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第三節(jié) 所得稅會計1一 所得稅會計概述(一).所得稅會計概念?解決什么問題?有哪些思路? 概念:所得稅會計是研究如何處理按照企業(yè)會計準則計算的稅前會計利潤(或虧損)與按照稅法計算的應納稅所得額(或虧損)之間差異的會計理論與方法。解決問題:應納稅額所得稅費用思路:兩種方法: (1)將應納所得稅全部作為所得稅費用,計入當期利潤表。此即為應付稅款法。(2)對于應納稅額進行調整,然后得出所得稅費用 ,引入遞延稅款的概念。即納稅影響會計法,又可分為遞延法和債務法。其中債務法又分為利潤表債務法和資產負債表債務法。 2(二)、所得稅會計的建立與發(fā)展: 1、IAS關于所得稅會計準則的制定、修訂情況: 197
2、9年7月發(fā)布的IAS12: AccountingforTaxeson Income,要求企業(yè)可以在遞延法和債務法中進行選擇。 1994年10月,對IAS12(1979)進行修訂,取消遞延法,要求企業(yè)采用利潤表債務法核算所得稅。 1996年10月,再次發(fā)布IAS12:IncomeTaxes,要求企業(yè)在利潤表債務法和資產負債表負債法中進行選擇。 2000年10月,對IAS-12進行有限的修訂,要求企業(yè)采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核算所得稅;自此以后,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也多次召開會議(如March2004,June2004,September2004,October2004,January200
3、5,February2005,March2005),對所得稅相關問題進行討論,但企業(yè)所得稅會計處理方法仍然定位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上。 32、我國對所得稅會計的規(guī)范 1994年6月,財政部頒布了企業(yè)所得稅會計處理的暫行規(guī)定,2000年12月的企業(yè)會計制度規(guī)定:在核算所得稅時,允許企業(yè)在應付稅款法和納稅影響會計法兩種方法中任意選擇,納稅影響會計法又進一步劃分為遞延法和債務法,而債務法主要是指利潤表債務法。 在2005年8月,財政部發(fā)布了企業(yè)會計準則-所得稅(征求意見稿),在文中借鑒了國際會計準則的部分內容,規(guī)定企業(yè)采用債務法中的資產負債表債務法對所得稅進行會計處理。2006年2月15日財政部頒布企
4、業(yè)會計準則18所得稅,實現與國際會計準則12:所得稅的趨同。 4(三) 所得稅會計的理論基礎1、所得稅的確認:當期計列法與跨期分攤法2、所得稅的性質:“收益的分配” “費用”3、所得稅的分攤:部分分攤和全部分攤54、應稅所得與會計利潤的差異 會計利潤是一個會計核算概念,是指企業(yè)在一個會計期間內的經濟成果,即在扣除所得稅費用前的利潤總額。其確認、計量和報告的依據是企業(yè)會計制度和企業(yè)會計準則 應稅所得是一個稅收概念,是指在一個納稅年度內根據所得稅法律、法規(guī)所規(guī)定的計稅利潤(或虧損)。其確認、計量和報告的依據是所得稅法 兩者的聯系是都以企業(yè)財務會計資料為依據,但是,由于會計制度和稅法兩者的目的不同,
5、對收益、費用、資產、負債等的確認時間和范圍也不同, 所以兩者差異就會合理存在,這一差異分為永久性差異和暫時性差異。6(1)、永久性差異永久性差異是指某一會計期間,由于會計制度和稅法在計算收益、費用或損失的口徑不同,所產生的稅前會計利潤與應納稅所得額之間的差異。這種差異在本期發(fā)生,不會在以后各期轉回。其包括以下幾種類型:A、按會計制度規(guī)定核算時作為收益計入會計報表,在計算應稅所得時不確認為收益。如國債利息收入B、按會計制度規(guī)定核算時不作為收益計入會計報表,在計算應稅所得時確認為收益。如企業(yè)將自產產品用于在建工程。7C、按會計制度規(guī)定核算時作為費用或損失計入會計報表,在計算應稅所得時不準許扣減。如
6、直接的公益救濟性捐贈D、按會計制度規(guī)定核算不確認為費用或損失,在計算應稅所得時準許扣減。如對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開發(fā)費用的加計扣除。上述四種情況產生兩種結果:一是稅前會計利潤大于應稅所得;二是稅前會計利潤小于應稅所得。8(2)暫時性差異的定義及其分類 定義:暫時性差異,是指資產或負債的賬面價值與其計稅基礎之間的差額 按照暫時性差異對未來期間應稅金額的影響,分為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和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應納稅暫時性差異,是指在確定未來收回資產或清償債務期間的應納稅所得額時,將導致產生應稅金額的暫時性差異。 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是指在確定未來收回資產或清償負債期間的應納稅所得額時,將導致產生可抵扣金額的
7、暫時性差異。 【注意】這里的“應稅”是指未來應納稅。這里的“可抵扣”是指未來可抵扣。 9暫時性差異可分為時間性差異和其他暫時性差異。時間性差異指稅法和會計制度在確認收益、費用或損失時的時間不同而產生的稅前會計利潤與應納稅所得額之間的差異。時間性差異發(fā)生于某一會計期間,但在以后一期或若干期內能夠轉回。其有以下幾種類型: A、企業(yè)獲得的某項收益,按照會計制度應當確認為當期收益,但按照稅法規(guī)定需待以后期間確認為應稅所得。 B、企業(yè)獲得的某項費用或損失,按照會計制度應當確認為當期費用或損失,但按照稅法規(guī)定需待以后期間從應稅所得中扣減。10C、企業(yè)獲得的某項收益,按照會計制度應當于以后期間確認為收,但按
