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依戀對大學生學校適應的作用機制_第1頁
父母依戀對大學生學校適應的作用機制_第2頁
父母依戀對大學生學校適應的作用機制_第3頁
父母依戀對大學生學校適應的作用機制_第4頁
父母依戀對大學生學校適應的作用機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父母依戀對大學生學校適應的作用機制摘要:該研究采用自編大學生父母依戀問卷、自編大學生學校適應問卷、自尊量表、對人堅信量表改編版、青少年自主性問卷對454名大學生施測,考察父母依戀對大學生學校適應的作用機制。結果說明,父母依戀通過4條途徑對學校適應產(chǎn)生間接影響:1)以自尊為中介再通過自主性對學校適應產(chǎn)生正效應;2)以信任別人為中介再通過自主性產(chǎn)生負效應;3)直接以信任別人為中介產(chǎn)生正效應;4)直接以自主性為中介產(chǎn)生正效應。關鍵詞:父母依戀;學校適應;大學生;途徑模型1引言進入大學通常意味著遠離原初家庭、相對獨立地應對外部世界并開場承當成人責任,是人生的重要轉(zhuǎn)折點。大學生面對環(huán)境變遷和新的挑戰(zhàn),其

2、適應狀況對當下和將來的開展有重大影響。關于學校適應的影響因素,國內(nèi)外研究廣泛涉及人格、自我概念、自主性、別離-個體化、家庭因素、親子關系、朋輩關系、人際才能、社會支持、應對方式、生活事件等主題。隨著依戀研究的開展,依戀理論成為了開展心理學與人格心理學領域有重要影響的理論框架,從而也為學校適應研究提供了一個整合性的視角。依戀理論認為早期依戀經(jīng)歷是個性、社會性開展的根底,是將來人際關系的原型,對個體的適應與開展有廣泛而持久的影響。大量研究為上述命題提供了經(jīng)歷支持,發(fā)現(xiàn)依戀品質(zhì)同人格、自我概念、自主性、別離-個體化、社會支持、人際關系、應對方式等眾多心理與行為特征均存在顯著相關。因此,影響學校適應的

3、很多因素實際上可以放到依戀理論的框架中加以考察。國外已有不少研究考察了父母依戀對學校適應的影響,發(fā)現(xiàn)父母依戀質(zhì)量較高的大學生在學業(yè)、人際、情緒、職業(yè)準備等方面適應良好,而依戀質(zhì)量較差的學生那么更有可能發(fā)生學校適應不良。依戀的內(nèi)部工作模型(internalrkingdel)理論認為,個體對主要照顧者(通常是父母)的依戀經(jīng)歷會被內(nèi)化并泛化為相對穩(wěn)定的關于自我、別人的內(nèi)部工作模型,進而對個體的身心與社會適應產(chǎn)生持久影響。盡管國外研究者已應用實驗心理學的研究范式檢驗了依戀內(nèi)部工作模型的某些特征,并獲得了強有力的支持證據(jù),但是極少有研究對內(nèi)部工作模型在依戀影響適應中的中介效應進展經(jīng)歷考察。此外,親子聯(lián)結

4、與自主性開展(又稱別離-個體化過程)的關系問題一直是開展心理學的一個有相當爭議的主題,有的學者認為自主性開展或別離-個體化過程是以親子聯(lián)結的削弱為前提的,而有的學者那么認為良好的親子關系為自主性開展和別離-個體化過程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由于研究者選用的自主性或別離-個體化測量工具存在差異,因此研究結果尚存在一些分歧。根據(jù)上述情況,擬以中國大學生為對象,重點考察1)內(nèi)部工作模型(以自尊、信任別人為代表)在父母依戀影響學校適應中的中介作用,2)父母依戀同自主性的關系以及自主性在依戀影響適應中可能的中介作用。2研究方法2.1被試整群隨機抽樣重慶、四川、湖北、浙江5所高校大一學生321人,回收有效問卷2

5、73份(回收率85%),其中男生119人(44%)、女生154人(56%),平均年齡201歲。2.2研究工具2.2.1自編大學生父母依戀問卷基于對依戀核心特征(維持親近、避風港、別離苦惱、平安基地)的操作化,并結合開放式問卷調(diào)查結果編制測題,經(jīng)過兩次試測后(試測樣本并非正式測試樣本)形成了正式的大學生父母依戀問卷。該問卷包含3個分量表:1)關系親近(5題),測量親子關系是否親近、自然,對應于維持親近特征(題例:和她(他)在一起,我感覺輕松舒適);2)求助意愿(5題),測量個體是否樂意向父母尋求幫助和支持,對應于依戀的避風港(SafeHaven)特征(題例:做抉擇時,我一般不同她(他)商量);3

