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馬說》教學設計_第1頁
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馬說》教學設計_第2頁
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馬說》教學設計_第3頁
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馬說》教學設計_第4頁
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馬說》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馬說教學設計課文分析:馬說這篇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寫法,通篇寫馬,實則寫人。以千里馬不遇伯樂喻賢才難遇明主,對統(tǒng)治者埋沒、摧殘人才,進行了諷刺、針砭和控訴;希望統(tǒng)治者能識別人才,重用人才,使他們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才能。文章對自己不著一字,憤懣不平之情和窮困潦倒之感卻充溢其中。一、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能正確朗讀課文,疏通文意,積累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2、理解作者的思想,領會文章的寓意。3、了解作者及文體特征。(二)過程與方法:1、加強朗讀訓練,訓練學生的文言語感,督促學生疏通詞句,翻譯課文,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2、體會本文托物寓意的寫法,理解作者的

2、思想情感。(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認識到只要人才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堅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持之以恒,就能實現(xiàn)自己的宏圖大志。二、重點、難點:(一)重點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體會本文托物寓意的寫法,理解伯樂與千里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間的關系。(二)難點1、引導學生理解文章表達的情感。2、體會本文簡練、含蓄的語言特點。教學方法:1自主學習法2誦讀品味法3創(chuàng)造性學習法三、教學時數(shù):1課時四、教學過程(一)導入同學們請看屏幕,屏幕上畫的是什么?(馬),你們能列舉出有關馬的成語嗎?(學生列舉)那么,我們把能日行千里的馬稱為什么呢?(千里馬)同學們聽說過“伯樂相馬”的故事嗎?今天我們來學習馬說

3、,相信在學完課文以后一定會讓你對伯樂和千里馬的關系有進一步的認識。(屏幕顯示課題)(二)作者及文體簡介1、作者簡介:請查看績優(yōu)學案。2、寫作背景(屏幕顯示)韓愈初登仕途時,很不得志。曾三次上書宰相請求重用遭冷遇,甚至三次登門被守門人擋在門外。盡管如此,他仍然申明自己有“憂天下之心”,不會遁跡山林。后相繼依附于節(jié)度使董晉和張建封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當時奸佞當權,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視。所以作馬說,發(fā)出“伯樂不常有”的感嘆。3、文體簡介“說”:是古代的一種議論文體,用以陳述作者對社會上某些問題的觀點,“說”的語言通常簡潔明了,寓意深刻;寫法較靈活,跟現(xiàn)代的雜文大體相似,通常彩以小見大的辦

4、法,借講寓言故事、狀寫事物等來說明事理,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托物寓意”。“說”就是“談談”的意思,“馬說”從字面上可以解作“說說千里馬”或“說說千里馬的問題”,如:愛蓮說、捕蛇者說、師說就屬這一文體。(三)朗讀教學初讀課文,正音上口:教師配樂范讀全文(要求:明確讀音,停頓,語調(diào));學生齊讀課文,了解全文大意。二讀課文,整體感知:以小組為單位,互讀課文,對照注釋,大膽提出疑難問題,做出標記,準備在課堂提問。(四)課文分析:1、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1)請一位同學朗讀第一自然段。學生就第一自然段不理解的地方提問,教師解答疑問。(2)解決重點字詞(屏幕顯示)(3)請同學翻譯第一自然段,概括段意:說明伯

5、樂對千里馬命運的決定作用。(4)思考鞏固:文章一開頭,作者是如何闡述“伯樂”與“千里馬”之間的關系的?沒有遇見“伯樂”,“千里馬”會有怎樣悲慘的遭遇呢?(5)小結:文章一開篇就提出了“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的見解,這就說明了千里馬對伯樂的依賴關系,即伯樂對千里馬有決定的作用。因為除伯樂以外沒有人能識別千里馬,既然如此,千里馬的命運就決定于是否有伯樂來發(fā)現(xiàn)它了,而實際的情形是“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所以千里馬的悲慘命運簡直就具有必然性了。不少的千里馬不僅找不到一個一般水平的牧馬人,而且“祗辱于奴隸人之手”,受盡無知小人的氣,更令人悲憤的是,這些寶馬竟然成雙成對地死于槽櫪之間,其遭遇之不幸

6、,結局之慘痛,真非筆墨所能形容,從字里行間可見作者的痛惜之情。2、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1)男同學朗讀第二自然段,以競賽的方式解決難字(2)請同學翻譯第二自然段,思考鞏固:“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千里馬”被埋沒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樣對“食馬者”的無知發(fā)出強烈的譴責的?(3)概括段意:提示千里馬被埋沒的原因。(4)小結:這一自然段,作者著力刻畫了“食馬者”與千里馬之間的矛盾,作者先從千里馬的食量說起“一食或盡粟一石”,這是夸張的說法,但這正突出千里馬的食量大大超過普通馬,而這一點決非是那些“食馬者”所能知道的,他們只是按照普通馬的食量來喂養(yǎng)它,所以千里馬“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

7、見”。作者最后發(fā)出“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把作者對“食馬者”的無知的憤怒譴責的感情發(fā)展到高潮。3、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1)女同學朗讀第三自然段,請同學提出疑問,其它同學幫助解決。(2)點明幾個重要的字詞的解釋:策、道、材、通、臨、其、邪(4)請同學翻譯這一自然段(5)思考鞏固:作者是如何痛斥“食馬者”的“不知馬”的?哪句表現(xiàn)“食馬者”以“知馬者”的身份嘆息的?文中哪句點明了全文的主旨?(6)概括段意:對執(zhí)策者的“不知馬”進行辛辣的嘲諷。(7)小結:作者先用揭露矛盾的方法刻畫執(zhí)策者的形象,把“真無馬”與“真不知馬”對照起來,生動地提示了執(zhí)策者的愚蠢和荒唐,最后又以“其真不知馬也”

8、結住全文,更有力地表達了作者的痛切之感。5、歸納一詞多義及通假字現(xiàn)象(屏幕顯示)(五)推究文理。1、齊讀課文2、理解文章結構:本文雖短,結構卻十分精巧。作者先從正面提出問題:“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比缓蠊P鋒一轉(zhuǎn),“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從反面展開議論,千里馬和伯樂的依賴關系是如此密切,而伯樂卻不常有,千里馬被終身埋沒的命運也就不可避免了。接下去,自然就寫到千里馬被埋沒的遭遇,其才美不得外現(xiàn)的原因,對無知的“食馬者”發(fā)出強烈的譴責,進行了辛辣的嘲諷。最后又對食馬者的無知進行痛斥,歸結出“其真不知馬也!”這一貫穿全文的中心。(屏幕顯示版書)3、理解文章的深層寓意提問:作者所說的“食馬者”

9、、“伯樂”、“千里馬”僅僅指傳說中的人和物嗎?明確:不是,“千里馬” HYPERLINK /base/xiu/9408.html t _blank 比喻人才;“伯樂”比喻慧眼識才者;“食馬者”比喻愚妄無知的統(tǒng)治者。文章借千里馬難遇伯樂,最終被埋沒,揭露封建統(tǒng)治者埋沒人才的現(xiàn)象,表達作者強烈的憤慨和深沉的痛惜之情。(屏幕顯示版書)(六)品味意境1、文章連用了十一個“不”字,表達了怎樣的感情?明確:表達了對統(tǒng)治者埋沒、摧殘人才的強烈不滿和譴責。2、第一自然段都以“也”字作結,這三個“也”字所表達的語氣是否相同?明確:第一個“也”流露出無限痛惜之情;第二個“也”表達了作者的憤怒譴責;第三個“也”是對“食馬者”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