8、照稅法規(guī)定需計入為當期應稅所得。D、企業(yè)獲得的某項費用或損失,按照會計制度應當于以后期間確認為費用或損失,但按照稅法規(guī)定可以從當期應稅所得中扣減。時間性差異的基本特征是:某項收益或費用和損失均可計入稅前會計利潤和應稅所得,但計入稅前會計利潤和應稅所得的時間不同。其他暫時性差異:是因其他原因而使計稅基礎與帳面價值不同而產生的差異。所有的時間性差異都是暫時性差異,但暫時性差異不都是時間性差異。11:時間性差異與暫時性差異的比較:A:定義:時間性差異是指一個期間產生而在以后的一個或多個期間轉回的應稅所得額與會計利潤之間的差額;暫時性差異是指一項資產或負債的計稅基礎與其資產負債表帳面金額的差額。B:關
9、系:所有的時間性差異都是暫時性差異,單并非所有的暫時性差異都是時間性差異。時間性差異側重于從收入或費用角度分析會計利潤和應納稅所得額之間的差異,揭示某個會計期間內產生的差異暫時性差異側重于從資產負債表角度分析會計收益與應納稅所得額之間的差異,反映的是某個時點上存在的此類差異。它是指資產、負債的計稅基礎與其列示在財務報表上的帳面金額之間的差異,該差異在以后年度當財務報表上列示的資產收回或列示的負債償還時,會產生應納稅金額或可抵扣稅金額。12二 遞延所得稅資產(負債)及遞延所得稅費用(收益) 的確認和計量(一)、資產、負債的計稅基礎及暫時性差異1.資產的計稅基礎 和暫時性差異 資產的計稅基礎,是指
10、企業(yè)收回資產賬面價值過程中,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稅法規(guī)定可以自應稅經濟利益中抵扣的金額。也就是說,按照稅法規(guī)定,該項資產在未來使用或最終處置時,允許作為成本或費用于稅前列支的金額。 資產的計稅基礎=未來可稅前列支的金額 13通常情況下,資產取得時,其計稅基礎一般為取得成本,此時入賬價值與計稅基礎是相同的。在資產持續(xù)持有的過程中,其計稅基礎是指資產的取得成本減去以前期間按稅法規(guī)定已經稅前扣除的金額后的余額,后續(xù)計量因會計準則與稅法規(guī)定不同,可能造成賬價值與計稅基礎的不同而產生暫時性差異。14 某一資產負債表日的計稅基礎=成本-以前期間已稅前列支的金額 如果該資產所產生的未來經濟利益不需要納稅,
11、那么該資產的計稅基礎即為其賬面價值;(不需要納稅,即意味著未來全部可以在稅前扣除) 如果資產的計稅基礎不等于資產的賬面價值,就會產生暫時性差異。15【交易性金融資產】初始計量金額:會計與稅法規(guī)定相同 后續(xù)計量:會計 按公允價值計量且公允價值變動計入當期損益 ; 稅法 不認可持有利得或損失 【例】企業(yè)持有的一項交易性金融資產,取得成本為100萬元,該時點的計稅基礎為100萬元,即可作為成本費用自未來流入企業(yè)的經濟利益中扣除的金額為100萬元 會計期末,公允價值變?yōu)?0萬元,會計確認賬面價值為90萬元,稅法規(guī)定的計稅基礎保持不變,仍為100萬元 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之間的差異10萬元,即為暫時性差異
12、(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16【固定資產】 初始計量金額:會計與稅法規(guī)定相同 后續(xù)計量: 會計 實際成本-累計折舊-減值準備 稅法 實際成本-累計折舊 :差異產生原因:折舊方法、折舊年限的不同及固定資產減值準備【例】某項環(huán)保設備,原價為1000萬元,使用年限為10年,會計處理時按照直線法計提折舊,稅收處理允許加速折舊,企業(yè)在計稅時對該項資產按雙倍余額遞減法計列折舊,凈殘值為0。計提了2年的折舊后,會計期末,企業(yè)對該項固定資產計提了80萬元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賬面價值=1000-100-100-80=720萬元 計稅基礎=1000-200-160=640萬元 賬面價值大于計稅基礎80萬元,形成暫時
13、性差異(應納稅暫時性差異) 17【無形資產】 會計:賬面價值=實際成本-累計攤銷-減值準備 但對于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 賬面價值=實際成本-減值準備 稅法:計稅基礎=實際成本-累計攤銷 【例】某項無形資產取得成本為160萬元,因其使用壽命無法合理估計,會計上視為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不予攤銷,但稅法規(guī)定按不短于10年的期限攤銷。取得該項無形資產1年后。 賬面價值=160萬元 ;計稅基礎=144萬元 賬面價值大于計稅基礎,形成暫時性差異16萬元(應納稅) 18歸納 :當資產賬面價值小于計稅基礎時,形成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當資產賬面價值大于計稅基礎時,形成應納稅暫時性差異。 資產賬面價值
14、與計稅基礎可能存在差異的情況 :固定資產 ;無形資產; 交易性金融資產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長期股權投資 ;其他計提減值準備的資產 。192.負債的計稅基礎和暫時性差異 負債的計稅基礎,是指負債的賬面價值減去未來期間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稅法規(guī)定可予抵扣的金額。 負債的計稅基礎=賬面價值-未來可稅前列支的金額 一般負債的確認和清償不影響所得稅的計算差異。一般而言,短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賬款、其他應交款等負債的確認和償還,不會對當期損益和應納稅所得額產生影響,其計稅基礎即為賬面價值。 20【預計負債】 會計:按照或有事項準則,確認預計負債 稅收:與該預計負債相關的費用,允許在實際發(fā)生時扣除。
15、 【例】企業(yè)因銷售商品提供售后服務等原因于當期確認了100萬元的預計負債。稅法規(guī)定,有關產品售后服務等與取得經營收入直接相關的費用于實際發(fā)生時允許稅前列支。假定企業(yè)在確認預計負債的當期未發(fā)生售后服務費用。 預計負債賬面價值=100萬元 預計負債計稅基礎=賬面價值100萬-可從未來經濟利益中扣除的金額100萬=0 負債賬面價值大于計稅基礎,形成暫時性差異100萬元(可抵減暫時性差異) 21【歸納】 與資產相反,當負債賬面價值大于計稅基礎時,形成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當負債賬面價值小于計稅基礎時,形成應納稅暫時性差異。 22歸納:應納稅暫時性差異通常產生于以下情況:1、資產的賬面價值大于其計稅基礎2、
