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宮賦》的教學教案_第1頁
《阿房宮賦》的教學教案_第2頁
《阿房宮賦》的教學教案_第3頁
《阿房宮賦》的教學教案_第4頁
《阿房宮賦》的教學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AGE12PAGE12阿房宮賦的教案阿房宮賦的教案一:一、素質教育目標(一)知識教學點1理解課文善用豐富的想象、對偶、比喻、排比、夸張等修辭方法的特點,并明確它們對突出主題思想的作用,阿房宮賦教案。2掌握“一、愛、取、族”等實詞的用法,培養(yǎng)朗讀、背誦的能力。(二)能力訓練點學習本文善于從多種角度,具體、生動、細致地描寫藝術形象,并在此基礎上議論的寫作特色。(三)德育滲透點通過作者對秦亡原因的闡釋,了解本文作者借古諷今、諷時刺世的寫作目的,認識封建統治者驕奢淫逸、橫征暴斂、不顧人民死活、必然會導致覆亡的道理。二、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1教學重點是明確本文運用想象、夸張等多種方法具體描寫阿房宮這一

2、藝術形象,描寫為議論蓄勢,議論使描寫加強了深度的寫作特色。2教學難點是文字較艱深。解決以上重點、難點的方法是加強誦讀,加大教師指導、講析的分量,以讀讀、講講、議議、背背的形式貫穿課堂始終。三、課時安排2課時四、學生活動設計1學生讀、背課文。2學生自我理解課文內容,疑難詞、句、意,課堂向老師、同學質疑。3。討論本文的立論與過秦論有何相似之處它們的立論角度有何不同五、教學步驟第一課時導入新課“以史為鑒,可以知興衰”,總結歷史的興亡教訓可以補察當今為政的得失。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賈誼寫了過秦論,其中心論點是:“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贬槍h初的情況,主張施行仁政。同樣是總結秦亡的教訓,針對唐敬宗繼

3、位后,廣造宮室,天怒人怨的現實,杜牧作阿房宮賦以諷時刺世,那么,在這篇賦中,杜牧又提出了怎樣的觀點呢?讓我們通過學習來體會。(一)整體感知1教師范讀、正音?;豰n囷焉qn不何虹j妃pnyngqing焚蘭jiol不知其所之也yo盡態(tài)極yn掠pio鼎chnglyzzh賀梁之chun在之粒ys橫jinuycnc2學生大聲地自讀。3在預習的基礎上,讓學生課上對照注解疏通全文,將疑點劃出,以備質疑、釋疑。4,完成課后練習第一題,從總體上把握全文。(二)學習第一段1提問課后練習第一題答案,從總體上把握全文。2找一學生讀第一段,注意讀出阿房宮的宏偉氣勢和賦鋪張揚的特點。3學生齊讀。4學生質疑、教師指導、明確

4、重點掌握的詞。(1)需要掌握的重點實詞:六王完了、結束北而西折動詞,架木做屋未何虹雨止初晴(2)特殊用法四?!耙弧睌祫咏y一構而折“驪山”名狀從驪山“北”、“西”名狀向北、向西未何“云”名動出現云彩“龍”名動出現龍未霽何名動出現虹歌臺暖動名歌聲5段意理解。分四層。第一層:開首十二字,交代時代背景,點出地理環(huán)境?!柏!薄俺觥彪m是粗筆勾勒,但已顯愛憎,揭示了秦始皇統一后驕縱享樂,幾十萬勞動者的辛勞與血淚才換得阿房宮“出”。第二層:“覆壓流入宮墻?!笨鋸埵址?,總寫阿房宮的宏偉規(guī)模?!案矇骸毖云鋸V,“隔離”言其高。驪山,起伏不斷;二川,滔滔不絕,這兩句將宮殿趨向、座落地勢、規(guī)模之大形象鮮明地描繪出來。第

5、三層:“五步不知西東。”以大量的對偶、排比等駢句,極力描繪、渲染了阿房宮內樓臺殿閣的宏偉、豪華,橋梁復道的奇麗、壯觀?!拔宀健薄笆健?,寫出樓閣之密;廊腰飛檐,指出宮室之美。廊腰縵回突出曲線美;鉤心斗角突出結構美?!氨P盤焉、囷囷焉”,是概括各式各樣樓閣的形狀,像蜂房那樣邃密,如漩渦那樣紆回。“矗不知其幾千萬落”,擲筆長嘆,言非筆墨所能盡言。第四層:本段最后部分。從行文上看,這部分帶過渡性質,從建筑寫到宮殿中人物的活動,“歌臺暖響”等四句既寫宮中歌舞之盛,也寫出這歡歌狂舞背后隱藏著宮人的無限悲戚?!叭罩畠?,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重在寫人之感受,親疏各別,冷暖不均。6小結“賦”的特點。劉勰在文心

