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診療規(guī)范2018年版_第1頁
淋巴瘤診療規(guī)范2018年版_第2頁
淋巴瘤診療規(guī)范2018年版_第3頁
淋巴瘤診療規(guī)范2018年版_第4頁
淋巴瘤診療規(guī)范2018年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v1.0可編輯可修改淋巴瘤診療規(guī)范(2018年版)一、概述淋巴瘤(lyphoma)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根 據(jù)國家癌癥中心公布的數(shù)據(jù),2014年我國淋巴瘤的確診發(fā)病 率為10萬,2015年預計發(fā)病率約為10萬。由于淋巴瘤病理 類型復雜,治療原則各有不同,為進一步提高淋巴瘤診療能 力和規(guī)范化水平,配合抗腫瘤藥品供應保障有關政策調(diào)整, 保障醫(yī)療質(zhì)量與安全,現(xiàn)對中國惡性淋巴瘤診療規(guī)范 (2015 年版)進行修訂和更新。二、淋巴瘤的診斷應當結(jié)合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影 像學檢查和病理學等進行診斷。(一)臨床表現(xiàn)淋巴瘤的癥狀包括全身和局部癥狀。全身癥狀包括不明 原因的發(fā)熱、盜汗、體

2、重下降、皮膚瘙癢和乏力等。局部癥 狀取決于病變不同的原發(fā)和受侵部位,淋巴瘤可以原發(fā)于身 體的任何器官和組織,通常分為原發(fā)于淋巴結(jié)和淋巴結(jié)外兩 大類。最常見表現(xiàn)為無痛性的進行性淋巴結(jié)腫大。如有以上 述癥狀的患者在基層醫(yī)院就診時,應予以重視,并盡早轉(zhuǎn)診 至上級醫(yī)院或腫瘤??漆t(yī)院。(二)體格檢查應特別注意不同區(qū)域的淋巴結(jié)是否增大、肝脾的大小、 伴隨體征和一般狀態(tài)等。(三)實驗室檢查應完成的實驗室檢查包括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乳酸脫氫 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 LDH、B 2 微球蛋白、紅細 胞沉降率、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毒檢測以及骨髓穿刺細胞 學和活檢等,還應包括人類免疫缺陷病

3、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 HIV)篩查在內(nèi)的相關感染性篩 查。對原發(fā)胃的黏膜相關邊緣帶B細胞淋巴瘤,應常規(guī)進行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 , Hp)染色檢查; 對NK/T 細胞淋巴瘤患者,應進行外周血EB病毒DNA滴度檢測。對11v1.0可編輯可修改于存在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受累風險的患者應進行腰穿,予以腦脊 液生化、常規(guī)和細胞學等檢查。(四)影像學檢查常用的影像檢查方法:計算機斷層掃描( computedtomography , CT)、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 MRI)、正電子發(fā)射計算機斷層顯

4、像(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 PET-CT)、超聲和內(nèi)鏡等。CT :目前仍作為淋巴瘤分期、再分期、療效評價和 隨診的最常用影像學檢查方法,對于無碘對比劑禁忌證的患 者,應盡可能采用增強 CT掃描。MRI :對于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骨髓和肌肉部位的病變應 首選MRI檢查;對于肝、脾、腎臟、子宮等實質(zhì)器官病變可 以選擇或者首選 MRI檢查,尤其對于不宜行增強 CT掃描者, 或者作為CT發(fā)現(xiàn)可疑病變后的進一步檢查。PET-CT :目前是除惰性淋巴瘤外,淋巴瘤分期與再 分期、療效評價和預后預測的最佳檢查方法。對于下列情況,有條件者推薦使用 PET-CT:PET-CT可作

5、為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 lymphoma , HL) 以及 氟脫氧葡萄糖 (fluorodeoxyglucose , FDG親和性高的非霍奇金淋巴瘤 (non-Hodgkin lymphoma , NHL)亞型治療前分期以及再分期的常規(guī)檢查,并用Deauville 五分量表(表1)評估病變緩解情況。但對于 FDG親和性差的淋巴瘤亞型(如惰性淋巴 瘤),治療前的分期檢查仍以增強CT掃描為首選。如果有影像學的臨床指征,PET-CT可用于治療中期療效評價,但仍處于臨床研究階段,故根據(jù)中期PET-CT結(jié)果更改治療方案仍須慎重。對于HL和多數(shù)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6、cell lymphoma , DLBCL ,如果 PET-CT 提示有明確的骨髓受累,則無需行骨髓活檢。 PET-CT可以作為惰性淋巴瘤向侵襲性更強的病理類型轉(zhuǎn)化時活檢部位 選擇的依據(jù)。PET-CT對于療效和預后預測好于其他方法, 可以選擇性使用。超聲:可用于淺表淋巴結(jié)和淺表器官(如睪丸、甲 狀腺、乳腺等)病變的診斷和隨診,但一般不用于淋巴瘤的 分期診斷。對于淺表淋巴結(jié)和淺表器官(如睪丸、乳腺等)22v1.0可編輯可修改病變的診斷和治療后隨診具有優(yōu)勢,可以常規(guī)使用;對于腹 部、盆腔淋巴結(jié)檢查可以選擇性使用;對于肝、脾、腎、子 宮等腹盆腔實質(zhì)性器官的評估,可以作為CT和MRI的補充,尤其是不能

7、行增強 CT掃描時。在淺表淋巴結(jié)切除活檢時, 選取超聲檢測聲像圖異常的淋巴結(jié),有助于提高活檢的準確 度。超聲引導下穿刺活檢也應用于深部淋巴結(jié)、肝臟、縱隔 等部位的病變診斷。同位素骨掃描:淋巴瘤骨受侵患者的全身骨顯像缺 乏特征性改變,難以與骨轉(zhuǎn)移瘤、多發(fā)性骨髓瘤、骨結(jié)核、 骨纖維異常增殖癥、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感染性疾病等鑒別, 需要結(jié)合患者的病史、實驗室檢查和其他影像學檢查。常規(guī)骨掃描(99Tcm-MDP對初治HL患者的臨床評估價值有 限,但骨掃描對原發(fā)骨淋巴瘤治療后隨訪觀察和預后評估作 用優(yōu)于CTo(五)其他針對性檢查(1)可疑胃腸道受侵的患者應行胃鏡、腸鏡檢查。(2)常規(guī)進行心電圖檢查;有心