16、負債的賬面價值小于其計稅基礎可抵扣暫時性差異通常產生于以下情況:1、資產的賬面價值小于其計稅基礎2、負債的賬面價值大于其計稅基礎3、除因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與其計稅基礎不同產生的暫時性差異以外,按照稅法規(guī)定可以結轉以后年度的未彌補虧損和稅款抵扣,也視同可抵扣暫時性差異處理。23(二 )、 遞延所得稅資產(負債)及 遞延所得稅費用(收益)的確認和計量 【遞延所得稅資產產生于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資產的賬面價值其計稅基礎 或 負債的賬面價值其計稅基礎 因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在轉回期間將增加可抵扣金額,從而減少企業(yè)的應納稅所得額,使企業(yè)應支付稅金的減少,應作為資產確認。即: 未來納稅義務減少資產 24【遞
17、延所得稅負債與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產生】 資產的賬面價值其計稅基礎 或 負債的賬面價值其計稅基礎 因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在轉回期間將增加企業(yè)的應納稅所得額,導致企業(yè)經濟利益的流出,在其發(fā)生當期,構成應支付稅金的義務,應作為負債確認。即:未來納稅義務增加負債 251.遞延所得稅資產的確認和計量 確認: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與其計稅基礎不同產生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在估計未來期間能夠取得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用以抵扣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時,應以可能取得用來抵扣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應納稅所得額為限,確認相關的遞延所得稅資產。26計量:(1)適用稅率:應以預期收回遞延所得稅資產期間的適用所得稅稅率為基礎計量 遞延所得稅資產
18、=可抵扣暫時差異當期所得稅稅率(2)無論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的轉回期間如何,規(guī)則中規(guī)定遞延所得稅資產不要求折現(3)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減值:27【例】某企業(yè)因某事項在當期確認了100萬元負債,計入當期損益。假定按照稅法規(guī)定,與確認該負債相關的費用,在實際發(fā)生時準予稅前扣除,該負債的計稅基礎為零,其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之間形成可抵扣暫時性差異100萬元。 28假定該企業(yè)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33%,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不存在期初余額,對于負債產生的100萬元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應確認33萬元遞延所得稅資產。 【思考】在資產負債表中確認一項資產,對于利潤表有何影響?利潤=收入-費用 (不考慮利得和損失
19、) 利潤=期末凈資產-期初凈資產=(期末資產-期末負債)-期初凈資產 。(不考慮股東投入和對股東的利潤分配) 【結論】確認所得稅資產,減少當期所得稅費用,增加企業(yè)利潤。 被減少的所得稅費用,稱為“遞延所得稅收益”292、遞延所得稅負債的確認和計量 確認: 除明確規(guī)定不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情況以外,企業(yè)應當確認所有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產生的遞延所得稅負債,并計入所得稅費用。 計量: (1)、適用稅率:按照預期清償該負債期間的適用稅率計量遞延所得稅負債=應納稅差異當期所得稅稅率(2)、無論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的轉回期間如何,規(guī)則中規(guī)定遞延所得稅負債不要求折現30【例】沿用上述舉例,假定某企業(yè)持有一項交易
20、性金融資產,成本為1000萬元,期末公允價值為1500萬元,如計稅基礎仍維持1000萬元不變,該計稅基礎與其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500萬元即為應納稅暫時性差異。 假定該企業(yè)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33%,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不存在期初余額,對于交易性金融資產產生的500萬元應納稅暫時性差異,應確認165萬元遞延所得稅負債 【分析】根據前面的分析,確認所得稅負債,相應增加當期的所得稅費用 增加的所得稅費用,稱為“遞延所得稅費用” 313.適用稅率變化對已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負債)的影響適用稅率變化,企業(yè)應對已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負債)按新的稅率進行重新計量324、所得稅費用的確認和計量 (1