6、雕龍中說賦的特點是“鋪采摘文,體物寫志”。作者圍繞一個事物,就某一客觀對象反復描寫,多方渲染,極盡鋪陳之能事,以達曲傳其義,情盡意足之效果。本文的第三段就體現了上述特點。阿房宮賦的教案二:【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認識封建統治者荒淫侈、魚肉百姓的罪惡,理解秦王朝自取滅亡的道理。2、了解作者杜牧和“賦”的文章體裁特點,體會本文的語言風格。3、識記和理解“畢、兀、構、縵、霽、杳、邐迤、紛奢、負、庾、舉、族、念、哀”等文言詞語,了解文中詞語用的現象和文言句式。4、背誦課文,歸納“焉、而、失”等虛詞的意義與用法。能力目標學習文章多用對偶、排比的語言風格,并使之運用于今后的寫作之中,增加習作的文采。德育目

7、標正確對待人生中的成功與進步,絕不驕傲自滿,而應始終保持謙虛的態(tài)度和具有一定的憂患意識。【教學重點】1、結合寫作背景,梳理文章內容。2、結合賦體“鋪采摛文”的特點,學習文章的語言風格?!窘虒W難點】1、學習在鋪敘基礎上引發(fā)議論的寫作方法。2、背誦全文?!窘虒W方法】1、誦讀法(通過熟讀課文,調動已有的知識儲備,加深理解文句疑難,不斷培養(yǎng)語感)2、自主學習和教師點撥結合。(學生自查工具書,參考注釋,翻譯課文;教師就學生自學中的疑難問題進行點撥,如字、詞、句的解釋;作者借古諷今,闡述天下興亡的道理等)【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步驟】一、導入:這篇文章的體裁是“賦”。我們初次接觸這種文體,應抓住這個特點來

8、研讀課文。即不但要像讀別的文言文那樣準確理解字句,疏通文意,而且要看作者是怎樣運用鋪陳夸飾的手法,華美的文辭來“體物寫志”的。二、解題:1、作者簡介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代京兆萬年(陜西西安)人,著名詩人、文學家,唐宰相杜佑之孫。文宗太和二年(828)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為人耿介,不屑逢迎。曾為宣州、揚州等府幕僚。回京后,歷任監(jiān)察御史,黃、池、睦等州刺史,官終中書舍人。杜牧年少時即有經邦濟世的遠大抱負,猶喜論政治、軍旅之事,主張固邊、削藩,曾注曹操所定孫子兵法十三篇,人稱其有“王佐之才”。杜牧的文學創(chuàng)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詩、賦、古文都足以名家。他主張凡為文以意為主,以氣為輔,以辭采章

9、句為之兵衛(wèi),對作品內容與形式的關系有比較正確的理解。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長處,以形成自己特殊的風貌。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杜牧與晚唐另一位杰出的詩人李商隱齊名,并稱“小李杜”。他的古體詩受杜甫、韓愈的影響,題材廣闊,筆力峭健。他的近體詩則以文詞清麗、情韻跌宕見長。2、賦體概說賦:在古典文學中,與詩、詞、歌并稱。賦是由詩經楚辭發(fā)展而來,前者是賦的淵源,后者是賦的近源。賦大體上經歷了騷賦、漢賦、駢賦、律賦、文賦等幾個發(fā)展階段。在晚唐時的古文運動的影響下,賦又發(fā)展為“文賦”,它句式參差,押韻比較隨便,重視清新流暢,杜牧的阿房宮賦就是一篇文賦。至于賦的作用,班固說:“或以抒下而通諷喻,或以宣上德而盡忠孝?!币?/p>

10、就是說,賦的作用是用來表達人民的愿意,諷喻政寧。在特點上,劉勰說過:“賦,鋪采媸文也?!苯杈笆闱?,鋪敘風物,極盡鋪陳夸張之能事,托物言志,卒章顯志,以寄諷喻之意是它的寫作特點。3、寫作背景杜牧所處的時代,政治腐敗,階級矛盾異常尖銳,而藩鎮(zhèn)跋扈,吐番、南詔、回鶻等紛紛入侵,更加重了人民的痛苦,大唐帝國,已處于崩潰的前夕。杜牧針對這種形勢,極力主張內平藩鎮(zhèn),加強統一,外御侵略,鞏固國防。為了實現這些理想,他希望當時的統治勵精圖治,富民強兵,而事實恰恰和他的愿望相反。穆宗李恒以沉溺聲色送命,接替他的敬宗李湛,荒淫更甚,“游戲無度,狎昵群小”,“視朝月不再三,大臣罕得進見”,又“好治宮室,欲營別殿,制

