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下語文教學實錄23古詩詞三首鄉(xiāng)村四月_人教新課標_第1頁
四年級下語文教學實錄23古詩詞三首鄉(xiāng)村四月_人教新課標_第2頁
四年級下語文教學實錄23古詩詞三首鄉(xiāng)村四月_人教新課標_第3頁
四年級下語文教學實錄23古詩詞三首鄉(xiāng)村四月_人教新課標_第4頁
四年級下語文教學實錄23古詩詞三首鄉(xiāng)村四月_人教新課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四年級下語文教學實錄-23古詩詞三首鄉(xiāng)村四月人教新課標 一、走進單元提示。1、同學們,單元提示里有幾句話非常優(yōu)美,誰能讀一下?2、學生1站起來朗讀。3、恭喜你,這位中學找的非常正確,但是讀得有點欠缺,誰能站起來再讀一下。讓學生先自己試讀,學生2站起來朗讀,讀得比第一個好許多4、老師范讀前半句讓學生自然補讀后半句,給學生示范引領的作用,然后老師讓學生齊讀,最后老師讓學生背誦,挑學生起來背誦。5、挑一位學生讀單元的學習要求。反思:因為這是第六單元的第一課,學生需要理解單元的提示和要求。而單元提示前三句話描寫農村環(huán)境的實在美極了,所以三句話不惜花時間讓學生去讀、去積累,語文朗讀的指導和積累我感

2、覺應無處不在,又因為本節(jié)課學習一首詩歌,任務相對較輕,所以花費了一部分時間去學習單元提示,一方面積累了,另一方面也理解了單元提示,做到有的放矢,這樣的時間耽誤我認為是值得的。二、導入本課,擷取題目信息。1、今天我們就學習一篇農村題材的詩歌?鄉(xiāng)村四月?老師板書課題,讓學生自己在練習本上工整的寫出課題,老師巡視查看同學們的書寫并指導要工整。2、同學們從題目知道哪些信息?有什么疑問?學生1答復:我知道了本首詩歌講述的是鄉(xiāng)村四月的風景學生2答復:我知道了這首詩歌講述的是季節(jié)是四月學生3答復:鄉(xiāng)村四月是什么樣的?3、同學們,我們從題目知道了很多信息,并產生了很多疑問,帶著這些疑問我們一起走進鄉(xiāng)村四月,看

3、看鄉(xiāng)村四月是怎么樣的?反思:語文是教學細微的工作,讓學生自己寫題目一方面想培養(yǎng)學生工整書寫的習慣,另一方面想讓學生加深對題目的記憶。接著我本著鍛煉學生搜集信息、處理信息的才能來進展的,就課堂效果來看是比較良好的,但學習詩歌題目能不能這樣進展值得商榷。另外這首七言絕句應該給學生簡單講述一下,這方面當時考慮到了,但講課的時候沒有講到。三、同學們,你們從幼兒園學習到如今一定學習了很多詩歌,那么根據以往的經歷,你是怎么學習詩歌?或者學習詩歌需要學習什么內容?請同學們談談。學生1、2談:應該知道詩句的意思就是會翻譯。學生3談:會背,記住里面的好詞語反思:這一過程是調動學生以往的學習經歷,讓學生去總結以往

4、經歷并發(fā)言,在學生說完之后老師應該再總結一下,比方應該學習詩歌的停頓,學習詩歌的節(jié)奏和韻律美等,這一點老師補充不到位。四、初讀,解決生字詞1、同學們我們學習語文、學習詩歌最先應該去讀,下面同學們自由朗讀,看那些生字詞需要解決、記憶。2、學生散讀老師巡視看學生的解決情況3、同學們有哪些生字詞需要解決和記憶?學生答復“了和“少是多音字老師肯定學生的答復,并說出課本要求的兩個“蠶和“桑,學生簡單記憶反思:這一塊處理不夠好,備課不夠深化,對學生說的兩個多音字自己備課的時候就沒有發(fā)現,講述不夠明晰,本首詩歌簡單,生字詞的解決是個容易的問題,花費的時間有點多。五、再讀,畫好停頓。1、同學們學習一首詩歌,一

