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地球的圈層結構-課件(新人教版地理必修1)_第1頁
1.4-地球的圈層結構-課件(新人教版地理必修1)_第2頁
1.4-地球的圈層結構-課件(新人教版地理必修1)_第3頁
1.4-地球的圈層結構-課件(新人教版地理必修1)_第4頁
1.4-地球的圈層結構-課件(新人教版地理必修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1Content1.地球的內部圈層2.地球的外部圈層理解并掌握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依據、各層的特點。(重點)明確地球外部圈層的組成、各圈層的主要特點及圈層間的相互關系。(重點) 了解地震波的類型及傳播特點。Content1.地球的內部圈層2.地球的外部圈層理解并掌握地球的內部圈層我們無法看見地球的內部,那有什么辦法可以知道地球內部的情況呢?地球的內部圈層我們無法看見地球的內部,那有什么辦法可以知道地爸爸媽媽,我好著呢!聽,這瓜好?。ello,我是啄木鳥醫(yī)生!爸爸媽媽,我好著呢!聽,這瓜好啊!Hello,我是啄木鳥醫(yī)生1、地震波當地震發(fā)生時,地下巖石受到強烈沖擊,產生彈性震動,并以波的形式向四

2、周傳播。這種彈性波叫地震波。地震波有橫波( secondary 地震波,簡稱S波)和縱波( primary 地震波,簡稱P波)之分1、地震波當地震發(fā)生時,地下巖石受到強烈沖擊,產生彈性震動,地震波橫波(S)縱波(P)質點振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垂直。速度較慢只能通過固體傳播地面感受水平晃動質點振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一致速度較快可以通過固體、液體和氣體傳播地面感受上下顛簸地震波的分類及特點震源震源破壞較大地震波橫波(S)縱波(P)質點振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垂直。質地震波的類型傳播速度通過的物質地面感受破壞性共同點縱波(P波) 橫波(S波)快慢固、液、氣固態(tài)上下震動左右晃動弱強劃分依據波速都隨傳播介

3、質的改變而發(fā)生變化地震波縱波 橫波快慢固、液、氣固態(tài)上下震動左右晃動弱強劃分依想一想: 當地震發(fā)生時,陸地上的先感覺到什么震動,后感覺到什么震動?先上下顛簸,后左右搖晃此時在海中航行的人的感覺呢?只能感覺到上下顛簸想一想:先上下顛簸,后左右搖晃此時在海中航行的人的感覺呢?只內核外核地幔地殼橫波縱波03691215速度/kmS-1100020003000400050006000深度/km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6371地面地心3329005150內核外核地幔地殼橫波縱波03691215速度/kmS-112、地球內部圈層的分界面不連續(xù)面(1)概念 地球內部地震波速發(fā)生突然變化的面叫做不連續(xù)面(2)莫霍界

4、面和古登堡界面 界 面深度(千米)地震波速度的變化分界的意義莫霍界面17(33或6)P波和S波的速度都突然增加地殼與地幔古登堡界面 2900P波速度突然下降S波完全消失地幔與地核2、地球內部圈層的分界面不連續(xù)面 界 面深度(地殼:固態(tài)地幔:熔融固態(tài)外核:液態(tài)內核:固態(tài)地殼:固態(tài)地幔:熔融固態(tài)外核:液態(tài)內核:固態(tài)080400900290051506370內核深度/km外核地核地幔下地幔地殼巖石圈軟流層上地幔包括地殼和上地幔頂部,由堅硬巖石組成3、地球的內部圈層構造由地殼、地幔、地核三大層組成。地核分為內核和外核;地幔分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上部分別是上地幔頂部和軟流層;地殼和上地幔頂部合稱巖石

