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上海上外民辦勁松中學高三生物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2-2023學年上海上外民辦勁松中學高三生物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2-2023學年上海上外民辦勁松中學高三生物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2-2023學年上海上外民辦勁松中學高三生物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2-2023學年上海上外民辦勁松中學高三生物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2-2023學年上海上外民辦勁松中學高三生物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一、 選擇題(本題共40小題,每小題1.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 關于真核細胞內轉錄和翻譯的敘述錯誤的是()A轉錄時,每個基因的模板鏈是固定的B轉錄時,RNA聚合酶能識別特定的核糖核苷酸序列C細胞處于分裂期時,染色體DNA的轉錄水平下降D翻譯時,一個mRNA可合成多條肽鏈參考答案:B【考點】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分析】1、轉錄過程以四種核糖核苷酸為原料,以DNA分子的一條鏈為模板,在DNA解旋酶、RNA聚合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合成RNA2、翻譯過程以氨基酸為原料,以轉錄過程產(chǎn)生的mRN

2、A為模板,在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產(chǎn)生多肽鏈多肽鏈經(jīng)過折疊加工后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質【解答】解:A、轉錄時,每個基因的模板鏈是固定的,A正確;B、轉錄時,RNA聚合酶能識別特定的脫氧核苷酸序列,B錯誤;C、在細胞分裂期,由于染色質的高度螺旋,染色體上DNA的轉錄水平下降,C正確;D、翻譯時,一個mRNA可結合多個核糖體,可合成多條肽鏈,D正確各項:B2. 下列不是動物細胞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均可發(fā)生變化的一項是A中心體發(fā)出星射線,形成紡錘體B非同源染色體之間發(fā)生自由組合C外界不利因素可導致染色體變異D存在染色體數(shù)目、染色單體數(shù)目、DNA分子數(shù)目之比為122的時期參考答案:B【名師點睛】有

3、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過程的比較:比較項目有絲分裂減數(shù)分裂染色體復制間期減I前的間期同源染色體的行為聯(lián)會與四分體KS5UKS5U無同源染色體聯(lián)會現(xiàn)象、不形成四分體,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沒有交叉互換現(xiàn)象KS5UKS5U出現(xiàn)同源染色體聯(lián)會現(xiàn)象、形成四分體,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常常有交叉互換現(xiàn)象分離與組合也不出現(xiàn)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出現(xiàn)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著絲點的行為中期位置赤道板減I在赤道板兩側,減II在赤道板斷裂后期減II后期3. 下列關于生物膜的敘述,正確的是A. 雞血細胞常用來制備較純凈的細胞膜B. 膜的流動性是細胞生物膜相互轉化的基礎C. 生物膜是對生物體

4、內所有膜結構的統(tǒng)稱D. 細胞膜兩側的離子濃度差是通過自由擴散實現(xiàn)的參考答案:B4. 下圖中A、B代表人體內的物質,代表體液。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若組織細胞為胰島細胞,則饑餓時比處胰高血糖素濃度低B若組織細胞為腦細胞,則比處CO2濃度高C若組織細胞為骨骼肌細胞,則B可代表乳酸D若組織細胞為垂體細胞,則A可代表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參考答案:A【分析】處為動脈端,營養(yǎng)物質進入組織液,進而進入組織細胞處為靜脈端,組織細胞產(chǎn)生的代謝廢物和組織細胞的分泌物進入血液。【詳解】若是胰島細胞,饑餓時,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比處胰高血糖素的含量高,A錯誤;若組織細胞為腦細胞,通過新陳代謝,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增多,比處C