6、)關系自主(5題),測量個體是否存在過度的關系依賴,大致對應于依戀的別離苦惱以及平安基地兩個特征(題例:分開她(他)單獨面對外面的世界對我而言相當困難)。該問卷對母親依戀、父親依戀分別進展測量?;诒緮?shù)據(jù)的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顯示,三因素構造擬合良好(母親依戀:2/df=1.80,GFI=0.93,AGFI=0.90,IFI=0.95,TLI=0.93,FI=0.95,RSEA=0.05;父親依戀:2/df=1.97,GFI=0.92,AGFI=0.89,IFI=0.95,TLI=0.94,FI=0.95,RSEA=0.06),此外,關系親近因子與求助意愿因子相關度接近0.77(p0.01),但

7、是兩者與關系自主因子的相關均沒有到達顯著程度。此前的一項測試說明(n=181),關系親近、求助意愿分量表同父母與同伴依戀問卷(IPPA)的相關度均超過0.75,說明這兩個分量表相容效度良好;關系自主分量表與IPPA那么無顯著相關,說明關系自主確實是IPPA(只測量親密度)沒有涉及的內(nèi)容??傮w上,自編依戀問卷信效度良好。2.2.2自尊量表測量總體自我價值感與自我接納感,代表自我模型。內(nèi)部一致性信度系數(shù)為0.85。2.2.3對人堅信量表改編版經(jīng)由把原量表改編為7個題項的4點量表而成,屢次試用說明信效度良好。測量對一般別人的信賴程度,代表別人模型。內(nèi)部一致性信度系數(shù)為0.67。2.2.4青少年自主性

8、問卷該問卷(AdlesentAutnyQuestinnaire;N,1999)包括態(tài)度自主、情感自主、功能自主三個維度(各5題)。內(nèi)部一致性信度系數(shù)為0.80。2.2.5自編大學生學校適應問卷鑒于學校適應外延較廣且缺乏共識,參考已有學校適應問卷,編制了包含學習適應(6題,主要測量學習壓力,題例:我感覺學習壓力太大了)、人際適應(7題,主要測量人際融入度,題例:我與班上同學關系融洽)與身心適應(8題,主要測量與情緒有關的不良身心反響,題例:最近感覺緊張不安)三個方面的學校適應問卷。學習、人際、身心適應分量表的內(nèi)部一致性信度系數(shù)分別為0.80、0.80、0.82。2.3研究程序采用集體施測、當場回

9、收的方式搜集數(shù)據(jù)。使用SPSS13.0和AS7.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展統(tǒng)計分析。3結果3.1父母依戀、自尊、信任別人、自主性和學校適應的相關父母依戀盡管對個體適應與開展的影響可能存在量的差異,但是其影響的方向應該是一致的,因此,為了簡化分析,把父母依戀作為整體予以分析,即把母親依戀和父親依戀在對應題項上的得分相加獲得父母依戀分。相關分析顯示(見表1),除關系親近、求助意愿同身心適應無顯著相關外,父母依戀各因子同自尊、信任別人、自主性、學校中國論文聯(lián)盟.ll.適應均顯著正相關;自尊、信任別人、自主性也與學校適應顯著正相關(不過,信任別人與學習適應相關不顯著),且自尊、自主性與學校適應總分的相關度較高(

10、依次為0.55、0.49);此外,自尊、信任別人、自主性兩兩顯著正相關,且自尊與自主性的相關度到達0.56。轉(zhuǎn)貼于論文聯(lián)盟.ll.3.2父母依戀影響學校適應的途徑模型根據(jù)相關分析結果以及依戀的內(nèi)部工作模型理論(即父母依戀通過內(nèi)部工作模型對個體適應產(chǎn)生持久影響),應用構造方程模型的方法構建并檢驗父母依戀影響學校適應的途徑模型。鑒于關系親近與求助意愿相關度較高,為簡化分析,把兩者作為潛變量關系親密的測量指標;其余潛變量的測量指標采用工程組合法以減少指標數(shù)量。模型的根本設定是,關系親密、關系自主是第一層次變量(外生變量),自尊、信任別人是第二層次變量(內(nèi)生中介變量),自主性是第三層次變量(內(nèi)生中介變

11、量),學校適應是第四層次變量(因變量),前面層次變量對所有后面層次變量可能有直接或間接效應。刪除效應不顯著的途徑之后的模型如圖1,各條途徑的效應均到達顯著程度(p0.01),且模型擬合良好(2/df=2.03,GFI=0.92,AGFI=0.88,IFI=0.94,TLI=0.93,FI=0.94,RSEA=0.06)。依戀的關系親密因子對自尊、信任別人、自主性均有直接正效應(標準化效應依次為0.30、0.31、0.32),關系自主因子同樣如此(效應依次為0.53、0.44、0.47),兩者對學校適應都沒有直接效應;自尊對自主性有直接效應(0.54),對學校適應沒有直接效應;信任別人對自主性有

12、負向的直接效應(-0.30),并對學校適應有直接正效應(0.29);自主性對學校適應有直接正效應(0.61)??傮w而言,父母依戀對自主性的影響有3個途徑,即正向的直接效應、以自尊為中介的正向間接效應、以信任別人為中介的負向間接效應(因為信任別人對自主性有負向直接效應),關系親密、關系自主對自主性的標準化總效應分別為0.39、0.62,說明父母依戀對自主性有積極影響。父母依戀對學校適應的影響有4個間接途徑,即:1)以自尊為中介再通過自主性對學校適應產(chǎn)生正效應;2)以信任別人為中介再通過自主性產(chǎn)生負效應;3)直接以信任別人為中介產(chǎn)生正效應;4)直接以自主性為中介產(chǎn)生正效應。關系親密、關系自主對學校

