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弓長筆試加技能視頻大苗筆記生理_第1頁
2013年弓長筆試加技能視頻大苗筆記生理_第2頁
2013年弓長筆試加技能視頻大苗筆記生理_第3頁
2013年弓長筆試加技能視頻大苗筆記生理_第4頁
2013年弓長筆試加技能視頻大苗筆記生理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生理學第一節(jié)細胞的基本功能一、細胞膜的物質轉運功能1、單純擴散(屁):如氧、等。不需要能量 2、易化擴散:(1)經(jīng)擴散:葡萄糖、氨基酸等營養(yǎng)物質。具有高特異性、有飽和現(xiàn)象,競爭性抑制的特點。(2)經(jīng)和現(xiàn)象。3、主動轉運(誰主動誰耗能),消耗 ATP。低-高:擴散:Na/K/CL/Ca 等離子,特異性不高,無飽葡萄糖進入細胞是易化, 進入是主動 4、出胞入胞:大分子物質(細菌、異物、脂類物質等),耗能。神經(jīng)末梢釋遞質地址是出胞二、細胞的興奮性和生物電現(xiàn)象(一) 產(chǎn)生機制 1、靜息電位:內負外正,靜 K 動 Na 主要由 K 外流形成,接近 K 的電-化學平衡電位; 2、動作電位:主要由 Na 內

2、流形成,特點:“全或無”現(xiàn)象;具有不應期。動作電位產(chǎn)生機制:上升支(動 Na-Na內流)、下降支(靜 K-K 外流)、峰電位(失活不開放)、負后電位(K 蓄積膜外)、正后電位(生電性鈉泵作用結果)(二)極化、去極化、超級化、復極化和閾電位去極化超級化-50 -70 -100復極化局部興奮的特點:不是“全或無”的;不能在膜上做遠距離的(衰減性);可以互相疊加(可以總和)。(三)興奮性和閾值興奮性:可興奮細胞受刺激后產(chǎn)生動作電位的能力,稱。閾電位:是細胞去極化達到產(chǎn)生動作電位的臨界膜電位數(shù)值,稱。閾刺激:剛能引起組織發(fā)生興奮的最小刺激,稱。閾強度:引起組織發(fā)生興奮的最小刺激強度,-衡量組織興奮性高

3、低指標。閾 值:引起動作電位的最小刺激強度,-衡量細胞和組織興奮性大小的最好指標。閾值越高興奮性越小分期:絕對不應期,相對不應期,超長期,低長期(四)興奮在同一細胞上傳到特點(兩個電線)1、有髓神經(jīng)動作電位傳導特點:跳躍性、節(jié)能。2、興奮傳導特點:雙向性、絕緣性、安全性、不衰減性、相對不疲勞性、完整性。(五)骨骼肌的收縮功能 1、骨骼肌的神經(jīng)-肌肉接頭:接頭前膜、接頭間隙和接頭后膜(終板膜-乙酰膽堿受體)形式Ach2、骨骼肌的神經(jīng)傳遞:首先 Ca2+內流,Ach(乙酰膽堿)外流。3、終板組成。接頭前膜以電位特點:具有局部電位的所有特征;不能引起肌肉的收縮;興奮傳遞是一對一的。4、細胞間的傳遞特

4、點:化學傳遞、單向傳遞、時間延擱、易受藥物或其他環(huán)境變化影響。5、阻斷 Ach 接頭傳遞的:美洲箭毒、-銀環(huán)蛇毒。6、膽堿酯酶能-肌肉接頭處消除 Ach。結構基礎是:三聯(lián)管;骨骼肌興奮-收縮藕聯(lián):藕聯(lián)因子- Ca2+;第二節(jié)血液一、血液的組成與特征 1、內環(huán)境(細胞外液):包括組織液、血漿和少量的淋巴液、腦脊液;特點:理化性質、動態(tài)平衡。2、血細胞比容:血細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積比。3、血漿蛋白的功能:白蛋白維持血漿膠壓;球蛋白-提高免疫力;蛋白原參與凝血。4、血漿晶壓和血漿膠壓的比較:亮晶晶的大鹽粒,調節(jié)細胞內外水平衡;粘糊糊的雞蛋清(白蛋白),調節(jié)內外水平衡。血漿 PH:靠緩沖對 NaHCO