5、O2濃度高,B正確;若是骨骼肌細胞,細胞進行無氧呼吸產(chǎn)生乳酸,進入血液,B可代表乳酸,C正確;下丘腦產(chǎn)生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通過血液的運輸,可作用于垂體,D正確?!军c睛】分析本題關鍵要結合圖示和選項中假設的各種條件,具體分析才能得出準確的判斷。5. 對下列概念圖的理解準確的是A. 甲圖中若a、b、c分別表示含有細胞壁、線粒體、中心體的細胞,則d可能表示天竺葵的葉肉細胞B. 乙圖中若a、b分別表示乳酸菌和藍藻,則c表示細菌,d表示原核生物C. 丙圖中若a表示物種形成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則b是基因突變、c是自然選擇、d是生殖隔離D. 丁圖中若a表示個體,則b、c、d可分別表示物種、種群、群落參考答

6、案:B甲圖中若a、b、c分別表示含有細胞壁、線粒體、中心體的細胞,那么陰影部分的細胞應同時具有細胞壁、線粒體、中心體這三種結構,只有低等植物細胞符合該條件,A錯誤;原核生物包括細菌、藍藻、放線菌等,而乳酸菌屬于細菌中的一種,B正確;丙圖中若a表示物種形成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則b是突變和基因重組、c是自然選擇、d是生殖隔離,C錯誤;丁圖中若a表示個體,則b、c、d可分別表示種群、群落和生態(tài)系統(tǒng),D錯誤。6. 下列關于人類遺傳病的敘述,錯誤的是 一個家庭僅一代人中出現(xiàn)過的疾病不是遺傳病 一個家庭幾代人中都出現(xiàn)過的疾病是遺傳病 攜帶遺傳病基因的個體會患遺傳病 不攜帶遺傳病基因的個體不會患遺傳病 多基因遺

7、傳病在人群中發(fā)病率較高 近親結婚將會導致各類遺傳病的發(fā)病率大大提高 A B C D參考答案:C7. 如圖表示在不同條件下,酶催化反應的速度(或生成物量)變化情況以下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圖能用來表示反應物濃度變化與反應時間的關系B圖虛線可表示增加酶濃度(其它條件不變)后,生成物量與反應時間的變化關系C若圖中的實線表示適宜條件下過氧化氫酶對H2O2分解的催化效率,則虛線可表示Fe3+的催化效率D圖也可以用來表示處理溫度不同的情況下,生成物和反應物的比值與時間的關系參考答案:C考點:探究影響酶活性的因素。分析:影響酶促反應速率的主要因素有:溫度、pH、底物濃度、酶濃度等。分析題圖:圖表示隨著橫坐

8、標因素的增大,縱坐標所示因素減?。粓D表示生成物的量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增多,且虛線調節(jié)下,反應速率更快。解答:解:A、在酶促反應中,反應物濃度隨反應的進行而逐漸降低,因此曲線可表示反應物濃度與反應時間的關系,A正確;B、增大酶濃度,只能加快反應速率,不會改變生成物的量,因此曲線可表示增加酶濃度后生成物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B正確;C、過氧化氫酶的催化效率比Fe3+的高,因此曲線中實線可表示Fe3+的催化效率,而虛線可表示過氧化氫酶的催化效率,C錯誤;D、溫度通過影響酶的活性影響催化效率,實線可表示某溫度下酶的活性較低,而虛線表示的溫度對酶的活性更適宜,催化效率較高,因此曲線可表示處理溫度不同的情況

9、下反應速率與時間的關系,D正確。故選:C。點評:本題結合曲線圖,考查影響酶促反應速率的因素,首先要求考生掌握影響酶促反應速率的幾種主要因素的曲線圖,判斷圖和圖中曲線所代表的含義,需要注意的是圖,要求考生明確虛線所代表的酶促反應速率更快,所以虛線所對應的條件下酶的活性更高。8. 人體免疫系統(tǒng)中的B細胞和T細胞AB細胞和T細胞的產(chǎn)生是一個細胞分化的過程B都能識別和呈遞抗原C只有T細胞參與對病毒的免疫 D染色體上含有的遺傳信息不同參考答案:A9. 下圖表示細胞中4類有機化合物的關系,每個橢圓形代表一類有機物,則列出這4種化合物名稱中最合理的一組是( ) A-:脂質、酶、蛋白質、激素 B-:激素、脂質

