěn)定的外部控制水準點上,確保整個建筑物的標高控制精確、不超限。4.2.2高程控制點引測在穩(wěn)定可靠之處,利用可靠點A3,采用往返觀測,引測到施工場區(qū),閉合差小于1或4(其中n為往(或返)測的測站數(shù),R為附合或閉合水準路線長的公里數(shù)),采用不定期復核、檢查。 4.2.3水準測量必須作好外

10、業(yè)記錄,及時作好整理與復核,編制水準測量成果書。4.2.4高程傳遞采用吊鋼尺法或者利用樓梯板采用水準測量法向上層傳遞。吊鋼尺法是在電梯井或者樓梯間吊上鋼尺,用水準儀讀數(shù),把下層標高直接傳到上層;水準測量法系采用二等水準測量,利用樓梯進行往返觀測,符合要求后,方可控制上層施工。5. 建筑物的豎向測量5.1豎向測量采用激光鉛垂儀測量,利用已有主控點,往上一層投點,建立主控點。垂準測量中誤差的精度平定,目前是參照國際標準“IS0/TC172/SC6N8E垂準儀野外測試精度平定方法”進行計算的,計算公式如下:mx或my=+m=+r=r= 式中V改正數(shù);N測站數(shù);n測回數(shù);m垂準點位中誤差;r垂準測量相

11、對精度;206265??v橫中心線投點誤差+5mm。5. 2豎向測量時,應在塔吊還未向塔樓吊運材料前進行,必要時,可要求其暫停吊運。5.3向上投測時,激光鉛垂儀要嚴格對中整平,令儀器分別在0、90、180、270時,分別向上層投測點,取這四點的中心值作上標志,復核無誤后,作為最后采用的控制點。6. 測量資料總包方測設的控制網、建筑物控制主軸線及基準標高與各分包進行現(xiàn)場及書面的移交工作,保證各專業(yè)隊伍有統(tǒng)一正確的軸線、標高進行施工,同時形成書面資料匯總并歸檔。本工程采用重慶市規(guī)定的測量記錄及各種記錄表格,由測量工程師進行資料的匯總及存檔工作,保證資料的完整、真實,確??⒐ず蠼还べY料準確無誤。7測量

12、質量保證措施 7.1測量控制的目的 為了在施工過程中有效、準確地控制建筑物的軸線、標高、垂直度情況,確保建筑物的垂直度、標高、幾何尺寸符合規(guī)范規(guī)定和設計要求。 7.2測量控制的要求 = 1 * GB3 測量過程中提供的各項數(shù)據必須真實準確,不得虛編偽造原始數(shù)據。= 2 * GB3 測量的全過程必須如實記錄各項數(shù)據。 = 3 * GB3 測量誤差必須控制在以下范圍內: 控制軸線:1/7000(20m)、3(20m) 結構控制線相對于軸線:3 標高:5 垂直度:層高3,全高1/1000且20 7.3標高施測中的注意事項 水準儀施測標高時,應根據現(xiàn)場條件選擇合適的測站點,盡量做到通視良好,前后視距等

13、長,以避免水準儀i角誤差對測量結果的影響,從而減少誤差。 在進行基準點標高測量或重要部位標高測量時,要采用往返測量,確保標高的準確性。 所用的鋼尺須經過檢查,量高差時,尺身應鉛直并用標準拉力。 后視點和校核點的誤差值應控制在2以內,并進行平差取中數(shù),各抄平點的最大誤差不大于3。 當高差超過一整條鋼尺,應分段進行,并精確測定第二條起始標高引測線,作為向上引測的依據,防止誤差積累。 7.4軸線測設中的注意事項 各主控制軸線點和各軸線內的兩對應點應可通視,減少后視通視不佳引起測角過大而造成的引測誤差。 各主控制線校核線應閉合,或誤差在允許范圍內,否則應重新復核,查明原因。 所用測量儀器要定期校驗校正

