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04 大題好拿分(提升版)-2017-2018學年下學期期末復習備考七年級歷史黃金30題(原卷版)_第1頁
專題04 大題好拿分(提升版)-2017-2018學年下學期期末復習備考七年級歷史黃金30題(原卷版)_第2頁
專題04 大題好拿分(提升版)-2017-2018學年下學期期末復習備考七年級歷史黃金30題(原卷版)_第3頁
專題04 大題好拿分(提升版)-2017-2018學年下學期期末復習備考七年級歷史黃金30題(原卷版)_第4頁
專題04 大題好拿分(提升版)-2017-2018學年下學期期末復習備考七年級歷史黃金30題(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七年級大題好拿分【提升版】(20題)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唐朝開元末年,出現(xiàn)了長達八年的叛亂唐朝后期,藩鎮(zhèn)割據(jù)的態(tài)勢越來越嚴重,中央已無力控制藩鎮(zhèn)。907年,一位節(jié)度使建立了后梁政權,唐朝滅亡。材料二:在中央,他采取分化事權的辦法,削弱相權。在地方,他派文臣擔任各地州縣的長官。為防止知州的權利過大,他還設置官職以分知州的權利,被以后的歷代沿用。材料三:他下令取消節(jié)度使收稅的權利,除各州留一部分用作地方的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稅收由中央掌控,后來又陸續(xù)在地方設置了一個重要官職,把地方財富收歸中央。(1)材料一中的“長達八年的叛亂”指的是什么?材料一中的“一位節(jié)度使”指的是誰?(2)材料

2、二、三中的“他”都指的是哪位宋朝皇帝?他設置了哪一個官職“以分知州的權利”?(3)材料三中的“一個重要官職”指的是什么?(4)材料二、三中皇帝的做法有何影響?2中華文明源遠而流長,成就輝煌。閱讀下列材料:材料四起朔潦.并西域一平西夏,天女真*臣需麗您南裙,遂下江南,而天丁為一元更地理志秦目1漢陰材料二武疥元猝四年溶元前】IT年)把鑄幣權收歸創(chuàng)邕嚴禁地壽和和人鑄牢乞錢的重輦和成您禰有保證、耕鑄希無利可圖白壽界中國適史業(yè)潮無訓材斜三自古皆資中華賤夷狄,膚獨愛之如一匸L按治通鑒卷一百丸十八請回答:(1)根據(jù)材料一,概括秦始皇在文化方面鞏固統(tǒng)一的措施。(2)材料二中的漢武帝將鑄幣權收歸中央,有何影響?

3、(3)根據(jù)材料三,概括唐太宗實行的民族政策的特點。列舉一項唐太宗處理民族關系的具體措施(4)根據(jù)材料四,結合所學知識,說一說哪位皇帝實現(xiàn)了“天下為一”。(5)材料五中的明朝修建長城是為了抵御哪個少數(shù)民族?結合所學知識歸納清朝民族政策的特點。(6)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鞏固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認識。3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十分頻繁。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唐朝時日本派遣到中國的使節(jié)叫什么?他們來中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在唐朝與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響的人物是誰?(3)唐朝時游學天竺的高僧是誰?(4)以上對外交往的史實對今天有何借鑒?44閱讀以下材料,并回答問題材料一:武德四年五月,唐王李世民

4、攻克隋朝東都(洛陽)后,看到富麗堂皇的宮殿,不禁感嘆道:“逞侈心,窮人欲,無亡得乎!”.材料二:貞現(xiàn)二十一年(647年)四月,李世民嫌京城悶熱,便在臨潼驪山頂上修筑了翠微宮。三個月之后,又指責宮室小氣,辱沒了大唐威儀,便重修了玉華宮.位于東都“洛陽官”本是隋煬帝吃喝玩樂的地方,李世民遂接管過來,“營造不已,公私勞費,殆不能堪”,連同“飛山言”在內的龐大建筑群,豪華氣派,極盡奢靡,整座工程都是黃金白銀乃至能工巧匠的生命堆起來的。材料三:李世民28歲登基,在位23年,文治武功,千古罕有?;卮穑海?)依據(jù)材料一指出李世民從隋亡中得出的認識是什么?隋朝滅亡與“貞觀之治”局面的出現(xiàn)有沒有關系?理由何在?

