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生物科技行業(yè))生物燃料20XX年XX月多年的企業(yè)咨詢豉問經驗.經過實戰(zhàn)驗證可以落地機行的卓越管理方案,值得您下載擁有微生物燃料電池及其應用研究進展詹亞力張佩佩閆光緒王嘉麟郭紹輝(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重質油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102249)摘要:簡單敘述了微生物燃料電池(MFC )的基本結構及運行原理,從M F C的陽極微生物、 陰極結構等方面介紹了M F C的發(fā)展現(xiàn)狀和研究重點,分析了M F C在替代能源、生物傳感器和開發(fā)新型水處理工藝等方面的應用前景,指出進壹步的研究重點應放在改善電極電化學性能、提高電池輸出功率密度和降低電池成本等方面。關鍵詞燃料電池彳散生物;新能源;生物傳感器;水處理中
2、圖分類號:TM 91145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253-4320(2007)01-0013-05微生物燃料電池(MFC )是壹種以微生物為陽極催化劑,將化學能直接轉化成電能的裝置。利用MFC不僅能夠直接將水中或者污泥中的有機物降解,而且同時能夠將有機物在微生物代謝過程中產生的電子轉化成電流 , 從而獲得電能。因此,無論是利用MF C輸出電能的特點進行新型能源的開發(fā),仍是利用MF C電流和水中有機物之間的定量關系進行新型污水水質檢測方法的研究,以及利用M F C的特殊環(huán)境對特殊性能的微生物進行馴化,對MFC的研究均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本文將從電池基本結構、微生物馴化和應用研 究等
3、方面對微生物燃料電池的研究現(xiàn)狀和應用前景進行綜述及分析。1基本結構和運行原理和其他類型燃料電池類似,微生物燃料電池的基本結構為陰極池加陽極池。根據(jù)陰極池結構的不同,MFC可分為單池型和雙池型 2類;根據(jù)電池中是否使用質子交換膜又可分為有膜型和無膜型2類。其中單池型MFC由于其陰極氧化劑直接為空氣,因而無需盛裝溶液的容器1-3,而無膜型燃料電池則是利用陰極材料具有 部分防空氣滲透的作用而省略了質子交換膜2,4 oMF C的陽極材料通常選用導電性能較好的石墨、碳布和碳紙等材料,其中為提高電極和微生物之間的傳遞效率,有些材料經過了改性5。陰極材料大多使用載鉗碳材料,也有使用摻Fe 3+的石墨1和沉積
4、了氧化鎰的多孔石墨6作為陰極材料的報道。MFC基本工作原理為7:在肥期盤中或污泥中的營養(yǎng)物在微生物作用下直接生成質子、電子和代謝產物,電子通過載體傳送到電極表面。隨著微生物性質的不同,電子載體可能是外源的染料分子、和呼吸鏈有關的NAD H和色素分子,也可能是微生物代謝產生的仍原性物質,如S 2-和H 2等8。電子通過外電路到達陰極,質子通過溶液遷移到陰極。在陰極表面,處于氧化態(tài)的物質(如氧氣等)和陽極傳遞過來的質子和電子結合發(fā)生仍原反應。2陽極微生物的研究進展21微生物的篩選和分類自20世紀70年代MF C概念正式提出以來 ,微生物的篩選壹直是MF C的研究重點。目前,已用于MF C的微生物根
5、據(jù)其電子傳遞途徑的差異能夠分為2類:第1類微生物,如Desul fovibriodesulfuricans、Proteousvulgarish 和 Escherichiacoli9等,代謝產生的電子需要外源中間體的參和才能傳遞到電極表面;第2類微生物,如G e o b a c t e r 10 S h ewanel laputrefaciens 11、Rhodoferaxferr i reducens 12 等,代謝產生的電子可通過細胞膜直接傳遞到電極表面。通常用第1類微生物接種的MF C稱為間接MF C用第2類微生物接種的M F C稱為直接M F C。22微生物馴化和鑒定MF C研究中使用的