8、血管基礎疾病、高齡 或擬應用蔥環(huán)類藥物者選擇性進行超聲心動圖檢查。(3)擬用博來霉素、且有肺基礎病變者應進行肺功能 檢查。(六)病理學檢查病理學檢查是淋巴瘤診斷的主要手段。對于淋巴結(jié)病 灶,應盡可能切除完整淋巴結(jié)。如果淋巴結(jié)病灶位于淺表, 應盡量選擇頸部、鎖骨上和腋窩淋巴結(jié)??招踞槾┐虄H用于 無法有效、安全地獲得切除或切取病變組織的患者。初次診 斷時,應首選切除或切取病變組織;對于復發(fā)患者,如果無 法獲得切除或切取的病變組織標本,可通過空芯針穿刺獲取 的病變組織進行病理診斷。淋巴瘤的病理診斷需綜合應用形態(tài)學、免疫組織化學(Immunohistochemistry , IHC)、遺傳學和分子生物

9、學技 術以及流式細胞術等,尚無一種方法可以單獨定義為“金標 準”。1.形態(tài)學:在淋巴瘤病理診斷中非常重要,不同類型的 淋巴瘤具有特征性和診斷性的形態(tài)學特點。33v1.0可編輯可修改:可用于鑒別淋巴瘤細胞的免疫表型,如 B或T/NK細 胞、腫瘤細胞的分化及成熟程度等。通過組合相關的舊C標記物,進行不同病理亞型的鑒別診斷。.熒 光原 位雜交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 FISH)檢測技術:可以發(fā)現(xiàn)特定的染色體 斷裂、易位或擴增等,對特定染色體異常相關淋巴瘤的輔助 診斷有指導意義,如 Burkitt 淋巴瘤相關的t (8; 14)易 位、濾泡性淋巴瘤相

10、關的t (14; 18)易位、結(jié)外黏膜相關淋巴組織邊緣區(qū)淋巴瘤相關的t (11; 18)易位、套細胞淋巴瘤相關的t (11; 14)易位以及雙打擊或三打擊高級別B細胞淋巴瘤相關的 MYC8q24)、BCL218q21)和 BCL-6(3q27) 重排等。.淋巴細胞抗原受體基因重排檢測技術:淋巴細胞受體 基因單克隆性重排是淋巴瘤細胞的主要特征,可用于協(xié)助鑒 別淋巴細胞增殖的單克隆性與多克隆性,以及無法通過 IHC 診斷的淋巴瘤,是對形態(tài)學和舊C檢查的重要補充。.其他:包括原位雜交、二代測序(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 NGS、流式細胞技術等,是常規(guī)病理學診斷 方法

11、的有益補充。隨著新檢測方法的由現(xiàn),淋巴瘤的病理診斷也隨病理研 究的深入,由現(xiàn)新的改變。在 2017年修訂版 WH的巴瘤分 類中,間變大細胞淋巴瘤 (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 ALCD分為ALK陽性ALCL ALK陰性ALCL和乳房植入相關 的ALCL ALK陰性ALCL的部分患者存在融合性突變,其中 存在6P25染色體DUSP2麗IRF4重排的患者預后好,存在 TP63重排的患者預后差;而血管免疫母細胞T細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cell lymphoma , AITL) 與具有濾 泡輔助性 T細胞(follicular hel

12、per T cells , TFH 表型 的結(jié)內(nèi)外周T細胞淋巴瘤(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 , PTCD ,則被認為應歸為一類。三、淋巴瘤的分期2014版Lugano會議對Ann-Arbor分期系統(tǒng)進行了修 訂,適用于HL和原發(fā)淋巴結(jié)的NHL,而對于某些原發(fā)淋巴結(jié) 外的NHL如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皮膚 T細胞淋巴瘤、原44v1.0可編輯可修改發(fā)結(jié)外鼻型 NK/T細胞淋巴瘤和原發(fā)胃、腸道、中樞神經(jīng)系 統(tǒng)淋巴瘤等,則難以適用,這些原發(fā)于特殊結(jié)外器官和部位 的NHL通常有其專屬的分期系統(tǒng)。四、淋巴瘤放射治療放射治療是淋巴瘤綜合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實施中如 何選擇放療線束、

13、射野和劑量,由具體病例的治療目的和診 療條件決定??刹捎霉庾?、電子和質(zhì)子等射線束以達到對靶 區(qū)的合理涵蓋及正常組織的最大保護。復雜放療技術如調(diào)強 適形放療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 IMRT)、 屏氣和呼吸門控、影像引導、甚至質(zhì)子治療,可在特定情況 下,特別是在以治愈為目的預期生存期較長的患者中,顯著 提高臨床獲益,予以酌情推薦。根據(jù)放療目的和作用,淋巴瘤放射治療的適應證分為:根治性治療; 綜合治療的一部分;化療不能耐受或抗拒、殘存病灶的挽救治療;姑息治療。放 療設野 分為:全淋 巴照射(total lymphoid irradiatio

14、n , TLI)和次全淋巴照射(sub-Total lymphoid irradiation , STLI)。TLI通常包括斗篷野+鋤形野+盆腔野(在未行脾切除的病例中還需要進行脾照射),STLI可以省略部分受照區(qū)域,目前已不再用于HL綜合治療中。受累野照射(Involved field radiotherapy , IFRT)僅照射化療 前受累淋巴結(jié)的整個淋巴結(jié)區(qū)域,受累野范圍包括所有已知 腫瘤的部位和臨近區(qū)域;隨著影像診斷和適形放療技術的發(fā) 展,IFRT在HL和侵襲性淋巴瘤中,被更精準的累及淋巴結(jié)(involved-node radiotherapy , INRT)或累及部位照射(invo

15、lved-site radiotherapy , ISRT) 所替代。附:INRT:化療前充分對腫瘤進行評估,在放射治療體位下 行PET-CT檢查,并融合至化療后放療的定位CT中,準確照射所有化療前大體腫瘤位置,即為INRTo該定義強調(diào):一是射野就是化療前大體腫瘤體積(Gross-tumor volume , GTV的范圍,二是必須有化療前精確的治療體位下的PET-CT評估。ISRT:無法獲取化療前治療體位下的PET影像時,可以55v1.0可編輯可修改通過適度增大射野來涵蓋治療中的不確定性因素。參考化療 前后的影像學信息,勾畫由化療前腫瘤位置,并外放一定邊 界對不確定性予以補償。ISRT靶區(qū)定

