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采工作面作業(yè)規(guī)程_第1頁
回采工作面作業(yè)規(guī)程_第2頁
回采工作面作業(yè)規(guī)程_第3頁
回采工作面作業(yè)規(guī)程_第4頁
回采工作面作業(yè)規(guī)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淮南礦業(yè)集團潘集第一煤礦回采工作面作業(yè)規(guī)程 施工單位 : 綜采一隊 施工地點: 2141(3) 2010 年 5月 編制編 制 人: 年 月 日參 與 班長: 年 月 日單位負責人: 年 月 日會審單位: (簽字)生產技術科 年 月 日企 管 科 年 月 日地測與資環(huán)科 年 月 日調 度 所 年 月 日機電管理辦 年 月 日安 監(jiān) 處 年 月 日煤質管理科 年 月 日通風防突科 年 月 日通 風 區(qū) 年 月 日信 息 工 區(qū) 年 月 日抽 采 區(qū) 年 月 日生產預備隊 年 月 日注 漿 隊 年 月 日批準生產副總: 年 月 日通風副總: 年 月 日安全副總: 年 月 日機電副總: 年 月 日地

2、測副總: 年 月 日采煤礦長: 年 月 日總工程師: 年 月 日會 審 意 見目 錄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263692041 第一部分 地 質 概 況 PAGEREF _Toc263692041 h 7 HYPERLINK l _Toc263692042 第二部分 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藝 PAGEREF _Toc263692042 h 11 HYPERLINK l _Toc263692043 2.1工作面巷道布置示意圖 PAGEREF _Toc263692043 h 11 HYPERLINK l _Toc263692044 2.2 采煤方法 PAGERE

3、F _Toc263692044 h 11 HYPERLINK l _Toc263692045 2.3 回采工藝 PAGEREF _Toc263692045 h 11 HYPERLINK l _Toc263692046 第三部分 生產系統(tǒng) PAGEREF _Toc263692046 h 13 HYPERLINK l _Toc263692047 3.1 工作面及系統(tǒng)設備布置示意圖 PAGEREF _Toc263692047 h 13 HYPERLINK l _Toc263692048 3.2工作面主要設備及主要技術參數(shù) PAGEREF _Toc263692048 h 14 HYPERLINK l

4、_Toc263692049 3.2.1 液壓支架 PAGEREF _Toc263692049 h 14 HYPERLINK l _Toc263692050 3.2.2 采煤機 PAGEREF _Toc263692050 h 14 HYPERLINK l _Toc263692051 3.2.3 運輸機 PAGEREF _Toc263692051 h 15 HYPERLINK l _Toc263692052 3.2.4 轉載機 PAGEREF _Toc263692052 h 15 HYPERLINK l _Toc263692053 3.2.5 破碎機 PAGEREF _Toc263692053 h

5、 16 HYPERLINK l _Toc263692054 3.2.6 皮帶機 PAGEREF _Toc263692054 h 16 HYPERLINK l _Toc263692055 3.3 運煤系統(tǒng) PAGEREF _Toc263692055 h 17 HYPERLINK l _Toc263692056 3.3.1 運煤路線 PAGEREF _Toc263692056 h 17 HYPERLINK l _Toc263692057 、運煤設備型號、運煤能力、臺數(shù)、安裝位置 PAGEREF _Toc263692057 h 17 HYPERLINK l _Toc263692058 3.4、運料系

6、統(tǒng) PAGEREF _Toc263692058 h 17 HYPERLINK l _Toc263692059 、運料路線: PAGEREF _Toc263692059 h 17 HYPERLINK l _Toc263692060 運料管理 PAGEREF _Toc263692060 h 18 HYPERLINK l _Toc263692061 3.5通風系統(tǒng) PAGEREF _Toc263692061 h 19 HYPERLINK l _Toc263692062 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預計 PAGEREF _Toc263692062 h 19 HYPERLINK l _Toc263692063 3.

7、5.2 通風系統(tǒng) PAGEREF _Toc263692063 h 19 HYPERLINK l _Toc263692064 3.5.3 風量計算 PAGEREF _Toc263692064 h 20 HYPERLINK l _Toc263692065 3.6安全監(jiān)控設施系統(tǒng) PAGEREF _Toc263692065 h 21 HYPERLINK l _Toc263692066 3.6.1 工作面監(jiān)控系統(tǒng)示意圖 PAGEREF _Toc263692066 h 21 HYPERLINK l _Toc263692067 3.6.2 傳感器安設位置 PAGEREF _Toc263692067 h 2

8、2 HYPERLINK l _Toc263692068 3.7 防塵系統(tǒng) PAGEREF _Toc263692068 h 24 HYPERLINK l _Toc263692069 滅塵方法 PAGEREF _Toc263692069 h 24 HYPERLINK l _Toc263692070 3.8防滅火系統(tǒng) PAGEREF _Toc263692070 h 24 HYPERLINK l _Toc263692071 工作面注氮示意圖 PAGEREF _Toc263692071 h 24 HYPERLINK l _Toc263692072 注氮 PAGEREF _Toc263692072 h 2

9、5 HYPERLINK l _Toc263692073 灌漿 PAGEREF _Toc263692073 h 26 HYPERLINK l _Toc263692074 3.9抽采系統(tǒng) PAGEREF _Toc263692074 h 28 HYPERLINK l _Toc263692075 瓦斯抽采方案 PAGEREF _Toc263692075 h 28 HYPERLINK l _Toc263692076 瓦斯抽采系統(tǒng) PAGEREF _Toc263692076 h 29 HYPERLINK l _Toc263692077 瓦斯抽采安全技術措施 PAGEREF _Toc263692077 h