5、圈080400900290051506370內核深度/km外核(一)地殼大陸地殼:雙層硅鋁層、硅鎂層,平均33 km大洋地殼:單層硅鎂層,平均6km大陸地殼:雙層大洋地殼:單層莫霍界面上層: 硅鋁層下層:硅鎂層地幔地殼地殼是地球表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的固體外殼。地殼的厚度 規(guī)律地表大范圍海拔越高,地殼越厚;海拔越低,地殼越薄.全球平均17千米地殼的結構地殼的組成元素歌訣記憶地殼厚薄:大陸厚,大洋?。êj懖町悾└呱胶瘢皆。ǖ匦尾町悾└咛幒?,低處薄(海拔差異)(一)地殼大陸地殼:雙層硅鋁層、硅鎂層,平均33 km大地幔900m物質組成:由含鐵、鎂的硅酸鹽類組成。 地幔是地球內部介于地殼和地核之

6、間的圈層。以900m為界分為上地幔和下地幔。物質狀態(tài):固體(二)地幔軟流層: 是巖漿的發(fā)源地之一(約離地面80千米處)。地幔900m物質組成:由含鐵、鎂的硅酸鹽類組成。 地幔是地地殼和巖石圈的范圍很容易混淆,差別如下表及圖所示:厚度范圍聯(lián)系地殼平均17千米地表至莫霍界面巖石圈不僅包含地殼而且還包含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以上)部分巖石圈平均100千米地表至軟流層巖石圈內部圈層的特殊圈層地殼和巖石圈的范圍很容易混淆,厚度范圍聯(lián)系地殼平均17千米地外核內核地核是地球的核心,位于古登堡面和地心之間。以5150m為界,可分為內核和外核。物質組成:可能是極高溫高壓下的鐵和鎳。物質狀態(tài) 外核:呈液體或熔融狀態(tài),

7、它們相對地殼流動,可能是地球磁場產生的主要原因。 內核: 固態(tài)(三)地核外核內核地核是地球的核心,位于古登堡面和地心之間。以5150圈層名稱不連續(xù)面 深度(km)特征地殼地幔上地幔下地幔地核外核內核地球內部圈層的深度及特征比較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由巖石構成的固體外殼大陸地殼厚、海洋地殼薄固態(tài)上部存在一個軟流層(可能是巖漿的發(fā)源地)可能為固態(tài)溫度、壓力和密度均增大接近液態(tài)、橫波不能通過溫度、壓力和密度都很大平均179002 9005 1506 370近液態(tài)巖漿源地地球磁場產生地圈層名稱不連續(xù)面 深度(km)特征地殼地幔上地幔下地幔地核外類比記憶地球像煮的半熟的雞蛋蛋殼(地殼)、蛋膜(莫霍界面)、蛋

8、白(地幔)、蛋膜(莫古登堡界面)、蛋黃(地核)、各層的狀態(tài):地殼和地幔以固態(tài)形式存在、地核以液態(tài)形式存在各層的厚?。旱睾说蒯5貧せ鹕絿姲l(fā)就像加熱過快煮爆的雞蛋巖漿來源于地幔(蛋白漿(軟流層) )類比記憶地球像煮的半熟的雞蛋蛋殼(地殼)、蛋膜(莫霍界面結合材料,探究下列問題。材料探索地球內部圈層一直是人類關注的熱點。探索地球內部圈層最直觀的方法就是進入地球內部觀察,雖然這在目前的科技水平下是不可行的。假如你乘坐一輛既能耐高溫高壓,又能穿透堅硬巖石的微型汽車,正進行一次穿越地心的科學探險活動。下圖是地球內部圈層示意圖。假如汽車上的車載儀表和各種感應器記錄下了沿途的見聞,那么:(1)地殼的組成物質主

9、要是什么?(2)軟流層是在上地幔上部還是上地幔頂部,為什么有人認為它是巖漿的發(fā)源地之一?(3)外核的物質狀態(tài)是什么?為什么?地殼的組成物質主要是巖石軟流層位于上地幔上部。由于該處放射性元素衰變積累的熱量可能使巖石處于熔融狀態(tài),因此有人認為它是巖漿的發(fā)源地之一外核的物質狀態(tài)可能為液態(tài),因為此圈層橫波不能通過結合材料,探究下列問題。材料探索地球內部圈層一直是人類關注大氣圈生物圈水圈水圈地球的外部圈層包括大氣圈、水圈、生物圈等,這些圈層之間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形成人類賴以生態(tài)和發(fā)展的自然環(huán)境大氣圈生物圈水圈水圈地球的外部圈層包括大氣圈、水圈、生物圈等生物圈水圈大氣圈地表生物及其生存環(huán)境的總稱是大氣圈

