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脊軒志導學案_第1頁
項脊軒志導學案_第2頁
項脊軒志導學案_第3頁
項脊軒志導學案_第4頁
項脊軒志導學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項脊軒志導學案畫語導入當家人相聚的歡樂悄然離去,當你的周圍不再有熟悉的聲音,只剩那 如血的夕陽拉長你瘦長的影子,撕扯你孤獨的心靈,你流淚了,你的 心在滴血。到哪里去找尋往昔的點點滴滴?寂寞凄涼里,明代著名散 文家歸有光憶及家中諸多往事,然物是人非,觸之不及,情之所至, 悲從中來,于是他寫下了 “不事雕琢而自有風味”的佳作項脊軒志?!疚难哉怼?古今異義(1)室僅方丈,可容一人居古義:今義:佛寺或道觀中住持住的房間;寺院的住持(2)往往而是古義:今義:表示某種情況在一定條件下時常存在或經(jīng)常發(fā)生.詞類活用 TOC o 1-5 h z 垣墻周庭()(2)客逾庖而宴()(3)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zhí)此以朝

2、()(4)使不上漏()前辟四窗()(6)內外多置小門墻()亦遂增勝()(8)庭中通南北為一(). 一詞多義得又北向,不能得日軒凡四遭火,得不焚(2)然室始洞然 冥然兀坐然余居于此凡凡再變矣軒凡四遭火(4)顧每移案,顧視無可置者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稍縣官日有縻稍之供余稍為修葺,使不上漏稍出近之,愁愁然莫相知(6)置每移案,顧視無可置者內外多置小門墻沛公則置車騎去西蜀之去南海比去,以手闔門去民之所惡,補民之不足(8)歸后五年,吾妻來歸一年來歸,妻跪問其故周公吐哺,天下歸心視死如歸(9)之三五之夜,明月半墻先妣撫之甚厚兒之成,則可待乎他日汝當用之久之,

3、能以足音辨人(10)而客逾庖而宴而母立于茲呱呱而泣.文言句式(1)項脊軒,舊南閣子也。(2)嫗,先大母婢也。(3)兒寒乎?欲食乎?(4)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資料園地】.走近作者歸有光(15071571),明代散文家,字熙甫,號震川。昆山(今屬江蘇)人。9歲能屬文,后以同邑人魏校為師,通經(jīng)史,善古文。嘉靖十九年(1540)中舉人。其后二十余年,八次會試不第。嘉靖二十一年移居嘉定安亭江上,讀書 講學,生徒常達數(shù)十百人,被稱為震川先生。嘉靖四十四年始中進士,授長興知縣。因采用古教化法治民,聽訟時引婦女兒童圍觀,用吳語斷案,以抗拒上司命令,被迫離職,轉為順德府通判,管理馬政。后為南京太仆寺丞

4、, 參與撰修世宗實錄,以勞瘁致疾,卒于南京。.背景展示一般人認為,本文的附記是作者寫作正文13年之后補寫的,因為文中就有“余既為此志,后五年” “其后六年” “其后二年”的說法,加起來正好是13年。但是,這種理解是不正確的。歸有光原居昆山(今江蘇昆山),“項脊軒”是他在昆山時的書齋名。他35歲中舉后,遷居嘉定安亭江上,授徒講學,不復回故里。由此可以推知,附記當作于 35歲遷居之前,可能是遷居前由于翻檢書篋,觸及舊稿,引起了對亡妻深深的懷念,因而補寫的。他18歲寫正文,35歲左右補寫附記,其間相距十六七年,妻死之年手植的枇杷樹也生長了約五六年。這樣,不僅枇杷樹“亭亭如蓋”比較符合實際情況,且“多

5、在外,不常居”之語也有了著落。.詩詞拾遺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蘇軾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v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古代文體常識“記”,即記載事物的書籍和文章,如醉翁亭記。又為古時公文的一種,如奏記、箋記等?!皶?,即信函,如手書、家書等,嵇康的與山巨源絕交書等。據(jù)史記禮書司馬貞索引,“書”又為“五經(jīng)六籍總名”。“志”,為記事的書或文章。如地方志、墓志、三國志等,還有歸有光的項脊軒志。合作探究. 一間書房。作者是怎樣描寫項脊軒前后變化的?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對書房懷有怎樣

6、的情感?.兩種情感。用原文中的一句話回答。.三個女人。文中回憶了與軒有關的哪三個女人?作者是采用什么方法描寫她們的?這些描寫流露出作者對她們怎樣的感情?.此文在選材和描寫上有什么特點?對我們的寫作有何啟示?課堂鞏固訓練.名句填空。(1)借書滿架,。而庭階寂寂,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2)先是,庭中通南北為一。,。,。,凡再變矣。.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吾兒,久不見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2)吾家讀書久不效,兒之成,則可待乎?。?)又雜植蘭桂竹木于庭,舊時欄楣,亦遂增勝。文苑小憩霞光燦爛,賞讀經(jīng)典書卷一一感悟【含英咀華】站在項脊軒的門口, 想著那借書滿架

7、的場景, 聽著那偃仰嘯歌的狂狷, 感受著那種被書擁擠著的幸福感,然后回憶著那充滿淡淡憂郁但又美好甜蜜的過去,回憶著父母朋友同學老師甜甜的微笑,沉浸在那種人人有之但又逐漸遺忘的回憶的幸福之中!然后輕輕地哭泣,又輕輕地微笑!站在項脊軒的門口,想著冥然兀坐的神情,在那寂寂的庭階前,學喂食的少女,捋起袖子,揮手撒出谷子,引來那人至不去的小鳥。然后站在那里靜靜地看著,注視著,融入這片靜謐但又有著跳動旋律的院色之中,等待那淡了、暗了的暮靄,等待夕陽西下,庭前花開花落的那一瞬。然后腦中浮現(xiàn)小鳥珊珊可愛的神情,學著小鳥在跳動的旋律中享受這份來自大自然的和諧。(2009年高考湖北卷滿分作文站在項脊軒的門口)親情