10、30 HYPERLINK l _Toc263692078 3.9.4 各單位職能 PAGEREF _Toc263692078 h 31 HYPERLINK l _Toc263692083 3.10排水系統(tǒng)(見2141(3)工作面防治水安全技術措施) PAGEREF _Toc263692083 h 31 HYPERLINK l _Toc263692084 3.11供電系統(tǒng) PAGEREF _Toc263692084 h 32 HYPERLINK l _Toc263692085 第四部分 頂板管理 PAGEREF _Toc263692085 h 33 HYPERLINK l _Toc2636920

11、86 4.1 工作面支架支護強度驗算 PAGEREF _Toc263692086 h 33 HYPERLINK l _Toc263692087 4.1.1 ZZ10800-30/65型掩護支架技術特征表 PAGEREF _Toc263692087 h 33 HYPERLINK l _Toc263692088 4.1.2 支護強度驗算 PAGEREF _Toc263692088 h 33 HYPERLINK l _Toc263692089 4.2 工作面頂板管理 PAGEREF _Toc263692089 h 34 HYPERLINK l _Toc263692090 4.3 工作面上下端頭頂板管

12、理 PAGEREF _Toc263692090 h 35 HYPERLINK l _Toc263692092 4.4頂板動態(tài)監(jiān)測儀器的安設及管理規(guī)定 PAGEREF _Toc263692092 h 36 HYPERLINK l _Toc263692093 4.4.1 觀測方法 PAGEREF _Toc263692093 h 36 HYPERLINK l _Toc263692094 4.4.2 管理規(guī)定 PAGEREF _Toc263692094 h 36 HYPERLINK l _Toc263692094 4.4.3 頂板監(jiān)測分站布置示意圖 PAGEREF _Toc263692094 h 36

13、 HYPERLINK l _Toc263692095 第五部分 勞動組織、循環(huán)圖表及主要經濟技術指標 PAGEREF _Toc263692095 h 37 HYPERLINK l _Toc263692096 5.1勞動組織 PAGEREF _Toc263692096 h 37 HYPERLINK l _Toc263692097 5.2 循環(huán)圖表 PAGEREF _Toc263692097 h 38 HYPERLINK l _Toc263692098 5.3技術經濟一體化 PAGEREF _Toc263692098 h 38 HYPERLINK l _Toc263692099 主要經濟指標 PA

14、GEREF _Toc263692099 h 38 HYPERLINK l _Toc263692100 提高煤質措施 PAGEREF _Toc263692100 h 39 HYPERLINK l _Toc263692101 提高回采率措施 PAGEREF _Toc263692101 h 40 HYPERLINK l _Toc263692102 上、下風巷回收支護物資措施 PAGEREF _Toc263692102 h 40 HYPERLINK l _Toc263692103 出煤系統(tǒng)防止空載措施 PAGEREF _Toc263692103 h 40 HYPERLINK l _Toc2636921

15、04 第六部分 安全技術措施 PAGEREF _Toc263692104 h 40 HYPERLINK l _Toc263692105 6.1 采煤安全技術措施 PAGEREF _Toc263692105 h 40 HYPERLINK l _Toc263692106 6.1.1 割煤 PAGEREF _Toc263692106 h 40 HYPERLINK l _Toc263692107 6.1.2 移架、推溜安全技術措施 PAGEREF _Toc263692107 h 42 HYPERLINK l _Toc263692108 工作面拿錨桿、鋼帶等物件安全技術措施 PAGEREF _Toc26

16、3692108 h 43 HYPERLINK l _Toc263692109 6.1.4 移機頭機尾安全技術措施 PAGEREF _Toc263692109 h 44 HYPERLINK l _Toc263692110 6.1.5 防倒架、處理倒架安全技術措施 PAGEREF _Toc263692110 h 44 HYPERLINK l _Toc263692111 起吊工作面刮板輸送機安全技術措施 PAGEREF _Toc263692111 h 45 HYPERLINK l _Toc263692112 運煤安全技術措施 PAGEREF _Toc263692112 h 45 HYPERLINK

17、l _Toc263692113 6.2 機電安全技術措施 PAGEREF _Toc263692113 h 46 HYPERLINK l _Toc263692114 6.2.1 采煤機 PAGEREF _Toc263692114 h 46 HYPERLINK l _Toc263692115 6.2.2 液壓支架 PAGEREF _Toc263692115 h 47 HYPERLINK l _Toc263692116 6.2.3 工作面刮板機、轉載機 PAGEREF _Toc263692116 h 47 HYPERLINK l _Toc263692117 6.2.4 可伸縮皮帶機 PAGEREF

18、_Toc263692117 h 48 HYPERLINK l _Toc263692118 泵站 PAGEREF _Toc263692118 h 48 HYPERLINK l _Toc263692119 6.2.6 破碎機 PAGEREF _Toc263692119 h 49 HYPERLINK l _Toc263692120 6.2.7 油脂管理規(guī)定 PAGEREF _Toc263692120 h 49 HYPERLINK l _Toc263692121 移開關列車專項安全技術措施 PAGEREF _Toc263692121 h 50 HYPERLINK l _Toc263692122 6.2