5、3/H2CO3 的比值二、血細胞及其功能 1、紅細胞特性:通透性、可塑變形性、滲透脆性、懸浮穩(wěn)定性。2、紅細胞功能:攜氧、緩沖血液中的酸堿物質。3、造血原料:鐵、蛋白質,:鐵鍋炒雞蛋,VB12 和葉酸為核苷酸的輔因子。4、白細胞分類計數(shù)及功能: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堿性粒細胞、單核細胞、淋巴細胞。5、PLT 少到 50109/L-自發(fā)性傾向。三、血液凝固和抗凝 1、凝血分內源性和外源性兩條途徑:“內外”(1)內源性凝血(內):內。由因子活化啟動,因子 8 缺乏引起血友病。速度慢(2)外源性凝血(組織細胞):外。由組織因子活化啟動,反應步驟少,速度快。2、血漿中抗凝物質主要是:抗凝血酶和肝

6、素(通過抗凝血酶 3 作用);肝素是一種強抗凝劑,記憶:能里能外。四、血型 1、血型:細胞膜上原就是什么型,自己不能抗自己;抗原(凝集原)細胞膜上;抗體(凝集素)血漿上 2、紅細胞有 D 抗原Rh 陽性;紅細胞無 D 抗原Rh次側別樣清。3、輸血:主側別樣紅,1量子通道載體第三節(jié)血液循環(huán)一、心臟泵血功能 1、心動周期:心臟每舒張收縮一次所的機械活動周期。2、只要是等溶期.瓣膜都是關的(1)壓力最高快速射血期末;(2)容積最小心房等容舒張期末;(3)容積最大房收縮期末;(4)主動脈壓力最高快速射血期末;(5)主動脈壓力最低等容收縮期末;(6)主動脈血流量最大快速射血期;(7)室內壓升高最快等容收

7、縮期;室內壓下降最快等容舒張期(8)心室充盈主要靠心室舒張所致的低壓抽吸作用,房縮射血僅占 25%的血量。:高,射血末;小,等;大,房縮末;高主動,射血末;低主動,等收末;大流量,快射血;快室壓,等收縮。3.心指數(shù):3.0-3.5,二、心肌生物電現(xiàn)象和電生理特性1、2 期期:心室肌細胞的主要特征,是心室肌動作電位復極較長的原因,決定心室肌細胞有效不應期長短。2、心室肌細胞動作電位分期及發(fā)生機制(分為 5 期):0 期去極 Na 內流,1、2、3 期 K 外流,2 期多個 Ca 內流,4期鈉泵來決定。3、自律細胞形成機制:快 Na 慢 Ca。(“野馬”)的 4 期去極化主要是 Na 內流;結細胞

8、 4 期去極化由 Ca 內流形成。4、心肌跨膜電位類型和特點:(1)快反應電位:包括心房肌、心室肌、心房傳導組織主要 Na 內流;特點:靜息電位大,去極幅度大,速度快,興奮擴布傳導快。(2)慢反應電位:包括、結,最慢交界,主要 Ca性、和 Na 內流; 特點:靜息電位小,去極幅度小,速度慢,興奮擴布傳導慢。5、心肌生理特性:自律傳導性、收縮性。6、有效不應期:包括絕對不應期和局部反應期,相當于心肌收縮活動的整個收縮期和舒張早期;意義:保證心肌不發(fā)生完全強直收縮從而保證了心臟的收縮和舒張交替進行。7、自律細胞包括:交界希氏束(自律性由高到低)8、心肌傳導性:-最快(4m/s),交界-最慢(0.0

