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冊課件(精華版)3《古詩三首》課時3_第1頁
最新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冊課件(精華版)3《古詩三首》課時3_第2頁
最新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冊課件(精華版)3《古詩三首》課時3_第3頁
最新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冊課件(精華版)3《古詩三首》課時3_第4頁
最新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冊課件(精華版)3《古詩三首》課時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3 古詩三首 第3課時1.有感情地朗誦古詩。 (重點)2.有感情地朗誦古詩,書寫古詩。 (重點)3.理解詩意,體會意境。(難點)學習目標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宿建德江這首詩,感受到了作者的羈旅之思。這節(jié)課讓我們繼續(xù)學習一首描寫月色的詩。辛棄疾 ,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人。南宋豪放派詞人、將領,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并稱“濟南二安”。我會寫鵲蟬qu稻chndo鵲qu喜鵲不要少些一橫稻do稻田不要寫成一橫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南宋 辛棄疾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

2、橋忽見。 解詩題詞人貶官閑居江西時創(chuàng)作的一首吟詠田園風光的詞。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南宋 辛棄疾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讀古詩 有韻味“驚鵲”和“鳴蟬”兩句動中寓靜,把半夜“清風”、“明月”下的景色描繪得令人悠然神往。表達了詞人心頭的甜蜜之感。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明詩意 悟詩情山村鄉(xiāng)野特有的情趣天邊的明月升上了樹梢,驚動喜鵲飛離樹枝。清涼的晚風中傳來遠處的蟬叫聲。一陣陣濃濃的稻花香撲鼻而來似乎在告訴(行 人):“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這時

3、耳邊傳來一陣陣青蛙的歡叫聲。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閃爍的星星時隱時現(xiàn),山前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往日土地廟附近樹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彎,茅店忽然出現(xiàn)在眼前。表達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致忘了道途遠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這首詞描繪了兩種不同的情景,一晴一雨,也反映了詞人心理的變化。請把每一句反映的情感加以概括。陶醉喜悅焦急驚喜這首詞渲染了怎樣的氣氛? 背誦指導:把理解與朗讀有機結合起來,在朗讀中理解詩人表達的情感,熟讀成誦。清幽、恬靜。充滿了鄉(xiāng)土氣息,對豐收在望的喜悅之情。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著意描寫黃沙嶺的夜景: , , , , 。全詞從 、 和

4、 三方面抒寫夏夜的山村風光,情景交融,優(yōu)美如畫,恬靜自然,生動逼真,是宋詞中以農村生活為題材的佳作。明月清風疏星稀雨鵲驚蟬鳴稻花飄香蛙聲一片視覺聽覺嗅覺上闕下闕景美說豐年雨山前路轉溪橋忽見焦急驚喜喜悅陶醉板書設計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1、野曠天低樹, 2、 聽取蛙聲一片。3、黑云翻墨未遮山, 江清月近人。稻花香里說豐年,白雨跳珠亂入船。1 補充詩句。唐 宋宋蘇軾孟浩然辛棄疾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2請把對應的內容用線連起來。月夜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喜悅宿建德江愁思3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都寫了月夜的景 色,表達的情感卻不一樣,結合詩句說一說。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唐李白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