10、、蛋白質、酶 C-:酶、蛋白質、激素、脂質 D-:激素、脂質、蛋白質、酶參考答案:C10. 下列關于人類遺傳病的敘述,錯誤的是( )A先天就有的疾病不一定是遺傳病,但遺傳病大多都是先天的B不攜帶遺傳病基因的個體也可能患遺傳病C要研究某遺傳病的遺傳方式,可在學校內隨機抽樣調查D遺傳咨詢、產(chǎn)前診斷和選擇性流產(chǎn)可以減少遺傳病的發(fā)生參考答案:C 11. 細胞衰老和凋亡對維持個體的正常生長發(fā)育及生命活動有重要意義。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細胞普遍衰老會導致個體衰老 B.效應T細胞可誘導靶細胞發(fā)生凋亡C.細胞凋亡是各種不利因素引起的細胞死亡 D.衰老細胞內染色質固縮影響DNA復制和轉錄參考答案:C12. 新生

11、兒小腸上皮細胞通過消耗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免疫球蛋白、半乳糖和葡萄糖等。母乳中的營養(yǎng)蛋白可以被消化吸收。免疫球蛋白在新生兒消化道中不能被分解的原因及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可能是 ( ) A新生兒的消化系統(tǒng)發(fā)育不完全,無消化蛋白質的能力;胞吞方式吸收 B母乳中含有抑制免疫球蛋白分解的某些物質;胞吞方式吸收 C新生兒的消化系統(tǒng)中含有抑制蛋白質分解的某種物質;主動運輸方式吸收 D母乳中含有一定量的ATP,可為新生兒提供物質吸收的能量;胞吞方式吸收參考答案:B13. 在大米和面粉中生活的“米蟲”一生都不需要“飲水”,也吃不到含水量豐富的食物,可它們仍能正常生活,其原因是()A“米蟲”的生命活動不需

12、要水 B“米蟲”從空氣中吸收水C“米蟲”消化淀粉時產(chǎn)生水 D“米蟲”在代謝中產(chǎn)生水參考答案:D14. 下列選項中,含有相同元素的一組化合物是 ( ) A纖維素和尿素 B脂肪酸和磷脂 C三磷酸腺苷和核糖核酸 D膽固醇和血紅蛋白參考答案:C15. 植物從土壤吸收硝酸鹽合成下述物質,唯獨 例外 A氨基酸 B蛋白質 C磷酯 D核苷酸參考答案:C16. 某小組進行“探究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的動態(tài)變化”實驗時,同樣實驗條件下分別在4個試管中進行培養(yǎng)(見下表),均獲得了“S”型增長曲線。根據(jù)實驗結果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4個試管內的種群初始階段都經(jīng)歷了“J”型增長B4個試管內的種群同時達到K值

13、C試管內種群的K值與試管不同D試管內的種群數(shù)量先于試管開始下降參考答案:B17. 如圖所示,甲圖中OABC表示在最適溫度下,反應物濃度對某種酶促反應速率的影響;乙圖表示在淀粉酶催化足夠量淀粉水解時,溫度對麥芽糖積累量的影響;丙圖表示一片森林中葉面積指數(shù)(單位面積上葉片面積之和,反映了葉片的重疊程度)與各種物質的關系;丁圖表示植物根細胞中ATP生成量與O2供給量的可能關系。下列相關判斷正確的是( )A甲圖中,OABC一定是溫度低于最適溫度時反應物濃A甲圖中,OABC一定是溫度低于最適溫度時反應物濃度與反應速率的關系B乙圖中,在溫度為y時酶的催化活性達到最大C丙圖中,a表示呼吸量與葉面積指數(shù)的關系

