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七章 影響翻譯的因素第1頁,共30頁。許鈞教授在他的著作翻譯概論中對翻譯給出了一個全新的定義:翻譯是以符號轉換為手段,意義再生為任務的一項跨文化的交際活動。通過對這一定義的認識,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隨著翻譯理論研究的不斷發(fā)展,有關翻譯的認識不斷加深,這個定義涉及與翻譯活動密切相關的諸多方面。在這簡短的概括中既有語言技術層面的符號轉換即文字變換,又包括文學審美層面的意義再生,即翻譯的再創(chuàng)作,更涉及更深層次的文化交際,即翻譯的社會文化性,以及翻譯活動進行的意義。翻譯活動是一項復雜的文化活動 其進行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 第2頁,共30頁。第一節(jié) 文化背景知識翻譯不僅是一種跨語言的活動它更是一種跨文化的
2、行為。翻譯難就難在對文化背景知識的理解與翻譯上翻譯問題不單單是語言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它與文化因素、背景知識有著重大關系,受它們的影響和制約,因此,譯者除了要通曉兩國的語言更要熟悉兩國的文化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做到使譯文在語言和文化上的等值。影響翻譯的文化背景知識包括許多種類,如動物、顏色詞在中西語境中的不同含義,典故在文化中的特殊地位,這都是譯者在翻譯時無法回避的文化因素。第3頁,共30頁。動物在中英文化的不同含義動物的文化意義是指功物形象的比喻和象征意義。由于地域差異,不同民族對同一動物形成了不同的觀念和審美情趣。 由于人類生活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相似,中英兩國人民從動物的基本屬性去認識動物,自然會
3、產生相同或相似的聯(lián)想,賦予動物詞匯相同的文化內涵。例如,公雞(cock),中英文中都表示“驕傲”。英語里說 as arrogant as a cock, 漢語是 “驕傲得像只公雞”。盡管文化內涵相似但是其意義的側重點稍有不同。 第4頁,共30頁。天才的 bear與窩囊熊。熊在中國人和英國人頭腦中產生的聯(lián)想意義更是大相徑庭。在英語口語中 bear 可形容有特殊才能的人,如 He is a bear at math (他是個數(shù)學天才)。但中國人一談到與熊有關的詞匯就會想起“窩囊、沒本事”等文化內涵,如“瞧他那個熊樣兒”、“真熊” 等貶義詞。吉祥的 chicken與膽小的雞。 在漢語中有雞褒義的一面
4、。如 “聞雞起舞” 聽到雞鳴,就起床舞劍。典出晉書祖逖傳和 晉陽秋。說祖逖和劉琨少年而有壯懷。半夜聽見雞叫,便起床操演武藝,以備報效國家。比喻有志向的人及時奮發(fā)。古人除了常用雞來守夜報時外還常用于占卜、驅邪、祭祀等,可見雞對人們的重要性。雞在中國人的眼中是吉祥之物,深受人們的喜愛,故“金雞牌”頻繁用于現(xiàn)代的商品。 而chicken 在英語俚語中卻象征“膽小鬼, 懦夫” 。第5頁,共30頁。第6頁,共30頁。第7頁,共30頁。顏色詞在中英文化的不同內涵漢英語言中表示顏色的詞語非常豐富,它們不僅有自身的基本意義,還有涵義深廣的象征意義。隨著各種文化的不斷交融與滲透,在一種文化中同一顏色詞的象征意義
5、呈現(xiàn)多樣性和復雜性,其中既有基本象征意義,又有輔助象征意義。顏色詞的基本象征意義是在社會的發(fā)展、歷史的沉淀中約定俗成的,是一種永久性的文化現(xiàn)象,由于各民族不同的文化歷史背景、宗教信仰、思維方式、審美觀和生活環(huán)境,因此更具豐富的文化內涵。黑色綠色紅色白色黃色藍色 第8頁,共30頁。英語典故對翻譯的影響 語言是人類用來表達思想、傳遞感情的交際工具。語言的起源是豐富多彩的。語言中的詞匯與民族文化息息相關,而詞匯中的成語則是詞匯中對民族文化的發(fā)展和變化最為敏感的部分。有一部分成語出自寓言、傳說、歷史事件或宗教中的人物或事件 ,這類成語稱為典故成語。本小節(jié)將就一些英語典故成語的起源、 發(fā)展以及理解翻譯作