5、定要注意停頓,同學們能不能畫出本首詩歌的停頓?2、學生自由讀,然后根據自己的讀畫出停頓。3、學生1站起來讀4、學生2站起來讀5、老師提示下一位學生站起來讀后說出哪里畫停頓。6、學生3站起來讀,讀后指出停頓的位置。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guī)聲里/雨如煙,.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7、同學們畫的非常正確,能不能根據停頓自己再讀讀?8、學生自由讀,然后師生一起讀。反思:詩歌朗讀停頓的劃分我感覺非常重要,但是本首詩歌非常簡單,可以很快完成,當時讓學生反復讀的原因是讓學生體會,可是上完課后感覺劃分停頓的時間過長。六、品讀,理解詩歌含義,體會作者感情。1、老師:同學們,這首詩我們讀過了,下面我們應

6、該干什么?2、學生1答理解意思3、學生2答背誦本詩4、老師:我們先來干什么?學生大多數答理解意思。那下面我們來理解意思。我先教還是大家先學呢?學生答先學。老師讓學生先學,對照課下注釋翻譯,不懂的問老師或者同學。5、學生自主翻譯,不懂的合作探究或者問老師。老師巡視學生學習的情況,解決學生的問題,發(fā)現共性的問題以便等一會精講反思: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性,發(fā)揮學生的主人翁精神是我教授時的一個重要特征,我引導學生自己知道下一步該干什么,尊重學生的建議,本來我想先讓學生背誦,誰知道學生答復先翻譯于是我就給學生自主翻譯的時間,臨時調整了課堂的構造,把記憶的時間放到最后,這節(jié)課完畢發(fā)現這種調整是正確的,學生在

7、充分地讀和理解之后到最后自然就會背了。6、老師:同學們討論的非常認真,下面我們來翻譯一下。學生1翻譯第一句話:山里全是草和樹木老師補充:草和樹木怎么樣呢?哪一個字寫出來了?學生答“綠字,學生2翻譯:滿山遍野都是綠色的?!熬G的怎么樣呢?學生答“遍。老師講述:“綠看出了山野的一片綠色,“遍字看出了到處都是。還有“白滿川呢?學生結合課下注釋齊答:“白滿川是指稻田里的水色映著天空的光輝,很白。老師:翻譯第一句話“山坡原野草木茂盛,一片蔥蘢,稻田里的水色映著天空的光輝,滿目蒼白。反思:第一句的翻譯有一定難度,可是學生答復的欠缺超出了我的想象,第一個學生只解釋出了“山原,后面的幾個補充都沒有完好,這時候我

8、及時的引導了學生分析了“綠和“遍字,講述了“白滿川,學生在分析中理解了詩句的含義。不夠的是引導分析的仍然不到位,比方“綠和“白是顏色,作者是從顏色上寫鄉(xiāng)村四月的風景,這句話還是從遠景和整體的角度寫出了江南水鄉(xiāng)的晴天美景?!鞍诐M川是梯田,就寫的是江南水鄉(xiāng)的特征,這些是備課的欠缺。7、學生翻譯第二句話:杜鵑在雨里歌唱老師:注意文中杜鵑在什么樣的雨里歌唱呢?學生答:細雨蒙蒙里。老師:哪里看出細雨蒙蒙呢?學生答:雨如煙。老師:這里把雨打了一個?學生答打比方,像煙霧一樣,非常輕盈。反思:第二句引導學生翻譯,雖然講述出了“雨如煙,但是感覺講述的不到位,這一句是講述雨天江南鄉(xiāng)村的風光,“煙字寫出了雨的輕盈,