13、適應的總效應分別為0.33、0.51,說明父母依戀對學校適應有積極影響。此外,自尊、信任別人、自主性對學校適應的總效應依次為0.33、0.11、0.61,說明三者對學校適應也有不同程度的積極影響。該模型解釋力較強,各內(nèi)生變量能被解釋的變異(即復相關平方系數(shù)R2)分別為:自尊37%,信任別人29%,自主性78%,學校適應52%。4討論4.1父母依戀與學校適應的關系該研究發(fā)現(xiàn),父母依戀同大學生學校適應顯著正相關,與國外研究結果一致。平安的依戀關系意味著既能同依戀對象保持親密的關系,又不過度依賴依戀對象而能保持一定的關系自主。國內(nèi)外父母依戀研究更多地關注依戀關系的親密度,該研究那么考察了關系親密和關

14、系自主兩個維度,發(fā)現(xiàn)兩者對學校適應均有積極影響。父母依戀對大學生學校適應的持續(xù)影響可由下述原因說明:父母依戀塑造積極的自我和別人模型,構成人際關系模板,提供重要的社會支持,充當外部探究的平安基地。4.2內(nèi)部工作模型在父母依戀影響學校適應中的中介作用該研究發(fā)現(xiàn)依戀的關系親密和關系自主維度對自尊、信任別人均有顯著的正效應,這和國內(nèi)有關中學生父母依戀與自尊、人際信任的研究結果一致。不過,這些研究只是簡單地把自尊、人際信任作為適應性的指標,而沒有討論它們對其它適應指標的中介效應。進一步通過構建多變量關系模型發(fā)現(xiàn),父母依戀對學校適應的影響至少局部地以自尊、信任別人(代表內(nèi)部工作模型)為中介。上述結果為依

15、戀的內(nèi)部工作模型理論提供了經(jīng)歷支持,即父母依戀經(jīng)由內(nèi)部工作模型(以自尊、信任別人為指標)對個體身心與社會適應產(chǎn)生持久而廣泛的影響。該研究還發(fā)現(xiàn),自尊對學校適應的影響比信任別人(代表別人模型)要大,這意味著自尊(代表自我模型)在父母依戀影響學校適應中的中介作用更為突出。信任別人中介效應較小的局部原因在于,信任別人對自主性具有負效應,這與最初的預期有出入??赡艿慕忉屖?個體對別人的信任度越高,其態(tài)度和行為越容易受別人影響,從而表現(xiàn)出較低的自主性,這個問題還有待進一步討論。4.3自主性在父母依戀影響學校適應中的中介作用該研究發(fā)現(xiàn),不僅父母依戀的關系自主維度對自主性的總效應是正向的,關系親密維度同樣如

16、此,這意味著高品質(zhì)的父母依戀不僅不阻礙大學生自主性的開展,反而是自主性開展的支持性因素。該結果與依戀理論的根本觀點一致,即平安的依戀關系既能培育個體的自信心、自我價值感與效能感,又是個體探究外部世界的平安基地。此外還發(fā)現(xiàn),在途徑模型中自主性對學校適應的標準化直接效應到達0.61,說明其對大學生學校適應具有重要影響;此外,在模型中自尊對自主性的直接效應到達0.54,由此可知,自主性是父母依戀、自尊影響學校適應的重要中介。國外也有類似的發(fā)現(xiàn),即別離-個體化在父母依戀對大學生適應的影響中起著重要的甚至完全的中介作用。開展心理學家認為,自主性是青少年及成人初期的一項重要開展任務,其開展狀況對個體的成功

17、適應與開展具有重要影響,該研究結果對此提供了支持??傊?親密但不過度依賴的親子關系有利于大學生自主性的開展,進而促進其社會適應。5結論5.1自編大學生父母依戀問卷信、效度良好,可用來測量中國大學生的父母依戀狀況。5.2父母依戀、自尊、信任別人、自主性同大學生學校適應顯著正相關。5.3父母依戀對內(nèi)部工作模型(自尊、信任別人)有積極影響,并局部地以自尊、信任別人為中介對大學生學校適應產(chǎn)生間接影響。5.4父母依戀、自尊對自主性有積極影響,自主性是父母依戀、自尊影響學校適應的重要中介。參考文獻1HinderlieHH,Kenny.Attahent,sialsupprt,andllegeadjustentangblakstudentsatpredinantlyhiteuniversities.JurnalfllegeStudentDevelpent,2002,43(3):327-340.2RieKG,unninghaTJ,YungB.Attahenttparents,sialpetene,andetinalell-bEing:Aparisnfblakandhitelateadlesents.JurnalfunselingPsyhlgy,19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