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設計者謬誤”與前反思自身覺知論技術人工物道德化設計的身體現(xiàn)象學基礎摘 要:維貝克的“技術道德化”理論以“勸導技術和“助推技術為其主要實踐進路,通過對 技術人工物的道德化設計,達成對身體行為的道德化引導。但維貝克把技術人工物道德功能的實 現(xiàn)歸結為技術意向性和技術設計,致使他無法解釋產生“設計者謬誤”的內在根源通過身體的前 反思自身覺知維度的引入,一方面可以把身體意向性看作是技術人工物道德化功能之實現(xiàn)的內在 原因,另一方面也能夠找到導致“設計者謬誤”出現(xiàn)的身體現(xiàn)象學根源因而,基于身體現(xiàn)象學的 技術設計進路不僅需要把對物的設計和對情境的設計結合起來,而且也要把對技術設計的反思和 對技術使用的反思結
2、合起來 關 鍵 詞:設計者謬誤;技術人工物;道德化設計;身體現(xiàn)象學;前反思自身覺知(Designer Fallacy ) andPrreflectiveSelFconsciousness: On the Bodily Phenomenological Basis of Technological Artifacts Moralizing DesignAbstract: “Persuasive technology) and “nudges can be seen as the main practical approaches of Peter-Paul Verbeeks theory of
3、(moralizing technology), and these approaches carred out the moralzng gudng of our body behavors through moralizing design. However, Verbeek falled to explain the internal causes of (designer fallacy in that he attributed the mora l function of technological artifacts to technoBogica intentionaity a
4、nd technoBogicaB design.On the one hand,the body intentionaity can be regarded as the interna reason for reaizing the moraizing function of the technoBogica artifacts by introducing the dimension of bodiBy pre- refective sef-consciousness.On the other hand,the bodiBy phenomenoBogica root of designer
5、 faBacy can be found as weB.Therefore,the bodiBy phenomenoBogicaB design approach not ony needs to combine designing artifacts with designing contexts,but aso needs to combine the refection on technoBogica design with the refection on technoBogica appications.Key words: designer fallacy; technologic
6、al artifact ; moralizing design; bod l ly phenomenology*pre-reflectve self-conscousness近些年來,荷蘭技術哲學家彼得0保羅維貝 克的“技術道德化”理論在國內外受到了廣泛的關 注與討論,儼然成為當代技術哲學最火熱的研究 范式之一。事實上,技術人工物的結構設計與功 能實現(xiàn)之間的關系歷來都是技術哲學的主要研究 課題以維貝克為代表的技術哲學“荷蘭學派”在 繼承拉圖爾和唐伊德的基礎上,將這一主題凸 顯出來,力圖論證人的道德化行為和良序社會的 建立皆需要以技術人工物合乎倫理的設計為 基礎不得不說,以技術設計為基本方法構建