9、稀薄,充滿詩意和浪漫。假如講完讓學生就讀這三個字,在反復讀幾遍,效果一定會更好。8、學生翻譯第三句:農村的四月很少人不干活。老師:這里的“閑人少什么意思?學生答:沒事干的人少。老師:這說明鄉(xiāng)村四月人們都在忙著干什么呀?學生答干農活反思:無效提問是我平時教學的一大問題,比方老師提問學生:這說明鄉(xiāng)村四月的人們都在干什么呀?這就是無效的提問,答案顯而易見,極其容易還提問干什么。9、學生翻譯第四句:剛完成蠶桑的事情,又忙著插秧。老師:哪個字看出“剛和“忙?學生答“才了和“又老師:蠶桑是什么意思?學生答“蠶桑指采桑養(yǎng)蠶,指農活反思:對“才和“又的分析比較好,假如能讓學生用“才。又。學寫一句話會更精彩,這

10、樣不僅加深了學生的理解,更訓練了學生的寫作。后兩句應該給學生講述這是作者鏡頭的轉移,逐漸由整體風光轉向部分農民的勞動場面,寫出了農民的辛勤的辛苦。10、老師:剛剛我們把四句理解了,下面同學們根據理解把這四句再讀一遍。學生自由讀。老師范讀學生的錯誤讀法,指導學生再讀。學生再自由散讀,理解著詩句的意思讀。老師挑學生1讀學生讀得不太好老師引導學生再體會詩句的意思。老師挑學生2讀。老師評價“讀得很有韻味老師挑學生3讀。老師評價讀的有進步,但是還是不太到位學生再自由讀。分四組比賽讀:第一組和第二組比賽讀,第三組和第四組比賽讀。讀完讓學生評價哪一組好?為什么?學生1評價:第一組可有韻味了。學生2評價:第三

11、組有感情。學生3評價:停頓的非常到位。老師讓學生再齊讀。老師:老師這時候也忍不住想讀一遍。老師讀反思:這種反復訓練學生朗讀的做法是我語文教學一直的習慣,我始終認為語文離不開讀,沒有讀就沒有語文,詩歌教學更是離不開讀,讀勝過許多不休的講解,讓學生在反復的讀中自發(fā)的去品味、理解、感受,在老師不斷地引導讀中進步學生的語言感悟才能和語言賞析才能。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自由讀、挑學生讀、比賽讀真正把讀作為重要內容,通過學生評價進步學生欣賞的才能,通過老師引導學生對詩歌由淺薄理解逐步轉向對作者感情的理解。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時間花費雖然很多,但是很值得。七、想象老師:同學們,剛剛我們反復地對詩歌進展了朗讀,體會了詩歌的感情,

12、同學們能不能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學生簡單考慮學生1答復:我仿佛看到了四月的人非常的忙學生2答復:我仿佛看到了滿山遍野都是綠色的。學生3答復:我仿佛看到了杜鵑在蒙蒙細雨中啼叫。學生4答復:我仿佛看到了前兩句農村優(yōu)美的風光,后面農民們辛勤的勞作。老師講述前兩句是寫景,后兩句是寫人反思:讓學生在充分的讀后自己聯想和想象,用“我仿佛看到了。答復,培養(yǎng)學生的聯想和想象才能,這一環(huán)節(jié)設計很好,效果也很明顯。問題的追問是課堂提問的重要方面,學生在答復出自己想象到的畫面時,老師沒有追問下去,讓學生更加全面的說出自己想象到的畫面,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才能。例如:學生1答復后,老師可以追問:你仿佛看到了農民們怎么繁忙呢?請你形容一下。學生2答復后,老師可以追問:你能描寫一下漫山遍野綠的風光么?等等。八、品味欣賞語言老師:你欣賞詩歌中的哪些地方?字、詞、短語都可以。學生1欣賞“雨如煙寫出了朦朧的感覺。學生2欣賞并說出理由反思:本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本來想讓學生感悟詩歌語言的魅力、體會詩歌語言的精煉,但是上完課后感覺此環(huán)節(jié)完成較差,究其原因一是引導講述不到位,二是在翻譯的時候很多字詞已經講述理解,學生答復的時候還是圍繞原來講述的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