5、(2)根據(jù)所學知識,回答李世民執(zhí)政后采取了哪些措施?(3)與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李世民的主要變化是什么?(4)材料三對李世民的評價是否全面?結合上述材料簡述理由。5“繁盛一時的隋朝”高度概括了隋朝歷史的特點是短暫而繁榮。隋朝開鑿的大運河成為古代世界最雄偉的工程之一。請結合所學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隋朝經濟繁榮的原因有哪些?為何又成為一個短命王朝?(2)在如圖中填出隋朝大運河的“三點四段”名稱。(3)皮日休汴河懷古:“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教多。”皮日休是怎樣評價隋煬帝開鑿大運河的?你對他的評價有何看法。(4)大運河的開通有何歷史意義?66對外交往促進了社

6、會的發(fā)展。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漢朝有這樣一條路,沿著這條路,東方的絲織品及冶鐵等技術相繼傳至歐洲,西方的汗血馬、音樂等也紛紛東來。(1)請你寫出材料一中的“這條路”的名稱。材料二EB-W-(2)請分別寫出材料二中圖一和圖二人物的主要貢獻。材料三海上絲綢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漢代。唐中后期,路上絲綢之路因戰(zhàn)亂受阻,加之同時期中國經濟重心已向南方轉移,而海路又遠比陸路運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陸路成為中外貿易的主通渠道海上絲綢之路在宋朝達到空前繁盛,明朝海禁后衰落。摘編自海上絲綢之路(3)根據(jù)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海上絲綢之路在宋朝達到空前繁盛”的原因(4)綜合分析

7、以上三則材料,你認為應如何推動中華文明的發(fā)展和繁榮。77閱讀下列圖片:圖2圖W圖1請回答:1)圖1中的人物是誰?他的主要功績是什么?2)圖2中的人物是誰?從圖1到圖2的歷史人物是如何完成國家統(tǒng)一的?3)圖3中的人物是文天祥,他的主要事跡有哪些?4)有人認為:既然肯定元朝統(tǒng)一全國的歷史意義,為什么還要贊揚文天祥,這樣不是矛盾嗎?你怎樣看待這個問題?8材料一:在黏土做的一個個小方塊上刻出單字,再用活燒硬,成為陶字。排版時,在鐵板上放置一個鐵框,將陶字排滿鐵框為一版。一版印刷的同時,可以排另一版,效率很高,印完一版后,陶字拆下可再用,所以稱為活字。材料二:英國哲學家、思想家培根說:這三種東西曾改變整

8、個世界的面貌和狀態(tài),第一種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種是戰(zhàn)爭中,第三種是在航海上。由此又產生了無數(shù)變化,這種變化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沒有一個帝國,沒有一個教派,沒有一個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這三種機械發(fā)明在人類的事業(yè)中產生更深遠的力量和影響?;卮穑海?)材料反映的是我國古代哪一項重大發(fā)明?它的發(fā)明者是誰?你知道它和隋唐時期的雕版印刷術相比有什么優(yōu)點嗎?(2)材料二中培根所說的應用在戰(zhàn)爭上的發(fā)明是什么?它是在何時發(fā)明、何時開始運用到軍事領域?他的發(fā)明對歐洲社會產生了什么影響?(3)培根所說的“第三種東西”是什么?(4)材料二的評價說明了什么問題?9識圖辨史:請回答:(1)根據(jù)上面三幅圖,請你說出與它們有關的中

9、國古代的三項重大發(fā)明。請你選擇其中的兩項發(fā)明,談談它對世界的發(fā)展有何貢獻?1010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發(fā)展的靈魂,是一個民族進步的不竭動力。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是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民族。結合所學知識探究以下問題。探究一制度篇隋朝雖然是一個短命的王朝,但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這一時期創(chuàng)立的一項在中國歷史上曾經延續(xù)了一千三百多年的制度是什么?元朝的疆域空前遼闊,為對全國實行有效的統(tǒng)治,元朝開創(chuàng)了一項對后世產生深遠影響的政治制度,這項制度是什么?探究二技術篇唐朝是我國古代歷史上政治清明、經濟繁榮、文化輝煌的時期,唐朝農民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發(fā)明的灌溉工具是什么?至宋元時期,我國四大發(fā)明已經完成,我國四大發(fā)明具體指什

