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1北京的春節(jié)-【推薦閱讀材料】北京的春節(jié)_第1頁
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1北京的春節(jié)-【推薦閱讀材料】北京的春節(jié)_第2頁
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1北京的春節(jié)-【推薦閱讀材料】北京的春節(jié)_第3頁
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1北京的春節(jié)-【推薦閱讀材料】北京的春節(jié)_第4頁
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1北京的春節(jié)-【推薦閱讀材料】北京的春節(ji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推薦閱讀材料春節(jié)各地的習俗春節(jié)是我國人民最重視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人們相信在此時吃些傳統(tǒng)飲食,能給自己和家人帶來好運。東北地區(qū)的人進入臘月后會先殺一頭豬,請村里人吃一頓,以示慶祝。然后再包粘豆包、做豆腐。粘豆包多則上百斤,少的也有幾十斤,可以吃上一個冬天。大年初一和初五吃餃子。西北不少地方的人吃餃子時,餃子皮不是一個一個搟出來的,而是將面搟成一個大片后用碗扣成的。豫南一帶除夕的年夜飯吃到午夜,當新年的鐘聲敲響的時候再端上一盤魚,以示年年有余。初一早上,又將餃子和面條同煮著吃,面條代表錢串子,為發(fā)財之意。上海人大年初一吃湯圓、年糕、蜂糕、米糕、云片糕等,寓言“年年高”、“步步登高”。另外,吃黃豆芽(也叫

2、“如意菜”)象征萬事如意,吃發(fā)芽菜(用蠶豆泡發(fā)的)寓意發(fā)財。四川除夕時,四川人一般都吃火鍋,初一早上吃湯圓,意為團團圓圓。湖南人除夕會吃雞、肉、魚三樣。雞要求是雄雞,將其整只清燉,裝盤時要讓其頭昂起;魚要選用白鰱,將其燉好后再在上面撒滿紅紅的辣椒粉,象征年年有余、五谷豐登。童年的春節(jié)冰心我童年生活中,不光是海邊山上孤單寂寞的獨往獨來,也有熱鬧得鑼鼓喧天的時候,那便是從前的“新年”,現(xiàn)在叫做“春節(jié)”的。那時我家住在煙臺海軍學校后面的東南山窩里,附近只有幾個村落,進煙臺市還要越過一座東山,算是最冷僻的一角了,但是“過年”還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jié)日。過年的前幾天,最忙的是母親了。她忙著打點我們過年穿的新

3、衣鞋帽,還有一家大小半個月吃的肉,因為那里的習慣,從正月初一到十五是不宰豬賣肉的。我看見母親系起圍裙、挽上袖子,往大壇子里裝上大塊大塊的噴香的裹滿“紅糟”的糟肉,還有用醬油、白糖和各種香料煮的鹵肉,還蒸上好幾籠屜的紅糖年糕 當母親做這些事的時候,旁邊站著的不只有我們幾個饞孩子,還有在旁邊幫忙的廚師傅和余媽。父親呢,就為放學的孩子們準備新年的娛樂。在海軍學校上學的不但有我的堂哥哥,還有表哥哥。真是“一表三千里”,什么姑表哥,舅表哥,姨表哥,至少有七八個。父親從煙臺市上買回一套吹打樂器,鑼、鼓、簫、笛、二胡、月琴 彈奏起來,真是熱鬧得很。只是我擠不進他們的樂隊里去!我只能白天放些父親給我們買回來的

4、鞭炮,晚上放些煙火。大的是一筒一筒的放在地上放,火樹銀花,璀璨得很!我最喜歡的還是一種最小、最簡單的“滴滴金”。那是一條小紙捻,卷著一點火藥,可以拿在手里點起來嗤嗤地響,爆出點點火星。記得我們初一早起,換上新衣新鞋,先拜祖宗我們家不供神佛供桌上只有祖宗牌位、香、燭和祭品,這一桌酒菜就是我們新年的午餐然后給父母親和長輩拜年,我拿到的紅紙包里的壓歲錢,大多是一圓锃亮的墨西哥“站人”銀元,我都請母親替我收起。最有趣的還是從各個農(nóng)村來?!盎〞钡牧?,演員們都是各個村落里冬閑的農(nóng)民,節(jié)目大多是“跑旱船”,和“王大娘鋦大缸”之類,演女角的都是村里的年輕人,搽著很厚的脂粉。鼓樂前導,后面就簇擁著許多小孩子。