14、,葉面積指數(shù)約為6時,對森林利用最為合理D丁圖中,能正確反映細胞內ATP生成量與O2供給量關系的是d參考答案:C18. 對綠色植物根尖細胞某細胞器的組成成分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A、T、C、G、U五種堿基組成如下表,則該細胞器中完成的生理活動是 堿基ATCGU百分比數(shù)值350302015ACO2H2O(CH2O)O2 BmRNA蛋白質C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DC6H12O62C2H5OH2CO2能量參考答案:B19. 下列有關生物遺傳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由A、C、T、U四種堿基參與合成的核苷酸共有7種B一個轉運RNA只有三個堿基并且只攜帶一個特定的氨基酸CmRNA上相鄰的三

15、個堿基構成一個密碼子D控制細胞核遺傳和細胞質遺傳的物質分別是DNA和RNA 參考答案:C20. prps蛋白 轉變成prpsc蛋白并在神經(jīng)細胞內積累時,能導致瘋牛病。圖示prpsc蛋白的形成過程。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完成圖中與過程的模板相同 B.遺傳物質prpsc以自身為模板進行復制C.prpsc出入神經(jīng)細胞不需要消耗能量 D.prps轉化成prpsc時有正反饋效應參考答案:D21. 種植基因型為AA和Aa的豌豆,兩者數(shù)量之比是1:3.自然狀態(tài)下(假設結實率相同),其子代中基因型為AA、Aa、aa的數(shù)量之比為()A. 7:6:3B. 3:2:1C. 5:2:1D. 1:2:1參考答案:AAA

16、和Aa二者數(shù)量之比是1:3,則AA占1/4、Aa占3/4,1/4AA自交后代是1/4AA,3/4Aa自交后代基因型是(3/41/4=3/16)AA、(3/41/2=3/8)Aa、(3/41/4=3/16)aa,所以子代中基因型為AA、Aa、aa的數(shù)量比是7:6:3。故選A。22. 豌豆子葉的黃色(Y)、圓粒種子(R)均為顯性,兩親本雜交的F1表現(xiàn)型如下圖。讓F1中黃色圓粒豌豆與綠色皺粒豌豆雜交,F(xiàn)2的性狀分離比為( ) A2211 B1111 C9331 D3131參考答案:A23. 下面是以小麥為實驗材料所進行的實驗,其中敘述正確的是( ) A若利用小麥根毛細胞進行質壁分離實驗,由于觀察的細

17、胞無色透明,為了取得更好的觀察效果,調節(jié)顯微鏡的措施是縮小光圈或換平面反光鏡B利用小麥葉片進行“觀察DNA和NA在細胞中的分布”的實驗時,葉片需要用酒精進行脫色處理,實驗結果是綠色主要分布在細胞質紅色主要分布在細胞核C用顯微鏡觀察小麥根尖成熟區(qū)表皮細胞,可觀察到有絲分裂的圖像,從而判斷出每個細胞中的染色體數(shù)目D將發(fā)芽的種子研磨液置于試管內,加入斐林試劑,試管內立即呈現(xiàn)磚紅色沉淀,這是因為發(fā)芽的小麥種子中含有還原性糖參考答案:A24. 倍受人們歡迎的有機蔬菜在栽培過程中施有機肥,主要為蔬菜生長發(fā)育提供A. 水 B. 有機物 C. 無機鹽 D. 氧氣參考答案:C有機蔬菜在栽培過程中施有機肥,這些有

18、機肥并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而是被微生物分解為無機鹽,然后通過植物的根吸收,用于植物的生命活動,故選C。25. 雕鶚(鷹類)的下列性狀分別由位于兩對常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控制,分別用A、a和B、b表示。其中有一對基因(設為A、a)具有顯性純合致死效應。已知綠色條紋雕鶚與黃色無紋雕鶚交配,F(xiàn)1為綠色無紋和黃色無紋,比例為11。當F1的綠色無紋雕鶚彼此交配時,其后代F2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綠色無紋黃色無紋綠色條紋黃色條6321。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控制綠色的基因是A,控制無紋的基因是BBF1的綠色無紋雕鶚彼此交配的后代中致死基因型有3種,占其后代的比例為1/2C讓F2中黃色無紋的個體彼此交配,則