16、義與勾畫:ISRT結(jié)內(nèi)病變:目前ISRT作為化療敏感的 NHL和HL標 準靶區(qū)勾畫方法。計劃需要以CT模擬為基礎,融合其他現(xiàn)代顯像手段如 PET和MRI。ISRT的靶區(qū)主要目的是包括初診 時累及的淋巴結(jié)。射野包全化療前或手術前最初的所有受累 區(qū)域,但排除臨近的正常組織,比如肺、骨、肌肉、腎臟等。 化療前或活檢前GTV是勾畫臨床靶區(qū)(Clinical TargetVolume, CTV)的基礎。由于對存在疑問的亞臨床病灶和對 原始腫瘤顯像準確性的考慮,可以在設置CTV時,基于臨床判斷適當擴充邊界。對于惰性NHL采用單純放療時,傾向采用擴大照射野。例如,F(xiàn)L的射野應該較同樣受累時的DLBCL化療后

17、的射野更大。照射時在CTV基礎上充分考慮器官運動形成的內(nèi)靶區(qū)(internal target volume , ITV),之后形 成計劃靶區(qū)(planning target volume , PTM。ISRT結(jié)外病變:結(jié)外病變的射野原則與結(jié)內(nèi)病變類似。 但在某些結(jié)外器官原發(fā)病變中,CTV需要包括整個器官,如眼、乳腺、胃、唾液腺和甲狀腺。在其他的結(jié)外器官中,如 肺、骨和皮膚等,可考慮部分器官照射。多數(shù)情況下,不需 進行未受累淋巴結(jié)的預防照射。放療劑量:HL的根治劑量為3640 Gy,化療后達晚期 緩解(complete remission , CR (亞臨床病灶)2030 Gy。 低度惡性NHL

18、的根治性照射劑量為2430 Gy, DLBCL化療CR后鞏固性放療3040 Gy, PR后的鞏固劑量為 4050 Gy。 結(jié)外鼻型 NK/T 細胞淋巴瘤(Extranodal NK/T-cell lymphoma, nasal type , ENKTL 的根治照射劑量為 50 56 Gy。五、淋巴瘤綜合治療總論作為一組臨床特點不盡相同、診斷標準與治療方式各異 的惡性腫瘤,在診斷時,需明確淋巴瘤患者的病理亞型和預 后不良的分子病理改變,通過相關影像診斷技術明確患者分 期,綜合臨床表現(xiàn)和實驗室檢查,根據(jù)各自的預后風險的評 判標準,判斷其預后;選擇包括合理的內(nèi)科治療手段(化療、66v1.0可編輯可修

19、改靶向治療和(或)生物免疫治療等)、放療及必要的手術治 療等,進行綜合治療。以期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臨床治愈或疾病 長期無進展生存,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六、淋巴瘤的中醫(yī)藥治療淋巴瘤常見中醫(yī)證型虛實夾雜,多為兩種或多種證候要 素組成的復合證候;可分為氣虛、陰虛、血虛、痰濕、血瘀、 氣滯等六種證候;目前中醫(yī)治療淋巴瘤主要在減輕內(nèi)科治療 和放療后的不良反應,改善食欲、體力及免疫低下等方面發(fā) 揮輔助治療的作用,對于終末期患者起支持治療的作用。 適應人群:內(nèi)科治療及放療期間、 治療后恢復期及晚期患者。 治療方法:口服湯藥、中成藥、中成藥制劑及外敷、針灸等 其他中醫(yī)療法。七、常見淋巴瘤病理類型的臨床特

20、點、診斷與治療(一)霍奇金淋巴瘤(HLHL是一種獨特的淋巴系統(tǒng)惡性疾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為:1:1。其發(fā)病年齡在歐美發(fā)達國家呈較典型 的雙峰分布,分別在 1539歲和50歲以后;而包括中國在 內(nèi)的東亞地區(qū),發(fā)病年齡多在3040歲,呈單峰分布。.臨床表現(xiàn):90%勺HL以淋巴結(jié)腫大為首發(fā)癥狀,多 起始于一組受累的淋巴結(jié),以頸部和縱隔淋巴結(jié)最常見,隨 著病情進展可逐漸擴散到其他淋巴結(jié)區(qū)域,晚期可累及脾、 肝、骨髓等?;颊叱踉\時多無明顯全身癥狀,20%- 30%勺患者可伴有B癥狀,包括不明原因的發(fā)熱、盜汗和體重減輕, 還可以有瘙癢、乏力等癥狀。.病理分類及診斷:根據(jù) 2017年修訂版 WH解巴瘤

21、分 類,HL分為經(jīng)典型和結(jié)節(jié)性淋巴細胞為主型兩大類型,經(jīng)典型 HL (Classic Hodgkin lymphoma , cHL)可分為 4 種組織 學亞型,即結(jié)節(jié)硬化型、富于淋巴細胞型、混合細胞型和淋 巴細胞消減型;結(jié)節(jié)性淋巴細胞為主型少見,約占HL的10%HL起源于生發(fā)中心的 B淋巴細胞,形態(tài)學特征表現(xiàn)為正 常組織結(jié)構(gòu)破壞,在混合性細胞背景中散在異型大細胞,如 Reed - Sternberg ( R-S)細胞及變異型 R-S細胞。典型R-S 細胞為雙核或多核巨細胞,核仁嗜酸性,大而明顯,細胞質(zhì) 豐富;若細胞表現(xiàn)為對稱的雙核時則稱為鏡影細胞。結(jié)節(jié)性77v1.0可編輯可修改淋巴細胞為主型H

22、L中的腫瘤細胞為淋巴細胞為主型 (lymphocyte predominant , LP)細胞,過去稱為淋巴細胞和組織細胞(lymphocytic-histocytic cell , L-H 細胞), 細胞核大、折疊,似爆米花樣,故又稱為爆米花 (popcorn )細胞,其核仁小、多個、嗜堿性。LP被PD-1陽性的T細胞環(huán)繞。越來越多的證據(jù)提示完全呈彌漫生長的結(jié) 節(jié)性淋巴細胞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 lymphomanodular lymphocytic predominance type , NLPHL 和富于 T細胞/組織細胞的大 B細胞淋巴瘤重疊。診斷HL應常規(guī)檢測的IHC標記

23、物包括 CD45(LCQ、 CD2。CD15 CD30 PAX5 CD3 MUM、1 Ki-67 和 EBV-EBER cHL常表現(xiàn)為 CD30(+)、CD15(+)或(-)、PAX5 弱(+)、 MUM 1(+)、CD45 (-)、CD20 (-)或弱(+)、CD3 (-), BOB1 (-)、OCT2(-/+ )、部分病例 EBV-EBER(+) 。NLPHL 為 CD20 (+)、CD79a+)、BCL6 (+)、CD45(+)、CD3(-)、CD15 (-)、CD30 (-)、BOB1 (+)、)OCT2(+)、EBV-EBER(-) o在進行鑒別診斷時需增加相應的標記物, 以鑒別AL

