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節(jié)性事故預防_第1頁
季節(jié)性事故預防_第2頁
季節(jié)性事故預防_第3頁
季節(jié)性事故預防_第4頁
季節(jié)性事故預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專題:歷史使命教育題目:防范自然災害和預防季節(jié)性事故案件教育目的:針對當前駐地進入雷雨季節(jié),教育引導官兵增強防范雷擊、安全日常用電、食物中毒、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的發(fā)生,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在思想上切實做好防范各種自然災害的準備。內容:一、季節(jié)性事故的概念及特點二、掌握常識,防雷擊三、嚴守規(guī)定、防溺水四、搞好警戒,防山洪五、采取措施,防蛇咬六、加強檢疫,防食物中毒重點:一、三內容時間:90分鐘方法:統(tǒng)一授課,分組討論。要求:1、遵守課堂紀律,認真聽講,做好筆記;2、積極開動腦筋,勤于思考,大膽探討;3、踴躍回答問題,做好作業(yè),理解消化。防范自然災害和預防季節(jié)性事故案件一、季節(jié)性事故的概念及特點顧名思

2、義,季節(jié)性事故是指在某一季節(jié)或一個時期內,最常見,最容易誘發(fā),又最難以預防的事故。從季節(jié)性事故的定義可以看出,季節(jié)性事故通常具有以下三個特點:一是發(fā)生的概率高。分析以往各種事故、案件發(fā)生的概率,其中季節(jié)性事故約占事故總數(shù)的一半以上。二是突發(fā)性強。雖然季節(jié)性事故的產生具有一定的時效性和規(guī)律性,但它沒有事先預兆,來的比較突然。三是預防的難度大。季節(jié)性事故的發(fā)生渠道多,涉及面廣,如何預防季節(jié)性事故的發(fā)生,是一項艱巨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預防難度比較大。夏季易發(fā)生的季節(jié)性事故主要有:雷擊、溺水、山洪、蛇咬、蚊蟲叮咬、食物中毒等。下面,我和大家共同學習一下這些季節(jié)性事故的預防。二、掌握常識,防雷擊每年6-9月

3、份,是一年的雷雨季節(jié),此時都會有一些雷擊傷亡事件發(fā)生。據(jù)報道,2006年6月11日,在北京一次雷雨中,一位10歲的女孩從街上冒雨跑回家,當他推自家鐵門的一瞬間,被迎面一個響雷擊倒;2006年7月,呈貢一農民到田里鏟地,忽然雷雨交加,當他扛起鋤頭往家跑時,一個落地雷擊中鋤頭,使他當場斃命。遭受雷擊的原因:一是雷擊的突然性,不易防范;二是人們缺乏防雷常識,不能主動采取措施自覺防雷。近日,我部轄區(qū)普遍降雨,已經進入雷雨季節(jié),因此,掌握雷電知識,對防止和減少雷擊事故很有必要。(一)雷電產生的原因盛夏季節(jié),由于地面強烈升溫,致使空氣對流加強,并產生性質不同的電荷,尤其是當雷暴云產生之后,云團內部各部分之

4、間、云地之間,處處都是電場,平均而言,云中電場強度每厘米可達幾千甚至上萬伏特。當云體內部出現(xiàn)強大的電位差,就會出現(xiàn)形狀不同的閃電;在放電過程中,空氣溫度猛烈上升,云層水滴迅速汽化,體積驟然膨脹,就會發(fā)出雷聲。據(jù)統(tǒng)計,每次閃電的能量至少在2000千瓦小時以上。在放電區(qū)域,電流高達幾百千安,電壓數(shù)百萬伏。如觸及樹木或房屋則被擊倒,觸及人畜則被電死或燒焦,釀成災禍。但同是雷擊,危害程度差別很大,有的致命,有的致殘,有的卻安然無恙,也有的疾病如失明等遭受雷擊后恢復了正常,主要是不同的雷擊形式導致通過肌體時的電流的大小差異造成的。(二)雷擊傷人的效應雷擊損害人體的生理效應大體有三種:一是強大的閃電脈沖電

