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下冊期末考試【含答案】_第1頁
七年級歷史下冊期末考試【含答案】_第2頁
七年級歷史下冊期末考試【含答案】_第3頁
七年級歷史下冊期末考試【含答案】_第4頁
七年級歷史下冊期末考試【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七年級歷史下冊期末考試【含答案】(時間:60分鐘 分數(shù):100分)班級: 姓名: 分數(shù):一、選擇題(共25個小題,每題2分,共50分)1、隋唐時期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繁榮時期。其中造成唐朝由盛轉衰的事件是( )陳橋兵變 B.藩鎮(zhèn)割據(jù)C.安史之亂D.黃巢起義2、“世上瘡痍詩中圣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是郭沫若先生為唐代一位著名詩 TOC o 1-5 h z 人題寫的一副對聯(lián),他稱頌的人物是()李白B.杜甫C.白居易 D.李商隱3、下圖所示的是青牛白馬的故事,反映的是關于契丹族起源的傳說。你知道10世紀初,統(tǒng)一契丹各部并建國的契丹族首領是誰嗎()A.趙匡胤 B.阿骨打 C.元昊 D.耶律阿保機4、著

2、名文化學者王立群這樣評價古代一位帝王:“烽火燃,五十年,陳橋驛站披褫冕。披旅冕,定江山,杯酒之間銷兵權還一個,盛世繁華,文煌武 烈?!彼u價的是()A.楊堅B.李世民C.武則夭 D.趙匡胤5、唐朝的一位君主曾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這位君主是()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高宗 D.唐玄宗6、禮記-禮運認為,在“天下為公”的“大同”之世之后,社會進入“天下為家”的“小康”之世?!按笕耸兰耙詾槎Y,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 紀。”中國最早具備以上“小康”之世特征的王朝是()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7、隋朝是個短命王朝,僅傳二世即亡,隋朝滅

3、亡的最根本原因是()A.權臣當?shù)?B.隋煬帝的暴政 C. 土地兼并嚴重D.隋末農民起義8、隋朝主持開通大運河的是()A.隋文帝 B.隋煬帝 C.唐太宗 D.秦始皇9、了解歷史時序是學習歷史的基本要求。請按時間先后順序給下列史實排序( )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開通玄奘西行求取佛經精義我國版圖達到歷史上最大我國第一個統(tǒng)一封建國家建立A. B.C.D.10、考古研究發(fā)現(xiàn),中原地區(qū)彩陶向周圍地區(qū)施加影響的年代和達到的區(qū)域,與傳說中教民制作陶器的炎帝所處的部落聯(lián)盟興盛的時間、空間一致。其中可以 相互印證的歷史信息是()A.彩陶最早出現(xiàn)在中原B.長江流域文化領先C.先民己掌握制陶技術D.炎帝鼓勵發(fā)明創(chuàng)造11、

4、小明運用下面四幅圖進行研究性學習。他研究的主題應是()河坪渡人的骨邦河坪渡人的骨邦春秋時期的鐵制農具漢和牛耕圖唐代西轅犁A.耕作方式的進步C.鐵犁牛耕的出現(xiàn)A.耕作方式的進步C.鐵犁牛耕的出現(xiàn)冶鐵技術的提局D.原始農業(yè)的興起12、宋代通判“凡兵民、錢谷、戶口、賦役、獄訟聽斷之事,可否裁決,與守 臣通簽書施行”。通判還有一個職責:“所部官有善否及職事修廢,得(容 許)刺舉(檢舉)以聞?!庇纱丝梢?,通判()A.單獨掌握地方行政權B.單獨掌握地方軍政權單獨掌握地方財政權D.兼有監(jiān)察權和行政權13、早在六七千年前,生活在黃河和長江流域的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都已經 進入到農耕文化的時代。下列表述符合這兩

5、個氏族農耕文化特征的是()A.開始使用鐵制農具B.逐步推廣牛耕技術C.飼養(yǎng)家畜制造陶器D.確立土地私有制度14、春秋時期,在孔子興辦的私學中,學生來自士農工商各階層。這體現(xiàn)的教育思想是()A.有教無類B.因材施教 C.誨人不ItD.溫故知新15、遼朝與北宋、金朝與南宋先后對峙,實際上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二個南北朝時代,但也促進了各族人民間的相互了解和進一步聯(lián)系,為中華各民族再次統(tǒng) 一奠定了基礎。實現(xiàn)“再次統(tǒng)一”的朝代是()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16、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唐朝滅亡以后進入的分裂時期是( )A.春秋戰(zhàn)國B.魏晉南北朝 C.遼宋夏金D.五代十國 TOC o 1-5 h

