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考化學知識點習題燃料及其燃燒_第1頁
初中中考化學知識點習題燃料及其燃燒_第2頁
初中中考化學知識點習題燃料及其燃燒_第3頁
初中中考化學知識點習題燃料及其燃燒_第4頁
初中中考化學知識點習題燃料及其燃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初中中考化學知識點習題燃料及其燃燒 一、選擇題1、從化學角度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海水曬鹽屬于化學變化 B某變化如果不是物理變化那就一定屬于化學變化 C電動車充電是化學能轉變?yōu)殡娔?D燃油以霧狀噴出有利于完全燃燒2、以下是某化學實驗小組設計的實驗方案,其中既能達到預期目的,又可行的是( ) A用灼熱的氧化銅除去氧氣中混有的一氧化碳 B除去空氣中的氧氣:將空氣通過盛有灼熱銅網(wǎng)的玻璃管 C除去鋁粉中混有的少量鐵粉:向混合粉末中加入足量的稀鹽酸、過濾、洗滌、烘干 D鑒別H2, CH4, CO三種氣體:分別將燃著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nèi),觀察現(xiàn)象3、下列化學反應中能產(chǎn)生吸熱現(xiàn)象的是( )A. 鎂條與稀鹽酸

2、反應 B. 碳與二氧化碳反應 C. 碳酸鈣與鹽酸反應 D. 木炭與氧氣反應 4、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干冰蒸發(fā)時需吸收大量的熱,這就是化學反應中的吸熱現(xiàn)象B. 硫燃燒需要先加熱,所以它燃燒時吸收熱量C. 水蒸氣液化放出熱量,這是化學反應的放熱現(xiàn)象D. 化石燃料的燃燒放出熱量5、納米材料被譽為21世紀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許多材料達到納米(1納米=10-9米)級的大小時,會產(chǎn)生許多讓你料想不到的、奇特的光、電、磁、熱、力和化學等方面的性質(zhì)。如:將金屬制成納米粉末后就變成了黑色,且不導電,機械強度也大幅度提高。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納米碳雖然質(zhì)地柔軟,但強度卻很大B.納米氧化鋅能吸收電磁

3、波C.金黃色的金粉應該屬于納米材料D.在空氣中能自燃的鐵粉應該屬于納米材料6、下列做法有利于控制環(huán)境污染的是( ) A. 農(nóng)業(yè)上大量使用農(nóng)藥和化肥 B. 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大海C. 廢棄電池隨意丟棄 D. 利用太陽能等清潔能源代替化石燃料 7、有關資源和能源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防止金屬銹蝕是保護金屬資源的唯一途徑 B金屬資源的儲量是有限的,而且不能再生 C使用乙醇汽油可以節(jié)省石油資源 D氫氣燃燒產(chǎn)物是水,被認為是最清沽的燃料二、填空題1、2004年年11月28日陜西陳家山煤礦發(fā)生了“瓦斯”爆炸,造成166人死亡的重大爆炸事故 ,就防止“瓦斯”爆炸,請你從化學的角度談談應采取哪些措施(寫兩點

4、) 。為防止爆炸的進一步發(fā)生,指揮部要求在礦井中充入大量的氮氣,請說說充入氮氣的目的 。茶葉、肉松、膨化食品等常采用真空充氣包裝,即將食品裝入包裝袋,抽出包裝袋內(nèi)空氣,再充入氮氣,然后封口。對保存這些物品,真空充氣包裝和真空包裝相比,其優(yōu)點是 。2、在我國推廣使用的“清潔燃料”的過程中,2005年上海交通大學宣布:我國首輛使用二甲醚為原料的城市客車問世,這將有效的解決公交車黑煙的問題。已知二甲醚的化學式為C2H6O,則每個二甲醚分子中共含有 原子;二甲醚中碳、氫、氧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 (填寫最簡整數(shù)比)。二甲醚在空氣中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完成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2H6O + O2 兩分子

5、二甲醚完全燃燒需要 分子氧氣。上述反應可見,二甲醚和天然氣一樣屬于 燃料。3、清潔工藝和綠色化學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化工技術和化學研究的熱點和前沿。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規(guī)劃署界定“清潔工藝”的含義是:在科學實驗研究、生產(chǎn)過程、產(chǎn)品和服務中都要實施可持續(xù)性發(fā)展,以增加生產(chǎn)效益,防止對環(huán)境的破壞和污染。如圖所示(1)下列實驗不符合清潔工藝要求的是 (填序號);(2)請寫出實驗的化學方程式: ;(3)我國西部盛產(chǎn)天然氣,“西氣東輸”是國家在西部大開發(fā)中的一項重要工程。試比較用天然氣作燃料和用煤作燃料,哪一種更符合清潔工藝的要求?簡述理由。4、實驗證明,在同溫同壓下,相同體積的任何氣體中含有相同的分子數(shù)。根據(jù)此