19、.9 井下電氣設備維護注意事項 PAGEREF _Toc263692122 h 50 HYPERLINK l _Toc263692123 6.2.10 3.3KV供電管理安全技術措施 PAGEREF _Toc263692123 h 51 HYPERLINK l _Toc263692124 6.3 端頭管理安全技術措施 PAGEREF _Toc263692124 h 53 HYPERLINK l _Toc263692125 6.3.1 上、下端頭超前支護為錨聯(lián)網支護時安全技術措施(見下圖) PAGEREF _Toc263692125 h 53 HYPERLINK l _Toc263692126

20、6.3.2 上、下端頭超前支護為“U”型棚支護時安全技術措施 PAGEREF _Toc263692126 h 54 HYPERLINK l _Toc263692127 6.4 打運安全技術措施 PAGEREF _Toc263692127 h 56 HYPERLINK l _Toc263692128 無極繩絞車打運安全技術措施 PAGEREF _Toc263692128 h 56 HYPERLINK l _Toc263692129 打運物料過風門安全措施: PAGEREF _Toc263692129 h 59 HYPERLINK l _Toc263692130 起吊物件安全措施: PAGEREF

21、 _Toc263692130 h 59 HYPERLINK l _Toc263692131 6.5 “一通三防”及監(jiān)控安全技術措施 PAGEREF _Toc263692131 h 60 HYPERLINK l _Toc263692132 6.5.1 通風系統(tǒng)管理安全技術措施 PAGEREF _Toc263692132 h 60 HYPERLINK l _Toc263692133 6.5.2 瓦斯管理安全技術措施 PAGEREF _Toc263692133 h 60 HYPERLINK l _Toc263692134 6.5.3 監(jiān)控系統(tǒng)管理規(guī)定 PAGEREF _Toc263692134 h

22、61 HYPERLINK l _Toc263692135 6.5.4 綜合防塵管理安全技術措施 PAGEREF _Toc263692135 h 62 HYPERLINK l _Toc263692136 6.5.5 防滅火管理安全技術措施 PAGEREF _Toc263692136 h 62 HYPERLINK l _Toc263692137 6.6防治水安全技術措施 PAGEREF _Toc263692137 h 64 HYPERLINK l _Toc263692138 工作面水文地質條件 PAGEREF _Toc263692138 h 64 HYPERLINK l _Toc263692139

23、 成立防治水領導小組 PAGEREF _Toc263692139 h 64 HYPERLINK l _Toc263692140 排水系統(tǒng)及設備配置 PAGEREF _Toc263692140 h 64 HYPERLINK l _Toc263692141 防治水管理 PAGEREF _Toc263692141 h 65 HYPERLINK l _Toc263692142 防治水安全技術措施 PAGEREF _Toc263692142 h 65 HYPERLINK l _Toc263692143 防突水措施 PAGEREF _Toc263692143 h 65 HYPERLINK l _Toc26

24、3692144 6.7其他安全技術措施 PAGEREF _Toc263692144 h 66 HYPERLINK l _Toc263692145 退錨安全技術措施 PAGEREF _Toc263692145 h 66 HYPERLINK l _Toc263692146 打運、起吊、更換、拆除大件安全技術措施 PAGEREF _Toc263692146 h 67 HYPERLINK l _Toc263692147 工作面過地質異常區(qū)的安全技術措施 PAGEREF _Toc263692147 h 68 HYPERLINK l _Toc263692148 工作面上、下順槽回柱收作安全技術措施 PAG

25、EREF _Toc263692148 h 68 HYPERLINK l _Toc263692149 出煤系統(tǒng)運料安全技術措施 PAGEREF _Toc263692149 h 69 HYPERLINK l _Toc263692150 拉移轉載機、縮皮帶輸送機尾措施 PAGEREF _Toc263692150 h 71 HYPERLINK l _Toc263692151 臥底、刷幫安全技術措施 PAGEREF _Toc263692151 h 72 HYPERLINK l _Toc263692152 放炮安全管理措施 PAGEREF _Toc263692152 h 77 HYPERLINK l _T

26、oc263692153 工作面初采措施 PAGEREF _Toc263692153 h 78 HYPERLINK l _Toc263692154 工作面初采過斷層及1#異常區(qū)措施 PAGEREF _Toc263692154 h 80 HYPERLINK l _Toc263692155 工作面初次放頂及周期來壓期間的管理規(guī)定 PAGEREF _Toc263692155 h 83 HYPERLINK l _Toc263692156 工作面片幫冒頂事故的預防及管理安全技術措施 PAGEREF _Toc263692156 h 84 HYPERLINK l _Toc263692157 工作面?zhèn)雾敗秃享?/p>

27、板管理安全技術措施 PAGEREF _Toc263692157 h 85 HYPERLINK l _Toc263692158 單體液壓支柱使用安全技術措施 PAGEREF _Toc263692158 h 85 HYPERLINK l _Toc263692159 6.7.16 處理掉頂安全技術措施 PAGEREF _Toc263692159 h 85 HYPERLINK l _Toc263692160 上下風巷接頂安全技術措施 PAGEREF _Toc263692160 h 85 HYPERLINK l _Toc263692161 架前作業(yè)安全技術措施 PAGEREF _Toc263692161