19、出現(xiàn)黃色條紋個體的幾率為1/9D讓F2中綠色無紋個體和黃色條紋個體雜交,則后代中有4種表現(xiàn)型,其比例為1111參考答案:B26. 如圖在不同條件下的酶促反應速率變化曲線,下列據(jù)圖敘述錯誤的是()A影響AB段反應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濃度B影響B(tài)C段反應速率的主要限制因子可能是酶量C主要是溫度導致了曲線和的反應速率不同D曲線顯示,該酶促反應的最適溫度一定為37參考答案:D【考點】探究影響酶活性的因素【分析】酶是活細胞產(chǎn)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機物,大多數(shù)是蛋白質,少數(shù)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遠遠高于無機催化劑)、專一性(一種酶只能催化一種或一類化學反應的進行)、需要適宜的溫度和p

20、H值(在最適條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溫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隨著溫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漸恢復,高溫、過酸、過堿可以使酶的空間結構發(fā)生改變,使酶永久性的失活),據(jù)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AB段隨著底物濃度的增大,反應速率逐漸增強,影響AB段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濃度,A正確;B、BC段底物濃度不斷增加,但是反應速率不變,此時限制因素可能是酶的數(shù)量是一定的,B正確;C、曲線和曲線的變量是溫度,溫度不同,反應速率不同,曲線和的反應速率不同主要是因為溫度的影響,C正確;D、測定最適溫度還需要在37左右設置一系列溫度梯度來進行檢測,最適溫度不一定是37,D錯誤故選:D27. 玉米體細胞中含有20個染色

21、體,當姐妹染色單體為40個時,此細胞可能處于有絲分裂的 ( ) A后期、末期、間期 B間期、前期、中期 C間期 D間期、末期參考答案:B28. 如圖實驗裝置(單糖可通過半透膜),先在漏斗中加入蔗糖溶液與蒸餾水液面齊平一段時間后,待漏斗內液面靜止,再向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蔗糖酶下列坐標中,Y軸表示“漏斗內外液面高度差”,下列曲線中能正確反映整體實驗過程中,漏斗內外溶液的液面高度差變化情況的是()ABCD參考答案:C【考點】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的綜合【分析】據(jù)圖分析,該裝置具有半透膜,而漏斗內外溶液存在濃度差,能發(fā)生滲透作用,即水分子能通過半透膜從低濃度一側運輸?shù)礁邼舛纫粋?,使得漏斗內液面上升【解答?/p>

22、解:倒置的長頸漏斗加入的是蔗糖溶液,而燒杯內為蒸餾水,存在濃度差,發(fā)生滲透作用,而水分子向漏斗內部擴散較多,則漏斗內液面上升;一段時間后,向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蔗糖酶,將蔗糖水解成單糖,摩爾濃度增大,使得液面繼續(xù)上升,后隨著單糖逐漸進入燒杯,而使得漏斗內溶液濃度下降,液面下降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的滲透裝置,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水分的總體運輸方向是低濃度運輸?shù)礁邼舛龋疾榱藢W生分析圖形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9. 下列相關實驗中,敘述正確的是A. 赫爾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別標記T2噬菌體的蛋白質和DNA,證明了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B. 用新配置的NaOH和CuSO4混合液,可檢測待測樣液中是否含

23、有蛋白質C. 將酶和底物在室溫下混合,再作不同保溫處理,可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D. 艾弗里提取的DNA摻雜有非常少量的蛋白質,實驗中沒有完全排除蛋白質的作用參考答案:D本題考查課本中的相關實驗,要求考生能理解相關實驗的原理和方法,把握實驗材料和試劑的選擇及其在實驗中的作用,明確“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是建立在整個生物界的前提下才成立的,知道斐林試劑與雙縮脲試劑在組成和使用方法的差異,同時還要清楚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時必需保證酶促反應只能在設定的溫度下進行。赫爾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別標記T2噬菌體的蛋白質和DNA,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但不能證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A錯誤;用新