6、結論回答下列問題(以下氣體均處在同溫同壓下)。(1)將同體積的CO和CH4混合,所得混合氣體中,碳、氫、氧元素的原子個數(shù)比為 ,碳、氫、氧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化成最簡整數(shù)比) .(2)燃氣灶是由灶體、進氣管(進CO或CH4)、進風管(進空氣)開關等部件組成。我國西部的天然氣東輸,可改善我國東部居民的生活用氣問題。使用煤氣的用戶在改用天然氣時,需對燃氣灶加以改造,改造后的燃氣灶與原來的相比,進風管的主要區(qū)別是 ,你的理由是 。(3)面對石油、煤資源日趨減少的情況,人們正積極開發(fā)新能源。你認為21世紀來源廣泛、燃燒放熱多、無污染的最佳燃料是 ,其制取方法是 。5、五一假期,小張一家人駕車去參觀北海歷史

7、文化古跡合浦曲樟客家土圍樓。 (1)途經(jīng)加油站,小張給汽車加了乙醇汽油。 乙醇俗稱-,化學式為- 。 (2)土圍樓護墻厚實堅固,建造對在墻體表面涂抹石灰漿Ca(OH)2。 請你結合所學知識說說涂抹石灰漿的作用。 - (3) 土圍樓內(nèi)有許多年代久遠的木房子,建造時部分木材表面被烤焦炭化。 請你談談烤焦的原因。 - (4)木質(zhì)房子易著火,前人常在房子門旁放置一個水缸儲水備用。 從物質(zhì)燃燒條件看,木材屬于 -。 簡述水能滅火的原理-三、綜合題14、 今年地球日主題為:“珍惜地球資源,轉變發(fā)展方式”。為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降低污染,各國都在積極進行技術創(chuàng)新。 (1)近日,美國科學家發(fā)明了一種“發(fā)電葉子

8、”,將這種葉子放入水中,在太陽光照射下,葉子中的催化劑會將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儲存在氫氧燃料電池中,再轉化為電能,供家庭用電需求。整個過程中都發(fā)生了哪些形式的能量轉化? ?!鞍l(fā)電葉子”產(chǎn)生氫氣、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 。(2)我國積極改進風電技術,擴大風電使用,并配套大型儲能設備“全釩液流”儲能電池,以保證穩(wěn)定供電。與煤炭火力發(fā)電相比,風力發(fā)電的優(yōu)點是 ?!叭C液流”儲能電池在充電時,電池中的VO2+會變成VO2+,這個過程中釩元素(V)的化合價由 價變?yōu)?價。(3)為了降低汽車排放的尾氣對空氣的污染,現(xiàn)在的大部分汽車都安裝了催化式排氣凈化器。下圖列舉的是幾種氣體在凈化器中轉換前后的變化。根據(jù)下圖所

9、提供的信息,舉例說明催化式排氣凈化器是如何降低汽車尾氣污染的。 。 氣體在催化式排氣凈化器里面發(fā)生了化學變化。請用原子、分子的知識概括化學變化的實質(zhì) 。 為了使汽車尾氣的污染更小,研究催化式排氣凈化器的專家們還要注意什么問題。 。一、選擇題1、D 2、B 3、B 4、D 5、C 6、D 7、A二、填空題1、通風 嚴禁明火;稀釋礦井內(nèi)氣體、熄滅明火、防止煤炭的進一步氧化不僅可以防治食品氧化變質(zhì),還可以防止這些食品被壓碎2、9 12:3:8;C2H6O + 3O2 點燃 2CO2 + 3H2O 6;清潔;3、(1) (2)(3)天然氣作燃料更符合清潔工藝的要求。天然氣是氣體,其燃燒比煤更充分,煤含

10、硫等雜質(zhì)較多,燃燒產(chǎn)物對環(huán)境造成的污染比天然氣嚴重(其他答案只要符合清潔工藝的要求,均可以)。4、(1)2:4:1 6:1:4(2)改造后的燃氣灶進風管直徑應比原來大 因為同體積的CH4、CO分別完全燃燒時,CH4需要O2的體積多(3)氫氣 利用太陽能或催化劑分解水5、酒精(1分)C2H5OH(或C2H6O)(1分)石灰漿與空氣中CO2反應生成堅硬的碳酸鈣。(寫化學方程式同樣給分)(2分)常溫下碳的性質(zhì)不活潑,木材表面炭化有利于長時間保存。(答到碳的性質(zhì)不活潑就給可燃物(1分)水能使可燃物的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1分)三、綜合題 (1)太陽能化學能電能 2H2O光、催化劑2H2十O2 (2)風能是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