21、).當期所得稅:是指企業(yè)按照稅法規(guī)定計算確定的當期發(fā)生的交易或事項應交納的所得稅金額,即應交所得稅。當期所得稅應以適用的稅收法規(guī)為基礎計算確定。用公式表示:當期所得稅當期應交所得稅 當期應納稅所得額適用所得稅稅率(2).遞延所得稅:遞延所得稅是指按照所得稅規(guī)則規(guī)定應予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在期末應有的金額相對于原已確認金額之間的差額,即遞延所得稅資產及遞延所得稅負債當期發(fā)生額的綜合結果。用公式表示:遞延所得稅(期末遞延所得稅負債期初遞延所得稅負債) (期末遞延所得稅資產期初遞延所得稅資產)應予說明的是:企業(yè)因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產生的遞延所得稅,一般應計入所得稅費用
22、,但以下兩種情況除外:33A:某項交易或事項按照會計準則規(guī)定應計入所有者權益的,由該交易或事項產生的遞延所得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及其變化亦應計入所有者權益,不構成利潤表中的遞延所得稅費用(收益)B:企業(yè)合并中取得的資產、負債,其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不同,應確認相關遞延所得稅的,該遞延所得稅的確認影響合并中產生的商譽或是計入合并當期損益的金額,不影響所得稅費用。34C.所得稅費用:企業(yè)在計算確定當期所得稅以及遞延所得稅費用(或收益)的基礎上,應將兩者之和確認為利潤表中的所得稅費用(或收益),但不包括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交易或事項的所得稅影響。用公式表示:所得稅費用(或收益)=當期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費
23、用(-遞延所得稅收益)35四 所得稅會計的處理方法(一)、應付稅款法應付稅款法是指企業(yè)不確認時間性差異對所得稅的影響金額,按照當期計算的應交所得稅確認為所得稅費用的方法。在這種方法下所得稅費用等于當期應交的所得稅。這種方法的特點是:本期所得稅費用等于本期應納所得稅稅額,對于應稅所得和會計利潤之間的差異所造成的影響繳納所得稅的金額直接計入當期損益,而不需要遞延到以后各個會計年度 由于該方法不需單獨核算時間性差異對未來所得稅的影響金額,所以與永久性差異核算相同,只需設置“所得稅費用”和“應交稅費-所得稅”科目即可,不需設“遞延稅款”科目。36(二)、納稅影響會計法納稅影響會計法是指企業(yè)確認時間性差
24、異對所得稅的影響金額,按照當期應交所得稅和時間性差異對所得稅影響金額的合計,確認為當期所得稅費用的方法。在這種方法下,時間性差異的所得稅影響金額,遞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會計年度。采用該方法的企業(yè),可以選擇采用遞延法和債務法進行核算。按照我國企業(yè)會計制度規(guī)定,無論采用遞延法還是債務法,所得稅費用的會計核算都是依照收入費用觀,從時間性差異出發(fā),將時間性差異對未來所得稅的影響視作對本期所得稅費用的調整。371、遞延法遞延法是將本期時間性差異產生的影響所得稅的金額,遞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并同時轉回原已確認的時間性差異對本期所得稅的影響金額。遞延法的特點在于:(1)采用遞延法核算時,資產負債表上反映的遞延稅
25、款余額,并不代表收款的權利和付款的義務。采用遞延法進行的會計處理時,遞延稅款的帳面余額是按照產生時間性差異的時期所適用的所得稅率計算確認,而不是用現行稅率計算的。在稅率變動或開征新稅時,對遞延稅款的帳面余額不作調整。38(2)本期發(fā)生的時間性差異影響所得稅的金額,用現行稅率計算,以前發(fā)生而在本期轉回的各項時間性差異影響所得稅的金額,一般用當初的原有稅率計算。采用遞延法一定時期的所得稅費用包括:A:本期應交所得稅B:本期發(fā)生或轉回的時間性差異所產生的遞延稅款貸項或借項。計算公式參見教材 392、利潤表債務法(我國原企業(yè)會計制度規(guī)定)債務法是將本期時間性差異產生的影響所得稅的金額,遞延和分配到以后
26、各期,并同時轉回原已確認的時間性差異對本期所得稅的影響金額,在稅率變動或開征新稅時 ,需要調整遞延稅款的帳面余額。債務法的特點在于:(1)本期的時間性差異預計對未來所得稅的影響金額,在資產負債表上作為未來應付稅款的債務,或作為代表預付未來稅款的資產。采用債務法進行會計處理時,遞延稅款的帳面余額按照現行所得稅稅率計算,而不是按照產生時間性差異的時期所適用的所得稅率計算。因此,在稅率變動或開征新稅時,遞延稅款的帳面余額要進行相應的調整。40(2)在采用利潤表債務法時,本期發(fā)生或轉回的時間性差異的所得稅影響金額,勻應用現行稅率計算確定。采用利潤表債務法,一定時期的所得稅費用包括: A:本期應交所得稅
27、 B:本期發(fā)生或轉回的時間性差異所產生的遞延所得稅負債或遞延所得稅資產 C:由于稅率變更或開征新稅,對以前各期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負債或遞延所得稅資產帳面余額的調整數。計算公式參見教材P271413、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新準則變化重點內容) 該方法是從暫時性差異產生的本質出發(fā),分析暫時性差異產生的原因及其對期末資產負債的影響。它確認所有的遞延所得稅資產與遞延所得稅負債,其目的在于使資產負債表上的“遞延稅款”項目的金額更有實際意義。 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下,應先按照本期應稅所得和適用的稅率確認應交所得稅費用(或利益);再根據期末暫時性差異及結轉以后年度的本期彌補虧損與所得稅抵減,計算遞延所得稅負債(或資