10、么?探究三文化篇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軾根據(jù)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說出我國唐宋時期文學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分別是什么?探究四感悟篇綜合以上內容,在如何培養(yǎng)自己的創(chuàng)新能力方面你獲得了哪些啟示?11讀圖回答問題請回答(1)為加強對廣闊地區(qū)的管轄,元政府實行了什么制度?該制度對后世乃至今天有什么影響?管理西藏的機構是什么?(2)對照地圖仔細看看,你的家鄉(xiāng)當時屬于哪一行政區(qū)管轄?(3)該朝統(tǒng)治者對遼闊的疆域實行有效的管理,促進了民族融合的進一步發(fā)展,請任舉兩例當時民族融合的具體表現(xiàn)。12信息窗口題:(你仔細觀察下圖,結合所學內容并

11、回答問題。)圖1圖2(1)請你填出圖1,圖2空格部分政權名稱:(2)圖1、圖2政權都是通過議和實現(xiàn)和平相處的,請你做出評價?13閱讀下列材料:世祖皇帝建元中統(tǒng)以來,始末取故老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前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輔相者曰“中書省”,本兵者曰“樞密院”,主彈糾者曰“御史臺”。夫外之郡縣,其朝廷遠者,則鎮(zhèn)之以行中書省。若邊徼之事者,則置宣慰司以達之。舉刺之事,則有行御史臺領監(jiān)察御史、肅政廉訪司以治之。請回答:(1)以上材料記載的是元朝的什么制度?“世祖”指誰?(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元朝負責全國軍事事務和監(jiān)察事務的機構分別是什么?(3)材料中“中書省”是什么機構?管轄什么地方?這一制

12、度影響如何?(4)臺灣在元朝稱為什么?它屬于哪個行政機構管轄?(5)在元朝,對西藏地區(qū)行使行政管理權的機構是什么?14材料解析:魏晉南北朝以來,我國經濟重心經歷了一個南移的過程。閱讀資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朝代南方北方人口戶)占全國戶中數(shù)比例人口戶)占全國戶中數(shù)比例西漢247068519.8%998578580.2%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南宋1124076062.9%662429637.1%材料二:“蘇湖熟,天下足”“國家根本,仰給東南”材料三:兩宋時期,中原軍民英勇抗擊契丹、女真等少數(shù)民族南侵,使南方地區(qū)長期處于相對和平的環(huán)境,南方經濟迅速發(fā)展起來。北方戰(zhàn)亂使中

13、原人口南遷,給南方帶來大量勞動力和先進的技術,推動南方經濟進一步發(fā)展。南方地區(qū)大多日照充足,降水充沛,自然條件十分優(yōu)越,為經濟發(fā)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證。兩宋時期江南經濟發(fā)展概況(1)材料一的表格反映了西漢以來人口(戶)數(shù)的變化,根據(jù)數(shù)據(jù)變化說出我國經濟重心南移到哪個朝代最后完成?這時的經濟重心已從北方的什么流域轉移到南方的什么流域?(2)材料二的諺語表明哪一地區(qū)已成為全國最重要的糧倉?(3)結合材料三和所學知識分析我國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至少兩點)?1515明朝中后期,我國涌現(xiàn)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科技著作。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書中共收錄藥物1892種,藥方11096個,繪有插圖116

14、0幅,是世界聞名的藥物學巨著。(1)材料一中提到的這本“書”的書名是什么?它的編寫對中華醫(yī)學起到了什么作用?材料二全書60卷,約70萬字,書中總結了前人的農學成就和生產經驗,還介紹了歐洲的水利知識,有很高的使用價值。(2)材料二中的這本“書”的作者是誰?材料三書中對中國古代尤其是明代的農業(yè)、手工業(yè)生產做了系統(tǒng)的總結,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3)材料三中的這本“書”是誰的著作?為什么它會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4)綜合上述材料及所學知識,歸納以上三本“書”的主要相同點。16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清軍占領福建大部分地區(qū)后,用封鎖的辦法,要福建、廣東沿海百姓