7、良序 社會的思路確實有其理論和實踐優(yōu)勢,只要這種 技術設計是在“負責任”的范圍之內,我們似乎無 理由過度擔憂然而,技術人工物雖然可以按照 設計者的意圖被運用,但也總是存在著在設計者 意圖之外的運用,導致“設計者謬誤”的出現(xiàn),甚至 會產生新的難以預料的技術倫理問題針對“設 計者謬誤”,維貝克強調要打通設計情境和使用情 境,認為技術人工物之道德化功能的實現(xiàn)有賴于 其本身的“意向性”維度,這使他無法洞見身體意 向性在構造技術人工物之“意向性”的奠基地位, 致使其“技術道德化”理論往往只圍繞技術人工物 的設計“打轉轉”,難以為“設計者謬誤$的出現(xiàn)提 供充分合理的理論解釋和行之有效的實踐方案有基于此,筆
8、者希望揭示“設計者謬誤”之所 以出現(xiàn)的身體現(xiàn)象學根源,并在此基礎上為“技術 道德化”理論提供身體現(xiàn)象學的解釋路徑和實踐 進路-、技術道德化的實踐進路:勸導技術與助推技術維貝克“技術道德化”理論的核心洞見在于以 技術設計的物質化手段把一定的價值或規(guī)范“銘 刻”到技術人工物當中,從而使技術人工物引導人 們的行為符合它們所“銘刻”的價值或規(guī)范,這也 就使“技術道德化”理論具備了鮮明的實踐進路這條實踐進路頗有傳承維貝克不僅繼承了 拉圖爾和唐伊德,而且還繼承了漢斯阿特胡 斯的“裝置的道德化”( the moralization of devices)思想在阿特胡斯看來,人能夠“委派” (delegate
9、)一定的道德給技術人工物,從而能夠避 免陷入無休止的道德爭論和道德選擇當中比方 說,環(huán)境保護主義者會就屋里燈泡的大小、洗浴時 間的長短、汽車的性能型號等展開道德爭論,這就 使得人們往往因為過度爭論而導致對自身行為的 無休止地“反思”,從而加重了道德選擇的困難和 負擔為了避免這些瑣碎和無謂的爭論,我們應 該將一定的道德“委派”給技術人工物,而這種“委 派”就需要通過技術設計的手段來達成例如,在 汽車中安裝速度控制裝置,從而得以降低和避免 汽車行駛在高速公路中因速度過快而導致的交通 事故的風險逆,地鐵中閘機口的設計是為了避免 乘客逃票乘車七在維貝克看來,技術能夠被 道德化地設計,用以激發(fā)技術使用者
10、的道德行為 并規(guī)避非道德的行為這樣的“行為影響技術” (behaviour-influencing technology)能夠化解人 們的“永恒反思狀態(tài)”,進而為人們的道德抉擇提 供自發(fā)的“物質性答案”正是在上述意義上,維貝克給出了兩種類型 的“行為影響技術”,即“勸導技術$( persuasive technology)和“助推技術$ ( nudges ) %這兩種技 術也就構成了道德化技術的具體實踐進路1.勸導技術所謂“勸導技術”,就是用交互式的電腦運算 系統(tǒng)來改變人的態(tài)度和行為的技術“勸導技 術”的最早雛形是出現(xiàn)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 “身體意識資源網(wǎng)絡$ (body awareness
11、 resource network),這一系統(tǒng)旨在關注和增強青少年的健 康行為,為青少年的健康問題提供知識和建議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出現(xiàn)和普及化,互聯(lián)網(wǎng)就成為 了當今最為普遍的勸導技術比如,當我們用 智能手機APP進行網(wǎng)購或點外賣時,手機APP 會根據(jù)用戶之前的購買記錄和購買偏好,自動為 用戶生成他們可能感興趣的商品或食物列表“勸導技術也有很多其他的形式,有些是通 過“可見的、人們能夠意識到的方式轉化人們的 行為;另一些則是“不可見的、以“潛移默化的非 認知方式對人們的行為起到轉化作用前者如高 速公路的限速標志,當駕駛員看到標志后,會根據(jù) 標志的意義進行減速,這一交通標志作為可見的 形式呈現(xiàn)給駕駛員,
