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秋福師古代漢語在線作業(yè)二_第1頁
2022年秋福師古代漢語在線作業(yè)二_第2頁
2022年秋福師古代漢語在線作業(yè)二_第3頁
2022年秋福師古代漢語在線作業(yè)二_第4頁
2022年秋福師古代漢語在線作業(yè)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單選題) 1: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辈捎昧耍?)體現(xiàn)方式。A: 互文B: 連文C: 變文D: 省文對的答案: (單選題) 2: “是魯孔丘之徒與”中的“與”是( )。A: 連詞“和”B: 介詞“和”C: 動詞“參與”D: 表達疑問的語調詞,相稱于“歟”對的答案: (單選題) 3: 根據(jù)許慎的“六書”,“武”、“信”屬于( )。A: 象形B: 指事C: 會意D: 形聲對的答案: (單選題) 4: 所謂就是憑借對字形的分析來鑒定本字及其本義。A: 因聲求義B: 因形求義C: 據(jù)文證義D: 借義推義對的答案: (單選題) 5: 說文解字首創(chuàng)部首編字法,按所收字的字形,分為( )部。

2、A: 540B: 500C: 240D: 340對的答案: (單選題) 6: “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辈捎昧耍?)體現(xiàn)方式。A: 互文B: 連文C: 變文D: 曲指對的答案: (單選題) 7: 下列各句中,不是判斷句的是( )。A: 南陽劉子驥,崇高士也。B: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C: 千金,重幣也;百乘,顯使也。D: 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對的答案: (單選題) 8: 根據(jù)許慎的“六書”,“日”、“月”屬于( )。A: 象形B: 指事C: 會意D: 形聲對的答案: (單選題) 9: 孟子章句的作者是( )。A: 孟子B: 趙岐C: 王逸D: 高誘對的答案: (單選題)

3、 10: 毛詩詁訓傳的作者是( )。A: 毛亨B: 鄭玄C: 孔穎達D: 陸德明對的答案: (單選題) 11: 說文解字的作者是( )。A: 許慎B: 段玉裁C: 毛亨D: 陸德明對的答案: (單選題) 12: 中古( )發(fā)展到現(xiàn)代,變成一般話的陰平和陽平兩類。A: 平聲字B: 上聲字C: 去聲字D: 入聲字對的答案: (單選題) 13: 許慎的“六書”解釋中“本無其字,依聲托事”是對( )所作的解說。A: 象形B: 指事C: 會意D: 假借對的答案: (單選題) 14: 切韻的作者是( )。A: 陳彭年B: 陸法言C: 王仁昫D: 孫愐對的答案: (單選題) 15: 宋人三十六字母中有兩組唇

4、音聲母:“幫滂並明”和“非敷奉微”,而隋唐時期此前只有“幫滂並明”一組,這種現(xiàn)象清代學者歸納其為( )。A: 古無舌上音B: 古無輕唇音C: 照二歸精D: 娘日歸泥對的答案: (單選題) 16: 楚辭章句的作者是( )。A: 屈原B: 趙岐C: 王逸D: 高誘對的答案: (單選題) 17: 六書的“四體二用”說,其中“四體”的內容是如下哪項?( )A: 象形、會意、指事、形聲B: 象形、會意、指事、假借C: 指事、形聲、轉注、假借D: 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對的答案: (單選題) 18: 根據(jù)許慎的“六書”,“上”、“下”屬于( )。A: 象形B: 指事C: 會意D: 形聲對的答案: (單選題

5、) 19: 平仄是古人在詩賦韻文寫作中為運用聲調升降變化導致的音律和諧而對聲調的一種分類。在古代漢語的平上去入四個聲調中,有關平仄分類對的的是( )A: 平聲和上聲為平,去聲和入聲為仄。B: 平聲指平,上去入聲為仄。C: 平上去聲為平,入聲為仄。D: 平聲和去聲為平,上聲和入聲為仄。對的答案: (單選題) 20: ( )是指行文中在幾種意思相似的地方變化用字的一種體現(xiàn)方式。A: 互文B: 連文C: 變文D: 省文對的答案: (判斷題) 1: “煙籠寒水月籠沙”,從修辭角度來看,“煙”與“月”為互文見義。A: 錯誤B: 對的對的答案: (判斷題) 2: 在音韻學上,按照三十六字母的發(fā)音部位的不同

6、,可分為唇牙舌齒喉五類,稱“五音”。A: 錯誤B: 對的對的答案: (判斷題) 3: 在世界表意和表音的兩大文字體系中,中文屬于表音文字系統(tǒng)。A: 錯誤B: 對的對的答案: (判斷題) 4: 小篆的產生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嶺。A: 錯誤B: 對的對的答案: (判斷題) 5: 章句是離章辨句的省稱,是分析古書章節(jié)句讀的意思。A: 錯誤B: 對的對的答案: (判斷題) 6: 破讀是用本字來改讀古書中的假借字。A: 錯誤B: 對的對的答案: (判斷題) 7: 陰聲韻、陽聲韻、入聲韻是對韻尾所作的歸類分析。A: 錯誤B: 對的對的答案: (判斷題) 8: 目前通行的毛詩正義,涉及了漢代毛亨作的傳,鄭玄作的