24、配置的NaOH和CuSO4混合液,可檢測待測樣液中是否含有可溶性還原糖,而不能直接檢測是否含有蛋白質,B錯誤;將酶和底物分別在設定的溫度下處理后,再將酶溶液與底物溶液混合搖勻,可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C錯誤;艾弗里提取的DNA摻雜有非常少量的蛋白質,實驗中沒有完全排除蛋白質的作用,D正確?!军c睛】思路方法點撥:.1.對整個生物界而言,由于絕大多數(shù)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只有少數(shù)RNA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赫爾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別標記T2噬菌體的蛋白質和DNA,證明了噬菌體的DNA是遺傳物質,沒有進行其他各種生物遺傳物質的研究,因此不能證明DNA是主要的遺

25、傳物質。2.斐林試劑和雙縮脲試劑的成分中都含有NaOH和CuSO4,但兩者CuSO4溶液的濃度不同,并且斐林試劑使用時是先混合后加入,需要水浴加熱條件,而雙縮脲試劑使用時需先加入NaOH溶液,后加入CuSO4溶液,不需要加熱,故用新配置的NaOH和CuSO4混合液,可檢測待測樣液中是否含有可溶性還原糖,而不能直接檢測是否含有蛋白質。3.探究溫度(或pH值)對酶活性的影響實驗時,在操作步驟上要保證先將酶和底物分別在設定的溫度(或pH值)下處理后,再將酶溶液與底物溶液混合搖勻,以保證酶促反應只在設定的溫度(或pH值)下進行,不能先將酶和底物分別在設定的溫度(或pH值)下處理后,再將酶溶液與底物溶液

26、混合搖勻。30. 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 DNA分子結構的多樣性取決于4種堿基配對方式的多種多樣B 生物界的豐富多彩,起決定作用的是DNA的多樣性C 體現(xiàn)生物界多樣性的是蛋白質的多樣性D 沒有DNA的多樣性,就沒有蛋白質的多樣性參考答案:A31. 對細胞結構,成分的探究過程中,往往需要用水進行處理。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A. 檢測脂肪時,對花生子葉薄片染色后,先用吸水紙吸去染液,再滴清水洗去浮色B. 觀察 DNA、RNA 分布的實驗中,水解處理后,需要用蒸餾水的緩水流沖洗載玻片C. 觀察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中,解離后的根尖需要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D. 用高倍顯微鏡觀察葉綠體的實驗中,臨

27、時裝片中的葉片要隨時保持有水狀態(tài)參考答案:A檢測脂肪時,對花生子葉薄片染色后,先用吸水紙吸去染液,再滴50%的酒精洗去浮色,A錯誤;觀察DNA、RNA分布的實驗中,水解處理后,需要用蒸餾水的緩水流沖洗載玻片,以洗去鹽酸,B正確;觀察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中,解離后的根尖需要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以洗去解離液,防止解離過度,C正確;觀察葉綠體時,需要保持細胞的活生,故要隨時保持裝片中有水,D正確。【點睛】解答此類試題,需要注意的細節(jié)較多,如實驗的原理、實驗采用的試劑及試劑的作用、實驗現(xiàn)象等,需要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多注意積累。32. 豌豆種皮灰色對白色為顯性,具有相對性狀的純合親本雜交,F(xiàn)2代性

28、狀分離比為3:1,要統(tǒng)計性狀分離比應( )A.從F1的單株上取樣 B.從F2的單株上取樣 C.從F1的多株上取樣 D.從F2的多株上取樣參考答案:D33. 下列有關生物進化的敘述錯誤的是()A基因突變會導致種群基因頻率發(fā)生定向改變B遺傳可使有利變異逐代積累,對生物進化具有重要意義C物種的形成必須經(jīng)過種群間的隔離D不同物種之間、生物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存在共同進化參考答案:A【考點】生物進化與生物多樣性的形成;基因突變的特征【分析】1、基因突變的特征:基因突變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變異是隨機發(fā)生的、不定向的;基因突變的頻率是很低的;多數(shù)是有害的,但不是絕對的,有利還是有害取決于生物變異的性狀是否適應環(huán)