9、2m/s);竇現(xiàn)象,保證了心室血液的充盈房結興奮性最高,房-室延擱是心內興奮傳導的重要特點,使心臟不發(fā)生收縮及泵血功能的完成。三、生理 1、形成血壓的基本:足夠的血液充盈和心臟射血。2、外周阻力:指小動脈和微動脈對血流的阻力。3、平均動脈壓=1/3 收縮壓+2/3 舒張壓 4、(收縮壓)博(搏出量)在外(外周阻力)面找舒(舒張壓)服(1)收縮壓的高低反映心臟搏出量的多少。(2)舒張壓的高低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外面找舒服)。(3)主動脈和大動脈的彈性儲器作用:老年人脈壓大是由于動脈管壁硬化,大動脈彈性儲器作用減弱,收縮壓明顯升高,舒張壓明顯降低;但老年人小動脈常同時硬化,以致外周阻力增大,使舒張

10、壓也常常升高。 5、有效濾過壓=(毛細血壓+組織液膠體滲透壓)-(血漿膠體滲透壓+組織液靜水壓)6、右心衰:靜脈回流受阻,毛細血管血壓升高,引起組織水腫。四、心活動的調節(jié) 1、心交感神經(jīng)節(jié)(是戰(zhàn)斗的神經(jīng)是,加快)后神經(jīng)元末梢遞質:去甲腎上腺素;效應:正性變時作用、正性變傳導作用、正性變力作用。2、心迷走神經(jīng)(睡覺的神經(jīng),女人)節(jié)后末梢:Ach;效應:負性變時作用、負性變傳導作用、負性變力作用。3、交感縮(體毛)的體內分布情況:皮膚骨骼肌和內臟冠脈和腦。4、動脈壓力感受器不是直接感受血壓的變化,而是感受壁的機械牽張程度。5、頸動脈竇和主動脈弓調節(jié)血壓是負反饋機制:(1)血壓升高心率減慢、外周阻力

11、降低血壓下降;(2)血壓降低心率加快,外周上腺皮質球狀帶細胞阻力增加血壓升高。6、緊張素已知的最強的縮活性物質之一,強烈刺激腎和醛固酮。7、腎上腺素與受體結合強心;去甲腎上腺素(NE)與受體結合升壓。去甲腎上腺素與2 受體結合-舒張支氣管平滑肌 ,8、在心舒張早期,冠脈血流達低和心舒期的長短直接影響冠脈血流量。,動脈舒張壓高第四節(jié)呼吸 1、呼吸環(huán)節(jié): 外呼吸(肺通氣、肺換氣)氣體在血液中的內呼吸(組織換氣)一、肺通氣 1、肺通氣原動力:呼吸運動;肺通氣直接動力:肺內壓與和大氣壓之間的壓力差。2、3、吸氣肌為:膈肌、肋間外肌;呼氣肌為:腹壁肌、肋間內肌。胸腔內壓為負壓,生理意義:(1)牽引其擴張

12、;(2)有利于胸腔內的腔靜脈和胸導管擴張,降低 PVC,促進靜脈、淋巴液回流。4、胸膜腔內壓=肺內壓-肺泡彈性回縮力 5、 平靜呼吸時,無論吸氣或呼氣,壓均為負壓。吸氣末:-5-10mmHg,呼氣末:-3-5mmHg。6、 肺通氣阻力分:彈性阻力:平靜呼吸時的主要阻力,占總阻力的 70%;非彈性阻力:包括氣道阻力、慣性阻力和黏滯阻力,占總阻力 30%。7、 肺的順應性和彈性阻力成反比:順應性=1/彈性阻力(如同騎單車的感覺,越順阻力越小)2影響動脈血壓的:8、 肺泡表面活性物質(二棕櫚酰卵磷脂,DPPC)生理作用:(1)降低表面張力;(2)保持肺泡相對干燥,防止肺水腫;(3)保持肺泡的穩(wěn)定性。

