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聯(lián)諧振交流耐壓_第1頁
串聯(lián)諧振交流耐壓_第2頁
串聯(lián)諧振交流耐壓_第3頁
串聯(lián)諧振交流耐壓_第4頁
串聯(lián)諧振交流耐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關于串聯(lián)諧振交流耐壓第一張,PPT共二十五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1 前言 在供配電系統(tǒng)調試中,要對交聯(lián)聚乙烯電力電纜(XLPE)、高壓開關柜、GIS、高壓電動機、大型發(fā)電機組、大型電力變壓器、互感器等高電壓、大容量的電力設備進行絕緣耐壓試驗。 絕緣耐壓試驗分為直流耐壓試驗和交流耐壓試驗兩種。過去在進行電纜耐壓試驗時都采用直流耐壓試驗。在1980年左右,國外電力部門發(fā)現(xiàn)直流耐壓試驗對橡塑絕緣是無效的且具有危害性。我國在九十年代開始研究和實踐交流耐壓試驗技術。經過20多年的研究和實踐,世界各國紛紛采用交流耐壓試驗代替直流耐壓試驗。國內外有關標準機構也對于高壓交聯(lián)電纜的試驗方法作出了更改和修訂。1

2、997年國際大電網工作會議(CIGRI)對目前采用的直流耐壓試驗方法提出疑議,并推薦使用工頻及近似工頻(30-300Hz)的交流試驗方法,在全世界范圍內推廣應用。我國的電氣設備交接試驗標準GB50150-2006已經頒布,于2006年11月1日起強制執(zhí)行,該標準規(guī)定35kV及以上橡塑絕緣電纜優(yōu)先采用交流耐壓試驗。交流耐壓試驗取代傳統(tǒng)直流耐壓試驗已是大勢所趨。第二張,PPT共二十五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2 直流耐壓試驗的問題 由于電纜線路的電容很大,若采用工頻電壓試驗,必須有大容量的工頻試驗變壓器,現(xiàn)場試驗很難實現(xiàn),所以傳統(tǒng)的耐壓試驗方法采用直流耐壓試驗。因為電纜的直流絕緣電阻很大(一般在10

3、G以上),所以在做直流耐壓試驗時充電電流極小,具有試驗設備容量小、重量輕、可移動性好等優(yōu)點。但直流耐壓試驗方法對于XLPE交聯(lián)電纜,無論從理論還是實踐上卻存在著很多缺點。主要體現(xiàn)在:第三張,PPT共二十五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 (1)高壓試驗技術的一個通用原則:試品上所施加的試驗電壓場強必須模擬高壓電器的運行工況。直流電壓下,電纜絕緣的電場分布取決于材料的體積電阻率,而交流電壓下的電場分布取決于各介質的介電常數,特別是在電纜終端頭、接頭盒等電纜附件中的直流電場強度的分布和交流電場強度的分布完全不同,而且直流電壓下絕緣老化的機理和交流電壓下的老化機理不相同。因此,直流耐壓試驗不能模擬交聯(lián)電纜的

4、運行工況。第四張,PPT共二十五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 (2)交聯(lián)電纜在直流電壓下會產生“記憶”效應,存儲積累單極性殘余電荷。一旦有了由于直流耐壓試驗引起的“記憶性”,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將這種直流偏壓釋放。電纜如果在直流殘余電荷未完全釋放之前投入運行,直流偏壓便會疊加在工頻電壓峰值上,使得電纜上的電壓值遠遠超過其額定電壓,從而有可能導致電纜絕緣擊穿。第五張,PPT共二十五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 (3)直流耐壓試驗時,會有電子注入到聚合物介質內部,形成空間電荷,使該處的電場強度降低,從而難于發(fā)生擊穿。由于振蕩電壓極性迅速改變?yōu)楫悩O性,使該處電場強度顯著增大,可能損壞絕緣,造成多點擊穿,損壞電纜

5、。直流耐壓試驗時所形成的空間電荷可導致電纜投運時發(fā)生擊穿或沿面滑閃。 (4)交聯(lián)電纜的一個致命弱點是絕緣內易產生水樹枝,一旦產生水樹枝,在直流電壓下會迅速轉變?yōu)殡姌渲?,并形成放電,加速了絕緣劣化,以致于運行后在工頻電壓作用下形成擊穿。而單純的水樹枝在交流工作電壓下還能保持相當的耐壓值,并能保持一段時間。第六張,PPT共二十五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 實踐也表明,直流耐壓試驗不但不能有效發(fā)現(xiàn)交流電壓作用下的某些缺陷,而且會損害電纜,給電纜的安全運行帶來危險。如在電纜附件內,絕緣若有機械損傷或應力錐放錯等缺陷。在交流電壓下絕緣最易發(fā)生擊穿的地點,在直流電壓下往往不能擊穿。直流電壓下絕緣擊穿處往往發(fā)