6、微生物菌種大多為單壹菌種,直接來自于微生物菌種庫,而近年來的研究結果表明,直接用來自天然厭氧環(huán)境的混合菌接種電池,能夠使電流輸出成倍增加1,且在陽極表面富集了優(yōu)勢微生物菌屬13 o因此,探討微生物的馴化過程、底物性質和電池性能的關系及優(yōu)勢微生物鑒定是近年來M F C研究的熱點。目前,微生物馴化過程的常規(guī)操作是:在厭氧條件下,直接用天然厭氧環(huán)境中的污泥、污水或污水處理廠的活性 污泥接種MF C ,將外電路連通后觀察MF C各種性能的變化,定期更換培養(yǎng)液,直到MF C性能穩(wěn)定。K i m等14嘗試考察了接種體的預處理方式對混合菌接種的MF C性能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如果接種體在加入到MF C前先
7、行除去產甲烷菌,然后接種,不利于MF C功率的提高;而如果采用R a b a e y等 15開發(fā)的馴化方法,則能夠提高MF C的放電功率。對MFC富集的微生物進行鑒定,除必要的形態(tài)觀察外,多直接采用16 S r DNA進行分析。研究結果顯示使用不同營養(yǎng)鹽喂養(yǎng)的MF C中的優(yōu)勢微生物種屬各不相同。使用河水喂養(yǎng)的MF C中Betaproteobacteria占主導地位(462%),而使用人工污水培養(yǎng)的M F C中Al phap roteobac te r i a占主導地位(644%),而且在使用河水喂養(yǎng)的MF C中仍獲得了未培養(yǎng)菌16;從使用淀粉加工廢水喂養(yǎng)的MF C中分離出屬于C 1 o s t
8、 r 1 d 1 u m子群的厭氧菌EG317;在使用含醋酸的人工廢水喂養(yǎng)的M F C中分離出屬于A eromonashydrophila的PA318;使用海底污泥培養(yǎng)時,陽極表面G eobacteracea e富集了100倍,用河口污泥馴化時,在陽極表面類似于微生物D e s u1 f o b u 1 b a c e a e種屬的基因系列占了絕大多數(shù),而由淡水污泥馴化時,陽極表面大多數(shù)基因系列則和鐵仍原菌G eothr ixfermentans密切相關13。23微生物代謝和電子傳遞過程231微生物代謝過程R a b a e y等7認為,陽極電勢的高低決定了微生物代謝的途徑:當陽極電勢較高時,
9、微生物利用呼吸鏈進行代謝,電子和質子通過NAD H脫氫酶、輔酶Q和色素進行傳遞;當陽極電勢下降,且溶液中沒有硝酸鹽、硫酸鹽和其他電子受體時,溶液中主要發(fā)生的是發(fā)酵過程。而像醋酸、丁酸這樣的發(fā)酵產物則能夠在更低的陽 極電勢下由Ge o b a c t e r種群微生物代謝,將電子傳遞到電極。而陽極電勢的高低能夠通過調節(jié)外電阻,控制溶液中氧氣、硝酸鹽、硫酸鹽和其他電子受體的濃度來控制。232電子傳遞過程電子從微生物到電極的傳遞主要有3種方式:由細胞膜直接傳遞、通過中間體傳遞及之上2種傳遞方式同時存在的傳遞19 o (1)由細胞膜直接傳遞電子對于無需外源中間體的直接MFC,電子從微生物細胞膜直接傳遞
10、到電極。在電子傳遞過程中,作為呼吸鏈重要組成部分的、位于細胞膜上的色素是實際的電子載體11。因此,對于此類MFC ,要提高電池輸出功率,關鍵在于提高細胞膜和電極材料的接觸效率。目前被認為由細胞膜直接傳遞電子的微生物有G e o b a c t ermetallireducens、 Aeromonashydrophi laRhodoferaxfe r r i reducens 和 Shewane 1 1 aput re fac iens 等13,16-18 。(2)由中間體傳遞電子由中間體傳遞電子的過程為:處于氧化態(tài)的中間體進入細胞內,和呼吸鏈上的仍原產物NADH耦合后,轉變成仍原態(tài)的中間體;仍
11、原態(tài)的中間體被微生物排泄出體外,在電極表面失去電子被氧化。理想的中間體應該能被細菌吸收和排泄,對微生物沒有毒性,氧化態(tài)和仍原態(tài)均比較穩(wěn)定,能夠和N A D H相連接20 o此外,理想外源中間體的氧化仍原電勢應高于色素和N ADH等細胞內氧化仍原電對的電勢,同時應低于電極材料的氧化仍原電勢9 o a r k等20研究發(fā)現(xiàn),將中間體通過化學鍵固定在石墨電極表面能夠提高電池的輸出電流密度。在有關MFC的早期研究中,研究的重點在于選擇合適的外源中間體以提高電池的輸出功率。通常,MFC中使用的中間體大多是人工合成的染料物質,如亞甲藍、中性紅等9 o Rabaey等21的研究結果表明,微生物自身代謝也能夠