5、流通過心臟時,受害者會出現(xiàn)心室纖維顫動,使心臟供血功能發(fā)生障礙或心臟停止跳動;二是當雷電電流傷害大腦下部呼吸中樞時,使受害者停止呼吸;三是當強大的電流通過肌體時會造成燒傷或肌肉突然收縮跌倒致傷,嚴重者導致死亡。(三)雷電傷害的預防為防止雷電傷害,防雷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雨天遠離電線桿、高塔、獨立大樹、孤立小屋等凸地,不要到水中游泳或劃船。2、雨天不接觸煤氣管道、暖氣管道、水管等鐵器裝置,不做洗刷工作,外出摘去身上的手表、發(fā)夾、項鏈等金屬飾物,野外工作者應主動放下手中的鐵制工具,不可將槍支、鐵器舉得過高,以防感應雷電。另外,不要穿潮濕的衣服,不要靠近潮濕的墻壁。3、在開闊地,避免很多人積聚

6、在一起,應分開,不要奔跑,如果周圍平坦,應盡量蹲下,雙腳并攏,雙手放在腿上,除腿和腳外,身體其他部位不要觸地。在暴風雨中,如頭、頸、手處有蟻走感,頭發(fā)直立,說明即將發(fā)生雷擊,應趕緊低臥,并棄去金屬物品,等雷電過后,呼叫別人救護。4、雷雨天氣盡量不要在曠野里行走。如果有急事需要趕路時,要穿塑料雨衣;要走慢些,步子小點;不要騎在牲畜上或自行車上行走;不要用金屬桿的雨傘,不要把帶有金屬桿的工具如鐵鍬、鋤頭扛在肩上。5、雷雨天不打電話、不看電視、不聽廣播,不使用電腦,更不要在室外使用移動通信設備,計算機和防盜門應安裝避雷器,室外活動的人員應盡快回到室內。6、在野外無法躲入有防雷設施的建筑物內時,要將手

7、表、眼鏡等金屬物品摘掉,千萬不要在離電源、大樹和電桿較近的地方避雨。要盡量降低身體的高度,以減少直接雷擊的危險;雙腳要盡量靠近,與地面接觸越小愈好,以減少跨步電壓。7、現(xiàn)在手機已經成為常用的交通工具。但它卻是一部引雷器。一般認為,公共聚居地都裝有避雷裝置,人們處在這種環(huán)境中相對比較安全,雷電僅僅會干擾手機信號,對人體不會造成致命傷害。而一旦處于空曠地帶時,人和手機極有可能成為雷雨云選擇的對象。因此,應盡量避免打雷時撥打或接聽手機,雷雨天穿行無障礙物地區(qū)時,最好關掉手機電源。(四)遭雷擊人員的救護1、受雷擊被燒傷或嚴重休克的人,應馬上讓其躺下,撲滅身上的火。若傷者雖失去意識,但仍有呼吸和心跳,應

8、讓傷者舒適平臥,安靜休息后,再送醫(yī)院治療。2、對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及心臟按摩;針刺人中、涌泉、內關穴位,切勿輕易放棄搶救。3、恢復心跳呼吸后送往醫(yī)院作進一步救治,途中要隨時注意觀察,并且要保持電擊部位的傷口清潔。4、緊急搶救的方法如下:在心跳驟停的極短時間內,首先進行心前區(qū)叩擊,連擊2-3次。然后進行胸外心臟按壓及口對口人工呼吸。具體方法是,雙手交叉相疊用掌部有節(jié)律地按壓心臟,這種做法的目的在于使血液流入主動脈和肺動脈,建立起有效循環(huán)。做口對口人工呼吸時,有活動假牙者應先將假牙摘下,并清除口腔內的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的通暢。然后,捏緊鼻孔吹氣,使胸部隆起、肺部擴張。心臟按壓