24、CL或DLBCL等。治療和預后相關的標志物包括 PD-1、PD-L1 和 P53 等。骨髓細胞學檢查顯示骨髓有核細胞增生活躍或明顯活 躍,部分病例嗜酸粒細胞增多。若腫瘤細胞骨髓漫潤,可找 見本病特征性的 R-S細胞。骨髓穿刺細胞學涂片找到R-S細胞陽性率較低,僅 3溢右;骨髓活才可提高到93 22%如有混合性細胞增生,小淋巴細胞明顯,呈流水樣結(jié)構(gòu),提示 有cHL的可能,要引起注意。.治療原則NLPHLIA/IIA 期(無大腫塊):觀察或局部放 療。IB/IIB 期和IA/IIA 期(有大腫塊):局部放療土化療士利妥昔單抗治療。III/IV期:化療士利妥昔單抗 士局部放療。一線化療方案可選擇 A

25、BVD方案(多柔比星+博來霉素+ 長春花堿+達卡巴嗪)、CHOPT案(環(huán)磷酰胺+多柔比星+長 春新堿+潑尼松)、CVP方案(環(huán)磷酰胺+長春新堿+潑尼松) 等利妥昔單抗治療。88v1.0可編輯可修改cHL:I和II期:化療26周期+ IFRT或ISRT。 其中預后良好的早期 HL, ABV防案化療23周期,序貫IFRT 或ISRT 20-30Gy ,未達CR的患者可適當提高照射劑量;如 化療后 PET-CT評價代謝完全緩解( Complete metabolic response , CMR的患者,如不選擇 ISRT,需要延長化療至 6周期。預后不良組中不具有巨塊的早期HL, ABV防案化療4周

26、期后,序貫30Gy IFRT;如在ABV防案化療2周期后接 受PET-CT復查,且評價為陽性(未達 CMR的患者,建議序 貫BEACOPPes方案2周期及30-36GyIFRT或INRT;具有縱 隔巨塊、淋巴結(jié)直徑5cm或存在B癥狀的早期預后不良的 HL, ABVD方案化療46周期,序貫IFRT,未達 CR的患者 可適當提高照射劑量;或選擇BEACOPPes方案化療2周期,序貫ABV防案2周期和IFRT。III和IV期:可以選擇 ABVD 方案化療8周期,未達CR或有大腫塊的患者,行 IFRT;或 選擇6周期BEACOPPes方案化療,化療后 PET-CT評價未達 CMR勺患者,序貫IFRT。

27、對于60歲的老年患者,可選用不 含博來霉素方案(如 AVD治療。初治患者的一線化療方案包括ABVD方案、Stanford V方案(多柔比星+長春花堿+氮芥+長春新堿+博來霉素+足葉 乙昔+潑尼松,每周給藥)或 BEACOPPes昉案(足葉乙昔+ 多柔比星+環(huán)磷酰胺+長春新堿+博來霉素+潑尼松+甲基平 肺)方案。復發(fā)/難治患者接受二線治療方案包括DHA昉案(地塞米松+高劑量阿糖胞昔+順粕)、DICE方案(地塞米松 +異環(huán)磷酰胺+順粕+足葉乙昔)、ESHAP方案(足葉乙昔+甲 強龍+高劑量阿糖胞昔+順粕)、GDP方案(吉西他濱+順粕+ 地塞米松)、GVD方案(吉西他濱+長春瑞濱+脂質(zhì)體多柔比 星)

28、、ICE方案(異環(huán)磷酰胺+卡粕+足葉乙昔)、IGEV (異 環(huán)磷酰胺+吉西他濱+長春瑞濱)、miniBEAM方案(卡氮芥十 足葉乙昔+阿糖胞昔+米爾法蘭)和 MINE方案(美司那+異環(huán) 磷酰胺+米托蔥醍+足葉乙昔)等。對于一般狀態(tài)好的年輕患 者,解救治療緩解后,應該選擇高劑量化療聯(lián)合自體造血干 細 胞移植 (High dose chemotherapy with 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DC/AHSCT作為鞏固治療,對于初治時未曾放療的部位,也可放療。對99v1.0可編輯可修改于復發(fā)/難治患者可以選擇程序性細胞死

29、亡蛋白1 (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 PD-1)單抗作為解救治療。對于 CD30陽性的復發(fā)/難治患者,可選擇 CD30單 抗(brentuximab vedotin , BVf)。預后因素(見附件)(1)初治早期HL的不良預后因素:不同研究組關于早 期HL的不良預后因素略有不同。(2)晚期HL的不良預后因素:國際預后評分 (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score , IPS): 白蛋白 40g/L ;血紅蛋白 105g/L ;男性;年齡A 45歲; W期病變;白細胞增多,15X 109/L;淋巴細胞減少,占白細胞比例 8%和(或)計

30、數(shù) X10 9/L o(3)早期PET-CT評估結(jié)果:無論診斷時分期早晚,化 療23周期后進行PET-CT評估,結(jié)果為陰性的患者,預后 明顯優(yōu)于陽性患者。(二)非霍奇金淋巴瘤(NHD.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DLBCLDLBCL是NHL中最常見的類型,在歐美地區(qū)占成人NHL的30吐40%,我國約占35% 50%(1)臨床表現(xiàn):DLBCL中位發(fā)病年齡為 5060歲,男 性略多于女性。DLBCL臨床表現(xiàn)多樣,依據(jù)原發(fā)部位和病變 嚴重程度而不同,初起時多表現(xiàn)為無痛性淋巴結(jié)腫大,但淋 巴結(jié)外的病變比例可達 403 60%可以原發(fā)于任何淋巴結(jié)外 組織器官。臨床病程呈侵襲性,表現(xiàn)為迅速增大的腫物。約 1/3的

31、患者伴有B癥狀,半數(shù)以上患者 LDH升高。約50%勺 患者初診時為III-IV 期。(2)病理診斷及分類:DLBCLB主要病理特征是體積較 大的異常淋巴樣細胞彌漫性生長,破壞正常淋巴結(jié)結(jié)構(gòu)。 DLBCL包括多種變異型和亞型(見附件1)。診斷DLBCL常規(guī)IHC標記物包括 CD19 CD20 PAX5 CD3 CD5 CD7%、CyclinD1、Ki-67 ;通常表現(xiàn)為 CD19 (+)、 CD20 (+)、PAX5 (+)、CD3 (-) 。 DLBCL診斷后,為進一 步探討腫瘤細胞起源(生發(fā)中心或非生發(fā)中心),可以選擇 Han s 分類(CD1Q BCL-6、MUM-1 或 Choi 分類(