6、 z 17、在“朝代接龍”的游戲中,按照時間順序排列正確的是()A. 元一宋一唐B. 唐一元一宋C. 唐一宋一元D. 宋一元一唐18、如果我們要學習農作物種植、瓜果蔬菜栽培、家禽家畜飼養(yǎng)等知識,可以參考北魏時期的農學著作()A.本草綱目B.齊民要術 C.天工開物D.水經注19、“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到“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反映了春秋時期最顯著的政治特點是()A.分封諸侯眾多,離心離德B.周王室中興,王權加強C.霸主尊王攘夷,輔助弱小D.周王室衰微,諸侯爭霸20、小強和爸爸都是歷史迷。一天,小強讓爸爸猜我國古代的一位皇帝,他給出如下提示詞:開通大運河、正式設置進士科、暴君。爸爸給出的正確答案應 該

7、是()A.晉惠帝 B.隋文帝 C.隋煬帝 D.唐玄宗21、據(jù)記載,文成公主入藏時,攜帶的嫁妝有釋迦佛像,360卷經典,大量珍寶、金鞍玉轡、綢帛、種子,60種營造與工技著作,100多種醫(yī)方、4種醫(yī)學 論著等。豐富的嫁妝種類折射出唐朝()A.對邊疆統(tǒng)治加強B.民族交融成為主流C.經濟文化的繁榮D.開元盛世成就輝煌 TOC o 1-5 h z 22、唐末農民戰(zhàn)爭最突出的特點是()A.沉重地打擊了地主階級B.占領長安,建立了政權C.瓦解了唐朝的統(tǒng)治D.起義軍進行流動作戰(zhàn)23、下列哪一史實結束了長期分裂的局面,順應了我國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歷史發(fā)展大趨勢?()A.隋文帝滅掉陳朝B.隋朝創(chuàng)立科舉制C.隋朝統(tǒng)一

8、度量衡D.隋朝開通大運河24、元朝規(guī)定: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務必須呈報中書省,軍政要務則需呈報樞密院。沒有來自中央的詔旨,行省官員不能更改賦稅征收制度,不得調動軍 隊。這體現(xiàn)行省制度()A.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C.對后世影響力非常大地方官員沒有了權力不利于管轄遼闊疆域25、對下圖所反映東漢朝政情況的準確理解是()25、對下圖所反映東漢朝政情況的準確理解是()A.諸侯強大威脅中央B.社會局面比較安定外戚宦官交替專權外戚宦官交替專權母后主政皇帝無權二、非選題(第1題18分,第2題15分,第3題17分,共50分)1、小明同學對我國古代民族關系進行了探究學習。他在探究學習中搜集整理圖 片如下,請你根據(jù)圖片

9、解決問題。次I墉招投V E2瓜荔會51 陽3大裝全方匕請回答:(1)以上是小明同學搜集到的資料,請問哪些圖片與本次探究活動的主題不相符?(填出序號即可)(2)請根據(jù)題意填全相關內容。朝代妥善處理民族關系的典型事例唐朝唐太宗把嫁給松贊干布朝設置宣政院,將西藏置于中央政府的管理之下清朝確立冊封制度、設駐藏大臣(3)請你談談,我國歷代中央政府對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管轄主要采取了哪幾種方 式?(列舉兩種)(4)通過本次探究活動,你有何感想或認識?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魏晉以來,官員大都從各地高門權貴的子弟中選拔。權貴子弟無論 優(yōu)劣,都可以做官。許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實學的人,卻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擔

10、任高官。摘自中國歷史 材料二科舉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 “機會均等”的機制,對知識分子的社會心理是一種塑造,客觀上激勵了 個人的奮斗精神。摘自薛明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概論(1)材料一、材料二中選拔官吏的標準分別是什么?(2)根據(jù)材料二,分析科舉制度的作用。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創(chuàng)造指南針,平定蚩尤亂。世界 文明唯我先。孫中山材料二:2009年4月3日,臺灣馬英九親率“中央部會”文武百官在圓山忠烈祠舉行遙祭黃帝陵典禮“政府”為紀念黃帝,將清明節(jié)定為“民族掃墓節(jié)摘自百度網(wǎng)祭奠黃帝陵悠悠中華情請回答:兩則材料中提及的歷史人物是誰?他被中華兒女尊奉什么?根據(jù)材料一,說說他的貢獻?臺灣人民為什么也祭奠他?請你對臺灣人民說一句深明大義的話。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25個小題,每題2分,共50分)1、C2、B3、D4、D5、B6、A7、B8、B9、D10、C11、A12、D13、C14、A15、D16、D17、C18、B19、D20、C21、C22、D23、A24、A25、C二、非選題(第1題18分,第2題15分,第3題17分,共50分)1、 (1)圖 1,圖 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