13、9、 一些概念:(1)潮氣量:每次呼吸時吸入或呼出的氣量。平靜呼吸時,一般以 500ml 計算。(2)余氣量(殘氣量):肺內不能呼出的氣量,正常成人 10001500ml。(3)肺活量:潮氣量+補吸氣量+補呼氣量,反映肺一次通氣的最大能力,可以作為肺通能的指標。(4)用力呼氣量:不僅能反映肺活量容量的大小,而且可反映呼吸所遇阻力的變化,是評價肺通能的首選指標。(5)肺總量:肺活量+余氣量(6)肺通氣量:每分鐘吸入或呼出的氣體總量,即潮氣量*呼吸頻率。(7)最大通氣量一般可達 150L.可以反映通能的貯備能力,通常用通氣貯量百分比表示。(8)解剖無效腔:不參與氣體交換,容積約為 150ml。(9

14、)肺泡通氣量=(潮氣量-無效腔氣量)*呼吸頻率 肺泡通氣量意義:潮氣量加倍,呼吸頻率減慢,通氣量增加,深慢呼吸;潮氣量減倍,呼吸頻率加快,通氣量減少,淺快呼吸。二、肺換氣 1、肺換氣關鍵:交換部位兩側的氣壓差。換氣的部位:呼吸膜 2、影響肺換氣:(1)呼吸膜厚度:氣體擴散速率與呼吸膜厚度成反比。(2)呼吸膜面積:氣體擴散速率與呼吸膜面積成正比。(3)通氣/血流比值:VA約為 0.84,這一比值的維持依賴于氣體泵和血液泵的協(xié)調配合。(4)氣體分子的分子量:肺換氣與分子量的平方根成反比。(5)溶解度:肺換氣與氣體分子的溶解度、氣體分壓成正比。三、氣體在血液中的1、O2 的方式:氧合血紅蛋白(HbO

15、2)2、CO2 的方式:以碳酸氫鹽 HCO3-為主。3、氧解離曲線:(1)上段:相當于 PO2 在 60100mmHg,只要 PO2 不低于 60mmHg,Hb 氧飽和度就能維持在 90%以上,可結合呼吸系統(tǒng)理解。(2)中段:相當于 PO2 在 4060mmHg。(3)下段:相當于 PO2 在 1540mmHg,反映血液中氧儲備。4、降低、體溫升高、2,3-二磷酸甘油酸增多時,H+增高。5、CO既可妨礙 Hb 與 O2結合,又能妨礙Hb 與 O2 的解離,需高壓氧治療。四、呼吸運動的調節(jié) 1、CO2:脂溶性物質,單純擴散,主要刺激中樞化學感受器,使通氣增加。2、H+:刺激外周化學感受器為主。3

16、、缺氧:刺激外周化學感受器,抑制呼吸中樞。4、切斷迷走神經(jīng):呼吸變深變慢。第五節(jié)消化和吸收一、胃腸神經(jīng)體液調節(jié)的一般規(guī)律1、胃腸神經(jīng)支配及其作用:內在:(1)粘膜下神經(jīng):支配粘液的。(2)肌間神經(jīng):支配平滑肌細胞,管消化道運動。外來:(3)交感神經(jīng):戰(zhàn)斗的神經(jīng),一般抑制消化(戰(zhàn)斗的時候不餓)(4)副交感神經(jīng):多數(shù)是興奮性膽堿能,促進胃腸蠕動。2、胃腸激素及其作用促胃液素G 細胞(擠就多);蛋白質分解產(chǎn)物刺激;作用促進胃酸和胃蛋白酶原。促胰液素S 細胞;鹽酸刺激;作用促進胰液和膽汁 HCO3-。膽囊收縮素I 細胞(DDI);蛋白質分解產(chǎn)物刺激;作用刺激胰液和膽囊收縮;。抑胃肽K 細胞;脂肪及分解