28、 h 86 HYPERLINK l _Toc263692162 進入煤幫側作業(yè)安全技術措施 PAGEREF _Toc263692162 h 86 HYPERLINK l _Toc263692163 工作面聯(lián)網安全技術措施 PAGEREF _Toc263692163 h 88 HYPERLINK l _Toc263692164 上、下順槽絞車移動安全技術措施 PAGEREF _Toc263692164 h 89 HYPERLINK l _Toc263692165 6.7.22 使用回柱絞車安全技術措施 PAGEREF _Toc263692165 h 89 HYPERLINK l _Toc2636

29、92166 上風巷40Z刮板輸送機的安裝、使用和移設措施 PAGEREF _Toc263692166 h 90 HYPERLINK l _Toc263692167 第七部分 避災路線 PAGEREF _Toc263692167 h 92 HYPERLINK l _Toc263692168 7.1 瓦斯、火災、煤塵避災路線 PAGEREF _Toc263692168 h 92 HYPERLINK l _Toc263692169 7.2水災避災路線 PAGEREF _Toc263692169 h 92 HYPERLINK l _Toc263692170 7.3避災路線示意圖 PAGEREF _To

30、c263692170 h 92 HYPERLINK l _Toc263692171 附錄、各地點使用絞車提升能力和鋼絲繩安全系數(shù)驗算 PAGEREF _Toc263692171 h 93第一部分 地 質 概 況概況煤層名稱13-1水平名稱一水平采區(qū)名稱東一工作面名稱2141(3) 地面標高(m)+17.8+20.5工作面標高(m)-616.0-656.5地面位置工作面西部對應地面位置為泥河大壩、河灘地、河面(泥河與工作面走向夾角成36),工作面東部130m對應地面位置為劉龍集橋王村(已搬遷),切眼向西向(290)270600m為泥河河道.井下位置及 四 鄰采掘情況本面東起2141(3)切眼,西

31、至東一13-1煤層軌道下山,東為2342(3)工作面及東二13-1煤層系統(tǒng)巷道;南為13-1煤未采塊段,西為東一13-1煤層系統(tǒng)巷道;北鄰2131(3)工作面采空區(qū)(2008年12月收作)。工作面對應下部為2171(1)工作面采空區(qū)(2007年4月收作)、2161(1)綜采工作面(2005年6月收作)。回采對地面的設施影響影響泥河大壩(影響長度為550m)及劉龍集橋王村走向長( m )137113931382傾斜長( m )175面 積( m2)241850煤層情況煤層總厚( m )0.17.55.54 煤層結構( m )煤 層 傾 角( 度 )5139簡單可采指數(shù)1變異系數(shù)(% )11穩(wěn) 定

32、 程 度穩(wěn)定本面13-1煤層賦存穩(wěn)定,13-1煤層正常段產狀為: 194205513。13-1煤:黑色,上部塊狀、片狀為主,下部以粉末狀為主,半亮型。13-1煤層正常段厚為5.06.5m,平均厚5.54m。工作面中部發(fā)育一煤層變薄帶(該范圍沿煤層走向影響116m,沿傾向影響長度175m, 對回采產生有較大的影響),上風巷從Y47Y58,下順槽從Y47Y56,13-1煤厚0.13.0m。煤質情況M(%)A (%)V (%)Q MJ/kgFc(%)S(%)YGRI工業(yè)牌號1.2516.4230.7828.87/0.2212.573QM根據(jù)E-2-5、VI15孔資料,實際煤質情況請以煤質科提供為準煤

33、層頂?shù)装迩闆r頂板名稱巖 石 名 稱真厚 ( m )巖 性 特 征老 頂中細砂巖4.212.9/8.55灰灰白色,硅鈣膠結直接頂砂質泥巖08.7/4.35砂質泥巖:灰色,砂泥質結構偽 頂/直 接 底泥巖、砂質泥巖及12煤2.15.1/3.6泥巖及砂質泥巖、12煤老 底地質構造情況本面煤巖層產狀為: 194205513。掘進期間揭露14條斷層。根據(jù)潘一礦2141(3)工作面無線電波透視CT探測分析主要有4個透視異常區(qū):1#異常區(qū),為斷層影響區(qū),該異常區(qū)范圍在切眼實見, 揭露正斷層f21413-6(166064H=33.5m)對該異常區(qū)的展布起控制作用。該范圍沿煤層走向影響240m,沿傾向影響長度7

34、5m, 對回采產生有一定的影響。2#異常區(qū),為斷層及13-1煤層變薄影響區(qū),揭露正斷層f21313-2正斷層下盤與f21313-3正斷層上盤形成一變薄帶(長度65116米,13-1煤厚為0.13.0米)對該異常區(qū)的展布起控制作用。該范圍沿煤層走向影響105m,沿傾向影響長度170m, 對回采產生有較大的影響。3#異常區(qū),為斷層影響區(qū),揭露正斷層Fe7(1406570H=1.82.3m)及Fe7(1415464H=1.21.5m) 對該異常區(qū)的展布起控制作用。該范圍沿煤層走向影響43m,沿傾向影響長度170m , 對回采產生有一定的影響。4#異常區(qū),為斷層影響區(qū),為正斷層f21413-8(117

35、58H=0.8m) 對該異常區(qū)的展布起控制作用。該范圍沿煤層走向影響70m,沿傾向影響長度115m, 對回采產生較小的影響。構造名稱走向(度)傾向(度)傾角(度)落差(米)性質對回采的影響程度f21313-2427013216025552.73.0正斷層有一定影響f21313-32011024381.53.5正斷層有一定影響f21313-4178268590.50.8正斷層有一定影響f21313-519428441510.81.6正斷層有一定影響Fe75014065701.82.3正斷層有一定影響Fe75114154641.21.5正斷層有一定影響Fs116516714115758600.50

