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家長的教育理念-走出幼教小學化_第1頁
更新家長的教育理念-走出幼教小學化_第2頁
更新家長的教育理念-走出幼教小學化_第3頁
更新家長的教育理念-走出幼教小學化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更新家長教育理念,走出幼教小學化誤區(qū)【摘要】“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急功近利思想和育兒方式,從而促使了幼兒教育小學化現(xiàn)象的形成。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走出幼教“小學化”的教育誤區(qū),需要家長的理解、支持和配合。綱要中指出:幼兒園要承擔起幼兒家庭教育指導工作,讓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為此,幼兒園應采取多種形式廣泛、深入地開展家長工作。更新家長的教育理念,讓整個社會走出幼教小學化的教育誤區(qū)。【關鍵詞】家長 理念 幼教 小學化 危害“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從孩子出生那一天,很多家長們就進行了賽跑,學什么都想超前?!坝械募议L恨不得孩子一生下來就會外語,一兩歲就把小學一年級課本學完”。有教育

2、專家的調查顯示:有的家長以為早期教育就是讓孩子盡早學習讀、寫、算。有90%以上的家庭把教育與學習相提并論,認為學習的成績就是教育的效果。于是,孩子們在一歲以內開始認字,三歲以內開始學外語,3到6歲的孩子85%以上參加各種培訓班。家長的這種心態(tài)和行為,致使有些幼兒園以讀、寫、算為幼兒主要活動內容,拿教一年級課程等小學化的東西來吸引家長送孩子來園。有些為了迎合家長的意愿或者進入小學考試,必須開設幼兒寫字、算題等。一位在民辦幼兒園做老師的朋友說,他們幼兒園都讓孩子做到100以內的加減,會寫很多字。當問到這與小學教學還有什么區(qū)別呢?朋友說:這些基本上都是家長要求的,這些還是她們園招生時吸引家長報名的特

3、色“優(yōu)越”條件呢!也曾記得教過的一個孩子,當初他的父母花費了很大的力氣才轉來公辦園來。然而來了一個學期后,非要再回到原來的民辦幼兒園,問其原因,說在這里不寫字,算題算得少。一個中班4、5歲的孩子,家長只是想讓孩子多寫幾個字、多做幾道題。這種幼兒教育小學化現(xiàn)象在全國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蔓延著,并似有愈演愈烈之勢當然,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家長缺乏幼兒教育的科學發(fā)展觀:不能以幼兒為本,不能在尊重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基礎上對幼兒進行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培養(yǎng),更沒有重視教育方法上的統(tǒng)籌兼顧,也沒有以幼兒身心的全面健康發(fā)展為目標。幼兒教育小學化”現(xiàn)象已開始出現(xiàn)問題,比如孩子因學習的

4、壓力而少有了天真、爛漫與快樂;孩子應有的認知過程被嚴重破壞,導致孩子的“知識消化不良”,到上小學時卻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并出現(xiàn)了厭學癥等癥狀;許多孩子在疲于學習中抹殺了自己的想像力,長期處在機械讀、寫、背的學習狀態(tài)中,束縛了孩子的獨立個性的發(fā)展。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糾正和防止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需要家長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急功近利思想和育兒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了幼兒教育小學化現(xiàn)象的形成。綱要中指出:幼兒園要承擔起開展幼兒家庭教育咨詢、指導,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為此,采取多種形式廣泛、深入地開展家長工作。更新家長的教育理念,讓整個社會走出幼教小學化的

5、教育誤區(qū),讓幼兒的自然天性得到更好的發(fā)展。一、讓家長看清隱性危害 每學年開學前,通過召開關于解決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專題家長會,幫助家長了解綱要的指導思想和基本要求,懂得幼兒教育的基本規(guī)律和幼兒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向家長介紹各階段幼兒的培養(yǎng)目標和班級教育教學計劃、幼小銜接工作的具體措施等;并向家長宣傳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帶給孩子一生發(fā)展的危害性:“幼兒教育小學化”是違背教育規(guī)律的。按照教育規(guī)律辦事,就是要讓人在不同的成長階段,接受相應的教育內容,這個內容不能超越,也不能滯后。簡單地說,就是在什么階段就學什么知識。就像人的成長發(fā)育,剛出生的嬰兒主要是大腦的發(fā)育,青春期主要是長身體,成年后主

6、要是心智的完善,按照這樣的順序,人才能成長為一個健全的人。通俗的講,就是在幼兒適當?shù)哪挲g對幼兒進行適當?shù)慕逃?。有一個典型的實驗研究說明了這個道理。“哥哥從46周開始,每天接受10分鐘的爬梯訓練,到52周時,他能熟練爬上5級樓梯。而弟弟到了第53周時,即使有人扶著也不大愿意嘗試爬梯,但第54周之后當他再看到樓梯時,卻能一直爬到樓梯頂端,并且不用旁人幫助?!边@就是聞名世界的雙胞胎爬梯實驗,其研究表明,對幼兒進行的任何提前教育只會事倍功半,而到適當?shù)哪挲g進行適當?shù)慕逃攀钦嬲慕逃?guī)律。 “有些一年級學生入學拿筆姿勢就不正確”,一位小學老師談到,學生習慣養(yǎng)成了,老師很難糾正,所以學前教的不正確還不如

7、不教?,F(xiàn)在很多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上課愛搗亂,或者是注意力不集中,喜歡“開小差”,很大原因是由于一些孩子在幼兒園階段就已經學過這些知識了,他們以為自己已經掌握了知識,沒必要浪費時間再學了。其實他們未必真懂,很可能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或者說只是囫圇吞棗,他們學的知識都是半拉子知識,沒有真正理解。關于幼兒教育,舉個例子是跑步“孩子的成長和教育是長跑而不是短跑,就像王軍霞跑的那種。王軍霞跑的那種起跑并不重要,關鍵在于她的耐力強。人生是長跑,起跑并不重要,關鍵是后來的發(fā)展能力要強,這樣才能跑到最后。這就告訴家長們,幼兒園的時候學一些這個階段該學的東西就行了,千萬不要好高騖遠,學那些不屬于這個階段的東西。