14、,架設儀器時一定要嚴格對中、水平,儀器投測者和定點者使用對講機聯(lián)系。 8測量工作可視化土建測量工作應符合如下可視化管理要求,應逐項進行復核檢查??刂泣c埋設及保護示意圖(1)首級控制網、標高控制點,在各個施工區(qū)內的控制網點的維護(如下圖所示)。(2)豎向高程控制:需對地下室、主樓,明確豎向內控、外控措施,并進行點位可視化。樓層內設置的豎向傳遞點必須采用激光鉛垂儀進行傳遞,并采用10KG線錘校核投射控制線。(3)軸線標示、標高標示示意(標識與柱四個面): (4)沉降觀測點埋板示意(右圖為沉降觀測點保護參考節(jié)點圖):(5)基礎施工軸線引測采用龍門樁軸線在基坑上面每個方向需有兩個以上引測點,并按照上述

15、第(1)條做保護,以便于隨時復核。(6)主體結構施工在樓層內建立軸線控制網(內控法),控制點不少于批準的測量專項方案中規(guī)定的個數(shù),結構轉折無法通視處增設,并在底板相應位置預埋埋件,用油漆做軸線相交標志。(7)結構標高傳遞在塔吊、建筑物外墻上同時設置互相校對,每月利用場地內的高程控制基準點對建筑物、塔吊上的標高進行復核,并形成書面復核記錄報業(yè)主備案,嚴禁利用鋼管腳手架傳遞標高。(8)建筑物大角位置設置垂直度控制線,控制線距墻邊100mm (9)水準基點或控制樁保護 (10)臨時測量控制點(11)結構施工階段控制線,包括如下內容:a)墻、柱定位線;b)梁定位線;c)樓層標高線;d)主次軸線、基準線

16、;e)支模邊線;f)門窗洞口十字線和標高控制線;g)打砼標高控制線;h)預埋件、預埋管定位線;i)起拱驗收控制線;j)結構墻體和頂板澆筑拆模后實體檢查線;備注:其中模板工程除了在地面上彈出控制線外,還需在模板上口彈出控制邊線以便隨時復核檢查。= 1 * GB3所有主控線、軸線交叉位置必須采用紅油漆做好標識= 2 * GB3結構放線采用雙線控制,控制線與定位線間距按照200mm引測;軸線、墻柱控制線、周邊方正線在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同時引測= 3 * GB3模板上彈出墻、梁控制線,采用掃平儀或經緯儀投測,嚴禁直接從梁模進行引測放線= 4 * GB3柱腳定位線、梁板定位線示意圖:= 5 * GB3結構

17、墻體內預留洞口采用建筑控制線、建筑1米線做精確定位= 6 * GB3模板安裝完成后,按照預埋圖紙在模板上(含墻柱)為機電預埋提供精確定位線(12)裝修階段控制線,包括如下內容:a)樓層1米水平標高線;b)精裝修面層完成控制線;c)砌體及抹灰方正度檢查線;d)窗洞口十字線和標高控制線;e)抹灰前開關盒標高線;f)線管定位控制線;g)門垛、門窗洞口、風井等尺寸控制線;每面砌體正手墻要求設置砌筑控制線(對剪力墻則為抹灰控制線)、線管定位控制線、水平標高控制線,反映砌筑、抹灰、裝修尺寸前期控制的偏差,以便控制砌筑、抹灰和裝修的尺寸精度,為砌筑、裝修房集中加工等提供控制條件。其中,抹灰應采用雙線控制,控

18、制線距離墻體邊線為300mm,便于房間套方,控制墻面平整度、垂直度。墻面抹灰結束后派專人對完成面進行及時檢查、修整、驗收,并將控制線引測至抹灰層表面,便于檢查,并將檢查數(shù)據上墻。門垛、門窗洞口、煙道等均應設置尺寸控制線,依據尺寸控制線進行收邊收口。示例如下:在地面上彈出砌體線和門洞位置,并引出30cm雙向控制線示意圖:= 1 * GB3砌筑測量放線做法:砌筑定位放線必須采用雙控線(定位線、控制線都要彈出),結構墻體上彈出砌筑定位線 砌筑端頭無剪力墻,采用豎皮數(shù)桿 施工完成的砼墻面提前彈出建筑1m線 門洞口采用對角線表示,同時彈出門洞中線 每間房間控制線相交處采用紅油漆標識。砌筑前,利用激光掃平儀將地面門洞定位線彈到梁側,將建筑1m線傳遞到梁側控制門洞標高。砌體及抹灰方正度檢查線:管道井、煙道也須設置雙控線。成品煙道和水電預留孔,在結構施工階段,土建須放定位控制線并移交機電專業(yè)。將建筑控制線翻到砌體墻上,土建將建筑1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