12、并轉化了駕駛行為由+后者如 自動旋轉門、聲控電燈、刷票閘機等,皆以一種不 可見的、非認知的方式影響和轉化人們的行為 在維貝克看來,后一種類型的技術其實是一種環(huán) 繞智能(ambient inteliigence),它與我們周遭的 環(huán)境相契合,造就了人們生活于其中的、作為不可 見性(invisibility)的智能環(huán)境5 %這一智能環(huán) 境作為與我們無法分離的生活世界本身,為我們 的具身行為提供了一個隱藏著的背景;或者說,我 們前反思地“具身于$ % embodied in)周遭的智能 環(huán)境中。因此,倘若非經反思,我們就無法覺知到 該智能環(huán)境中的技術人工物所可能蘊含著的價值 或規(guī)范性意義對我們具身行
13、為的影響與轉化 作用。維貝克認為,在“勸導技術的設計中,倫理考 量始終占據(jù)著重要位置。我們不僅要關注設計者 的動機,而且也要關注勸導的方法以及勸導的結 果?!皠駥Ъ夹g總有在設計者預料之內和預料之 外的結果。在技術設計時,所有這些結果都必須 考慮在內并作出評估這樣,設計者能夠設 計出符合公眾和社會需要的技術產品,進而能夠 更好地影響和轉化人的行為。盡管維貝克宣稱設計者應該把技術的“勸導 力量暴露于公眾視野之中,以讓人們理解技術人 工物所具有的“勸導$功能,但這只不過是一種理 想模式。在大部分情況下,環(huán)繞智能和勸導技術 以一種非人性的物質的方式來“馴導(taming) 人50這種“馴導往往意味著技
14、術人工物在被使 用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技術設計者意圖之外的難以預 料的功能或效果,進而產生新的技術倫理問題,從 而也就無法在真正意義上實現(xiàn)對人的行為的“勸 導。2.助推技術通過設計來影響和轉化人們的行為的第二種 技術是“助推技術。助推技術是由理查德塞勒 和卡斯桑斯坦提出的概念。塞勒和桑斯坦發(fā) 現(xiàn),通過改變兒童食物的排列順序就能夠有效地 改變兒童的進食行為(句。比如把健康的食物擺放 在餐盤中離兒童最近的位置,而把不健康的食物 擺放在餐盤的遠端。也就是說,設計者可以通過 對物質環(huán)境的設計間接地改變人們的選擇和行 為。人們的選擇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賴于物質環(huán)境 的“組織當人們作出選擇時,并不是通過反思! 而是
15、通過意識的“自主系統(tǒng)(automatic system), 即一種前反思意識。事實上,我們在日常生活中 相當多的“選擇都是依賴于我們的自主行為。從 而,意識的“自主系統(tǒng)為我們提供在物質環(huán)境中 的前結構(pre-structure)的選擇,以此方式來 影響和轉化人們的行為。因此,通過設計“助推 的模式就能夠有效影響和改變人們的行為。比 如,把“雙面打印設置成打印機的“默認設置就 能夠有效地減少紙張浪費,如此等等??傊?,不論是勸導技術還是助推技術,都更多 地是以一種前反思的方式來影響和轉化人們的行 為,設計者從而通過技術設計的手段間接影響和 轉化人們的行為。二、技術人工物道德功能之實現(xiàn)何以可能?我
16、們發(fā)現(xiàn),不論是“勸導技術還是“助推技 術,都是以一種前反思的方式引導、轉化人們行 為的技術。當我們說技術人工物能夠“勸導或 “助推人們的道德行為和道德選擇時,這種“勸 導“助推何以可能?1.維貝克的技術意向性”解釋進路及其 問題維貝克通過技術意向性( technological intentionality)這一概念來解釋技術人工物的勸 導“助推等道德化功能。所謂“技術意向性,是 物質形式的“指引性(directness)正是技術的這 種物質形式的“指引性影響并轉化了人們的行 為巳因此,技術人工物之所以能夠“勸導或“助 推人們做某事,乃是由于技術之“指引性的 緣故。維貝克同時指出,說技術人工物