8、”二、認識幼兒園教育與小學教育的區(qū)別,為家長樹立新的教育觀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要“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tài)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fā)展”。“要避免僅僅重視表現(xiàn)技能或藝術活動的結果,而忽視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態(tài)度傾向。”綱要中強調指出“尤其要避免只重視知識和技能,忽略情感、社會性和實際能力的傾向?!?“別人的孩子提前學了小學知識,我們的孩子不早學上學就會跟不上?!庇械募议L也有這種擔心。事實小學一年級的老師對于剛入學的孩子,知識水平不一樣,但不管學與沒學,都會從頭耐心地教起,不讓沒有提前學的孩子吃虧,讓家長放心。要正確理解幼兒教育。幼兒教育的范圍是很寬泛的,而非家長所說的那種讓

9、孩子一味接受書本知識的狹隘的教育。目前,全世界通行的兒童上小學的年齡是六至七歲,而讓四五歲的孩子甚至更小的孩子在幼兒園就學習小學的知識,這是與教育規(guī)律背道而馳的。幼兒園階段主要是讓孩子學習感性知識,發(fā)展形象思維。在小學階段,才是學習理性知識,發(fā)展抽象思維。而要形成理性思維必須要有感性思維做基礎,感性思維越豐富,理性思維越好。可現(xiàn)實是,很多幼兒園連孩子的形象思維都沒有鍛煉好,就對他們進行理性知識的灌輸。這樣做,雖然能取得一些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打亂了孩子的學習規(guī)律,對孩子未來的發(fā)展十分不利。三、讓家長充分了解幼兒園教育內容,轉變家長的育兒理念1978年,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聚會。有人問其中一

10、位獲獎者:“你在哪所大學、哪所實驗室里學到了你認為最重要的東西呢?”出人意料,這位白發(fā)蒼蒼的學者回答:“是在幼兒園?!笔堑?,孩子社會化的啟蒙教育是從幼兒園開始的,這一時期的學前教育對孩子一生的發(fā)展具有奠基作用。在幼兒教育專家趙忠心教授看來,幼兒園這個階段該學的東西有這幾個方面:一是要學會說話,學會口語。二是要教幼兒懂得一些規(guī)矩,行為規(guī)范,禮儀禮貌等;三是要學習一些能力,具體就是生活自理能力,比如學會自己穿衣服什么的;四是用大量的時間去豐富他們的感性知識,父母要抽出時間帶孩子去逛公園,讓他們感受大自然,或者帶他們去街道上,熟悉社會等等;五是讓他們學會交往,學會相處。由于受年齡特點的影響,學前幼兒

11、難以接受“小學化”的學習方式,枯燥的寫寫算算,抑制了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孩子只有在游戲中才是最快樂的,只有在快樂的情緒中才能更好地接受知識。因此,通過探索游戲化的學習方式,指導教師將游戲和知識很好的融合起來,既避免了“小學化”的學習方式,又讓幼兒拓展了知識。如:早期閱讀教育是幼兒園語言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孩子們前閱讀的能力,幫助他們掌握閱讀的方法,結合新綱要精神及幼兒的發(fā)展特點,班級結合本年齡段的早期閱讀教學內容,創(chuàng)建本班的特色區(qū)域,并為各班級配備了相應的設備和材料。在各班的閱讀區(qū)里,書架上擺放的大量圖書便于幼兒隨時翻閱;可移動的圖書

12、車為孩子平添了讀書的樂趣;自制圖書、修補圖書、排圖講述、拼圖游戲、故事表演等活動使閱讀內容豐富多彩,孩子們在這樣的游戲活動中,擴大了知識面,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知識遷移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都得到了進一步的發(fā)展。為了讓家長了解這些,定期向家長開放班級的教育活動,使家長了解幼兒園教學活動的內容和形式是針對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進行的;組織親子游戲活動,教師隨時將孩子在游戲中表現(xiàn)出的優(yōu)勢與不足反饋給家長,使家長在親子互動游戲中感受到孩子各種能力的發(fā)展,分享孩子們的快樂。家長的關注力也從孩子“會算多少道題,能認識多少個字”的教育觀念中逐漸轉向從孩子的全面發(fā)展這一更重要的方面來看待和評價自己的孩子。針

13、對家長認識上的誤區(qū),通過下發(fā)致家長一封信、園報等途徑,積極做好相關宣傳,以使他們能夠理解幼兒教育的真正內涵,并贏得家長對幼兒園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家長了解幼兒教育不同于小學教育,了解幼兒大班并不是小學一年級的延伸,懂得“順自然 ,展個性”,了解幼兒,尊重幼兒,以幼兒生理、心理發(fā)展的特點為依據(jù),遵循教育規(guī)律,促進幼兒身心和諧健康成長的道理。從而,糾正錯誤的幼兒教育觀念,樹立科學的家庭教育思想,走出幼教小學化教育誤區(qū),按照教育規(guī)律幫助幼兒健康成長從而杜絕幼教“小學化”社會現(xiàn)象。主要 參考 文獻 :1幼兒教育“小學化”弊大于利 2006-05-02. 2余曉幼兒教育不能“小學化” 2006-05-02. 3陳維國.淺談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弊端及克服4陳愛萍.克服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 2006-05-02. 5劉炎編著.幼兒教育概論M.北京: 中國 勞動社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