36、.9正斷層有一定影響f21413-1258348463.4正斷層邊界斷層f21413-213242470.81.0正斷層有一定影響f21413-315161570.51.2正斷層有一定影響f21413-410010551.4正斷層有一定影響f21413-51602505333.5正斷層有一定影響f21413-610616606433.5正斷層有一定影響f21413-712636811.4正斷層有一定影響f21711-227117580.8正斷層有一定影響水文水文地質及防治水措施該面主要充水水源為頂板砂巖裂隙水,工作面上階段2131(3)工作面回采期間發(fā)生頂板砂巖出水現(xiàn)象,2008年6月15時在

37、Y55號點對應位置,出水點坐標( X: 29439.5,Y: 84599.0,Z:-632.5,出水量Q=20 m3/h)。建議在回采前建立排水系統(tǒng),并配有備用設備;回采期間加強水情觀察。預計:最大涌水量40m3/h正常涌水量5 m3/h影響回采的其它地質情況瓦 斯13-1煤屬于突出煤層。13-1煤層瓦斯自然含量13.515m3/t,根據(jù)“集技2009304號文”規(guī)定,屬突出危險區(qū)。對應下部11-2煤層已開采,工作面所采13-1煤位于被保護區(qū)域。煤 塵具有爆炸危險性,爆炸指數(shù)3740%煤的自燃具有自然發(fā)火性,自然發(fā)火期36個月地 溫3233地 壓上風巷沿空掘巷,底鼓明顯,壓力較大普氏硬度( f

38、 )煤 層夾 矸直 接 頂老頂直 接 底0.220.6/4.07.62.3儲量計算塊段號走向長( m )(游標值)傾斜長( m )(常數(shù))面積( m2)煤厚(m)容重(t/m3)工業(yè)儲量(t)回采率(%)可采儲量(t)13821752418505.541.421902586931769405問題及建議1. 上風巷自切眼向外回采528.5m605.5m,巷道對應北下方2161(1)工作面未采塊段(長度77m);工作面位于本區(qū)段回采時,應加強頂板及瓦斯管理;2. 對透視地質異常區(qū),應加強工作面地質調查及地質預報工作,并建議相關生產單位及時采取相應措施;3.工作面切眼f21413-6正斷層,落差33

39、.5m,初采期間應加強頂板管理;4工作面中部發(fā)育一變薄帶,回采期間應加強采高控制,加強煤質管理;5.根據(jù)潘一礦采掘工作面過應力集中區(qū)預警管理辦法(暫行)規(guī)定:1)采煤工作面上、下端頭20米范圍內屬應力集中區(qū);2)采掘工作面過斷層時,落差小于3米斷層前后10米范圍內、落差大于3米10米范圍內屬應力集中區(qū);應提前編制過斷層安全技術措施,巷道過斷層期間,應加強頂板及瓦斯管理;62141(3)上風巷自切眼向外1331m,下順槽自切眼向外1355m,對應位置為2171(1)工作面保護邊緣線,在工作面回采,上風巷自切眼向外1331m,下順槽自切眼向外1355m范圍內為2171(1)工作面保護范圍;7.21

40、41(3)上風巷下幫施工10個頂板鉆場;應提前編制相應安全技術措施;過鉆場期間,應加強頂板及瓦斯管理;8.-15孔封封孔合格;過鉆孔前應編制相應安全技術措施;工作面回采至距離鉆孔15m時應施工前探鉆孔探明前方水文地質情況;9應提前對泥河大壩(劉龍集段)進行加固維護。10.回采期間,該工作面13-1煤瓦斯資料以通風部門實測為準;附圖1、2141(3)工作面13-1煤層底板等高線圖 1:10002、2141(3)工作面三圍巷道實測地質剖面圖 1:5003、13-1煤層頂?shù)装鍘r性綜合柱狀圖 1:2004、2141(3)工作面過A-A線、-線、線預想地質剖面圖 1:500 5.2141(3)上風巷頂板

41、鉆場實測剖面圖 1:200第二部分 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藝2.1工作面巷道布置示意圖2.2 采煤方法1、采煤方法:走向長壁區(qū)內后退式全部垮落綜合機械化采煤法。2、采高確定:根據(jù)設備技術參數(shù),煤層地質情況,采高為4.26.3m,初次放頂期間控制在4.5m以內。3、回采層位:跟13-1煤層頂板回采。2.3 回采工藝1、工藝流程 打三角煤 割煤 移架 推移刮板輸送機 斜切進刀2、落煤方式工作面采用MG750/1800-WD型采煤機落煤,其主要技術參數(shù)為:截深0.8m,采高4.26.3m。煤機采取端頭斜切式進刀,全工作面雙向割煤,煤機往返一次進兩刀。3、裝煤方式本面采用滾筒螺旋葉片進行主裝煤,刮板運輸機鏟