28、產)的期末余額,并將遞延所得稅負債(或資產)的期末余額與期初余額的差額,作為遞延稅款費用(或利益);最后將應交所得稅費用(或利益)加上遞延稅款費用(或利益),即為所得稅費用(或利益 )。計算公式參見教材42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步驟:1.確定一項資產或負債的計稅基礎2.分析計算暫時性差異3.確認由于暫時性差異造成的遞延所得稅負債(或資產)4.將遞延所得稅負債(或資產)及相應的所得稅費用或收益在報表中予以列示。434.利潤表債務法與資產負債表債務法的異同:作為債務法的兩個分支,二者有不少共同之處:1)理論基礎相同,都是業(yè)主權益論。二者都認為所得稅是企業(yè)為最終獲得凈利潤而發(fā)生的支出,視為費用看待。2)符
29、合持續(xù)經營假設和配比原則。二者都確認時間性差異對所得稅的影響,并遞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3)符合權責發(fā)生制原則。稅率變動時,按現行稅率調整遞延所得稅資產(或負債)余額,因此,遞延所得稅資產(或負債)均表示未來應收和應付的所得稅。4)兩種計算方法的結果一般是相同的44二者的不同點:1)進行所得稅核算時,利潤表債務法注重時間性差異,資產負債表債務法則注重暫時性差異。2)對收益的理解不同3)對所得稅費用計算的程序不同4)對“遞延稅款”的理解不同45五 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會計處理(一).會計科目及主要賬務處理 1. 會計科目 “所得稅費用”:反映當期應當計入利潤表的所得稅費用。該科目分“當期所得稅費用”和“
30、遞延所得稅費用”兩個明細科目。期末,應將本科目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后無余額?!皯欢愘M應交所得稅”:反映按照稅法規(guī)定計算的應交所得稅。貸方登記企業(yè)應該繳納的所得稅,借方表示已繳納所得稅。 “遞延所得稅資產”:借方登記“遞延所得稅資產”增加額,貸方登記“遞延所得稅資產”減少額。“遞延所得稅資產”借方余額為資產,表示將來可以少交的所得稅金額。有關計算公式:遞延所得稅資產期末余額=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期末余額所得稅稅率46 “遞延所得稅負債”:貸方登記“遞延所得稅負債”增加額,借方登記“遞延所得稅負債”減少額。“遞延所得稅負債”貸方余額為負債,表示將來應交所得稅金額。有關計算公式:遞延所得稅負
31、債期末余額=應納稅暫時性差異期末余額所得稅稅率 “本年利潤”:反映企業(yè)當年實現的凈利潤(虧損)“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核算企業(yè)本年度發(fā)生的調整以前年度損益的事項以及本年度發(fā)生現的重要前期差錯更正涉及調整以前年度損益的事項。借方記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增加的所得稅;貸方記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減少的所得稅。472.主要賬務處理(1)、“遞延所得稅資產”的賬務處理A:企業(yè)在確認相關資產、負債時,根據所得稅準則應予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貸: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費用 或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等B:資產負債表日,企業(yè)根據所得稅準則應予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大于本科目余額的差額借:遞延所得稅資產貸:所得
32、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費用 或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等48應予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小于本科目余額的,作相反的會計分錄C:資產負債表日,預計未來期間很可能無法獲得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用以抵扣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按應減記的金額借:所得稅費用當期所得稅費用 或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等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49(2)、“遞延所得稅負債”的賬務處理A:企業(yè)在確認相關資產、負債時,根據所得稅準則應予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負債借:所得稅費用當期所得稅費用 或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等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50B:資產負債表日,企業(yè)根據所得稅準則應予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負債大于本科目余額的差額借: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費用 或資本公積其他資