10、、水圈、巖石圈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的結果由氣體和懸浮物組成的復雜系統(tǒng)主要成分為氮和氧由地球表層水體構成的連續(xù)但不規(guī)則的圈層生物圈水圈大氣圈地表生物及其生存環(huán)境的總稱由氣體和懸浮物組成為什么說生物圈是自然地理環(huán)境系統(tǒng)中最活躍的圈層?生物圈中的生物,不僅使自然界中的化學元素進行了遷移,而且改造了大氣圈、水圈和巖石圈,從而使地球面貌發(fā)生了根本的變化。因此,自然地理環(huán)境系統(tǒng)中最活躍的圈層是生物圈為什么說生物圈是自然地理環(huán)境系統(tǒng)中最活躍的圈層?生物圈中的生外部圈層概念組成意義包裹地球的氣體層地球表層水體構成的連續(xù)但不規(guī)則的圈層地球表層生物及其生存環(huán)境的總稱氣體和懸浮物質,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海洋水、陸地水、大

11、氣水、生物水等生物及其生存環(huán)境是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礎條件水圈里的陸地水與人類關系最密切生物圈與大氣圈、水圈和巖石圈相互滲透、相互影響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外部概念組成意義包裹地球地球表層水體地球表層生氣體和懸浮物海大氣圈水圈巖石圈大氣圈水圈巖石圈課堂練習讀地球四個圈層構成的示意圖分析A、B、C分別代表什么圈層? B大氣圈AC生物圈水圈巖石圈課堂練習讀地球四個圈層構成的示意圖分析A、B、C分別代表什么讀“地球圈層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2)地球外部圈層中,厚度最大的是_,連續(xù)而不規(guī)則的圈層是_,其范圍滲透到其他圈層之中的是_。(3)大氣圈包圍著地球,它的主要成分是_和_;水圈中的水處于不間斷的_之中;

12、生物圈占有_圈的底部、_圈的全部和_圈上部。這些圈層之間相互_、相互_,形成人類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自然環(huán)境。(1)在圖上標出地殼、大氣圈、水圈等圈層名稱。大氣圈水圈生物圈氮氧循環(huán)運動大氣水巖石滲透影響讀“地球圈層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2)地球外部圈層中,厚1北京時間2014年4月2日,智利西北部沿海發(fā)生8.2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據此回答12題。1. 地震發(fā)生時釋放出巨大的能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地震通過地震波向外釋放出能量B. 地球的內能主要來源于太陽輻射C. 地震發(fā)生時,首先到達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橫波D. 發(fā)生在海洋中的強烈地震不會對人類產生危害2. 這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球內部圈

13、層中的A. 地幔B. 地殼C. 內核D. 軟流層北京時間2014年4月2日,智利西北部沿海發(fā)生8.2級地震,下圖是“地震波速度和地球構造圖”,據圖完成35題。3. 關于地震波的敘述,正確的是A. 能通過固體、液體,只能通過液體B. 傳到時,波速突然下降C. 和在中波速明顯減小D. 均為固體,所以縱波和橫波都能通過4. 上下兩側名稱分別為地幔和地殼B. 巖石圈和地殼C. 地幔和地核D. 地殼和地幔5. 從地殼到地心A. 壓力越來越大 B. 溫度越來越低C. 密度越來越小 D. 波速越來越快下圖是“地震波速度和地球構造圖”,據圖完成35題。3. 關據圖及所學有關地理原理,完成68題。6. b圈層的主體是A. 河流 B. 湖泊 C. 冰川 D. 海洋7. a、b、c、d四圈層中不斷轉化和循環(huán)運動最明顯的是A. D B. b C. a D. c8. 巖石圈的下界在A. 莫霍界面B. 古登堡界面C. 軟流層上界D. 下地幔上界據圖及所學有關地理原理,完成68題。6. b圈層的主體是9讀右圖,回答問題。(1)地球內部圈層的名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