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格達地層隧道施工技術_第1頁
昔格達地層隧道施工技術_第2頁
昔格達地層隧道施工技術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昔格達地層隧道施工技術摘要:昔格達組地層是我國西南地區(qū)特有的一種河湖相沉積半成巖,其工程地 質(zhì)情況較差。該地層多為(砂質(zhì))粘土巖與粉細砂巖或泥質(zhì)粉砂巖互層,天然少 水情況下承載能力尚可,遇水即易泥化崩解,圍巖強度明顯降低,較難自穩(wěn)。隨 著十三五規(guī)劃的逐步實施,在該地層中修建大斷面交通隧道工程也逐漸增多,國 內(nèi)對昔格達組地層的圍巖相關研究也剛剛起步,如何控制好圍巖變形問題是解決 昔格達組地層隧道安全掘進的重要前提。關鍵詞:昔格達;工程特性;隧道施工;粘土巖;自穩(wěn);變形1、工程概況成昆鐵路峨眉至米易段站前工程范家灣隧道,進口里程為D2K528+495,出口 里程為D2K528+760,全長265m

2、,線路縱坡為-11.5%的單面下坡。隧道為單洞雙 線,全部處于V級圍巖中,洞身主要通過砂巖夾泥巖、頁巖,最大埋深約20m。該隧道未見基巖出露,下伏昔格達組地層成巖作用差,屬極軟巖,粉質(zhì)粘土 為弱膨脹土,昔格達粘土巖為弱膨脹巖,隧道洞身淺埋段長,工程地質(zhì)條件極差。2、昔格達地層的工程特性昔格達土作為攀西地區(qū)一種特殊性土,昔格達地層是分布于我國西南地區(qū)的 一套半成巖,也是一種工程性質(zhì)較差的極軟巖,主要由灰綠色、灰黑色以及灰黃 色的粘性土、粘土巖、粉砂質(zhì)粘土巖和粉砂巖組成。該地質(zhì)主要具有如下特征:天然密度與失水后干密度變化較大,失水后質(zhì)較輕;巖層傾角平緩,向河谷地帶及盆地中心微傾,陡傾節(jié)理發(fā)育;水穩(wěn)

3、性弱,浸水后易崩解,強度降低較大,凝聚力比天然狀態(tài)下下降較 多;透水性弱,泥頁巖常起隔水作用,在表水下滲、排水不暢的情況下易引 起昔格達之上的第四系覆蓋層或堆填物沿昔格達頂部滑動。昔格達地層在無水的情況下,較為穩(wěn)定,基底承載力和掌子面巖體的穩(wěn)定性 均較好,基本能夠自穩(wěn)(左圖);巖土體遇水軟化成泥,呈軟塑流塑狀,無法 自穩(wěn)(右圖)。施工時通過試驗發(fā)現(xiàn),昔格達地層天然狀態(tài)下含水率通常為1724.6%,飽 和度為85%100%,其抗壓強度為1.071.73MPa,烘干狀態(tài)下抗壓強度為 13.213.4MPa,飽和狀態(tài)下的抗壓強度為0.790.89MPa,反映了不同含水率狀 態(tài)下黏土巖的抗壓強度差值較

4、大,在飽和狀態(tài)下強度低。攀枝花學院通過試驗對不同含水率的昔格達土進行粘聚力和內(nèi)摩擦角的定性 研究,采用配制相同干密度1.58g/cm3而不同含水率的試樣,按照土工試驗規(guī)范 進行不固結不排水的快剪試驗。通過試驗得出:含水率對于土體的粘聚力影響較 大,從昔格達土體天然風干含水率5%到抽氣飽和的含水率29.5%,土體的粘聚力 隨著由5%含水率時的62Kpa驟然降低至飽和含水率(29.5%)的0.6Kpa。含水率 對昔格達土體的粘聚力影響較大。3、昔格達隧道施工中的控制措施3.1、優(yōu)化開挖方法,控制初始變形昔格達地層隧道基本采用挖掘機輔以人工進行開挖,從開挖斷面形式來講, 多以CRD法、三臺階臨時仰拱

5、法為主,本隧道采用三臺階臨時仰拱法。采用挖 掘機進行開挖,接近隧道輪廓線時,由于挖掘機單次挖掘方量較多,加之挖機斗 與圍巖相互的碰撞作用,對昔格達地層的擾動是比較大的,初始變形難以控制, 易引起超挖和牽引式破壞,甚至塌方等問題。對昔格達地層而言,做好地下水防 治工作的同時控制開挖過程中對圍巖的擾動、減小圍巖的初始變形是施工關鍵。3.2、超前支護超前小導管注漿能夠改善土體的物理性能,在自穩(wěn)時間較短、自支護能力較 弱的圍巖中能夠極大的增強隧道的支護能力,在施工時與鋼架一起組成小管棚系 統(tǒng)支撐巖壁,是隧道工程在不良地質(zhì)條件中最為有效的輔助施工方法之一。3.2.1、小導管設計本隧道超前小導管采用直徑4