32、GCET11010v1.0可編輯可修改FOXP1 CD1Q BCL-6、MUM-1 ,也可以增加 CD30 CD138 ALK等進行鑒別診斷;建議所有DLBCL患者常規(guī)檢測EBER以鑒別EBV陽性DLBCL (非特指型)。建議所有DLBCL患者常規(guī)檢測BCL-2、BCL-6、C-MY%疫組化,如果表達強且廣 泛,Ki-67指數(shù)80%日性,尤其是生發(fā)中心細胞型,最好再 增加相應的FISH檢測,以鑒別伴 MYC BCL2和(或)BCL6 重排的高級別 B細胞淋巴瘤。如果沒有條件做FISH檢測,要評價MYCS白(40妙界值),BCL-2 (50叫值),稱雙 表達(Double express , D

33、E)淋巴瘤,提示預后不良。另外預后和治療的相關指標還包括PD-1、PD-L1和P53等。骨髓細胞學:當 DLBCL骨髓侵潤時,可見到瘤細胞胞體 較大,染色質(zhì)粗糙,核仁多個、但不明顯,胞質(zhì)灰藍色、有 少量空泡。(3)預后指標:國際預后指數(shù)(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 , IPI )是目前國際上常用的 DLBCL預后 評分系統(tǒng)26 o此系統(tǒng)依據(jù)5個獨立的不良預后因素,即年 齡60歲、田IV期、結(jié)外累及部位數(shù)目1、美國東部腫瘤協(xié)作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 , ECOG 行 為狀態(tài)(performance status

34、, PS)評分 n 2、血清 LDH 水 平正常上限,每一個不良預后因素為 1分。01分為低危 組;2分為低中危組;3分為高中危組;45分為高危組。 對于應用利妥昔單抗治療的患者,可以采用修正的IPI預后指數(shù)(Revised IPI , R-IPI ),此系統(tǒng)包含與 IPI相同的5 個獨立不良預后因素,每一個不良預后因素為1分。0分為預后非常好;12分為預后好;35分為預后差。對于年 齡W60歲的患者,可以采用年齡調(diào)整的IPI預后指數(shù)(Ageadjusted IPI , aaIPI ) , aaIPI有3個不良預后因素,包括: 分期IIIIV期、血清LDH水平,正常上限和 ECOG P驊分 2

35、,其中0分為低危、1分為中低危、2分為中高危、3分 為高危。近年來在IPI基礎上將年齡和LDH進一步分層形成 的NCCN-IPI預后系統(tǒng),更能準確預測患者預后。NCCN-IPI也由上述5種不良預后因素構(gòu)成,但年齡分為3個組,年齡40歲而W 60歲,積1分,年齡 60歲而W75歲,積2分, 年齡75歲,積3分;血清LDH水平分兩組, 1倍至W31111v1.0可編輯可修改倍,積1分,3倍,積2分;結(jié)外受累定義為骨髓、中樞 神經(jīng)系統(tǒng)、肝臟、消化道或肺的受累;ECO解分A2分;分期III-IV 期。最高積8分,NCCN-IPI評分01分為低危組; 評分23分為低中危組;評分 34分為高中危組;評分A

36、 6分為高危組(見附件)。(4)治療原則:DLBCL的治療原則是以內(nèi)科治療為主的 多學科綜合治療。內(nèi)科治療包括化療和免疫治療。治療策略 應根據(jù)年齡、IPI評分和分期等因素而定。對高腫瘤負荷患 者,可以在正規(guī)化療開始前給予一個小劑量的誘導治療,藥 物包括潑尼松土長春新堿,以避免腫瘤溶解綜合征的發(fā)生。 對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 HBV攜帶或感染患 者,應密切監(jiān)測外周血 HBV-DNA商度,并選擇適當?shù)目共《?治療。I和II期DLBCL勺初始治療:對I和II期無大腫塊 患者,可以選擇 R-CHOP方案化療 34周期+放療,或 R-CHO防案化療6周期土放療。對I和II期

37、有大腫塊患 者,可以選擇 R-CHO防案68周期 土放療。III和IV期患者的初始治療:可選擇參加臨床試驗,或進行R-CHOP方案化療68個周期??蛇x擇治療開始前和 治療結(jié)束時進行 PET-CT檢查,根據(jù)其結(jié)果制定和調(diào)整治療 方案?;熀笪催_ CR的患者,針對殘存病灶行ISRTo初治患者化療后療效評價 CR或未確認的完全緩解(Uncomfirmed Complete remission , CRu),放療 30 40Gy,部分緩解(Partial Response , PR)患者,放療 4050Gy。年齡超過 80歲的虛弱患者:初始治療可以選擇 R-miniCHOP方案。左室功能不全的患者初始

38、治療可以選擇 RCEP防案、RCDO昉案、DA-EPOCH-昉案、RCEO防案和 RGCV方案。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Central nervous system , CNS 預 防:伴有46個CNS受侵的危險因素的患者(危險因素包 括:年齡 60歲、LDH升高、III 期或IV期、ECOGPS 1、結(jié)外病變 1、腎或腎上腺受累)、病變累及鼻旁 竇、椎旁,HIV相關淋巴瘤、原發(fā)睪丸和乳腺的 DLBCL ,發(fā)生CNS受侵的風險可能會增加,應考慮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預防。1212v1.0可編輯可修改預防的方法存在爭議,可采用鞘內(nèi)注射 48劑的甲氨蝶 吟和(或)阿糖胞昔,或全身應用3g/m 2甲氨蝶吟進行 預防性治

39、療。一線鞏固治療:治療后達到CR的年輕高?;颊呖梢钥紤]進行 HDC/AHSCT解救治療:對適合 HDC/AHSC的患者,可采用的解救 化療方案包括:DICE方案、DHA防案、ESHA防案、GD昉 案、ICE方案和MINE方案。先用解救化療方案 利妥昔單 抗進行誘導治療,緩解后行HDC/AHSCT對不適合HDC/AHSCT 的患者,可采用的解救治療方案包括:苯達莫司汀單藥、CEPP方案、CEO防案、DA-EPOCH、GD昉案、GemO訪案; 以上方案可聯(lián)合利妥昔單抗。也可采用利妥昔單抗單藥或姑 息性放療。部分患者僅能接受最佳支持治療。合適的患者也 可考慮行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5)特殊原發(fā)