11、度甚廣”,并命人“修東都宮闕及道中行宮”,以備游幸,對于這一切,杜牧是憤慨而又痛心的。他在上知己文章啟中明白地說:“寶歷(敬宗的年號引者)大起宮室,廣聲色,故作阿房宮賦。”4、阿房宮介紹阿房宮是秦始皇稱帝時修建的皇宮。位于今西安市西郊趙家堡和大古村之間,據說里面能容納上萬人,還能豎立五丈高的大旗桿。想象昔日之規(guī)模,實在使人驚嘆不已!阿房宮的修建一方面是要顯示皇帝的威嚴,另一方面為了容納更多的人進行朝拜。據史書記載,秦始皇在統一中國大業(yè)中,每征服一國,便在京城咸陽北坂仿照其國宮殿重新建造,稱為“六國宮殿”。秦始皇一次就把各地的12萬領主和富商大賈遷徙咸陽,昔日咸陽宮殿林立,人口急增。但是咸陽南臨

12、渭水,北靠高原,無發(fā)展前途,于是秦始皇便向渭河以南的廣闊平原拓展。公元前212年,他征發(fā)70萬刑徒,在西周灃鎬附近興建阿房宮前殿,誰知,前殿尚未竣工,秦始皇便死去。他死后,秦二世繼續(xù)營建。相傳,阿房宮大小殿宇共700余所,一天之中各殿氣候不盡相同。秦始皇生前,把從六國掠奪來的珠寶、美女深藏宮內。他巡回各宮室一天住一處,死時,還未把宮室住遍。秦朝末來,項羽火燒阿房宮,據傳大火三個月不熄,加以兩千年來的風雨洗禮,今天的阿房宮僅保存一處建筑夯土遺址,東西長2500米,南北長1000米,高20米,占地26萬平方米,當地人稱“始皇臺”。三、疏通,熟讀課文:四、通讀全篇,理清結構層次:分析:全文四段可分兩

13、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2段)由外到內,由樓閣建筑到人物活動,鋪敘阿房宮建筑宏偉、豪華,極寫宮中生活荒淫、奢靡。第1段:鋪敘阿房宮建筑宏偉、豪華。第一層(段首前12字)兩句偶句,交待建宮背后的巨大耗資。第二層(“覆壓”“直走咸陽”)寫宮之宏偉規(guī)模。第三層(“二川溶溶”“不知西東”)渲染宮內的宏偉、豪華、奇麗、壯觀。第四層(“歌臺暖響”“氣候不齊”)寫宮中人物活動。第2段:鋪敘統治者生活的荒淫、奢靡。第一層(前6句)寫供玩樂的宮人來源。第二層(“明星熒熒”“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極寫宮中生活荒淫、奢靡。第三層(余下各句)從珠寶陳設寫荒淫,揭示其搶掠行徑。第二部分(第3、4段)議論分析,指出“秦愛

14、紛奢”,不恤民力自然會導致滅亡的命運,規(guī)勸唐敬宗李湛兜勿蹈秦王朝之覆轍。第3段:指出秦必亡之命運。第一層(“嗟乎”“用之如泥沙”)斥秦統治者只圖私利不顧民生,橫征暴斂,揮霍無度的罪行。第二層(“使負棟之柱”“不敢言而敢怒”)痛斥秦始皇縱欲紛奢,以致眾叛親離。第三層(余下各句)簡練概括地寫出了秦始皇荒淫無道,導致了農民起義、宮殿被焚的后果,進而走上了自取滅亡的道路。第4段:諷諫唐王李湛勿蹈秦始皇覆轍。第一層(開頭到“誰得而族滅也”)引歷史教訓,指出六國和秦滅亡的原因。第二層(余下各句)諷諫唐王朝勿悲劇重演。五、研討:1、杜牧寫這篇賦,既然是為了總結秦王朝滅亡的歷史教訓,借以諷諫時弊,為何開頭要從

15、六國覆滅下筆?分析:作者諷諫時弊,以秦王朝滅亡為借鑒;寫秦朝覆滅,又以六國衰亡為鋪墊。六國何以會滅賦中說到“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梢姡鶉鴾缤?,是不能愛民的結果。從何看出六國之不愛民呢“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剽掠其人,倚疊如山?!薄扒刂鋵殹保ㄘ敻恢Q),來自六國;六國之珍寶取自百姓,統治者為滿足奢華生活之需要,對百姓肆意搜刮,錙銖不留?!傲酢币虿粣勖穸爱叀逼浣y治;秦如吸取教訓,“復愛六國之人,”那就不致迅速滅亡。然而“蜀山匹,阿房出”,秦王朝由此又走上了六國滅亡的老路。開頭12個字,既在廣闊的歷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宮的修建,又起到了籠罩全篇、暗示主題的作用。2、簡要比較阿房宮賦與過秦論在寫法上的異同分析:賦是介于詩和散文之間的一種文學樣式,所以它的文學色彩更濃一些,在行文上更注重描寫、鋪陳、夸飾等文學手法的運用,所以阿房宮賦前三小節(jié)不拘于具體的“現實和真實”,而是發(fā)揮想像和聯想極力描繪秦的奢靡荒淫。過秦論嚴格說應是一篇史論,它應以史為依據、基礎,所以應集中更多的筆墨來陳述、記敘相關的歷史史實,再在史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