33、本公積等貸 :遞延所得稅負債應予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負債小于本科目余額的,作相反的會計分錄51(3)、“所得稅費用”的賬務處理A:資產負債表日,企業(yè)按稅法計算確定的當期應交所得稅金額借:所得稅費用當期所得稅費用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B:在確認相關資產、負債時,應予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時:參見(1)A和(2)A(3)資產負債表日參見( 1 )B和 (2)B52(4)、“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的賬務處理A:企業(yè)按稅法規(guī)定計算應繳納的所得稅借:所得稅費用當期所得稅費用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B:期末企業(yè)交納所得稅借: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貸:銀行存款53(5)、“本年利潤”的賬務處理A:期末結轉
34、利潤時結轉收入: 借:各類收入類科目 貸:本年利潤結轉成本費用:借:本年利潤 貸:各類成本費用類科目B:年度終了,應將本年收入和支出相抵后結出的本年實現的凈利潤,轉入“利潤分配”科目借:本年利潤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如為凈虧損,作相反的會計分錄。結轉后本科目無余額。54(6)、“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的賬務處理由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增加的所得稅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由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減少的所得稅借: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55(二).核算時點一般在資產負債表日特殊交易和事項在資產和負債確認時(如企業(yè)合并)(三)、資產負債表債務法的核算程序1、計算當期應繳納的所得稅
35、會計分錄:借:所得稅費用當期所得稅費用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2、確定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和計稅基礎3、比較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和計稅基礎,確定暫時性差異4、根據暫時性差異的情況,確定本期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期末余額,并根據期初余額情況作出相應的會計處理56【例】某企業(yè)因某事項在當期確認了100萬元負債,計入當期損益。假定按照稅法規(guī)定,與確認該負債相關的費用,在實際發(fā)生時準予稅前扣除,該負債的計稅基礎為零,其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之間形成可抵扣暫時性差異100萬元。假定該企業(yè)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33%,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不存在期初余額,對于負債產生的100萬元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36、,應確認33 萬元遞延所得稅資產。會計分錄為:借:遞延所得稅資產33 貸: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費用3357假設資產負債表日企業(yè)根據可抵扣暫時性差異計算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應為33萬元,期初遞延所得稅資產科目借方余額為10萬元,借:遞延所得稅資產23 貸: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費用23假設遞延所得稅資產科目期初借方余額為43萬元借: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費用10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1058【例】假定某企業(yè)持有一項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為1000萬元,期末公允價值為1500萬元賬面價值=1500萬元計稅基礎=1000萬元暫時性差異=500萬元(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假定該企業(yè)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33%,遞延所得稅
37、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不存在期初余額,對于交易性金融資產產生的500萬元應納稅暫時性差異,應確認165萬元遞延所得稅負債借: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費用165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16559假設資產負債表日根據應納稅暫時性差異計算的遞延所得稅負債應為165萬元,期初遞延所得稅科目貸方余額100萬元借: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費用65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65假設期初遞延所得稅負債科目貸方余額為185萬元借:遞延所得稅負債20 貸: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費用2060(四)、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核算舉例1、可抵扣暫時性差異與遞延所得稅資產 【例1】固定資產減值產生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甲公司2004年12月購入一臺設