6、簡要介紹。英語成語范圍廣泛 ,源遠流長。有的源自寓言神話,有的源自風俗習慣或宗教信仰 ,有的源自文學藝術 ,還有的源自航?;蜍娛掠谜Z等等。這些典故經常見諸文學藝術作品和報章雜志 ,至今仍具有豐富的生命力。第9頁,共30頁。希臘羅馬神話對典故成語的影響between Scylla and Charybdis進退維谷 ,腹背受敵這個典故源于希臘神話: Scylla (錫拉)是塊巨大的巖石 ,她位于意大利的 Messina (墨西拿)海峽的Charybdis (卡里卜迪斯)大旋渦對面 ,船只經過這里的時候 ,水手要避開錫拉巖石。就可能被卷進卡里卜迪斯旋渦。故此比喻進退維谷。這句成語多在文學作品中使用
7、。如: The pirates had to fight and be killed or give up and be hanged ; they were between Scylla and Charybdis . (這群海盜不是在戰(zhàn)斗中被殺死 ,就會在投降后被絞死;他們真是面臨絕境) 。第10頁,共30頁。伊索寓言對英語典故成語的影響blow hot and cold動搖不定 ,反復無常這個典故出自伊索寓言 人與山林小神,講一個人冬夜在山林中迷路 ,碰到一個山林小神(stayr ) ,領他回到自己的小屋。路上這個人不斷向手上呵氣 ,山林小神問他干什么 ,他說手冷麻木了 ,呵氣取暖。到家
8、后山林小神給他端來一碗熱騰騰的粥 ,那人端到嘴邊又吹氣。山林小神問他又干什么 ,他回答說粥很燙 ,想把粥吹涼。山林小神對他說:“你嘴里的氣既吹熱又吹冷(blow hot and cold with the same breath ) ,這樣的人我不接待 ,你走吧。” 這個典故原用來比喻避免與性情模棱兩可的人交往 ,現(xiàn)在常比喻動搖不定 ,反復無常。 第11頁,共30頁。信仰對英語典故成語的影響make bricks without straw做無草之磚該成語源出 圣經舊約出埃及記第五章:摩西受上帝之命 ,成為在埃及做奴隸的以色列人的領袖。他向埃及國王提出要帶以色列人離開埃及。埃及國王不允 ,認為
9、是以色列奴隸閑著沒事干而鬧事 ,遂下令不給以色列奴隸提供柴草 ,要他們自己尋找草梗去生火燒磚 ,但每天要上交的磚的數(shù)量不得減少 ,結果造成以色列奴隸和埃及奴隸主之間的矛盾加劇。后來人們用 make bricks without straw (做無草之磚)來形容“做吃力不討好的事”,或“根本做不到的事”。 第12頁,共30頁。莎士比亞戲劇對英語典故成語的影響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對英語典故成語的影響thats all Greek to me (我對此一竅不通)all s well that ends well (結果好就一切好)all is not gold that glitters (發(fā)亮的東西不
10、一定是金子好看的東西不一定都有用) at one fell swoop ( 一下猛撲 )The enemy troops were routed at one fell swoop. (敵軍被一舉擊潰) a Cleopatra (克婁巴特拉) ,指絕代佳人這是莎士比亞戲劇 安東尼和克婁巴特拉 中的人物 a Shylock (夏洛克) ,指貪婪、 殘忍、 追求錢財、 不擇手段的守財奴這是另一個莎士比亞戲劇 威尼斯商人 中的人物 a Sherlock Holmes (歇洛克 福爾摩斯) ,指有非凡才能的偵探或敏銳精明的人 ,這種人善于通過仔細觀察、 科學分析和邏輯推理 ,進行追捕或解決疑難問題歇洛