17、具有意向 性或能夠作為“道德行動者,乃是在與人的關系 中才成立的。脫離了與人的關系,技術人工物無 法單獨具有“意向性,也無法單獨成為“行動 者($)(因此,技術人工物之所以能夠實現(xiàn)“勸 導或助推,乃是技術本身的意向性與人的意向 性相互作用的產物。然而,如果把技術人工物道德化功能的實現(xiàn) 主要歸結為技術意向性,就會給人以這樣一種理 論“錯覺,即只要設計者能夠充分地設計好技術 人工物,那么技術人工物之道德化功能的實現(xiàn)也 就是順理成章的。事實也往往是這樣,不論在維 貝克那里,還是在其他的荷蘭技術哲學家那里,技 術設計者往往被等同于道德規(guī)范的設定者,人的 道德問題亦往往會被歸結為技術設計的問題。然 而問
18、題在于,技術人工物無論被設計得多么精妙, 在理論和在現(xiàn)實中都無法擺脫被濫用或被誤用的 情況,這就難以避免地導致新的技術倫理問題。 如此一來,技術人工物之道德功能的實現(xiàn)似乎并 不完全依賴于技術設計者的意圖,亦不能只歸結 為“技術意向性那么,技術人工物道德功能之 實現(xiàn)究竟何以可能呢?2.身體意向性以及物與人之邀請一回應# 關系的建立從身體現(xiàn)象學的視角看,技術人工物之道德 化功能的實現(xiàn),與其說是緣于“技術意向性”或技 術設計,不如說是緣于身體與技術人工物之耦合 關系的建立#這種耦合關系,乃是梅洛-龐蒂意義 上身體意向性的向外“投射”并在技術人工物之中 的延伸所導致的結果#在梅洛-龐蒂那里,身體的 意
19、向性被稱之為意向弧% intentional arc),意 向弧作為身體的知覺能力和意向能力,是一種非 獨斷的意向性(non-thetic intentionality),它為一 切意識行為奠基,并“在我們周圍投射出我們的過 去、我們的未來、我們的人文環(huán)境、我們的思想意 識和道德情境,或者說,意向弧確證了我們得以處 在所有這些關系中因此,正是因為身體的 意向弧,身體才能夠意向性地向外投射出一種 知覺能力,從而構成身體與外在事物之間的耦合 關系#那么,技術人工物道德功能之實現(xiàn)如何可 能的問題也就相應地轉化為身體的意向性如何與 技術人工物所設定之功能相互勾連、相互耦合的 問題#值得一提的是,美國現(xiàn)
20、象學家休伯特德雷 福斯結合梅洛-龐蒂的身體現(xiàn)象學探討人與物之 間的關系,有助于我們理解技術人工物之道德功 能的實現(xiàn)問題#德雷福斯首先通過發(fā)展吉布森的 “可供性(affordance)概念來說明人與物之間的 關系問題#物的“可供性”意味著物是供給人來做 某事的事物,比如椅子供人來坐、蘋果供人來吃、 門供人出入,等等#這種“供人來”的特征在 德雷福斯看來意味著物具有某種“邀請 % solicitation)功能,物仿佛在不斷地邀請人做 某事,人亦必然地在某種情境下進行“回應”。 比如,當人在饑餓的狀態(tài)下時,蘋果作為一種“可 供性”的必然,“邀請”人來吃#這就意味著,當人 處在一種與物的邀請一回應關
21、系(solicitation response relaton)中時,我們無需意識到邀請 行為本身也就是說,物的“邀請”實際上是身 體的前反思狀態(tài)對物的“把握”#因此,在德雷福 斯看來,我們直接地向著作為“邀請”的世界開放, 世界是由相互內在關聯(lián)的“邀請”構成# “邀請以 及由邀請所構成的世界與我們直接地對邀請的回 應之能力是密不可分的#”(!&)在這個意義上,技術人工物的“勸導”與“助 推功能恰恰可以看成是物之“邀請”的具體表現(xiàn) 方式#從而,技術人工物之所以能實現(xiàn)其“邀請”, 在于技術人工物的“可供性”恰巧滿足身體當下的 知覺情境之需要,身體因而能夠對技術人工物之 邀請作出前反思的回應#因此
22、,延伸德雷福斯的理解,我們發(fā)現(xiàn)物之 “邀請”功能的實現(xiàn)與其說是物本身“意向性”投射 的結果,不如說是身體的意向性在物之中延伸的 結果#也就是說,技術人工物之“邀請”并非緣于 技術本身的意向性,而是由技術設計者的意向 性和技術使用者的意向性在技術人工物之中的匯 集與延伸之產物,從而建立起了技術人工物與身 體的耦合關系#故而,要想達成技術人工物的道 德功能,只有把技術人工物擺放在特定的“具身系 統(tǒng)”或“具身環(huán)境”中才能產生效應,即技術設計情 境必須與技術使用情境相互符合#然而,從功能 性設計的視角看,技術設計者總是無法把所有的 特殊情況都考慮在內,即技術人工物總是有著在 設計者意圖之外的其他功能或