42、煤板、人工清理攉煤進行輔助裝煤。4、運煤方式工作面使用SGZ-1000/21000刮板輸送機,將采煤機落下的煤炭運至機巷,機巷使用SZZ1000/525轉載機、DSJ120/160/2315型皮帶機將煤炭運出工作面系統(tǒng)。5、支護方式工作面使用ZY10800/30/65(88架)、ZYG10800/28/55(6架)、ZZ10800/24/50(8架)和ZZ4800/18/38(1架)液壓支架支護頂板。6、移架方式 本工作面采用先導液控閥和電液(20架)控制支架,根據(jù)生產條件不同可以采取以下移架方式:(1)鄰架控制(2)本架控制(3)本架手動移架(支架電控系統(tǒng)有故障時)7、各工序作業(yè)間距(1)割

43、煤與移架間距為3m以上,追機作業(yè);(2)割煤與推溜間距為大于15m;(3)割煤與端頭作業(yè)間距為大于30m;(4)割煤與聯(lián)網間距30m以上,聯(lián)網與移架間距30m以上8、推溜方式刮板運輸機利用液壓支架推移千斤頂和導向桿推移,方向為隨煤機前進方向順序抵車,推移時安專人進行操作。推移時,要逐步推移,嚴禁一次推移到位;煤機后面過渡帶要精心操作。9、轉載機拉移方式利用轉載機自身行走裝置進行自移。第三部分 生產系統(tǒng)3.1 工作面及系統(tǒng)設備布置示意圖3.2工作面主要設備及主要技術參數(shù)3.2.1 液壓支架型 號:排頭支架 ZZ10800/24/50(8架)過渡支架 ZYG10800/28/55(6架) 中間支架

44、 ZY10800/30/65(88架)主要技術參數(shù):排頭支架采高范圍:2.45.0m;過渡支架采高范圍:2.85.5m;中間支架采高范圍:3.06.5m;支架移架步距均:0.8m;工作阻力均為10800KN; 支架強度均為1.01.05MPa; 采煤機設 備采煤機型號MG750/1800-WD功率KW1800電壓V3300滾筒直徑mm3000截深mm800截高m3.06.0牽引速度m/min022生產能力T/h4000數(shù)量臺1 運輸機刮板輸送機型號SGZ-1000/21000功率KW2000電壓V3300運輸能力T/h2500鏈速m/s1.86鏈條破斷力KN3550鏈條規(guī)格mm.mm2-481

45、52數(shù)量部13.2.4 轉載機設備轉載機型號SZZ1000/525功率Kw525電壓V3300運輸能力T/h3000鏈速m/s1.951鏈條破斷力KN2200鏈條規(guī)格mm.mm2-38137數(shù)量部13.2.5 破碎機破碎機型號PCM250功率KW250電壓V3300破碎能力T/h3000最大輸入塊度mm.mm1000900最大排出塊度mm.mm300300數(shù)量部13.2.6 皮帶機皮帶機單位順槽皮帶拉上山皮帶斜巷皮帶型號DSJ120/160/2315DSJ120/160/4355SSJ1200/2200功率Kw231514202200電壓V114011401140運輸能力T/h16001600

46、1600帶寬mm120012001200帶速m/s4.04.04.0乳化泵及噴霧泵設 備乳化泵噴霧泵型 號BRW400/31.5型 號BPW-315/10功 率KW250功 率KW75電 壓V660/1140電 壓V660/1140公稱壓力Mpa31.5公稱壓力Mpa10公稱流量L/min400公稱流量L/min315液箱容量L2000液箱容量L2500數(shù) 量套4數(shù) 量套23.3 運煤系統(tǒng)3.3.1 運煤路線工作面 - 下順槽- 東一13-1巖石皮帶機下山(向上) -運煤斜巷-礦3號或(3、2、1號)皮帶輸送機- 卸煤坑 - 主井 - 地面、運煤設備型號、運煤能力、臺數(shù)、安裝位置運煤設備型 號

47、運煤能力(t/h)臺 數(shù)安裝位置刮板輸送機SGZ-1000/2100025001工作面轉載機SZZ-1000/52530001下順槽皮帶機DSJ120/160/231516001下順槽皮帶機DSJ120/160/435516001拉上山皮帶皮帶機SSJ1200/220016001斜巷皮帶3.4、運料系統(tǒng)3.4.1、運料路線:地面 - 副井 - 井底車場 - 東一副巷 - 東一 13-1煤層軌道下山 -聯(lián)巷 - 上風巷 - 工作面地面 - 副井 - 井底車場 - 東一副巷 - 東一 13-1煤層軌道下山- 下順槽 - 工作面運料管理(1)、工作面各種材料必須按照規(guī)定按時按量運送到指定位置。(2)

48、、工作面上、下風巷各種材料必須堆放整齊,并有標志牌。(3)、采區(qū)要在上、下風巷安專人收料,做到材料專人管理。(4)、上、下風巷及工作面用料采取自運和安專人運料,取料時應按順序取料,取料后要將材料碼放整齊。(5)、工作面上、下風巷各種材料備用數(shù)量如表:材料名稱材料規(guī)格備用數(shù)量備注圓木203.04.0m100根改棚料圓木162.84.0m60根工作面托料用雙面扒皮料202.04.0m100根接頂用圓木202.84.0m100根點柱或超前棚用單體 DWX-40100根挑棚用單體DWX-4550根挑棚用單體DZ-1630根上下端頭用單體DZ-2250根挑棚用單體 DZ-2550根挑棚用單體DZ-281

