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無經業(yè)貴在誠一_第1頁
富無經業(yè)貴在誠一_第2頁
富無經業(yè)貴在誠一_第3頁
富無經業(yè)貴在誠一_第4頁
富無經業(yè)貴在誠一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富無經業(yè),貴在誠一富無經業(yè),貴在誠一我國臺灣地區(qū)著名企業(yè)家、臺塑集團創(chuàng)始人王永慶說過: “年輕人剛踏入社會,不要東挑西挑,任何工作都可以做,都有前途;特別是在企業(yè)界,只要你努力,一年就可以得其要領,而三年有成,就可以一展雄才大略?!蓖跤缿c的這番話,來自實際,發(fā)人深省?!叭魏喂ぷ鞫伎梢宰觯?都有前途”, 正對應了古人早已說過的 “富無經業(yè)”,但要想實現(xiàn),則有個必要條件認準目標、一心努力。重要的是,這種努力不是一味埋頭下苦功,而是學會用心用腦,做更高層次的心智付出。且讓我們從王永慶的親身經歷說起。王永慶:賣米淘得第一桶金1916 年,王永慶生于臺灣新店直潭,兄弟姊妹8 人在清寒中度過了童年。小學畢

2、業(yè)后,為改善家境,年僅15 歲的王永慶遠赴嘉義,在一家米店做了學徒工。過了一年,他自認已學到了賣米的門道,決定創(chuàng)業(yè)。靠著父親東奔西跑借來的200 元錢,王永慶的米店開張了。當時,小小的嘉義已有米店近30 家,競爭非常激烈。王永慶的米店開辦最晚,規(guī)模最小,所以一開始冷冷清清,門可羅雀。怎樣才能打開銷路呢?經過仔細觀察,王永慶很快從提高米的質量和增值服務上找到了突破口。20 世紀 30 年代,臺灣的糧食生產基本上仍是手工作業(yè),稻谷收割后都是鋪在馬路上曬干,然后在土場上脫粒,常常摻雜著砂土、草棍之類的雜物。買米下鍋之前,都要先挑揀、淘洗一番,很不方便。王永慶帶領兩個弟弟,一小把一小把地將夾雜在米里的

3、雜物撿出來,然后再出售。這樣,他的米質量明顯高了一個檔次,深受顧客好評,米店的生意也日漸紅火起來。第二步是改進服務。當時,消費者都是自己到米店買米,自己運送回家,王永慶則開創(chuàng)了“送貨上門”的先河,果然大受歡迎。王永慶送米并非送到了事,還要幫人家將米倒進米缸里。如果米缸里還有沒吃完的米,他就將陳米倒騰出來,洗凈米缸、倒進新米,再將陳米放在上層。這一精細周到的服務贏得了很多顧客。每次給新顧客送米,王永慶都細心記下這戶人家米缸的容量,并且問明這家有多少人吃飯,有多少大人、多少小孩,每人飯量如何,估算一下這次送來的米能吃多長時間,記在本子上。到了時候,不等顧客上門,他就主動將米送到客戶家里。有時碰上顧

4、客手頭緊,一時拿不出錢來,王永慶就約定到發(fā)薪之日再上門收錢。這樣,王永慶的生意很快蒸蒸日上。一年多后,王永慶延伸產業(yè)鏈,自己辦了一家碾米廠。十年下來,他的米店便躋身嘉義米店前三名。王永慶問鼎臺灣首富的第一桶金樣淘到的。而且,賣米時形成的扎實細心、追根究底、一絲不茍的精神, 成為貫穿他畢生事業(yè)的特點。現(xiàn)在市場上零售的米,很多是免淘洗的,罕有雜質;包裝規(guī)格多樣,不必再送米上門, 這樣說來,王永慶賣米的經驗是否毫無價值了呢?不是的!雖然時代條件永遠在變,王永慶賣米所體現(xiàn)的具有規(guī)律性和普遍性的成功之道,卻永恒不變。譚木匠:小木梳做出大品牌王永慶的成功不是唯一的。如今,在中國各城市,譚木匠連鎖專賣店隨處