23、效應,技術的道德 化設計這一方法亦必然面臨著質疑與挑戰(zhàn)#三、“設計者謬誤”及其前反思自身覺知維度維貝克指出,由于技術人工物的設計情境和 使用情境的差異,技術設計亦會面臨著所謂“設計 者謬誤(designer fallacy) 0也就是說,技術人工 物總是以未預料到的方式被使用,也以未預料到 的方式影響人的行為,從而會產生新的難以預料 到的技術倫理問題) #比如,旋轉門的設計是 為了防止外界氣流進入建筑物,起到了隔離氣流 的作用,但在實際的使用情境中,旋轉門卻往往對 使用,輪椅的腿腳不便者進入建筑物構成了阻礙# 面對這一難題,維貝克給出的解決方案是結合設 計語境和使用語境,不僅需要對技術設計意圖
24、以 及實際達成的功能效果作出評估,而且也要在不 同的使用語境中對技術人工物所可能導致的預料 之外的情形作出評估#這就要求建立包含設計者 和使用者在內的評估模式,以民主化評估的方式 避免“設計者謬誤”的發(fā)生#由于技術人工物是伊德所謂的“多重穩(wěn)定 (multistability)的存在物,它們沒有固定的本質, 我們只有在具體的使用語境中才能定義它們#比 如,我們既可以把一把斧頭當作是制作其他技術 人工物的工具(打造家具),也可以把它當作是烹 飪工具(砍柴、剁肉),還可以把它當成是武器裝 備,甚至我們也可以把它當作健身器材(耍大斧), 如此等等這就意味著設計者不可能預先設想到 技術人工物所有可能的用
25、途,而只能對一些主要 用途作出設想與評估事實上,維貝克為解決“設計者謬誤”難題給 出了較為理想化的解決方法,即結合設計情境和 使用情境的民主化設計方式,這在一定程度上是 有效的。但是,維貝克并沒有說明的問題是,“設 計者謬誤”產生的根源究竟何在?如果“設計者謬 誤”是無法避免的,那么究竟該如何結合設計語境 和使用語境對技術人工物進行評估?在筆者看來,“設計者謬誤”之所以產生的根 源,與其說是技術人工物的設計情境與使用情境 的不一致性,毋寧說是身體的前反思自身覺知的 即時性的特點所謂“前反思自身覺知”,可以理 解為身體當下正在經歷的知覺體驗行為比如我 正在經歷疼痛的體驗,我不需要經過反思就能夠
26、“確證”我的身體正在疼痛也就是說,身體的前 反思自身覺知維度往往體現(xiàn)為一種即時性的、無 處不在的、非經反思就無法察覺的知覺體驗行為! 如日常生活中的走路、跑步、抓耳撓腮,等等故 而,前反思自身覺知是一直持續(xù)著的和更源始的 一階意識,而自我反思覺知則是一種清晰的和更 高階段的二階意識,一階意識為二階意識奠 基(110所以,身體的前反思自身覺知意味著,身 體能夠根據(jù)當下知覺情境,能動且即時性地與周 遭之物“打交道”,賦予物以新的用途和新的意義 從而!物在與身體的耦合狀態(tài)中,總是能夠超出由 設計者設定的本來之所是,獲致新的功能與意義! 這便是“設計者謬誤”之所以產生的身體現(xiàn)象學 根源因此,技術人工物
27、與人之間“邀請一回應”關 系的確立所反映出的恰恰是身體的前反思自身覺 知維度所建立的與物體之間的耦合關系,這一耦 合關系意味著身體可以能動地根據(jù)當下知覺情境 性的需要對周遭事物進行“隨手使用,表現(xiàn)為一 種“最佳把握(optimal grip)之趨勢%正如德雷 福斯所言:“當人身體性地沉浸在對邀請的回應 時,并不存在反思主體根據(jù)梅洛-龐蒂,僅有 一種對世界的最佳把握的趨勢在梅洛-龐蒂看來,“最佳把握”是人在前反思 自身覺知意義上對物的最佳“理解”,它所甄定的 乃是人與物的關系及其在世界中的恰當位置比 如,婦女不用實際觀測帽子上的羽飾就能夠直接 感覺到戴在自己頭上的帽子羽飾的“具體位置”, 從而和
28、可能破壞羽飾的物體保持一段“安全”距 離;駕駛員駕駛汽車通過馬路,亦不需要實際測量 路的寬度與車身的寬度就能知道汽車能否通 過(-加%在這些例子中,身體內含著朝向世界運 動的空間框架,身體對物體的空間知覺包含著關 于身體情境性的固有感受(proprioceptive)和運 動感覺(kinaesthetic)信息,因而能夠前反思地 通過自身的知覺“把握”物體在空間中的位置,并 協(xié)調物體與身體在世界中的動態(tài)關系因此,正是由于身體的前反思自身覺知,使物 體每時每刻都處在與身體的耦合關系中身體在 前反思的意義上對周遭物體的“隨手使用”,也就 使物體往往超出了它本身所固有的功能與意義, 甚至獲致了新的功