9、必須與人工呼吸配合進行,每按心臟4-5次吹氣一次,肺部充氣時不可按壓胸部。三、嚴守規(guī)定、防溺水(一)什么是溺水溺水是指大量水液被吸入肺內,引起人體缺氧窒息的危急病癥。多發(fā)生在夏季,游泳場所、海邊、江河、湖泊、池塘等處。溺水者面色青紫腫脹,眼球結膜充血,口鼻內充滿泡沫、泥沙等雜物。部分溺水者可因大量喝水入胃、出現(xiàn)上腹部膨脹。溺水可造成溺水者四肢發(fā)涼,意識喪失,重者因心跳、呼吸停止而死亡。(二)溺水的原因1、意外落水。2、私自野浴3、水情不熟4、突發(fā)災害5、身體抽筋6、身體不適7、意外嗆水8、救護不力(三)溺水事故的預防近期軍區(qū)部隊發(fā)生了多起溺水亡人事故,因此我們要搞好溺水事故的預防,防止發(fā)生意外

10、。具體要做到:要嚴格落實嚴禁野浴規(guī)定,禁止到大河游泳、洗衣服或游玩。平常人員外出、探親休假要格外注重自身安全,不要私自下河游泳。抓好自救互救的訓練。(四)溺水的救護1、自救落水后要鎮(zhèn)靜不慌。舉手掙扎時,會使人下沉。應仰臥,頭向后,口鼻向上露出水現(xiàn)。呼氣要淺,吸氣要深,這樣可勉強浮起,等人來救,腿抽筋盡快呼救,并仰泳浮上水面,好轉后,應速上岸。2、援救急救者應游到溺水者后方,用左手從其左臂和上半身中間握對方的右手,或拖住辮水者的頭,用仰泳方式將其拖到岸邊。急救者防溺水者抱住不放,影響急救。萬一被抱住,急救者應松手下沉,先與溺者脫離,然后再救。或向后推溺水者的臉,緊捏其鼻,使其松手,接著再救。需要

11、注意的是:不會游泳的人不能下水救人,應立即用繩索,竹桿、木板或救生圈,使溺水者握信后拖上岸來。現(xiàn)場無任何救生材料,應即時高聲呼叫他人。3、急救措施第一步,就是通知120,告知醫(yī)生詳細地點以及傷者情況。第二步,排除異物。救上來只是工作的一半,使溺水者復蘇是另一半,而且對挽救生命來說是同等重要的。首先清理溺水者口鼻內污泥、痰涕,有假牙取下假牙,救護人員單腿屈膝,將溺水者俯臥于救護者的大腿上,借體位使溺水者體內水由氣管口腔中排出(有些農村將溺水者俯臥橫入在牛背上,頭腳下懸,趕牛行走,這樣又控水、又起到人工呼吸作用),將溺水者頭部轉向側面,以便讓水從其口鼻中流出,保持上呼吸道的通暢。再將頭轉回正面。(

12、急救者從后、抱起溺者的腰部,使其背向上,頭向下,也能使水倒出來)。第三步:出水后的救護。如果溺水者呼吸心跳已停止,立即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同時進行胸外心臟按摩。A、確定一下這位失去知覺的人到底是否在呼吸,看看他或她的胸部,看是否可以見到呼吸的樣子。B、使溺水者仰臥。5為了采取通用安全措施,盡可能戴上乳膠手套,弄開他的嘴,用你的手指除掉咽部或氣道里的任何阻塞物。D:把一只手放在溺水者的下頜,另一只手放在他的前額。翹起他的頭直至你能使他的氣道通暢,溺水者的口應該是張開的。E、捏鼻孔使鼻孔關閉。F、你做深呼吸。G、用你的嘴完全把他的嘴罩住。H、用力吹氣進入溺水者的嘴里,連續(xù)做4次。I、重復這一過程。