5、到我家門首,自然就圍上一大群人,于是他們就穿走演唱了起來,有樂器伴奏,歌曲大都滑稽可笑,引得大家笑聲不斷。耍完了,我們就拿煙、酒、點心慰勞他們。這個村的花會剛走,那個村的又來了,最先來到的自然是離我們最近的金鉤寨的花會!我十一歲那年,回到故鄉(xiāng)的福建福州,那里過年又熱鬧多了。我們大家庭里是四房同居分吃,祖父是和我們這一房在一起吃飯的。從臘月廿三日起,大家就忙著掃房,擦洗門窗和銅錫器具,準備糟和腌的雞、鴨、魚、肉。祖父只忙著寫春聯(lián),貼在擦得锃亮的大門或旁門上。他自己在元旦這天早上,還用紅紙寫一條:“元旦開業(yè),新春大吉 ”以下還有什么吉利話,我就不認得也不記得了。新年里,我們各人從自己的“姥姥家”得

6、到許多好東西。首先是灶糖、灶餅,那是一盒一盒的糖和點心。據(jù)說是祭灶王爺用的,糖和點心都很甜也很粘,為的是把灶王的嘴糊上,使得他上天不能匯報這家人的壞話!最好的東西,還是燈籠,福州方言,“燈”和“丁”同音,因此送燈的數(shù)目,總比孩子的數(shù)目多一些,是添丁的意思。那時我的弟弟們還小,不會和我搶,多的那一盞總是給我。這些燈:有紙的,有紗的,還有玻璃的。于是我屋墻上掛的是“走馬燈”,上面的人物是“三英戰(zhàn)呂布”,手里提的是兩眼會活動的金魚燈,另一手就拉著一盞腳下有輪子的“白兔燈”。同時我家所在的南后街,本是個燈市,這一條街上大多是燈鋪。我家門口的“萬興桶石店”,平時除了賣各種紅漆金邊的伴嫁用的大小桶子之外,

7、就兼賣各種的燈。那就不是孩子們舉著玩的燈籠了,而是上面畫著精細的花鳥人物的大玻璃燈、紗燈、料絲燈、牛角燈等等,元宵之夜,都點了起來,真是“花市燈如晝”,游人如織,歡笑滿街!元宵過后,一年一度的光采輝煌的日子,就完結(jié)了。當大人們讓我們把許多玩夠了的燈籠,放在一起燒了之后,說:“從明天起,好好收收心上學去吧?!蔽覀兡芈犞?,看著天井里那些燈籠的星星余燼,戀戀不舍地帶著一種說不出的惆悵寂寞之感,上床睡覺的時候,這一夜的滋味真不好過!過年 豐子愷我幼時不知道陽歷,只知道陰歷。到了十二月十五,過年的氣氛開始濃重起來了。我們?nèi)痉坏昀锶齻€染匠全是紹興人,十二月十六要回鄉(xiāng)。十五日,店里辦一桌酒,替他們送行。

8、這是提早辦的年酒。商店舊例,年酒席上的一只全雞,擺法大有講究:雞頭向著誰,誰要被免職。所以上菜的時候,要特別當心。但是我家的店規(guī)模很小,一共只有六個人,這六個人極少有變動,所以這種顧慮極少。但母親還是很小心,上菜時關照仆人,必須把雞頭對著空位。臘月二十三晚上送灶,灶君菩薩每年上天約一星期,二十三夜上去,大年夜回來。據(jù)說菩薩是天神派下來監(jiān)視人家的,每家一個。他們高踞在人家的灶臺上,嗅取飯菜的香氣。每逢初一、月半,必須點起香燭來拜他。二十三這一天,家家燒赤豆糯米飯,先盛一大碗供在灶君面前,然后全家來吃。吃過之后,黃昏時分,父親穿了大禮服來灶前膜拜,跟著,我們大家跪拜。二十三送灶之后,家中就忙著打年

9、糕。這糯米年糕又大又韌,自己不會打,必須請一個男工來幫忙。這男工大都是陸阿二,又名五阿二。因為他姓陸,而他的父親行五。兩枕“當家年糕”約有三尺長;此外許多較小的年糕,有二尺長的,有一尺長的;還有紅糖年糕,白糖年糕。此外是元寶、百合、橘子等等小擺設,這些都是由母親和姐姐們?nèi)プ?,我也洗了手去幫忙,但是總做不好,結(jié)果是自己吃了。姐姐們又做許多小年糕,形狀仿照大年糕,預備二十七夜過年時拜小年菩薩用的。二十七夜過年,是個盛典。白天忙著燒祭品:豬頭、全雞、大魚、大肉,都是裝大盤子的。吃過夜飯之后,把兩張八仙桌接起來,上面供設“六神牌”,前面圍著大紅桌圍,擺著巨大的鋁制的香爐蠟臺。桌上供著許多祭品,兩旁圍著