29、能與意義我們可以設想如下 情景:我現(xiàn)在特別想吃核桃,可我手頭上又沒有專 門開核桃殼的工具,于是我就隨手抄起宿舍的板 凳,用板凳腿兒砸,但效果似乎不太好。于是我走 到門旁邊,打開門,把核桃放在門縫間,關門用力 擠,終于把核桃殼擠碎了。在這個場景中,身體與物之間達成了一種新 的知覺情境關系由于物(核桃)的“可供性”強烈 地“邀請”我來吃,我又無法直接打開核桃殼,我就 通過對板凳和門的隨手使用達成了一種新的身體 與物之間的意義關系在這一情形中,我對物的 使用并不是經過深思熟慮后做出的,而是在前反 思的意義上憑借我過往的生活經驗情境性地做出 的恰恰是在這種前反思意義上我對周遭事物的 隨手使用,構成了物
30、的新的功能和意義由此,在前反思自身覺知的意義上說,身體并 不局限于對物的主要功能的使用,而是根據(jù)當下 的現(xiàn)身情態(tài),情境性地使用物身體與物達成的 耦合關系說明,物也獲得了像身體一樣的“厚度”, 或者說,物的“多重穩(wěn)定性”只有在與身體達成耦 合效應時才能夠凸顯出來物之功能的多樣性也 只有在與身體達成特定的具身情態(tài)時才能夠 實現(xiàn)%從上述意義出發(fā),“設計者謬誤”之所以產生 乃至成為不可解決的問題,恰恰是因為身體的前 反思自身覺知維度%身體的前反思自身覺知總是 能夠根據(jù)當下具體情態(tài)作出對物的不同的“(最 佳)把握”方式,而設計者卻無法窮盡身體情境的 多樣性,因而無法根據(jù)眾多的使用情境來設計技 術人工物&
31、只有在技術人工物被使用之后,設計 者才能根據(jù)不同的身體情境中技術人工物的使用 情況,對技術人工物的設計理念和設計方法作出 反思和修正&因此,對技術的道德化設計似乎并不能夠達 成一種理想狀態(tài)的對“永恒反思”狀態(tài)的取消,也 無法達成一種理想狀態(tài)的對不同現(xiàn)身情態(tài)的規(guī)范 化統(tǒng)合&這是因為,技術人工物并非孤立地轉化 人的行為,技術人工物總是已經處在一定的社會 文化的規(guī)范情境和一定的身體知覺規(guī)范情境中, 因此設計者的意圖與技術人工物的具體使用情境 之間的關系往往具有不一致性&只有當設計者的 意圖與人們對技術人工物的具體使用情境相互吻 合時,技術人工物才能夠對人們起到設計者所意 圖的“勸導”或“助推”功能,
32、維貝克所謂的“技術道 德化”才能夠實現(xiàn)&四、基于身體現(xiàn)象學的技術設計進路我們從身體的前反思自身覺知的角度出發(fā), 得出設計者的意圖與使用者的具體使用情境之間 并不總是具有一致性,這就意味著設計者只能設 想并設計技術人工物的主要功能,而無法根據(jù)預 料之外的種種使用情境設計技術人工物&因而, “設計者謬誤”可以看成是設計者意圖與使用者使 用情境之間不一致性的具體表現(xiàn),這一謬誤因而 是無法根本消解的。不過,“設計者謬誤”的無法解決并不意味著 設計技術人工物成為不可能,也并不意味著通過 設計技術人工物來統(tǒng)一化地“勸導”“助推”人們的 行為不可行&如果我們把“設計者謬誤”看作是設 計情境中的理性認知維度與
33、使用情境中的前反思 自身覺知維度之間的“矛盾”,那么技術設計進路 就需要引入身體現(xiàn)象學的理論方法,一方面使設 計技術人工物與設計使用情境相互結合,另一方 面使反思技術設計與反思技術使用相互結合&1.設計技術人工物與設計使用情境相結合梅洛0龐蒂意義上的身體現(xiàn)象學強調身體可 以經由物體的運用構建新的身體情境、獲得新的 身體意義&在梅洛0龐蒂那里,物體的全部意義并 不在物體本身之中,而恰恰蘊含在身體之中,正是 身體意向性的投射作用可以使同一個物體獲致不 同的功能與意義&正如梅洛0龐蒂所說:“物體是 我的身體的相關物,在更普遍的意義上,物體是我 的存在的相關物,我的身體只不過是物體的穩(wěn)定 結構&物體是