15、后撤四十里,斷絕對鄭軍的供應,想困死鄭成功的抗清力量。鄭成功在那里招兵募餉都遇到困難,就決定向臺灣發(fā)展。材料二:鄭成功少年時期就隨他父親到過臺灣,親眼看到臺灣人民遭受荷蘭殖民者殘酷壓迫和剝削的苦難,早就想收復臺灣。這一回,他決心趕走侵略者,就下命令收集糧草,準備渡海。材料三:驅逐荷蘭殖民者以后,鄭成功把軍隊分派到各地屯田,開辟出大量荒地;并派漢族農民攜帶耕牛、農具,去高山族村社傳授農業(yè)生產技術,推動高山族社會經濟的發(fā)展。(1)根據(jù)材料一二,概括指出鄭成功決心收復臺灣的原因。(2)結合材料三和所學知識說明鄭成功驅逐荷蘭殖民者的重要意義。(3)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你認為應如何評價鄭成功收復臺灣?(

16、4)你認為海峽兩岸關系未來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是什么?17閱讀下列材料,綜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故不籍外夷貨物以通有無。”清乾降帝致英國國王喬治三世的信函材料二:“洋船至寧波者甚多,將來帆船云集,留住日久,將又成一粵省之澳門矣”粵淘關志樹料三:“浙民習俗易囂,洋商錯處,必致滋事”清高宗圣訓(1)材料一反映出出清朝統(tǒng)治者怎樣的思想?產生這種思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在上述思想的影響下,清朝統(tǒng)治者實行了什么政策?實行此政策造成的嚴重危害是什么?18七年級(2)班同學開展探究活動,以下是他們的成果展示過程,請你一起參與探究。步驟一:編劇體驗歷史(1)小張等同學準備編排一臺

17、歷史舞臺劇“四大名著”。請你幫助他們將四部作品派給下列演員。(只需填寫與作品相應的圖序)TOC o 1-5 h z趙二準備扮演劇中多情善感的賈寶玉,你分派給彳;張三準備扮演劇中絮絮叨叨的豬八戒,你分派給彳;李四準備扮演劇中多謀善斷的諸葛亮,你分派給彳;王五準備扮演劇中被逼上梁山的林沖,你分派給彳。(2)李靜等同學準備編排一個反映18世紀中國某城市各階層人物的歷史舞臺劇。他們設計了若干個不同職業(yè)或身份的人,又考慮每個演員都要用書作為小道具,于是找來了:竇娥冤天工開物本草綱目唐詩三百首四本書。你能幫助他們將上述四本書分給下列A、B、C、D四位演員嗎?(填入序號即可)劇中的張政是一個戲曲演員,總是癡

18、迷古代的戲曲劇目。劇中的王凱是個孝子,總念叨著要給多病的父親采藥治病。劇中還有一個外國人,總是神秘兮兮地找人打聽說要買宋應星的書,最后他竟然買到了。劇中的李濤特別喜歡杜甫,見人就講杜甫的詩作。步驟二:年表歸納歷史(3)結合所學知識,把下列年代尺示意圖補充完整。IkIt.i:.1046-r221T5X3-I.-位?申649年雷年門陽篩A設置臺灣府B北宋建立C貞觀之治D鄭和首次下西洋E秦朝建立步驟三:現(xiàn)實感悟歷史(4)后人通過各種方式,隆重紀念這些人物的原因是什么?1919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與鞏固,是中國古代歷史發(fā)展的一條主線,也是中國古代史的主體內容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1)材料一反映的是清政府對哪一地區(qū)的管轄?為加強對該地的管轄,清政府設置了哪一官職?2)針對圖一的問題清政府采取了怎樣的措施?之后為加強對該地的管轄又采取了什么措施?3)材料一、二的內容反映了該時期怎樣的階段特征?20閱讀下列材料:(1)民族團結、國家統(tǒng)一是我國歷史發(fā)展的主流。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根據(jù)材料一,歸納唐朝和吐蕃之間以什么形式友好交往?吐蕃是我國哪個民族的祖先?(4分)材料二:元朝的統(tǒng)一給各族人民相互交往和學習提供了有利的環(huán)境。蒙古等族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