10、年糕。絕大多數(shù)人家二十七夜過年,所以這晚上商店都開門,直到后半夜送神后才關門。我們約伴出門散步,買花炮?;ㄅ诜N類繁多,我們所買的,不是兩響頭的炮仗和噼劈啪啪的鞭炮,而是雪炮、流星、金轉(zhuǎn)銀盤、水老鼠、萬花筒等好看的花炮。其中,萬花筒最好看,然而價貴不易多得。買回去在天井里放,大可增加過年的喜氣。我把一串鞭炮拆散,一個一個地放,點著了火,立刻拿一個罐頭瓶來罩住,“咚”地一聲,連罐頭瓶也跳起來。我起初不敢拿在手里放,后來經(jīng)樂生哥哥教導,竟敢拿在手里放了。兩指輕輕捏住鞭炮的末端,一點上火,立刻把頭旋向后面。漸漸老練了,即行若無事。年底這一天,是準備通夜不眠的,店里早已經(jīng)擺出風燈,插上歲燭。吃年夜飯的時

11、候,把所有的碗筷都拿出來,預祝來年人丁興旺。吃飯碗數(shù),不可成單,必須成雙。如果吃三碗,必須再盛一次,哪怕盛一點點也好,總之要湊成雙數(shù)。吃飯時母親分送壓歲錢,用紅紙包好,我全部用以買花炮。吃過年夜飯,還有一出滑稽戲呢。這叫“毛糙紙揩洼”?!巴荨本褪瞧ü?。一個人拿一張糙紙,把另一個人的嘴揩一揩。意思是說:你這嘴巴是屁股,你過去一年中所說的不祥的話,例如“要死”之類的,都等于放屁。但是人都不愿意被揩,盡量逃避。然而揩的人很調(diào)皮,出其不意,突如其來。哪怕你是極小心的人,也總會被揩。有時其人出前門去了,大家就不提防他。豈知道他繞了個圈子,悄悄地從后門進來,終于被揩去了。此時笑聲、喊聲使過年的歡樂氣氛更加

12、濃重了。街上提著燈籠討債的,絡繹不絕,直到天色將曉,還有人提著燈籠急急忙忙地跑來跑去。燈籠是千萬少不得的。提燈籠,表示還是大年夜,可以討債;如果不提燈籠,那就是新年,欠債的可以打你幾記耳光,要你保他三年順境,因為大年初一討債是禁忌的。但是這時候我家早已結(jié)賬,關店,正在點起香燭接灶君菩薩。此時通行吃接灶圓子,管賬先生一面吃圓子,一面向我母親報告賬務。說到盈余,笑容滿面。他告別回去,我們也收拾,睡覺。但是睡不到兩個鐘頭,又得起來,拜年的鄉(xiāng)下客人已經(jīng)來了。年初一上午忙著招待拜年的客人。街上擠滿了穿新衣服的農(nóng)民,男女老幼,熙熙攘攘,吃燒賣,上酒館,買花紙(即年畫),看戲法,到處擁擠。初二開始,鎮(zhèn)上的親

13、友來往拜年。我父親戴著紅纓帽子,穿著外套,帶著跟班出門。同時也有穿禮服的到我家拜年。如果不遇,就留下一張紅片子。父親死后,母親叫我也穿著禮服去拜年。我實在很不高興。因為一個十一二歲的孩子穿禮服上街,大家注目,有譏笑的,也有嘆羨的,叫我非常難受。現(xiàn)在回想,母親也是一片苦心。她不管科舉已廢,還希望我將來也中個舉人,重振家業(yè),所以把我如此打扮,聊以慰情。正月初四,晚上接財神。別的事情排場大小不定,獨有接財神,家家鄭重其事,而且越是貧寒之家,排場越是體面。大概他們想:敬神可以邀得神的恩寵,今后讓他們發(fā)財。初五以后,過年的事基本結(jié)束,但是拜年,吃年酒,酬謝往還,也很熱鬧。廚房里年菜很多,客人來,搬出就是。但是到了正月半,也就差不多吃完了。所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