34、在我的身體對它的把握中構 成的。叩*%在上述意義上,技術人工物之功能的多樣性 往往并不僅僅取決于設計者如何設計并賦予技術 人工物多少固有功能,而是必須充分考慮到使用 者身體經驗的個別性、多樣性和復雜性維度&這 就意味著,設計者必須充分認識到無論技術人工 物之使用效能如何,它們已然處于一定的社會文 化和身體知覺情境中&就像克里斯汀博肯所指 出的那樣,技術人工物并非單獨地影響并轉化人 的道德行為,技術設計者、技術設計過程和技術人 工物本身已然處在一定的社會文化的規(guī)范性中, 并受它們的影響也。因此,技術設計不應該僅僅 考慮如何設計技術人工物,而且也應該充分考慮 到對技術人工物所可能處在的技術使用情境
35、進行 相應引導與設計,從而通過情境設計的方式來彌 補個別技術人工物的功能失范效應&比如,不論 我們怎樣設計旋轉門,都很難滿足特殊人群的便 利需求,但如果我們對整個忽略特殊人群基本需 求的技術系統(tǒng)和技術環(huán)境進行功能化設計和改 造,以使整個技術系統(tǒng)和技術環(huán)境滿足特殊人群 的基本需求,那么某個特定技術人工物的功能缺 失也就可以被整個技術系統(tǒng)和技術環(huán)境功能實現(xiàn) 的多樣化所補足&在筆者看來,只有把對技術人工物的設計與 對使用情境的設計相互結合起來,才能夠最大限 度地避免“設計者謬誤”的發(fā)生,也才能夠在技術 人工物與身體之間形成在前反思自身覺知意義上 善性的“邀請一回應”關系&2.反思技術設計與反思技術使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湄洲灣職業(yè)技術學院《農產品加工工藝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長春金融高等??茖W校《空竹》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湖南國防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硬筆楷書技法》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陜西中醫(yī)藥大學《滿族民俗研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河北體育學院《信息與通信工程學科論文寫作指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淮南職業(yè)技術學院《環(huán)境規(guī)劃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大學《酒店收益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4年采購助理年度工作總結
- 新編社區(qū)工作人員個人工作計劃2
- 機場地勤作業(yè)安全生產培訓
- 酒店長包房租賃協(xié)議書范本
- 2025年幾內亞水泥廠項目投資可行性報告
- 【道法】開學第一課 課件-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
- 口腔門診分診流程
- 提高設備基礎預埋螺栓一次安裝合格率
- 2025年春新外研版(三起)英語三年級下冊課件 Unit2第1課時Startup
- 2025年上半年天津市寧河區(qū)事業(yè)單位招聘12人重點基礎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1
- 2024年科技節(jié)小學科普知識競賽題及答案(共100題)
- 心肺復蘇課件
- 2024-2030年“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鐵塊礦產業(yè)未來發(fā)展趨勢及投資策略分析報告
- 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專家講座第一講中華民族共同體基礎理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