11、克 福爾摩斯是柯南道爾著名偵探小說中的主人公。第13頁,共30頁。地域文化對翻譯的影響自然環(huán)境對翻譯的影響也是巨大的。一個民族長期生活在一個地方便會形成與此地域相一致的對事物的看法會形成獨特的審美情趣和思想意識。如英國是一個典型的海洋國家,因而與海洋有關的比喻成語和諺語也特別多不少漢語中的比喻成語或諺語譯成英語時其喻體往往取自與海洋有關的東兩如“守口如瓶”,譯成英語為as closedumb as an oyster;“未雨綢繆”譯為castlayhave an anchor to windward。對于“西風”的不同認識“雨后春筍”的翻譯第14頁,共30頁。第二節(jié) 政治因素和意識形態(tài)二十世紀
12、初 ,在國人覺醒啟蒙的重大文化轉型時期 ,文藝界、 翻譯界的知識精英們在翻譯選材方面就大力提倡譯介反映西方科學和民主精神的作品 ,作為打倒 “孔家店” 的工具。在翻譯語言的裁決上也曾展開過與封建八股文這一充分凸現(xiàn)政治權力的文體的辯論和斗爭。新中國成立之初 ,由于政治形勢的需要 ,翻譯活動被擺到了幫助鞏固和加強政治統(tǒng)治的位置 ,從事翻譯的工作者只能遵從隸屬國家權力機關的翻譯機構的指示和監(jiān)管 ,以致翻譯明顯地帶有配合意識形態(tài)準則的痕跡。文革期間 ,由于個人權威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任何領域包括翻譯界都無法進行對話 ,翻譯工作者們在意識形態(tài)方面的考慮就更多了。因為一旦有超越或違背政治權力話語的
13、譯作或譯論出現(xiàn) ,馬上就會受到諸多制肘 ,更不可能在官方渠道出版發(fā)行了。直至八十年代以后 ,各個學術領域都得到了空前發(fā)展 ,當然翻譯理論與實踐也同樣獲得了新的活力與生機。由于政策的寬松和實際的需要 ,各類書籍如雨后春筍般被翻譯傳播到了中國 ,使學術研究得到極大的推進。第15頁,共30頁。政治因素影響翻譯策略的選擇法國翻譯學者貝爾曼(Berman)指出翻譯策略是在意識形態(tài)的驅動下做出選擇的。在政治敏感的社會里 ,對政治敏感性內容的翻譯往往棄“信”而投“不信”,采用改變原語語義以滿足當時政治需要的翻譯策略。一方面 ,出于政治的考慮 ,對遇到可能引起麻煩或糾紛的內容 ,譯者或者加以刪除 ,或者進行淡
14、化 ,一般都會自覺地避免譯入那些有可能觸犯政府或主流政治的言論或描寫。具體表現(xiàn)為個別之處按下不提 ,裝聾作啞一番 ,或只是輕描淡寫 ,敷衍了事。這在古今中外翻譯界 ,可謂司空見慣。另一方面出于某種政治心理或為了達到某種政治目的 ,如果需要 ,譯者也會竭盡渲染之能事 ,濃墨重彩地突出與之政治意識形態(tài)相吻合的部分 ,甚至無中生有的添加 ,借以突出政治性內容。 第16頁,共30頁。政治因素影響翻譯題材的選擇管影響翻譯取材的因素很多 ,如文化成見、 審美習慣等 ,還有翻譯動機和目的也直接影響著對作品的選擇 ,但政治因素的影響幾乎是決定性的。如新中國成立之初 ,受蘇聯(lián)社會主義文藝思想的影響 ,認為西方(
15、主要是歐美)現(xiàn)代文學在政治上是反動的 ,在思想上是頹廢的 ,在藝術上是形式主義的 ,因而在根本上是反現(xiàn)實主義的反動文學。在那個時期 ,對翻譯作品的選擇 ,主要根據(jù) “政治” 和 “藝術”這兩個標準 ,而在這兩者中 ,政治是首位的。對許多翻譯家來說 ,選擇怎樣的作品加以翻譯 ,政治因素往往是首位的。 但是到了五十年代末期 ,中蘇分歧公開后 ,隨著中蘇關系的破裂 ,對蘇聯(lián)的當代作品也當作修正主義作品而打入冷宮 ,對蘇聯(lián)文學的介紹也冷卻下來。連高爾基這樣在我國最有影響的外國作家 ,在文革前期也被否定 ,他的作品一度被禁讀。由此可見政治因素在翻譯文本選擇過程中的決定性作用。 第17頁,共30頁。政治因
16、素影響譯者的選詞 譯者的選詞指譯者對原文中某個特定詞語的詮釋 ,即譯者是如何選擇特定的目的語詞匯來解釋原文中某個特定概念的。在翻譯過程中 ,譯者往往會遇到這樣的情形:原語中某個概念在譯語中可能會有不止一種解釋 ,上下文是譯者決定取舍時的關鍵參照因素。除了語境、 社會文化環(huán)境之外 ,譯者所處時代的社會政治背景對譯者的選詞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同時代的譯者對同一詞匯的大相徑庭的解釋說明譯者所處時代的社會政治背景影響著譯者的選擇。譯者通常是帶著某種預想或偏見走近原文的 ,而這種預想或偏見正是譯者政治傾向的反映 ,譯者的政治傾向可以解釋為什么譯者會有意將原文中的一個中性詞解釋成譯文里具有明顯政治傾向性