7、箋,唐孔穎達作的疏。A: 錯誤B: 對的對的答案: (判斷題) 9: 中文的形體是其構形、筆道形態(tài)和書寫體勢三個方面的綜合體現(xiàn)。A: 錯誤B: 對的對的答案: (判斷題) 10: 在古代漢語里,某些詞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按照一定的語言習慣靈活運用,臨時具有另一類詞的語法功能。詞的這種臨時的靈活運用,叫做詞類活用。A: 錯誤B: 對的對的答案: (判斷題) 11: 所謂因聲求義就是憑借對字形的分析來鑒定本字及其本義。A: 錯誤B: 對的對的答案: (判斷題) 12: 古注破讀,常用語為“讀如”、“讀為”、“讀曰”,有時也用“讀若”。A: 錯誤B: 對的對的答案: (判斷題) 13: 名詞用作使動

8、是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為這個名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A: 錯誤B: 對的對的答案: (判斷題) 14: 互文是古人在行文時為湊個音節(jié)而在一詞的前面或背面連上一種與其意義相類或相反的詞的體現(xiàn)習慣。A: 錯誤B: 對的對的答案: (判斷題) 15: 古無輕唇,指兩漢此前沒有唇齒擦音。這個論斷是章炳麟提出來的。A: 錯誤B: 對的對的答案: (判斷題) 16: 以鼻音收尾的韻叫做陰聲韻。A: 錯誤B: 對的對的答案: (判斷題) 17: 引申義是由中文字形分析出的詞的義項,因此,它也必然是中國古代文獻大量產生時期所能考證出來的最早詞義。A: 錯誤B: 對的對的答案: (判斷題) 18: 甲骨文又稱

9、鐘鼎文、銅器銘文等,是古代鑄在青銅器物上的文字。A: 錯誤B: 對的對的答案: (判斷題) 19: 義疏是疏通其義的意思,是既釋經文,又兼釋注文的注釋。A: 錯誤B: 對的對的答案: (判斷題) 20: 連綿詞又稱聯(lián)綿詞或連綿字,一般覺得它已是不能拆開的單純詞,是一種聲音的組合,而非意義的組合。A: 錯誤B: 對的對的答案: (多選題) 1: 導致中文形體訛變的因素有( )。A: 因形體相近而致誤。B: 因割裂象形性筆畫而致誤。C: 因增長裝飾性的筆畫而致誤。D: 因增長聲符而破壞了本來的象形、象意構造。對的答案: (多選題) 2: 如下屬于連綿詞的是( )。A: 參差B: 囹圄C: 躊躇D:

10、 逍遙對的答案: (多選題) 3: 西周金文與商代甲骨文比較,具有如下特點( )。A: 直觀表意的象形、象意構造形態(tài)削弱,便于書寫的符號形態(tài)增強。B: 趨向定型化,但異體仍然不少。C: 形聲字大量增長。D: 在書寫形式上,越來越注意字形與銘文整體的協(xié)調、美觀。對的答案: (多選題) 4: 下列各句中,賓語前置的句子是( )。A: 何以女為見?B: 北方之學者,未能或之先也。C: 沛公安在?D: 戎狄是膺,荊舒是懲。對的答案: (多選題) 5: 下列各句中,有名詞作狀語的是( )。A: 豕人立而啼。B: 嫂蛇行匍伏。C: 、天下云集而響應,贏糧而景從。D: 失期,法皆斬。對的答案: (多選題)

11、6: 下列各句中,數(shù)詞用作動詞的是( )。A: 六王畢,四海一。B: 如可贖兮,人百其身體。C: 楚人惡君之二三其德也。D: 崇仁義,省刑罰,通關梁,一遠近。對的答案: (多選題) 7: 下列各字用“門”作聲符的字是( )。A: 問B: 閉C: 聞D: 悶對的答案: (多選題) 8: 下列各句中,名詞活用為動詞的是( )。A: 晉靈公不君。B: 頃公之嬖人盧蒲就魁門焉。C: 從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D: 曹人尸諸城上。對的答案: (多選題) 9: 下列各句中,故意動用法的句子是( )。A: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B: 士卒亦多樂從李廣而若程不識。C: 孔子之作春秋也,諸侯用夷禮,則

12、夷之。D: 是故明君貴五谷而踐金玉。對的答案: (多選題) 10: 如下屬于第一人稱代詞的是( )。A: 吾B: 余C: 爾D: 汝對的答案: (單選題) 1: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辈捎昧耍?)體現(xiàn)方式。A: 互文B: 連文C: 變文D: 省文對的答案: (單選題) 2: “是魯孔丘之徒與”中的“與”是( )。A: 連詞“和”B: 介詞“和”C: 動詞“參與”D: 表達疑問的語調詞,相稱于“歟”對的答案: (單選題) 3: 根據(jù)許慎的“六書”,“武”、“信”屬于( )。A: 象形B: 指事C: 會意D: 形聲對的答案: (單選題) 4: 所謂就是憑借對字形的分析來鑒定本字及其本義。A: 因聲求義B: 因形求義C: 據(jù)文證義D: 借義推義對的答案: (單選題) 5: 說文解字首創(chuàng)部首編字法,按所收字的字形,分為( )部。A: 540B: 500C: 240D: 340對的答案: (單選題) 6: “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辈捎昧耍?)體現(xiàn)方式。A: 互文B: 連文C: 變文D: 曲指對的答案: (單選題) 7: 下列各句中,不是判斷句的是( )。A: 南陽劉子驥,崇高士也。B: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C: 千金,重幣也;百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