49、00根挑棚用單體DZ-3250根挑棚用單體DZ-3550根挑棚用鉸接梁HDJA-1200200根挑棚用工字鋼11#礦用,長4.5m50根挑棚用工字鋼11#礦用,長7.0m20根上下端頭用笆片0.6m1.8m50塊接頂、背幫用 塘材棍0.8m200根接頂、背幫用金屬網5m1 m100塊鋪網用鐵鞋200塊兩巷超前支護用3.5通風系統(tǒng)3.5.1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預計1、瓦斯參數(shù)根據(jù)資料分析,該工作面原始煤層瓦斯含量為1315 m3/t;因該面為被保護煤層開采,考慮到掘進期間風排瓦斯量,預計該面瓦斯含量約為45.5 m3/t。2、2141(3)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預測(1)、瓦斯來源分析根據(jù)對潘一礦13-1

50、煤層瓦斯涌出資料分析,煤層瓦斯涌出的來源為:(1)本煤層的瓦斯涌出量占瓦斯涌出量的80%90%。(2)鄰近層的瓦斯涌出量占瓦斯涌出量的10%20%。(3)本煤層屬一次采全高工作面回采期間瓦斯主要來源于本煤層,且工作面空間的瓦斯涌出量占90%以上。因此潘一礦13-1煤層的瓦斯涌出主要來源于本煤層。(2)、瓦斯涌出量預測方法采用分源預測法計算2141(3)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根據(jù)瓦斯涌出量預測分源法和2141(3)回采期間瓦斯涌出情況分析鄰近層(11槽煤)瓦斯涌出量,q鄰q本*105.9*0.1=0.59m3/t。q=q本+q鄰q=5.9+0.59=6.5m3/t(3)、瓦斯涌出量預計結果(1)瓦

51、斯相對涌出量根據(jù)分源預測法計算結果,2141(3)工作面瓦斯相對涌出量為6.5m3/t。(2)瓦斯絕對涌出量由于該面瓦斯相對涌出量為6.5m3/t,因此該面瓦斯絕對涌出量預計:6.58863/1440=40m3/min。3.5.2 通風系統(tǒng) 1、2141(3)工作面回采通風路線及附圖主井、副井東一副巷、中央運輸石門東一13槽皮帶機下山、東一13槽軌道下山2141(3)順槽2141(3)工作面2141(3)上風巷2141(3)上風巷通風孔東翼暗副斜井東一西一-630m回風大巷中央風井暗立井中央風井主井、副井東一副巷、中央運輸石門東一13槽皮帶機下山、東一13槽軌道下山2141(3)順槽2141(

52、3)工作面2141(3)上風巷2141(3)上風巷通風孔東翼暗副斜井東一11槽皮帶機上山、東一-530m-380m8煤頂板回風上山東一-350m1#、2#、3#回風石門東風井3.5.3 風量計算(1)、按瓦斯涌出量計算 Q采q采K采通(1-K抽放率)C 401.47(1-84.8%)0.5%1787(m3/min)式中:Q采 工作面所需風量m3/min;q采工作面絕對瓦斯涌出量,取40m3/min;K采通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勻系數(shù),取1.47;K抽放率采煤工作面瓦斯抽采率,取84.8%計算;C風流中瓦斯?jié)舛?取0.5%。(2)、按工作面風速計算風量 Q采60V采S采601.8161728(m

53、3/min)式中:Q采按工作面溫度計算所需的風量,m3/min;V采工作面風速,預計最高溫度為26,風速取1.8m/s;S采工作面有效通風斷面S采=16。(3)、按人數(shù)計算風量Q采4N460240 m3/min式中:Q采按工作面同時工作的最多人數(shù)計算所需的風量; N工作面同時工作的最多人數(shù),取60人計算。根據(jù)上面的計算,初步選定工作面風量為:Q采 =1787m3/min (4)、風速驗算 15S采Q240S采, m3/min240Q3840 m3/min經過驗算確定,該工作面回采期間風量定為1787m3/min3.6安全監(jiān)控設施系統(tǒng)3.6.1 工作面監(jiān)控系統(tǒng)示意圖 傳感器安設位置信息工區(qū)負責在

54、采煤工作面安設好分站、瓦斯、風速、一氧化碳傳感器、斷電儀、設備開停等監(jiān)控裝置,并將信號接入礦井監(jiān)控系統(tǒng),其具體要求如下:1、分站的安裝(包括分站、電源箱及控制開關) 分站、電源箱及開關等設備入井前必須核查防爆性能和完好情況,經防爆檢查人員檢查合格,貼防爆合格證后方可入井安裝。 分站要安裝在便于人員觀察、調試、檢修及支護良好、無滴水、無雜物、無積水的進風巷道或硐室中,安設時要打好地平,分站擺放在設計好的分站架上,分站架要涂防銹漆。 分站的供電必須可靠,嚴禁取自被控開關的負荷側,分站及電源安裝完畢后,要觀察各指示燈和顯示值是否正常,并和中心站顯示值核對。 監(jiān)測工要定期檢查分站電源箱的供電情況,確保

55、其直流供電時間不得小于2小時。2、傳感器的安裝 傳感器的位置: T0瓦斯傳感器懸掛在工作面上隅角,T1瓦斯傳感器懸掛在回風巷并距工作面10m處;T2瓦斯傳感器懸掛在回風巷并距第一匯風口前1015m處;T2/ 瓦斯傳感器安裝在上風巷中部(工作面長度超過1000米時);并在回采工作面回風巷中安設一部風速傳感器、一部一氧化碳(CO)傳感器及一臺溫度傳感器。 安裝要求:傳感器垂直懸掛,T0瓦斯傳感器懸掛距巷幫及老塘側充填袋均不大于800 ,距頂板不大于300mm處; T1、T2、風速、溫度、一氧化碳傳感器懸掛距頂板(頂梁)不大于300mm,距巷道側壁不小于200mm處,并應安裝維護方便,不得影響行人和