8、名人名言慈母的胳膊是慈愛構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家庭應該是愛、歡樂和笑的殿堂。(木村久一早期教育和天才)溫和的語言,是善良人家庭中決不可缺少的。(印度摩奴法典)家有財產(chǎn)萬貫,不如出個硬漢。(錢大昕恒言錄)治家嚴,家乃和;居鄉(xiāng)恕,鄉(xiāng)乃睦。(王豫蕉窗日記)【美文欣賞】祭妹文袁枚乾隆丁亥冬,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而奠以文曰:嗚呼!汝生于浙而葬于斯,離吾鄉(xiāng)七百里矣,當時雖崎夢幻想,寧如此為歸骨所耶!汝以一念之貞,遇人枇離,致孤危托落。雖命之所存,天實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嘗非予之過也。予幼從先生授經(jīng),汝差肩而坐,愛聽古人節(jié)義事;一旦長成,遽躬蹈之。嗚呼!使汝不識詩書,或未必艱貞若是。

9、予捉蟋蟀,汝奮臂出其間;歲寒蟲僵,同臨其穴。今予殮汝葬汝,而當日之情形,憬然赴目。 予九歲憩書齋,汝梳雙髻,技單繳來,溫緇衣一章。適先生專戶入,聞兩童子音瑯瑯然, 不覺莞爾,連呼則則。此七月望日事也。 汝在九泉,當分明記之。予弱冠粵行,汝椅裳悲慟。 逾三年,予披宮錦還家,汝從東廂扶案出,一家瞠視而笑,不記語從何起,大概說長安登科, 函使報信遲早云爾。凡此瑣瑣,雖為陳跡,然我一日未死,則一日不能忘。舊事填膺,思之 凄梗,如影歷歷,逼取便逝?;诋敃r不將娶妮情狀,羅縷紀存。然而汝已不在人間,則雖年 光倒流,兒時可再,而亦無與證印者矣。汝之義絕高氏而歸也,堂上阿奶,仗汝扶持,家中文墨,目失汝辦治。嘗謂

10、女流中最少明經(jīng) 義,諳雅故者,汝嫂非不婉嫣,而于此微缺然。故自汝歸后,雖為汝悲,實為予喜。予又長 汝四歲,或人間長者先亡,可將身后托汝,而謂汝之先予以去也。前年予病,汝終宵刺探, 減一分則喜,增一分則憂。后雖小差,猶尚殖煤,無所娛遣,汝來床前,為說稗官野史可喜 可愕之事,聊資一歡。嗚呼!今而后,吾將再病,教從何處呼汝耶?汝之疾也,予信醫(yī)言無害,遠吊揚州。汝又慮戚吾心,阻人走報。及至綿懾已極,阿奶問:“望兄歸否? ”強應曰:“諾! ”予已先一日夢汝來決,心知不詳,飛舟渡江。果予以未時還家,而汝以辰時氣絕。四支猶溫,一目未瞑,蓋猶忍死待予也。嗚呼痛哉!早知訣汝,則 予豈肯遠游?即游,亦尚有幾許心中

11、言,要汝知聞,共汝籌畫也!而今已矣!除吾死外,當 無見期。吾又不知何日死,可以見汝;而死后之有知無知,與得見不得見,又卒難明也。然 則抱此天涯之憾,天乎人乎!而竟已乎!汝之詩,吾已付梓;汝之女,吾已代嫁;汝之生平,吾已作傳;惟汝之建交,尚未謀耳。先 瑩在杭,江廣河深,勢難歸葬,故請母命而寧汝于斯,便祭掃也。其旁葬汝女阿印,其下兩 冢,一為阿爺侍者朱氏,一為阿兄侍者陶氏。羊山礦渺,南望原隰,西望棲霞,風雨晨昏, 羈魂有伴,當不孤寂。所憐者,吾自戊寅年讀汝哭侄詩后, 至今無男;兩女牙牙,生汝死后, 才周碎耳。予雖親在未敢言老,而齒危發(fā)禿,暗里自知,知在人間,尚復幾日?阿品遠官河 南,亦無子女,九族

12、無可繼者,汝死我葬,我死誰埋!汝倘有靈,可能告我?嗚呼!身前既不可想,身后又不可知;哭汝既不聞汝言,奠汝又不見汝食。紙灰飛揚,朔風野大,阿兄歸矣,猶屢屢回頭望汝也,嗚呼哀哉!嗚呼哀哉!賞析:祭文通常有固定的格式,其內容和形式都容易公式化,為后人傳誦的不多。但袁枚的祭妹文卻不拘格式,寫得情真意切,生動感人,為后人傳誦。這篇祭妹文是我國文學史上哀祭散文的珍品,表現(xiàn)了兄妹之間深摯的情感。文中作者對亡妹的哀痛之情不單單是 因為對妹妹的愛,還飽含著對她的同情和憐憫, 對邪惡不公的憤懣,對“一念之貞”的痛恨,對自己未盡職責的無限悔恨。這使得文章包孕了豐富的思想內涵,增強了震撼讀者的心靈力量。被祭的袁素文是袁枚的三妹,名機,字素文。素文未出生時,其父母曾與高氏指腹為婚,高氏子成人后,卻是市井無賴,極多劣跡。高氏子提出解除婚約,但袁素文囿于封建禮教,竟執(zhí)意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