12、產生中間體。他們在Pseudomonasaeruginosa接種的M F C中檢測出了抗菌物質綠膿菌素 (pyocyan i n )和p henazine -1- carboxamide,將這些物質用于由其他微生物接種的MF C時,同樣能夠明顯提高電池的電流輸出。值得注意的是,P s e u d。monasaeruginos a僅在M F C中代謝產生中間體,在普通的厭氧條件下沒有中間體產生。3陰極池的研究進展微生物燃料電池的陰極氧化劑主要有空氣、溶氧、鐵氧化物、二氧化鎰等,其中用溶氧作為氧化劑的研究較多,而直接用空氣作為氧化劑的M F C由于簡化了電池結構,在近幾年得到了較大發(fā)展。當用氧氣作
13、為陰極氧化劑時,陰極反應和直接甲醇燃料電池和氫氣燃料電池相似,因此在組建MFC時,能夠直接參考已有電池的研究成果來選擇陰極材料。目前,陰極材料多使用載鉗石墨、碳布或碳紙等。0 h等22考察了電極材料、陰極性質、陰極面積和溶解氧濃度等因素對電池輸出功率的影響。結果顯示,用鐵氧化鉀溶液作為電子受體比用溶氧緩沖溶液作為電子受體時的電池輸出功率高50%80% o當用溶氧作為電子受體時,載鉗陰極比無載鉗陰極產生的電池電壓高166 mV (分別為302 mV及136 mV),純氧曝氣(02質量濃度38mg/L)比空氣曝氣(0 2質量濃度79 m g / L )時產生的最大電池功率高158%(分別為0110
14、 mW和0095 mW)o對使用溶氧作為陰極氧化劑的電池來說,陰極面積的變化也會引起電池電壓的變化,但對以鐵氧化鉀溶液為陰極氧化劑的電池而言,陰極面積對電池電壓的影響很小。R h o a d s等 6用生物礦化的氧化鎰沉積在石墨電極表面作為陰極氧化劑,經測量其標準氧化仍原電勢達(3845 + 640其和V由Klebs ie 1 1 apneumon i a e接種、2-羥基-1,4-紊酉昆為中間體、葡萄糖溶液為營養(yǎng)液組成的陽極組合成MFC時,電池輸出的電流密度比用氧氣作為氧化劑時的高2個數(shù)量級。4質子交換膜在傳統(tǒng)的燃料電池中,質子交換膜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組件,其作用在于有效傳輸質子,同時抑制反應
15、氣體的滲 透,但在M F C中是否需要保留質子交換膜則是研究人員關注的課題。最近的研究結果顯示2,對于空氣陰極MFC來說,取消質子交換膜雖然降低了電池庫侖效率,但明顯提高了電池的最大輸出功率。這主要是由于取消質子交換膜以后,氫離子易于進入陰極表面,降低了電池的內電阻,進而提高了電池的輸出功率;但同時由于 沒有質子交換膜的阻攔,氧氣很容易進入陽極池,更多有機物通過好氧過程降解,從而使用于轉化成電能的有 機物減少。在已有的M F C中,大多采用商業(yè)化的質子交換膜,專門針對MF C進行膜材料開發(fā)的研究較少。G r z e b y k等23在自行合成質子交換膜的基礎上,考察了質子交換膜中二乙烯基苯(D
16、 V B )的比例和M F C性能之間的關系。P a r k等則嘗試考察了陶瓷膜在MF C的應用效果1。5微生物燃料電池應用研究進展已有研究結果顯示,微生物燃料電池在以下方面具有應用開發(fā)前景:替代能源;傳感器;污水處理新工藝;利用微生物燃料電池的特殊環(huán)境進行未培養(yǎng)菌的富集。51替代能源生物質制氫被認為是未來氫燃料電池的原料來源,而MF C和生物質制氫的共同特點是均以生物質作為原料,但在生物質制氫過程中,葡萄糖等生物質中仍有相當部分的氫未被利用,而且氫氣仍只是從生物質獲取能源的中間產品,而MF C則能夠直接將葡萄糖中的氫全部消耗且轉化成H20,生物質轉化成能源的效率較高。正是由于MF C能夠直接
17、將生物質轉化成電能,因此W1 1 k 1 n s o n展望了用食物直接喂養(yǎng)機器人的可能性24。迄今為止,雖然已報道的M F C中雙池型電池的輸出功率密度最大25,但由于雙池型M F C的陰極為鐵氧化鉀溶液,需要連續(xù)曝氣,操作復雜,因此,近幾年直接利用空氣作為陰極的單池型燃料電池令人關注。2001年,P a r k等1首先報道了用摻F e 3+的石墨為陰極、摻M n 4+的石墨為陽極、陶瓷膜為質子交換膜、活性 污泥接種的單池型MF C的性能,該電池的輸出功率密度達到788 mW/m2o自2003年起,L i u等2和Bo o k 1等3報道了以載鉗碳布為陰極材料、碳紙為陽極材料的單池型MF C