40、部位 DLBCL1)原發(fā)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 DLBCL是指原發(fā)于腦內(nèi)或眼內(nèi)的 DLBCL不包括硬腦膜淋巴瘤、血管內(nèi)大B細胞淋巴瘤、淋巴瘤繼發(fā)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受侵及免疫缺陷相關淋巴瘤。原發(fā)中 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 DLBCL足NHL的1%約占原發(fā)腦腫瘤的 23 3%中位發(fā)病年齡約為 60歲,男性略多于女性。臨床表現(xiàn):503 80%勺患者由現(xiàn)局灶性癥狀,常伴有 精神和反應水平的改變;由于顱內(nèi)壓升高可引起惡心、嘔吐、 頭痛等癥狀。軟腦膜病變可導致頭痛和非對稱性顱神經(jīng)功能 異常。眼內(nèi)淋巴瘤表現(xiàn)為視力模糊、視野缺損等。診斷:影像學上表現(xiàn)為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結(jié)節(jié)或腫物。 MRI是首選的檢查方法,可見病灶在T1加權像呈低信號或等

41、信號,T2加權像呈高信號,常伴有水腫。病理學檢查仍為確 診本病所必需,可通過立體定向穿刺活檢或開顱活檢取得。 在無法取得腫瘤組織活檢時,腦脊液細胞學檢查陽性也可接 受,腦脊液流式細胞分析可作為輔助性診斷手段。需與本病 鑒別的疾病包括脫髓鞘疾病、亞急性梗死及感染所致的顱內(nèi) 占位性病變、腦膠質(zhì)瘤和轉(zhuǎn)移瘤。尤其應注意鑒別影像學表 現(xiàn)與本病相似和激素治療有效的疾病,如多發(fā)性硬化和神經(jīng) 系統(tǒng)結(jié)節(jié)病。1313v1.0可編輯可修改原發(fā)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 DLBCL的血管周圍浸潤更為明顯,腫 瘤細胞形態(tài)多類似生發(fā)中心母細胞,基本上起源于非生發(fā)中 心B細胞,Ki-67陽性細胞比例常超過 90%病理診斷時免 疫組化檢查

42、抗體選擇與 DLBCL相同。治療原則:本病的治療以內(nèi)科治療為主。皮質(zhì)激素類 藥物可以迅速緩解癥狀,但若未經(jīng)化療或放療,腫瘤多在短 期內(nèi)復發(fā)。在活檢前,不推薦使用皮質(zhì)激素類藥物,但顱內(nèi) 高壓危及生命時除外?;熓亲钪饕闹委?,選用藥物的原 則是能透過血腦屏障。首選的化療方案為包含高劑量甲氨蝶 吟的方案,可聯(lián)合利妥昔單抗,能夠有效延長患者生存時間。 一線治療達到CR/CRu的患者可進行鞏固治療,包括 HDC/AHSCT高劑量阿糖胞昔+/-足葉乙昔?;熆咕芑蛭催_ CR患者建議放療。復發(fā)耐藥的患者可選擇高劑量甲氨蝶吟土 利妥昔單抗方案(緩解期A 12個月)、替莫嚏胺士利妥昔單 抗方案、包含高劑量阿糖

43、胞昔的方案、拓撲替康單藥、培美 曲塞單藥等,解救治療有效患者可考慮HDC/AHSCT放療可有效縮小腫瘤,緩解癥狀,與單純支持治療比較, 可延長患者生存時間。放療方法一般是全腦照射+局部腫瘤區(qū)照射。但單純放療復發(fā)率高,且可造成一定神經(jīng)毒性,因 此僅限于不能接受化療的患者。放療可以作為化療后的鞏固 治療,但對于化療后獲得 CR的老年患者(60歲),行鞏固 放療的利弊尚有一定爭議。手術在本病中的作用僅限于活 檢,完整切除腫瘤并無益處。預后:本病惡性程度較高,支持治療的中位生存時間 僅為23個月,單純手術為35個月,單純放療約為12 16個月,經(jīng)含高劑量甲氨蝶吟方案化療后為2584個月。最重要的預后因

44、素為年齡和體力狀況評分。2)原發(fā)睪丸DLBCL原發(fā)睪丸DLBCL占睪丸腫瘤的 3%- 9%占NHL的1%l 2% DLBCL是原發(fā)睪丸淋巴瘤最常見的病 理類型,占80%-90%本病是60歲以上男性最常見的睪丸 惡性腫瘤,中位發(fā)病年齡約 65歲。臨床表現(xiàn):多表現(xiàn)為睪丸無痛性腫物或腫脹,少數(shù)表 現(xiàn)為陰囊疼痛。診斷時雙側(cè)睪丸同時受累者約占20%多達35%勺患者在病程中對側(cè)睪丸受侵。腹膜后淋巴結(jié)腫大者可1414v1.0可編輯可修改表現(xiàn)為腹痛和腹腔積液。B癥狀通常只見于晚期患者。本病易由現(xiàn)結(jié)外器官受累, 包括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 皮膚、皮下組織、 韋氏環(huán)、肺和胸膜等。具超聲表現(xiàn)主要為:睪丸體積增大, 外形光整

45、,睪丸內(nèi)局限性或彌漫性低回聲區(qū),邊界可清楚或 不清楚,彩超顯示有豐富血供,病灶內(nèi)可有正常睪丸血管穿 行。治療原則:原發(fā)睪丸 DLBC而接受包括手術、放療和 免疫化療在內(nèi)的綜合治療?;颊邞邮懿G丸切除和高位精索 結(jié)扎術,術后應行免疫化療,并配合對側(cè)睪丸預防性放療和 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預防性治療。n期患者還可接受區(qū)域淋巴結(jié)照預后:本病在初始治療后1014年仍可能由現(xiàn)復發(fā)。不良預后因素包括高齡、晚期、LDH升高、B癥狀、IPI指數(shù)高和未經(jīng)手術或放療。3)原發(fā)縱隔DLBCL多見于年輕的成年人,中位發(fā)病年 齡35歲左右,女性略多于男性。腫瘤細胞起源于胸腺B細胞,基因表達譜具有自身獨特性,與cHL相似性更高。不

46、同于大多數(shù) DLBCL 70被達CD23和PD-L1。CD30和CD23表達 提示為原發(fā)縱隔 DLBCI臨床表現(xiàn):臨床癥狀和體征多與快速增大的縱隔腫物 相關,可致上腔靜脈壓迫綜合癥,心包積液和胸腔積液等。 初治時病變常較局限,主要位于前上縱隔,可伴有鎖骨上、 頸部和肺門淋巴結(jié)累及,復發(fā)后常伴有廣泛的結(jié)外器官或組 織受侵。I-II期占80必右,III-IV 期少見。治療原則:化療方案的選擇尚存爭議??蛇x擇的方案包括:R-DA-EPOCHg R-CHO誨貫R-ICE等。早期患者首選 化療后序貫放療,無大腫塊且PET-CT陰性的女性患者可以考慮不放療。因采用 CT評價,常可見殘存腫物影,無法鑒 別是