17、產(chǎn)物刺激;作用刺激胰島素,抑制胃酸和胃蛋白酶;作用刺激胃腸運動。;。促胃動素M0 細胞(Mzone 人);迷走神經(jīng)、鹽酸、脂肪刺激二、口腔內消化 1、成分:粘蛋白、唾液淀粉酶、溶菌酶和無機鹽等。2、溶菌酶有殺菌作用,淀粉酶對淀粉的初步和部分分解。三、胃內消化 1、胃液成分及作用:G 素嗜素壁太酸,十五給你主湯圓。2、粘液-碳酸氫鹽屏障對胃腸道粘膜有保護作用。3、VB12 主要在回腸吸收,因此胃大部切除術后必須由胃腸外補充 VB12,防止。4、刺激胃液的物質結合 M3 受體,可被阿托品阻斷;受體為縮膽囊素-B/促胃液素受體,丙谷胺阻斷由胃泌酸區(qū)粘膜內的腸嗜絡細胞和,作用細胞上的 H2 受體。5、

18、消化器的胃液分三期 頭期:包括條件和非條件反射。胃期:胃液酸度高,但胃蛋白酶原含量較頭期為弱。腸期:主要體液調節(jié)為主。6、移行性復合運動:胃部收縮開始于胃體的中部。7、胃排空的速度:糖蛋白質脂肪,混合食物完全排空需 46 小時,胃竇的運動功能胃排空的主要動力。8 抑制胃液鹽酸.脂肪的物質四、小腸內消化 1、腸激活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2、膽汁成分主要為膽鹽;作用為促進脂肪和脂溶性 A、D、E、K 消化吸收。沒有消化酶 3、小腸的運動形式:緊張性收縮、分節(jié)運動、蠕動。五、吸收 1、大腸:水分和無機鹽的吸收。2、小腸:糖、蛋白質、脂肪、維生素、膽固醇等營養(yǎng)物質的主要吸收場所。第六節(jié)能量代謝和體溫 1

19、、食物的熱價:一克食物氧化時所出的能量 2、氧熱價:消耗一升氧所產(chǎn)生的熱量。3、食物的特殊動力效應:為了補充體內額外的熱量消耗(特殊動力效應),進食時必須注意加上這部分多消耗的能量。4、基礎代謝率:(1)條件:清醒、靜臥、未作肌肉運動,神緊張,食后 1214 小時,室溫 2025。(4 不).與基礎代謝率成正比的是體表面積(2)正常范圍:+-15%以內,超過+-20%為病理性的。5、體溫正常值:直腸(36.9-37.9)口腔(36.7-37.7)腋下(36-37.4)6、體溫晝夜規(guī)律由:下丘腦視交叉上核控制。低:清3.溶液組胺胃泌素Ach晨 2-6 時;高:午后 1-6 時 體溫調定點由:視前

20、區(qū)-下丘腦前部控制。(兩前)7、主要產(chǎn)熱肝(安靜時),骨骼肌(運動時);甲狀腺激素是。8、散熱方式:體溫高于環(huán)境:(1)輻射散熱;(2)傳導散熱:冰帽;(3)對流散熱:氣體、液體對流。體溫低于環(huán)境:蒸發(fā)散熱輻射傳導對流蒸發(fā)第七節(jié)尿的生成和排出 1、尿量正常值:10002000ml/d;多尿2500ml/d;少尿500ml/d;無尿100ml/d。2、尿生成的過程包括:腎小球的濾過、腎小球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腎小管和集合管的受 ADH 調節(jié),Na 和 K 的轉運主要受醛固酮調節(jié))。(水的重吸收主要一、腎小球的濾過功能 1、正常成年人腎小球濾過率平均值為 125ml/min。2、濾過分數(shù):腎小球濾過