13、第四步,送往醫(yī)院。當溺水者開始呼吸和氣哽時,你還沒有脫離困境。實際上,溺水后的48小時是最危險的。因溺水而發(fā)生的并發(fā)癥肺炎、心衰等,都能在這一時期發(fā)生,因此你應盡早將溺水者送往醫(yī)院。四、搞好警戒,防山洪(一)什么是山洪山洪是指山區(qū)溪溝中發(fā)生的暴漲洪水。山洪具有突發(fā)性,水量集中流速大、沖刷破壞力強,水流中挾帶泥沙甚至石塊等,易形成泥石流,常造成局部性洪災,一般分為暴雨山洪、融雪山洪、冰川山洪等。山洪破壞力極大,極易沖毀房屋、田地、道路和橋梁,常造成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例如:在中國山西省平順縣東當村,1956年8月23日降暴雨,在流域面積僅1km2的狼郊溝內山洪暴發(fā),造成溝崖坍塌,堵塞溝道,形成天

14、然水庫,隨后擋水壩體突然潰決,村內43戶92人和109間房屋,財產全遭毀滅。(二)山洪的預防1、廣泛宣傳、增強意識。各單位要在官兵中積極開展山洪災害防御知識普及及教育,要做到人人皆知,增強防范提高自防、自救、互救能力。2、制定預案,落實責任。各單位要做好各種防災物質準備,完善防災預案,做好防災演練。3、發(fā)生暴雨,高度警惕。降暴雨時,要時刻觀察營區(qū)周圍的溪水水位和山體有無異常。特別是晚上,更應十分警覺,隨時做好安全轉移的準備。4、及時預警,迅速傳遞。觀察到可能引發(fā)洪水、泥石流、滑坡和降雨量,要立即采取報警措施,迅速向可能受威脅的居民傳遞警報信息。5、遭遇山洪,果斷躲避溪河洪水迅速上漲時,不要沿著

15、河谷跑,應向河谷兩岸高處跑。山洪、泥石流發(fā)生時,不要隨泥石流溝向上游或下游跑、不要停留在凹坡處,應向溝岸兩側山地跑。山體滑坡時,不要沿滑坡體滑動方向跑,應向滑坡體兩側跑。五、采取措施,防蛇咬(一)蛇咬致命的記錄蛇類一般不會視人類為獵物,多數(shù)蛇類都不會主動攻擊人類,除非它受到驚嚇或傷害,它才會發(fā)動攻勢,否則一般而言蛇類都會避免與人類發(fā)生接觸。除了一些巨大的蛇類(如蟒蛇)外,大多數(shù)無毒的蛇類都不會為人類帶來威脅。全球約有725種毒蛇,當中只有250種毒蛇能以一口咬擊立即奪人性命。雖然澳大利亞是全球最多毒蛇聚居的地方,但平均一年只有一遭咬擊是由有毒蛇類所導致的;在印度,一年約有2500000多宗蛇咬

16、案件,但當中只有50000宗涉及死亡。(二)防蛇注意事項1、要認真進行防蛇咬常識和緊急救護常識教育,為訓練、執(zhí)勤人員準備好藥品。2、訓練執(zhí)勤過程中的預防。訓練執(zhí)勤過程中外用鞋應選擇高幫,穿越叢林時,切記戴頂帽子、扣緊衣領。盡量避免在草叢里行軍或休息,如果迫不得已,最好拿棍子在草叢里敲打幾下。登山時,盡量避免抓著樹枝借力,因為有的蛇會偽裝成樹枝的形狀??吹缴邥r,不必太驚慌,也不要靠的太近,要迅速離開。雷雨前(或洪水后),蛇蟲紛紛出洞,此時要格外小心。3、夜間訓練時的預防。野營時應仔細觀察地形,盡量避免在蛇鼠洞多的地方扎營。營地周圍的雜草應鏟除干凈,另外,環(huán)繞營地挖一條較深的排水溝也能較好的防止蛇