6、生在交流工作條件下絕緣平時不發(fā)生擊穿的地點。這一點也得到了運行經驗的證明:一些電纜在交接試驗中按照GB50150-91標準進行直流耐壓試驗順利通過,但投運不久就發(fā)生絕緣擊穿事故。正常運行的電纜被直流耐壓試驗損壞的情況也時有發(fā)生。第七張,PPT共二十五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3 幾種主要的交流耐壓試驗方法 既然直流耐壓試驗不能模擬交聯(lián)電纜的運行場強狀態(tài),不能達到我們所期望的檢驗效果,自然就應該轉向用交流耐壓試驗來考核交聯(lián)電纜的絕緣狀況。但是采用工頻或接近工頻的交流電壓試驗作為擠包絕緣電纜線路竣工試驗存在的最大困難是長線路需要很大容量的試驗設備。目前存在以下幾種交流耐壓試驗方法:第八張,PPT共二

7、十五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1)帶補償電抗器的傳統(tǒng)試驗變壓器: 由于電纜的容量很大、電壓很高,傳統(tǒng)的試驗變壓器無論是從絕緣、體積、重量、容量等各個方面已經無法滿足現(xiàn)場試驗的要求;所以電纜試驗極少采用變壓器試驗。(2)振蕩電壓試驗: 振蕩電壓試驗是用直流電源給電纜充電,當達到試驗電壓后使放電間隙擊穿而通過電感線圈放電,對電纜施加一定電壓幅值、頻率為kHz級的衰減振蕩波電壓作為擠包絕緣電纜線路的竣工試驗方法的另一種途徑。此種方法比直流耐壓試驗方法有效,但與工頻電壓試驗相比,其檢查電纜主絕緣和附件缺陷的效果仍不理想。第九張,PPT共二十五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 (3)超低頻0.1Hz耐壓試驗:

8、0.1Hz耐壓試驗的等效性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其檢測絕緣缺陷的效果在世界范圍內受到普遍懷疑。目前的研究結果是0.1Hz對絕緣損傷的擊穿電壓,其數值在1.2 2.6倍工頻擊穿電壓下變化,試驗的一致性方面有較大的不足。目前,此種方法主要應用于中低壓電纜的試驗,且試驗條件的真實性不如近工頻交流電壓(30300Hz),由于電壓等級偏低,還不能用于110kV及以上的高壓電纜試驗。從國外的應用方面看,目前國外0.1Hz的發(fā)展方向是在線絕緣監(jiān)測和故障定位;而變頻諧振方式用于耐壓試驗,其試驗的等效性非常好。從國外的發(fā)展來看,也是推薦用變頻諧振方式進行耐壓試驗。第十張,PPT共二十五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4

9、)串聯(lián)諧振耐壓試驗: 串聯(lián)諧振試驗設備通過與被試品(等效電容)形成串聯(lián)諧振回路,從而得到一定頻率的正弦波交流電壓。由于試驗設備的品質因素較高,通常所需的工作電源容量僅為試驗容量的幾十分之一。對于串聯(lián)諧振試驗設備而言,其系統(tǒng)要滿足不同電壓等級和不同電容量的試品在一定的頻率范圍內進行交流耐壓試驗,可通過改變頻率或電感量來滿足諧振的條件(f1/2。第十一張,PPT共二十五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4 變頻串聯(lián)諧振交流耐壓技術的原理 變頻串聯(lián)諧振的等效性經國內外研究已經得到了普遍的認可,并得到了廣泛的推廣應用。變頻串聯(lián)諧振耐壓試驗方法是通過改變試驗系統(tǒng)的試驗頻率(范圍30-300Hz),使回路處于諧振狀

10、態(tài),這樣試驗回路中試品上的大部分容性電流與電抗器上的感性電流相抵消,電源供給的能量僅為回路中消耗的有功功率,為試品容量的1/Q(Q為系統(tǒng)的電壓諧振倍數),因此試驗電源的容量大為降低,重量大大減輕。第十二張,PPT共二十五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 系統(tǒng)由變頻電源、勵磁變壓器、諧振電抗器、分壓器及試品(有時需補償電容器)組成。我們已知,在回路頻率f1/2LC時,回路產生諧振,此時試品上的電壓是勵磁變高壓端輸出電壓的Q倍。Q為系統(tǒng)品質因素,即電壓諧振倍數,一般為幾十到一百以上。先通過調節(jié)變頻電源的輸出頻率使回路發(fā)生串聯(lián)諧振,再在回路諧振的條件下調節(jié)變頻電源輸出電壓使試品電壓達到試驗值。由于回路的諧振