21、率/腎血漿流量=19%3、影響腎小球濾過率的:有效率過壓=腎小球毛細血壓-血漿膠體滲透壓-腎小球囊內壓。4、(慮過的都是不好的):有些腎臟疾病因濾過膜上帶負電荷的糖蛋白減少使電學屏障減弱,白蛋白濾過量會顯著增多,出現(xiàn)蛋白尿。另一些疾病濾過膜的機械屏障作用減弱,使正常不能被濾過的大分子蛋白質甚至紅細胞濾出形成蛋白尿或血尿。二、腎小管與集合管的轉運功能 1、人兩腎每天生成原尿 180L,99%被重吸收,1%被排出體外。2、CL、Na 主要在近端小管重吸收;近球小管對 NaCl 的吸收分主動重吸收(占 2/3)和重吸收(占 1/3)兩部分,水的重吸收是,隨 Na 鹽的等物質的多少變化(女人是水,跟著

22、鹽走)。3、NaCl 在髓袢的重吸收部位在升支粗段,是一個主動重吸收 NaCl、KCl 的過程;速尿和利尿酸能抑制 Na-2Cl-K 轉運,使 NaCl 重吸收減少,而利尿 4、水的重吸收主要受 ADH 的調節(jié),Na、K 主要受醛固酮調節(jié)。5、HCO3 重吸收是以 CO2 擴散的形式進行的,所以重吸收優(yōu)于 Cl 的重吸收。6、腎糖閾:當血液中葡萄糖濃度超過 180mg/100ml 時,腎小管對葡萄糖的吸收已達極限,尿中將出現(xiàn)葡萄糖,此時的血糖濃度稱為。7、H 在近端小管主要通過 Na-H 交換進行;尿中每排出一個 NH4,就有一個 HCO3 被重吸收入血。三、尿生成的調節(jié) 1、滲透性利尿:小管

23、液中溶質濃度升高導致的利尿現(xiàn)象,例:和甘露醇的利尿原理。2、腎交感神經(jīng)興奮NE,收縮,尿量減少。3、抗利尿激素的調節(jié),由下丘腦視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經(jīng)元合成,于神經(jīng)垂體。(1)血漿晶體滲透壓:大量失水晶體滲透壓升高ADH 升高重吸收增多尿量減少;大量飲清水晶體滲透壓降低ADH 降低重吸收減少尿量增多。(2)循環(huán)血量:大量失血ADH 增多重吸收增多尿量減少。4、血 K、Na 的改變:K 升高 Na 降低醛固酮增多;相反醛固酮減少。醛固酮的對 K 的改變遠比 Na 的改變敏感。四、清除率 1、清除率125ml/min:腎小管對該物質必定能,但不能確定能否重吸收。五、尿的排放 1、骶髓初級排尿中樞受損尿

24、潴留;截癱尿失禁。第八節(jié)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功能一、突觸傳遞量的關鍵是進入突觸前膜的 Ca2+的數(shù)量。1、影響突觸前膜遞質2、局部電位興奮性突觸后電位(EPSP):指突觸后膜在某種神經(jīng)遞質作用下產(chǎn)生去極化電位,Na+內流。抑制性突觸后電位(IPSP):指突觸后膜在某種神經(jīng)遞質作用下產(chǎn)生超級化電位,Cl-內流。3、中樞興奮傳遞的特點:單向樞延擱、興奮的總和、興奮節(jié)律的改變、后、對內環(huán)境變化的敏感性和易疲勞性。4、膽堿能包括:以 Ach 為神經(jīng)遞質,大部分交感和副交感節(jié)前;大多數(shù)副交感節(jié)后;軀體運動神經(jīng)。膽堿能受體分:毒受體(M 受體)(帶孔的流水的):阿托品為阻斷劑。受體(N 受體)(肌顫.高血壓):筒箭