6、2mm的無縫鋼花管,壁厚3.5mm,外插角為 1012,單根長度4.5m,相鄰兩循環(huán)搭接長度1m。在小導管前部鉆注漿孔, 孔徑68mm,間距1020cm,呈梅花形布置,前端加工成錐形,尾部設置長度 不小于30cm的不鉆孔段作為止?jié){段。3.2.2、小導管注漿普通地段采用單液漿、富水地段采用水泥-水玻璃雙液漿,漿液強度等級不小 于M10。單液漿的特性主要反映漿液的稠度、凝結時間,水灰比可為0.8:12:1; 雙液漿特性主要反映漿液的粘度、顆粒度和凝膠時間長短,水灰比可為0.8:1 1.5:4,水泥漿與水玻璃的體積比一般為1:0.31:1。注漿注意事項:小導管安裝后應用膠泥封堵孔口及周圍的裂隙,必要

7、時對 開挖面噴射510cm的混凝土作為止?jié){層;漿液應先經(jīng)過過濾網(wǎng)過濾,防止 雜物進入注漿泵或小導管;注漿時應先注無滲水孔,后注有滲水孔;嚴格 控制注漿壓力,注漿機壓力應與設計壓力配套,注漿時升壓不易過快,當達到設 計壓力時應穩(wěn)壓10min;注漿過程中要隨時觀察注漿壓力及注漿泵排漿量的變 化,分析注漿情況,防止跑漿、漏漿、堵管,做好注漿記錄,以便分析注漿效果。3.3、采用濕噴工藝、控制噴射混凝土施工質(zhì)量濕噴是采用攪拌站生產(chǎn)的成品混凝土,相較于其他噴射工藝具有噴射混凝土 原材料質(zhì)量容易得到保證、混凝土回彈率小、混凝土密實性及耐久性好的優(yōu)點。施工時采用大型濕噴機械手可以充分發(fā)揮濕噴工藝的優(yōu)點。濕噴機

8、械手自帶 穩(wěn)定風壓空壓機噴射,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實度、勻質(zhì)性。濕噴機械手每小時噴 射量達20m3以上,大大縮短作業(yè)循環(huán)時間,且快速封閉巖面有效約束巖層變形的 發(fā)展,改善圍巖受力狀態(tài),增強圍巖的穩(wěn)定性。3.4、控制開挖進尺、及早封閉成環(huán)圍巖變形主要發(fā)生在從掌子面開挖至下臺階支護完畢這一段時間。圍巖的變 形距離主要是靠近掌子面附近,尤其是中臺階位置,因此變形主要產(chǎn)生于施工開 挖拱架架立階段,原因主要是昔格達地層巖質(zhì)軟,中臺階、下臺階開挖造成的鋼 架臨時懸空,以及拱腳支撐力不足,引起較大沉降。在含水的昔格達地層中施工時,掌子面無法自穩(wěn),必須遵循小斷面、少擾動 的開挖原則。穩(wěn)扎穩(wěn)打,不搶進度,盡量縮短

9、安全步距,盡早封閉成環(huán),而且實踐證明只 要封閉成環(huán)不再擾動,圍巖會基本趨于穩(wěn)定。3.5、完善防排水系統(tǒng)、確保拱架拱腳穩(wěn)定昔格達巖土遇水軟化不僅能造成掌子面失穩(wěn),也能導致隧底泥濘不堪,車輛 無法通行,因此施工時必須做好防排水。隧道開挖后及時對掌子面進行噴射混凝 土封閉可以有效控制水的滲透,同時可以在隧道已開挖段設置截水溝、集水井, 在隧道拱腳處布置臨時縱向排水溝。施工中加強抽排水能力,防止拱腳巖體軟化, 增加鎖腳錨管,同時在拱架底部增加槽鋼縱向托梁,能夠確保拱腳穩(wěn)固,減小初 支變形。4、結語為確保施工安全,昔格達隧道施工時應當加強以下幾個方面:做好超前支護 措施,確保前方穩(wěn)定;預留核心土,保持掌子面自穩(wěn),開挖后噴射混凝土封閉掌 子面,減緩掌子面滲水;做好鎖腳錨管和拱腳槽鋼托梁,確保拱腳的穩(wěn)定,防止 拱腳軟化造成初支失穩(wěn);減少擾動,嚴格按規(guī)范施工,短進尺、快支護,盡早封 閉成環(huán);加強隧道內(nèi)的防排水,防止積水,避免基底的巖土體軟化。國內(nèi)對昔格達地層的研究起步較晚,研究方向主要放在其物理性質(zhì)、力學特 性和材料應用等方面,而關于昔格達地層隧道施工技術和安全控制措施的應用推 廣不足。關于昔格達地層隧道的施工技術、安全控制、進度控制、成本控制、開 挖工法改良等的研究是一個系統(tǒng)而長期的研究課題,施工中需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