17、的詞匯 ,甚至有時候原文中的同一個詞在譯文里也會有完全相反的含義。第18頁,共30頁。如果我們比較一下分別誕生于30年代(由李霽野譯)和90年代(由黃源深譯)的 簡 愛 的兩部中譯本 ,就會發(fā)現(xiàn)李譯本中包含較多政治色彩較濃厚的革命性詞語 ,例如 “反抗” 、 “斗爭” 、 “革命” 等詞多次出現(xiàn)在譯文中 ,相比較而言 ,黃譯本的語言總體上則平和得多。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 ,中國人民正在與舊的社會制度進行不屈不撓的斗爭 ,為的是建立一個全新的社會。當時的文學作品 ,包括翻譯作品 ,大都是為了服務于這一革命目的。當時的許多作家和翻譯家都用筆作為革命的武器 ,喚醒中國民眾的靈魂 ,使更多的人加入到革命
18、行列中來。魯迅先生是這一運動的領袖 ,他的許多文學作品帶有明顯的政治傾向性。李霽野作為魯迅的追隨者和親密朋友 ,深受先生的影響 ,以至于在翻譯關于描寫農村人的段落時 ,也模仿先生描寫農村人士所用的典型用語 ,選擇了諸如 “心智十分麻木不仁” 和 “覺悟” 這樣的詞匯來翻譯原文中毫無意識形態(tài)意義的詞語。30 年代所產生的許多譯作中都包含了相當多的諸如 “覺悟” 、 “革命” 、 “反抗”之類的詞匯。而黃對這些詞匯的解釋符合 90 年代中國讀者的情趣。那時的中國正處于經濟蓬勃發(fā)展時期 ,人們渴望和平穩(wěn)定的政治環(huán)境 ,過豐富多彩的生活。這足以證明當時的政治環(huán)境對譯者選詞的影響。 第19頁,共30頁。
19、美國作家 Edgar Snow一向同情和支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事業(yè) ,他根據(jù)自己在陜甘寧邊區(qū)的所見所聞 ,寫了Red Star Over China這部不朽著作 ,他通過實地考察了解了中國共產黨的理想信念和事業(yè) ,把中國共產黨看作是 “普照中國的一顆紅星” ,他定的書名立意深刻 ,比喻生動 ,形象鮮明 ,充分顯示了他的遠見卓識 ,洋溢著他對中國共產黨的信任和崇敬之情。按理完全可以直譯為中國上空的紅星,或采用直意相溶法譯為 紅星普照的中國。但鑒于當時國內的政治局勢,這樣的譯名難于出版,發(fā)行和傳閱,譯者把它譯為毫無政治色彩的西行漫記,應該說在當時的情況下是個絕妙的佳譯。也充分說明了政治因素在很大
20、程度上影響了譯者的選詞。第20頁,共30頁。政治因素影響評判譯文的標準 在論及評判翻譯準確性的標準時 ,威廉.斯奈德(William H. Snyder)指出 ,社會和政治壓力是影響譯文評判標準的最為 “丑陋” 的障礙。如馬丁.路德翻譯的 圣經 被同時代的政治敵人誣陷為 “魔鬼之作” ,因為他想用通俗、 樸實的德語進行翻譯 ,以便讓普通人能夠讀懂 圣經 ,使他們能夠直接與上帝對話。他的這一動機被教會視為危險之舉 ,因為在教會看來 , “使普通人與上帝直接對話” 意味著由不夠資格的人來解釋 圣經 。而馬丁.布伯出于對猶太民族語言的熱愛 ,力圖使其 圣經 譯文的語言形式與希伯來原文保持一致 ,以便
21、傳達希伯來原文那種優(yōu)美的韻律和情調。他的這一做法觸犯了當時納粹政府所奉行的反猶政策 ,其譯作也因之而受到無辜的批判。 第21頁,共30頁。第三節(jié) 翻譯動機和翻譯觀念對翻譯的影響在影響翻譯實踐的諸多因素中, 最活躍且起著決定性作用的, 是翻譯的主體因素, 而譯者的翻譯動機和翻譯觀念 , 作為翻譯主體因素的重要組成部分, 影響著從翻譯文本的選擇到翻譯策略的選定的整個翻譯過程。第22頁,共30頁。翻譯動機 回顧中國翻譯史,特別是近一個世紀以來的翻譯史,我們可以看到,在各個不同的歷史時期,翻譯總是與社會變革或思想文化運動緊密地結合在一起,而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翻譯家,更以他們在明確的翻譯動機推進下所進行的