47、否為腫瘤殘存,推薦化療結(jié)束時采用PET-CT評估。復發(fā)耐藥患者的治療參照復發(fā)耐藥的DLBCL預后:預后優(yōu)于非特指型 DLBCL采用R-DA-EPOCH 案治療的5年總生存(overall survival , OS可以達到90% 以上。不良預后因素包括:年齡大、一般狀態(tài)不佳、分期晚 等。1515v1.0可編輯可修改.濾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 , FL)FL是歐美地區(qū)最常見的惰性淋巴瘤,約占 NHL的20% 30%包括我國在內(nèi)的亞洲地區(qū)發(fā)病率較低, 不足NHL的10% 中位發(fā)病年齡約60歲。(1)臨床表現(xiàn):主要表現(xiàn)為多發(fā)淋巴結(jié)腫大,亦可累 及骨髓、外周血、脾臟、韋氏環(huán)

48、、胃腸道和軟組織等,原發(fā) 結(jié)外者少見。晚期患者多見,約占 70%右。(2)病理診斷:形態(tài)學上表現(xiàn)為濾泡中心細胞和中心 母細胞的增生,多為濾泡樣結(jié)節(jié)狀生長。根據(jù)中心母細胞的 數(shù)量,將FL分為3級:每個高倍鏡視野 05個中心母細胞 為1級、615個為2級、15個以上為3級,F(xiàn)L3級可以進 一步分為3a級和3b級,其中3b表現(xiàn)為中心母細胞呈片狀 分布且缺乏中心細胞。診斷FL應常規(guī)檢測的IHC標記物包括 CD19 CD20 PAX5 CD3 CD10 BCL-2、BCL-6、LMO2 CD21和Ki-67 ,也包括鑒別診斷所需的標記物,如鑒別慢性 淋巴細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49、 Leukemia , CLL) / 小淋巴細胞淋巴瘤( Small lymphocytic lymphoma , SLL) 和套細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 , MCL 自C CD23 CD5 cyclin D1。FL常存在t (14; 18)易位及所致的 Bcl-2 蛋白過表達,但隨著級別的升高有不同程度的丟失,為確診 帶來困難,必要時可以應用FISH進行BCL2檢測。2017年修訂版 WH解巴瘤分類新提由十二指腸型濾泡性 淋巴瘤,其預后很好,需要與其他胃腸道解剖部位的濾泡性 淋巴瘤區(qū)分開;新提由的伴IRF4基因重排的大 B細胞淋巴瘤,常發(fā)生于韋氏環(huán)( Waldey

50、er ring )和頸部淋巴結(jié),兒 童及年輕人多見,組織學表現(xiàn)與經(jīng)典FL 一致,免疫組化顯示IRF4+、CD10+ BCL6+,分子檢測顯示有 IRF4基因重排, 該類型預后相對較好。另外把之前原位濾泡性淋巴瘤改為原 位濾泡性腫瘤。骨髓細胞學:當瘤細胞累及骨髓時,有核細胞增生可明 顯活躍,以FL細胞增多為主,F(xiàn)L細胞較正常淋巴細胞大, 胞核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核染色質(zhì)較細,核仁隱約可見,胞質(zhì) 豐富,呈淡藍色,部分 FL細胞可見空泡變性。FL的診斷主 要依據(jù)病理組織學,當由現(xiàn)FL白血病時,骨髓或外周血可1616v1.0可編輯可修改見一定數(shù)量的FL細胞。(3)治療12級FL屬于惰性淋巴瘤,治療策略如下

51、。 3級FL的 治療等同于DLBCI早期FL: I、n期FL的推薦治療可選擇放療、免疫 化療土放療、利妥昔單抗土化療或觀察等待等。具體治療選 擇應根據(jù)患者年齡、一般狀況和治療意愿,結(jié)合循證醫(yī)學證 據(jù)作由選擇。有7cm腫塊的患者,應按照晚期 FL治療。晚期FL:以現(xiàn)有的治療手段,晚期FL仍被認為是一種不可治愈的疾病。多項研究結(jié)果顯示,對于晚期和低腫瘤 負荷的FL患者,診斷后即刻治療與先觀察等待、待由現(xiàn)治 療指征時再進行治療,患者的總生存時間并無差異。FL的標準一線治療方案為利妥昔單抗聯(lián)合化療,也可考慮有癥狀部位的姑息放療及參加臨床試驗?;煼桨缚捎卸?種選擇,無任一方案經(jīng)證實可以顯著延長患者的總

52、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00 ??蛇x擇的化療方案包括CHOP方案和CVP方案、BR方案等。對于老年和體弱的患者,還可 以選擇單藥利妥昔單抗,或單藥烷化劑(如苯丁酸氮芥、環(huán) 磷酰胺)土利妥昔單抗等。初治、高腫瘤負荷的患者,在 誘導化療后達到CR或PR可行利妥昔單抗維持治療。晚期FL的治療指征為:可以參加合適的臨床試驗、有 癥狀、威脅器官功能、繼發(fā)血細胞減少、大腫塊和病變持續(xù) 進展。復發(fā)、難治FL的治療:對于復發(fā)的 FL,仍可首選觀 察等待,當由現(xiàn)治療指征時再開始解救治療。如復發(fā)或進展 距離末次應用利妥昔單抗 6個月以上,還可聯(lián)合利妥昔單抗 治療。根據(jù)一線治療后復發(fā)或進展發(fā)生的

53、時間,可選擇的二 線解救化療方案包括一線化療方案、含氟達拉濱的聯(lián)合方案 以及所有DLBCL的二線解救治療方案。對于快速進展的FL,應首先排除是否發(fā)生組織學類型的轉(zhuǎn)化??梢砂l(fā)生轉(zhuǎn)化的臨 床表現(xiàn)包括LDH升高、某一受累區(qū)域不對稱性快速生長、出 現(xiàn)結(jié)外病變或新由現(xiàn)的 B癥狀等。如PET-CT檢查顯示某一 受侵部位標準攝取值(Standarized uptake value )顯著增 高,應警惕發(fā)生組織學類型的轉(zhuǎn)化,需對可疑發(fā)生轉(zhuǎn)化的部1717v1.0可編輯可修改位進行組織活檢,明確病理類型。復發(fā)或進展時發(fā)生轉(zhuǎn)化的 FL,預后較差,對部分誘導化療后緩解的患者,可以考慮進 行HDC/AHSC或異基因造血