38、備,原值120萬元,預計使用年限三年,預計凈殘值為零,按直線法計提折舊。2005年12月31日,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20萬元。計提減值后,原預計使用年限和預計凈殘值不變。假設所得稅率為33%。則各年末固定資產賬面價值和計稅基礎等列表如下: 61 年份2004年末2005年末2006年末2007年末(已清理)固定資產原值1201201200減:累計折舊040700固定資產凈值12080500減:減值準備020200固定資產凈值(帳面價值)12060300稅法計算的累計折舊040800計稅基礎12080(12040)400可抵扣暫時性差異0 20(8060)10(4030)0遞延所得稅資產余額06
39、.6(2033)3.3(1033)062注:會計每年計提折舊額:2005年:(120-0)/3=40萬元;2006年:(60-0)/2=30萬元;2007年:(30-0)/1=30。稅法折舊額:每年都是40萬元。所得稅賬務處理:上述甲公司每年末所得稅賬務處理如下:2005年:借:遞延所得稅資產6.6貸: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費用6.62006年:借: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費用3.3貸:遞延所得稅資產3.32007年:借: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費用3.3貸:遞延所得稅資產3.3 63【例2】彌補虧損產生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按照稅法規(guī)定,發(fā)生虧損后允許企業(yè)向后遞延彌補五年;新準則規(guī)定:“企業(yè)對于能夠結轉以
40、后年度的可抵扣虧損和稅款抵減,應當以很可能獲得用來抵扣可抵扣虧損和稅款抵減的未來應納稅所得額為限,確認相應的遞延所得稅資產”。 【例】乙公司所得稅率為33%,20042007年應納稅所得額為-100萬元,40萬元、40萬元、50萬元。假設沒有其他納稅調整事項。 64年份2004200520062007可抵扣差異10060200遞延所得稅資產余額3319.86.60遞延所得稅資產變化3313.213.26.665則乙公司所得稅會計處理如下:(1)2004年末:借:遞延所得稅資產(10033%)33貸: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費用33(2)2005年末: 借: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費用13.2貸:遞延所得稅資產
41、(4033%)13.2 (3)2006年末:借: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費用13.2貸:遞延所得稅資產(4033%)13.2 (4)2007年末借:所得稅費用當期所得稅費用9.9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9.9借: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費用6.6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 (2033%)6.6 662、應納稅暫時性差異與遞延所得稅負債 (固定資產折舊產生的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稅率變動)【例3】甲公司2005年所得稅率為33%,2006年1月1日起所得稅為30%。2004年末購入一臺設備,原值300萬元,預計使用年限3年,預計凈殘值為0,會計上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稅法規(guī)定按年數總和法計提折舊。則各年末固定資產賬面價值和
42、計稅基礎等列表如下: 67年份2004年末2005年末2006年末2007年末(已清理)固定資產原值3003003000減:累計折舊01002000固定資產凈值3002001000減:減值準備0000固定資產凈額(帳面價值)3002001000稅法計算的累計折舊01502500計稅基礎300150(300-150)50(300-250)0應納稅暫時性差異050(200-150)50(100-50)0遞延所得稅負債額016.5(50*33%)15(50*30%)068注:會計折舊額:每年都是100萬元。稅法每年計提折舊額:2005年:300(3/6)=150萬元;2006年:300(2/6)=1
43、00萬元;2007年:300(1/6)=50萬元。)上述甲公司每年末所得稅賬務處理如下:2005年:借: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費用16.5貸: 遞延所得稅負債16.52006年:借:遞延所得稅負債1.5貸: 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費用1.52007年:借:遞延所得稅負債15貸: 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費用1569【綜合舉例】假定甲企業(yè)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33%,2006年利潤總額為750萬元。該企業(yè)當年會計與稅收之間差異包括以下事項:(1)國債利息收入50萬元(2)稅款滯納金60萬元(3)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增加60萬元(4)提取存貨跌價準備200萬元(5)因售后服務預計費用100萬元要求:1、計算