25、毒堿同時阻斷 N1、N2 受體;六烴季銨阻斷 N1 受體,十烴季銨阻斷 N2 受體(六小十大,小的對小的,大的對大的)5、腎上腺素能包括(戰(zhàn)場上的戰(zhàn)士):以 NE 為神經(jīng)遞質,多數(shù)交感節(jié)后。腎上腺素能受體分:受體:主要為興奮,除小腸舒張。受體:分1、2 和3 受體,主要為抑制,除心肌興奮;3 受體促進脂肪分解。阻斷劑:酚妥拉明阻斷受體;阻斷受體,其中阻斷1 的有、美托等,阻斷2 的有丁氧胺.神經(jīng)遞質分布及效應,6、神經(jīng)除對所支配的組織有調節(jié)作用外,還有營養(yǎng)作用,例如:脊髓灰質炎患者,脊髓前角運動神經(jīng)元病變喪失功能,所支配的肌肉就發(fā)生萎縮。二、神經(jīng)反射 1、反射?。焊惺芷鱾魅肷窠?jīng)神經(jīng)中樞傳出神經(jīng)

26、效應器2、非條件反射(如吸吮)是用于生存的,條件反射是后天建立的,可以消退。3、負反饋較正反饋多見,負反饋意義在于維持機體的生理功能穩(wěn)態(tài),正反饋意義在于促進某一生理活動過程很快達到并發(fā)揮最大效應。4、突觸前抑制:通過改變突觸前膜的活動,最終使突觸后神經(jīng)元興奮性降低,從而引起抑制的現(xiàn)象,主要為的遞質減少。4局部局部多尿調節(jié)產(chǎn)熱活動的最重要的體液三、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感覺分析功能1、特異投射系統(tǒng):點對點投射,主要引起特定感覺,并激發(fā)皮層傳出沖動。2、非特異投射系統(tǒng):彌散投射,點對面.主要維持和改變大腦皮層的興奮狀態(tài)。3、內臟痛特征:(1)定位不明確;(2)發(fā)生緩慢,持續(xù)時間長;(3)對機械性牽拉、缺血、痙

27、攣和炎癥等刺激敏感;(4)特別能引起不愉快的情緒反應,并伴有、和心及呼吸活動改變。4、牽涉痛:內臟疾病引起身體遠隔的體表部位發(fā)生疼痛或痛覺過敏。5、下丘腦的視交叉上核-生物節(jié)律的控制中心四、腦電活動 1、:閉目養(yǎng)神,睜眼工作是,兩眼一閉是,呼呼大睡。2、嬰兒枕葉常見波,幼兒則一般為波,后才出現(xiàn)成人型波。五、神經(jīng)系統(tǒng)對和軀體運動的調節(jié) 1、骨骼肌牽張反射包括腱反射、肌緊張兩種類型。(1)腱反射:指快速牽拉肌腱發(fā)生的牽張反射,腱反射為單突觸反射。 快而單(2)肌緊張:受牽拉的肌肉發(fā)生緊張性收縮,被拉長,是維持軀體最基本的反射活動。2、腱反射和肌緊張的感受器都是肌梭:運動神經(jīng)元支配梭外肌;運動神經(jīng)元支配梭內肌。(小草需室內養(yǎng),對應梭內)3、去大腦僵直:在中腦上、下丘之間切斷腦干的動物,稱為去大腦動物,去大腦僵直是由于切斷了大腦皮層運動區(qū)和紋狀體等部位與網(wǎng)狀結構的功能聯(lián)系,造成抑制區(qū)活動減弱而易化區(qū)活動明顯占優(yōu)勢的結果。4、小腦的主要功能:(1)小腦:控制軀體平衡和眼球運動;(2)脊髓小腦:協(xié)調肢體運動;(3)皮層小腦:參與設計和編程。5、生命中樞:延髓;中腦瞳孔對光反射的中樞所在部位。第九節(jié)內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