5、可見。盡管同樣的木質梳子在其他小店只賣幾十元乃至幾元,而“譚木匠”平均每把梳子的價格要高出不少,但仍有很多顧客慷慨解囊。譚木匠的老板叫譚傳華,祖上都是木匠。他做過民辦教師、在火車站給路人畫過像、做過木雕生意,一直生意清淡,直到有一天,他買到了一把木梳。小小的木梳讓他看到了商機。既然梳子是愛美的婦女離不了的,為什么不能做得更加精美呢?1993 年,譚傳華貸款30 萬元,做起了梳子。首先在產品質量上下功夫。他投入近30 萬元購買生產設備,又雇用有根雕基礎的工匠,堅持純手工打磨。這讓他的梳子質量、工藝都高于市場上其他產品。梳子生產出來,怎么賣呢?譚傳華最先采取的銷售方式是挎著籃子沿街叫賣,銷量非常有

6、限。時值我國工藝品行業(yè)整體衰落。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條是沒有品牌。即使好東西,也難以賣出好價錢。譚傳華下決心要試一試不僅要為小小的木梳打造一個響當當?shù)钠放?,而且要徹底改變產銷割裂的格局,把兩者連為一體,自建銷售渠道。三峽牌、先生牌、小姐牌, 譚傳華給梳子起過很多名字,最終定名“譚木匠” 。 1998 年,他開出了第一家特許加盟連鎖店,花費公司利潤的1/3 ,請來專家設計形象識別系統(tǒng)。漸漸地,小小木梳風生水起,為譚傳華帶來了巨額財富。他明白,自己走對了路做木梳,那些日用品產業(yè)巨頭瞧不上這一類小生意,不會形成強有力的競爭;而譚木匠傾力打造的銷售渠道和高端的工藝、設計、新品研發(fā)能力等,又構筑了小企業(yè)

7、無法跨越的門檻。就這樣,譚木匠得以遠離行業(yè)內廝殺的硝煙,獨領逍遙自在之風騷,市場優(yōu)勢顯而易見。司馬遷:2000 多年前的答案王永慶賣米、譚傳華賣梳子,其成功之道完全符合司馬遷在2000 多年之前就揭示的規(guī)律“富無經業(yè)” ,貴在“誠一”。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里說:“富無經業(yè),則貨無常主,能者輻轅,不肖者瓦解。 ”意思是,能夠發(fā)家致富的,不是只有一二種門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富豪;財富,也沒有永遠固定不變的主人。善于經營的“能者”,即使白手起家,也能夠積 累萬貫家財;不善于經營者,即使坐擁一座金山,也可能頃刻之間土崩瓦解。司馬遷列舉了一些例子,來說明“富無經業(yè)”的道理。他說:“田農,掘業(yè),而秦揚以

8、蓋一州。販脂,辱處也,而雍伯千金。賣漿,小業(yè)也,而張氏千萬。灑削,薄技也,而郅氏鼎食。胃脯,簡微也,濁氏連騎。馬醫(yī),淺方,張里擊鐘。此皆誠一之所致?!狈N莊稼,是當時最沒有技術含量的職業(yè)了,但是秦揚靠此成為一州的首富。 販賣動物油脂, 是一般人覺著恥辱的事,但是雍伯靠它得到了千金贏利。販賣漿水,是一 種微不足道的小生意,但是張氏靠它積累了千萬家財。磨刀,是一種極其 平常的小技術,但是郅氏靠著它過上了列鼎而食的生活。賣熟羊肚,既簡 單又不起眼,但干這一行的濁氏每次出門都是前呼后擁的車隊。給馬治病,不需要高深的醫(yī)術,但是張里靠著它能有鐘鳴而食的排場。這些人能夠成功,靠的是什么呢?司馬遷說,靠的就是“誠一”。所謂的“誠,就是精誠,全神貫注,全力以赴;所謂的“一”,就是專注, 專心致志,堅持不懈。因為“精誠”,全神貫注,才能留意到別人留意不到的細節(jié),發(fā)現(xiàn)別人往 往忽略的關鍵;因為“專注”,堅持不懈,才能竭盡全力,做到極致,熟 能生巧,巧而出奇,達到一般人難以企及的技術高度和經營規(guī)模。這個世界上,沒有不賺錢的行業(yè),只有不成功的企業(yè)。任何事情,只要做 精了,找準門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