44、確定2006年應納稅所得額及應交所得稅2、甲企業(yè)2006年12月31日資產負債表中部分項目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情況如下(假設年初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的賬面余額為0):確定其遞延所得稅資產與遞延所得稅負債 70項目帳面價值計稅基礎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交易性金融資產2600,0002000,000600,000存貨20000,00022000,0002000,000預計負債1000,00001000,000總計600,0003000,000713、2007年該企業(yè)應納稅所得額為2000萬元,資產負債表中部分資產負債的情況如下: 確認其遞延所得稅資產與遞延所得稅負債。項目帳面價值
45、計稅基礎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交易性金融資產2800,0003800,0001000,000存貨26000,00026000,000 預計負債600,0000 600,000無形資產2000,00002000,000總計2000,0001600,00072答案:1:計算2006年應納稅所得額及應交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利潤總額750萬元-國債利息收入50萬元+稅款滯納金60萬元-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增加60萬元+提取存貨跌價準備200萬元+因售后服務預計費用100萬元=1000萬元應交所得稅=1000萬33%=330萬元借:所得稅費用當期所得稅費用330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3307
46、32:暫時性差異計算見題,會計分錄如下:可抵扣暫時性差異300萬元,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應有余額為:30033%=99萬元借:遞延所得稅資產99 貸: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費用99應納稅暫時性差異60萬元,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應有余額為:6033%=19.8萬元。借: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費用19.8貸:遞延所得稅負債19.8743:2007年12余額31日,暫時性差異計算見題,會計分錄如下:計算應交所得稅:200033%=660萬元借:所得稅費用當期所得稅費用660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660可抵扣暫時性差異160萬元,遞延所得稅資產科目應有余額為:16033%=52.8萬元,期初余額99萬元,遞延所得
47、稅資產減少:99-52.8=46.2萬元。借: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費用46.2貸:遞延所得稅資產46.2應納稅暫時性差異200萬元,遞延所得稅負債科目應有余額66萬元,期初余額19.8萬元,遞延所得稅負債增加46.2萬元。借: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費用46.2貸:遞延所得稅負債46.275(五)、幾個特殊問題1.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交易或事項產生的遞延所得稅:根據本準則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交易或事項,如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的變動,相關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之間形成暫時性差異的,應當按照本準則規(guī)定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計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76【例】甲公司2005年持有丙公司股票,作為可出售金融資產計量。購買時公允價值300 萬元, 2005 年12月31日公允價值為360萬元,甲公司所得稅稅率為3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租賃合同租金支付與租賃物描述
- 2024隗蓉與科技公司關于物聯網設備研發(fā)的合同
- 2024版住宅小區(qū)物業(yè)經理聘任協議版
- 2025年度除塵設備節(jié)能效果評估合同3篇
- 2024某科技公司與某大學關于科研合作的合同
- 2024版婚內財產公證的協議書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金融信托補充協議3篇
- 西湖大學《人體形態(tài)與結構》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西安健康工程職業(yè)學院《小學語文課標解讀與教材分析》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二零二五年社會福利機構勞動合同員工保障與社保合同2篇
- 張家界喀斯特地貌
- 讓學生看見你的愛
- 銷售禮盒營銷方案
- 領導溝通的藝術
- 發(fā)生用藥錯誤應急預案
- 南潯至臨安公路(南潯至練市段)公路工程環(huán)境影響報告
- 綠色貸款培訓課件
- 大學生預征對象登記表(樣表)
- 主管部門審核意見三篇
- 初中數學校本教材(完整版)
- 父母教育方式對幼兒社會性發(fā)展影響的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