29、境2、不同物種之間,生物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和發(fā)展,這就是共同進化【解答】解:A、基因突變具有不定向性,不能導致種群基因頻率發(fā)生定向改變,A錯誤;B、遺傳可使有利變異逐代積累,為生物進化提供原始的選擇材料,對生物進化具有重要意義,B正確;C、物種的形成必須經(jīng)過種群間的隔離,C正確;D、共同進化是指生物與生物之間、生物與環(huán)境之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和發(fā)展,D正確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生物進化與生物多樣性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形成知識的網(wǎng)絡結構34. 關于線粒體和葉綠體的共同點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 A都具有雙層膜結構 B都有基粒

30、且各自所含基粒的結構和功能也相同 C所含酶的種類和作用不同 D都在原核細胞中找不到參考答案:B35. 農(nóng)科所技術員研究溫度對某蔬菜新品種產(chǎn)量的影響,將實驗結果繪制成如下曲線。據(jù)此得出以下結論,你認為合理的是 ()A. 催化光合作用酶的最適溫度高于催化呼吸作用酶的最適溫度B. 右圖陰影部分表示535時蔬菜的凈光合速率小于零C. 光照越強,該蔬菜新品種的產(chǎn)量越高D. 溫室栽培該蔬菜時溫度最好控制在2530oC參考答案:D36. 下列實驗組合,正確的是實驗名稱試劑結果或顏色反應1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與復原清水液泡縮小,顏色變深2誘導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生長素形成多倍體無子果實3DNA粗提取氯化鈉溶液等白色絲

31、狀物析出4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龍膽紫等觀察細胞中染色體的動態(tài)變化KA1 B2 C3 D4參考答案:C37. 下圖表示感染人體后,體液中濃度和人體內主要的免疫細胞T細胞數(shù)量的變化過程。據(jù)此指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最初侵入人體短時間內迅速下降的原因是免疫系統(tǒng)可以殺滅大部分病毒 B第2年后濃度逐漸增加 C第9年后人體免疫功能幾乎全部喪失 D上述過程中機體沒有體液免疫參與,這是使人致死的原因之一參考答案:答案:D38. 在一個隨機交配的群體中,AA個體占25%,Aa個體占50%,aa個體占25%,但aa個體失去繁殖能力,則子一代中雜合子基因型占( )A B C D 參考答案:C39. 右圖所示的遺

32、傳系譜圖中,2號個體無甲病致病基因。1號和2號所生的第一個孩子表現(xiàn)正常的幾率為: A1/3 B2/9C2/3 D1/4參考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遺傳系譜的判斷。本題涉及到了兩種病,所以分析時需要分開來看。對于甲病,由系譜圖中左邊的家庭可知是隱性遺傳,若為伴X隱性遺傳,女兒有病,父親也一定患病,由此可知甲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同理,由右邊的家庭分析得知乙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若1號和2號結婚,對于甲?。ㄓ肁,a來表示)來說,1號的基因型為AA或Aa,其中Aa的概率為2/3,而2號個體不存在甲病的致病基因,即基因型為AA,所以孩子均正常;對于乙病(用B,b來表示)來說,1號的基因型為bb,2號

33、的基因型為BB或Bb,其中Bb的概率為2/3,則孩子正常(基因型是bb)的概率為2/31/2=1/3;綜合甲病和乙病,1號和2號所生孩子表現(xiàn)正常的概率為11/3=1/3.錯題分析:錯選本題的原因在于不會區(qū)分遺傳病的類型。 40. 初生分生組織中的 可以分化出維管束? A原表皮 B基本分生組織 C原形成層 D形成層參考答案:C二、 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40分。)41. 果蠅的卷曲翅(A)對正常翅(a)為顯性,現(xiàn)有表中四種果蠅若干只,可選作親本進行雜交實驗。序號甲乙丙丁表現(xiàn)型卷曲翅卷曲翅正常翅正常翅(1)若表中四種果蠅均為純合子(XAY、XaY視為純合子),要通過一次雜交實驗確定基因A、a是