11、,變頻電源較小的輸出電壓就可在試品CX上產生較高的試驗電壓。第十三張,PPT共二十五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原理圖及理論公式如下:第十四張,PPT共二十五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 圖1中,L為諧振電抗器,CX為被試品,U為勵磁變輸出電壓。當串聯(lián)諧振時,即頻率為(該頻率可通過調節(jié)變頻電源得到)時,回路呈諧振狀態(tài)。此時,Q為品質因數。即被試品上獲得的電壓為勵磁電壓的Q倍(利用額定電壓較低的試驗變壓器,可以獲得較高的輸出電壓)。此電路形成一個良好的濾波電路,故輸出電壓UCX為良好的正弦波。當試品擊穿,失去諧振,高、低壓電流自動減小,不會擴大被試品的故障點。第十五張,PPT共二十五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

12、6月5 應用實例及分析(1)實例1,35kV電纜試驗: 已知電纜規(guī)格為26/35kV、300mm2,電纜長度為1.8km,電抗器型號為HDSRfL18/36 ,電抗器額定電壓18kV, 額定電流2A ,額定帶載0.55F ,額定電感量45H ,共6只。 試驗步驟如下: 1)用交流電容表測出電纜電容量,或者查表(見表1表2)得知該電纜電容量:經查表得C=0.19F/km ,則Cx=1.8*0.19=0.342F。第十六張,PPT共二十五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表1 單芯交聯(lián)電纜等效電容量參考數據(F/km)355070951201501852403004006/6 kV;6/10 kV0.210

13、.240.270.30.330.360.390.430.470.538.7/10 kV;8.7/15 kV0.170.190.220.240.260.280.310.340.370.4212/20 kV0.150.170.190.210.220.240.270.290.320.3521/35 kV0.120.130.140.150.160.180.190.210.2326/35 kV0.110.120.130.140.150.160.180.190.21第十七張,PPT共二十五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表2 三芯交聯(lián)電纜等效電容量參考數據(F/km)35507095120150185240300

14、4006/6 kV;6/10 kV0.210.240.270.30.330.360.390.430.470.538.7/10 kV;8.7/15 kV0.170.190.220.240.260.280.310.340.370.4212/20 kV0.170.190.220.240.260.280.310.340.370.4221/35 kV0.120.130.140.150.160.180.190.210.2326/35 kV0.110.120.130.140.150.160.180.190.21第十八張,PPT共二十五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2)確定串聯(lián)電抗器數,2006版國標規(guī)定,35kV

15、電纜試驗電壓UC=2U0=2*26=52kV ,每節(jié)電抗器額定電壓18kV,18kV*3=54kV52kV,所以必須3個電抗器串聯(lián)。3)帶載率核算:HDSRfL18/36,帶載為0.55F 最大電流2A,三個串聯(lián)使用時0.55/3=0.183F0.342F,故需三個串聯(lián)后再并聯(lián),則:0.183*2=0.366F0.342F。 第十九張,PPT共二十五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接線方法如圖2所示:第二十張,PPT共二十五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4) 核算試驗頻率(2)實例2,35kV主變耐壓: 已知Cx=6.165nF,UC=72kV,Cb=9nF,電抗器型號為HDSRfL18/07,電抗器額定電

16、壓18kV, 額定電流0.4A ,額定帶載0.079F ,額定電感量160H ,共6只。解:1) 因為Le=160H, LLe, 需10個Le串聯(lián),不滿足要求,故試驗回路中需增加補償電容Cb。增加補償電容Cb后回路電感L諧為: 662HLe=662H160H= 4,因此加補償電容Cb后將4個額定電感Le串聯(lián)即可;第二十一張,PPT共二十五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接線方法如圖3所示: 第二十二張,PPT共二十五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2)試驗電壓:UC=72kV,UCUe=7218=4,因此4個額定電感Le串聯(lián)可滿足試驗電壓;3)帶載率核算:4個串聯(lián),0.0794=0.01975F=19.75nF6.615nF,故可采用;4)頻率核算:試驗頻率符合2006版國標規(guī)定的4060 Hz范圍內。第二十三張,PPT共二十五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6 結束語 串聯(lián)諧振交流耐壓試驗裝置的應用是一個全新的技術要掌握其應用方法必須首先懂得串聯(lián)諧振的理論知識及計算公式,才能使電壓、電容、電感、頻率等參數匹配,以便針對不同電壓等級、不同被試設備設計出合理的試驗連接方法。其次,在應用串聯(lián)諧振交流耐壓試驗裝置的過程中,必須掌握一些要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