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翻譯賞析_第1頁
古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翻譯賞析_第2頁
古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翻譯賞析_第3頁
古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翻譯賞析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古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翻譯賞析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出自唐詩三百首全集,其作者是唐朝文學家杜甫。其全文古詩以下: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老婆愁安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天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回鄉(xiāng)。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序言】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唐朝偉大詩人杜甫的作品。此詩作于年(唐朝宗廣德元年)春。當年正月史朝義自縊,他的部將李懷仙斬其首來獻,安史之亂結束。杜甫聽到這信息,不由欣喜欲狂,載歌載舞,沖口唱出這首七律。全詩八句。開頭寫初聞喜報的欣喜;后半部分寫詩人載歌載舞做回鄉(xiāng)的準備,突顯了急于返回故土的快樂之情。全詩感情豪放,到處浸透著“喜”字,暢快淋漓地抒發(fā)了作者無限愉悅愉悅的心

2、情。所以被稱為杜甫“平生第一快詩”。詩的后六句都是對偶,但卻理解自然像說話一般,有瓜熟蒂落之妙?!菊f明】聞:聽聞。官軍:指唐朝軍隊。劍外:劍門關以南,這里指四川。薊北:泛指唐朝幽州、薊州一帶,今河北北部地域,是安史叛軍的依據地。涕:眼淚。1卻看:回頭看。老婆:老婆和孩子。愁安在:哪還有一點的悲傷?愁已銷聲匿跡。漫卷(un)詩書喜欲狂:胡亂地卷起。是說杜甫已經急不行待地去整理行裝準備回家鄉(xiāng)去了。喜欲狂:快樂得幾乎要發(fā)瘋。放歌:放聲高歌。須:應該。縱酒:暢懷暢飲。青春:指明媚的春季的風景。作伴:與妻兒一起。巫峽:長江三峽之一,因穿過巫山得名。便:就的意思。襄陽:今屬湖北。洛陽:今屬河南,古代城池。

3、【翻譯】在劍南外突然聽到官軍已經光復河南、河北一帶,快樂得連淚水都沾濕了我衣裳,回頭看老婆子女的憂慮都不知道去哪了,我任意地用手卷起書籍,快樂得幾乎要發(fā)瘋。我不由得在這陽光明朗的日子里盡情高歌,暢懷暢飲,一路春色能夠伴我回故土了。我準備馬上從巴峽穿過巫峽,又直下襄陽回到洛陽。【賞析】杜甫在這首詩下自注:“余田園在東京?!痹姷闹黝}是抒寫忽聞叛亂已平的喜報,急于奔回老家的愉悅。“劍外忽傳收薊北”,起勢迅猛,恰切地表現(xiàn)了喜報的突然。詩人多年飄泊“劍外”,備嘗艱辛,想回故土而不行能,就是因為“薊北”未收,安史之亂未平?,F(xiàn)在“忽傳收薊北”,欣喜的大水,一下子沖開了郁積已久的感情閘門,令詩人心中濤翻浪涌。

4、“初聞涕淚滿衣裳”,“初聞”緊承“忽傳”,“忽傳”表現(xiàn)喜報來得太突然,“涕淚滿衣裳”則以形傳神,表現(xiàn)突然傳來的2喜報在“初聞”的一頃刻所激發(fā)的感情波浪,這是喜極而悲、悲喜交加的真切表現(xiàn)?!八E北”已收,戰(zhàn)亂將息,乾坤瘡痍、黎民疾苦,都將獲得療救,詩人流浪失所、感時恨其他苦日子,總算熬過來了。但是痛定思痛,詩人回憶八年來熬過的重重磨難,又不由悲從中來,沒法壓迫。但是,這一場大難,終于像惡夢一般過去了,詩人能夠返回故土了/b/632htm,人們將開始新的生活,于是又轉悲為喜,樂不行支。這“初聞”喜報之時的心理變化、復雜感情,假如用散文的寫法,必要好多筆墨,而詩人只用“涕淚滿衣裳”五個字作形象的描述,

5、就足以歸納這全部。頷聯(lián)以轉作承,落腳于“喜欲狂”,這是欣喜的更頂峰?!皡s看老婆”、“漫卷詩書”,這是兩個連續(xù)性的動作,帶有必定的因果關系。當詩人悲喜交加,“涕淚滿衣裳”之時,自然想到多年來同受累難的老婆子女?!皡s看”就是“回頭看”?!盎仡^看”這個動作極富意蘊,詩人仿佛想向家人說些什么,但又不知從何提及。其實,無需說什么了,多年籠蓋全家的愁云不知跑到哪兒去了,親人們都不再是愁云滿面,而是歡天喜地,喜色洋洋。親人的喜反轉來增添了詩人的喜,詩人再也沒心伏案了,順手卷起詩書,大家共享成功的歡喜?!鞍滋旆鸥桧毧v酒,青春作伴好回鄉(xiāng)”一聯(lián),就“喜欲狂”作進一步抒寫?!鞍滋臁?,指明朗的日子,點出人已到了老年。

6、老年人難得“放歌”,也不宜“縱酒”;現(xiàn)在既要“放歌”,還須“縱酒”,正是“喜欲狂”的詳細表現(xiàn)。這句寫“狂”態(tài),下句則寫“狂”想?!扒啻骸敝复杭镜墓饩埃杭疽呀浀脚R,在桃紅柳綠中與老婆子女們“作伴”,3正好“回鄉(xiāng)”。詩人想到這里,自然就會“喜欲狂”了。尾聯(lián)寫詩人“青春作伴好回鄉(xiāng)”的狂想,身在梓州,而轉瞬之間,心已回到故土。詩人的欣喜達到熱潮,全詩也至此結束。這一聯(lián),包涵四個地名?!鞍蛵{”與“巫峽”,“襄陽”與“洛陽”,既各自對偶(句內對),又前后對偶,形成工整的地名對;而用“即從”、“便下”綰合,兩句緊連,一氣貫注,又是開朗流走的流水對。再加上“穿”、“向”的動向與兩“峽”兩“陽”的重復,文勢、音調,迅急猶如閃電,正確地表現(xiàn)了詩人想象的飛奔?!鞍蛵{”、“巫峽”、“襄陽”、“洛陽”,這四個地方之間都有很漫長的距離,而一用“即從”、“穿”、“便下”、“向”貫穿起來,就出現(xiàn)了“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的迅速飛奔的畫面,一個接一個地從讀者眼前一閃而過。這里需要指出的是:詩人既展現(xiàn)想象,又描述實境。從“巴峽”到“巫峽”,峽險而窄,舟行如梭,所以用“穿”;出“巫峽”到“襄陽”,順水急駛,所以用“下”;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