54、干細胞移植。轉(zhuǎn)化型淋巴瘤進展 時建議再取活檢并根據(jù)結(jié)果進行治療(有可能復發(fā)病灶為轉(zhuǎn) 化前病理類型)。預后:FL國際預后指數(shù)(Follicular lymphoma 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 , FLIPI )有 FLIPI1 和 FLIPI2兩個評分系統(tǒng),分別包含 5個獨立的預后不良因素, 均將患者分為3個風險組,01分為低危組,2分為中危 組,3分為高危組。FLIPI1是回顧性研究分析利妥昔單抗 上市前的治療情況得由的,5個不良預后因素分別為年齡A60歲、4個淋巴結(jié)區(qū)域受累、田IV、 LDH升高和血紅蛋 白120g/L;低危、中危和高危組患者的 10年OS

55、分別為71% 51噴口 36% FLIPI2為應用利妥昔單抗治療后,經(jīng)前瞻性研 究分析得由的,5個不良預后因素分別為年齡A 60歲、淋巴 結(jié)最長徑6cmi骨髓侵犯、0 2微球蛋白升高和血紅蛋白120g/L;低危、中危和高危患者的 5年OS分別為98% 88% 和77% 5年PFS分別為79% 51騎口 20% (見附件)。.邊緣區(qū)淋巴瘤(marginal zone lymphoma , MZLMZL是起源于邊緣區(qū)的 B細胞淋巴瘤,屬于惰性淋巴瘤。 按照起源部位的不同,分為3種亞型:即結(jié)外MZL 也稱為 黏膜相關淋巴組織(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

56、MALT淋巴瘤、淋巴結(jié) MZL和脾 MZL其中 MALT淋巴瘤最 常見,也是我國最常見的惰性淋巴瘤亞型。MALTW巴瘤的預后優(yōu)于淋巴結(jié)MZL和脾MZLMZL的病因與慢性感染或炎癥所致的持續(xù)免疫刺激有 關。如胃MALT#巴瘤與幽門螺旋桿菌 (Helicobacterpylori , Hp)的慢性感染有關,甲狀腺MALT淋巴瘤與橋本氏甲狀腺炎有關,腮腺MALT淋巴瘤與干燥綜合征( Sj? grenssyndrome, SS)有關,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與淋巴結(jié)MZL和脾MZL有關。MZL的病理診斷更多的是一種排除法,免疫標記物無特 異性,需在除外其他類型的小B細胞淋巴瘤后方可診斷,CD21和CD23常顯

57、示擴大的濾泡樹突狀細胞網(wǎng)。病理學形態(tài)上常1818v1.0可編輯可修改表現(xiàn)為小的淋巴細胞克隆性增生,引起邊緣區(qū)增寬,生發(fā)中 心萎縮,可見濾泡“植入”現(xiàn)象和淋巴上皮病變。在鑒別診 斷MALT淋巴瘤或者淋巴結(jié)邊緣區(qū)淋巴瘤伴有漿細胞分化時 建議添加K和入。骨髓細胞學:有核細胞增生明顯活躍,有絨毛的淋巴細 胞顯著增多,粒、紅兩系百分率均減低,巨核系細胞數(shù)量變 化不定。MALTW巴瘤:MALTW巴瘤最常見的原發(fā)部位是胃 腸道,其中胃原發(fā)者占約 80%- 85%約2/3的患者為局限期, 1/3的患者為廣泛期,骨髓受侵的比例約為10%- 15%1)原發(fā)胃MALTW巴瘤臨床特點:癥狀包括消化不良、返酸、腹痛和體

58、重減 輕等,B癥狀不常見,胃由血比例約為 20%- 30%穿孔比例 約為5% 10% I和n期,患者可占 80% 90% 90%勺患者 Hp 陽性。胃鏡下可表現(xiàn)為胃黏膜紅斑、糜爛和潰瘍等。病理診斷:胃 MALT淋巴瘤需要胃鏡活檢病理診斷, 常規(guī)進行Hp染色。MALT淋巴瘤的典型形態(tài)是小的淋巴細胞 密集增生,浸潤并破壞黏膜上皮,形成淋巴上皮病變。IHC標記物包括 CD3e、CD5 CD1Q CD19 CD2。PAX5 CD23 和Cyclin D1 。在除外了 FL、CLL/SLL和MCL后,結(jié)合形態(tài) 及B細胞表型方可診斷為 MALTW巴瘤。為了判定胃 MALT林 巴瘤是否具有 Hp依賴性,可以

59、通過FISH或PCR&檢測t(11; 18)易位,以提示抗 Hp治療的耐藥情況。當體積大的轉(zhuǎn)化 淋巴細胞呈實性或片狀增生時,應診斷為DLBCL伴有MALT淋巴瘤。治療原則:I期:Hp陽性患者首選抗 Hp治療,此后 胃鏡隨診Hp清除情況,但t (11; 18)易位患者抗 Hp治療 后需接受放療。對于抗Hp治療無效或Hp陰性患者,首選放 療。不適合接受放療的患者,可考慮單藥利妥昔單抗治療。 田、IV期:無治療指征者可選擇觀察等待,有治療指征的患 者可參考晚期 FL的治療原則,手術治療僅限于發(fā)生大由血 和穿孔等特殊情況。2)非胃原發(fā)MALTW巴瘤臨床特點:非胃 MALT淋巴瘤呈現(xiàn)惰性進程,預后與19

60、19v1.0可編輯可修改原發(fā)胃MALTW巴瘤近似。常見非胃 MALTW巴瘤發(fā)病部位包 括唾液腺、肺、頭頸部、眼附屬器、皮膚、甲狀腺和乳腺等。治療原則:I、n期首選放療。因治療可能產(chǎn)生嚴重 并發(fā)癥者,也可觀察等待或單藥利妥昔單抗治療。田、IV期 參考晚期FL的治療。(2)淋巴結(jié)MZL臨床特點:占所有淋巴瘤的%l %中位發(fā)病年齡 60歲,男女比例相仿,晚期病變多見。主要累及淋巴結(jié),偶可 累及骨髓和外周血。大部分患者表現(xiàn)為無痛性多發(fā)淋巴結(jié)腫 大,需注意除外 MALT淋巴瘤或脾 MZL合并淋巴結(jié)受累的患 者。病理診斷:結(jié)構(gòu)特點與脾 MZL相近,免疫表型無特異 性,與其他MZL亞型近似。治療原則:參考F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