56、行車,風速傳感器安設在巷道前后10m無分支風流、無拐彎、無障礙、斷面無變化的測風站內,能準確監(jiān)測測風斷面的地點。 在采煤機及工作面車上裝備“電氣設備開/停傳感器”以便地面隨時對采煤面的工作情況進行了解。 在回采工作面安設斷電儀,并設置好瓦斯電閉鎖系統(tǒng),當工作面瓦斯超過規(guī)定限度時,能夠自動停掉動力電源,并只有在瓦斯降低到規(guī)定限度以下時方可恢復送電。 瓦斯傳感器的報警、斷電、復電濃度及斷電范圍要求:瓦斯傳感報警濃度: T00.8; T10.8; T20.8;T2/0.8;瓦斯傳感斷電濃度: T00.8; T10.8; T20.8;T2/0.8;瓦斯傳感復電濃度: T00.8; T10.8; T20

57、.8;T2/0.8;斷電范圍:T0 、T1、T2、T2/ 均斷工作面及其回風流中全部非本質安全型電氣設備;當風速低于或超過設計風速值的20%時,必須及時查明原因進行處理。CO傳感器的報警濃度為24PPm,當傳感器顯示值大于報警值時必須及時向有關部門及領導匯報,采取措施及時處理。3、電纜敷設 工作面的監(jiān)控電纜要沿巷幫或巷頂部敷設,吊掛平直,并做好標識。 監(jiān)控電纜與動力電纜的間隔必須保證在300mm以上。 工作面監(jiān)控設備之間必須使用專用阻燃電纜連接,嚴禁與調度電話電纜或動力電纜等共用。防爆型煤礦安全監(jiān)控設備之間的輸入、輸出信號必須為本質安全型信號。4、監(jiān)控系統(tǒng)管理 信息工區(qū)每10天必須在井下用標準

58、空氣樣及甲烷樣對甲烷傳感器進行一次調校及試斷電(同時每天進行一次手控斷電試驗),確保系統(tǒng)瓦斯電閉鎖功能穩(wěn)定可靠。首次使用、大修后的傳感器必須是經地面專職人員調校、測試過的設備,以確保傳感器的靈敏準確。監(jiān)控系統(tǒng)具備瓦斯電及故障閉鎖功能,當監(jiān)控設備發(fā)生故障時,自動切斷電源,工作面必須立即停止生產,監(jiān)控中心值班人員應及時向調度所匯報,井下監(jiān)測工立即到現(xiàn)場進行處理。在處理故障期間,通風區(qū)要加強人工瓦斯檢測。 生產單位在進行挪移支架和灑水等工作時,要妥善保護好傳感器,避免傳感器損壞。若工作面需放炮時,監(jiān)控設備由工作面帶班班隊長移至進風巷警戒線以外并保護好,測氣員負責督促,炮后要及時復位。工作面?zhèn)鞲衅鞯难?/p>

59、伸,監(jiān)測裝置、線路的回收由監(jiān)測人員負責。 生產單位要加強對監(jiān)控設備及通訊電纜的保護,防止設備、線路因外界干擾或損壞導致監(jiān)控故障。施工單位班隊長每班至少對所管轄范圍內的監(jiān)測裝置及電纜進行一次外觀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向調度所、監(jiān)測中心匯報,并要協(xié)助監(jiān)測工進行監(jiān)控設備的日常維護。 監(jiān)測工每天檢查安全監(jiān)控設備及電纜是否正常,使用便攜式甲烷檢測報警儀與甲烷傳感器進行對照;每班由測氣員使用光學甲烷檢測儀對工作面甲烷傳感器進行對照,當兩者讀數(shù)誤差大于允許誤差時,以讀數(shù)較大者為依據(jù),并必須在8小時內對2種設備調校完畢。 與安全監(jiān)測裝置有關聯(lián)的電氣設備、電源線及控制線,均由轄區(qū)內的機電人員負責維護。施工單位若須更

60、換或拆除時,必須與監(jiān)控隊聯(lián)系,共同處理。 每班在工作面5米范圍內懸掛一臺瓦斯便攜儀,報警點1.0%。 施工單位必須提前一個圓班與信息工區(qū)聯(lián)系,并安排電工配合監(jiān)測工安裝監(jiān)控系統(tǒng)。5 牌板管理工作面所有監(jiān)控設備實行統(tǒng)一掛牌管理,監(jiān)測工要確保牌板填寫正確,字跡清晰,牌面清潔。3.7 防塵系統(tǒng)滅塵方法1、工作面供水系統(tǒng):在上、下風巷各安設一路3吋管路,每隔50米拔一個三通和閘閥,用于供水滅塵,各轉載點撥三通,安噴霧滅塵。2、防塵方法(1)、實行煤層注水,具體見2141(3)煤層注水設計。(2)、煤機噴霧防塵,支架移架噴霧防塵,各轉載點噴霧防塵,上、下風巷安設凈化噴霧,及上、下風巷和工作面灑水滅塵。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