17、蟲的入侵。有條件可以在營地周圍撒上下列物品的一種或數(shù)種:石灰粉、草木灰(樹枝、干草焚燒后剩下的灰)、水浸濕了的煙葉。(三)毒蛇咬傷的治療.是否毒蛇咬傷的分辨。對蛇傷應該分清是無毒蛇咬傷還是毒蛇咬傷。區(qū)分方法:被毒蛇咬傷后,傷口局部可有成對或單一深牙痕(有時伴有成串淺牙痕),在咬傷的局部立即出現(xiàn)麻木、腫脹、劇痛或出血等表現(xiàn),尤其混合毒及血循毒更為明顯,神經毒為主者出現(xiàn)局部劇痛但腫脹不明顯。無毒蛇咬傷,傷口局部一般只有2-4排淺牙痕,而無局部腫痛或全身癥狀。.蛇咬傷的注意事項。確定無毒蛇咬傷,按一般外傷處理即可。若不能確定是毒蛇或已明確是毒蛇咬傷時,必須立即按毒蛇咬傷處理。處理時,要情緒穩(wěn)定,動作

18、迅速準確。被蛇咬傷后,不必驚慌失措和奔跑,而應使傷口部位盡可能放到最低位野外蛇咬預防及救治置,保持局部的相對穩(wěn)定,以減慢蛇毒在人體內的吸收和擴散。被毒蛇咬傷,除在野外緊急處理外,有條件應盡早將病人送醫(yī)療部門治療。如有可能記下毒蛇的品種,將有利于醫(yī)生更好的采取治療方案。.在野外被蛇咬傷的緊急處置。咬傷后,應立即用柔軟的繩子或乳膠管(建議隨身攜帶),在傷口上方超過一個關節(jié)處結扎,結扎的動作要迅速,最好在咬傷后2-5分鐘完成,此后每隔15-20分鐘,放松1-2分鐘,在應用有效的蛇藥30分鐘后,可去掉結扎。結扎后,可用清水、冷開水、冷開水加食鹽或肥皂水沖洗傷口。在經過沖洗處理后,應用干凈的利器(建議在

19、野外急救箱內備幾片手術刀片)挑破傷口,同時在傷口周圍的皮膚上,挑破如米粒大小數(shù)處?;蛞匝篮蹫橹行淖?型切開。用刀時不宜刺的太深,以免傷及血管。有條件的可以將傷口浸于冷鹽水中,從上而下的向傷口擠壓20分鐘左右,使毒液排出。也可以用口直接吸毒,但必須注意安全,邊吸邊吐,每次都用清水漱口,若口內有潰瘍或齲齒,禁止用口吸毒。被蝰蛇、尖吻腹咬傷,一般不作刀刺排毒,以免流血不止。六、加強檢疫,防食物中毒夏季氣溫高,濕度大,食物容易變質,容易引發(fā)食物中毒,那么什么是了?食物中毒,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質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質的食品后出現(xiàn)的急性、亞急性疾病。如何判斷食物中毒,如果出現(xiàn)發(fā)熱、休克、腹瀉

20、、惡心與嘔吐、腹痛、脫水等體征時,就可能是食物中毒了。(一)食物中毒的特點1、由于沒有個人與個人之間的傳染過程,所以導致發(fā)病呈暴發(fā)性,潛伏期短,來勢急劇,短時間內可能有多數(shù)人發(fā)病,發(fā)病曲線呈突然上升的趨勢。2、中毒病人一般具有相似的臨床癥狀。常常出現(xiàn)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消化道癥狀。3、發(fā)病與食物有關?;颊咴诮趦榷际秤眠^同樣的食物,發(fā)病范圍局限在食用該類有毒食物的人群,停止食用該食物后發(fā)病很快停止,發(fā)病曲線在突然上升之后呈突然下降趨勢。4、食物中毒病人對健康人不具有傳染性。(二)食物中毒的預防(1)各單位要嚴把食物采購關、檢驗關;(2)嚴禁食用過夜菜、過夜飯,少吃涼拌菜;(3)不買不吃不新鮮和腐敗變質的食品,不吃被衛(wèi)生部門禁止上市的海產品;(4)禁止食用不知屬性的野菜,少采食野果;(5)買回來的蔬菜要在清水里浸泡半小時或更長時間,并多換幾次水,要洗得干凈,以防農藥對身體危害;(6)不要到無證攤販處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