34、在常染色體上還是在X染色體上,可設計如下實驗:選用序號 為親本進行雜交,如果子代雌、雄果蠅性狀分別為_,則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2)若不確定表中四種果蠅是否為純合子,但已確定A、a基因在常染色體上,為進一步探究該基因是否存在顯性純合致死現(xiàn)象(胚胎致死),可設計如下實驗:選取甲和乙做親本雜交,如果子代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 ,則存在顯性純合致死,否則不存在。(3)若已確定A、a基因在常染色體上且存在顯性純合致死現(xiàn)象,選用卷曲翅果蠅中的白眼(XbXb)與紅眼(XBY)雜交,F(xiàn)1中,卷曲翅白眼果蠅的基因型是 ,正常翅紅眼果蠅占F1 的比例為_。(4)某基因型為XBXb 的果蠅受精卵,第一次有絲分裂形成的兩個

35、子細胞一個正常,另一個丟失了一條X染色體,導致該受精卵發(fā)育成一個左側軀體正常而右側軀體為雄性(XO型為雄性)的嵌合體,則該嵌合體果蠅右眼的眼色為 。參考答案:(1)甲?。?分) 雌性全為卷曲翅雄性全是正常翅(卷曲翅,正常翅)(2)卷曲翅:正常翅=2:1(3)AaXbY (1分) 1/6(4)紅色或白色42. 請回答有關遺傳現(xiàn)象的相關問題。圖12是人類某一高膽固醇血癥的分子基礎示意圖(控制該性狀的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以D和d表示)。31. 控制LDL受體合成的是_基因。基因型為_的人,其血液中膽固醇含量高于正常人。圖13是對該高膽固醇血癥和白化病患者家庭的調查情況。32. 1和2表現(xiàn)正常,但生出

36、白化病6,這種現(xiàn)象符合_定律。33. 若7與8結婚,會生出白化病和高膽固醇血癥的孩子,可能的原因是_。若8已懷孕,為避免上述兩種遺傳病患兒的出生,可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是_。參考答案:31. (1). D(顯性) (2). Dd、dd 32. 基因分離定律 33. (1). 基因突變 (2). AD根據(jù)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圖12中,正常的人細胞膜表面存在較多的LDL受體,而中度患病的該受體減少,嚴重患病的細胞膜上沒有該受體,并且嚴重患病的為隱性性狀。圖13中,圖中看出,7號為中度高膽固醇血癥患者,基因型為Dd,而8號表現(xiàn)正常,基因型為DD;又由于6號和9號均為白化病患者,因此判斷他們的雙親均為雜

37、合子,則7號和8號的基因型均為Aa所以7、8的基因型分別為AADd、AaDD。31. 由圖12中可以看出,嚴重患病的細胞膜上沒有該受體,并且嚴重患病的為隱性性狀,可用dd表示,因此控制LDL受體合成的是顯性基因D?;蛐蜑镈D的個體細胞膜上具有較多的LDL受體,因此血液中膽固醇含量少,Dd和dd個體該受體較少或沒有該受體,因此血液中膽固醇含量較高。32. 白化病受一對等位基因的控制,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33. 正常情況下,7(Dd)與8(DD)所生孩子不可能患嚴重高膽固醇血癥DD,若它們生了一個患嚴重高膽固醇血癥的孩子,其最可能原因是發(fā)生了基因突變。為避免生下患這兩種病的孩子,應該禁止近親結婚,且8必需進行的產(chǎn)前診斷方法是基因診斷?!军c睛】解答本題的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