18、的性能。通過調整電池結構 和各種操作參數(shù),使電池的輸出功率密度達1330 mW/m2o由之上結果可見,MF C作為新型能源開發(fā)的主要問題在于需進壹步提高電池的輸出功率密度及電極電子的 傳遞效率。相信經過深入研究 ,MF C為壹些只需要較小電量就能運行的遙控裝置提供能源是可能的。52微生物傳感器的開發(fā)B0D 5被廣泛用于評價污水中可生化降解的有機物含量,但由于傳統(tǒng)的B 0 D測定方法需要5天的時間,因此,出現(xiàn)了大量關于B 0 D傳感器的研究,其中以M F C工作原理為基礎的B 0 D傳感器的研究也是研究人員關注的焦點。利用MF C工作原理開發(fā)新型B 0D傳感器的關鍵在于:電池產生的電流或電荷和污
19、染物的濃度之間呈良好的線性關系;電池電流對污水濃度的響應速度較快;有較好的重復性。目前,正在研究的M F C型傳感器全部為有質子交換膜的雙池型結構,電池的陰極多為溶氧的磷酸鹽緩沖溶液,陽極為待測的水溶液。K 1 m等26在用自行設計的B 0D傳感器分批測定溶液B 0D的濃度時發(fā)現(xiàn),電池轉移電荷和污水濃度之間呈明顯的線性關系,相關系數(shù)達到099,標準偏差為3%12%;電池在低濃度時響應時間少于30 m 1 n ;連續(xù)測定B 0D質量濃度小于100 m g / L的溶液時27,電流和濃度呈線性關系,3次電流測定的差值小于10%;且當MF C的陽極處于“饑餓”狀態(tài)后喂養(yǎng)新鮮污水,MF C的電流能夠恢
20、復;當電池中的污水濃度發(fā)生變化時,電流需要滯后1h達到穩(wěn)定。Mo on等28通過改變污水流動速度和電池陽極容 積的方式,使電流響應時間縮短到了 5 m i n o考慮到實際污水中存在硝酸鹽和硫酸鹽等具有高氧化仍原電勢的電子受體,它們會降低M F C的電流響應信號,C h a n g等29嘗試在陽極池中加入疊氮化物和氧化物等呼吸抑制劑,達到了消除硝酸鹽和硫酸鹽影響的效果,結果顯示,通過加入呼吸抑制劑,使M F C型B O D傳感器可用于準確測量含氧和含硝酸鹽的貧營養(yǎng) 地表水中的B 0D含量。此外,MFC作為貧營養(yǎng)水體(如地表水、污水處理廠排出液等)的傳感器電池的主要障礙在于0 2通過陰極和 質子交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科技研發(fā)中大數(shù)據(jù)分析的應用技巧與策略
- 壓力試驗合同范本
- 社團學術科研計劃
- 丙綸纖維在綠色制造中的實踐考核試卷
- 智能電子溫濕度計的溫度濕度監(jiān)測與報警考核試卷
- 擔保法律事務考核試卷
- 長江拋石合同范本
- 為子女制定未來財務規(guī)劃的方法計劃
- 科技助力綠色環(huán)保推動生態(tài)平衡
- 解決工作壓力的應對策略計劃
- 2024-2027年中國網絡安全評估行業(yè)發(fā)展監(jiān)測及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失智老年人照護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養(yǎng)老護理職業(yè)和失智老人照護員工種的發(fā)展講解
- 2025年湖南食品藥品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近5年??及鎱⒖碱}庫含答案解析
- 企業(yè)數(shù)字化轉型戰(zhàn)略-深度研究
- 新種子法律法規(guī)培訓講解
- 2025年東營科技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數(shù)學歷年(2016-2024)頻考點試題含答案解析
- 《幼小銜接家長會》課件
-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qū)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數(shù)學試卷(含答案)
- Unit 4 A glimpse of the future 說課稿-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英語外研版(2019)選擇性必修第三冊001
- 鄉(xiāng)村建設規(guī)劃許可培訓
- 加氣站安全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