22、翻譯活動,起著推動社會變革或思想文化運動的積極作用。我們知道,翻譯作為一種跨文化的交流活動,具有很強的目的性,這里必然涉及到“為什么翻譯”的根本問題。對具有歷史使命感的翻譯家來說,只有明確了“為什么翻譯”這一根本問題,才能作出“翻譯什么”的選擇,而這兩個問題一旦找到明確的答案,如何翻譯的問題便能在原則上得到解決。在這個意義上說,翻譯家的翻譯動機對他們選擇什么文本來譯,采取怎樣的策略來進行翻譯,具有直接的決定作用。我國近代著名思想家、政治活動家梁啟超的翻譯活動是一個很好的例證。第23頁,共30頁。翻譯動機作為影響翻譯的重要因素,所起的作用是許多翻譯家本人也充分意識到的。翻譯家對翻譯有著不同的理解
23、與認識,對從事翻譯工作也有著不同的動機,而“求真”與“求美”,構成了翻譯動機的基本之源。巴金實例說明了翻譯對他而言是一種武器,一種手段,而戰(zhàn)勝黑暗,求得光明,便構成了他進行翻譯工作的動機。 第24頁,共30頁。翻譯觀念譯者作為翻譯的主體,他在整個翻譯過程中始終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而上文中我們所探討的翻譯動機則是直接制約翻譯者的行為的因素之一。與之緊密相關的,還有譯者的翻譯觀念。所謂翻譯觀念,即是譯者對翻譯的認識,它直接體現(xiàn)了譯者對翻譯活動的理解,也制約著譯者的價值取向及翻譯方法。應該說,譯者進行翻譯活動,都是為著一定的目的的,其動機將有形或無形地始終影響著譯者在整個翻譯過程中的選擇與取舍,而與翻
24、譯動機同時起作用的,還有不可忽視的翻譯觀念。第25頁,共30頁。翻譯不是一種純粹個人的活動,也不可能是一種純粹個人的活動,因為翻譯直接涉及到交流的雙方,它不是一種單向的行為。在這樣一種事關交流雙方的活動中,任何一個翻譯者都或多或少地會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對他所擔負的翻譯行為有一個起碼的認識,并且會基于自己的認識與責任,為自己的翻譯活動建立某種原則。而譯者對翻譯活動有否正確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作為一個譯者他或她對翻譯的理解與認識不是靜止不變的,會因時代或社會、文化語境的變化而變化,在這個意義上,一個人的翻譯觀也是在不斷變化、發(fā)展的。許鈞教授曾以自己為例談到翻譯觀對方翻譯的影響時,他說:“在20世紀80年代初,當自己剛剛涉足翻譯時,對翻譯的認識還是比較幼稚的,應該說,當時的翻譯觀基本囿于“語言轉換”的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共同股權投資合同范本
- 關于續(xù)簽監(jiān)控合同范本
- 涼皮店用工合同范例
- 事業(yè)單位勞務合同范本3篇
- 公司考核合同范本
- 下班無償保潔合同范本
- 入股銷售合同范本
- 北京貸款合同范本
- 農業(yè)設備運輸合同范例
- 公司簽承攬合同范本
- 東芝授權委托書標準版
- 2023施工項目部標準化工作手冊
- 中小學幼兒園中班下冊點點回家公開課教案教學設計課件案例測試練習卷題
- SG-400140型火電廠鍋爐中硫煙煤煙氣噴霧干燥法脫硫+袋式除塵系統(tǒng)設計
- 中型轎車的盤式制動器的設計
- 低血糖急救護理課件
- 學做小小按摩師(課件)全國通用三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活動
- 陰道鏡檢查臨床醫(yī)學知識及操作方法講解培訓PPT
- “教學評一體化”指導的語文教學設計以統(tǒng)編版語文四年級上冊《蟋蟀的住宅》為例
- AI09人工智能-多智能體
- 建設工程前期工作咨詢費收費計算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